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油皮是怎麼做的
讓水油皮更薄的做法:
將中筋麵粉和高筋麵粉在案板上混合均勻,再中間開窩,加入雞蛋、白糖、吉士粉、豬油等搓化,然後加入清水揉搓成團,隨後用濕毛巾蓋住餳20分鍾。
做法:
普通麵粉150克,豬油60克,細砂糖25克,
1、將水油皮面團的所有配料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團。
2、將油酥面團的所有配料也混合揉成面團。
3、將水油皮面團和油酥面團分別分成大小均等的9份,並靜置鬆弛15分鍾 左右。
4、取一個小的水油皮面團,在手掌上壓扁。
5、把小油酥面團放在壓扁的水油皮面團上。
6、用水油皮面團把油酥面團包起來。
7、包好的面團收口朝上放在案板上,並用手掌壓扁。
8、用擀麵杖把面團擀成長橢圓形。
9、擀好的面片,從外往內捲起來。
10、卷好的面團如圖。
11、把卷好的面團,再次用擀麵杖擀成長橢圓形面片。
12、和第11步一樣,再次把面片捲起來。
13、卷好的面團。
14、將卷好的面團用擀麵杖擀成圓形的面片。
2. 面團擴展階段和完全階段的區別
一、出筋
揉面的過程:面團逐漸形成有組織有韌性的麵筋的過程。最初麵粉和其他材料混合的時候是十分鬆散的狀態,這時並沒有形成麵筋。隨著麵包機的揉制和攪拌,麵粉慢慢開始成團,看不到鬆散的麵粉,此時說明面團已經開始出筋了。
出筋的面團:麵粉已經可以成團,但表面會比較粗糙,麵筋的韌性也不夠強。一般我們用中種法製作麵包時,中種面團揉至到這樣的初級階段(出筋)就可以了。
1、面團發酵:
1、一般面團基礎發酵溫度在28度,濕度為75%,一發在麵包機60—80分鍾左右發酵完成,具體時間還要看面團的狀態而決定。
2、二次發酵溫度38度左右,濕度為85%,二發放在烤箱里發酵,這里重點要說如果你的烤箱發酵溫度高於40度,不建議打開烤箱的發酵功能。
可以接盆熱水放在烤箱里,烤盤放在比較靠上的位置,利用熱水的溫度和濕度來發酵面團,30分鍾取出熱水試下溫度,水涼的話再換一盆熱水。熱水我們就可以用家裡熱水器45度熱水即可。
3. 水油皮的配方做法 水油皮配方的做法
1、水油皮用料:低粉100克、清水40克、植物油15克、白糖20克、乾酵母1/2小勺。
2、油酥用料:玉米澱粉50克,豬油25克,食鹽3克,新鮮香蔥末15克。
3、把水油皮的材料混合在一起揉幾分鍾,成較光滑的面團。
4、蓋上保鮮膜放溫暖處發酵至2倍大。發酵好的面團排氣揉成原面團的大小,蓋上保鮮膜鬆弛15分鍾。
5、這個時間來做油酥,把油酥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先用筷子拌勻,再用手揉成團。 鬆弛好的水油皮按扁,包入油酥。收口朝下,稍微按扁,再次鬆弛15分鍾。
6、案板上撒少許乾粉防粘,把面團擀成長方形的面片,兩頭分別往中間對折即可,水油皮就做好了。
4. 水油皮和蛋撻皮如何做
1、原料:
A.塔皮材料:低筋麵粉270克,高筋麵粉30克,酥油45克,片狀馬琪琳(包入用,就是植物黃油)250克,水150克左右(根據面團的軟硬程度逐漸添加,不要一下子都倒進去)。
B.蛋塔水材料:鮮奶油210克,牛奶165克,低筋麵粉15克,細砂糖63克,蛋黃4個,煉乳15克(可根據口味決定放還是不放。放了煉乳之後,蛋塔水的奶味會更香濃。)
2、高粉和低粉、酥油、水混合,拌成面團。水不要一下子全倒進去,要逐漸添加,並用水調節面團的軟硬程度,揉至面團表面光滑均勻即可。用保鮮膜包起面團,鬆弛20分鍾。
3、將片狀馬琪琳用塑料膜包嚴,用走棰(French Pin)敲打,把馬琪琳打薄一點。這樣馬琪琳就有了良好的延展性。不要把塑料膜打開,用壓面棍把馬琪琳擀薄。擀薄後的馬琪琳軟硬程度應該和面團硬度基本一致。取出馬琪琳待用。
4、用走棰敲打。
5、擀薄的馬琪琳。
6、案板上施薄粉,將鬆弛好的面團用壓面棍擀成長方形。擀的時候四個角向外擀,這樣容易把形狀擀得比較均勻。擀好的面片,其寬度應與馬琪琳的寬度一致,長度是馬琪琳長度的三倍。
5. 水油麵團包油酥怎麼做
用料
低筋麵粉100克,A酥皮
中筋麵粉150克,B油皮
三絲餡料 適量,C餡料
豬油30克,B油皮
溫水80克(30℃左右),B油皮
做法
1
先做餡料,三絲餡煸炒後勾芡(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餡料,在這里我用的是肉絲、胡蘿卜絲和香菇絲)待涼備用
2
將材料A混合、揉勻成團
3
將材料B混合,先在盆中混合均勻
4
再倒在桌面上,用力揉搓,使面團起筋,揉至呈光滑面團)
5
蓋上打蛋盆,醒面15-20分鍾左右
6
鬆弛後的B面團,稍稍擀開,將A面團放在B面團上,包起後壓扁
7
將面團擀開,擀至長方形
8
將擀開的面團:1次三折(只折1次,不能多折,多折面團會硬)
9
再次擀開,擀至厚為0.2cm的片狀。上下用刀修除邊
10
由上自下,慢慢捲起,卷得要緊!收口處塗抹層蛋清後再捲起收口,兩端突出的面團往裡塞
11
用鋒利的刀切成均勻的塊狀
12
桌面撒少許粉,取一個面團,用手輕壓後,再用擀麵杖輕輕擀開
13
包餡處塗抹層蛋清
14
放上適量餡料
15
右端推入,塗抹蛋清後收口。上部捏緊(不用塗抹蛋清)捏成眉毛狀
16
上部捏花紋,呈眉毛的樣子。(看,像不像眉毛呀,哈)
17
鍋中倒入油,加溫。油溫升至150℃才可放入油炸
18
炸至眉毛酥浮起,表面呈金黃色即可,瀝油、裝盤
小貼士
1.油皮面團一定要用力搓揉至面團起筋、呈光滑面團。這里的光滑指的是三光:面光、台光、手光
2.第10步,擀開的面團一定要是由上自下捲起(卷長度),從左向右卷(卷寬度)那就錯了!卷的時候一定要卷緊,這個是關鍵!
3.無論是切好的面團,還是包好餡的面團,不馬上油炸的,一定要用干凈布(稍稍弄濕)蓋在面團上,以免面團乾裂。
4.炸眉毛酥,油溫很重要!在150℃左右最適合。油溫過低,易散開。油溫過高,酥就會緊,沒有層次感。
6. 月餅的水油皮怎樣製作
材料:普通麵粉250克,豬油110克,細砂糖25克,水42克
1、將水油皮面團的所需的麵粉150克,豬油60克,細砂糖25克,水42克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團。
2、將油酥面團的所需的麵粉100克,豬油50克也混合揉成面團。
3、將水油皮面團和油酥面團分別分成大小均等的9份,並靜置鬆弛15分鍾左右。
4、取一個小的水油皮面團,在手掌上壓扁。
5、把小油酥面團放在壓扁的水油皮面團上。
6、用水油皮面團把油酥面團包起來。
7、包好的面團收口朝上放在案板上,並用手掌壓扁。
8、用擀麵杖把面團擀成長橢圓形。
9、擀好的面片,從外往內捲起來。
10、卷好的面團如圖。
11、把卷好的面團,再次用擀麵杖擀成長橢圓形面片。
12、和第9步一樣,再次把面片捲起來。
13、卷好面團。
14、將卷好的面團用擀麵杖擀成圓形的面片即可。
7. 請問:油麵 水油麵 油酥,這3種的面、油、水的比例
1、水油麵皮:水油麵用麵粉500克,油100克,水約175~200克(指炸製品,如果夏天天熱,還可用略低於30度的溫水)或是80度左右的熱水(對烤製品而言)調制而成。
2、油麵皮:油麵的麵粉必須是低筋麵粉,,是加少許高筋麵粉,油脂必須是冷油。在投料標准上,配比要適當合理,一般水油麵與油酥面的配比是6:4或5:5。
3、酥麵皮:油酥中麵粉和豬油的比例是1:1;酥面一般是由油脂和麥面擦制而成的,油脂有熟豬油、黃油、色拉油等等,其中熟豬油是首選,其成品潔白、細膩、酥層清晰;麥面一般選用低筋麵粉。
(7)水油皮要揉到什麼程度擴展閱讀:
製作關鍵點
1、製作酥面的油必須為冷油,以熟豬油為佳。
2、麵粉一定要與油脂搓揉均勻,尤其在用豬油時,多擦多揉才會使凝固的油在麵粉中分布均勻。
3、如果是炸製品,酥面中的麵粉一般為生粉,如果是烤製品,有時也用熟粉(放在盤子中封保鮮膜上籠約10-15分鍾蒸熟),由於熟粉的蛋白質變性,失去形成麵筋的能力,起酥的效果會更好。
4、由於現在很多都用的是桶裝或罐裝經提煉過的熟豬油,其質地會因品質的不同而偏硬,所以在擦制酥面時可加大豬油的量,500克麵粉可加250-500克不等。
5、製作好的酥面需靜置片刻(視工作間溫度和氣溫,或冷藏或置於工作溫度下),待用時再次搓揉均勻成團。
6、酥面中的含油量一般烤製品要比炸製品的用油量大。
8. 水油皮是怎麼做的
酥餅做法
油酥:麵粉100克,油(我用的是豬油,買的白酥油也可以):50克,搓勻即成。
水油皮:麵粉200克,油(我用的還是豬油):50克,搓勻,加水100ml揉成光滑的面團。
將油酥和水油皮分別分成12塊,每一個水油皮包一塊油酥,擀開,捲起,再擀開,這樣反復3至4次,即成酥餅皮。包上餡料,收口朝下放烤盤內,在餅皮上刷水或蛋黃液(我刷的是水,如果刷蛋黃液烤出來就是黃色的),撒上白芝麻,烤箱設置220度左右烤25分鍾就差不多了。
小酥餅(特酥)
上午做了個芝士蛋糕和一些好吃的小餅干
隆重推薦小餅干,因為特別酥,所以偶暫且叫它小酥餅吧!
上方子:
黃油
80g糖粉
60g蛋黃
2個
低粉90g玉米粉40g
奶粉
10g(這個我家沒有所以沒加)
泡打粉2小勺
做法:
1黃油
80g
+
糖粉
60g
打松發,再加
蛋黃
,要一個個加
2低粉90g玉米粉40g
奶粉
泡打粉2小勺過篩加入1中
3切拌均勻
4擠成形,放入抹了油的烤盤中
5從上往下第二層,170度12—15分鍾左右
喜歡顏色深的可放在第一層,不過要小心不要焦了哦!
9. 老婆餅的水油皮怎麼做
用料1(水油皮&油酥)
中筋麵粉 100克(水油皮)
細砂糖 15克(水油皮)
水 45克(水油皮)
全蛋液 2小勺(10ML)(水油皮)
豬油 10克(水油皮)
中筋麵粉 80克(油酥)
豬油 50克(油酥)
用料2(糯米餡&裝飾)
糯米粉 70克(糯米餡)
細砂糖 70克(糯米餡)
水 110克(糯米餡)
炒熟的白芝麻 30克(糯米餡)
豬油 35克(糯米餡)
全蛋液 適量(表面裝飾)
白芝麻 適量(表面裝飾)
老婆餅的做法
首先製作糯米餡。水、細砂糖、豬油一起倒入鍋里
10. 水油皮面的原理
水油皮面的原理:水油麵由麵粉、水、油一般以5:2:1的比例摔制而成,一般使用80度左右的熱水。水油麵有筋力,韌性,與干油酥配合使用,使皮胚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包捏性能。水油麵需要反復揉搓,使面團上進,揉勻搓透,並通過摔的方法使面團上勁。
麵粉一般採用筋力較小的粉,可以用低筋或者中筋粉,做明酥產品時用低筋粉更佳,不容易形成麵筋質,起酥效果更好。干油酥採用擦制手法完成,一定要擦勻,擦透。
麵食傳統
面點小吃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當時已有石磨,可加工麵粉,做成粉狀食品。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已出現油炸及蒸制的面點,如蜜餌、酏食、糝食等。此後,隨著炊具和灶具的改進,中國面點小吃的原料、製法、品種日益豐富。
出現許多大眾化風味小吃。如北方的餃子、面條、拉麵、煎餅、湯圓、煎餃等;南方的燒麥、春卷、粽子、元宵、油條等。此外,各地依其物產及民俗風情,又演化出許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