1. 小葉紫檀怎麼才算高油沒密
很高興為您解答:
只有正宗的野生林小葉紫檀才能有高油密這種現象,野生林小葉紫檀密度高、棕眼少而且細,油性強,無明顯生長年輪。而人工林小葉紫檀密度較低、棕眼多,油性差,生長年輪明顯,新手看紫檀密度和油性好不好只需要看棕眼,千萬不要看重量,重量是可以作假的,很多賣家抓住消費者喜歡重量這個特點都可以把直徑最大一些,讓重量更重,肉眼很難察覺。所以要看棕眼,棕眼是沒辦法作假的,棕眼少而且細密度跟油性註定會好,(密度跟油性是同步的,密度好油性也會好、密度差油性也好不到那去)如果棕眼多,那麼這款手串無論多重密度也不會好,油性也不比較差。給您上一張高油密的圖片是我放大125倍的效果供您參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2. 紫檀怎麼鑒定
最簡單的方法是:用酒精棉球在木頭的表面輕輕一擦,如果棉球呈紫紅色,就是紫檀;也可以從木頭上刮下一點木末,浸在酒里,如果屑末出現一道道血紅色的絲條,便是紫檀。老紫檀浸水不掉色,打上顏色一擦就掉;新紫檀浸水後掉色,打上顏色不掉。
鑒別紫檀木,還可以利用對比法,通過感官對比木紋和手感來判斷。根據多年的研究和實踐經驗,我們總結出「五步紫檀鑒別法」。
第一步是「看」
對照紫檀木的紋理特徵,仔細察顏觀色。最好准備不同紋理的兩三塊正宗紫檀樣板,比較著看,看多了就找著識別紫檀紋理的感覺了。
第二步是「掂」
掂一掂紫檀物件,一方面通過掂,看其是否達到紫檀木(該體積應該達到)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掂的過程中注意手感。一般來說,掂紫檀物件的數量超過八百件,手感就有了。什麼是手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第三步是「聞」
用小刀刮一刮木茬,聞一聞木屑的氣味。「檀香紫檀」有淡淡的微香,如果香味過濃或者無香氣都可疑。「盧氏黑黃檀」有酸香味,氣味比較濃。
第四步是「泡」
用水或白酒泡紫檀的木屑或鋸沫。紫檀木屑水的浸出液為紫紅色,上面有熒光。紫檀木屑用酒精泡過之後可以染布,永不掉色。
第五步是「敲」
用正宗的紫檀木塊,最好是「紫檀鎮尺」,輕輕敲擊紫檀物件,聽其聲音如何?紫檀木的敲擊聲清脆悅耳,沒有雜音。掌握「看」、「掂」、「聞」、「泡」、「敲」五步紫檀鑒別法需要有個熟悉的過程,如果有行家指點,這個過程會大大縮短。鑒別紫檀有無捷徑,其實可說無也可說有。無捷徑是說扎扎實實地積累;有捷徑就是:勤看、勤掂、勤聞、勤泡、勤敲.
引用
3. 怎樣識別小葉紫檀密度
小葉紫檀的密度范圍一般在0.95-1.41之間。一般情況下,新料密度多為1.1左右,老料密度多在1.2左右,密度能達到1.4的料少之由少,而且一定是極品頂級老紫檀料。而對於一條珠子來說,佛塔及弟子珠總體積也不會比十多個孔的體積大,就是說加上佛塔弟子珠,一條20mm的珠子體積也就在50cm³左右。假如一條標准規格的20.00mm珠子重量是70g,那麼,密度=重量/體積=70/50=1.41,氣干密度能達到1.41的小葉紫檀珠子幾乎存世稀少,極其罕見。
在您挑選小葉紫檀手串時可看棕眼越細密,甚至沒有棕眼光滑如鏡的料子密度好 ;棕眼越疏鬆、越粗大密度越差沒有棕眼(帶熒光的虎皮紋,油性好)密度好。細密棕眼密度好(帶有熒光油性好) 疏鬆粗大棕眼(油性差和木柴一樣的感覺)密度差
希望我得答案對您有幫助,記得採納哦~
4. 怎麼看小葉紫檀佛珠的密度和油性什麼叫棕眼據說有些珠子表面塗了東西把棕眼堵住,怎麼分辨呢
油性和密度主要憑借經驗來判斷,這個沒有什麼硬性的衡量標准可以參考。
因為紫檀是木頭,而木頭是存在含水率的問題了,就好像一個鮮蘋果和把這個蘋果晾成干兒,重量會差很多,密度自然也差很多,可蘋果還是那同一個蘋果。
中國紅木標准中規定:檀香紫檀(俗稱:印度小葉紫檀)的氣干密度的一般密度區間為每立方厘米1.05克——1.26克之間,因此如果不是乾燥很徹底密度看起來會更高一些。(氣干密度指的是木材的含水率小於等於15%時。)
珠子上的小坑點和長條線狀的就叫棕眼其學名是,木頭的「導管」就相當於是人的血管,是給樹木傳輸生長必要的養分的通道。
關於鑒別珠子上的棕眼是否被東西糊住很簡單,如果你看的見,卻摸不到到棕眼,感覺就像是隔著玻璃板,那就證明是有東西把棕眼糊住了!
附棕眼特寫圖與無棕眼圖各一張供對比參考!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5. 紫檀的鑒別方法
紫檀最早是在印度熱帶森林和島嶼上發現的。中國人酷愛紫檀木,商周以來,即為車轅及宮廷上好傢具材料,為世上頂級傢具材料。下面我為大家分享紫檀的鑒別方法。
造物主是熱愛曲線的。曲線很美,簡稱曲美。小葉紫檀特有的牛毛紋,必須是以彎曲為美,彎曲是特徵。
生長周期極其長,動輒五六百年,才長成那麼一小根,所以就細密,所以導管就小,所以導管的橫切面即棕眼,就小。大?大就不對了。沒有,也不對。小棕眼,小,是特徵。密度、克重和油性的關系;同樣體積,質量越重,則表示密度越大。克重,是來體現小葉紫檀密度的尺度。一般都要用台秤來稱一下。
同樣體積,質量越重,則表示密度越大。克重,是來體現小葉紫檀密度的尺度。一般都要用台秤來稱一下。
而同樣體積,密度差在哪呢?差在油性、差在細密度。新料和老料細密度不同。油性不同。
小葉紫檀必須沉水。但是沉水的不一定是小葉紫檀。
密度大。質量大。必須沉水。但沉水不能做為小葉紫檀的鑒定標准。沉水的木材很多。即便有些木料達不到小葉紫檀的密度,也會沉水。
油性好的小葉紫檀,就容易盤出好包漿。談油性,其實是談包漿。就是珠子經過盤玩形成的氧化層。
油性會順著木質的導管,從棕眼滲出來。油性好的新珠子,放上一晚,或幾天,再拿出來,一上手,就會有阻滯感。油性,是通過手感體現的。也能通過色澤體現出來。(油性、密度、克重、尺寸必須合一)
古代,沒有染料。尤其是紅色的染料更稀缺。怎麼辦?小葉紫檀磨粉,做成染料。
染色能力極好。所以用小葉紫檀,在白紙上一劃,就能留下顏色。跟畫筆一樣,只不過是昂貴的畫筆。
木質好,油性好的小葉紫檀,在打磨加工後,表面形成的一種通透感的熒光。且不會因為盤玩而消失。這種木料,放入清水12小時後,比如晚上放入早上去看,如圖,水中有一種泛著藍色的熒光。(熒光,在珠子表面就有,水浸後水裡也有。這是一種破壞性的鑒別方式,浸泡完的珠子,損傷很大。)
6. 小葉紫檀油性怎麼看
簡單地說:比重決定小葉紫檀的油性。
1觀色-色越深油性越大(適於新開料,老料老件需經驗)
2稱重-越重油性越大
3密度-棕眼越小油性越大
4沉水-沉水越快油性越大
5燃燒-油性越大滲出的油脂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