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豬仔二十多天背上發紅,像皮膚起紅診
考慮一下滲出性皮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油皮病」。這種病在產床小豬和斷奶小豬身上經常發生,特別是高溫高濕的環境下。已經發病的,建議用長效頭孢肌肉注射,同時配合魚石脂或者紅黴素軟膏外用塗抹。沒有發病的建議用阿莫西林配合黃芪多糖拌料飲水添加。最最關鍵的是注意環境衛生,保持乾燥通風,注意消毒。
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❷ 豬有哪些常見的皮膚病,該如何防治
1、滲出性皮炎
這時一種容易發生在仔豬身上的油皮病,發病率較好,很多的豬只要出現了粘性的皮膚病,建議養殖戶首先清洗一下,因為不管是什麼病原,都能清洗掉一部分。再進行葯物治療,效果會很好,滲出性皮炎可以打地米加青黴素,配溫水沖洗效果較好。
2、面部壞死
這個疾病主要是因為咬傷和磨傷引起的,可以先清洗一下,再在患處撒上青黴素,如果傷口化膿或者膿腫了,硬的就打消炎針,如果是軟的要將濃放出來,沖洗後干凈後再塗抹葯物或者打針即可。
3、鏈球菌
鏈球菌一般表現為敗血症,豬丹毒是疹塊型的,可以使用地米青黴素治療,效果比較明顯,需要注意的是,豬如果還發著高燒的話,就要引起重視了,必要時可以就醫治療。
4、胸膜肺炎、豬肺疫
這類疾病往往會引起豬的皮膚變色,豬的耳朵如果變色,主要原因可能是豬的心肺壞,一般情況下可以用頭孢和氟苯尼考治療,而豬肺疫還會集中在脖子的上邊,要注意觀察。
5、水腫病
水腫病常見的有大腸桿菌和放線菌,一般會在在眼睛或者頭部會發生水腫現象。一般要注意降低顱內壓,同時到抗生素治療,效果較好。肚子下邊如果出現綠色或者肚子下邊變色是,大多是有魏氏梭菌或者其他的個別的細菌引起的,要注意預防。
❸ 豬病上的油皮怎樣治
豬場油皮病是比較常見的豬病之一,也稱為仔豬滲出性皮炎,主要是葡萄球菌通過損傷的皮膚粘膜進入體內的一種疾病,患上油皮病的仔豬死亡率達60%以上,影響到仔豬的成活率,需有針對性的選擇相應的獸葯產品對症下葯方可起到對症下葯的效果。
一、症狀
小豬通常在感染後4-6天發病。開始時,皮膚排除物多,呈紅色或銅色。首先在腋部和肋部出現薄的、灰棕色片狀滲出物,富含脂質,3-5天擴展到全身。患豬被毛粗亂,可出現口腔潰瘍,蹄球部角質脫落。食慾不振和脫水是本病主要特徵。發病嚴重的豬體重迅速減輕,並在24小時內死亡,通常在3-1天內死亡。病豬不出現瘙癢,發熱也不常見。同窩仔豬發病表現和嚴重程度不同。耐過豬生長明顯變慢。
二、預防
修齊初生仔豬的牙齒,保證圍欄表面光滑,採用乾燥、柔軟的豬床等能降低發病率。母豬進入產房前先清洗、消毒,然後放進清潔、消過毒的圈舍。對母豬和仔豬的局部損傷及時進行治療,有助於預防本病發生。
三、治療
及早治療效果好,嚴重感染則可能不見效。葡萄球菌對新型的青黴素類葯物耐葯性低,應作為首選葯物,其他如慶大黴素也可考慮聯用或單用,同時可配合使用維生素B1及維生素C,效果更佳。對仔豬用葡萄糖鹽水輸液進行全身性治療,可降低皮膚病變的程度,使之僅發生淺層病變,並促進癒合進程。用發病豬場分離的菌株製成自體菌苗來免疫產前母豬,對仔豬可能有保護作用。
❹ 仔豬油皮病能不能閹割
不可以。
該病多見於哺乳期仔豬,是5~6周齡的仔豬常發的一種接觸性皮膚疾病,通常在感染後4~6天發病;初生仔豬10日齡以後亦可發病。
病 程
病初在眼睛周圍、耳廓、面頰及鼻背部皮膚,以及肛門周圍和下腹部等無被毛處皮膚出現紅斑,繼之成為3~4mm大小的微黃色水泡並迅速破裂,滲出清朗的漿液或黏液,常與皮屑、皮脂和污物混合,乾燥後形成棕褐、黑褐色堅硬厚痂皮,並呈橫紋龜裂,具有臭味,觸之粘手如接觸油脂樣感覺,故俗稱「豬油皮病」。
強行剝除痂皮,露出紅色多汁的創面,創面多附著帶血的漿液或膿性分泌物。
皮膚病變發展迅速,從發現一小片皮膚病變後,在24~48h內可蔓延至全身。觸摸患豬皮膚溫度增高,被毛粗亂,滲出物直接粘連,繼而可出現M腔潰瘍,蹄球部的角質脫落。發病豬食慾不振和脫水,嚴重者體重迅速減輕並會在24h死亡,大多數在發病10天後陸續死亡。
耐過豬皮膚細胞逐漸修復,經30~40天後厚痂皮脫落。該病也可引起較大日齡仔豬、育成豬或母豬乳房發病,但病變較輕,多無全身症狀,並可逐漸康復。
治療方案
下方治療方案選自獸醫在線徵集方案中的前三名:
Bobo:
建立和完善生物安全體系。
新建豬場考慮選址建場問題;引種;檢疫;
隔離疑似病豬,隔離圈要遠離保育豬舍和育肥豬舍;
豬場滅蟲、滅鼠;
衛生消毒,包括良好的衛生實踐,減少污染源、使用有效消毒葯;適當淘汰病豬;病死豬無公害化處理等。
北方俠客:
脂溢性皮炎,由葡萄球菌(多伴隨壞死桿菌等共同感染)引起。主要誘發因素為環境衛生差、濕度大及外傷(斷臍、斷齒、斷尾、咬架、欄面劃傷、去勢等消毒不嚴格,更主要的是母豬庎蟎嚴重,仔豬接觸母豬過程中感染蟎蟲,皮膚完整性遭到破壞,葡萄球菌通過外傷部位進入體內)等管理缺陷導致的。
預防:
1.要注意環境衛生控制,及時清理糞尿,保持欄舍、欄面潔凈衛生,注意舍內濕度控制在60-70%之間。
2.更要注意母豬驅蟲,消滅蟎蟲;
3.檢查產床等設施,消除可能劃傷仔豬的隱患,注意「三斷」、去勢操作及其它外傷過程中的嚴格消毒
治療:可先用千分之一到二的高錳酸鉀溶液加洗潔精清洗患部,(如果懷疑由蟎蟲引起,則先適度噴淋除癩靈)用廢機油加阿莫西林或外用磺胺粉塗抹,每日數次,保證患部始終有葯物附著(治療過程中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一般5-10天,可徹底康復。
嚴重者,要配合全身抗菌消炎,可選擇青黴素加地塞米松加柴胡或林可黴素加慶大進行肌肉注射(有條件的可做葯敏實驗),並注意對症治療和營養支持。
任何疾病,都要從飼養管理上下功夫,做好預防。堅持「以養為主,養防結合,適度治療」的原則,才能取得養豬生產的成功。脂溢性皮炎更是如此。
令狐小旋:
1.母豬該菌無抗體,所以發病率高,尤其是初產母豬的仔豬。
2.葯敏實驗看敏感葯物,我場用頭孢,肌注後2-3天結痂迅速變干慢慢脫落。
3.外用凡士林+青黴素塗抹效果好;也可用衛可消毒液浸泡摳洗痂殼,可迅速恢復。
4.灌服平衡液,防脫水死亡。我所見,與疥蟎多無關,因為沒有蟲也會發生。
本病重在預防,在做好基礎性疫苗(如豬瘟、圓環病等)之外,環境控制是首要任務!豬舍環境依舊臟亂差,再好的治療方案也是白搭
❺ 豬身上出油脂怎麼回事
仔豬身上冒油是仔豬油皮病,也叫滲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本病多發生於5~6日齡哺乳仔豬。
❻ 仔豬、仔豬油皮病怎麼治療
仔豬油皮病主要是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要早發現早治療,通過補液、消毒、抗生素注射三管齊下,同時治療最佳。
推薦用頭孢賽夫,恩諾,磺胺加林可打針
用凡士林加頭孢混合塗抹
體表消毒
碘酊等。
民間偏方
1斤75%酒精泡香煙兩包,泡一天後噴到體表,幾天就好了。
謹記:經常發病的豬場,一定注意環境衛生消毒,按標准斷尾剪牙,防止小豬爭斗,必須頭孢混懸液做三針保健。
豬業科技公眾號里有詳細關於油皮病的講解和豬皮膚病的鑒別,希望能幫到你。
❼ 豬腿上麵皮膚起皺紋是怎麼回事
豬腿上麵皮膚起皺紋,應該是得了豬疥癬。慢性時皮膚會變厚起皺紋。
豬疥癬為豬皮膚病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一種,很少豬場不受豬疥蟎侵擾,此病由豬穿孔疥癬蟲,潛伏於皮膚所引起的感染症,疥癬感染的嚴重性依據農場豬群的健康狀況而定,如果豬群的健康狀態良好,則疥癬的存在危害不大,但是,一旦豬群有其他疾病侵擾,疥癬可加劇嚴重。雖然管理不良與疥癬蟲感染的關系密切,但疥癬在管理良好的農場亦極普遍。
嚴重的疥癬不但影響增重率及換肉率,而且可造成豬只應激。頭部病變為初期症狀,受感染的部分是耳朵,眼周及鼻部。然後病變蔓延到體部及四肢,嚴重的感染波及全身。疥癬症的重要臨床症狀是搔癢。患畜會磨擦其患部使皮膚變紅,皮膚損傷與脫毛,表皮過度角化。慢性時皮膚變厚起皺紋。有疥癬蟲感染的仔豬可能會患油皮症,疥癬蟲可以在顯微鏡下檢查皮膚碎悄蟲找到,特別是耳部括皮。疥癬症容易辯認,當一大群豬只有搔癢現象時,常是疥癬蟲感染的片兆。
❽ 仔豬油皮病的防治
仔豬油皮病多見於5~6日齡哺乳仔豬、育成豬和母豬乳房上。
仔豬油皮病即仔豬滲出性皮炎,病原是葡萄球菌。
本病可通過各種途徑傳染,損傷的皮膚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門戶。嚴重病例死亡率可達60%以上。本病在一些豬群的仔豬中可呈低發病率的散發性發生,也可引起一些豬群仔豬流行性發作。
症狀:小豬通常在感染後4~6天發病。開始時,皮膚排出物多,呈紅色或銅色。首先在腋部和肋部出現薄的、灰棕色片狀滲出物,富含脂質,3~5天擴展到全身。患豬背毛粗亂,可出現口腔潰瘍,蹄球部角質脫落。食慾不振和脫水是本病主要特徵。發病嚴重的豬體重迅速減輕,並在24小時內死亡,通常在3~10天內死亡。病豬不出現瘙癢,發熱也不常見。同窩仔豬發病表現和嚴重程度不同。耐過豬生長明顯變慢。
預防:修齊初生仔豬的牙齒,保證圍欄表面光滑,採用乾燥、柔軟的豬床等能降低發病率。母豬進入產房前先清洗、消毒,然後放進清潔、消過毒的圈舍。對母豬和仔豬的局部損傷及時進行治療,有助於預防本病發生。
豬病治療:及早治療效果較好,嚴重感染則可能不見效。葡萄球菌對新型的青黴素類葯物耐葯性低,應作為首選葯物,其它如慶大黴素也可考慮聯用或單用,同時可配合使用維生素B1及維生素C,效果更佳。對仔豬用葡萄糖鹽水輸液進行全身性治療,可降低皮膚病變的程度,使之僅發生淺層病變,並促進癒合過程。用發病豬場分離的菌株製成自體菌苗來免疫產前母豬,對仔豬可能有保護作用。
❾ 仔豬油皮病最佳治療,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1、對仔豬進行葯物敏感度測定,用青黴素、阿莫西林等敏感葯物治療。2、發病初期的仔豬要泡5-10分鍾的0.1%高錳酸鉀溶液,泡後擦乾並將仔豬的痂皮剝掉,在患病處塗抹阿莫西林粉劑與植物油的混合膏劑。3、用75%酒精500ml和旱煙葉混合泡不低於24個小時,擦洗仔豬的全身,每日1次。4、堅持做好預防工作,平時對於仔豬的飼養管理要加強。5、仔豬接生時的工作要有序的處理。
一、仔豬油皮病治療方法
1、對仔豬做葯物實驗進行葯物敏感度的測定,有效的利用葯物進行治療,比如敏感葯物青黴素、阿莫西林等敏感葯物。一旦發現有仔豬患病就要及時將其隔離,並進行治療,如果病情嚴重者可以及時淘汰。
2、對於發病初期的仔豬要泡5-10分鍾的0.1%高錳酸鉀溶液,泡完後用毛巾擦乾並將仔豬身上的痂皮剝掉,在仔豬患病處塗抹阿莫西林粉劑與植物油的混合膏劑,重復使用3天,每日1次。
3、用75%酒精500ml和旱煙葉混合泡不低於24個小時,擦洗仔豬的全身,每日1次。
4、堅持做好預防工作,平時對於仔豬的飼養管理要加強。母豬分娩時的環境衛生要保證好,確保母豬的產房死角和產床背面是干凈衛生的,母豬分娩時要及時的將其外陰和乳房用消毒液擦拭乾凈,分娩後要連續3天清洗母豬的外陰。
5、仔豬接生時的工作要有序的處理。對仔豬進行剪牙、去勢等過程時要保證器械的干凈衛生,使用後必須及時清理。
二、仔豬油皮病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1、仔豬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一般是外傷感染導致的油皮病。
2、豬舍的環境衛生惡劣,內部溫度低並且潮濕,養殖者對於豬群的飼養管理不善都容易引發仔豬油皮病。
三、仔豬豬油病的症狀
1、仔豬油皮病的發病初期會在仔豬的眼周、耳廓、面頰、鼻背部皮膚,以及肛門周圍和下腹部等沒有毛的位置出現一些紅斑。
2、紅斑會慢慢變成3mm-4mm大小的微黃色水泡並以很快的速度破裂流出粘液,流出的這些粘液會和灰塵、泥土、糞便等混合,
3、等到乾燥後會出現黑褐色的堅硬的厚的痂皮,痂皮表面會有橫紋、龜裂,聞起來會有臭味,去觸摸會有比較油的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