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判斷和田玉肉質和油性
羊脂玉,你可以從這幾個字面去理解。白 白的滋膩,脂分,搞脂肪,看上去就像是在流油
『貳』 如何觀察和田玉的油脂性和光澤
和田玉最重要的就是光澤和油脂感了,玩和田玉也就是玩油脂感。和田玉最大的特點就是溫潤了。
所謂溫潤,是一種感覺,她不像寶石那樣散發出耀眼的光芒,但又能真正吸引到你。和田籽玉的光澤好到極處就是有強烈的油脂感,所以羊脂玉中羊脂這個形容詞不單指玉的白,還有對質感和光澤的概述,可謂妙不可言。
所以,和田玉的油脂光澤也是判斷其品質的一個標准。油脂感越明顯其透閃石含量越高,越有可能是新疆和田玉(編者按:圖片為紅掌櫃珠寶提供)。
『叄』 怎樣辨別和田玉籽料的肉質
和田玉籽料一般塊狀不大,形狀如鵝卵石,圓潤而飽滿。玉質緊致細膩,油脂性好,籽料也是有三六等之分的,錦木工坊叫教你辨別籽料的肉質要從細膩度、油性、脂粉、老熟度等來識別。
1、玉質的細膩度:
「細膩」其實應該是很高的指標,細度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晶體顆粒大小及均勻度,另一方面也指結構的細度,即短雲絮的細密均勻程度。通常細膩度高的和田籽玉,溫潤感也高,給人予很舒服的、想把玩的感覺。
另外,細膩度很好的玉料,如果緻密度也夠好的話,打磨出來的玉就會有很強的玉質感,所謂玉質感是一種既柔和又強烈的光澤同時又蘊含著很強內光,玉質感強的玉件天生就有一種高貴氣質。
2、看油性:
油性是籽料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有一種冒油的感覺,有些料子看著很細,但料子很乾,沒有油性,有的料子一眼看去就是一個油疙瘩,讓人不禁的想要在手裡盤玩一下。
關於油性的理解,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是視覺上的油潤光澤,既看起來油脂光澤強同時光澤柔和,油脂感強的料子看起來十分渾厚而有質感。二是手感上油潤的感覺,好的籽料要體如凝脂,給人的感覺應該像凝結的動物油脂。
3、再看脂粉:
籽料中經常提到的就是脂粉。脂和粉,是兩個概念。脂性,一般指潤度,油潤性,只是一種手感,可不是真能摸出油來炒菜用。粉性,是質感,一種渾厚凝重的感覺。比如那種濃濃的牛奶和白開水相比較有質感,是因為有粉(微小固體懸浮顆粒)。
4、「老熟度」:
最後,籽料里有一種老熟的說法,是否老熟,是判斷料子好壞的特別重要的標准,當對老熟度有一定的把握的時候,就算是走出新手的了。老熟怎麼來理解呢?其實很簡單,可以想像熟透的果實,沉甸甸帶著內光深成而不浮透。
『肆』 和田玉籽料如何鑒別,油潤度白度密度哪個最重要
和田玉籽料,品質的重要性,首選:白度。
有句行話叫:玉白,質不差。其實白度,密度和油潤度是有關聯的。
籽料白玉,在天然形成過程中,就鑄就了很好的密度,料質緻密,必然油潤度好。
籽料圖示:
『伍』 和田玉籽料怎麼鑒別
籽料一般是有皮色的,也有光白子的的,主要從籽料的色形潤下手鑒定,下面是一些籽料皮色的鑒定,或許對您有幫助:
1、鑒別皮色上是否留有汗毛孔,這些汗毛孔是玉石在自然碰撞中形成的,如無汗毛孔可以排除是籽料,更不用說是皮色了;
2、有汗毛孔的皮色也不一定為真。粗淺的染色首先在裂縫處會留有一些染料的積累,裂縫處的的顏色比較深,沿著裂縫往裡面顏色越來越淺甚至沒有的,為染色;
3、仔細觀察顏色過度是否自然,特別是濃艷處,是否有細微裂縫,如過度唐突或有細裂,有火燒皮的可能;
4、觀察皮色出現的位置是否合理,弧凹處與突起處皮色是否有對比,過度是否自然,這都是鑒定的標准。
另外需要說明,任何理論知識都代替不了實踐,多上手樣本,多請教才是正道。
『陸』 頂級羊脂玉欣賞:如何看和田玉籽料的油性
透光微黃。
『柒』 如何觀察和田玉籽料的油潤感
和田籽料看皮,皮薄的肉細,皮厚的肉鬆,油潤感就是說的玉質的結構細膩,結構越細越好,反之
『捌』 和田玉的油性是什麼意思
和田玉最大特點是溫潤而澤,其表面泛油潤光澤而不是那種很強的玻璃光澤,也就是說其表面對光線的反射不是很強。其實這是光學上的一種「漫反射」現象,平行的光線射到和田玉器的細微又凹凸不平的表面,導致反射光彌漫地射向四面八方。優質和田玉的單個結晶體半徑較大,結晶體與結晶體之間結合部分作用力遠沒有結晶體內部作用力大。通俗一點就是顆粒度大,韌性強。所以切割拋光等過程後,就造成凹凸不平的表面。而恰恰是這種顆粒度,對光的漫反射造成一種高雅而特殊的油脂光澤的感覺。結晶體半徑再小一點,就會泛玻璃光澤,再大一點,則會顯蠟狀光澤。而其他像硬玉翡翠、單結晶體如水晶等,或結晶體小,或韌性差,在加工後,表面對光線會形成鏡面反射,就會泛玻璃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