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油樟樹是不是就是香樟樹
油樟樹不是香樟樹,二者為不同樹種。
一、屬性不同
1、油樟樹:屬常綠喬木。
2、香樟樹:亞熱帶常綠闊葉樹。
二、外形特徵不同
1、油樟樹:樹皮灰色,光滑。枝條圓柱形,無毛,幼枝纖細,多少壓扁,無毛。芽大,卵珠形,長達8毫米,芽鱗密集,卵圓形,先端具小突尖,外面密被灰白微柔毛;葉互生,卵形或橢圓形。
2、香樟樹:樹冠廣卵形;枝、葉及木材均有樟腦氣味;樹皮黃褐色,有不規則的縱裂。頂芽廣卵形或圓球形,鱗片寬卵形或近圓形,外面略被絹狀毛。枝條圓柱形,淡褐色,無毛。葉互生,卵狀橢圓形。
三、分布不同
1、油樟樹:分布於中國四川。生於常綠闊葉林中。
2、香樟樹: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優以台灣、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栽培較多。
⑵ 什麼樹木含油脂
油脂歷來是判斷一塊木材好壞的重要指標,木材油脂含量越高,觸摸時越有潤滑感,平滑耐磨,不易開裂,呈現傢具亮澤的一面。在紅木材料中,紫檀油脂性最好,甚至在木料打磨時,常可以看到砂輪磨過的地方略帶油黑色,而紅酸枝中的交趾黃檀與南美巴拿馬微凹黃檀,在油性上與紫檀大抵平分秋色。海南黃花梨里,產於西部的木材油脂較重,而產於東部的木材由於砍伐年代久,油脂含量少,要略遜色於紅酸枝。產於越南長山山脈的越南黃花梨,其油性又略遜海南黃花梨一籌。
中國歷來有個詞語叫「魏紫姚黃」,可見紫色和黃色歷來是中國人最推崇的顏色。諸色之中,以黃色為最佳,代表著皇室九五之尊的尊貴感。其次是紫色,則突出「紫氣東來」的富貴感。再次是大紅色,代表著民間的富足。從顏色上比較,黃花梨由淺黃到金黃的高貴色調君臨於其他木材之上,其次是小葉紫檀的沉穆紫氣,帶給人紫氣東來的富貴享受。紅酸枝的顏色也有其自身特色,除了其主流色之外,赤、橙、黃、綠、青、藍、紫等諸色都呈現在不同品種、地域的紅酸枝木中;由於紅酸枝的油性豐富,所以從原材料初切開到傢具成品的製作過程中,木頭仍有它的活性,顏色不斷發生變化,最後都歸於紅色,但使用數十年後會變成紫黑色,顯現出古董傢具特有的美感。
⑶ 怎麼區分祖母綠有油無油
為了改善祖母綠的凈度,一般會對寶石進行「注油」,這已經有悠久的歷史了。祖母綠的充填物一般為有機物,一些有機物在紫外燈照射下會發出熒光。
所以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用紫外燈照射祖母綠,通過觀察熒光的強弱和面積來輔助判定祖母綠中充填物的多少,熒光越強,發光面積越大代表祖母綠中充填物越多。
紫外熒光燈下充填物藍白熒光
⑷ 油性植物和非油性有哪些
植物的根、莖、葉、花、果都可能含有油脂,但不同的部位含量不一,果實和種子的貯藏量最多。中國含油10%以上的野生植物有近1 000種。其中主要的食用油脂植物約有50多種,以豆科、菊科、山茶科、十字花科、芸香科、胡桃科、樺木科等科的植物為多。
中國最主要的油脂植物有:香榧、竹柏、華山松、胡桃楸、榛、檀梨、木瓜、花椒、臭椿、文冠果、油茶、欖仁樹、紫荊木、油橄攬、胡麻、油渣果、紅花、油棕等。
除了這些油性植物其他就是非油性植物了。
植物油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食材,植物油就是由植物中所提煉出來的油,具有很好的食用價值,也是在烹調食物的時候加入植物油的話可以讓營養倍增,口感更好。除此之外,植物油還有很多的用途。下面小編將為大家詳細介紹有關於植物油的一些用途。
食用植物油脂:植物油對於人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每天的膳食都需要確保油脂含量的攝入,如果長期遊子攝入不足的話,體內會缺乏脂肪,那麼就會導致營養不良、體力不佳、體重減輕,甚至喪失勞動能力。食用植物油脂是人類的重要副食品,主要用於烹飪、糕點、罐頭食品等,還可以加工成菜油、人造奶油、烘烤油等供人們食用。當然選擇的植物油一定要是優質的,如果是偽劣產品,千萬不可食用。
工業用植物油脂:植物油,還有工業用的植物油,生活中的很多物品中都含有植物油,比如肥皂、油漆、油墨、橡膠、製革、紡織、蠟燭、潤滑油、合成樹脂、化妝品及醫葯等工業品等。可見植物油的工業用途是很廣泛的。
⑸ 如何判斷小葉紫檀的「油性」小葉紫檀
對於所有好的小葉紫檀來說,無一例外都會談論到「油性」,油性的確是判斷小葉紫檀好壞的標准之一,那我們怎麼樣才能判斷小葉紫檀的油性呢?有什麼方法呢?
以上都是用來輔助你判斷小葉紫檀油性的一些方法,但是最佳的鑒別方法還是以自身實踐為主。
⑹ 桂花樹是油性植物嗎
桂花樹喜溫暖,抗逆性強,既耐高溫,也較耐寒。樹高3~5米,樹皮灰褐色,小枝黃褐色,葉片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基部漸狹呈楔形或寬楔形,聚傘花序簇生於葉腋,苞片寬卵形。花梗細弱,花極芳香,花萼長約1毫米,花冠黃白色、淡黃色、黃色或桔紅色,花絲極短,果歪斜,橢圓形,呈紫黑色,花期9~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
桂花是常綠喬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達18米;樹皮灰褐色。小枝黃褐色,無毛。葉片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4.5厘米,寬2.6-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呈楔形或寬楔形,全緣或通常上半部具細鋸齒,兩面無毛,腺點在兩面連成小水泡狀突起,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側脈6-8對,多達10對,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葉柄長0.8-1.2厘米,最長可達15厘米,無毛。
聚傘花序簇生於葉腋,或近於帚狀,每腋內有花多朵;苞片寬卵形,質厚,長2-4毫米,具小尖頭,無毛;花梗細弱,長4-10毫米,無毛;花極芳香;花萼長約1毫米,裂片稍不整齊;花冠黃白色、淡黃色、黃色或桔紅色,長3-4毫米,花冠管僅長0.5-1毫米;雄蕊著生於花冠管中部,花絲極短,長約0.5毫米,花葯長約1毫米,葯隔在花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顯的小尖頭;雌蕊長約1.5毫米,花柱長約0.5毫米。果歪斜,橢圓形,長1-1.5厘米,呈紫黑色。花期9-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
有生長勢強、枝幹粗壯、葉形較大、葉表粗糙、葉色墨綠、花色橙紅的丹桂;有長勢中等、葉表光滑、葉緣具鋸齒、花呈乳白色的銀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長勢較強、葉表光滑、葉緣稀疏鋸齒或全緣、花呈淡黃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10月與上列品種同時開花外,還可每2個月或3個月又開一次的四季桂。丹桂和四季桂,果實為紫黑色核果,俗稱桂子。桂花實生苗有明顯的主根,根系發達深長。幼根淺黃褐色,老根黃褐色
⑺ 香樟是油性樹嗎
香樟樹,別名:樟樹、香樟、樟木、瑤人柴、栳樟、臭樟、烏樟;拉丁文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樟科、樟屬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直徑可達3米,樹冠廣卵形;樹冠廣展,枝葉茂密,氣勢雄偉,是優良的綠化樹、行道樹及庭蔭樹。廣布於中國長江以南各地,以台灣為最多。植物全體均有樟腦香氣,可提制樟腦和提取樟油。木材堅硬美觀,宜制傢具、箱子。香樟樹對氯氣、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氣等有害氣體具有抗性,能驅蚊蠅,能耐短期水淹,是生產樟腦的主要原料。材質上乘,是製造傢具的好材料。
⑻ 柏樹是不是油性植物呢
柏樹也算是吧
中國常見的植物油種類
菜籽油:稍帶綠色,口嘗香中帶點辣味,油沫發黃。
花生油:油色淡黃,細聞有花生味,油沫微呈白色。
大豆油:油色深黃,豆腥味較大,口嘗有澀味,油沫發白。
葵花籽油:色澤清亮透明,芳香可口,炒菜不膩。
香油:棕紅色,聞、嘗都有濃濃的香味,適合做調料。
棉籽油:油色暗黃,口嘗沒有味,油沫發黃。
火麻油:稍帶綠色,淡淡的清香,炒菜煮湯都宜。
柏樹流出來的油是柏樹油,是柏科植物柏木樹干滲出的樹脂,不是病來的……主治:祛風,解毒,生肌,治風熱頭痛,白帶,淋濁,癰疽瘡瘍,刀傷出血。
⑼ 鐵樹是否屬於油性植物
我知道油松 屬於油性植物,可是鐵樹沒聽說屬於
鐵樹
鐵樹(Cycas revoluta)又名蘇鐵、鳳尾蕉。裸子植物,蘇鐵科。常綠喬木,主幹單一,不分枝。大型羽狀復葉,叢生莖端,長0.5~2米,小葉革質,邊緣內卷。雌雄異株,雄球花圓柱形,生雄株頂端,雌球花由多片羽狀大孢子葉組成,黃褐色,邊緣生胚珠。一般7~8月開花,在熱帶地區,達到一定樹齡後可每年開花,在溫帶一般不常開花。種子卵圓形,成熱朱紅色。
鐵樹原產熱帶。產於我國福建、廣東、台灣。各地常栽培。四川渡口市有一片天然鐵樹林,約5萬株,是我國已知的最大鐵樹林。為優美觀賞樹種。莖內髓部富含澱粉,可供食用。種子含油和澱粉,微有毒,供食用和葯用,有治痢疾、止咳和止血之效。
鐵樹屬植物全世界有17種,分布於亞洲東部及東南部、大洋洲及馬達加斯加等熱帶、亞熱帶地區。我國有8種,產台灣、廣東、海南、福建、廣西、雲南、四川等省區。如華南蘇鐵、海南蘇鐵、雲南蘇鐵、台灣蘇鐵、篦齒蘇鐵、四川蘇鐵、叉葉蘇鐵等。
【鐵樹的葯用】
性味:甘、平、澀,有小毒。
成分:種子含蘋果酸、酒石酸、膽鹼、葫蘆巴鹼、澱粉、蛋白質、脂肪及微量的砷。
葯理:鐵樹屬植物,含鐵樹素(Cyasine)及新鐵樹素甲、乙,具有抗癌活性。
功用:葉為收斂葯,有止血之功。花為鎮咳鎮痛葯。根用作滋養強壯葯,近來發現有抗癌作用。
【葯用小驗方】
1、婦女卵巢腫瘤,胃癌,嘔吐反胃:鐵樹葉約90至120克,紅棗7~10個,煮湯服,療程一個月。
2、咳嗽咯血:鐵樹花15~30克 (乾花減半),冰糖適量,燭湯服。
3、月經閉止或月經過多:鐵樹葉燒存性,研末,每服3~6克,黃酒送服。
鐵樹的栽培和管理
蘇鐵又名鐵樹,因其樹干堅硬如鐵且又喜歡鐵質肥料,故俗稱鐵樹。
原產我國南部、印度、日本等地。是現代世界上少有的最古老的觀賞常綠喬木。鐵樹在熱帶地區是常年開花的,但在長江流域栽培卻很少開花,所以人們通常把「鐵樹開花」比喻為十分難得、非常罕見之事。
鐵樹喜溫暖濕潤,不耐嚴寒(低於0度時易受凍害);好陽光,耐半陰;生長緩慢,壽命可長達200年以上。適宜生長於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中。
家庭栽培鐵樹,一般不宜選購太大的植株,花盆通常選用口徑20~30厘米的中等盆。栽前盆底放2厘米厚的粗沙或碎石作滲水層,培養土宜用腐葉土4份、園土3份、骨粉1粉、河沙2份、銹鐵屑200克混合配製,用腐熟的豆餅肥作基肥。栽好後澆透水,放陰涼處半個月,以後移置北風向陽處養護。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不要過濕,4~5月一般可2天澆一次水。鐵樹不耐水漬,雨後要注意及時排水。6~8月生長較快,這時氣溫長高,蒸發量大,澆水量可適當增加,除雨天外,每天應澆1次水。9月後控制澆水,掌握「間干間濕」的原則。生長季節,每15~20天追施1次液肥。入秋後停止施肥。
鐵樹喜陽光,在春、秋季,幼苗期最好放在陽光直射處(但不可曝曬)養護,待新葉長成後再移入室內觀賞。冬季氣溫低於0度時應移入室內越冬。室濕保持在5~10度。翌年4月出室,每隔2~3年換盆1次。鐵樹生長過程中,當植株主幹高達40~50厘米,新葉長成時,應將下部枯弱黃葉割除一輪或至少兩年進行1次,以保持樹形的整齊豐滿。
鐵樹在正常發育的情況下,每年春季可生2輪新葉。如發現植株2~3年不發新葉或葉片發黃乾枯,應及時檢查根系是否腐爛。若有根系腐爛情況,要將腐爛部分除掉,移入室內用素沙栽植,控制澆水,過一段時間可以恢復繼續生長。
有的鐵樹葉片捲曲是人工用鐵絲彎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