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豬油皮病有特效葯嗎,附症狀和發病原因
豬油皮病有特效葯,治療時通常可使用慶大黴素、磺胺間甲氧嘧啶鈉等葯物。1、方法一:肌注慶大黴素,用量為0.1毫升/公斤體重,早晚各用1次,連用3天,同時可在飲用水中拌入鹽酸林可黴素,連用7-8天,病變部位可塗抹慶大黴素+青黴素+地塞米松。2、方法二:肌注10%磺胺間甲氧嘧啶鈉,用量為0.1毫升/公斤體重,早晚各用1次,連用3天,飲水中可添加阿莫西林+復合維生素B,病變部位可塗抹四環素+膚輕松。
一、豬油皮病有特效葯嗎
豬油皮病一般可用慶大黴素、磺胺間甲氧嘧啶鈉等葯物進行治療。
1、方法一
(1)每公斤體重肌注慶大黴素0.1毫升,早上、晚上各使用1次,連續使用3天。
(2)在所有仔豬的飲用水中添加鹽酸林可黴素,連續使用7-8天。
(3)將慶大黴素、青黴素、地塞米松混合在一起,然後塗於病變部位,也可以塗抹碘伏。
2、方法二
(1)每公斤體重肌注0.1毫升10%磺胺間甲氧嘧啶鈉,早上、晚上各使用1次,連續使用3天。
(2)在所有仔豬的飲用水中添加阿莫西林+復合維生素B,連續使用7-8天。
(3)外用5片四環素(0.25克/片)+膚輕松軟膏,均勻塗抹病變部位。
二、豬油皮病的症狀和發病原因
1、發病症狀
(1)病豬的皮膚上出現紅色斑點和褐色丘疹,持續1天左右之後開始破潰,然後向臉頰、耳後蔓延,經過2-3天即可蔓延至全身。
(2)病豬出現濕潤漿液性皮炎,形成魚鱗樣癰皮,觸摸其患處時具有粘膩感,輕輕一拔被毛便可連同皮膚一起拔掉,剝落痴皮後出現紅色創面。
(3)發病初期,病豬的食慾、體溫、糞便、精神狀態均表現正常。發病後期,病豬出現怕冷、聚堆、精神沉鬱、食慾下降等情況,部分病豬表現出黃白色或灰色腹瀉(繼發大腸桿菌病),持續5天左右開始死亡。
2、發病原因
(1)豬舍通風不良,地面比較湖濕,排污不暢,污水滯留。
(2)欄舍結構不合理,水泥隔板較粗糙,仔豬經常擁擠導致皮膚受到擦傷,為發生此疾病提供了條件。
(3)豬群中存在圓環病毒病。
❷ 犬貓黑色棘皮症
犬貓黑色棘皮症臨床症狀
黑色棘皮症在小動物中主要見於犬,尤其是德國獵犬。病因包括局部摩擦、過敏、各種引起瘙癢的皮膚病、激素紊亂等,黑色棘皮症中有些是自發性的,還有些是遺傳性的。主要症狀是皮膚瘙癢和苔蘚化,患病的犬、貓搔抓皮膚引起紅斑、脫毛、皮膚增厚和色素沉著,皮膚表面常見油脂多或者出現蠟樣物質。
爪爪博士建議:
1、給患病的寵物佩戴伊麗莎白圈,防止犬貓自咬,限制患犬、貓摩擦患處,以免引發二次傷害。
2、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用於緩解犬貓的瘙癢症狀,口服,犬:2~4mg/次,貓:1~2mg/次。
3、復合維生素片(普安特)補充維生素B和維生素E等,可以生肌美毛,提升犬貓的皮膚和機體免疫,2次/日,連續服用1-2周。
4、膚諾恩皮膚噴劑,殺菌消毒,改善皮膚功能,每天3-5次,連用5-7天。
5、復方酮康唑軟膏,抗微生物葯。用於治療犬、貓癬菌、厭氧菌等引起的皮膚病,用於噴劑後使用,取適量塗抹即可。
6、調整飲食,採用脂肪少、纖維多的食物餵食,幫助寵物減肥有助於改善皮膚。
犬貓黑色棘皮症治療方案
治療以調節內分泌、調整飲食營養價錢互利為原則。
1、褪黑激素,3~6毫克,口服,每日2~3次,連用4~6周。
2、維生素E,200單位,口服,每日2次,連用1~2月。
3、潑尼松龍,0.5毫克/千克,口服,每日2次,連用5~10天,後逐減。
外用抗皮脂溢洗發劑。
❸ 怎樣防治豬油皮病
此病常發生於1~6周齡豬只,由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所引起。這種細菌通過打架咬傷,粗糙地面摩擦及患疥癬發癢抓傷等傷口感傷而引起滲出性皮膚炎。其發生率並不高,死亡率通常為20%,個別病例可高過80%,逐漸形成厚膜,皮膚變得黏濕及呈油脂狀,隨後形成龜裂硬層,皮手粗剛,最為普遍的是四肢蹄上的創傷。 本病治療效果不一,病發早期,以針劑抗生素治療可收良效,感染的部分可採用局部皮膚防腐劑如碘仿沖洗。皮膚損傷很多情況下引起發癢而使患畜靠牆磨擦引起,病變開始於身軀,此外,打耳號的器具不幹凈、剪除犬齒不合理,地面粗糙及分娩不衛生等也可引起。應針對病因加以預防。
❹ 黑棘皮病不常見,這種病在日常生活中會出現什麼症狀
黑色棘皮症的病症初期關鍵以部分皮膚發生色調加重為主導,多見於在面部、腋窩下、頭頸、腋下等皮膚比較松軟的部位。中後期表面很有可能會慢慢發生輕微的角質化,會產生一些天鵝絨樣的更改。拿手觸碰表面呈細微乳頭狀瘤,較為綿軟。假如病症慢慢加劇,皮膚表面會慢慢越來越不光滑,會產生一些節結樣的轉變。這樣的事情絕大部分不痛、發癢,可是一些人有可能會在發炎慢慢加劇的情形下,隨著著輕微的刺癢性轉變。
黑棘皮病是以皮膚色調加重及乳頭狀瘤或天鵝絨樣變厚為基本特徵的一種罕見皮膚病。他的疹子初起為皮膚色調加重,呈灰棕色或灰黑色,表面乾躁不光滑,從而皮膚變厚,有眾多細微乳頭狀瘤突起狀似天鵝絨,觸之綿軟,隨病況進度,皮膚呈硬厚,紋路變寬加重,表面有乳頭狀瘤或疣樣節結。多見於於腋下,頭頸,腹股溝區,肘窩及胸部下等皮膚褶子部位。
❺ 仔豬油皮病能不能閹割
不可以。
該病多見於哺乳期仔豬,是5~6周齡的仔豬常發的一種接觸性皮膚疾病,通常在感染後4~6天發病;初生仔豬10日齡以後亦可發病。
病 程
病初在眼睛周圍、耳廓、面頰及鼻背部皮膚,以及肛門周圍和下腹部等無被毛處皮膚出現紅斑,繼之成為3~4mm大小的微黃色水泡並迅速破裂,滲出清朗的漿液或黏液,常與皮屑、皮脂和污物混合,乾燥後形成棕褐、黑褐色堅硬厚痂皮,並呈橫紋龜裂,具有臭味,觸之粘手如接觸油脂樣感覺,故俗稱「豬油皮病」。
強行剝除痂皮,露出紅色多汁的創面,創面多附著帶血的漿液或膿性分泌物。
皮膚病變發展迅速,從發現一小片皮膚病變後,在24~48h內可蔓延至全身。觸摸患豬皮膚溫度增高,被毛粗亂,滲出物直接粘連,繼而可出現M腔潰瘍,蹄球部的角質脫落。發病豬食慾不振和脫水,嚴重者體重迅速減輕並會在24h死亡,大多數在發病10天後陸續死亡。
耐過豬皮膚細胞逐漸修復,經30~40天後厚痂皮脫落。該病也可引起較大日齡仔豬、育成豬或母豬乳房發病,但病變較輕,多無全身症狀,並可逐漸康復。
治療方案
下方治療方案選自獸醫在線徵集方案中的前三名:
Bobo:
建立和完善生物安全體系。
新建豬場考慮選址建場問題;引種;檢疫;
隔離疑似病豬,隔離圈要遠離保育豬舍和育肥豬舍;
豬場滅蟲、滅鼠;
衛生消毒,包括良好的衛生實踐,減少污染源、使用有效消毒葯;適當淘汰病豬;病死豬無公害化處理等。
北方俠客:
脂溢性皮炎,由葡萄球菌(多伴隨壞死桿菌等共同感染)引起。主要誘發因素為環境衛生差、濕度大及外傷(斷臍、斷齒、斷尾、咬架、欄面劃傷、去勢等消毒不嚴格,更主要的是母豬庎蟎嚴重,仔豬接觸母豬過程中感染蟎蟲,皮膚完整性遭到破壞,葡萄球菌通過外傷部位進入體內)等管理缺陷導致的。
預防:
1.要注意環境衛生控制,及時清理糞尿,保持欄舍、欄面潔凈衛生,注意舍內濕度控制在60-70%之間。
2.更要注意母豬驅蟲,消滅蟎蟲;
3.檢查產床等設施,消除可能劃傷仔豬的隱患,注意「三斷」、去勢操作及其它外傷過程中的嚴格消毒
治療:可先用千分之一到二的高錳酸鉀溶液加洗潔精清洗患部,(如果懷疑由蟎蟲引起,則先適度噴淋除癩靈)用廢機油加阿莫西林或外用磺胺粉塗抹,每日數次,保證患部始終有葯物附著(治療過程中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一般5-10天,可徹底康復。
嚴重者,要配合全身抗菌消炎,可選擇青黴素加地塞米松加柴胡或林可黴素加慶大進行肌肉注射(有條件的可做葯敏實驗),並注意對症治療和營養支持。
任何疾病,都要從飼養管理上下功夫,做好預防。堅持「以養為主,養防結合,適度治療」的原則,才能取得養豬生產的成功。脂溢性皮炎更是如此。
令狐小旋:
1.母豬該菌無抗體,所以發病率高,尤其是初產母豬的仔豬。
2.葯敏實驗看敏感葯物,我場用頭孢,肌注後2-3天結痂迅速變干慢慢脫落。
3.外用凡士林+青黴素塗抹效果好;也可用衛可消毒液浸泡摳洗痂殼,可迅速恢復。
4.灌服平衡液,防脫水死亡。我所見,與疥蟎多無關,因為沒有蟲也會發生。
本病重在預防,在做好基礎性疫苗(如豬瘟、圓環病等)之外,環境控制是首要任務!豬舍環境依舊臟亂差,再好的治療方案也是白搭
❻ 仔豬、仔豬油皮病怎麼治療
仔豬油皮病主要是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要早發現早治療,通過補液、消毒、抗生素注射三管齊下,同時治療最佳。
推薦用頭孢賽夫,恩諾,磺胺加林可打針
用凡士林加頭孢混合塗抹
體表消毒
碘酊等。
民間偏方
1斤75%酒精泡香煙兩包,泡一天後噴到體表,幾天就好了。
謹記:經常發病的豬場,一定注意環境衛生消毒,按標准斷尾剪牙,防止小豬爭斗,必須頭孢混懸液做三針保健。
豬業科技公眾號里有詳細關於油皮病的講解和豬皮膚病的鑒別,希望能幫到你。
❼ 什麼是豬滲出性皮炎有哪些臨床症狀
豬滲出性皮炎又叫仔豬葡萄球菌皮炎或「豬油皮病」,是豬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豬急性接觸性皮炎,以全身油脂樣滲出性皮炎為特徵。該病常發於哺乳仔豬和保育的斷奶仔豬,典型病例表現為哺乳仔豬或剛斷奶小豬的急性和超急性傳染病,患豬全身性皮炎可導致腹水和死亡。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潮濕的春、秋季節較為多發。它可發生於各種年齡的豬只,但主要侵害哺乳期的仔豬,其次為剛斷奶不久的小豬,育成豬和母豬也偶有發生,該病一般是在多種誘因的作用下才能發生,可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但更多的是在皮膚、黏膜、有損傷和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葡萄球菌經過汗腺、毛囊和受損的部位,侵入皮膚,從而引起發病。嚴重病例通常會因葡萄球菌毒素導致死亡。母豬臨產前幾天,子宮內的細菌會大量繁殖,造成仔豬在分娩過程中被感染。
該病多呈散發,也可出現流行,若在無免疫力的豬群感染此病,則常會連續感染不同窩中免疫力差的小豬。保育舍仔豬發病率可達15%,其感染發病後的仔豬死亡率可高達65%,衛生條件差,特別是疥蟎感染嚴重的豬場更易發生本病。
本病多見於2~6周齡的仔豬。病豬體質弱、發育不良、精神沉鬱、呈濕疹性病變,病初首先在肛門和眼睛周圍、耳廓和腹部等無被毛處皮膚上出現紅斑,發生3~4毫米大小的微黃色水皰。迅速破裂,滲出清亮的漿液或黏液,與皮屑、皮脂和污垢混合、乾燥後形成微棕色鱗片狀結痂,發癢。痂皮脫落,露出鮮紅色創面。通常於24~48小時後蔓延至全身表皮。食慾不振和脫水是本病特徵。患病仔豬食慾減退,飲欲增加,並迅速消瘦。一般經30~40天可康復,但影響發育。發病期間,豬群的生產性能可下降35%。嚴重病例於發病後4~6天死亡。
❽ 常見的仔豬疾病有哪些
能引起仔豬拉稀的傳染性疾病有:仔豬黃痢、仔豬白痢、仔豬紅痢、仔豬副傷寒、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豬輪狀病毒病等。
仔豬容易發生的傳染病有:豬圓環病毒病、豬偽狂犬病、豬丹毒、豬鏈球菌病、豬痢疾(豬密螺旋體病)、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衣原體病。其他傳染病有豬傳染性腦脊髓炎、豬痘、豬李氏桿菌病、豬葡萄球菌病、仔豬壞死性口炎、豬腦心肌病、仔豬毛黴菌病、仔豬皮癬菌病等。
仔豬的寄生蟲和原蟲病有:仔豬弓形蟲病、仔豬類圓線蟲病(桿蟲病)、豬附紅細胞體病、豬細頸囊尾蚴病、豬球蟲病。
仔豬最易發生的營養缺乏症主要有維生素A缺乏症、佝僂病、硒和維生素E缺乏症和仔豬缺鐵性貧血病。其他營養缺乏症還有碘缺乏症、錳缺乏症等。
其他容易發生的疾病還有仔豬低血糖症、新生仔豬溶血病、僵豬等。另外,還有豬滲出表皮炎(豬油皮病)、斷奶仔豬應激症、感冒等。
❾ 糙皮病是什麼症狀
尼克酸缺乏病又叫煙酸缺乏病(nicotinic
acid
deficiency),也稱糙皮病。臨床上以皮膚、胃腸道、神經系統症狀為主要表現
尼克酸缺乏患者在早期階段臨床表現可不明顯,往往有食慾減退、倦怠乏力、體重下降、腹痛不適、消化不良、容易興奮、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非特異性病徵。當病情進展時,可以出現較典型症狀表現為夏秋季日光照射時發作,有時也可因輻射及皮膚物理性損傷而誘發。
(一)皮膚
皮炎為本病最典型症狀,常在肢體暴露部位對稱出現,以手背、足背、腕、前、臂手指、踝部等最多,其次則為肢體受摩擦處。急性者皮損初起時顏色緋紅發癢,甚似曬斑,但與周圍皮膚有一清晰界線,邊緣略高起,中心部病損較著;其後膚色迅速轉變為紅褐色,有明顯浮腫,可伴有皰疹及表皮破裂,形成滲出創面,易誘發繼發性感染。病情好轉時浮腫及紅色可漸退,愈時有大塊脫皮,其後出現新生的粉紅色皮膚增厚;也可變薄呈萎縮狀,邊緣有色素沉著。
慢性病例浮腫較輕或不顯著,但色素沉著更深,在易受磨損處如肘、指節、膝等部位的皮膚往往增厚,呈角化過度,膚色棕黑,與其周圍不同,並有乾燥、脫屑現象。另一表現為小腿前部及外側有魚鱗樣皮膚變化,甚似其他慢性營養不良表現,病變部位常有色素沉著。
(二)消化系統
以舌炎及腹瀉最為顯著。
1、舌炎
早期舌尖及邊緣充血發紅,並有蕈狀乳頭增大。其後全舌、口腔粘膜、咽部及食道均可呈紅腫,上皮脫落,並有表淺潰瘍,引起舌痛及進食下咽困難,唾液分泌增多。患病較久時舌乳頭萎縮、全舌光滑乾燥似牛肉樣,常伴核黃素缺乏的口角炎。
2、腹瀉
早期多患便秘,其後因消化腺體、絨毛的萎縮及腸炎的發生常有腹瀉,大便呈水樣或糊狀,量多而有惡臭,也可帶血,如病變接近肛門可出現里急後重。腹瀉往往嚴重和難治,可合並吸收障礙。
(三)神經精神系統
早期神經精神症狀較輕,可有頭昏、眼花、煩躁、焦慮、抑鬱、健忘、失眠及感覺異常等表現,但之後可進展到神經錯亂、定向障礙、癲癇發作、緊張性精神分裂症、幻覺、意識模糊、譫妄,甚至導致死亡。周圍神經炎的症狀如四肢麻木、燒灼感、腓腸肌壓痛及反射異常等均可出現。有時有亞急性脊髓後側柱聯合變性症狀,可能與其他維生素b族缺乏有關。但本病與腳氣病有所不同,本病多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而後者以周圍神經為主。
其他症狀女性可有陰道炎及月經失調、閉經;男性排尿時有燒灼感,有時性慾減退。
本病常與腳氣病、核黃素缺乏病及其他營養缺乏病同時存在。
❿ 怎樣預防豬病的發生
多了解疫情發生情況,各階段豬病易發,季節氣候變化引起疾病。可到各種網站去搜關鍵字,學習。中國人養殖社區網站不錯,裡面各種動物疾病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