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油性皮膚 > 油性物品怎麼滅菌

油性物品怎麼滅菌

發布時間:2022-07-27 11:01:03

Ⅰ 微生物學實驗常用的滅菌方法有哪些

一般分為濕熱滅菌法和乾熱滅菌法兩種。

一、濕熱滅菌法是指用飽和水蒸氣、沸水或流通蒸汽進行滅菌的方法,由於蒸汽潛熱大,穿透力強,容易使蛋白質變性或凝固,所以該法的滅菌效率比乾熱滅菌法高,是最常用的滅菌方法。濕熱滅菌法可分為:煮沸滅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壓蒸汽滅菌法、流通蒸汽滅菌法、和間歇蒸汽滅菌法。

(1)煮沸滅菌法:將水煮沸至100攝氏度,保持5-10分鍾可殺死細菌繁殖體,保持1-3小時可殺死芽胞。在水中加入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的碳酸氫鈉時沸點可達105攝氏度,能增強殺菌作用,還可去污防銹。此法適用於食具、刀箭、載玻片及注射器等。

(2)巴氏消毒法:一種低溫消毒法,因巴斯德首創而得名。有兩種具體方法,一是低溫維持法:62攝氏度維持30分鍾;二是高溫瞬時法:75攝氏度作用15-30秒。該法適用於食品的消毒。

(3)流通蒸氣滅菌法:利用常壓下的流通蒸汽進行滅菌。

(4)間歇蒸汽滅菌法

(5)高壓蒸汽滅菌法:103.4千帕蒸汽壓溫度達121.3攝氏度,維持15-20分鍾。

二、乾熱滅菌法是指在乾燥環境(如火焰或乾熱空氣)進行滅菌的技術。一般有火焰滅菌法和乾熱空氣滅菌法。

(1)火焰滅菌法:是指用火焰直接燒灼的滅菌方法。該方法滅菌迅速、可靠、簡便,適合於耐火焰材料(如金屬、玻璃及瓷器等)物品與用具的滅菌,不適合葯品的滅菌。

(2)乾熱空氣滅菌法:是指用高溫乾熱空氣滅菌的方法。該法適用於耐高溫的玻璃和金屬製品以及不允許濕熱氣體穿透的油脂(如油性軟膏機制、注射用油等)和耐高溫的粉末化學葯品的滅菌,不適合橡膠、塑料及大部分葯品的滅菌。

Ⅱ 消毒方法有哪些

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及生物方法,但生物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體,作用緩慢,而且滅菌不徹底,一般不用於傳染疫源地消毒,故消毒主要應用物理及化學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

1、機械消毒一般應用肥皂刷洗,流水沖凈,可消除手上絕大部分甚至全部細菌,使用多層口罩可防止病原體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應用通風裝置過濾器可使手術室、實驗室及隔離病室的空氣,保護無菌狀態。

2、熱力消毒包括火燒、煮沸、流動蒸氣、高熱蒸氣、乾熱滅菌等。能使病原體蛋白凝固變性,失去正常代謝機能。

(1)火燒 凡經濟價值小的污染物,金屬器械和屍體等均可用此法。簡便經濟、效果穩定。

(2)煮沸 耐煮物品及一般金屬器械均用本法,100℃1~2分鍾即完成消毒,但芽胞則須較長時間。炭疽桿菌芽胞須煮沸30分鍾,破傷風芽胞需3小時,肉毒桿菌芽胞需6小時。

金屬器械消毒,加1~2%碳酸鈉或0.5%軟肥皂等鹼性劑,可溶解脂肪,增強殺菌力。棉織物加1%肥皂水15l/kg,有消毒去污之功效。物品煮沸消毒時,不可超過容積3/4,應浸於水面下。注意留空隙,以利對流。

(3)流動蒸氣消毒相對濕度80~100%,溫度近100℃,利用水蒸氣在物何等表面凝聚,放出熱能,殺滅病原體。並當蒸氣凝聚收縮產生負壓時,促進外層熱蒸氣進入補充,穿至物品深處,加速熱量,促進消毒。

(4)高壓蒸氣滅菌(濕熱滅菌) 通常壓力為98.066kPa,溫度121~126℃,15~20分鍾即能徹底殺滅細菌芽胞,適用於耐熱、潮物品。

(5)乾熱滅菌 乾熱空氣傳導差,熱容量小,穿透力弱,物體受熱較慢。需160~170℃,1~2小時才能滅菌。適用於不能帶水份的玻璃容器,金屬器械等。

不同病原體的熱耐受力,以熱死亡時間表達。見附表。

3、輻射消毒有非電離輻射與電離輻射二種。前者有紫外線,紅外線和微波,後者包括丙種射線的高能電子束(陰極射線)。紅外線和微波主要依靠產熱殺菌。電離輻射設備昂貴,對物品及人體有一定傷害,故使用較少。

應用最多為紫外線,可引起細胞成份、特別是核酸、原漿蛋白和酸發生變化,導致微生物死亡。紫外線波長范圍2100~3280A,殺滅微生物的波長為2000~3000A,以2500~2650A作用最強。對紫外線耐受力以真菌孢子最強,細菌芽胞次之,細菌繁殖體最弱,僅少數例外。

紫外線穿透力差,3000A以下者不能透過2mm厚的普通玻璃。空氣中塵埃及相對濕度可降低其殺菌效果。對水的穿透力隨深度和濁度而降低。但因使用方便,對葯品無損傷,故廣泛用於空氣及一般物品表面消毒。照射人體能發生皮膚紅斑,紫外線眼炎和臭氧中毒等。故使用時人應避開或用相應的保護措施。

日光曝曬亦依靠其中的紫外線,但由於大氣層中的散射和吸收使用,僅39%可達地面,故僅適用於耐力低的微生物,且須較長時間曝曬。

此外過濾除菌除實驗室應用外,僅換氣的建築中,可採用空氣過濾,故一般消毒工作難以應用。

二、化學消毒法

根據對病原體蛋白質作用,分為以下幾類。

1、凝固蛋白消毒劑 包括酚類、酸類和醇類。

(1)酚類主要有酚、來蘇、六氯酚等。具有特殊氣味,殺菌力有限。可使紡織品變色,橡膠類物品變脆,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故除來蘇外應用者較少。

苯酚(石炭酸)(carbolic acid):無色結晶,有特殊臭味,受潮呈粉紅色,但消毒力不減。為細胞原漿毒,對細菌繁殖型1:80~1:110溶液,20℃30分鍾可殺死,但不能殺滅芽胞和抵抗力強的病毒。

加肥皂可皂化脂肪,溶解蛋白質,促進其滲透,加強消毒效應,但毒性較大,對皮膚有刺激性,具有惡臭,不能用於皮膚消毒。

來蘇(煤酚皂液)(lysol):以47.5%甲酚和鉀皂配成。紅褐色,易溶於水,有去污作用,殺菌力較石炭酚強2~5倍。常用為2~5%水溶液,可用於噴灑、擦試、浸泡容器及洗手等。細菌繁殖型10~15分鍾可殺滅,對芽胞效果較差。

六氯酚(hexochlorophane):為雙酚化合物,微溶於水,易溶於醇、酯、醚,加鹼或肥皂可促進溶解,毒性和刺激性較少,但殺菌力較強。主要用於皮膚消毒。以2.5~3%六氯酚肥皂洗手可減少皮膚細菌80~90%,有報告可產生神經損害,故不宜長期使用。

(2)酸類 對細菌繁殖體及芽胞均有殺滅作用。但易損傷物品,故一般不用於居室消毒。5%鹽酸可消毒洗滌食具,水果,加15%食鹽於2.5%溶液可消毒皮毛及皮革,10l/kg加熱30℃浸泡40小時。乳酸常用於空氣消毒,100m3空間用10g乳酸熏蒸30分鍾,即可殺死葡萄球菌及流感病毒。

(3)醇類乙醇(酒精)(ethyl alcohol)75%濃度可迅速殺滅細菌繁殖型,對一般病毒作用較慢,對肝炎病毒作用不肯定,對真菌孢子有一定殺滅作用,對芽胞無作用。用於皮膚消毒和體溫計浸泡消毒。

因不能殺滅芽胞,故不能用於手術器械浸泡消毒。異丙醇(isopropylalcohol)對細菌殺滅能力大於乙醇,經肺吸收可導致麻醉,但對皮膚無損害,可代替乙醇應用。

2、溶解蛋白消毒劑 主要為鹼性葯物,常用有氫氧化鈉、石灰等。

(1)氫氧化鈉 白色結晶,易溶於水,殺菌力強,2~4%溶液能殺滅病毒及細菌繁殖型,10%溶液能殺滅結核桿菌,30%溶液能於10分鍾殺滅芽胞,因腐蝕性強,故極少使用,僅用於消滅炭疽菌芽胞。

(2)石灰(CaO)遇水可產生高溫並溶解蛋白質,殺滅病原體。常用10~20%石灰乳消毒排泄物,用量須2倍於排泄物,攪拌後作用4~5小時。20%石灰乳用於消毒炭疽菌污染場所,每4~6小時噴灑一次,連續2~3次。刷牆2次可殺滅結核芽胞桿菌。因性質不穩定,故應用時應新鮮配製。

(2)油性物品怎麼滅菌擴展閱讀

使用加熱滅菌法,在溫度和壓力等規定的滅菌條件下,要達到一定的加熱時間,因滅菌物品的性質、滅菌容器的容積大小各異,所以,滅菌時間是從容器內全部達到規定的溫度時開始計算。

1、火焰滅菌法,是利用火焰加熱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法。

本辦法以燃氣為主,用於磁製與金屬制口及在火焰中不會破損的物品。加熱時間通常在噴燈或酒精的火焰中加熱秒以上。

2、乾熱滅菌法,是利用乾熱空氣加熱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法。

本辦法以燃氣為主,用於磁製、金屬制若干物品,纖維制物品,礦物油、脂肪、脂肪油、試驗葯物、固態的醫葯品等耐高溫的物品;利用燃氣和電能直接加熱空氣,將加熱的空氣進行循環,保持乾燥與高溫狀態。通常,在以下幾種條件下進行滅菌。

135℃~145℃ 3~5小時;160℃~170℃ 2~4小時;180℃~200℃ 0.5~1小時;200℃以上0.5小時以上。在密封容器中裝入醫葯品、水溶液等,這些物品屬耐高溫的物品,可用134℃~138℃的熱空氣,加熱3分鍾以上進行滅菌。

3、高壓蒸氣滅菌法,是利用適當溫度和壓力的飽和水蒸氣加熱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法。本辦法以燃氣為熱源,用於磁製、金屬制、橡膠制、紙制、纖維制的物品、水、培養基、試驗葯品、試驗液體和液態醫葯品等的滅菌,總之,用於耐高溫高壓水蒸氣的物品。

為確實達到滅菌,滅菌容器中的原有空氣在操作中要從排氣中排除,進行滅菌時,高壓蒸氣必須飽滿。通常可在以下條件下進行滅菌。

115℃(0.7kg/cm2;)30分鍾;121℃(1.0kg/cm2;)20分鍾;126℃(1.4kg/cm2;)15分鍾。

4、流通蒸氣滅菌法,利用直接加熱的流通水蒸氣殺滅微生物的方法。

本辦法以燃氣作為熱源,對磁製、金屬制、橡膠制、纖維制的物品、水、培養基、試驗葯品、試驗液和液狀的醫葯品等進行滅菌。用乾熱滅菌法或高壓蒸氣滅菌法,物品有變質的危險,所以在100℃流通水蒸氣中滅菌需30~60分鍾。

5、煮沸滅菌法,利用沉沒在沸騰水中加熱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法。

本辦法以燃氣為能源,對磁製、金屬制、橡膠制、纖維制的物品、水、培養基、試驗葯品、試驗液體、液狀的醫葯品等進行滅菌,用乾熱滅菌法和高壓蒸氣滅菌法進行滅菌的物品有變質的危險。所以為增加殺菌效果,可以在沸騰水中加入1—2%的碳酸氫鈉。將物品沉入沸騰水中進行滅菌時,煮沸時間應在15分鍾以上。

6、間歇滅菌法,是利用80℃~100℃水或流通水蒸氣,24小時為一周期,每隔30~60分鍾反復加熱3—5回;用來殺滅微生物的一種主法。用60℃~80℃的水反復加溫也是一種間歇式低溫滅菌方法。本辦法主要用於以橡膠為主的製品,培養基、試驗用葯品、液體和液態狀的醫葯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消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滅菌

Ⅲ 粉劑,油性物品使用乾熱滅菌時,其厚度不可超過多少厘米

粉劑、油性物品使用乾熱滅菌時,其厚度不可超過:(C) A.1.1cm B.1.2cm C.1.3cm D.1.4cm

Ⅳ 常用的消毒滅菌的方法有哪些

消毒滅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滅菌法
利用物理因子殺滅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熱力消毒滅菌、輻射消毒、空氣凈化、超聲波消毒和微波消毒等。
1.熱力消毒滅菌
高溫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質和酶變性或凝固(結構改變導致功能喪失),新陳代謝受到障礙而死亡,從而達到消毒與滅菌的目的.在消毒中,熱可分為濕熱與乾熱兩大類。
乾熱是指相對濕度在20%以下的高熱,乾熱消毒滅菌是由空氣導熱,傳熱效果較慢.一般繁殖體在乾熱80-100℃中經1小時可以殺死,芽胞需160-170℃經2小時方可殺死。 (1)燃燒法
是一種簡單、迅速、徹底的滅菌方法,因對物品的破壞性大,故應用范圍有限。
燒灼法:一些耐高溫的實驗器械(金屬、搪瓷類),在急用或無條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時可採用此法.將器械放在火焰上燒灼1-2分鍾.若為搪瓷容器,可倒少量95%乙醇,慢慢轉動容器,使乙醇分布均勻,點火燃燒至熄滅約1-2分鍾.採集作細菌培養的標本時,在留取標本前後(即啟蓋後,閉蓋前)都應將試管(瓶)口和蓋子置於火焰上燒灼,來迴旋轉2-3次。
燃燒時要注意安全,須遠離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氣、汽油、乙醚等.燃燒過程不得添加乙醇,以免引起火焰上竄而致灼傷或火災.銳利刀剪為保護刀鋒,不宜用燃燒滅菌法。
焚燒:某些特殊感染,如破傷風、氣性壞疽、綠膿桿菌感染的敷料,以及其它已污染且無保留價值的物品,如污紙、垃圾等,應放入焚燒爐內焚燒,使之炭化。 (2)干烤法
電熱烤箱:利用烤箱的熱空氣消毒滅菌。烤箱通電加熱後的空氣在一定空間不斷對流,產生均一效應的熱空氣直接穿透物體.一般繁殖體在乾熱80-100℃中經1小時可以殺死,芽胞、病毒需160-170℃經2小時方可殺死.熱空氣消毒滅菌法適用於玻璃器皿、瓷器以及明膠海棉、液體石臘、各種粉劑、軟膏等.滅菌後待箱內溫度降至50-40℃以下才能開啟櫃門,以防炸裂。
微波消毒:微波是一種高頻電磁波,其殺菌的作用原理,一為熱效應,所及之處產生分子內部劇烈運動,使物體里外濕度迅速升高;一為綜合效應,諸如化學效應、電磁共振效應和場致力效應。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食品、葯品的消毒,用微波滅菌手術器械包、微生物實驗室用品等亦有報告.若物品先經1%過氧乙酸或0.5%新潔爾滅濕化處理後,可起協同殺菌作用,照射2分鍾,可使殺芽胞率由98.81%增加到99.98%-99.99%。
微波對人體有一定危害性,其熱效應可損傷眼睛晶狀體等,長時間照射還可致神經功能紊亂.使用時可設置不透微波的金屬屏障或戴特製防護眼境等。
濕熱消毒滅菌
由空氣和水蒸氣導熱,傳熱快,穿透力強,濕熱滅菌法比乾熱滅菌法所需溫度低、時間短。
(1)煮沸法
將水煮沸至100℃,保持5-10分鍾可殺滅繁殖體,保持1-3小時可殺滅芽胞.在水中加入碳酸氫鈉至1%-2%濃度時,沸點可達105℃,能增強殺菌作用,還可去污防銹.在高原地區氣壓低、沸點低的情況下,要延長消毒時間(海拔每增高300m,需延長消毒時間2分鍾).此法適用於不怕潮濕耐高溫的搪瓷、金屬、玻璃、橡膠類物品。
煮沸前物品涮洗干凈,打開軸節或蓋子,將其全部浸入水中.大小相同的碗、盆等均不能重疊,以確保物品各面與水接觸.銳利、細小、易損物品用紗布包裹,以免撞擊或散落.玻璃、搪瓷類放入冷水或溫水中煮;金屬、橡膠類則待水沸後放入.消毒時間均從水沸後開始計時.若中途再加入物品,則重新計時,消毒後及時取出物品,保持其無菌狀態。
經煮沸滅菌的物品.「無菌」有效期不超過6小時。 (2)高壓蒸汽滅菌法
高壓蒸汽滅菌器裝置嚴密,輸入蒸汽不外逸,溫度隨蒸汽壓力增高而升高,當壓力增至103-206kPa時,濕度可達121.3-132℃.高壓蒸汽滅菌法就是利用高壓和高熱釋放的潛熱進行滅菌,為目前可靠而有效的滅菌方法.適用於耐高溫、高壓,不怕潮濕的物品,如敷料、手術器械、葯品、細菌培養基等。
潛熱是指當lg100℃的水蒸汽變成lg100℃水時,釋放出2255.2J的熱量。 高壓蒸汽滅菌的關鍵問題是為熱的傳導提供良好條件,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使冷空氣從滅菌器中順利排出.因為冷空氣導熱性差,阻礙蒸汽接觸欲滅菌物品,並且還可減低蒸汽分壓使之不能達到應有的溫度。
手提式高壓蒸汽滅菌器:為金屬圓筒,分為二層,隔層內盛水,有蓋,可以旋緊,加熱後產生蒸汽。鍋外有壓力表,當蒸汽壓力升高時,溫度也隨之相應升高。該滅菌器體積小,可自發蒸汽,便於攜帶。
操作方法如下:在滅菌器中盛水3000ml;將擬滅菌的物品隨同盛裝的桶放入滅菌器內;將蓋子上的排氣軟管插於鋁桶內壁的的方管中;蓋好蓋子,擰緊元寶螺絲,勿使漏氣;鍋下加熱,打開排氣活門,放出冷空氣(一般在水沸後排氣10-15分鍾左右),關閉放氣活門,使壓力逐漸上升至103kPa,溫度達121.3℃,維持20分鍾後,排氣至「0」時,慢慢打開蓋子.如果突然開蓋,冷空氣大量進入,蒸汽凝成水滴,使物品潮濕,且玻璃類易發生爆裂。
卧式高壓蒸汽滅菌器:其結構原理同手提式高壓蒸汽滅菌器,因其體積大,一次可滅菌大量物品.操作人員須經專業培訓,再關閉放氣開關,待夾層壓力表達到滅菌所需壓力時(約10分鍾後),將蒸汽控制閥移至「消毒」位置,使蒸汽進入櫃室 ,櫃室內的冷空氣及冷凝水可由櫃室阻氣器排出,待櫃室的壓力升到103-137kPa,溫度達121.3~126.2℃時,轉動壓力調節閥,使壓力與溫度保持恆定.維持30分鍾後,將蒸汽控制閥移至「排氣」位置,排氣畢,將蒸汽控制閥移至「乾燥」位置;物品乾燥後,將蒸氣控制閥移至「關閉」位置,待壓力指針到「0」位置和熱空氣排盡後,才能打開櫃門,取出物品;關緊進氣閥。
預真空式高壓蒸汽滅菌器:在通入蒸汽前有一預處理階段,即櫃室內抽負壓至2.6kPa(空氣排除約98%),所以,預真空高壓蒸汽滅菌器除有下排氣式所具備的滅菌系統、蒸汽輸送系統、控制系統、安全系統和儀表監測指示系統外,增加抽負壓系統和空氣過濾系統.機器運轉由電腦控制。
再關閉放氣開關,待夾層壓力表達到滅菌所需壓力時(約10分鍾後),將蒸汽控制閥移至「消毒」位置,使蒸汽進入櫃室 ,櫃室內的冷空氣及冷凝水可由櫃室阻氣器排出,待櫃室的壓力升到103-137kPa,溫度達121.3~126.2℃時,轉動壓力調節閥,使壓力與溫度保持恆定.維持30分鍾後,將蒸汽控制閥移至「排氣」位置,排氣畢,將蒸汽控制閥移至「乾燥」位置;物品乾燥後,將蒸氣控制閥移至「關閉」位置,待壓力指針到「0」位置和熱空氣排盡後,才能打開櫃門,取出物品;關緊進氣閥。 操作方法如下:打開蒸汽管道閥門,首先將櫃室夾層和管道內的空氣和積水排凈,使夾套內達到預定壓力和溫度(104-167℃),將待滅菌物品裝入櫃室,關緊櫃門.櫃室內抽負壓至2.6kPa,向櫃室內輸入蒸汽,將控制閥移至「消毒」的位置.隨後機器按一定程序自動運行,諸如:「恆溫」、「排氣」、「乾燥」、「關閉」等.待恢復常壓後打開櫃門取出物品.滅菌時使壓力達206kPa,溫度為132℃,維持4-5分鍾.

Ⅳ 手術用的油性筆怎麼滅菌

最佳答案:常用滅菌法包括高溫滅菌、氣體滅菌和電離輻射滅菌三種方法。1、高溫滅菌法:利用高溫使微生物的蛋白質及酶發生凝固或變性而死亡。這是應用最廣泛而有效的滅菌方法,主要用於手術器械和物品的滅菌。①高壓蒸汽滅菌法...

Ⅵ 常見的滅菌方式有哪些

(1)加熱滅菌法

利用高溫來殺死微生物(超過最高生長溫度)的方法。加熱滅菌的原理:當高溫作用於微生物時,首先引起細胞內生理生化反應速率加快,機體內對溫度敏感的物質如蛋白質、核酸等,隨著溫度的增高而遭受不可逆的破壞,盡而導致細胞內原生質體的變化、酶結構的破壞,從而使細胞失去了生活機能上的協調,停止了生長發育。隨著高溫的繼續作用,細胞內原生質便發生凝固,酶結構完全破壞,活動消失,生化反應停止,滲透交換等新陳代謝活動消失,細胞死亡。加熱滅菌可分乾熱滅菌和濕熱滅菌兩大類。

1)乾熱滅菌 利用灼燒或乾熱空氣滅菌而沒有飽和水蒸氣參加的滅菌法稱為乾熱滅菌法。由於乾熱滅菌使用方便,方法簡單,故在生產上廣泛應用。如火焰滅菌法:直接利用火焰把微生物燒死,故又稱焚燒滅菌法。採用此法滅菌既徹底又迅速,但只適用於金屬制的接種工具、試管口及污染物品等的處理。熱空氣滅菌法:即在電熱恆溫乾燥箱中利用乾熱空氣來滅菌。

2)濕熱滅菌 即利用蒸汽進行滅菌的方法。濕熱滅菌又分為高壓、常壓、間歇滅菌和巴氏滅菌4種。

①高壓蒸汽滅菌 由於高壓蒸汽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和較常壓高的溫度,能大大縮短滅菌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加之蛋白質在濕熱條件下容易變性,在熱蒸汽條件下,細菌的芽孢在120℃,經20~30分鍾可全部被殺死。如滅菌材料體積較大,不易被穿透時,可將壓力增加到0.152兆帕,延長至1~2小時。在高壓蒸汽滅菌中,滅菌溫度隨蒸汽壓力的增加而升高(圖2-6)。

圖2-7 簡易常壓滅菌法

③常壓間歇蒸汽滅菌法 這是利用常壓蒸汽反復幾次滅菌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將待滅菌物品放在鍋內,100℃處理1小時左右,殺死微生物的營養細胞,讓其冷卻至30℃左右,此時芽胞會萌發,再以同樣方法加熱處理,反復3次,可達到滅菌目的。該方法可用於不耐高溫的葯品、營養物、特殊培養基的滅菌。

④低溫巴氏滅菌法 即在60~70℃下,經一定時間,殺死有害微生物的方法。適應於不耐高溫的物品消毒。有些培養基,在高溫下遭到破壞,用此法既可殺死致病微生物的營養體,又能使培養基的成分不致受到嚴重破壞。食用菌生產中培養料堆積發酵工藝,就是利用這個原理殺死其中的病蟲、雜菌。

(2)過濾除菌法

又分液體過濾和空氣過濾兩種,就是採用機械的方法,設計一種濾孔比細菌還小的篩子,做成各種過濾器,通過機械過濾,只讓液體培養基或空氣從篩孔流出,各種微生物菌體則留在篩子上,從而達到除菌的目的。這種方法適用於對熱不穩定的體積小的液體培養基(如動物血清、蛋白質、酶、維生素等)及氣體的滅菌。超凈工作台的工作原理就是將帶菌空氣通過過濾滅菌形成無菌空氣,從風洞中吹出,來造成工作台范圍的無菌狀態。過濾滅菌的最大優點是不破壞培養基中各種物質的化學成分。常用的過濾器有用硅藻土製的、石棉製的、陶瓷土製的,也有用火棉膠、硝化纖維素濾膜製成的。

(3)輻射滅菌法

利用輻射產生的能量進行殺菌的方法稱輻射滅菌。輻射可分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種,α-射線、β-射線、γ-射線、X-射線、中子和質子、微波等屬電離輻射,紫外線、臭氧、日光為非電離輻射。

1)紫外線滅菌 紫外線殺菌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線的輻射作用。用燈管直接照射細菌使其發生光化學反應,將細菌細胞質誘導形成胸腺嘧啶雙聚體,從而抑制DNA的復制而發生變性、致死。另一方面,空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產生的臭氧(O3),也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紫外線的有效作用距離為1.2~2.0米。紫外燈一般懸吊在接種室或培養室的上方,個數依房間大小而定,容1~2個人操作的接種室,安裝一個30瓦的紫外燈就可以了。在每次接種前,應將所需的器具一起放入接種室(箱)內,然後打開紫外燈照射。如果接種室體積較大,開燈照射2小時才能達到滅菌效果;如果較小,只需開燈半小時左右既可達到滅菌效果。由於紫外線穿透力弱,即使是普通玻璃也不能濾過,因此,只適於空氣或物體表面的滅菌。紫外線對人體皮膚,尤其是眼睛有殺傷作用,應避免直視,工作時應將紫外燈關閉。紫外線消毒時工作場所如果處在稍暗無光的情況下,能提高殺菌效果。細菌接受致死量紫外線照射後,隨即給予可見光照射,部分細菌有復活的可能。幹細胞比濕細胞對紫外線的抗性強,孢子比其營養細胞對紫外線更具抗性。

2)微波滅菌 由於微生物的細胞中都含有70%~90%的水分,水分子在微波電場中被極化,並隨著電場方向的改變而轉動,在轉動過程中分子之間高速度摩擦產生熱能,這種熱能不同於外部加熱,可在短時間里使細胞爆破而物體本身的溫度卻只有極微增加,從而達到滅菌效果。用YM7601型微波爐只需60秒鍾就能殺死食品中192萬個大腸桿菌。

3)臭氧發生器消毒 臭氧(O3)具有強烈的氧化作用,能破壞微生物的細胞膜與核酸。O3也是一種暫態物質,常溫下能自然分解,還原成氧。其滅菌原理實際上和紫外線消毒極相似。

Ⅶ 滅菌方法有哪幾種,各有什麼特點

滅菌法一般可以分為物理滅菌法和化學滅菌法。1、物理滅菌法:主要包括熱力滅菌法(火焰滅菌法、乾熱滅菌法、高壓蒸汽滅菌法、流通蒸汽滅菌法、煮沸滅菌法、間歇滅菌法)、過濾滅菌法(過濾器分為深層型和過篩型)、照射滅菌法(放射線滅菌法、紫外線滅菌法)等。2、化學滅菌法:主要包括氣體滅菌法和葯液滅菌法。
一、滅菌方法有哪幾種
滅菌法分為物理滅菌法和化學滅菌法。具體分類如下:
1、物理滅菌法
(1)熱力滅菌法
1火焰滅菌法:該種滅菌方法主要通過火焰加熱來滅殺微生物。
2乾熱滅菌法:該種滅菌方法主要通過乾熱空氣來滅殺微生物。
3高壓蒸汽滅菌法:該種滅菌方法主要通過適當溫度、壓力的飽和水蒸氣加熱來滅殺微生物。
4流通蒸汽滅菌法:該種滅菌方法主要利用加熱的流通水蒸氣來滅殺微生物。
5煮沸滅菌法:該種滅菌方法主要通過沸水來滅殺微生物,煮沸時間應當在15分鍾以上。
6間歇滅菌法:該種滅菌方法利用80-100°C的熱水或流通水蒸氣來滅殺微生物。
(2)過濾滅菌法
該種滅菌方法主要通過濾材來篩除或吸附微生物。
(3)照射滅菌法
1放射線滅菌法:該種滅菌方法主要利用從放射源產生γ射線進行照射,來滅殺微生物。
2紫外線滅菌法:該種滅菌方法主要利用紫外線來滅殺微生物。
2、化學滅菌法
(1)氣體滅菌法
該種滅菌方法主要利用環氧乙烷或甲醛來滅殺微生物。
(2)葯液滅菌法
該種滅菌方法主要通過乙醇、甲酚、苯酚水或福爾馬林等葯劑來滅殺微生物。
二、滅菌方法各有什麼特點
1、火焰滅菌法
該方法適用於磁製品與金屬製品以及不會被火焰所破壞的物品。
2、乾熱滅菌法
(1)該方法適用於耐熱不耐濕的物品的滅菌處理(比如磁製、金屬制物品、纖維制物品、玻璃器材、礦物油、脂肪、脂肪油、試驗葯物、固態的醫葯品等)。
(2)將加熱的空氣進行循環,保持高溫和乾燥。溫度為135-145°C時,處理3-5小時左右。溫度為160-170°C時,處理2-4小時左右。溫度為180-200°C時,處理30-60分鍾左右。溫度為200°C以上時,處理30分鍾以上。
3、高壓蒸汽滅菌法
(1)該種方法適用於耐高溫高壓水蒸氣的物品的滅菌處理(比如磁製、金屬制、橡膠制、紙制、纖維制物品、水、培養基等)。
(2)溫度為115°C時(0.7kg/cm2),處理30分鍾。溫度為121°C時(1kg/cm2),處理20分鍾。溫度為126°C時(1.4kg/cm2),處理15分鍾。
4、流通蒸汽滅菌法
(1)該種方法適用於有變質危險的物品的滅菌處理(比如磁製、金屬制、橡膠制、紙制、纖維制物品、水、培養基等)。
(2)一般在100°C的流通水蒸氣中處理30-60分鍾左右。
5、煮沸滅菌法
(1)該種方法適用於磁製、金屬制、橡膠制、纖維制物品、水、培養基、試驗葯品、實驗液體等的滅菌處理。
(2)將物品沉入沸騰水中進行滅菌,煮沸時間在15分鍾以上(水中可以加入1-2%碳酸氫鈉)。
6、間歇滅菌法
(1)該種方法適用於橡膠為主的製品以及培養基、試驗用葯品、液體和液態狀的醫葯的滅菌處理。
(2)利用80-100°C的水或者是流通水蒸氣,每24小時為一周期,每30-60分鍾反復加熱3-5次。
7、過濾滅菌法
(1)該種方法適用於不耐熱的液體的滅菌處理(比如水、含有可溶性、不穩定物質的培養基)。
(2)過濾器分為深層型和過篩型兩種,其中深層濾器主要依靠濾材的深度,通過機械性捕獲或隨機吸附進行過濾,而過篩型濾器主要通過物理過篩進行過濾,以濾膜(孔徑為0.2μm,由醋酸纖維素、硝酸纖維素、多聚碳酸酯、聚偏氟乙烯等合成纖維材料製成)為主。
(3)該種方法不能將病毒濾除。
8、放射線滅菌法
(1)該種方法適用於耐受放射線照射的物品的滅菌處理,比如玻璃製品、磁製品、金屬製品、橡膠製品、塑料製品與纖維製品。
(2)通常使用60CO、137C5等放射源,然後根據滅菌物品的材質、污染情況、形狀,調節照射的匯流排量。
9、紫外線滅菌法
(1)該種方法適用於對紫外線耐受能力較強的物品的滅菌處理,比如玻璃製品、金屬製品、橡膠製品、塑料製品和纖維製品等,還可用於設施、設備、水或醫葯品等。
(2)一般使用200-300nm的紫外線。
10、氣體滅菌法
(1)該種方法適用於玻璃製品、磁製品、金屬製品、橡膠製品、塑料製品、纖維製品等的滅菌處理,同時可以用於設施、設備或粉末狀的醫葯品的滅菌處理。
(2)在使用該方法的時候,前提條件為滅菌物品未變質。
11、葯液滅菌法
(1)該種方法適用於玻璃製品、磁製品、金屬製品、橡膠製品、塑料製品、纖維製品等物品的滅菌處理,以及手指、無菌箱或無菌設備等的滅菌處理。
(2)使用該方法的前提條件為滅菌物品尚未發生變質。

Ⅷ 常用滅菌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點

1、熱滅菌法

熱滅菌法利用高溫使微生物細胞內的一切蛋白質變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細胞死亡。通常有乾熱、濕熱和間歇加熱滅菌等法。

2、乾熱滅菌

火焰灼燒法或烘箱內熱空氣滅菌法稱為乾熱滅菌法(dryheatsterilization)。

把金屬器械或洗凈的玻璃器皿放入電熱烘箱內,在150~170℃下維持1~2小時後,可達到徹底滅菌(包括細菌的芽孢)的目的。灼燒(incineration或combustion)是一種最徹底的乾熱滅菌法,應用范圍僅限於接種環、接種針的滅菌或帶病原菌的材料、動物屍體的燒毀等。

3、化學試劑滅菌

大多數化學葯劑在低濃度下起抑菌作用,高濃度下起殺菌作用。常用5%石炭酸、70%乙醇和乙二醇等。化學滅菌劑必須有揮發性,以便清除滅菌後材料上殘余的葯物。

化學滅菌常用的試劑有表面消毒劑、抗代謝葯物(磺胺類等)、抗生素、生物葯物素抗生素是一類有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合成的次生代謝產物或人工衍生物,他們在很低濃度時就能抑制或感染它種生物(包括病原菌,病毒,癌細胞等)的生命活動,因而可用作優良的化學治療劑。

4、間歇滅菌

間歇滅菌連續3天,每天進行一次蒸氣滅菌的方法。此法適用於不能耐 100℃以上溫度的物質和一些糖類或蛋白質類物質。一般是在正常大氣壓下用蒸氣滅菌1小時。滅菌溫度不超過100℃,不致造成糖類等物質的破壞,而可將間歇培養期間萌發的孢子殺死,從而達到徹底滅菌的目的。

5、輻射滅菌

輻射滅菌在一定條件下利用射線進行滅菌的方法。較常用的有紫外線,其他還有電離輻射(射線加快中子等)。波長在25000~80000納米之間的激光也有強烈的殺菌能力,以波長26500納米最有效。輻射滅菌法僅限於某一定材料,因所需設備復雜,難於廣泛使用。

Ⅸ 用乾燥箱滅菌時,一般維持在多少度兩小時

其實最好的答案應該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滅菌不同物品時,應該有不同的溫度和不同的時間。譬如,你要滅空載三角瓶和滅不銹鋼勺子,同樣是2小時的話,所需的溫度是不一樣的,因為三角瓶里有空氣不容易導熱需要更高的溫度,而金屬勺子加熱快受熱均勻則稍低溫度也可以。
你指的是乾熱空氣滅菌法,這是一種用高溫乾熱空氣滅菌的方法。該法適用於耐高溫的玻璃和金屬製品以及不允許濕熱氣體穿透的油脂(如油性軟膏機制、注射用油等)和耐高溫的粉末化學葯品的滅菌,不適合橡膠、塑料及大部分葯品的滅菌。
在乾熱狀態下,由於熱穿透力較差,微生物的耐熱性較強,必須長時間受高溫的作用才能達到滅菌的目的。因此。乾熱空氣滅菌法採用的溫度一般比濕熱滅菌法高。為了保證滅菌效果,一般規定:135-140攝氏度滅菌3-5h;160-170攝氏度滅菌2-4h;180-200攝氏度滅菌0.5-1h。

閱讀全文

與油性物品怎麼滅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162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2015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411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338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955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74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943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317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80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719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549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708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65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534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90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604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708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049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644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