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潤滑油是由什麼組成的
潤滑油一般由基礎油和添加劑兩部分組成。基礎油是潤滑油的主要成分,決定著潤滑油的基本性質,添加劑則可彌補和改善基礎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賦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潤滑油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潤滑經濟網
1、潤滑油基礎油
潤滑油基礎油主要分礦物基礎油及合成基礎油兩大類。礦物基礎油應用廣泛,用量很大(約95%以上),但有些應用場合則必須使用合成基礎油調配的產品,因而使合成基礎油得到迅速發展。
礦油基礎油由原油提煉而成。潤滑油基礎油主要生產過程有:常減壓蒸餾、溶劑脫瀝青、溶劑精製、溶劑脫蠟、白土或加氫補充精製。1995年修訂了我國現行的潤滑油基礎油標准,主要修改了分類方法
,並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製兩類專用基礎油標准。礦物型潤滑油的生產,最重要的是選用最佳的原油。
礦物基礎油的化學成分包括高沸點、高分子量烴類和非烴類混合物。其組成一般為烷烴(直鏈、支鏈、多支鏈)、環烷烴(單環、雙環、多環)、芳烴(單環芳烴、多環芳烴)、環烷基芳烴以及含氧、
含氮、含硫有機化合物和膠質、瀝青質等非烴類化合物。
2、添加劑
添加劑是近代高級潤滑油的精髓,正確選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學性質,對潤滑油賦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強其原來具有的某種性能,滿足更高的要求。根據潤滑油要求的質量和性能,對添加劑
精心選擇,仔細平衡,進行合理調配,是保證潤滑油質量的關鍵。一般常用的添加劑有:粘度指數改進劑,傾點下降劑,抗氧化劑,清凈分散劑,摩擦緩和劑,油性劑,極壓劑,抗泡沫劑,金屬鈍化劑
,乳化劑,防腐蝕劑,防銹劑,破乳化劑。
2. 如何自製潤滑油
1、取0.2g透明質酸鈉溶於100ml純凈水中,比較難溶,需要攪拌後,靜置半小時,再攪拌至完全呈透明膠體狀。
2、透明質酸鈉溶液中加入甘油,添加量建議不低於總體積的15%,甘油少了很快就容易幹掉,多了有沾粘感,可根據個人喜好調節添加量。
3、加入水溶性維生素E,1%-2%就可以,VE有利於血液循環,增加使用時的熱感。這里還是建議去正規葯店去購買。
4、最後使用ph試紙測試一下酸鹼度ph在5-7就可以了,調試完成後即可使用。
注意事項:
人體潤滑油主要可分為有4種,包括水溶性、硅樹脂、石油和油性。在購買時,應秉著「成分簡單、無色無味,優先選擇水溶性和硅樹脂」的原則。水溶性潤滑油主要成分是水,因此感覺最自然、使用最方便。它可以和乳膠避孕套等一起使用,不易引起過敏。
但由於水溶性成分易被空氣蒸發和被皮膚吸收,因此作用時間較短(這個理由看上去有點可笑,用這個產品難不成還要很時間)。硅樹脂潤滑油的主要成分為硅樹脂,其防水性能好,非常適合各種形式的水下性行為,且作用時間比水溶性潤滑油長。
需要注意的是,這類潤滑油會損害同種材質的製品,因此不能和硅樹脂的情趣玩具共同使用。石油潤滑油主要由礦物油或石油製成,主要用於男性自慰和肛交。由於它能溶解乳膠,所以絕對不能和乳膠避孕套等一起使用。
油性潤滑油也會溶解乳膠避孕套,且在陰道內不易分解,可能會誘發女性陰道炎。所以這兩類潤滑油最好少用。女性最好別用含任何化學活性成分、香味濃烈的人體潤滑油。安全套上一般都會有自帶的人體潤滑油,其成分主要是甘油,純凈水,乳化油,等,基本是無色無味。
3. 人體潤滑油的成分是什麼
甘油、親水物質、玻璃酸鈉、乙基纖維素、卡波母。人體潤滑油主要可分為有4種,包括水溶性、硅樹脂、石油和油性。早期的人體潤滑油以甘油和親水物質為主要的成分。
後來改良後加入玻璃酸鈉、乙基纖維素、卡波母等成分,改進後減少粘膩性,平衡酸鹼度,使其盡量與人體體液相似,減少了過敏症狀的發生機率。
(3)油性潤滑油怎麼配置擴展閱讀
潤滑油注意事項:
1、水溶性成分易被空氣蒸發和被皮膚吸收,因此作用時間較短。硅樹脂潤滑劑的主要成分為硅樹脂,其防水性能好,非常適合各種形式的水下性行為,且作用時間比水溶性潤滑劑長。需要注意的是,這類潤滑劑會損害同種材質的製品,因此不能和硅樹脂的情趣玩具共同使用。
2、石油潤滑劑主要由礦物油或石油製成。由於它能溶解乳膠,所以絕對不能和乳膠避孕套等一起使用。
3、油性潤滑劑也會溶解乳膠避孕套,且在陰道內不易分解,可能會誘發女性陰道炎。所以這兩類潤滑劑最好少用。
4. 潤滑油是用什麼組成的
潤滑油一般由基礎油和添加劑兩部分組成。基礎油是潤滑油的主要成分,決定著潤滑油的基本性質,添 潤滑油
加劑則可彌補和改善基礎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賦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潤滑油的重要組成部分。
潤滑油基礎油
潤滑油基礎油主要分礦物基礎油、合成基礎油以及生物基礎油三大類。礦物基礎油應用廣泛,用量很大(約95%以上),但有些應用場合則必須使用合成基礎油和生物油基礎油調配的產品,因而使這兩種基礎油得到迅速發展。 礦油基礎油由原油提煉而成。潤滑油基礎油主要生產過程有:常減壓蒸餾、溶劑脫瀝青、溶劑精製、溶劑脫蠟、白土或加氫補充精製。1995年修訂了中國現行的潤滑油基礎油標准,主要修改了分類方法,並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製兩類專用基礎油標准。礦物型潤滑油的生產,最重要的是選用最佳的原油。 礦物基礎油的化學成分包括高沸點、高分子量烴類和非烴類混合物。其組成一般為烷烴(直鏈、支鏈、多支鏈)、環烷烴(單環、雙環、多環)、芳烴(單環芳烴、多環芳烴)、環烷基芳烴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機化合物和膠質、瀝青質等非烴類化合物。 生物基礎油(植物油)正越來越受歡迎,它可以生物降解而迅速的降低環境污染。由於當今世界上所有的工業企業都在尋求減少對環境污染的措施,而這種」天然」潤滑油正擁有這個特點,雖然植物油成本高,但所增加的費用足以抵消使用其它礦物油、合成潤滑油所帶來的環境治理費用。
添加劑
添加劑是近代高級潤滑油的精髓,正確選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學性質,對潤滑油賦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強其原來具有的某種性能,滿足更高的要求。根據潤滑油要求的質量和性能,對添加劑精心選擇,仔細平衡,進行合理調配,是保證潤滑油質量的關鍵。一般常用的添加劑有:粘度指數改進劑,傾點下降劑,抗氧化劑,清凈分散劑,摩擦緩和劑,油性劑,極壓劑,抗泡沫劑,金屬鈍化劑,乳化劑,防腐蝕劑,防銹劑,破乳化劑,抗氧抗腐劑等。 目前國內的主要添加劑生產商都在北方,因為相對於南方,在北方生產的添加劑含水量要小。
5. 人體潤滑油配方是什麼
人體潤滑油配方是:甘油、親水物質、玻璃酸鈉、乙基纖維素、卡波母。人體潤滑油主要可分為有4種,包括水溶性、硅樹脂、石油和油性。後來改良後加入玻璃酸鈉、乙基纖維素、卡波母等成分,改進後減少粘膩性。
人體潤滑劑是有別於機械使用,特別為人體設計的潤滑劑,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和較高的安全性。人體潤滑劑增加潤滑效果,同時更具有減少皮膚損傷,降低細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對人體的侵蝕機會;有效減少安全套的破損,降低意外受孕的幾率。
人體潤滑油油注意事項:
市面上銷售的人體潤滑劑主要是應用於性生活潤滑作用的;人體潤滑劑的PH值為5-7的偏弱酸性,與陰道環境一致,優秀的人體潤滑劑是人體分泌物的補充劑,其無色、無嗅、無味、無油膩感的特性。
水溶性成分易被空氣蒸發和被皮膚吸收,因此作用時間較短。硅樹脂潤滑劑的主要成分為硅樹脂,其防水性能好,非常適合各種形式的水下性行為,且作用時間比水溶性潤滑劑長。需要注意的是,這類潤滑劑會損害同種材質的製品,因此不能和硅樹脂的情趣玩具共同使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人體潤滑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人體潤滑油
6. 潤滑油怎麼用塗在哪裡怎
潤滑油一般用在車軸等容易磨損的地方。例如在自行車加潤滑油的時候,在車軸部位和經常轉動的部位滴加就行。
7. 潤滑油的成分是什麼
機油的主要成分是基礎油和添加劑。
1、基礎油是從植物的種子、花朵、根莖或果實中萃取的非揮發性油脂, 可潤滑肌膚,能直接用於肌膚按摩,也是稀釋精油的最佳基底油。
2、機油添加劑增強機油品質和耐久度,從而達到保護發動機的目的,通過使用機油添加劑,將機油的性能提高到最頂級狀態。
(7)油性潤滑油怎麼配置擴展閱讀:
1、由於機油中往往含有硫、鉛等元素,會促使某種零件的腐蝕磨損。機油的更換周期一般與機油濾清器(濾芯)同時進行,一般機油更換周期為250小時或一個月。
2、選擇好的機油,能讓車子更耐久,更有動力。好的機油尤其是全合成的機油除了能保護引擎,減少換油的次數外,也能節省汽油開銷。
3、機油中允許的含水量應在0.03%以下。當含水量超過0.1%時,機油的添加劑抗氧化劑、清凈分散劑等就會失散,因而加速機油的氧化過程。
4、由於機油對發動機的使用性能和壽命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應嚴格按照汽車使用說明書規定選用相同系列、使用等級、粘度等級的機油。
8. 油鋸裡面的油怎樣配,機油和汽油的比例是多少,用什麼機油較好。
到正規銷售機油點高的2T燃燒機油,一93汽油比例按1∶252T機油和93汽油比例是1∶40或1∶50,這種機油的配比在使用時機器噴出的藍煙相對少些。
油鋸是以汽油機為動力的手提鋸,主要用於伐木和造材,其工作原理是靠鋸鏈上交錯的L形刀片橫向運動來進行剪切動作。
油品的使用
1、汽油只能使用90號以上的無鉛汽油。添加汽油時,油箱蓋和加油口四周必須在加油前清潔,以免有雜物進入油箱。高枝鋸要放置一平坦地方,使油箱蓋朝上。加油時不能讓汽油灑出來,不能把油箱灌得太滿。加油後一定用手盡力擰緊油箱蓋。
2、機油只能使用優質的二沖程發動機機油,以保證發動機有較長使用壽命,千萬不要使用普通的四沖程發動機。使用其他二沖程發動機機油時,其型號應達到tc等級質量。質量差的汽油或者機油會損害發動機、密封圈、油道和油箱。
9. 潤滑油如何生產(詳細)
大致的生產工藝如下:
溶劑脫蠟
為使潤滑油在低溫條件下保持良好的流動性,必須將其中易於凝固的蠟除去,這一工藝叫脫蠟。脫蠟工藝不僅可以降低潤滑油的凝點,同時也可以得到蠟。所謂蠟就是在常溫下(15℃)成固體的那些烴類化合物,其中主體是正構烷烴和帶有長側鏈的環狀烴,C16以上的正構烷烴在常溫下都是固體。
脫蠟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辦法是冷榨脫蠟、溶劑脫蠟和尿素脫蠟。
丙烷脫瀝青
這種方法就是用丙烷把渣油中的烴類提取出來,即利用液態丙烷在臨界溫度附近對瀝青的溶解度很小,而對油(烷烴、環烷烴、少芳香烴)溶解度大的特性來使油和瀝青分開。丙烷的臨界溫度為96.81℃,臨界壓力為4.2MPa。
所謂臨界溫度,即是把液體加熱到這一溫度以上時,外界壓力無論增大到多大也不再能阻止液體沸騰轉變成蒸汽,與臨界溫度相對應的外界壓力就叫做臨界壓力。
在丙烷的臨界溫度以下接近臨界溫度的區域內,液體丙烷對油和瀝青的溶解能力均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是,對瀝青的溶解能力降低得很快,而對油的溶解能力降低得很慢。因此,在這一溫度范圍內的某一溫度下,油在丙烷中的溶解度遠遠大於瀝青的溶解度。
經過丙烷處理得到的脫瀝青油和其它餾分油一樣,要進行精製和脫蠟。
白土精製
經過溶劑精製和脫蠟後的油品,其質量已基本上達到要求,但一般總會含少量未分離掉的溶劑、水分以及回收溶劑時加熱產生的某些大分子縮合物、膠質和不穩定化合物,還可能從加工設備中帶出一些鐵屑之類的機械雜質。為了將這些雜質去掉,進一步改善潤滑油的顏色,提高安定性,降低殘炭,還需要一次補充精製。常用的補充精製方法是白土處理。
白土精製是利用活性白土的吸附能力,使各類雜質吸附在活性白土上,然後濾去白土除去所有雜質。方法是在油品中加入少量(一般為百分之幾)預先烘乾的活性白土,邊攪拌邊加熱,使油品與白土充分混合,雜質即完全吸附在白土上,然後用細濾紙(布)過濾,除去白土和機械雜質,即可得到精製後的基礎油。
加氫精製
(1)加氫補充精製:
加氫補充精製後的油品,其顏色、安定性和氣味得到改善,對抗氧劑的感受性顯著提高,而粘度、粘溫性能的變化不大,並且在油品中的非烴元素如硫、氮、氧的含量降低。
油品的色度和安定性主要取決於油品中所含的少量稠環化合物和高分子不飽和化合物。加氫時這類化合物中的部分芳環變成環烷或開環,不飽和化合物則變為飽和化合物。這樣就能使油品的顏色變淺,安定性提高。含有硫、氮、氧等非烴元素的潤滑油在使用中生成腐蝕性酸,加氫時,這類元素會與氫反應生成硫化氫、胺、水等氣體從油中分離出來,因而使產品質量提高。
加氫補充精製的產品收率比白土精製收率高,沒有白土供應和廢白土處理等問題,是取代白土精製的一種較好的方法。
(2)加氫處理(或叫加氫裂化):
加氫處理工藝不僅能改善油品的顏色、安定性和氣味,而且可以提高粘溫性能,可以代替白土精製和溶劑精製,具有一舉兩得的作用。
它是在比加氫補充精製苛刻一些的條件下,除了加氫補充精製的各種反應以外,還有多種加氫裂化反應,使大部分或全部非理想組分經過加氫變為環烷烴或烷烴,並轉化為理想組分。例如,多環烴類加氫開環,形成少環長側鏈的烴,因此加氫處理生成油的粘溫性能較好。
(3)加氫降凝:
加氫降凝工藝的操作條件比加氫處理更為嚴格。潤滑油原料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發生加氫異構化和加氫裂化反應,使加氫過程不但有精製的作用,並且有使蠟異構化的作用,從而使凝點較高的正構烷烴轉化為凝點較低的異構烷烴或低分子烷烴,達到降低凝點的目的。
潤滑油產品調合
調合是潤滑油制備過程的最後一道重要工序,按照油品的配方,將潤滑油基礎油組分和添加劑按比例、順序加入調合容器,用機械攪拌(或壓縮空氣攪拌)、泵抽送循環、管道靜態混合等方法調合均勻,然後按照產品標准采樣分析合格後即為正式產品。
通常,經煉油廠精製後得到的只有常三線、減二線、減三線、減四線和光亮油(即減壓殘油經脫瀝青、精製後所得的高粘度油料)等幾種不同粘度的基礎油料。許多牌號的潤滑產品常常是利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粘度的基礎油組分按一定比例(該比例常稱為調合比)混合調製成的,基礎組分油的調合是潤滑油產品調制的基礎。
(1)混合油粘度和調合比的計算:
不同粘度的油料混合後,其粘度不是加成關系,而應由下式計算
lgV=N1BlgV1+N2lgV2
式中V,V1和V@——混合油1組分和2組分油的運動粘度,(mm2/s);
N1,N2——1、2組分油的混合比例,%(計算時為小數,N1=1-N2)。
(2)混合油性質的變化:
兩種以上的組分油調合成所需粘度的油品時,不但粘度不成算術平均值,其它的一些性質指標也沒有算術平均性,而一般是偏向於性質較低組分油的性質的情況較多。例如:
1.不同閃點的組分油混合成的油品的閃點,一般是偏向低閃點組分油的閃點,即呈閃點下降現象。
2.不同凝點的組分油混合成的油品的凝點,一般偏於高凝點組分油的凝點,即凝點上升現象。
3.不同粘度指數的組分油混合成的油品的粘度指數一般都偏向高粘度指數分組油的粘度指數。在一定范圍內還表現出一定的可加性,即為粘度指數上升現象。
4.不同油性的組分油混合成的油品,其油性大體上呈算術平均值的直線關系。
5.混合油的其它一些指標如酸值、灰分、雜質、殘炭等為可加性指標。
常減壓蒸餾
目前使用得最多的潤滑油是以石油餾分為原料生產的,通稱為礦油類潤滑油。製取這類潤滑油的原料充足,價格便宜,質量也較好,並且可以加入適當的添加劑提高其質量,因而得到廣泛的應用。
生產潤滑油的原油既經選定,可利用原油中各種組分存在著沸點差這一特性,通過常減壓蒸餾裝置從原油中分離出各種石油餾分。
常減壓蒸餾裝置可分為初蒸餾部分、常壓部分及減壓部分。經常壓塔蒸餾、蒸出沸點在400℃以下的餾分,常壓蒸餾只能取得低粘度的潤滑油,因為原油被加熱到400℃後,就會有部分烴裂解,並在加熱爐中結焦,影響潤滑油質量。根據外壓降低、液體的沸點也相應降低的原理,利用減壓蒸餾來分餾高沸點(350-500℃)、高粘度的餾分,但還有一些重質潤滑油料在減壓塔中也難以蒸出,留在減壓渣油中,這部分油料需要去掉其中含有的膠質、瀝青才能進一步加工。
溶劑精製
溶劑精製是用溶劑提取油中的某些非理想組分來改變油品的性質,經過溶劑精製後的潤滑油料,其粘溫特性、抗氧化性等性能都有很大的改善。
工業上採用的溶劑有酸鹼、酚、糠醛和甲酚等。
溶劑精製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溶劑對油中非理想組分的溶解度很大,對理想組分的溶解度很小的特性,把溶劑加入潤滑油料中,其中非理想組分迅速溶解在溶劑中,將溶有非理想組分的溶液分出,其餘的就是潤滑油的理想組分,通常把前者叫做提取油或抽出油,後者叫做提余油或精製油,溶劑精製的作用相當於從潤滑於中抽出其中非理想組分,所以這一過程也叫溶劑抽提或溶劑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