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油皮怎麼炒好吃又簡單
鹵豆油皮鬆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鹵醬菜 老人食譜 高脂血症食譜 動脈硬化食譜 骨質疏鬆食譜
口味:咸鮮味 工藝:鹵
鹵豆油皮鬆的製作材料:
主料:油皮50克
調料:大蔥10克,香油20克,花生油50克,鹵汁500克,姜3克,味精1克
鹵豆油皮鬆的特色:
質地綿軟,爽口有膩,無結無塊,不油而醇香。
教您鹵豆油皮鬆怎麼做,如何做鹵豆油皮鬆才好吃
1.將干豆油皮(豆腐皮)放入溫水中稍浸泡,再換清水洗一遍,撈出晾乾水氣,然後切成10厘米寬的塊,每三塊疊在一起,再橫切成0.2厘米粗細的絲抖散備用。
2.取凈鍋置火上,舀入花生油燒熱,下蔥絲,姜絲略炒,倒入白鹵水,投入豆油皮絲,用水火煮5分鍾至入味,加入味精,淋入芝麻油,略收鹵汁。出鍋裝盤即成。
3.宜選用色澤淺黃油潤的豆油皮。
4.以鹵至豆油皮絲綿軟且入味為度。
牛油酥餅的做法詳細介紹
菜系及功效:甜品/點心
口味:果汁味 工藝:烤
牛油酥餅的製作材料:
主料:小麥麵粉120克,澱粉(豌豆)50克,檸檬10克,草莓250克
調料:檸檬汁30克,冰糖50克,黃油100克,煉乳(甜,罐頭)225克
教您牛油酥餅怎麼做,如何做牛油酥餅才好吃
1.把麵粉、干澱粉拌勻。
2.把黃油與冰糖拌勻,再加入檸檬肉、檸檬汁拌勻,倒入拌勻的麵粉、干澱粉內,搓成粉團,放入烤盆內壓平,用叉刺孔,放入冰箱內冷凍。
3.冷凍後取出,放入微波爐中用中火烤4分鍾,取出切成8塊。
4.將草莓放在每塊餅上,草莓四周鑲上鮮淡凍乳即可。
B. 火腿酥怎麼做
用料
麵粉170克(油皮)+120克(油酥)+炒100克(餡) 豬油57克(油皮)+60克(油酥)+90克(餡) 水65克(油皮) 白砂糖20克(油皮)+50克(餡) 火腿200克(餡) 黑芝麻20克(餡)
核桃肉 70克(餡)
蜂蜜70克(餡)
做法
1
油皮部分:麵粉170克 白糖20克 豬油57克 水65克,混合揉成光滑面團,放冰箱冷藏醒半小時以上。
2
油酥部分:麵粉120克 豬油60克,揉成面團放冰箱醒半小時以上。
3
火腿餡:火腿200克 核桃肉70克 黑芝麻20克 白糖50克 蜂蜜70克 豬油90克 炒麵粉100克。做法:1.火腿蒸熟切丁,切成丁的火腿放入蜂蜜(最好是品質高的土蜂蜜)和白糖拌勻,放入冰箱冷藏腌漬幾個小時(我的火腿不太老,我嫌它不夠咸,又放了點蒸火腿的湯)。2.核桃肉和芝麻放烤箱烤香(一般180度10分鍾,隨時觀察有香味即取出,免得烤焦),核桃肉切成粒備用。3.麵粉放炒鍋里小火慢慢炒香,顏色變黃。4.腌漬好的火腿粒取出,加入切碎的核桃和芝麻拌勻,加入炒熟的麵粉拌勻,加入豬油拌勻。5.這些餡平均分成16個(稱一下總重量,算出平均每個的重量,用秤一個個稱出來),一般每個大約20克,團成團放冰箱冷凍一下,這樣才好包。
4
火腿酥做法: 1.油皮平均分成16個,油酥平均分成16個,把油酥分別包在油皮中,不要露餡,擀成長條,捲起來,用保鮮膜蓋上醒20分鍾。再擀成長條,再捲成卷醒20分鍾。 2.醒好的卷卷用手指在中間壓一下,把兩頭向中間壓,壓成中間稍厚邊上稍薄的餅皮,把火腿餡料(如果是冷凍過的,事先取出回一下,以方便操作)放餅皮中包起來,放在烤盤中,刷上雞蛋液,撒上黑芝麻裝飾,放入預熱好210度的烤箱中層烤40分鍾左右(烘烤溫度及時間根據自己烤箱再自行調整一下,即烘烤過程注意觀察,免得烤過頭,這個只適合我的30升烤箱,它溫度似乎偏低10度左右)。
5
出爐後冷卻即可食用。
6
中式點心油比較重,如果追求剛出爐時的口感,每次吃前可入爐回溫一下再吃,但一定要注意火候,別烤焦了。
小貼士
無論是蛋黃酥還是火腿酥,剛出爐時口感最好,蛋黃酥的餅皮也是這同一個。這是目前(夏天)調整到最好操作的餅皮配方,到冬天氣溫和濕度不一樣,也許到時還需要調整。
C. 火腿月餅的做法,火腿月餅怎麼做好吃,火腿月餅
12.OK了~我全程糖都比較少,因為怕太膩
D. 如何自製火腿
火腿製作
--------------------------------------------------------------------------------
選料和整修 選皮薄腳細、腿心豐滿、瘦多肥少的良種豬後腿,重4.5至4.7公斤,。刮凈毛,修割成竹葉狀,在趾骨中間將皮面劃成半月形,除去油膜,撳出血管中污血。
腌制 腌腿用鹽量每5公斤需鹽0.4至0.5公斤,分6次加入。腌制頭一天,用鹽65克;第2天200克;第7天65克;第13天65克;第20天25克;第27天25克。在每次加鹽時,應抹動陳鹽,撒上新鹽,腿皮不用鹽。
洗腿和曬腿 腌制後27至30天,取出腿洗曬。將腿放在清水中,腿肉面向下,腿皮不露水面,浸15小時左右,洗後再浸3小時,然後用刷子刷洗油膩污物,洗後掛在太陽下曬。曬腿時間:冬天為5至6天,春天為4至5天。曬時可結合整修,捧攏腿心,做彎腳爪成45度。
發酵 經陽光曬過的腿上架發酵,離地面2米,氣候潮濕掛在通風處,氣候乾燥掛在陰涼處,使肉面上漸漸發出綠、白、黑、黃色黴菌。
整形 清明節前後整形,整成「竹葉狀」,然後繼續掛架發酵,至中伏即成火腿。
————————————————————
冕寧火腿的製作
冕寧火腿是四川省涼山州著名的傳統肉類食品,它具有風味獨特、香氣濃郁、精多肥少、腿心豐滿、紅潤似火,色、香、味俱全的特點,深受消費者的歡迎。冕寧火腿選用優質涼山烏金豬與優良種豬長白或約克雜交的生豬後腿,經過腌制、洗曬、整形等工藝而製成。
一、工藝流程。選料→修坯→腌制→洗曬→發酵→貯藏
二、操作技術
1、選料:選擇脂肪少、皮薄、肉嫩、瘦肉多,適於腌制加工、健康無病的生豬,腿部有傷斑及患皮膚病、傷豬均不宜加工。豬腿要求腿心豐滿、皮質新鮮、瘦肉鮮紅,肥肉潔白的後腿,每個豬腿重量以6-10千克為宜。
2、修坯:切下的鮮豬腿須在6-10℃的通風處晾涼,這樣能使豬腿肉的溫度和pH值下降,利於食鹽的滲入。腌制時須對豬腿進行修整,把腿肉平放在桌上,用刀削去過於隆起的骨節,將腿皮割成半月形,使肌肉露出腿皮。並割去肉面上油筋、油膜,不要損傷肌肉,把兩邊多餘的肥肉和腿皮削平,使腿呈"竹葉形",用力擠壓腿肉,使血管內的淤血充分排出。
3、腌制:腌制的目的是使腿肉脫水、防腐和調味,用鹽量為腿重的9%-10%,腌制時間通常為40天左右,具體抹鹽有4次:(1)第1次抹鹽佔用鹽總量的20%,先把腿爪和腿皮抹少許鹽,再把鹽均勻抹在肌肉上,然後用手擦。抹完後以肉面朝上重疊堆放,各層用竹條隔開,堆放時間為2天。(2)第2次抹鹽佔用鹽總量的60%,應在腰椎骨、恥骨及大腿上部的肌肉厚處抹厚鹽,目的是使鹽迅速滲入肌肉厚處,同樣重疊堆放起來,堆放時間為3天。(3)第3次抹鹽佔用鹽總量的15%,重點抹在骨節部分,其餘部分酌情添加,堆放時間為5天。(4)第4次抹鹽佔用鹽總量的5%,主要是對骨節補鹽,堆放時間為12天。在每次用鹽後堆放時需上下調換,使受壓均衡,滴下的鹽水要及時倒掉。
4、洗曬:經腌制好的豬腿放入清水中清洗,清除肌肉表面過多的鹽分和油垢,使肌肉表面顯露紅色,隨後吊掛於通風處晾曬3-4天,要避免日光強烈照射,以免造成脂肪溶化而出油。待腿皮稍干時應將腳爪彎曲伸入腿上部皮中,壓平皮面,使整個火腿外形美觀。
5、發酵:將晾好的火腿掛於通風的室內,經過一段時間後肉面上會長出綠色和綠灰色菌落,這是發酵良好的自然現象,此時火腿開始產生特殊的甘醇清香氣味。
6、貯藏:加工火腿時間通常為冬至到立春之間的隆冬臘月為宜。火腿經過半年時間的發酵後成熟。此時可用粗紙擦去菌落和油垢,抹上麻油後貯藏。成品倉庫應通風良好,要防潮和防止強光照射。
————————————————————
威寧火腿
時間:2005年10月26日 來源:轉自互聯網 作者:未知
威寧火腿是貴州的傳統特產,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早就聞名海內外。
威寧海拔2000多米,屬高寒的烏蒙山區,漫山遍野生長著豐富的牧草,歷史上畜牧業就十分發達,當地的彝族同胞又有趕山放牧的習俗,豬牛羊同群為伍,運動量大,豬腿非常發達,肌肉結實飽滿,肥瘦肉交錯;本地的可樂豬和法地豬等優良品種又有耐粗養耐寒的特點,瘦肉率高。從明洪武年間起,這里的彝族百姓就喜歡用火熏腌制臘肉,貯存食用,為製作威寧火腿創造了條件。威寧火腿,肉色棕紅,色澤鮮艷,骨小皮薄,肉食細嫩,清香味美,多食不膩。
威寧火腿完全用傳統方法製作,殺豬後不吹即刮毛,然後用刀把鮮腿修整成美觀好看的「琵琶腿」或「盤腿」,剔去雜骨,油皮,挑斷雪筋,擠掉血水,不著水即把炒熟的鹽用10:1的量,再加少許茴香、花椒等佐料擦在鮮腿上,放在大木桶或缸內腌泡5—7天,取出後再用石頭壓干鹽血水,使之成扁形,再掛在通風處風干即成。另一種不風干,把腿掛在火坑上用濕松枝、濕柏枝、酥麻桿的煙熏烤,因為煙肉食有酸類、醛類和酚類物質,一則殺菌,二則味美,三則耐貯存。一般這種熏過的腿可存放五六年,不流油、不變味,而且臘味更加濃郁香美。
威寧火腿分「陳腿」和「新腿」,頭年腌制到次年秋前出售的叫「新腿」,秋後出售的叫「陳腿」或「老腿」。新腿肉層內部其味芬芳,層次鮮明,滋味可口,陳腿切開後肥肉呈粉紅色,瘦肉呈殷紅色,肉質緊密,水分少,油光滋潤,味道鮮美。
威寧的黑石、金鍾、幺站等地產的火腿最多最好,與「宣威火腿」齊名。舊社會由於交通不便,威寧火腿多以雲南宣威為集散地,當時的「宣威火腿」有相當一部分是威寧火腿。現在用威寧火腿加工的罐頭已遠銷日本、東南亞各國及港澳地區,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
火腿的歷史
龍江美食網 2005-10-26 龍江美食網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從前北方人不懂吃火腿,嫌火腿有一股陳腐的油膩澀味,也許是不善處理,把「滴油」一部分未加削裁就吃下去了,當然會吃得舌矯不能下,好像舌頭要粘住上膛一樣。有些北方人見了火腿就發怵,總覺得沒有清醬肉爽口。後來許多北方人也能欣賞火腿,不過火腿究竟是南貨,在北方不是頂流行的食物。有些的北方餐館作菜配料,絕無使用火腿,永遠是清醬肉。事實上,清醬肉也的確很好,我每次作江南遊總是攜帶幾方清醬肉,分饋親友,無不贊美。只是清醬肉要輸火腿特有的一段香。
火腿的歷史且不去談他,也許是宋朝大破金兵的宗澤於無意中所發明。宗澤是義烏人,在金華之東。所以直到如今,凡火腿必日金華火腿。東陽縣亦在金華附近,《東陽縣志》雲:「熏蹄,俗謂火腿,其實煙熏,非火也。腌曬熏將如法者,果勝地常品,以所腌之鹽必台鹽,所熏之煙必松煙,氣香烈而善入,制之及時如法,故久而彌旨。」火腿製作方法亦不必細究。總之手續及材料必定很考察。東陽上蔣村蔣氏一族大部分以制火腿為業,故「蔣腿」特為著名。金華本地常不能吃到好的火腿,上品均已行銷各地。
我在上海時,每經大馬路,輒至天福市得熟火腿四角錢,店員以利刃切成薄片,瘦肉鮮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飯為無上妙品。至今思之猶有餘香。一九二六年冬,某日吳梅先生宴東南大學同仁於南京萬全,予亦叨陪。席間上清蒸火腿一色,盛以高邊大瓷盤,取火腿最精部分,切成半寸見方高寸許之小塊,二三十塊矗立於盤中,純由醇釀花雕蒸制熟透,味之鮮美無與倫比。先生微酡,擊案高歌,盛會難忘,於今已有個世紀有餘。
抗戰時,某日張道藩先生召飲於重慶之留春塢。留春塢是雲南館子。雲南的食物產品,無論是蘿卜或是白菜都異常碩大,豬腿亦不例外。故雲腿通常均較金華火腿為壯觀,脂多肉厚,雖香味稍遜,但是做叉燒火腿則特別出色。留春塢的叉燒火腿,大厚片烤熟夾麵包,豐腴適口,較湖南館子的密汁火腿似乎猶勝一籌。
台灣氣候太熱,不適於製作火腿,但有不少人仿製,結果不是粗製濫制,便是腌曬不足急於發售,帶有死屍味;幸而無屍臭,亦是一味死咸,與「家鄉肉」無殊。逢年過節,常收到禮物,火腿是其中一色。即使可以食用,其中那大骨頭很難剔除,運斤猛斫,可能砍得稀巴爛而骨尚未斷,我一見火腿便覺束手無策,廉價出售不失為一辦法,否則只好央由菁清持往熟識商店請求代為肢解。有人告訴我,整隻火腿煮熟是有訣竅的。法以整隻火腿浸泡水中三數日,每日換水一二次,然後刮磨表面油漬,然後鑿子挖出其中的骨頭(這層手續不易),然後用麻繩緊緊捆綁,下鍋煮沸二十分鍾,然後以微火煮兩小時,然後再用大火煮沸,取出冷卻,即可食用。像這樣繁復的手續,我們哪得工夫?不如買現成的火腿吃(台北有兩家上海店可以買到),如果買不到,乾脆不吃。
有一次得到一隻真的金華火腿,瘦小堅硬,大概是收藏有年。菁清持往熟識商肆,老闆奏刀,砉的一聲,劈成兩截。他怔住了。鼻孔翕張,好像是嗅到了異味,驚叫:「這是道地的金華火腿,數十年不聞此味矣!」他嗅了又嗅不忍釋手,他要求把爪尖送給他,結果連蹄帶爪都送給他了。他說回家去要好好燉一鍋湯吃。
美國的火腿,所謂ham,不是不好吃,是另一種東西。如果是現烤出來的大塊火腿,表皮上烤出鳳梨似的斜方格,趁熱切大薄片而食之,亦頗可口,惟不可與金華火腿同日而語。「佛琴尼亞火腿「則又是一種貨色,色香味均略近似金華火腿,去骨者尤佳,常居海外的遊子,得此聊勝於無。
豆汁兒
豆汁下面一定要加一個兒字,就好像說雞蛋的時候雞子下面一定要加一個兒字,若沒有這個輕讀尾的語氣,聽者就會不明白你的語意而生誤解。
胡金銓先生在《談老舍》的一本書上,一開頭就說:不能喝豆汁兒的人算不得是真正的北平人。這話一點兒也不錯。就是在北平,喝豆汁兒的人也是以北平城裡有人為限,城外鄉間沒有人喝豆汁兒,製作豆汁的兒的原料是用以喂豬的。但是這種原料,加水熬煮,卻成了城裡人個個歡喜的食物。而且這與階級無關。賣力氣的苦哈哈,一臉漬泥兒,坐小板凳兒,圍著豆汁兒挑子,啃豆腐絲兒卷大餅,喝豆汁兒,就鹹菜兒,固然是自得其樂。府門頭兒的姑娘、哥兒們,不便在街頭巷尾公開露面,和窮苦的平民混在一起喝豆汁兒,也會派底下人或是老媽子拿沙鍋去買回家裡重新加熱大喝特喝。而且不會忘記帶回一碟那挑子上特備的辣鹹菜,家裡盡管有上好的醬菜,不管用,非那個廉價的大腌蘿卜絲拌的鹹菜不夠味。口有同嗜,不分貧富老少男女。我不知道為什麼北平人養成這種特殊的口味。南方人到了北平,不可能喝豆汁兒的,就是河北各縣也沒有人能容忍這個異味而不齜牙咧嘴,不能大口猛灌。三在鹹菜的辣,辣得舌尖發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燙,最後是滿頭大汗。我小時候在夏天喝豆汁兒,是先脫光脊樑,然後才喝,等到汗落再穿上衣服。
自從離開北平,想念豆汁兒不能自己。有一年我路過濟南,在車站附近一個小飯鋪牆上貼著條子說有「豆汁」發售。叫了一碗來吃,原來是豆漿。是我自己疏忽,寫明的是「豆汁」,不是「豆汁兒」。來到台灣,有朋友說有一家飯館兒賣豆汁兒,乃偕往一嘗。烏糟糟的兩碗端上來,倒是有一股酸餿之味觸鼻,可是稠糊糊的像麥片粥,到嘴裡很難下咽。可見在什麼地方吃什麼東西,勉強不得。
佛跳牆
佛跳牆的名字好怪。何物美味竟能引得我佛失去定力跳過牆去品嘗?我來台灣以前沒聽說過這一道菜。
《讀者文摘》(一九九三年七月中文版)引載可叵的一篇短文《佛跳牆》,據她說佛跳牆「那東西說來真罪過,全是葷的,又是豬腳,又是雞,又是海參、蹄筋、燉成一大鍋。………」這全又是廣告噱頭,說什麼這道菜太香了,香得連佛都跳牆去偷吃了。我相信她的話,是廣告噱頭,不過佛跳牆,我也一直的躍躍欲試。
同一年三月七日青年戰士報有一位鄭木金先生寫過一篇《油畫家揚三郎祖傳菜名聞藝壇——佛跳牆耐人尋味》,他大致說:「傳福州的佛跳牆……在台北各大餐館正宗的佛跳牆已經品嘗不到了。……偶爾在一般鄉間家庭的喜筵里也會出現此道台灣名菜,大都以芋頭、魚皮、排骨、金針菇為主要配料。其實源自福州的佛跳牆,配料極其珍貴。楊太太許玉燕花了十多天閑工夫才能做成的這道菜,有海參、豬蹄筋、紅棗、魚刺、魚皮、栗子、香菇、蹄膀筋肉等十種昂貴的配料,先熬雞汁,再將去肉的雞汁和這些配料予以慢工出細活的好幾遍煮法,前後計時將近兩星期……已不再是原有各種不同味道,而合為一味。香醇甘美,齒頰留香,兩三天仍回味無窮。」這樣說來,佛跳牆好像就是一鍋煮得稀巴爛的高級大雜燴了。
北方流行的一個笑話,出家人吃齋茹素,也有老和尚忍耐不住想吃葷腥,暗中買了豬肉運入僧房,乘大眾入睡之後,納肉於釜中,取佛堂燃剩之蠟燭頭一罐,輪番點燃蠟燭頭於釜下燒之。恐香氣外溢,乃密封其釜使不透氣。一罐蠟燭頭於一夜之間燒光,細火久燜,而釜中之肉爛矣,而且酥軟味腴,迥異尋常。戲名之為「蠟頭燉肉」。這當然是笑話,但是有理。
我沒有外方的朋友,也沒吃過蠟頭燉肉,但是我吃過「壇子肉」。壇子就是瓦缽,有蓋,平常做儲食物之用。壇子不需大,高半尺以內最宜。肉及佐料放在壇子里,不需加水,密封壇蓋,文火慢燉,稍加冰糖。抗戰時在四川,冬日取暖多用炭盆,亦頗適於做壇子肉,以壇置定盆中,燒一大盆缸炭,坐壇子於炭火中而以灰覆炭,使徐徐燃燒,約十小時後炭末盡成燼而壇子肉熟矣。純用精肉,佐以蔥姜,取其不失本味,如加配料以筍為最宜,因為筍不奪味。
「東坡肉」無人不知。究竟怎樣才算是正宗的東坡肉,則去古已遠,很難說了。幸而東坡有一篇《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灶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錢如泥土。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看他的說法,是晚上煮了第二天早晨吃,無他秘訣,小火慢煨而已。也是循蠟頭燉肉的原理。就是壇子肉的別名吧?
一日,唐嗣堯先生招余夫婦飲於其巷口一餐館,雲其佛跳牆值得一嘗,乃欣然往。小罐上桌,揭開罐蓋熱氣騰騰,肉香觸鼻。是否及得楊三郎先生家佳制固不敢說,但亦頗使老饕滿意。可惜該餐館不久歇業了。
我不是遠庖廚的君子,但是最怕做紅燒肉,因為我性急而健忘,十次燒肉九次燒焦,不但糟踏了肉,而且燒毀了鍋,滿屋濃煙,鄰人以為是失了火。近有所謂電慢鍋者,利用微弱電力,可以長時間的煨煮肉類,對於老而且懶又沒有記性的人頗為有用,曾試烹近似佛跳牆一類的的紅燒肉,很成功。
E. 素火腿的製作方法
關於素火腿的做法,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的了解的。因為其中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其實很少有人知道素火腿的。說到素火腿大家一般在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火腿,火腿對於大家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食品了,我們平時在吃方便麵的時候,一般的時候都是會吃火腿的。所謂火腿就是火腿腸。
火腿嚴格來講應該屬於葷菜,所以素火腿大家應該能夠想像得到,所謂素火腿就是素菜做的火腿腸,但是具體哪些素菜一起配製的,大家也是不知道的。所以,針對這個問題,下面就來詳細說說素火腿的做法。
做法一
食材准備:山葯400克、雞蛋、建曲汁20克、嫩糖色15克。精鹽4克、芝麻油4克、味精1克、白糖20克。
上海素火腿
製作步驟
1、將山葯去皮入籠蒸熟,製成泥與濕澱粉一起放在盤內,加入雞蛋清、精鹽、芝麻油:味精、白糖攪勻,成為山葯料。
2、取1/10的山葯料,加入嫩糖色,摻勻放入抹油的鐵盒,攤平入籠蒸硬後取出,為「肉皮」。
3、將3/10的山葯料放在肉皮上,攤平蒸10分鍾,出籠為「肉膘」。
4、再將剩氽山葯料加入砂仁面、建曲汁,用麻油攪勻、攤在「肥膘」上,再入籠蒸35分鍾,晾涼,刷上芝麻油,切片上席即成。
做法二
食材准備:豆油皮10張蘑菇精2克白糖25克色拉油50克醬油50克麻油30克紅曲水10
素火腿拼盤
用具准備:白布40cm*40cm2塊,細麻繩100cm2根
製作步驟
1、將醬油、白糖、色拉油、麻油、紅曲水、蘑菇精同放在鍋內,置火上燒沸,倒入盆中,放入豆油皮,泡透入味。然後,取出豆油皮,用白布包起,再用麻繩扎緊,成長15厘米、直徑5厘米的圓條。
2、將豆油皮圓條放入碗內,上籠蒸1小時—1.5小時,待涼後取出,去麻繩、白布,切刀成小片裝盤,淋麻油即成。
注意事項
1、豆油皮,也稱豆腐皮,市場或超市一般有售,可用。不過在膳緣居素食總匯店裡的、需冷凍密封保存的那種最好。
2、紅曲水的製法:將紅曲米30克放入300克清水中煮沸,改小火續煮5分鍾,然後用紗布過濾去渣,即得。
3、麻繩一定要扎緊。否則素火腿易散。
4、蒸後,要等素火腿涼透後再去除麻繩、白布。
5、切片裝盤,在素火腿兩旁邊裝飾些香菜。
關於素火腿的做法其實現實中還有很多種的,上面介紹的兩種關於素火腿的做法是素火腿的做法中的最簡單的兩種,這主要是針對初學者的。相信大家通過上面的了解,現在應該已經對素火腿的做法學習了差不多了,以後就可以自己做著吃吃,味道還是很不錯的,相當鮮。
F. 雲南硬殼火腿月餅的做法及配方是什麼
水油皮:中筋粉204克,細砂糖21克,水96克,豬油54克。
油酥:麵粉180克,豬油90克。
1、水油皮和油酥材料分別揉成面團。水油皮因為要揉到有彈性最好,我直接丟麵包機攪的。揉到光滑有彈性即可。
G. 火腿月餅的做法及配方
主料:雲腿300g、麵粉150g、豬油90g、蜂蜜105g、白砂糖75g、低筋麵粉450g、黃油120g、玉米油75g、豬油45g、水60g、雞蛋液105g、白糖45g、蜂蜜45g
輔料:泡打粉5g
1、火腿肉太咸用水泡一夜去除部分鹽分。
2、泡過的火腿肉放入蒸鍋里蒸熟。
3、把蒸熟的火腿肉切成黃豆大小的肉丁。
4、往火腿肉里加入豬油90克,蜂蜜105克,白砂糖75克拌勻,腌制一段時間。
5、麵粉放炒鍋里小火炒熟。
6、把炒熟的麵粉放入火腿肉里攪拌均勻至無乾粉即可。
7、把黃油、豬油、玉米油放入一個小鍋里加熱融化。麵粉和泡打粉混合過篩備用。
8、水90克,雞蛋液105克,白糖45克,蜂蜜45克放入一個大碗里攪勻。
9、把水糖蛋液倒入油液中攪拌均勻成糖油液。
10、把糖油液分多次加入麵粉盆中,和成柔軟的面團。
11、把面團平分成40克一份,火腿餡平分成26克一份。
12、取面團一個,麵皮壓扁,放入餡料包起來,團成圓球。
13、包好的面團放入鋪了油紙的烤盤上。
14、烤箱預熱,200度烤30分鍾即可。
H. 油皮怎麼炒
油性皮膚便是一種豆油皮,水豆腐堅信大夥兒都是有吃過,能夠 清燉,例如宮保雞丁,能夠 燒湯,例如鯽魚豆腐湯,它具備很高的營養成分,它的蛋白成份非常高,並且多吃對身體有一定的益處,可是油性皮膚是水豆腐歷經一些非常的方式做成的,很多人不清楚它的作法,那麼炒油皮的做法全集是什麼呢?
炒油皮的做法大全
豆油皮是中華傳統豆類食品,在我國北方和南方地域有多種多樣特色美食。豆油皮性平味甘,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祛痰、健脾養胃、祛毒、抑汗等作用。豆油皮營養豐富,蛋白、碳水化合物成分高,據現代科學技術測量,也有鐵、鈣、鉬等身體所必不可少的18種營養元素。
中醫基礎理論覺得,少年兒童服用能提升抵抗能力,推動人體和智商的發展趨勢。老人長期性服用可益壽延年。非常對孕婦生完孩子期內服用既能迅速修復身心健康,又能提升母乳。豆油皮也有易於消化、消化吸收快的優勢。是一種婦、幼、老、弱兩相宜的服用上品。
炒油皮的做法大全
採用濃豆槳,倒進炒菜鍋中,加溫時留意不必燒開,鍋中豆槳的表面就造成一層皮膜,用竹簽子等專用工具適當地撈起來並使之漸漸地乾躁,但也是有在未乾躁時就多方面烹飪服用的。此膜撈起來後鍋中會再度造成皮膜,再次撈起來,那樣這般反復,豆槳的濃度值會慢慢較稀,要適度地給與補充。
「王橋」水豆腐、豆油皮 產自浚縣黎陽鎮東、西王橋村。東緊挨衛河,該地有著「水豆腐天堂」之稱,可考歷史時間近300年。水豆腐能烹調出100多種菜式。是酒宴和家居服用美味。王橋水豆腐生產加工獨特、製做細致、質白鮮嫩、味兒正宗、 硬軟適當、煮燉不碎、蒸炒不破、煎炸後綿軟。豆油皮薄而勁道,為拌冷盤上品,水豆腐和豆油皮除供應本縣外,還熱銷相鄰數縣及安陽市、新鄉市、新鄉市等市。
炒油皮的做法大全
懷安城豆油皮的味兒往往芬芳爽口,與它的製作過程相關。不久從豆油皮布上扯下來的豆油皮白生生、筋顫顫,假如把它象手帕那般揉成一團甩在皮板上,光潔的豆油皮不容易有一絲縫隙,並且都不容易掉角,簡直筋得無法想像,這也是懷安城豆油皮的獨到見解。 碾成的豆油皮,其食用方法較簡易,一般與蔬菜水果搭配,拌冷盤或炒海就可以;而油性皮膚的菜餚則比較豐富多彩。
I. 火腿是怎麼做出來視頻
火腿腸是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一種肉類食品,它是以畜禽肉為主要原料,輔以填充劑(澱粉、植物蛋白粉等),然後再加入調味品(食鹽、糖、酒、味精等)、香辛料(蔥、姜、蒜、豆蔻、砂仁、大料、胡椒等)、品質改良劑(卡拉膠、Vc等)、護色劑、保水劑、防腐劑等物質,採用腌制、斬拌(或乳化)、高溫蒸煮等加工工藝製成,其特點是肉質細膩、鮮嫩爽口、攜帶方便、食用簡單、保質期長。
材料:玉米(玉米罐頭會比速凍玉米甜一些,超市都有賣)、火腿、黃瓜或青豆等。 火腿、黃瓜切丁。
做法:
1、鍋中放少許油,油燒熱的時候放入玉米,火腿,翻炒,鍋內放一點水。
2、繼續放入黃瓜,黃瓜或青豆是調節顏色的,而且放點黃瓜也比較爽口。
3、鍋內放入雞精、鹽,具體的量要根據自己的口味了,還有糖,不愛吃甜的少加一點。
4、用澱粉勾芡,倒入鍋中,在炒兩三下就可以出鍋啦^^
香炸火腿腸
原料/調料]
火腿腸2條,雞蛋2個。
花生油500克(實耗油50克)、鹽10克、白糖3克、干生粉適量。
[製作流程]
1、火腿腸切厚圓片,放入盒內待用。
2、雞蛋打散,加入鹽、白糖、干生粉調成糊。再下入切好的火腿片拌勻。
3、燒鍋下油,油溫100度時把火腿腸每片掛上蛋糊,放入油鍋內炸至金黃即成。
黃瓜炒火腿腸
做黃瓜炒火腿腸的時候,都會關心到底先放哪一個,一般先放少少量火腿腸,爆出香味,再放黃瓜,再放剩下的火腿腸。這樣即有火腿的香味,又不會把火腿炒的太爛。
因為黃瓜炒不好很難吃,我的意見是做成熱的涼拌菜:熱油放入辣椒碎,然後倒入切好的火腿腸片,爆炒,又要一般炒菜多些,火腿腸有些煎過的感覺就行,熄火,倒入黃瓜片,到入鹽、味精、雞精少許,醋一點,拌勻即可。
http://video..com/v?word=%D4%F5%C3%B4%D7%F6%BB%F0%CD%C8&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怎麼做火腿視頻....
J. 炸火腿皮子怎麼做
炸火腿的做法
1.火腿片5片,自然解凍,廚房紙巾擦乾水分。
2.雞蛋打成蛋液,火腿片分別裹上麵粉、蛋液和麵包粉備用。
3.油溫170度左右下鍋油炸,炸至兩面金黃後出鍋稍瀝油。
4.新鮮高麗菜鋪底,美乃滋撒上一些黑胡椒,擺上炸火腿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