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豬身上長了一個一個像銅錢一樣的癬該用什麼葯
這個病不是樓上說的由寄生蟲引起的,這是典型的豬真菌病。
皮膚真菌病又稱皮膚絲狀菌病,是由皮膚癬菌引起的動物和人的種慢性皮膚傳染病,俗稱脫毛素禿毛癬、錢癬或匍行修等,在人的臨床上簡稱為癬。本病主要侵害家者、禽類及人的毛發羽毛古膚指甲、爪、蹄等角質化組織,形成癬斑;表現為脫毛。脫屑、滲出、結痂及癢感等書業但一般不侵犯皮下等深部組織和內臟。本病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豬對本病有一 定的易感性。
2.緊急預防 當發現病豬時,應立即隔離治療;並對全群檢查,全面觸診皮膚,對與病豬接觸的豬群,也要進行預防性治療,通常來用抗真葯的葯物進行全身噴淋預防法。豬舍要進行徹底的消毒。其常用的方法是:用熱(50C) 5%硫酸石炭溶液或熱(60C) 5%克遼林消毒;也可用20%新鮮熟石灰乳劑刷白豬舍,同時用含2%福爾馬林和1%苛性鈉溶液(保存於寒冷狀態),將豬舍機械清掃後,按每平方米1kg計算噴灑溶液。消毒後關閉豬舍3h,然後開啟門窗換氣,並用常水洗凈飼槽。
B. 豬長癩怎麼辦
1、葯浴或噴灑療法。20%殺滅菊酯(速滅殺丁)乳油,300倍稀釋,或2%敵百蟲稀釋液或雙甲脒稀釋液,全身葯浴或噴霧治療。務必全身都噴到;連續噴7-10天。並用該葯液噴灑圈舍地面、豬欄及附近地面、牆壁,以消滅散落的蟲體。
葯浴或噴霧治療後,再在豬耳廓內側塗擦自配軟膏(殺滅菊酯與凡士林,1:100比例配製)。 因為葯物無殺滅蟲卵作用,根據疥蟎的生活史,在第1次用葯後7~10 天,用相同的方法進行第2次治療,以消滅孵化出的蟎蟲;伊維菌素、雙甲脒、蟎凈也可以。
2、飼料中添加「金維伊」(0.2%伊維菌素預混劑)或「鼎豐」(0.2%伊維菌素預混劑+5%芬苯達唑預混劑合劑)。具體添加說明如下:
「金伊維」每噸飼料添加本品:肥育豬1-1.5公斤、種公豬和懷孕母豬4-5公斤、懷孕後期90天至哺乳結束的母豬3公斤,徹底混合均勻後,連用7天。
「鼎豐」 每噸飼料添加該品:肥育豬1公斤,連續使用7天,或0.5公斤,連續使用14天。種公豬和懷孕母豬4-5公斤、懷孕後期90天至哺乳結束的母豬3公斤,徹底混合均勻後,連用7 天。
3、皮下注射殺蟎制劑。可以選用1%伊維菌素注射液,或1%多拉菌素注射液,每10kg體重0.3 mL皮下注射。驅蟎蟲在皮下注射殺蟎劑應注意事項:
妊娠母豬配種後30-90,分娩前20~25天皮下注射1次,種公豬必須每年至少注射2次,或全場一年2次全面注射(種公、母豬春秋各1次)。
後備母豬轉入種豬舍或配種前10~15天注射1次。
仔豬:斷奶後進入肥育舍前注射1次。
生長肥育豬:轉欄前注射1次。
外購的商品豬或種豬,當日注射1次。注射用葯見效快、效果好,但操作有一定難度,有注射應激。
4、對疥蟎和金色葡萄球菌綜合感染豬治療:按照上述1+2的方法同時治療外,還要同時配合用利巴韋林、青黴素類的葯物粉劑,與2%的水劑敵百蟲混合均勻後,進行全身外表患處的塗抹,每天塗抹1-2次,連續使用5-7天。
預防方法
保持豬清潔乾燥,勤換墊草,圈內地面和牆壁用1%敵百蟲溶液噴灑。
症狀:多寄生於豬的耳、眼、背、臀部及體側皮膚深層,導致皮膚發炎發癢,常見落屑、脫毛。皮膚呈污灰白色,乾枯,增厚,粗糙有皺紋,失去彈性,有痂皮,常擦癢不止。病豬生長停滯,精神萎靡,日益消瘦,重者可引起死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豬疥癬、網路-豬疥蟎病
C. 小豬身上爛皮怎麼治
夏秋季節溫度高、濕度大,蚊蟲容易滋生,豬容易出現皮膚紅點、紅斑、紅塊等皮膚病問題。
1、是否為體外寄生蟲,蟎蟲。因為癢總是在牆上、器具上蹭,出現把痂蹭掉現象,那塊皮膚肯定發紅,嚴重的會腐爛,有臭味。建議:斷奶後仔豬可驅蟲。
2、是否為葡萄球菌感染。
病豬出現紅斑處發生3毫米~4毫米大小的微黃色水皰,並迅速破裂,滲出晴朗的漿液或黏液,與皮屑、皮脂腺和污垢混合,逐漸蔓延至全身表皮,乾燥後形成微棕色磷片狀結痂,發癢,常在牆角、粗糙物體上擦癢。痂皮脫落,露出鮮紅色創面。
治療豬葡萄球菌病:
(1)隔離病豬,對病豬污染的圈舍及養豬環境用2%燒鹼徹底消毒,3天/次。
(2)對身上的傷口用2%龍膽紫塗抹。
(3)輪用青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土黴素,連續用葯6日。
3、蚊蟲叮咬後其毒素殘留在表皮上,引起紅點,有些豬癢痛難耐就會摩擦牆壁等,於是出現紅斑紅塊。建議:搞好環境衛生,殺滅蚊蠅。
4、圓環病毒引起的皮炎、腎炎綜合征。
圓環病毒二型引起的疾病在小豬上表現為多系統衰竭症,而在中大豬上則表現為皮膚型的皮炎、腎炎綜合征。提高機體免疫力是根本,黃芪提取物配合其他葯物是個不錯的療法,可使用抗病毒葯物。
D. 小豬仔身上結滿了痂疤是啥
豬滲出性皮炎。如果是滲出性皮炎的話,可以按照如下方法治療:1.用0.2%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病豬體表,擦乾後塗龍膽紫或者碘伏。2.病豬注射抗生素(青黴素或者阿莫西林或者氧氟沙星等)。3.加強舍內噴霧消毒,避免傳染給其他的豬。
滲出性皮炎是有葡萄球菌引起,這種菌很容易耐葯,建議多試幾種抗生素,有條件的話最好根據葯敏試驗的指導使用
E. 豬感染了葡萄球菌怎麼治療。
首先介紹一下葡萄球菌病,豬的葡萄球菌病感染主要是由豬葡萄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前者,豬葡萄球菌主要是引起豬的滲出性皮炎,俗稱「油皮病」,後者,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後可造成豬的乳腺炎、壞死性皮炎和豬乳房的膿皰病。
葡萄球菌可以感染新生2日齡至8周齡左右的仔豬,典型病例表現為全身性皮炎(不癢),皮膚病變很快,從發現一小片後,在24小時至48小時內就蔓延到全身。
發病豬食慾不振和脫水,發病初期在眼睛周圍、耳廓、面頰及鼻背部皮膚,以及肛門周圍和下腹部等無毛處出現紅斑,成為3至4毫米大小的微黃色水泡並迅速破裂,滲出清朗透明的黏液。這些黏液經常與灰塵、泥土、糞便等等混合,乾燥後形成黑褐色堅硬厚痂皮,並呈現橫紋、龜裂,並且有臭味,用手一摸,像是接觸棉油一樣,故稱為「豬油皮病」。嚴重的病豬體溫迅速減輕並會在24小時內死亡,大多數是在發病10天左右死亡。
此病,不只是產房仔豬和保育豬發病、死亡,其實大的到50公斤以上的病豬也有!甚至母豬也有出現!只是日齡較大的豬多表現為局限性病變,病變多出現在豬的耳尖、頭部、肷部和四肢末端。
近期我們的平台就遇到的一個特殊案例,一個1000頭的育肥豬場,有三分之一的豬死亡竟是因為這病!並且都是體重在30公斤-40公斤的豬!經過到相關實驗室做細菌分離試驗,我們確診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這種病同時也是人獸共患病,人在感染後同樣會出現皮膚潰爛,化膿等炎症。
豬葡萄球菌其實是豬場常在菌,是成年豬皮膚上的正常菌群。病豬的感染多是因為由於外界因素等造成表皮的創傷、裂口而導致。所以,我們的執業獸醫師建議豬場產房飼養人員要加強對仔豬的護理,避免仔豬間因為爭搶奶頭等而爭斗!同時,剪牙、斷尾、斷臍等要嚴格按照標准規程去做。其他階段的豬,要經常巡視,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採取措施!
建議:豬舍用碘制劑消毒劑消毒。對早期發病的豬可以用碘酊塗抹清洗或者用凡士林+青鏈黴素塗抹出現炎症的地方。配合恩諾沙星+頭孢肌注,一般3-5天可以控制病情發展。
另外推薦一個小偏方,供參考!用一斤75%的酒精泡兩包煙,泡一天。第二天噴豬身上,一次見效,四五天後自然康復。嚴重感染後期的豬,不建議治療,應及早淘汰處理。一般情況是,仔豬往往發病較多,整窩仔豬感染,且死亡率高。經常發病的豬場,可以用商品苗(葡萄球菌滅活疫苗)分別於產前第4周和第2周對母豬進行免疫。
總而言之,本病重在預防,養豬場在做好基礎性疫苗(如豬瘟、圓環病等)之外,環境控制是首要任務!豬舍環境依舊臟亂差,再好的治療方案也是白搭。
F. 豬的皮膚病怎麼治療
豬常見的皮膚病的診斷與治療方式如下:
現場診斷要點:
(1)主要由血虱傳播,其它昆蟲如蚊、蠅等也有傳播作用,多發生於4-6周齡仔及斷奶仔,成年有抵抗力。由痘苗病毒引起的痘,各種年齡的均可感染,常呈地方性流行。
(2)病體溫高,精神食慾不振,鼻、眼有分泌物。
(3)痘病先發於背部、腹部、腹股溝及大腿內側,病變開始為丘疹,然後發展成水泡,水泡破後結痂,若繼發感染會形成膿皰。大多數痂皮在感染3周後脫落。
鑒別診斷:在臨診上應與疥癬區別,無並發性皮膚病的痘不會發癢,不難做此類症鑒別。
防治:加強飼養管理,搞好衛生。消滅虱、蚤、蚊、蠅等,新購入的要隔離觀察1~2周,防止帶人傳染源。病隔離治病。用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患部後塗上碘甘油,或試用康復。
G. 求視頻:小豬身上潰爛起痂是什麼病
應該是一種皮膚病 豬壞死桿菌病 一種創傷性傳染病。病的特徵是在損傷的皮膚和皮下組織、口腔和胃腸道黏膜發生壞死,並可在內臟器官形成轉移性壞死灶。
H. 仔豬滲出性皮炎怎麼治
豬滲出性皮炎是由豬葡萄球菌引起,主要發生於哺乳仔豬和剛斷奶仔豬的一種急性和超急性感染。豬葡萄球菌為革蘭氏陽性、條件致病菌,常寄居於豬的皮膚、黏膜上,當機體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膚、黏膜破損時,病菌便乘虛而入,導致發病。
一般多發生於仔豬,豬只突然發病,先是仔豬吻突及眼瞼出現點狀紅斑,後轉為黑色,接著全身出現油性黏性滑液滲出,氣味惡臭,然後黏液與皮屑、污物一起乾燥結塊貼於皮膚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觀像全身塗上一層煤煙,手觸之黏手如接觸油脂樣感覺,故稱之為「油皮病」。之後病情更加嚴重,有的仔豬不會吮乳,有的出現四肢關節腫大,不能站立,全身震顫,有的出現皮膚增厚、乾燥、龜裂、呼吸困難、衰弱、脫水、敗血死亡。患豬常出現全身性皮炎,並可導致脫水和死亡。
剖檢病豬全身黏膠樣滲出,惡臭,全身皮膚形成黑色痂皮,肥厚乾裂,痂皮剝離後露出桃紅色的真皮組織,體表淋巴結腫大,輸尿管擴張,腎盂及輸尿管積聚黏液樣尿液。
【防治措施】
(1)本病的預防應注意搞好圈舍衛生,母豬進入產房前應先清洗、消毒,然後進入清潔、消毒過或熏蒸過的圈舍。母豬產仔後10日齡內應進行帶豬消毒1~2次。
(2)接生時修整好初生仔豬的牙齒,斷臍、剪尾都要嚴格消毒,保證圍欄表面不粗糙,採用乾燥、柔軟的豬床等能降低發病率。對母豬和仔豬的局部損傷立即進行治療,有助預防本病的發生。
(3)一旦發病應迅速隔離病豬,盡早治療。皮膚有痂皮的仔豬用45℃的0.1%高錳酸鉀水或1∶500的百毒殺浸泡5~10分鍾,待痂皮發軟後用毛刷擦拭乾凈,剝去痂皮,在傷口塗上復方水楊酸軟膏或新黴素軟膏。對於脫水嚴重的病豬應及早用葡萄糖生理鹽水或口服補液鹽補充體液,並保證患豬清潔飲水的供應。沒有條件進行葯敏試驗的偏遠地區豬場可嘗試應用青黴素、三甲氧節二氨嘧啶、磺胺或林可黴素、壯觀黴素等抗生素肌內注射,連用3~5天。
I. 母豬產後幾天小豬出現黑點怎麼回事
可能葡萄球菌感染。
皮膚有出黑點可以溫水清洗看看能不能清洗下來,不能清洗下來那有可能葡萄球菌感染。
仔豬感染葡萄球菌病,很大原因是通過母豬感染的,另外,當豬皮膚受損時若未加強管理,可是引發本病的原因之一。
怎樣治療:
治療病豬前,需要先對其進行葯敏實驗,然後選擇敏感葯物進行治療。同時,注意結合病情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治療此病,一般建議採用內治,外洗的原則來進行。
1、治療病豬可用500mLl%高錳酸鉀溶液、500mLl0%魚石脂軟膏溶液以及適量的5%洗衣粉溶液作為外洗葯物,充分混合均勻後進行熱浴,每天2次,連續使用3~5天。
2、對病情嚴重的患豬,治療可用慶大黴素2mg/kg體重,每天2次,發熱豬同時肌注適量復方氨基比林,每天2次,連用5天。
3、對皮膚損傷的病豬,需進行外部局部處理。可在患處塗擦碘酌,嚴重的可肌注阿莫西林,每天1次,連用5天。有痂皮的要清理干凈後,除去痂皮,再抹葯。對於患部有膿的,要及時清除膿汁,用1%高錳酸鉀沖洗,再塗上碘酌。
注意:治療豬葡萄球菌病,時間久很容易產生耐葯性,因此,建議葯物交替使用,一定要避免產生耐葯性。對於繼發的葡萄球菌病,治療時需找到病因,對症治療。另外,由於本病具有傳染性,在治療期間做好做好全面防控,及時消毒。
J. 小豬20日齡 身上起紅點且蛻皮 之後結痂 逐漸消瘦 這是什麼病啊 該怎麼治啊
根據描述,可能是圓環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