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子的含泥量對混凝土有什麼影響
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測方法標准》規定:砂的含泥量:混凝土強度等級大於等於C60,含泥量小於等於2.0%;C55--C35為不大於3.0%;強度等級小於C30時,含泥量不大於5.0%。
粗集料(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C60以上,小於0.5%;C55--C35為不大於1.0%;強度等級小於C30時,含泥量不大於2.0%。
2.含泥量大了不單對混凝土的強度有影響,而且對混凝土的耐久性有很大的影響.抗凍性減低比較明顯.因為混凝土中的含泥會影響混凝土的均勻:水泥石與碎石,水泥石之間的粘結;會在混凝土中形成不封閉的氣空;而且在凍融情況下,含泥膨脹比、收縮比與混凝土不一樣,所以,很大程度上影響砼的耐久性
3.砂石含泥量過大降低混凝土骨料界面的粘結強度,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對控制混凝土的裂縫不利.
4 .降低水泥漿對粗骨料的握裹力,從而降低混凝土強度。
5 .含泥量過大會導致水泥與碎石間內摩擦力減小,內應力增加,產生滑動最終開裂,降低強度,另外泥過大還可能對鋼筋產生腐蝕作用,降低鋼筋強度。
⑵ 砂子里含油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大碼
在混凝土結構組成中,油類物質和泥漿均降低細骨料(砂子)和粗骨料(石子)之間的結合(咬合)強度。
目前雖然針對砂子含油量對於混凝土強度性能造成影響暫時沒有相關標准,但是含泥量大小對於混凝土強度影響是有標準的,建築工程中規定:混凝土中砂子含泥量不允許超過3%,據有關數據顯示,砂子含泥量超過3%時,每上升一個百分點,混凝土強度將以10%的速度遞減。
由此可見,對於油類來說,其潤滑性質將更加影響砂子和石頭之間的結合強度,和含泥量對於混凝土的影響應該是類似的。
⑶ 石塊大對混凝土有什麼影響
石塊大對混凝土的影響有:石塊大,混凝土離心率比較高,澆築的時候容易堵管。
⑷ 拌混凝土時 ,石子的外形特點和粒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有哪些
對砼性能造成不利影響的骨料特徵有:針片狀顆粒,表面光滑,顆粒有尖銳稜角。
骨料粒形呈針片狀,在短軸方向容易破壞,其破壞荷載可能遠小於骨料與水泥結石之間的粘接力,直接制約砼的強度。因此要求骨料粒形盡量在三軸方向等徑,嚴格控制針片狀顆粒的含量。
骨料表面光滑將降低水泥結石與骨料的粘接力,受載時容易沿結合面破壞,同樣制約了砼強度。用天然骨料拌制的砼試件進行抗壓測試時,多數都是沿結合面破壞,骨料本身基本不會被壓碎。因此生產標號較高的砼時,要求骨料顆粒至少要有兩個人工形成的破碎面,並通過骨料生產設備對顆粒進行整形,去除尖銳稜角,以增加砼強度。
粒徑是通過其孔隙率影響砼性能的。粒徑越大,孔隙率越低,填充材料就越少,砼的流動性及和易性越差,但相同的膠凝材料製作的砼強度越高。反之,砼流動性越高,和易生越好,相同膠凝材料正反強度則越低。
⑸ 石子的含鐵量大了,對混凝土有什麼隱患和副作用 麻煩解釋下
什麼形態的鐵?
粉末狀還是石頭含鐵?
粉末會破壞混凝土耐久性
含鐵會增加石子密度,直接增加生產成本
⑹ 石子的含鐵量大了,對混凝土有什麼隱患和副作用
石子的含鐵量大,直接降低了石子的抗腐蝕性,特別是耐酸性
導致整個混凝土構件的抗腐蝕能力降低
⑺ 請問一下混凝土的骨料石頭如果級配偏小就是石頭偏小的話對混凝土有什麼影響嗎
有啊,影響強度,大骨料在裡面首先是起到強度支撐作用,最主要的是水化熱會變的很高,尤其是在大體積澆築的時候,因為在混凝土裡面大骨料的接觸面積比細小的接觸面積小,水泥水化熱也就會變大,所以用小石頭偏多,很可能引起水化熱裂縫和強度降低的問題。
⑻ 在對混凝土用砂、石的質量要求中,應限制哪些有害物質的含量這些有害物質對混凝土的性質有何影響
砂中有害物質包括粘土、淤泥、雲母、輕物質、硫化物和硫酸鹽及有機物質。
砂中粘土、淤泥、雲母、輕物質過多,會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薄弱層,若粘附在骨料表面,又會妨害骨料與水泥石的粘結。硫化物與硫酸鹽的存在會腐蝕混凝土,引起鋼筋的銹蝕,降低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有機物質含量過多,會延遲混凝土的硬化,影響強度的增長。
特點
混凝土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因而使其用量越來越大。同時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其使用范圍十分廣泛,不僅在各種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業,機械工業,海洋的開發,地熱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混凝土
⑼ 混凝土裡摻入石頭會有什麼後果
施工過程往混凝土中加入石頭,如果是澆築受壓構件(柱、牆、壩等),問題不大;如果是澆築受拉、受彎構件(梁、板等),則會有問題,因為混凝土的抗拉/抗折強度會有所降低。
石頭後加入已經攪拌完畢的混凝土,沒有經過與水泥漿的充分攪拌,石頭與水泥漿界面會有存在許多缺陷,界面粘結強度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