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玉米的等級如何劃分玉米中『水分』是什麼意思
等級是根據玉米成熟的飽和度和雜質還有水分的多少來劃分一般分為4級,分別是1
2
3級和等外。玉米水分是指玉米的干濕的程度。
⑵ 玉米的水分和容重,水分和容重是什麼意思
水分就是含水量,玉米容重是衡量玉米質量的一個關鍵指標。
從定義上玉米容重就是玉米籽粒單位容積內的質量,在我國單位為g/L。玉米容重從某種程度上能真實地反映出玉米的完整度、均勻度、成熟度以及其潛在的營養價值。一般情況下,同一品種玉米的容重值越高,其籽粒中所含的營養物質越多。
採取不同取樣方法測定的相同玉米的容重值可相差9g/L(張霞,2005)。所以在測定玉米容重時須按照四分法逐量取樣才能保證測定值誤差在允許范圍之內。
(2)油性玉米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控制好玉米的色澤、氣味、容重、雜質和不完善粒(尤其是生霉粒)這些最基本、最重要、操作也比較簡單的指標。
控制好玉米的水分:養殖戶要購買專門的水分測量器,在收購玉米時做好含水的測定。最好收購含水在15%以下的玉米,如果沒有合適的晾曬條件,含水高的玉米最好不用。目前情況下最好采購烘乾玉米,以保證玉米水分不超標。
不完善粒中要格外注意霉變粒。取出一定數量玉米粒,檢出不完善粒、霉粒,進行百分比計算,玉米的不完善粒≤5%,霉變粒≤2%。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糧油檢驗·玉米水分測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容重
⑶ 五穀雜糧有哪些是油性的
五穀雜糧的豆類是油性的。
在《黃帝內經》中,五穀被稱之為:"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而在《孟子滕文公》中稱五穀為"稻、黍、稷、麥、菽",在佛教祭祀時又稱五穀為"大麥、小麥、稻、小豆、胡麻",再而後便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谷類有33種,豆類有14種,總共47種之多。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五穀泛指五類作物,即"懸、藤、根、角、穗"。
現代常用漢語中,通常說的五穀是指:稻穀、麥子、大豆、玉米、薯類,同時也習慣地將米和麵粉以外的糧食稱作雜糧,而五穀雜糧也泛指糧食作物,所以五穀也是糧食作物的統稱。
而古代的"五穀"一詞,一般是指的是:粟、豆 、麻、麥、稻;同時五穀亦可為泛詞,泛指農作物或農產品。可延伸為含谷類或以土生作物為原料的食品和飲品等。
⑷ 玉米是什麼意思
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
玉米的物理性狀由粒色、粒形、種皮光澤、粒長、粒寬、百粒重、粒徑、籽粒均勻程度和硬實率等指標組成。玉米籽粒顏色包括種皮、糊粉層(富含蛋白質,也被稱為蛋白質層)以及胚乳三部分。在大多數情況下,玉米成熟籽粒胚乳的顏色是黃色或白色,種皮和糊粉層沒有顏色,呈透明狀。根據玉米籽粒的顏色不同,玉米有黃玉米、白玉米和混合玉米三種。根據玉米籽粒形態、硬度及不同用途,玉米分為普通玉米(硬粒型、中間型、馬齒型、硬偏馬型、馬偏硬型)和特種玉米(高賴氨酸玉米、高油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糯玉米)兩種。玉米形狀和大小因品種不同有所不同,一般玉米長8-12mm,寬7-10mm,厚3-7mm,如果玉米顆粒之間差異太大,會使玉米在加工過程中難以清洗和破碎。
⑸ 鮮道理純玉米油是什麼意思
純玉米油是用普通的玉米干胚芽壓榨出來的,因此口味和製作工藝略有不同,從而導致價格差異比較大。鮮胚玉米油是用新鮮的干胚芽壓榨出來的,也就是說胚芽比較新鮮,胚芽質量較好。
⑹ 有機玉米是什麼意思 污一點
機的玉米就是沒有化肥,沒有農葯。只是使用農家肥(人的糞便,家禽和生畜糞,還有農作物的秸稈通過腐爛變成肥)種出來的糧食就是有機農作物。而普通的大米就是用的純化肥,農葯也多,來種植的出來的。比起來還是有機的農作物好吃。
⑺ 含油型膨化食品是什麼意思
含油型膨化食品是,用油炸使其膨化的食品。
膨化食品是以穀物、薯類或豆類等為主要原料,採用膨化工藝如焙烤、油炸、微波或擠壓等製成體積明顯增大的,具有一定膨化度的一種組織酥脆、香味逼真、風格各異的休閑食品。
相關如下:
膨化食品主要原料:膨化食品的生產多以玉米、小麥、全麥、燕麥、大米等各類穀物,荷蘭豆、紅豆、鷹嘴豆等豆類,以及馬鈴薯、紅薯、紫薯等薯類為主要原料,再添加一定比例的調味料、食用油製作而成。膨化食品讓粗糧也有了精細化的食用方式。
膨化食品主要特點:口感好:糧食類產品經膨化後,口感鬆脆,食味改善,可使粗糧粗硬的組織結構變得容易被接受,口感適宜。有助於消化:原料中的澱粉在膨化過程中很快被糊化,營養成分的保存率和消化率高,有利於營養吸收,另外糧食類含有的膳食纖維有助於消化。
⑻ 粟米不是玉米,為什麼粟米油是玉米油
粟米原意泛指糧食,也指小米、稞子、黏米。禾本科草本植物粟的種子,去殼即小米。又稱白粱粟、秈粟、硬粟。在我國北方廣為栽培。秋季採收成熟果實,曬干去皮殼用。味甘、咸,性涼。能益脾胃,養腎氣,除煩熱,利小便。用於脾胃虛熱,反胃嘔吐或脾虛腹瀉;煩熱消渴,口乾;熱結膀胱,小便不利等。
廣東話(粵語)又稱"玉米"的意思。
粟米油,又稱玉米胚芽油(簡稱玉米油),是從玉米的胚芽中提煉的植物油,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以油酸和亞油酸為主)、維生素E及多酚類物質;不含膽固醇,但反式脂肪含量較高。煙點比較其他的食油低,不適合於高溫煮炸。
⑼ 什麼是玉米油
玉米油,全稱玉米胚芽油,玉米胚芽油是從玉米胚芽中提取出來的草本植物油。玉米用於加工榨油,一般包括胚的分離和胚的榨油兩個過程。
胚的分離方法玉米胚的分離主要有干法脫皮提胚制粉和濕磨法提胚制粉。原料不經潤水處理直接脫皮提胚制粉,亦稱干法脫皮提胚制粉。一般籽粒水分含量在18%左右時可採用,但加工損失較大;濕磨法提胚制粉法,是籽粒經浸泡處理後再脫皮提胚制粉,其生產工藝流程是(1)浸泡:精選後的籽粒先用二氧化硫溶液,浸泡40-60小時。浸泡桶一般用直徑5-6米,高12-15米的不銹鋼桶。
(2)破碎與胚的分離:浸泡後的玉米粒已經軟化,各組織成分之間疏鬆,經磨或破碎機的破碎,再經胚分離槽加水,使胚浮在水面,分離出胚。利用胚分離槽是我國的樣統工藝,但分離率最高僅有85%,分離效率低,切俄國外和我國較大的加工廠都使用旋流器進行分離,胚分離率可達到95%以上。
玉米胚芽→清理→蒸炒→壓榨→過濾→胚芽毛油→去精煉車間
主要設備組成:提升機,清理篩,蒸炒鍋,榨油機,過濾機,毛油暫存箱,
毛油一鹼煉一脫膠一脫色一脫臭一去脫蠟車間(或成品油車間)
主要設備組成:精煉罐,脫色罐,脫臭罐,導熱油爐,過濾機等
玉米胚榨油及精煉玉米油工藝採用壓榨法制油,尤其需注意玉米胚入榨前的各個關鍵處理環節和在壓榨過程中的油路疏通及毛油回收,可有效地提高糧油比值。生產出的毛油,含有一定量的飽和脂肪酸、脂類、蠟質和膽固醇等物質。非甘油脂類的雜質如游離脂肪酸、磷脂、色素及少量的蛋白質膠體物質。另外還含有一定色素。因此要得到精煉的玉米油,還必須經過脫蠟、脫酸、脫色和脫臭等工藝處理。
玉米毛油中有兩大類色素:一為自然色素,如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等物質,易為漂土吸附脫色。另一類為有機物分解產物形成的色素,呈棕色和褐色,不易為漂土吸附脫色。它們常常呈正膠態分散於油中。有的色素雖在加工過程中被除去,但回升的幅度較大。加工製成玉米油一般需要採用的脫色工藝是;一次漂土二次脫色效應的交叉脫色工藝;對於料胚處理不及時,製取油料顏色較深的毛油,脫色比較困難,則可採用預脫色。
經脫色的玉米油除了其原有的玉米味外,還有在鹼煉中帶來的「皂」味、脫色中帶來的「土腥」味,因此需經進一步脫臭處理使玉米油符合風味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