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油皮是怎麼做的
酥餅做法
油酥:麵粉100克,油(我用的是豬油,買的白酥油也可以):50克,搓勻即成。
水油皮:麵粉200克,油(我用的還是豬油):50克,搓勻,加水100ml揉成光滑的面團。
將油酥和水油皮分別分成12塊,每一個水油皮包一塊油酥,擀開,捲起,再擀開,這樣反復3至4次,即成酥餅皮。包上餡料,收口朝下放烤盤內,在餅皮上刷水或蛋黃液(我刷的是水,如果刷蛋黃液烤出來就是黃色的),撒上白芝麻,烤箱設置220度左右烤25分鍾就差不多了。
小酥餅(特酥)
上午做了個芝士蛋糕和一些好吃的小餅干
隆重推薦小餅干,因為特別酥,所以偶暫且叫它小酥餅吧!
上方子:
黃油
80g糖粉
60g蛋黃
2個
低粉90g玉米粉40g
奶粉
10g(這個我家沒有所以沒加)
泡打粉2小勺
做法:
1黃油
80g
+
糖粉
60g
打松發,再加
蛋黃
,要一個個加
2低粉90g玉米粉40g
奶粉
泡打粉2小勺過篩加入1中
3切拌均勻
4擠成形,放入抹了油的烤盤中
5從上往下第二層,170度12—15分鍾左右
喜歡顏色深的可放在第一層,不過要小心不要焦了哦!
2. 蛋黃酥中的水油皮用熱水還是冷水好
蛋黃酥中的水油皮可以使用溫水來製作。使用冷水的話,混合不均勻熱水的話容易把面燙熟,所以建議使用溫水來做,效果是最好的。
蛋黃酥:
蛋黃酥是由小麥、黃油、蛋黃等做成的傳統中式糕點。近年來隨著用料的不斷升級,蛋黃酥逐漸成為一款網紅產品。配料有白砂糖、水、黃豆、豆沙、咸鴨蛋、糯米皮等,做法與蘇式月餅有很多共通之處。傳統的蛋黃酥用的是豬油,現在多用的黃油,就除去了熬豬油的麻煩,並且增強了口感,使得蛋黃酥有一股濃香的奶香味。
3. 做酥皮月餅的水油皮時為什麼要用熱水
不是必須要用熱水。
熱水使面團的延展性好,韌性降低,可以馬上製作,涼水面團需要餳一會兒。
還是涼水好,水油皮不容易開裂,包裹的油麵不會露出開。
100麵粉,30豬油,50左右的水,10糖
4. 製作蛋黃酥如何油脂的選擇
食用油就好了。
蛋黃酥是中秋時節非常受歡迎的一款月餅,其實如果大家喜歡吃蛋黃酥並不一定要等到中秋時節,只要學會製作蛋黃酥,天天都可以在家享用這款美食。蛋黃酥的做法很有講究,製作蛋黃酥要講究方式方法,同時製作出來後也要注意保存。
一、製作24個蛋黃酥的用料
水油皮:高筋麵粉(500g);豬油(170g);溫水(200g);細砂糖(50g);鹽(少許)。
油酥皮:低筋麵粉(400g);黃油(220g)。
餡料:紅豆沙(500g);咸鴨蛋黃(24個)。
輔料:適量黃酒、蛋黃液、白芝麻。
二、蛋黃酥的做法
1:黃酒浸泡生咸鴨蛋15分鍾,然後把咸鴨蛋放入150℃預熱的烤箱中烤3分鍾。
2:將紅豆沙分成約20g的小球,將鴨蛋黃包在紅豆沙中,揉成圓球。
3:製作油酥。將黃油軟化搓入麵粉中揉勻,揉成光滑面團,備用。
4:製作水油皮。混合所有水油皮原料,揉成面團,醒發20分鍾後分成25g每個的小面團。
5:把油酥分成15g每個的小圓面團,用水油皮包住,揉成小球,收口朝上。
6:將揉成的小球壓扁,擀成長條,然後捲起來收口朝上,鬆弛15分鍾。
7:鬆弛後壓扁,再擀成長條狀,從一頭捲起收口朝下,鬆弛15分鍾。
8:鬆弛好後,收口朝上,大拇指從中間按下,兩頭向中間收,壓扁,擀成圓麵皮。
9:將包好蛋黃的紅豆沙放到麵皮中,收口包緊。
10:將包好的蛋黃酥收口朝下(注意要捏緊)放入烤盤,表面刷一層蛋黃液。同時烤箱預熱180度。
11:放入烤箱,上下火180度,烤15分鍾後取出,再刷一層蛋黃液,撒上白芝麻。
12:再烤20-30分鍾(時間可根據自家烤箱自由控制)至表面金黃即可取出。
三、製作貼士
1.油酥皮用的黃油可以用豬油代替,喜歡黃油的話可以選擇紐西蘭的威士寶,乳香濃郁,口感滋潤;
2.麥子每次用的紅豆沙牌子都是是王致和的,他家的比較細膩,干濕度適中。據說豆沙的水分多了,酥皮容易受潮;
3.蛋黃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成品的口感。麥子用的蛋黃是洞庭牧歌牌子的,他家的蛋黃每每吃起來都吱吱冒油,現成的蛋黃用起來也省時;
4.刷蛋液的時候最好用羊毛刷,均勻健康,以前麥子用的塑料刷刷不均勻;
5.放置一兩天的蛋黃酥可能會變的有點軟,用微波爐低火加熱一下便可恢復酥脆。
5. 油酥面和水油皮的做法,希望各位老師幫忙解答一下
油酥面oil-mixed
dough
:油脂和麵粉調制而成的面團.一般是把燒開的油倒入麵粉里拌勻或者揉成團。
水油皮就是麵粉加上豬油和水一起揉成面團
6. 用植物油做鮮肉月餅的水油皮可以嗎
可以,下面介紹做法:
准備材料:中筋麵粉160g、玉米油65g、豬肉餡40g、大蔥半根、生薑1小塊、白糖15g、老抽1g、料酒2ml、鹽3g、雞粉2g、五香粉2g
製作步驟:
1、肉餡放入碗中,加入食鹽、老抽、料酒、食鹽、雞粉、五香粉,大蔥末和生薑末。
7. 水油皮和油酥皮的區別
區別(如圖所示左邊為水油皮,右邊為油酥皮):
1、成分不一樣。
油酥皮是以1份麵粉、0.5份的油和成的面擀制的麵皮;水油皮是以1份麵粉、0.3份的水和1/4的油和成的面擀制的麵皮。
2、手感不一樣
油酥皮要比水油皮的手感硬些,水油皮 要比油酥皮的手感韌些。
3、添加劑不一樣。
水油皮是由水、油、麵粉調成的,根據不同需要適量加糖和鹽,水油皮要放3克的酵母,是需要醒發10分鍾的。而油酥皮不需要。
4、口感不一樣。
油酥皮更加酥脆層次分明;水油皮口感較軟但是更加均勻
(7)水油皮為什麼要用豬油擴展閱讀:
點心起酥辦法:
1、製作酥面的油必須為冷油,以熟豬油為佳;
2、麵粉一定要與油脂搓揉均勻,尤其在用豬油時,多擦多揉才會使凝固的油在麵粉中分布均勻;
3、如果是炸製品,酥面中的麵粉一般為生粉,如果是烤製品,有時也用熟粉(放在盤子中封保鮮膜上籠約10-15分鍾蒸熟),由於熟粉的蛋白質變性,失去形成麵筋的能力,起酥的效果會更好;
4、由於現在很多都用的是桶裝或罐裝經提煉過的熟豬油,其質地會因品質的不同而偏硬,所以在擦制酥面時可加大豬油的量,500克麵粉可加250-500克不等;
5、製作好的酥面需靜置片刻(視工作間溫度和氣溫,或冷藏或置於工作溫度下),待用時再次搓揉均勻成團;
6、酥面中的含油量一般烤製品要比炸製品的用油量大。
8. 玫瑰鮮花餅的製作方法 水油皮怎麼做
製作原料:
玫瑰餡:玫瑰醬300克、麵粉50克、去皮熟花生仁25克、熟黑芝麻25克、糖適量。
鮮花餅皮油酥:中筋麵粉250克、豬油125克。
鮮花餅皮水油皮:中筋麵粉250克、豬油50克、清水130克(面團要柔軟)、糖30克(直徑5厘米的玫瑰鮮花餅50個左右,做得量少的可以將原料減半)。
製作過程:
1、將50克生麵粉在無油無水的鍋中中小火炒到微黃出香味關火晾涼。
2、將花生和芝麻放入保鮮袋用擀麵杖擀碎成小顆粒,擀碎後花生和芝麻的香味就出來了。
3、將玫瑰醬放入大碗中,然後放入焯好的熟麵粉、花生芝麻碎拌勻。
4、將做好的玫瑰花餡根據下面外皮的數量分成小份,捏成小球的形狀。
5、將水油皮中的原料全部倒入一個小盆中混合後揉成光滑柔軟的面團(一定要柔軟一些,不然後麵包的時候易發硬),拿出包上保鮮膜餳20分鍾。
6、將油酥裡面的麵粉和豬油倒入干凈的盆中用手將麵粉和豬油搓勻捏合成面團也包上保鮮膜。
7、將水油皮和油酥分成同樣數量的小份。
8、取一個水油皮用手掌壓平捏成成圓皮放入一個油酥。
9、然後將水油皮的四周捏合將油酥包在水油皮的裡面,要包緊。
10、將所有的水油皮和油酥都包好,按照包的順序排列,每包好一個就要蓋上以免外皮發干。
11、取第一個包好的小面團,擀開成長橄欖形,注意不要擀得太薄,以免最後擀成圓皮的時候層太薄破掉。
12、然後從一端向里捲起來,將封口朝下擺到案板上,還是要蓋上以免干皮變硬。
13、按照順序將其全部捲成卷,然後還是按照順序排列。
14、按照先後的順序,取第一個小卷,豎著擀開(還是不要太薄),還是從一端向里捲起來,將封口朝下擺到案板上,要蓋上以免干皮變硬,將其全部做完按照先後順序排列。
15、取第一個卷了兩次的小卷,豎著壓扁,然後用擀麵杖擀開成中間厚四周薄的圓皮,放上一個玫瑰餡。
16、用手的虎口處或者像包包子一樣將四周收攏捏緊,不要露出玫瑰餡。
17、將封口處沖下放到案板上用手掌輕輕壓平成圓餅狀,玫瑰鮮花餅的生坯就做好了。
18、所有的餅都做好後擺入考盤中,烤箱預熱180度(根據烤箱的溫度)中層烤15-20分鍾,取出晾涼放入盒中密封保存,室溫中可以保存一周。
9. 蘇式月餅要用豬油,豬油的作用是什麼
傳統的中式酥皮一般都是用豬油製作。一是因為豬油夠香二是因為豬油的起酥性非常好。但隨著現在人們食用動物油脂越來越少豬油也越來越難以買到。也可以用色拉油和黃油,相對來說豬油起酥性最好,黃油次之,色拉油最末。從口感上來說,豬油是軟酥,黃油居中,色拉油是脆酥。從價格上來說,黃油價位最好,豬油次之,色拉油最低。
10. ,做水油皮用的豬油是生豬油還是熬熟的豬油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