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油性皮膚 > 噴砂鼓皮和油皮鼓皮有什麼區別

噴砂鼓皮和油皮鼓皮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2022-09-04 21:22:41

❶ 鼓皮是不是只有remo

鼓皮不是只有remo,但是美國的remo鼓皮是世界公認的頭把交椅,就是鼓皮屆的老大NO1,代表作有噴砂鼓皮,雙層油麵鼓皮,靜音鼓皮都很棒……

❷ 誰知道達達里奧Evans的G2系列鼓皮如何

達達里奧Evans/G2噴砂系列是目前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鼓皮之一,每一張鼓皮均由雙層7密耳油皮構成,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和耐用性,完美融合音色、餘音以及打擊三大元素,既能讓小通鼓音色清脆,也能讓地通鼓音色低沉。噴砂版鼓皮的音色更加溫暖、集中、低沉,半透明的外觀十分獨特。

❸ 求高手介紹一些架子鼓爵士鼓的一些技術名詞和解釋,比如雙底踩...

從你的舉例看來你說的名詞應該是鼓器材的名詞吧~~我就說說鼓器材的吧~
架子鼓由:軍鼓、通鼓(地鼓)、鑔片、硬體、鼓皮組成。
軍鼓(SNAKE):SNAKE指的是軍鼓下面的沙帶(響弦),其實他的結構與通鼓大同小異,但下皮上面有沙帶,所以稱其為SNAKE。
通鼓:實際上除軍鼓以外的都可以叫做通鼓,因為最大的桶鼓也就是地鼓是平放在地上的,所以說法不同罷了~通鼓尺寸從8
10
12
13
14
16
18
20
22
24英寸都有~~當然這是標準的尺寸,也有非標準的~~
鑔片:分類主要有幾種:HIHAT(踩鑔)尺寸10
12
13
14
15(標准尺寸14寸),CRASH(炸鑔)尺寸14
15
16
17
18
19(標准尺寸16
18寸),RIDE(叮叮鑔)尺寸
18
19
20
21
22
24(標准尺寸20
22),CHINA(反鑔)尺寸10
12
14
16
18
20(標准尺寸16
18)SPLASH(水鑔)尺寸6
8
10
12(標准尺寸8
10)
硬體:包含各類架子:比如:軍鼓架,踩鑔架
踩錘
鑔架(直鑔架,斜鑔架)踩錘。還有懸掛和通鼓懸掛系統:有水管系統的,萬向球系統的等等~~
鼓皮:單層透明,單層噴砂,單層加消音圈,雙層油皮,雙層噴沙,雙層加消音圈,三層油皮,三層噴砂,還有仿獸皮等等,鼓皮的衍生產品非常多,但是以上這些是比較常見的~~正常套鼓通鼓會給你配單層透明,軍鼓單層磨砂。
基本就是這樣了~~如果要說樂理或者技巧方面的名詞解釋~這個你要有個大致方向~~不然說起來太多太空~~最好補充一下問題~~我再給你解答~

❹ 架子鼓調鼓

你剛買的鼓一般都是店裡的老闆或老師給你條好音的,你初學的話是幾乎調不好鼓的,調鼓是門學問,最簡單是叫店裡的老師或你的老師到你家給你調吧,這樣說是肯定說不會的,調音要用耳朵聽的。

❺ 關於remo鼓皮 的 提問

市面上常見的台灣產Remo鼓皮是 Encore 系列的, 14"軍鼓打擊麵皮的報價在70-80RMB.

主要包括三種, 單層噴沙、單層透明、雙層透明.

美國產的, 不同系列價格不同, 要120-200RMB不等. 其中使用最多的"Coated Ambassador"系列14"軍鼓打擊麵皮, 報價160RMB.

噴沙的鼓皮, 由於塗料的關系, 聲音比透明的更加圓潤,溫暖. 而透明鼓皮聲音比較清脆明亮. 雙層透明和單層透明相比, 反應遲鈍一些, 聲音也更柔和一些.

本人不是鼓手, 答案來自於查閱資料. 只能提供這么多了.

❻ 架子鼓的基本知識:鼓皮

架子鼓的基本知識:鼓皮

如果你把套鼓比作組合音響的話,鼓皮就是揚聲器。它能使空氣振動,從而發出你想要的聲音。那麼我們來認識一下架子鼓的鼓皮:

聲音差異

在組合音響中,揚聲器的差別比功放的差別更容易辨認。同樣,使用不同鼓皮的相同套鼓聲音也比使用同樣鼓皮的不同套鼓的聲音更容易辨認。

相同的鼓,不同的聲音

再舉個例子,使三隻12英寸通鼓的聲音不同很簡單,只要使用不同的鼓皮和不同的調音就可以。同樣的道理,使用相同鼓皮相同調音的12英寸通鼓聲音就基本相同了。

廉價的鼓皮

一些低檔套鼓的'鼓皮也很低檔,這種鼓皮會很容易變形,凹陷,並且調音十分困難,音質也不好。把它們換成專業的鼓皮會明顯改善整套鼓的聲音,只換掉通鼓的打擊皮便可以明顯地改善音質,而且三張鼓皮也可以為你節省35到50美元。如果你經濟寬裕,還可以換掉軍鼓和地鼓地打擊鼓皮,這對你提高音色質量都會有幫助。如果想讓音色更加完美,那就把共振鼓皮也換掉。

中檔的

大多數中檔鼓皮都是由一層光亮的、中等重量的聚酯膜製成的。這種鼓皮的聲音空曠、均衡,由良好的延續性。通鼓的兩個鼓面普遍使用這種鼓皮,如Remo Ambassador,Evans G1,Aquarian Classic Clear。這種鼓皮額厚度大致都相同,為1000標尺或1密耳,相當於0.01英寸或0.25毫米。

一般的塗層

軍鼓上最常用的打擊鼓皮是使用白色塗層的。塗層起到一定的消音作用,它可以使鼓皮的聲音非常清脆響亮。這種塗層的鼓皮也能演奏出粗糙的聲音,這就需要藉助鼓刷了。塗層鼓皮有時候也用於通鼓和地鼓。

雙層鼓皮

重型鼓手經常使用雙層鼓皮,尤其是再通鼓和地鼓上。這種鼓皮較單層鼓皮擁有更加豐滿、柔和、短促的聲音。例如Remo Pinstripe,Evans G2,Aquarian Performance II,Attack Thin-Skin-2。一般下鼓面不用這種鼓皮,因為它們會影響聲音的共鳴。最普遍的組合是通鼓上面使用雙層鼓皮,下面使用薄共振皮。雙層鼓皮的厚度通常是由兩層700標尺的鼓皮組成,厚度合計0.36毫米。

圓心鼓皮

如果雙層鼓皮的聲音太弱,你可以考慮使用圓心鼓皮,這是在鼓皮中央額外附上的鼓皮材料。圓心鼓皮會使音色更加集中、低沉。它也能起到加固鼓皮的作用。圓心鼓皮一般用在通鼓和軍鼓的打擊面上。

薄鼓皮

單層的薄鼓皮(700標尺或0.18毫米)主要用作通鼓的共振鼓皮,尤其是和雙層擊打鼓皮組合時,能使聲音有更好的延展性和明亮度。它的基本聚酯膜材料與其他類型的鼓皮所使用的是一樣的。提到這種鼓皮往往會提到Mylar,這是一個生產商(Dupont)的商標。

軍鼓鼓皮

軍鼓需要特殊的響弦面鼓皮。這種鼓皮非常薄,這是為了能夠使響弦可以從鼓面反彈,以產生理想的聲音。大多數的響弦面鼓皮是300標尺。如果只進行輕柔的演奏,那可以試試200標尺的型號(0.05毫米)的鼓皮。如果你打鼓力度比較大,那麼還是用500標尺的吧。

弱音圈

有很多方法可以把內置弱音圈加在鼓皮上。在20世紀90年代末,弱音圈在軍鼓和地鼓上迅速流行起來。這種很細的環圈掛在鼓皮內部,它本身不會改變音色,因為它能夠與鼓皮一起振動。它的消音效果來自於弱音圈對振動能量的消耗。有些地鼓帶有兩個重疊可拆卸的弱音圈,也有一些鼓皮將弱音圈噴塗在鼓皮上。

其他鼓皮

還有很多種鼓皮。例如,Evans Hydraulic雙層油皮,在兩層鼓皮之間有一層消音油。雖然其他的雙層鼓皮看起來也彷彿有油,然而,你看到的「油」的顏色是因為兩層鼓皮產生的光的折射形成的,就像彩虹的原理一樣。還有鼓皮為了消音,在圓周周圍有褶皺或消音孔『還有手感更柔軟,聲音更柔和的小牛皮鼓皮。另外還有用纖維材料製成的特別結實的鼓皮,這種材料也是防彈背心的材料(即纖維B)。

一個鼓,兩張鼓皮

找到適合的鼓皮需要時間、耐心、不斷的嘗試,當然也需要一定的經濟條件。一個比較通鼓鼓皮的竅門是將通鼓的兩面裝上需要比較的兩張鼓皮,分別敲擊兩面鼓皮,這樣能夠較好又方便地比較兩面鼓皮。

另一種鼓皮

更換套鼓會促使你更換鼓皮,因為有的鼓皮音質要由於其他鼓皮。不要束縛自己。你的通鼓可能使用A品牌鼓皮音色最好,而地鼓可能更適合B品牌鼓皮,軍鼓的打擊皮要用C品牌,而響弦皮需要D鼓皮。而且不同品牌的同類鼓皮效果也不同。


;

❼ [架子鼓]鼓皮的選擇!

可以只換麵皮。
個人建議,對於低端鼓,買套一般的國產雙層油皮就對了,沒必要上下皮一起換。鼓皮的作用是對鼓的音色進行一定空間的提升,這個提升的前提是鼓的共鳴腔材料得比較好。所以,一般的國產鼓,完全沒必要上下一起換,音色湊合就行了。

❽ 架子鼓如何止泛音

179-[鼓手教學]調鼓系列常識

概念
從表面上看它似乎有點簡單:鼓是一個或兩個振動的鼓皮的覆蓋在鼓腔上;當鼓皮的振動一下,一個聲音就產生了。那個聲音的特徵取決於許多因素:鼓腔,
鼓皮的性質,擊打的速度,擊打的位置,槌頭的緊張程度,並且跟房間聲學有關。「調音」,是這頁的題目,最簡單的部分是:鼓聲學的基本原則好像不是很復雜-一槌一個聲音-然而,一個特定的鼓所能創造的音色是無限的!

這個變化的一個主要的因素是鼓皮的松緊 - 調音
。鼓腔的材料,尺寸,和深度都是影響音質、音量的因素,甚至影響到音調。但是鼓腔的調音影響音調,回聲,共振,攻擊,衰減,和音色-而且影響到關鍵的音質,音量和聲音長短。沒有另外的單個的因素影響你的鼓的聲音,並且沒有其他的方面能影響到別人一眼看出你是業余的還是專業鼓手。

不會調音的原因是很多的:對調音技術的無知, 調音實踐的缺乏, 不能用簡單的調音方法能得到微妙和動態的變化,
而且-我想最大的問題是- 害怕改變鼓現在的聲音,因為鼓手不明白現在那個聲音怎樣調制,而且他或她害怕他沒辦法調回現在的聲音。
我聽過很多鼓手的演奏,也打過很多別的鼓手的鼓。我覺得幾乎可以一下子根據經驗分辨出一個職業鼓手和一個業余鼓手的鼓。
如果你對你的鼓不做調整,將會傷害你的鼓,而且一個更好的聲音在等你「冒險」。
別害怕。
基本
沒有比這更簡單的了:鼓皮被鼓圈箍在鼓腔的邊緣上,鼓圈被一些固定件固定在鼓腔上。緊螺絲讓鼓圈和鼓腔更緊,把鼓皮壓在鼓腔的邊緣。鼓皮和框越緊,當敲擊時產生的音調就越高。

這些知識夠么?這時最基本的!
引起兩套鼓(甚至以同一套鼓做標准)聲音差別有很大范圍的原因是怎樣使用這個基本原理,我們也將在下面討論一些特殊的竅門。
如果你以前從沒有調過你的鼓,你最好把鼓皮拆下來,由於上面有刮痕你也要拆。你可以用你的舊鼓皮,但是如果你用新鼓皮結果會更好。如果你不知道你需要的鼓皮尺寸是多少,那就簡單的量一下鼓腔的直徑,那就是你的鼓皮大小(一般都是以英寸為單位)。

要點:在你卸下鼓圈前記住鼓圈的位置(比如:哪個固件對哪個孔)。隨著時間的過去,你的鼓圈會隨著鼓腔有一些變形,而且每個固件在它自己的位置是最好的。

現在,你開始了對自己的挑戰,你坐在你卸下來的鼓皮旁邊。好,把他們扔在一邊,取出新的鼓皮。如果你在用雙鼓皮,你需要比較兩者的不同,以為你現在要先安裝打擊面鼓皮。為了准備,你需要一點細砂紙(寶石類的砂紙最好)和一些石蠟(它可能對木腔鼓效果不是很好:如果你有樹脂玻璃,玻璃纖維,或者金屬鼓,那就千萬別用砂紙-用石蠟就夠了)。

【當你把你的鼓皮卸下來後,在重新裝上他之前,記得來一次徹底清洗-包括內外】
首先檢查鼓腔邊緣。邊緣光滑嗎?如果不是,就用砂紙輕輕的在邊緣摩擦,使它變得光滑。不要磨的太厲害,否則你可以會讓鼓腔邊更加不平。可以把鼓腔邊緣貼在玻璃面檢查它的平坦程度(玻璃要放在平的表面)。如果鼓有一點搖動,說明鼓邊有點不平,你需要檢查一下。

千萬不要去試圖磨平它!
好,你已經讓邊緣邊光滑了。現在,用石蠟在邊緣摩擦,使邊緣上有薄薄的一層臘。這可以讓你的鼓皮在鼓邊上自由移動,防止鼓皮比其他的變得更松。不要在鼓腔上面放重物。

現在我們准備裝鼓皮。你會注意到當你第一次把鼓皮放在鼓腔上時會有一點不平。這是正常的,以為鼓皮可能不是很平的。旋轉鼓皮直到皺褶變得最小。現在把鼓圈放在鼓皮上。如果把鼓圈放回和卸下來時同樣的位置,那樣最好。否則你要重復轉動鼓圈(這時不要再旋轉鼓皮!)。

現在,鼓皮已經是它能達到最平的了。用手把螺絲上到固件上直到鼓圈有一點緊。當你把所以螺絲穿好後,你可以開始緊螺絲了。
以前有很多人寫過緊螺絲的方法。最基本的原則是按對角順序上螺絲。下面這個圖片就是10個螺絲的調緊方法。要按順序!不要僅僅固定好鼓皮。

當你開始調一個新鼓時,你應該在鼓腔上施加中等的壓力。鼓皮應該能夠有一個好的音調。接著,用手掌緊壓地鼓的鼓皮。你會聽到清楚的破裂的聲音(不要怕,鼓皮是不會破的),這有2個原因:

「壓迫」鼓皮,會使鼓皮由硬而脆變的柔和,達到和你演奏時一樣的自然狀態:現在壓一壓鼓皮會使將來鼓皮最小程度的鬆散,也會幫助鼓皮較長時間保持同一音色。

使鼓皮居中:如果你的鼓皮不是十分的居中,在你緊了鼓皮之後,你會注意到有一個靠近邊緣的區域會很松,這種「壓迫」會幫助鼓皮居中使聲音平分在每個位置。

【這種「壓迫」壓迫技術在調音時也有一個目的:它幫助調音時能自己順利一些。】
現在你已經准備好「調音」了。讓鼓皮自己調音。把鼓放到地上:這會讓你的調整僅僅針對鼓皮-而不是鼓腔或者反面鼓皮(如果你用雙面鼓皮)。在離每個螺絲一英寸的地方分別輕敲鼓皮,你會在每個螺絲附近聽到輕的不同的音。松緊螺絲知道每個音慢慢的大起來。

在這里,再一次用「壓迫」技術。交替的調每個鼓皮,然後再讓它自己放鬆;我差不多做3、4次(注意每做完一次「壓迫」,鼓皮會松一點,音會弱一點)

鼓皮自己放鬆之後,你就可以開始調細節音了。現在有一個合適的標准:以後就要用這個技術和朝這個結果進行。
一個鼓皮的音調會依賴於鼓腔的音調和反面鼓皮的音調,關系於其他鼓的音調,以及你的感覺(演出現場通常有不同的效果-它影響音色)
鼓腔的音調
這會對調音起到不可忽視的影響。每個鼓腔會在一個固定頻率下振動。你能夠在沒有裝鼓皮的情況下知道鼓腔的頻率:放鬆的抓住鼓腔,用軟棒敲擊。當調整鼓皮時,要從一個較低的音調開始調,慢慢的上緊鼓皮(再這個過程中確定鼓皮有餘力)。你會注意到,有一些音很死,這因為,你的鼓腔的頻率和鼓皮有了共振,或者別的音沒有共振起來,這是物理的波形:

目標是找到鼓腔和鼓皮的共振點,可能共振點不止一個(有可能3、4個),這由鼓腔的品種決定。
反面鼓皮的音調
這是非常重要的。在上面的波形圖上添加一條波形,你會得到一幅更復雜的波形圖。由於這個原因,一些鼓沒有底皮,然而,底皮-如果你正確使用它-它能為你的聲音添加更多的色彩。

當你要調底皮時你由3個選擇:
與頂皮一樣的音調
比頂皮更高的音調
比頂皮低的音調
每一個選擇會產生不同的聲音。記住當你調底皮時關繫到頂皮會有一些微小的變化!如果上下鼓皮在音調上相差太遠,它們會互相影響,以至聲音很死。

雙面鼓皮同樣的音調
這樣會產生一個柔和,圓潤的音色而且有很長延音。「bong。」打擊可以強烈(依賴於打擊面鼓皮的緊張),它的延音會很長,知道聲音停止,不會有變音。泛音通常也不受影響。

底皮音調低於頂皮
延音會有些減少,聲音會更加圓潤,音色很深,即使音調相同(記住,你調整一面鼓皮時會影響到另一面,以及整個鼓-當你敲擊停止時,會任意的升高和降低。為了保持音調不變,你必須向相反方向調整另一面鼓皮)延音的音調會保持不變。泛音會減少一點。

底皮高於頂皮
這是最有趣的!在延音方面,效果與底皮稍低時的相似,但是在音量減小時鼓的音調會稍微的下降。這就時你能得到很酷的「bwow」聲的原因!(這時一種辦法,還有辦法,看下面的「特殊效果」)。泛音會跟小一點。

Rob Varro(鼓手、教育家)解釋了這個原因。
當你敲擊打擊麵皮時,鼓內的空氣立即被壓縮。這引起了底皮的共振。頂皮在敲擊0.3秒內由於鼓槌的接觸而被靜音。所以,實際上整個聲音都是底皮比頂皮先發出的。所以,如果底皮音高於頂皮,你會真正的首先聽到底皮的聲音,緊接著聽到頂皮的聲音,造成了音調下降的效果。

其他鼓與音調的關系
每個鼓都會對他的鄰居造成影響。有時這種影響會非常敏感而且大多數聽者都不注意。當你同時敲擊2個鼓時,他會影響到你的聲音。你可以利用這種效果作為你的優勢,如果鼓依靠音調的交叉影響而被調成特殊的模式,你就落後了。

你的感覺
感覺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而變化。當然,他也決定與你玩什麼樣的音樂,和你在什麼場合(例如,一種爵士調音法可能在金屬樂隊中不適應)。這是一些試驗;多試幾種調音方法,你可以參演的音樂風格就更多。你也可能必須一次一次重新調你的鼓(尤其是如果你跨風格演奏時),但是,如果你沒有畏懼心裡,這都沒問題。

鼓皮
現在有許多種不同的鼓皮。REMO,Aquarian,Evans,……,許多不同的商標,每一個廠商也有許多不同類型的鼓皮:單層、雙層、油皮、噴沙、塗層、光皮、不透明、織物皮……

僅僅粗略的瀏覽就能讓人搞糊塗,甚至自認為無所不知的鼓手也會糊塗。然而,不管鼓皮有多繁雜的種類,一些基本的規則還是適用的。
厚鼓皮會比薄的音調更低。
塗層鼓皮會減少不必要的泛音比沒有塗層的要好。
噴沙鼓皮(鼓皮上有黑點或沙點)也可以減小泛音
雙層鼓皮會比單面鼓皮產生更圓潤,柔和的音色,也對抑制泛音有好處。
油皮會比標準的雙層鼓皮產生跟圓潤,更柔和的音色。
織物鼓皮能比標准鼓皮經受更多的打擊,但是要達到單層光皮的聲音也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所以,就看你玩哪種音樂:有些需要輕的、明亮的、高的音色,爵士?選薄鼓皮-塗層或不塗的-當你要用塗層鼓皮時,你可以使用刷子(你試過在光皮上用刷子?)你想要大的、爆炸性的搖滾音色?去找一些厚的雙層的,或者油皮。

當然,規矩是可以打破的。去試一試不同的:去試驗。例如:在雙面鼓皮的鼓上裝不同類的鼓皮。
軍鼓
軍鼓是一個很重要的鼓。許多因素介入到調音之中。
首先,軍鼓較小-比起嗵鼓更象邊鼓-通常也有很多種材料組成,一般是金屬。第二,軍鼓的底皮需要單獨的辦法調制。
底皮
讓我們從這開始。軍鼓底皮不象嗵鼓底皮一樣影響到頂皮的音色。影響頂皮不是它的目的(這就是邊鼓-本質上是一個沒有凹陷的金屬框鼓-沒有底皮-邊鼓不需要)。軍鼓底皮是為了給軍鼓提供一個振動的表面。所以,調底皮就是調軍鼓振動的要點。

調制的規則是:
緊的底皮,小鼓會更大的振動
松的底皮,小鼓的振動會少。
調軍鼓的底皮可以得到渴望的聲音
作為工具,鼓弦也影響到鼓的振動-弦越緊buzz聲越短;反之,buzz聲長。你能利用這個有趣的效果,根據你的音樂類型的而調出不同的聲音。

頂皮
頂皮的調制是很需要感覺的事,也根據你的音樂類型決定。如果你玩rock,那就需要一個低的,豐滿的音色,調鼓皮時要很松。音樂需要一個高的,清晰的聲音,那麼頂皮就要更緊。當然,這些都得看個人的感覺-一些好的rock鼓手把他們的軍鼓調的非常高!

你最好花一下午時間調整軍鼓皮和弦,試一試不同的組合。你會對你能做出這么多種不同的音色而感到吃驚,如果你把打擊位置結合到音色組合中。

減音
下面都是非常主觀地意見。很多鼓手在多年後總結了許多怪異地方法來減音。原因不外3種:
去除不需要地明顯泛音
減弱聲音並減短延音
得到一個圓潤豐滿地音色
都有什麼方法?磁帶、枕頭、餐巾、紗布、泡沫、皮夾、粘性物質,面巾紙、薄片、氈片、包裝袋、毯子、紙、衣服、錢、動物皮毛……
減音效果取決於你用多少材料和你在哪用這些材料。去除「鍾」音,在鼓皮邊緣貼一小條綿紙或磁帶就足夠了。在鼓周圍貼聚酯薄膜可以抑制延音和雜音。有些鼓手在鼓腔內放一圈或者一條泡沫。

如果你想完全去除泛音,一小條磁帶貼在鼓皮邊緣就可以了。
如果你想嚴格地限制(或者消除)延音,你就需要更多的材料;一些寬磁帶一般就可以了,看一看beatles的「let it
be」的照片,Ringo 把一條毛巾放在軍鼓上面,試一試,你可以得到Ringo的聲音!
如果你想讓音色更圓潤,或者豐滿,聚酯薄膜很好。它可以讓crappiest鼓皮變的很好。

我趨向於用一小塊織物去除鼓皮的泛音和「鍾音」(我用細條紋布在頂皮),但是這不足去除延音。一圈黑的磁帶在鼓皮上有助於去除「鍾音」,而且看起來想一條黑線。小鼓沒有減音是常見的,除非我們想要一種鄉村聲音,或者鼓很難處理。一小張紙一般就可以解決-把它貼在上面-而且是很有效的。Powerstroke-3,可以省去毯子和枕頭!

我發現一個嗵鼓和軍鼓制音的好辦法,把氈片裁成不同的尺寸,中間掏洞,放在鼓皮上面。有些種類的氈可以在黑暗中發光。這看起來有時也很酷!

鼓的調整和裝置其實很簡單,只要費一點心就可以,但如果裝置不正確,常常會影響鼓手的表現,所以在這里特別介紹鼓的基本裝置法。
一切先從大鼓開始,先將大鼓平置於地上,最好墊一個毯子或軟的東西,可以將另外一面鼓消音,鼓皮裝上後用手壓住鼓皮中央,這時你可以看到鼓皮的邊沿會產生皺紋,一邊將鼓皮慢慢綳緊,一邊檢查皺紋直到它消失為止,這樣鼓皮就差不多好了,然後用鼓棒敲鼓皮的邊緣,慢慢的調整螺絲直到鼓四周的音高都一樣為止,通常可以將大鼓調低一點,也就是只松螺絲而不放,這樣鼓皮的皺紋又會回來一點也沒關系。
調好了打擊面後將大鼓放回原來的位置,接下來要消音,如果前面的鼓皮是有洞的,可以裝好前面的鼓皮再消音,如果沒有,只好先消音再裝前面的鼓皮。消音的方法是用一個枕頭抵住鼓皮,然後用一個重物,圖中我是用一個麥克風架壓住。消音好後將前鼓皮裝上,調好音後接下來就要裝上踏板
裝上踏板以後首先要調整鼓槌的高度,通常不希望讓鼓槌剛好打到鼓皮的正中心,如此聲音會太悶,圖中我調到比中心高一點的地方,調好鼓槌的高度後,再來調鼓槌向後揮的角度,當放鬆踏板時,鼓槌以不碰到腳為准,調鼓槌的角度是靠調整右邊彈簧連接的搖臂螺絲的位置來達到的。
裝上踏板以後首先要調整鼓槌的高度,通常不希望讓鼓槌剛好打到鼓皮的正中心,如此聲音會太悶,圖中我調到比中心高一點的地方,調好鼓槌的高度後,再來調鼓槌向後揮的角度,當放鬆踏板時,鼓槌以不碰到腳為准,調鼓槌的角度是靠調整右邊彈簧連接的搖臂螺絲的位置來達到的。
接下來調整鼓槌彈簧的松緊,這個要看個人的習慣,調松點踩起來比較不費力,但會影響速度,調太緊腳很快就會累,要試過很多此才會找到自己喜歡的彈性。
接下來調整鼓槌彈簧的松緊,這個要看個人的習慣,調松點踩起來比較不費力,但會影響速度,調太緊腳很快就會累,要試過很多此才會找到自己喜歡的彈性。
總算大鼓的部份好了,接著要調鼓椅的位置和高度,鼓椅的位置以能使鼓手的膝蓋大約落在腳掌的上方為准,太後面踩大鼓踏板時會變成往前踢,而不是往下踩,這是初學者最常犯的錯誤,踢久了大鼓就越跑越遠。鼓椅的高度以鼓手將腳跟抬起時大腿不會變成翹起來為下陷,稍微高一點沒關系但不可比這更低。否則踩踏板時大腿的力量將無法用出。
鼓椅調好了再來就是小鼓,調小鼓的音可以將小鼓放在大腿上去消另外一面鼓皮的音,但小鼓調音和其它鼓不一樣的地方是通常會調高,也就是說鼓皮要調緊一點,如果是木頭的小鼓,鼓皮更是要調緊。小鼓調好了接下來調鼓的高度,它是以鼓手將腳跟抬起兩手輕送放下時可以將鼓棒同時貼到鼓皮和鼓邊為准,通常初學者怕打到鼓邊,都會將小鼓放的太低,以致於無法打rim
shot,高度調好以後再調小鼓的位置,當鼓手兩手輕松自然放下時鼓棒應可以剛好打到小鼓的正中心。
小鼓的位置確定以後就可以決定HiHat的位置,決定它的位置其實和決定大鼓的位置是一樣的,讓膝蓋盡量落在腳掌的上方才好用力,位置確定以後再來調它的高度,大約以用右手打擊時鼓棒可以貼平邊緣為准,如果要用鼓棒頭打HiHat,只要稍微將手抬高即可,但最忌諱將HiHat
調的太高,以致於鼓棒和HiHat成一個角度,如此切菜的打法,既傷鼓棒,也無法將HiHat的聲音打出來。
調中鼓的方法和其它鼓一樣,通常會將下面的鼓皮調的比上面要高一點點,調好音以後接著調方向,所有中鼓的鼓面方向應該以鼓手的位置為准,用眼睛看鼓面時,應該可以看到鼓的正中心線,而鼓的距離可以用兩手握鼓棒,將其放於其中一個中鼓的中心,然後旋轉腰部,看看鼓棒是不是也落於其它中鼓的中心,如此所有中鼓距鼓手的距離就會一樣,打擊起來也比較順。中鼓的角度以將鼓棒最自然輕松的打在鼓面時,鼓棒距鼓邊約一寸的高度為准,角度過大無法發揮鼓棒的力道,而且容易將鼓皮打凹,角度過小容易打到鼓邊。

鼓架好以後接下來調鈸了,鈸邊緣的位置約在中鼓的外沿,以不要蓋住中鼓為原則,高度看各人手的長度來決定,如果有接PA或錄音時,同常會希望架的高一點,但也得構得著才有用,鈸的角度和HiHat很像,當以最自然輕松的姿勢打擊時,鼓棒約能貼齊鈸面最好,如果角度太大,不僅傷鼓棒,也很容易將鈸打破。
好了,這樣總算將鼓架好了,慢慢享受打鼓的樂趣吧!

閱讀全文

與噴砂鼓皮和油皮鼓皮有什麼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7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5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50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2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4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12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84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6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7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5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91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4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6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80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4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51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4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8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91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