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析發動機機油有哪些重要指標
你好, 1.高溫抗氧化能力強,油品的使用壽命長,比一般礦物油的使用壽命延長1-2倍; 2.揮發度低,油品消耗少;
3.潤滑性能好,能減少機件故障,延長發動機大修;
4.低溫粘度可以做得很小,發動機冷啟動時阻力就小,因此易啟動,牽引系數低,節省燃油;
5.使用溫度范圍廣,可用於極低和極高的環境溫度,減少季節性、地域性換油的麻煩。
東北、新疆、西藏地區,建議使用比較稀疏的抗低溫5W系列的機油,
華北、華東、華南地區,建議使用正常的5W-30/40或者10W-30/40機油;
海南這種極熱的地區,建議使用40或者50的機油,耐高溫性是必須的;
希望可以幫到你。
Ⅱ 汽車發動機主要的潤滑油性能指標之一是什麼
汽車發動機主要的潤滑油性能指標是黏度和低溫流動性。
Ⅲ 汽車發動機潤滑油性能指標之一是什麼,越貴的機油保護能力越好嗎
目前市場上的發動機機油分為三種:普通礦物油、半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
1.礦物油
礦物油是市面上比較常用的潤滑油。是在石油提煉過程中分餾出有用的物質,比如汽油和航空用油,之後再把剩留下來的底油再進行加工提取。就本質而言,它運用的是原油中較差的成份。礦物油價格低廉,使用壽命及潤滑性能都不如合成油,同時還對環境有較大的污染。另外,礦物油在提煉過程中因無法將所含的雜質完全除去,因此流動點較高,不適合低溫地區及極端條件下使用。
2.半合成機油
半合成機油是使用半合成基礎油,是在礦物油的基礎上經過加氫裂變技術提純後的產物,它是由礦物機油、全合成機油以4:6的關系混合而成,半合成油的純度非常接近全合成油,但其成本較礦物油略高,是礦物油向合成油的理想過渡產品。
3.全合成機油
全合成機油是機油中的高等級油品。是來自原油中的瓦斯氣或天然氣所分散出來的乙烯、丙烯,再經聚合、催化等復雜的化學反應煉製成大分子組成的潤滑液。在本質上,它使用的是原油中較好的成份,加以化學反應並在人為的控制下達到預期的分子形態,全合成油分子排列整齊,抵抗外來變數的能力自然很強,因此體質較好,熱穩定、抗氧化反應、抗粘度變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礦物油和半合成油強得多,所以價格也是最高的。
機油的指標
機油的主要指標有兩個:API質量指標、SAE粘度指標。
1.API質量指標
「S」開頭代表汽油發動機用油,規格有:API SA、SB、SC、SD、SE、SF、SG、SH、SJ、SL、SM、SN。從「SA」一直到「SN」,每遞增一個字母,機油的級別都會優於前一種,母越靠後等級越高,目前等級最高的為「SN」級。
2.SAE粘度指標
SAE標號的含義,SAE是英文「美國機動車工程師協會」的簡稱。SAE後邊的標號標明機油的黏度值,比如:SAE5W-40,其中「W」代表WINTER冬天,「W」前面的數字代表低溫情況下的流動黏性,這個數值越小說明機油的低溫流動性越好,當車輛冷啟動時對發動機的保護能力越好;「W」後面的數字則是機油在100℃時的黏度,數字越高黏度越高,在高溫下對發動機的保護就越好。
機油的選擇方法及總結
機油的選擇是很講究的,車主選擇機油時可以結合當地的最高和最低氣溫、車輛的檔次及車況來進行選擇。若選用了粘度過大的機油,會增加運動阻力,影響發動機功率;若選用了粘度過小的機油,保證不了潤滑質量,會加劇發動機磨損。對於磨損已較嚴重,各配合間隙已較大的發動機,可選用高一級粘度的機油,以加強配合件的密封性能。簡單點說,就是新車選擇稀一點的機油,而公里數較高的車使用粘稠度高一點的機油為佳。
選擇機油並不是越貴的機油使用效果就越好,如果你實在是拿捏不準,可以參考汽車的《使用手冊》選用,肯定不會出錯。但有一個原則要必須遵循,就是選擇機油可以提高檔次,但是不能降低。比如原廠裝車油是全合成機油,10000公里換一次油,你不能選擇礦物油,5000公里一換,這顯然是不太合適的。總之,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Ⅳ 機油參數代表的意思是什麼
機油參數代表著機油的溫度性能,「5W-40」就是它的SAE標准粘度值,這個粘度值首先表示這個機油是多級機油,W代表WINTER冬天,W前面的數字,代表低溫時的流動性能;數值越小,低溫時的啟動性能越好。
W後面的數字,代表機油在高溫時的穩定性能(即變稀的可能性),數值越大說明機油高溫的穩定性能越好,所以有車族在選擇機油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車輛所常在的當地的氣候和車輛的發動機性能,來進行選擇。
(4)機油性能指標是什麼擴展閱讀:
選擇機油時使用多粘度潤滑油最好,潤滑油(又稱多等級潤滑油)低溫時具有輕質油的性質,而在高溫時又具有重質油的性質,在推薦使用多級油的場合,一種多級油就可以代替多種單級油。
雖然多級油可滿足極冷和溫暖季節和重負荷發動機用油,尤其是那些在冷天啟動不存在困難的柴油機用油,通常還是推薦使用單一粘度的潤滑油,有利於發動機的潤滑,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Ⅳ 機油的粘稠度是什麼標准
粘稠度是用的SAE機油粘度分級標准,把機油分為高溫粘度級號和低溫粘度級號,指100℃時的運動粘度,比如20、30、40用來表示發動機油的粘度,數值越大,粘度越大,根據自己的車況合理的選擇合適的粘稠度的機油就可以了。
機油粘度是衡量機油在各種狀態下的流動性的最主要性能指標。簡單的說就是潤滑油是稀還是稠。機油粘度越低,表示機油的油膜越薄,流動性越好,對發動機的運轉阻力相對較小;但是在高溫高壓下對抗剪切的能力較弱。反之,機油粘度越高,則表示機油的油膜越厚,流動性隨之減弱,對發動機的運轉阻力相對較大,但是在高溫高壓下的抗剪切性能更好,在較大壓力下能幫助摩擦副抵抗磨損。所以,一些追求經濟性的家庭轎車大多使用低粘度的機油,而一些追求動力性的性能車、經常大負荷工作的貨車,大多使用高粘度的機油。
在國際上通常使用“SAE”來表示機油的粘度等級。所謂的SAE是英文“美國機動車工程師協會”的簡稱,它測定了汽車用機油的低溫啟動粘度、低溫泵送粘度、高溫運動粘度、高溫剪切粘度等數值,然後根據測出的數據,把機油分成了若乾等級,這就是機油的SAE粘度指標。需要注意的是:相同粘度等級的機油,具體的粘度值可能是不一樣的。
(圖/文/攝: 陳 漢 林) @2019
Ⅵ 怎麼看機油的性能等級呢
API表示美國石油協會(簡稱)對機油品質等級的評定標准。S表示汽油機油,L表示級別,從APISA、SB、SC、SE、SF、SG、SH、SJ、SL,字母越往後,油品檔次越高。C表示柴油機油。F表示級別,從APICA、CB、CC、CD、CE、CF、CF-4、CG-4、CH-4,字母越往後,油品檔次越高。SAE表示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縮寫)對潤滑油粘度等級的規定。5W表示油品的使用溫度范圍,從0W、5W、10W、15W、20W、25W等,數字越小表示其低溫流動性越好,越能在低溫條件下工作。40表示機油在100℃時的粘度,級別有SAE20、30、40、50、60,數字越大其粘度越高。5W50通稱多級油,表示此油在低溫下粘度符合5W要求,100℃粘度符合40號要求。5W40SL/CF"說明此油低溫流動性能好,符合5W要求,100℃時粘度在40號范圍內,具有汽油機SL等級和具有柴油機CF等級的性能,冬夏通用,南北通用,是一種純合成潤滑油。
Ⅶ 機油的選用最看中哪些性能
機油的兩個重要性能參數分別為「SAE粘度等級」和「API質量等級」。這兩個參數在機油罐罐身上會明確標出。
在機油的罐身上都會印有相應的機油粘度數值,如「0W30」。「0W30」中「W」前的「0」表示的是機油的低溫粘度等級為等級0,「W」後的「30」表示的是機油的高溫粘度等級為等級30。
機油的低溫粘度參數表徵機油在特定溫度下的流動性好壞,與用車環境溫度沒有直接關系。要確定在特定的環境溫度下,機油的流動性是否足夠,我們要關注機油的傾點參數。
機油的高溫粘度參數應根據發動機的結構和設計來選擇。參考車輛說明書上的機油粘度參數來選擇機油的高溫粘度最為方便可靠。進階用戶可以通過到機油生產商的網查詢機油產品的100℃動態粘度數據選擇油耗噪音更低(動態粘度相對較低)或高轉高負載保護性能更好(動態粘度相對較高)的機油產品。
全合成機油,其等級一般為「SM」或「SN」;半合成機油的等級一般為「SL」或「SM」;礦物油的等級一般為「SJ」。同一粘度等級的全合成機油與普通礦物油的性能指標相差不大,而兩者的區別在於穩定性、耐久性以及對發動機的潔凈性上。
建議是一般的家庭用戶應使用全合成機油並把換油間隔定為9000-10000公里。而運營車輛可以使用礦物油,由於單位時間行駛里程較長,換油周期不應超過兩個月。
Ⅷ 機油的使用性能有哪些
潤滑油的主要指標有:粘度、粘度指數、傾點和凝點、閃點和燃點、灰分、殘炭值。 1、粘度 粘度就是在一定溫度下潤滑油流動的速度,它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國際上採用40℃和100℃時的粘度作為標准。粘度是各種潤滑油分類分級的指標,對質量鑒別和確定有決定性意義。來源:中國潤滑經濟網 2、粘度指數 粘度指數是表示油品隨溫度變化這個特性的一個約定量值。粘度指數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隨溫度變化越小。 3、傾點和凝點 傾點是在規定的條件下被冷卻的試樣能流動時的最低溫度,凝點是試樣在規定的條件下冷卻到停止移動時的最高溫度,均以℃表示。傾點或凝點是一個條件試驗值,並不等於實際使用的流動極限。 4、閃點 潤滑油的閃點是潤滑油的貯存、運輸和使用的一個安全指標,同時也是潤滑油的揮發性指標。閃點低的潤滑油,揮發性高,容易著火,安全性差,潤滑油揮發性高,在工作過程中容易蒸發損失,嚴重時甚至引起潤滑油粘度增大,影響潤滑油的使用。重質潤滑油的閃點如突然降低,可能發生輕油混入事故。從安全形度考慮,石油產品的安全性是根據其閃點的高低而分類的:閃點在45℃以下的為易燃品,閃點在45℃以上的產品為可燃品。來源:中國潤滑經濟網 5、燃點 燃點又叫著火點,是指可燃性液體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氣的混合物與火接觸而發生火焰能繼續燃燒不少於5s時的溫度。可在測定閃點後繼續在同一標准儀器中測定。可燃性液體的閃點和燃點表明其發生爆炸或火災的可能性的大小,對運輸、儲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極大關系。 6、潤滑油的灰分 潤滑油的灰分,是潤滑油在規定的條件下完全燃燒後,剩下的殘留物(不燃物)。潤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潤滑油完全燃燒後生成的金屬鹽類和金屬氧化物所組成。含有添加劑的潤滑油的灰分較高。潤滑油中灰分的存在,使潤滑油在使用中積碳增加,潤滑油的灰分過高時,將造成機械零件的磨損。 7、殘炭值 潤滑油中的瀝青質,膠質及多環芳烴的疊合物是形成殘炭的主要物質。因此殘炭是油品中膠狀物質和不穩定化合物的間接指標。殘炭越大,油品中不穩定的烴類和膠狀物質就越多,反之,則越少。根據殘炭的大小,可大致判定油品在壓縮機中結炭的傾向。對於潤滑油料來講,殘炭值可間接表示潤滑油的精製程度,精製程度越深的潤滑油,殘炭值就越小。 來源:中國潤滑經濟網 以上是主要指標
Ⅸ 柴油機油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哪些
良好的燃燒性:良好的燃燒性能是指柴油噴入柴油機燃燒室與高溫空氣形成均勻的可燃混合氣之後,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火自燃並正常地完全燃燒的性能。十六烷值是評定柴油自燃發火性能的指標,指和柴油發火性相同的標准燃料中所含十六烷體積的百分數,是在規定的單缸柴油機(十六烷值機)中測定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低由柴油的化學組成和餾分組成決定。十六烷值高,表明該燃料在柴油機中的發火性能良好,滯燃期短,燃燒均勻且完全,燃燒後壓力上昇平穩,工作比較柔和,柴油機啟動性能較好。據試驗,使用十六烷值為53的柴油,柴油機在3s內即可啟動,而使用十六烷值為38的柴油卻需要45s才能啟動。反之,柴油的十六烷值越低,柴油機的工作則越粗暴,啟動性就越差。工程機械所用高速柴油機的柴油十六烷值一般不低於40~50。需要說明的是,十六烷值過高也不好,當超過65時,柴油分子量加大,餾分較重,柴油的凝點較高,蒸發性差,易裂化以致燃燒不完全,排氣冒黑煙,燃油經濟性下降。奧新富通乳化柴油很好地適應了這一要求。
良好的低溫流動性柴油的低溫流動性直接關繫到柴油機供油系統能否向噴油器正常供油的問題。低溫流動性差的柴油,會造成低溫下供油中斷,不能保證柴油機在低溫下正常工作,因此,柴油的低溫流動性是柴油機能否在低溫下正常工作的基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