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油發豬肉皮
將它放在通風處,晾一個星期,晾出油…然後用火烤的金黃!就可以炸了!是我的一個土家族的朋友教的。應該很好用
⑵ 油豆皮和什麼菜炒好吃
豆皮炒油菜用料 油菜 豆腐皮 鹽 蒜末 雞精 油 油菜炒豆腐皮的做法 將油菜洗凈切成段,在洗菜時我們可以把干豆腐皮浸泡在溫水中。熱鍋後放油,下蒜末爆香,倒入切過的油菜翻炒,下鹽,繼續炒。看菜炒至出水變軟時,可以加一點開水燜一下,可以蓋上鍋蓋稍煮片刻。待油菜將熟時,撈出泡軟的豆腐皮,加入鍋中繼續翻炒大概2—3分鍾。看鍋中湯汁漸收時,加入雞精,翻炒均勻就可裝盤了
⑶ 鼓皮是什麼油擦
食用油的種類:從油脂的來源講,可分為陸地動物油脂、海洋動物油脂、植物油脂、乳脂和微生物油脂。草本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木本植物油:油茶籽油、核桃油、蘋果油、橄欖油等。陸地動物油:豬油、牛油、羊油、雞油、鴨油等。海洋動物油:鯨油、深海魚油等。食用油時應該如何挑選? 1. 看色澤。一般高品位油色淺,低品位油色深(芝麻油除外),油的色澤深淺也因其品種不同而使同品位油色略有差異,高品位油透明度好,無渾濁。此外,高品位油無沉澱和懸浮物,黏度小。 2. 看透明度。透明度高,水分雜質少,質地就優良。優質的植物油靜置24小時後,應該清晰透明、不混濁、無沉澱、無懸浮物。 3. 嘗滋味。正常的食用油沒有刺激性氣味,如有刺激性氣味,可能是加入了化學油或油提煉不幹凈,殘留溶劑偏高。 4. 看時間。油貯存時間長了或貯存條件不好,容易產生酸敗,消費者最好購買近期生產的產品。 關於食用油的存放,除注意乾燥、避光、低溫和密封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建議在油桶外套一個黑塑料袋,這樣可加強避光性,以防止油脂氧化變質,並且提高其儲存的品質。
⑷ 虎皮蛋糕里的菜油是什麼油還是用色拉油比較好
建議用玉米油或葵花籽油等無味的植物油,效果應該沒差別。
⑸ 什麼叫擀麵皮
擀麵皮,又叫御涼皮、岐山麵皮、麵筋皮子,是用精白面做成的冷食小吃,製作工藝考究,調味頗佳,素以「白、薄、光、軟、筋、香」而著稱。既是上乘美食,又可佐餐下酒,具有開胃作用,是一種聞名遐邇的傳統食品。
烹調方法:燙、擀、蒸、拌。
味型:酸辣味、咸酸味、香辣味。
原料:上白麵粉2.5kg,菜籽油1.2kg,辣椒面25kg,八角2.5g,草果.三奈3. 5 g、桂皮、乾薑、小茴香各2g,精鹽50g,筋力源5g、香醋250g。
製作工藝:
1、制麵筋:將麵粉用清水(約1.1kg)和成面團,盤軟揉光,放入大瓷盆內,倒入清水2kg,用兩手將面團托起,用手指與手掌揉洗5分鍾,再加清水1kg揉洗,如此反復,加水揉洗10多次,直洗到沒有澱粉成為麵筋塊時為止。然後將麵筋塊用清水洗凈,放案板上回餳半小時。
2、制澱粉漿:在一個大瓷盆上放木架,將110號的銅絲羅放在木架上,把澱粉水用水瓢舀入銅絲羅,過濾到盆內,濾出的碎麵筋,放在麵筋塊上,如此過濾5次。大盆內的澱粉水沉澱約3至4小時後,撇去清水及雜質,只留澱粉漿。
3、制麵筋條:將麵筋分別揪成約50g重的劑,扯長攙成疙瘩,放入大鍋內煮熟,撈出晾涼後,撕成長約5cm、寬約1cm的條,即成麵筋條,放入一大篩內。
4、制面塊:用口徑約59cm的鐵鍋,放小火上燒熱,先在鍋底刷一層菜籽油,再用大瓢舀澱粉漿約900g,倒入鍋內,再加入筋力源5g(提前用少許50-60溫水溶解),立即用一塊長方形小木板不斷攪動,使澱粉漿凝結成面塊。然後用特製的「木泥子」不斷推動盤壓,使澱粉漿均勻,直至面塊約八成熟,有韌性即可。以此方法,分次將澱粉漿做完。
5、制麵皮:在案板上放置1塊厚約8.3cm,寬約50cm,長約99cm的木反,要平整光滑。給板上抹菜籽油(25g),放上制好的面塊,趁熱稍揉搓,盤光,擺放在木板的一端,用濕布蓋上,保持溫度。從發熱的面塊中,揪取約125g的劑,用力揉搓成長約33cm的條,並拍壓成厚1.3cm的面片,抹上一層菜籽油,然後用直徑1.6cm,長33cm的擀麵仗,在麵皮中間一壓,就勢兩臂用力均勻地向前推擀至邊緣,再向後回擀,一次擀成厚約0.33cm的薄麵皮,再抹上一層菜籽油,用力將四周邊沿切去,成為33cm見方的麵皮片,如此反復製作,一張張摞起備用。
6、籠蒸:每7張一摞,每摞蒸一屜,上籠用旺火蒸約40分鍾,取出,待涼後,一張一張分開,切成韭菜葉形的條,即成麵皮。
7、制調料辣椒油:將八角、草果、桂皮、乾薑、小茴香,研成極細的粉末,配成調料面。炒勺內放入菜籽油(175g),用旺火燒十成熱,離火,待油溫降至五成熱時,加入辣椒面、調料面,將炒勺放回火上,加熱至近100度,即成調料椒油。同時把精鹽化成鹽水。
8、調味:取麵皮(150g)、麵筋條(50g),放入小鍋內根據食者的口味輕重及愛好,分別調入精鹽、香醋及調料辣油,攪拌均勻,盛入碗內即成。
9..製作調料和辣椒油:將三奈,八角、香果、桂皮、花椒,研成極細的粉末,配成調料面。用旺火燒十成熱,離火,待油溫降至五成熱時,加入辣椒面、調料面加熱到十成後關火靜置到不冒油煙時,分成三次倒入辣子罐油潑辣子面,每次都要攪動均勻以免油潑不均勻,有的地方糊了,有的地方沒潑到還是生的。即成調料辣椒油。同時把精鹽化成鹽水
10.激香和潤色:倒完油後攪動辣子到不冒泡時,倒入岐山用玉米、麥子、高粱等釀制的糧食醋數滴,馬上攪動辣子,可見辣子再次沸騰冒泡一股香氣騰起。激香的後辣子色澤鮮紅油亮,聞之散發出濃濃略微帶點酸味醇香的氣味。激香後再等辣子不冒泡的時候,在辣子中加入少量的白糖,攪拌均勻,使白糖充分利用辣子的余熱溶解於油潑辣子中。潤色後的油潑辣子顏色方面顯得紅潤厚重,辣子油顯得較為粘稠。此時的油潑辣子因為白糖的緣故增加了一個新特性,比如調面條時會發現絕大部分的辣子油都粘在面條上,使面條顏色誘人,而碗邊粘的辣子並不多。
11.調味:取麵皮一張切好,麵筋20g放入碗內根據食者的口味輕重及愛好,分別調入精鹽、香醋及調料辣油,攪拌均勻,盛入碗內即成。
風味特點:酸 - 無醋自然酸、辣 - 醇厚紅辣香、筋 - 面越嚼越筋、香 - 調料 20 余種、余湯一口香、軟-涼吃不發硬。
⑹ 如何榨取菜籽油
壓榨取油是廣大農村用得非常廣泛的一種小型制油工藝,但是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操作技術才能提高出油率,降低生產成本。具體操作技術如下:
一、清理
原料菜籽先用振動篩過篩,除去大雜和小雜。如有必要除去菜籽料中的並肩泥,可用卧龍鐵輥筒過碾,再用淌篩除去被碾碎的泥灰。最後料中含雜量要求不超過0.5%,並須嚴防料中夾帶鐵類雜質進入榨油機。
二、破皮
利用小軋輥機進行碾軋,使菜籽粒破皮。要求破皮既不脫落,又不致粉碎,呈「開口笑」狀,破皮率不低於85%;粉末度不超過5%,操作中喂料要均勻,流量適當,碾軋輥的間距調節適當。
三、加水
菜籽料放入平底鍋內,邊攪動邊加入一些熱水,水量加到料中含水量的13%-15%為止。
四、炒料
榨油坊設備多用平底鍋 (亦可用圓筒炒籽鍋,效果良好),炒料的最終料溫為120℃-132℃,炒出熟料用手握料不露油、有彈性、鬆手即散,熟度均勻不夾生。炒後熟料殘余水分為2%左右。同時要保證入榨油機的料溫為120℃-125℃。
五、壓榨
榨膛預熱正常後,即可開始正式投熟料,並調節出餅厚度為1.25-2.5毫米。壓榨的效果好壞,可以隨機判定炒料是否合格。所以壓榨操作要勤觀察、勤檢查、勤調整。為了盡量提高壓榨的出油率,榨餅宜調得偏薄一些,但要求出餅中不得冒青煙和焦糊,干餅殘油控制在5%-6%之間。
六、毛油處理
榨出的毛油進入油池,先經沉澱除去固體雜質,如要求進一步除雜,則需要配置一台過濾機,可得到清油。
⑺ 菜籽油打來存疊為什麼上面有層皮呢啥原因
菜籽油上面有層皮是很正常的,就是漂浮在上面。
就是一種結晶吧。
表面上漂浮著一層,就好像油沫一樣,不影響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