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油性皮膚 > 油皮瓜怎麼種植

油皮瓜怎麼種植

發布時間:2022-11-21 01:01:38

⑴ 佛手瓜如何種植方法

現在有很多人非常的喜歡佛手瓜,但是它的種植面積不大而且每年的產量都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所以有很多的人也就開始種植佛手瓜了,但是佛手瓜的種植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佛手瓜種植時間
佛手瓜的抗寒能力較弱,這就意味著種植的時間一定要選對,不然佛手瓜的產量和成活率肯定不會高,但現在的大棚技術可真的是非常的實用,所以我們也可以進行大棚種植啦。大棚種植的話一般是選在三月份的時候,但一般正常的種植時間是在每年的四月份到五月左右進行種植,具體的情況還得根據所在地的氣候條件來進行選擇。
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
佛手瓜的抗性並不是特別強,比較適合在比較溫暖大的地區進行種植,所以它對土壤的選擇也有一定的要求,最好是選在光照比較充足、土壤通透性較好、排水和蓄水能力適中、土壤肥力充足的沙質土地,或者是土壤黏性較弱的中性土地種植也是可以的。在整地的時候我們需要先在土地行均勻的撒滿農家肥,然後再深翻地,這樣就可以使養分深入土地,增加土壤的肥力,整地的土塊盡量整細一點,土地盡量整平整,其次就是需要田間每隔一米五左右起一條小溝,方便排水排灌。
2、播種育苗
由於佛手瓜的生長周期比較長,種子的育苗期也比較長,所以我們在播種前需要先將種子放在溫水中浸泡一提那左右,然後撈出放入葯劑中攪拌均勻,然後撈出用水沖凈,瀝干水分就可以進行播種了。播種的方式我們有兩種,第一種就是穴播,在田間按照每行間隔四十到五十厘米,每株間隔三十到四十厘米的距離進行穴播,然後用土掩種即可。第二種就是首先在苗床上將佛手瓜苗培育好,然後等到合適的時間,一般是五月份左右在進行移栽,移栽的間隔和穴播一樣,同時不管是穴播還是移栽,我們都需要向將土地澆濕,然後在進行種植。
3、田間管理
佛手瓜正確的田間管理也就決定了它的產量和質量,在佛手瓜的整個生長期一般需要進行至少三次施肥,很多的農作物都是在定植之後就需要進行施肥,而佛手瓜在這段時間內是不能施肥的,只要澆水就好,不然佛手瓜苗會枯萎。等到植株進入快速生長期的時候就需要進行第一次最肥,我們主要是以尿素為主,第二次施肥是在佛手花開花的旺季,這時我們需要噴施一定劑量的葉面肥,並且施放一些農家腐肥,用來促花保果,最後就是等到果實座落成功之後,為了促進佛手瓜的生長和成熟,我們可以對其噴施適量的硼肥。
4、枝葉管理
在佛手瓜長到四十厘米長的時候,我們需要給它進行搭架,盡管可以讓它直接在地面上爬行生長,但是搭架之後不僅可以提高佛手瓜的產量和質量還可以避免很多的病蟲害。其次就是在它的生長過程中我們需要將將部分的枝葉剪掉,這樣可以減少養分的消耗,還可以提高座瓜的成功率
注意事項
佛手瓜在夏季需要大量水分,不然生長會受到影響。在開花結果的階段時,沒有足夠的水分也會影響開花結果率。土壤中的氮元素不宜過多,避免植株出現徒長的現象

⑵ 香瓜怎麼種植 香瓜如何種植

1、首先季節選擇在秋季,把香瓜的種子直接採用播種的方法,在種子上面薄薄地覆蓋一層土壤。

2、噴壺在土壤表面澆上一層水霧,讓土壤保持濕潤就行。

3、香瓜種子發芽的時候會比較慢,這里先不要著急,耐心等待,種子發芽之後,它會慢慢生長成幼苗,等長到兩三片葉子時,如果只有一株香瓜幼苗的,可以不用管,如果同時長出兩三株香瓜幼苗的,我們可以把弱小的幼苗拔掉,只留下一株長得比較粗壯的,拔掉之後,給香瓜幼苗澆上水。

4、並且在離香瓜幼苗五厘米的地方施一些有機肥,這樣可以讓香瓜幼苗盡快地長大等香瓜幼苗長出藤蔓,就要及時綁個支架。然後把香瓜的藤蔓引到架子上,只需要兩三天,香瓜苗就會適應,會順著架子一直生長。

5、做好這些之後,只需要進行正常養護,下一步就是要等待香瓜苗開花進行人工授粉,到了花季,授粉時間最好是在早上進行,採用人工方式,將雄花花粉授予雌花的柱頭上,手動沾一兩下,每朵雄花能授粉2至3度雌花。

6、香瓜是需要進行打枝的,一般保留3至4條旺盛的枝蔓即可,剩下瘦弱的枝條可以適當剪除,這樣更利於主蔓的成長。在子房膨大形成果實之後,在平時養護管理中,一定要保證光照充足,利用光合作用產生,但也要避免暴曬,這時也要進行施肥,一般以發酵過的農家肥為主,這樣才能保證養分充足。

7、枝葉和果實才能健康成長,果實成熟時間一般45天就能成熟,種植香瓜在春季,或者夏季都可以進行種植,生長迅速,結果頗多。

⑶ 佛手瓜怎樣種植

1.選擇種瓜

一般建議選擇個頭較大且無病蟲害的種瓜,瓜齡要控制在二十五天到三十天左右,過老過嫩都不行。將種瓜在11月下旬左右進行沙藏,室溫控制在5到10度左右。


2.苗期管理

在播種前的兩周,將沙藏的佛手瓜取出,挑選沒有出現病害、沒有損傷的佛手瓜進行催芽。將種瓜擺放在室溫20度左右的房間,種瓜底部鋪上3公分左右的細河沙,保持空氣濕潤,一般兩周左右種瓜就能夠白色的須根了,等到種瓜生長出子葉就能夠進行育苗了。

3.定植管理

在瓜苗生長到20到30公分的時候就能進行移栽定植工作了。佛手瓜多採用坑栽,移栽前先要進行*壤翻耕施肥工作,坑的寬度和長度在1到1.5米,坑深在80公分左右。每坑需要填入250公斤左右的腐熟有機肥,將肥料和*壤混合,澆透水,在澆水後兩天再進行移栽定植。

4.肥水管理

佛手瓜生長前期需水量較少,澆水次數不宜過多,小水澆灌,保持*壤濕潤即可。在佛手瓜進入結果期後需水量增加,這時候要注意防止*壤出現乾旱的情況,保持*壤濕潤。佛手瓜追肥數量不需要太多,根據苗情進行追肥。在七八月份可以追肥一次,每株可追施0.3公斤復合肥加0.2公分尿素肥。另外可以結合苗情給佛手瓜噴施碧卡葉面肥。

5.適時採收

佛手瓜結果時間比較集中,需要及時進行採收,避免結果量過多,影響植株後期產量。采瓜可以分批進行,可分3次左右採收,根據佛手瓜的用途確定採收時間。使用瓜在坐果後20天內採摘,留種瓜在坐果後25天到30天內採摘。

⑷ 如何種植茄瓜的方法有哪些

茄瓜的營養價值高於很多品種的蔬菜,那麼茄瓜如何 種植 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茄瓜種植的 方法 ,一起來看看。

茄瓜種植的方法

1、品種:選擇耐低溫、弱光、早熟的品種。如:黑玉、沈茄一號、齊雜茄二號、綠圓茄、黑圓茄二號、永豐黑雜茄等。

2、床土的准備:用無污染的大田土壤6份、腐熟優質雞糞或豬糞2份、腐熟的馬糞或稻糠2份,混勻後過篩備用。

3、浸種、催芽:用1%高錳酸鉀浸種30分鍾,經反復沖洗後,放入55℃水中浸種15分鍾,而後在20℃水中浸泡24小時。催芽前用細砂搓掉種皮上的粘液,然後包在濕布里,放在25-30℃處催芽,一般需5-6天出芽。

4、播種:在溫室內用育苗盤或木箱鋪好10厘米床土,拍平澆透水。然後將種子均勻播到床面上。每平方米播種量35-40克。

5、分苗:以8-10厘米的株行距移栽幼苗,分苗後澆透水。前期提高晝溫至25-30℃,夜溫15-18℃。緩苗後降低溫度,白天25℃,夜間15℃,最低不能低於10℃。茄子苗齡多在80天以上,由於苗齡長,後期易脫肥,可採用0.3%磷酸二銨根外追肥。

露地早春栽培茄子投入小,管理簡單,效益不錯,大家可以試試。

選用商品性好,耐寒性強,優質高產,抗病早熟的河北紫長茄。該品種屬於無限生長型,生長期長、適應性廣,高抗黃萎病、茶黃蟎。全國各地均可栽種。上市期長達6個月,畝產7500公斤左右,畝效益達4000~5000元。

露地茄子一般採用改良陽畦電熱線育苗,在1月中下旬播種育苗,4月下旬定植,6月下旬開始收獲。

1.用種量:畝用種50克。

2.種子處理:浸種前曬種1~2天,後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鍾,撈出淘洗干凈。然後用種子體積5~6倍的50℃~55℃的溫水浸種10~15分鍾,不斷攪拌,降至30℃左右時浸泡8~10小時,撈出用細沙搓去種子表面的粘液,把處理好的種子用濕布包好,放在30℃左右條件下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用凈水沖洗一遍,一般5~7天即可發芽。當有7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播種。

3.播前准備:用60%的未種過茄科蔬菜的肥沃土壤和40%的馬糞羊糞混合均勻作為培養土,然後每畝再加入腐熟雞糞10~15公斤,草木灰5~18公斤,二銨1公斤,25%多菌靈1兩。然後做苗床,床寬1.2米,每畝鋪地熱線80~100瓦,然後在上面鋪10厘米厚的營養土,澆透水以備播種。

4.播種:播種選晴天的上午進行,將出芽的種子均勻地撒在畦面上,上蓋1厘米厚的營養土,後蓋地膜。出苗前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夜間16℃~20℃,地溫20℃左右,一般5~6天可出齊苗,70%出苗後撤去地膜。

5.苗期管理:齊苗後適當降低室溫,白天20℃~25℃,夜間15℃,並且向苗床撒一次干營養土,防止帶帽出土,兩片子葉完全展開後再撒一次,每次厚度0.3~0.5厘米。當幼苗長至二葉一心時進行分苗,方法是10~15厘米行距開小溝,溝內澆水,按10厘米株距擺開,然後蓋營養土。分苗後加強保溫,白天28℃~30℃。夜間16℃~20℃。當幼苗心葉開始生長時,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夜間13℃~15℃,防止徒長。定植前10天左右進行煉苗,白天20℃左右,夜間12℃左右。

1.定植前准備:定植前結合整地畝施腐熟的有機肥5000公斤,多元復合肥50公斤,把其中的2/3普施。然後深耕,按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50厘米開溝,施入另外的1/3肥料與土混合。

2.定植:在晴天進行定植,溝內澆足水,水滲後栽苗。株距30~35厘米,畝栽2500~3000株,後覆土,厚度與土坨持平。

1.中耕:定植後3天進行一次淺中耕,以提高地溫,促緩苗。緩苗後再進行一次中耕,並重視覆土,隨中耕做成12~15厘米的高壟,使壟面超過坨面。

2.肥水管理:緩苗後至開花前一般不澆水,如乾旱可澆一次小水。到門茄“瞪眼”期即可追肥澆水,結合澆水畝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10公斤。當茄子坐果後,每5~7天澆一次水,可隔3天追一次肥,每次畝施尿素10~15公斤。

3.整枝打杈:六茄坐住後,保留二杈狀分枝,並將門茄下的腋芽去除。

4.病蟲害防治:該品種高抗各種病蟲害,基本上不用防治。一旦有蚜蟲、茶黃蟎可用蚍蟲啉等高效低毒的農葯進行防治,以達到無公害食品標准。

茄瓜育苗技術

種子繁殖育苗

1、整地施肥:播種前,進行土地整理、做畦,施足底肥,並消毒,保持土壤濕潤,在畦面上撒一層細沙。

2、種子選擇:要求色澤好,大小勻稱, 籽粒飽滿,乾燥無霉變。

3、種子處理:可進行 溫水浸種、葯物拌種等,以達到早出苗、出苗齊、 幼苗壯的目的。把浸種後的種子,包在紗布袋裡,提供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進行催芽。

4、播種方法:有撒播、條播和點播。由於茄瓜的種子小,常採用撒播的方法。播種要均勻,一般種距5×7或7×7(厘米)。5、播種後的管理:在畦面上再撒一層細沙將種子蓋上,如果溫度在12℃以下,應覆蓋地膜,以保持土溫和 土壤濕度。如果育苗畦乾燥,應噴灑細水,以利發芽,切忌用大水噴灌。在 幼苗出土後,需揭除地膜。為避免烈日曝曬,可搭蓋遮陽網。育苗期,一般每隔10天左右,用低濃度 氮肥噴灑一次,同時加強田間管理,防治 病蟲害,確保 幼苗健壯生長。

扦插繁殖育苗

扦插繁殖育苗,是茄瓜普遍採用的一種簡單方法。即取茄瓜莖枝,剪成 插條(插穗)後,插於土壤中,讓其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生根發芽,獨立長成健壯的植株。

1、扦插莖枝的選擇:應選擇遺傳性狀良好,高產株的鮮嫩莖枝,無病害,無缺損,以利生新根發新芽。 插條的長度以10-14厘米為宜。剪斷後的 插條,及時插於土壤中,否則應放在陰暗處或用濕布蓋上,以防脫水。

2、扦插時間的選擇:茄瓜雖一年四季可扦插,但以春播和秋插的成活率高。在一天中的扦插,宜在下午4時後進行,以提高成活率。扦插適宜的溫度,可在15-30℃的范圍內進行。

3、扦插方法:扦插前,為提高成活率,可用生長激素浸泡 插條。扦插時,將 插條直插於土壤中,然後覆土壓緊,使插條露出地面約4-6厘米左右, 行距約10-15厘米,株距約6厘米左右。扦插後,及時澆水,澆水量可視具體情況酌定。

4、扦插後的管理:在春末至夏秋扦插時,為防烈日曝曬,應行遮蔭,並噴灑細小水,待苗株長出新根後,可拆除遮蔭工具。如在冬季或氣溫較低時扦插,為防止 凍害,宜在日光溫室或塑料大棚內進行,並用小拱棚搭蓋塑料薄膜及 草簾。苗株生根後,可追施 腐熟的人糞尿水,以促進生新根發新芽。在外界環境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扦插後20-30天左右即可進行定植或分苗移植。

茄瓜種植要點

1、選擇良種。目前適宜廣東地區種植的茄子品種主要以抗青抗病、耐熱耐 雨水 、皮色紫紅、果肉白色、長棒形為主。果長30厘米左右的品種有紅豐、長豐、早豐、農友長茄、桂林長茄,果長25厘米左右的有粵茄2號、粵豐、石碣紅茄。其中紅豐果實長大、均勻、外形美觀。粵茄2號為高抗青枯病和黃萎病品種;粵豐、石碣紅茄顏色深光澤度很好;桂林長茄產量高,抗病,但果肉青色。

2、選地整地。苗床及定植地應選擇前作為非茄科作物的地塊,最好是水稻田,深耕曝曬,起30厘米以上的高畦。畦寬包溝,雙行植1.7米,單行植1米。苗床在播種前7—10天用五氯硝基苯或敵克松500倍加敵敵畏800倍液噴灑並用薄膜覆蓋進行消毒。

3、施足基肥。定植地要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用充分腐熟的豬牛雞糞1000—1500公斤、花生麩8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石灰80公斤,在起畦時施入。播種前1—2天每畝用充分腐熟的細碎農家肥加復合肥20公斤作基肥並與表土充分混合。

4、適期播種。春茄的適播期為10月下旬至11月,苗期60—70天。秋茄的適播期6—7月,苗期25—30天,冷涼地區反季節栽培可在3—4月份播種,5月份移植。一般每畝用種量為15—20克。

5、培育壯苗。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消毒和打破休眠處理。消毒方法是:用10%磷酸三鈉或0.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種子20分鍾,取出後用清水沖洗約30分鍾,使種子表面干凈無粘液;或用55℃的溫水浸泡種子30分鍾。打破休眠的處理方法是:用1克赤黴素(九二○)兌水2公斤配成溶液,將種子放入該溶液中浸泡4—5小時,用清水沖洗10分鍾,瀝干,即可播種。播種時土壤應較乾爽,為了播種均勻,可用干沙或干火燒土拌勻種子,播下後用干沙或干火燒土覆蓋,厚度約0.5厘米。春播溫度低,播種後用薄膜拱棚保溫;夏、秋播用黑網紗降溫,使棚內溫度為15—20℃,並保持土壤濕潤。播種後經常檢查,清除雜草,出苗後每隔7—10天噴葯一次。當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將過密的苗移到苗較稀疏或無苗的地方,以保證幼苗生長健壯。6—7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定植前7天將薄膜或拱棚掀開煉苗。

6、合理密植。採用雙行植的行距為50—60厘米、株距為50厘米,每畝植1000—1200株。單行植的株距為40厘米,每畝植800株。定植後要淋足定根水,經一周緩苗後可開始施少量水肥,同時要注意檢查地老虎的危害及立枯病的發生,並及時補苗。

7、適時整枝。當植株出現花蕾時開始培土,培土後適當插竹綁蔓、整枝,主莖上的第一朵花(根茄花)應摘除,除保留根茄以下第一側枝外,主莖下部的其餘側枝全部摘除。大果型的品種,上部各分枝除在每一花序下留一側枝外,其餘的側枝也可摘除。生長過於茂盛或栽培過密的植株,應摘除部分葉片以保證果實生長正常,色澤鮮嫩。

8、肥水管理。茄子根系發達、生勢旺盛。對肥水要求較高,耐肥、不耐旱、不耐澇,必須加強肥水管理。坐果前少施氮肥,坐果後重追肥。培土時每畝用復合肥+尿素50公斤、漚熟花生麩25公斤、過磷酸鈣+氯化鉀50公斤,施在兩棵植株之間。追肥一般5—7天施一次,也可每採收一次果追施一次肥,追肥每次每畝用復合肥40公斤、氯化鉀20公斤,或淋施人、畜糞尿,坐果後用2%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噴施,可促進葉色濃綠,提高果實品質,延長採收期,提高產量。

9、疏花疏果。茄子有主花和次花兩種,次花一定要摘除,保證主花結果,以便養分集中利用,增加單果重。來不及摘除次花則要及時摘除次花所結的果。

10、病蟲害防治。茄子常見病害有:青枯病、綿疫病、黃萎病、褐紋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早疫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茶黃蟎、茄黃斑螟等。要獲得優質高產,必須注意病蟲害防治,輪作可減輕為害,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合理密植,及時排除積水,降低田間濕度,及時摘除病葉病果,在發病點施用石灰,防止病害蔓延。

>>>下一頁更多精彩“茄瓜栽培技術”

⑸ 面瓜的種植技術

面瓜是南瓜的別稱,種植技術如下:

1、定植:有3-5片真葉時可在晴天下午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小苗進行定植,每盆1株,種植深度以子葉平齊土面為宜,並澆透水。若為直播,則需疏去病弱的小苗,每穴留1株苗。

2、施肥:定植後約10天,噴施1次稀薄有機肥,以氮肥為主。植株開始爬蔓後生長迅速,8-10片真葉時進行第1次打頂,促使多萌發側蔓,此時可提前搭設支架。

側蔓長50厘米以上時可採集嫩莖尖及葉柄食用,注意保留約5片葉,並用稍大的土塊壓住留下的莖蔓促使萌發氣生根。每次採摘後噴施1次以氮肥為主的稀薄腐熟有機肥。

3、支架:當蔓在土面上沿盆繞一圈後,可牽引莖蔓攀爬支架,使葉片均勻分布,枝條不相互遮擋。

4、管理:到一定階段後植株進入開花期,初期以雄花為主,可在早晨花朵將開未開時將雄花連花梗一並摘下,可供食用。

雌花開始生長時,追施的腐熟有機肥以磷鉀肥為主,並減少或停止採收嫩莖尖。必要時進行人工授粉,須在早上8點前進行。

通常每株有3-5個瓜正常生長即可(大型瓜留1-2個,微型瓜可適當增加,視植株長勢而定),過多的幼瓜或雌花要疏去,並對莖蔓進行適當打頂,以免養分供應不足。較大的瓜可用網兜套好掛在牢固處,貼近地面的瓜可用泡沫塑料或木板等墊起與土壤隔離。

(5)油皮瓜怎麼種植擴展閱讀:

面瓜含有澱粉、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和鈣、磷等成分。其營養豐富,為農村人經常食用的瓜菜,並日益受到城市人的重視。不僅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而且有著不可忽視的食療作用。

據《滇南本草》載:面瓜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胃二經,能潤肺益氣,化痰排濃,驅蟲解毒,治咳止喘,療肺癰與便秘,並有利尿、美容等作用。

近年來,國內外醫學專家、學者研究實驗表明,食南瓜,還有治療前列腺肥大(面瓜子可治前列腺肥大)、預防前列腺癌、防治動脈硬化與胃粘膜潰瘍、治糖尿病、化結石等作用。

⑹ 佛手瓜怎麼種植

佛手瓜種植方法如下:

1、選種催芽:栽培佛手瓜要選擇個頭較大的種瓜,然後放入20度的環境中催芽。

2、移栽定植:瓜苗長到30厘米的高度後,移栽在肥沃的土壤中,澆灌一次透水。

3、田間管理:乾旱天氣每周澆水2-3次,每年7-8月份追施復合肥。

注意事項

佛手瓜長出長約30厘米的瓜苗後,就可以對其進行移栽定植處理,選擇肥沃疏鬆的田地,深翻晾曬並施肥後,將瓜苗以坑栽的方法種植在田地中,栽種後澆灌一次透水,讓植株適應環境。

佛手瓜生長前期對水分的較小,可以減少澆水量,保持土壤濕潤即可,但乾旱天氣要每周澆水2-3次,以免缺水導致瓜秧乾枯,每年的7-8月份還要為佛手瓜追施復合肥,並向葉片噴灑磷肥,促進植株生長。

⑺ 佛手瓜怎麼種植

佛手瓜的種植方法:

一、種植時間

種植佛手瓜要注意時間選擇,它喜溫暖環境,最佳的種植時間是在春季的3月上旬,若是露天種植的適當推後,選在4月中旬進行種植,氣候溫度適宜,種下之後才可更好的萌發生長,也便於管理。

二、選擇種瓜

要選擇個頭肥壯,成熟度高且沒有損傷的種瓜,這樣的種瓜種下之後成活率才會更高。摘掉種瓜之後需要儲藏,可埋在沙子上,然後放在涼爽的地方進行貯藏。

三、准備土壤

用來種植佛手瓜的土壤最好是松軟,透氣,且富含肥力的。配土的時候可在園土裡面加入適量的沙土,基肥進行混合,這樣基本可滿足對土壤的需求。

四、催芽播種

播種之前要先催芽,將種瓜取出後用塑料袋包好,放在15到20度的環境下催芽即可。等種瓜發芽後就可播種入土。種植的時候芽端朝上,覆蓋土壤,並噴灑水分,保持土壤濕潤,環境適宜很快就會萌發出苗。

五、後期管理

佛手瓜小苗長出之後要及時摘心,很好的控制它的高度,還要將長勢弱的小芽給摘掉,減少養分消耗,促使萌發出更多的側芽。

⑻ 東北油瓜種植資料

第一,種子投入不同如果都選擇當前較好的品種,種植油瓜要比種黃瓜所需的種子花費多2000~2500元左右,由於受邊貿市場的影響,有時油瓜市場價格是黃瓜的好幾倍,當然也有價格低落的時候(畢竟還是少數),所以一般年景其整體效益要比種植黃瓜看好。
第二,種植密度不同一般密刺黃瓜每畝(667平方米)種植4000棵左右,而油瓜每畝(667平方米)地種植3000棵左右,從種植密度上就可看出種植黃瓜要比油瓜費工,首先節省了1000棵幼苗定植時和吊蔓時的人工。另外就是黃瓜需要用坐瓜靈點瓜才能確保正常結瓜,而油瓜不需點花就能自行坐瓜,這是節省勞動力最多的一項工作。
第三,病害預防工作重點不同黃瓜和油瓜在生長特性上有著較多的共性,其肥水管理大致是相同的;但是在抗病性方面又存在著一定差異。如黃瓜易感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病毒病害等,油瓜相對較抗霜霉病,但更容易感染細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等,因此,無論種植黃瓜或油瓜都要加強預防以上各種病害,尤其是病毒病和細菌性病害。
如果能夠掌握以下大棚油瓜的種植技術要點,基本就可確保豐產,再加上好的市場行情,你想不掙錢都難。
育苗:一般在8月底播種,砧木選擇優清台木或神根F1。油瓜種子要早播一天,砧木第二天播種,苗子4~5天就能出齊,6~7天可以嫁接,10天左右斷根,只要苗子足夠健壯,能夠頂住陽光照射,就可以定植。
定植:定植前要精細整地,大量使用有機肥,一般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0方以上,再補施二銨、復合肥、鉀肥50~80公斤,做成壟,小溝50厘米,大溝90厘米,株距40厘米,定植密度為每畝1800~2200株,定植後立即澆緩苗水,使幼苗坨與壟土相結合,有利於根系的發展。
水肥管理:定植後3~4天澆一次緩苗水,促進緩苗,以後水水帶肥,以腐植酸類沖施肥加少量復合肥為主,一般每10天左右澆一次水,結果期間每周噴施一次0.2~0.3%的磷酸二氫鉀或邦龍普力登有機葉面肥。空氣濕度保持在75%左右。
溫度管理:定植前一周內白天25~30℃,夜間18~20℃,超過30℃放風。緩苗後要合理控制溫度,以白天22~28℃、夜間16~18℃為宜。
光照:油瓜耐弱光性較強,冬季弱光情況下能獲得較高的產量,夏季高溫強光易生生理性病害,因此一定要加蓋遮陽網或用黑墨水、泥漿等噴灑在棚膜上。
適時採收確保總產量:根據市場需要及時採收。一般出口邊貿的長度要求在22~30厘米之間,上海、青島等地的市場需求為18~22厘米。不能一味的求單瓜重而錯過了上市時機,同時還可能影響了總產量。

⑼ 佛手瓜種植方法

1.佛手瓜應該選擇在每年的3月底4月初進行種植。這時候氣候溫暖。空氣濕潤。在種植之前先要平整土地。選擇疏鬆肥沃的土壤。在種植之前施一些基肥。
2.選擇優質的種子進行種植,在種植之前可以用30度左右的溫水浸泡,能夠加快發芽率。然後採用穴播的方法。把種子埋入土中,覆蓋上1~2cm厚的泥土,保持濕潤。大約一周左右就會發芽。
3.當幼苗長到15cm長左右就要進行。打頂。這樣是為了促進側枝分化。提高坐果率。
4.當枝條長到30cm左右,就要搭架子。佛手瓜是一種喜歡陽光的植物,要保持充足的光照才能夠促進植物健康生長。
5.在佛手瓜生長過程中,每隔半個月左右就要施一次稀薄肥。當植物開花結果的時候,要添加磷肥和鉀肥。同時還要防止病蟲害的滋生,一旦發現要立刻噴灑農葯
6.大約一個多月左右,瓜就可以收獲了。扶手瓜成熟以後要及時採摘,這樣才能夠促進其他小果的長大。

⑽ 佛手瓜怎麼種植啊

佛手瓜如果在春季發芽,可以立刻播種。如果發芽時間太早,需要放到8-10℃的環境中貯藏,等到入春再播。找一個較大的花盆,用沙質土和園土配成盆土,將其栽種後澆一點水。育苗期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給予它充足的光照。長出幼芽後要抹掉一些,在有4-5片葉子時摘心。
一、保溫貯藏
佛手瓜一般在清明前後進行栽種,如果在此之前發芽了,需要進行保溫貯藏。由於它比較怕冷,5-7℃就會把它凍傷,所以溫度最好控制在8-10℃之間。室內可以放在防凍紙箱里,芽要朝上,紙箱不能封閉,以免影響它的呼吸。
二、進行播種
由於佛手瓜已經發芽了,省去了催芽的步驟,可以直接將其播種。如果進行地栽,要先將土壤深翻,灑一點農家肥作為基肥。如果進行盆栽,要選一個大盆,用沙質土和園土混合配成盆土。在土壤表面挖一個坑,將瓜種在坑內再埋上土,澆一點水即可。
三、育苗養護
等到佛手瓜長出幼芽後,就正是進入育苗期。此時需要將溫度保持在20-25℃之間,同時還要給予它充足的光照,並且保證通風良好。保留瓜蔓上2-3枝幼芽,其他的全部摘掉。等到長出4-5片葉子後,需要將頂芽摘去,促進側芽的生長。
四、引蔓整枝
等到佛手瓜長大一點的時候,就需要為其引蔓和整枝了。它的攀援能力很強,生長的非常快。等到瓜蔓長到40厘米的時候,就可以用竹竿或繩索將它引到樹上或牆上生長。之後要適當地修剪,除去基部的側芽,控制它的生長方向。

閱讀全文

與油皮瓜怎麼種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0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48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0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1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09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79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2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4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3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8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2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1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77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1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2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5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89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