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琥珀的特點
琥珀比重在1.05~1.12,硬度2~3,折射率1.54。琥珀在150℃會變軟,在250℃至300℃時完全溶化。
琥珀易燃且燃燒時會發出特有的松香氣味,琥珀還具有帶電性,加以摩擦後會帶靜電,能吸引一些較輕的物體。
琥珀的顏色有黃、褐、紅、白、藍、綠、黑等,根據產地的不同可以看出顏色的特徵,據稱約有250色之多,依琥珀種類之不同,經長期配戴後,淡黃色的琥珀會漸漸變深色,而黃色琥珀又會漸漸帶紅色。
若干琥珀更含有在形成時期所捕捉到的昆蟲屍體、花、葉子、樹皮等,不但是收藏家的喜好,更具有學術上的價值。
琥珀里的昆蟲是如何保留下來的?
琥珀依據顏色和裡面的包裹物分類,它的類型很多。常見的顏色有金黃色、褐紅色、紫色等,有包裹物的類型多為昆蟲、植物等類。但是,有昆蟲類的琥珀化石是比較稀少和珍貴的,我們稱其「蟲珀」。那麼,琥珀里的昆蟲是怎樣保留下來的?這是一個比較復雜同時又非常巧合的過程,首先,粘稠狀的樹脂沿著樹幹流淌下來,並且沒有馬上凝固,這時有昆蟲在此飛翔盤旋,不巧,昆蟲在無意的飛行過程中不留神被粘在樹脂上,接著,樹幹上的樹脂又沿著先前的路線流下來,昆蟲力盡千難萬險也沒能逃脫股股分泌物,最後就成為珀中昆蟲。後來經過地質作用,早先的樹木也紛紛倒地被埋藏,連有機物的樹脂也一同被埋在地下,經過千萬年的變遷,就是今天看到的琥珀。
資料2. 世界上的琥珀主要在哪裡?
琥珀能夠集中在一起形成為琥珀的礦床,這是經過流水的搬運,因為琥珀密度比較小,所以,很容易就全部搬遷到地勢比較低矮的、環境相對封閉的小型湖泊或凹地里。在世界上琥珀集中產出的地方有波羅地海濱海琥珀礦,那裡精品較多,其中20%可以用來做首飾。在俄羅斯加里寧格勒的琥珀層厚度有3米,此外,在羅馬尼亞、加拿大、墨西哥等地也出產琥珀。我國遼寧省的撫順煤田的琥珀質量優,數量多,並且很多包含昆蟲和植物化石,形成於早第三紀。
資料3. 琥珀是怎樣作偽的?
琥珀作假的手段很多,由於它和現代的樹脂製品從感性上沒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常常易被作假者所迷惑。
資料4.琥珀的品種和評價。
中國根據琥珀的不同顏色、特點劃分的品種為金珀、血珀、蟲珀、香珀、靈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蠟珀、密臘、紅松脂等,其中金珀是珍貴優質琥珀。現在琥珀的價值不高,除非是古董、精湛的藝術品或含有生物遺體。琥珀依昆蟲的清晰程度、形狀大小、顏色決定其經濟價值。顏色濃正,且無雜質者為佳。顏色以綠色和透明紅色為最好。最貴重的品種是包裹含昆蟲的琥珀,俗稱「琥珀藏蜂」,以昆蟲清晰、形態栩栩如生、個體大、數量多為最佳。多用來製作串珠、佛珠、雕刻品、香煙盒、衛生香等。
資料5.琥珀的保養。
琥珀的熔點低,易熔化,怕熱,怕曝曬,琥珀製品應避免太陽直接照射,不宜放在高溫的地方。琥珀易脫水,過份乾燥易產生裂紋。琥珀屬有機質,易溶於有機溶劑,如指甲油、酒精、汽油、煤油、重液中,不宜放入化妝櫃中,一般情況下,不要用重液測定其密度和用浸油法測折光率。琥珀性脆,硬度低,不宜受外力撞擊,應避免磨擦、刻劃,防止劃傷、破碎。
資料6.琥珀仿製品及其識別。
琥珀的仿製品有電木、塑料和玻璃仿琥珀。一般根據琥珀很低的密度、硬度、易軟化來區別。把琥珀和其它仿製品一起放入鹽的飽和溶液中,只有琥珀能浮起來,而電木、塑料、玻璃仿琥珀等仿製品均沉入飽和的鹽水中。折光率:電木1.66,塑料1.63,均大於琥珀。用熱鐵針試,琥珀發出松香味,而電木、塑料則發出辛辣味。與琥珀最相似的是壓制琥珀。壓制琥珀是將塊度很小的琥珀集中在一起,在200℃-250℃之間加熱,使其熔化、冷卻後即融凝在一起,有拉長或扁平的氣泡,顯流動構造,在放大鏡下觀察可見到渾濁的粒狀結構。
資料7.琥珀是一種古老的寶石飾品材料,作為寶石,也有近6000年的歷史。在中國、希臘和埃及的許多古墓中,都曾出土過用琥珀製成的飾品。古羅馬的婦女,有將寶石拿在手中的習慣,其原因是在手掌的溫度下,琥珀受熱能發出一種淡淡的優雅的芳香。古羅馬人賦予琥珀極高的價值,一個琥珀刻成的小雕像比一名健壯的奴隸價值都高。琥珀還能夠消痛鎮驚,有的地方常給小孩胸前掛一串琥珀,以此驅邪鎮驚。
資料8.琥珀常產於煤層中,與煤精伴生。撫順琥珀主要產於新生代早期第三紀含琥珀的煤層中,歐洲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產的琥珀最著名,其它如北美、美國、印度、紐西蘭、緬甸等國均有產出。中國的琥珀產地有遼寧撫順和河南南陽地區,撫順產的琥珀呈黃到金黃色,其中常包含有昆蟲,清晰美觀,是極珍貴的品種。南陽產的琥珀質量差些,只能葯用和製作壓制琥珀。
資料9.利用天然琥珀的碎塊經過受熱熔解,然後在裡面放置昆蟲、植物標本,再加壓冷卻,形態和天然形成的蟲珀十分相近。在鑒別時留心裏麵包裹物的形態、類型以及琥珀化石內部的氣泡形態,因為裡面的昆蟲或植物很難製造成上億年的類型,常常是現代的蒼蠅、蚊子或蜘蛛,而不是琥珀形成時代的類型。另外,由於人工作假,天然樹脂在從熔化到冷卻的過程中,由於人工的擠合,沿最後的封閉出會出現一連串的氣泡,氣泡的排列有一定規律。這在天然形成的琥珀中很少見,一般氣泡很少,並且也無任何規律。
琥珀的英文名稱為Amber,來自拉丁文Ambrum,意思是「精髓」。也有說法認為是來自阿拉伯文Anbar,意思是「膠」,因為西班牙人將埋在地下的阿拉伯膠和琥珀稱為amber。中國古代認為琥珀為「虎魄」。
資料10.琥珀是第三紀松柏科植物的樹脂,經地質作用掩埋地下,經過很長的地質時期,樹脂失去揮發成分並聚合、固化形成琥珀。它常與煤層相伴而生。琥珀是碳氫化合物,含有琥珀酸和琥珀樹脂,化學成分為C10H16O,其中碳79%,氫10.5%,氧10.5%,有時還含有少量硫化氫。琥珀的形狀多呈餅狀、腎狀、瘤狀、拉長的水滴狀和其它不規則形狀。屬非晶質體。顏色多呈黃色、橙黃色、棕色、褐黃色或暗紅色,淺綠色和黃色、淡紫色的品種極為罕見。油脂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39-1.545,無多色性。硬度2-3,密度1.1-1.16g/cm3。性脆,無解理,具貝殼狀斷口。琥珀為有機物,加熱到150℃即軟化,250℃-300℃熔融,散發出芳香的松香氣味。琥珀溶於酒精。常含有昆蟲、種子和其它包裹體。琥珀的基本特徵及其識別方法
琥珀,晶瑩剔透、色澤嬌艷,深受人世的歡迎。傳說,琥珀是古希臘女神赫麗提斯的眼
淚變化而成的。在我國則認為,琥珀是猛虎死後的魂魄變化而來。
琥珀實際上是地質時代中植物樹脂經過石化的產物,是一種保存完整的實體生物化石。
屬有機寶石之一。
琥珀是非晶質的,呈不規則團塊,其大小由細小顆粒至重數磅的大塊。未加工的原料樹
脂光澤,拋光後呈樹脂光澤至近玻璃光澤。硬度僅2-2.5。可輕而易舉地用小刀切割,
韌性差,裂痕呈貝殼狀。透明琥珀的比重約1.05至1.09,濁珀含大量氣泡,比重低至1.
0。琥珀的折射率稍有變化,但通常接近1.54,可低至1.539,高至1.545。因為琥珀是一
種非晶質物質,所以是各向同性的,無解理,無多色性,也無雙折射。根據缺少韌性、
有粉狀包裹體、油脂光澤、玻璃斷口,以及不具高磨光的能力,可鑒別它屬於脂狀琥珀
。琥珀中常常有包裹物,如昆蟲、種籽和其他外來物,都是松脂硬化以前捕獲的。德國
人把琥珀稱為燃燒石,因為它在極低溫度下燃燒。鑒於這一原因,琥珀常常用作衛生香
。
琥珀的色彩豐富,花紋繁多,透明度有強有弱,人們根據它們的不同特點給它們起了許
多形象的名字:石珀、花珀、水珀、金珀、靈珀、明珀、香珀、血珀等。其中色紅如血
的血珀最為名貴,其次是色黃而透明的金珀,鵝黃色的蠟珀最次。
在實際生活中,琥珀有著各種各樣的用途。琥珀常常被加工製作成項鏈、項圈、戒指和
小擺設等裝飾工藝品。人們把它們佩戴在身上,說是可以「安五臟、定魂魄、去鬼邪」
。我國有些少數民族,在婚禮儀式上一定要給新娘戴上一串琥珀項鏈。他們認為琥珀能
使新郎新娘感情和睦、永葆青春。在人際交往中,琥珀飾品是饋贈親朋好友的高貴禮品
,雙方都會因此而感到身價百倍。
琥珀除了用來做裝飾外,還可以用來製造葯品、染料、香料及油漆。
對琥珀一般根據其很低的比重和硬度來鑒定。此外,其折射率也是十分特殊的。
一種有用的測試方法是把未知材料放到飽和鹽的溶液中,琥珀在鹽水中將飄起來,而大
多數材料將沉下去。這種測試方法通常足以將琥珀與電木和其它許多塑料特質區分開。
因為電木的折射率為1.60左右,所以折射率也是有用的區分指標。將小碎片緩緩加熱時
,電木放出強烈的電碳酸氣味,賽璐珞發出樟腦氣味。
琥珀與一些現代樹脂,如苯乙烯樹脂、貝殼松脂、達馬樹脂等很難區分。苯乙烯脂和貝
殼松脂在乙醚中浸泡5-2分種後,就發生膨脹和軟化。另外,用一極熱針熔化苯乙烯樹
脂和貝殼松脂要比琥珀容易得多,但這種差別不大,還需要與已知的琥珀相對比。需要
用醋酸乙脂來軟化達馬樹脂。
為了鑒定一顆琢型琥珀,最好以難以覺察的位置滴一小滴乙醚,停留幾分種。如果琥珀
被乙醚所腐蝕,那麼乙醚揮發後,就會在其表面留下一個斑點。由於乙醚揮發十分快,
有時必須用一大滴乙醚,或不時地補滴。
『貳』 文玩中的「油性」到底是什麼 為何所有文玩里都能聽到
文玩的種類那可真的是海了去了,菩提類的、檀木類的、葫蘆類的、玉石把件也各有各的不同。但是哪一種的都能聽到「油性」這個詞,連玉石都有油性的說法,那麼這個萬金油的文玩詞彙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油性好並不一定就是一個很好的手串,但是很好的手串油性一定不會太差的。
『叄』 怎麼介紹琥珀
琥珀是數千萬年前的樹脂被埋藏於地下,經過一定的化學變化後形成的一種樹脂化石,是一種有機的似礦物。琥珀的形狀多種多樣,表面常保留著當初樹脂流動時產生的紋路,內部經常可見氣泡及古老昆蟲或植物碎屑。可入葯,做裝飾品。
『肆』 琥珀用火燒是什麼樣的
琥珀用火燒,會出現溶解,燃燒,直至化為灰燼,在燃燒過程中會散發出松脂的香味。
因為琥珀是由樹脂石化而來,樹脂易燃,在樹脂石化後,其中油性沒有完全揮發。所以琥珀能夠燃燒。
琥珀蜜蠟是松脂而成,燃燒會有濃烈的松脂香味,不同產地的琥珀燃燒的味道不一樣的,不是所有的琥珀燃燒都有松香味,波羅的海,俄羅斯,撫順琥珀一般會有松香味,緬甸琥珀就是類似汽油味。
因為他們形成琥珀的樹木種類不一樣,有松香味的琥珀一般是松樹,像丹麥的白花蜜就是豆子植物,緬甸琥珀也多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因此不能一概而論琥珀燃燒就有松香味,沒有松香味就不是琥珀。
(4)琥珀的油性是怎麼個說法擴展閱讀
琥珀歷史
琥珀誕生於四千萬至六千萬年前,屬於地質學上所稱的始新世紀 (Eocene),是珍貴的松樹脂在歷經地球岩層的高壓、高熱擠壓作用之後,產生質變的化石。
琥珀屬於非結晶質的有機物半寶石,玲瓏輕巧,觸感溫潤細致。大部份的琥珀是透明的,顏色種類多而富有變化,以黃色最普遍,也有紅色、綠色和極為罕見的藍色。 琥珀,中國古代稱為「瑿」或「遺玉」,傳說是老虎的魂魄,所以又稱為「虎魄」。
琥珀自古就被視為珍貴的寶物,因為琥珀來自松樹脂,而松樹在中國又象徵長壽。有的琥珀不必點火燃燒,只需稍加撫摩,即可釋出迷人的松香氣息,具有安神定性的功效,被廣泛做成宗教器物。
自古中國人就喜愛松香味,視琥珀和龍涎香 (Ambergris) 為珍貴的香料,唐《西京雜記》記載,漢成帝後趙飛燕就是枕琥珀枕頭以攝取芳香。
公元前一千六百年以後,波羅的海沿岸的住民,就以錫和琥珀作為貨幣,與其南方地域的部落交易,換取銅制武器或其它的工具。
公元前兩千年,歐洲中部的美錫尼人、腓尼基人和伊特魯利亞人 (Etruscan) 共同形成一個琥珀的商業網(註:Etruria 是位於義大利西部的一個古國),同一時期,波羅的海琥珀則經由愛琴海,輾轉流傳到地中海東岸。
考古學家就曾在敘利亞挖掘出古希臘美錫尼文明時期的瓶和壺,在容器中發現波羅的海的琥珀項鏈。公元第五世紀,羅馬人更遠征波羅的海,尋找琥珀,琥珀的交易也在此一時期,達到前所未有的盛況。中古世紀,波羅的海琥珀以宗教器物的用途而風行。
在東方,琥珀同樣受到各個民族的珍愛,特別是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和中國人。
『伍』 琥珀是什麼香味
因為琥珀是由樹脂石化而來,樹脂易燃,在樹脂石化後,其中油性沒有完全揮發。所以琥珀能夠燃燒。
不同產地的琥珀,味道是不同的。波羅的海琥珀和撫順琥珀都是由松科類植物樹脂形成,因此摩擦或燃燒會有松香味;墨西哥和多米尼加琥珀均是由豆科類植物樹脂形成,所以有微微的香味,但是味道稍淡;緬甸琥珀是由杉科植物樹脂形成,由於形成時間長,形成於距今8000萬年到1.3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石化完全,所以摩擦基本沒什麼味道。
有的香水中會添加琥珀,其實添加的是琥珀精油,由琥珀提煉而來。琥珀中有一種非常主要的成分是揮發油,琥珀的氣味主要來自於揮發油中的萜類物質,具有殺菌消炎、美容養顏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