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和田玉是不是油性越來越大
和田玉不是油性越來越大,要視乎和田玉的質地決定。
和田玉,按照中國現行鑒定標准,透閃石玉統一歸為和田玉,不做具體產地區分的原則,新疆和田玉(籽料,山料,山流水料,戈壁料)青海玉(昆侖玉),俄羅斯玉(俄料)以及韓國玉(韓料)等都屬於和田玉的范疇。
和田玉本身必不具有天然的油性,是人通過不斷的盤玩,手上的油脂附著在玉體上,才具有了油性。油性的大小,由兩方面來決定:一是和田玉採用的拋光方式。一是和田玉本身玉料的質地。
像現在青海料,俄料,韓料為了博取買家的喜歡,以及掩飾本身玉質的欠缺,往往採用高拋光,使其產生玻璃光澤,在高拋光的玉體上油脂不易附著,更不容易產生沉積,這類型的和田玉,再怎麼盤玩,油性是差不多的,不會越來越大。只有產用柔拋光的和田玉,玉體表面稍微粗糙的質地,才便於油性的附著和沉積,才會油性慢慢變大。
玉料本身的緻密度高,比如和田籽料,玉體表面通常由天然形成的「毛孔」,通過反復盤玩,才更利於油性的表現,才能使油性越來越大。而俄料由於料質相對而言顯得疏鬆,不利於油脂的沉積,也不會形成越來越大的油性。
新疆和田籽料圖示:
② 和田玉籽料油脂性強,質地很硬,
和田玉籽料玉質溫潤細膩,結構緊致,用手盤容易出油,盤久了感覺玉的表面變得很潤,很油。油性是籽料最大的特點之一,溫潤,越玩越油,這是玩籽料的樂趣所在。
和田玉籽料的油脂光澤,這種油性源自於籽料獨特的玉質結構,包括細度、糯性、緻密度等各個方面,這些都會對它的油性產生影響。
一、籽料的油性包括:視覺上的油潤光澤,以及手感上油潤的感覺。
籽料的油性,是和田玉籽料區別於俄玉,青海玉,韓玉等其他玉石的重要特徵。有油性的玉石,越玩越油性大,越溫潤明亮而富有層次感。我們常說的油性,一般有兩個概念。一是視覺上的油潤光澤,二是手感上油潤的感覺。
視覺上的觀感是指和田玉的表面由於玉石分子特殊的結構,形成特別的對光的漫反射效應,呈油脂般的光澤。
另一種是平時盤玩過程中手指的觸摸感,接觸和田玉之前聽人說過,那手感非常棒,入門後有了體會,確實如人所說的那種濕手摸香皂的感覺,滑而不膩,似油非油。其實,這兩點都是我們可以去通過看,通過去觸摸把玩而感受到的。
二、籽料的油性從何而來?
和田玉籽料的"油性",是其晶體結構特徵,晶粒尺寸,緻密度,反射率,透射率,折射率和表面光潔度所共同確定的反射效果的視覺反應。
和田玉礦物顆粒的大小、形態以及顆粒結合方式都是影響和田玉油性的重要因素。
和田玉籽料具有很細小的晶粒,在偏光顯微鏡下無法分清其輪廓,猶如毛氈狀交織在一起,且呈短纖維狀微結構,橫斷面呈密集小凹坑狀,具有最佳的光散射性和拋光時效性,能夠獲得很高亮度,但絕無玻璃那樣的單純平面反光效果,這就產生了立體感和通透感,並且越玩立體感和通透感越強。其實平時的盤玩相當於人體對玉的緩慢拋光,所以才會越玩越油潤。
和田玉籽料具有較高的緻密度。緻密度和細小晶粒配合,產生細膩溫潤感覺。籽料的反射率,折射率和透射率搭配恰到好處,使玉的透明度介於半透和微透之間,表層具有通透感而裡面具有不完全透明的層次感。
三、如何區分和田料、青海料、俄料?
抓住一個字"潤"就是有油性,大家對比便可看出,青海料給人是透的感覺,有很白的料但是是那種發灰的白,沒新疆和田玉那種有凝脂感覺的油性來。俄料,目前不得不承認上好的細性俄料也非常的少、價格也很貴。其特點也沒有和田籽料那種凝重的有油性的感覺,相對來說還是干。含蓄儒雅的和田玉,它的那種細膩與溫潤真的是「油然而生」。
③ 和田玉為什麼會油油的
和田玉質潤澤細膩,若有「油性泛出」則很可能是人為泡油導致。
和田玉的光澤屬於油脂光澤,它與礦物的折射率、吸收系數和反射率有關。反射率越大,和田玉的光澤就越強。
通常情況下,光線照射到玉石表面時會發生反射和折射,由於和田玉是由很多微小的礦物顆粒組成的集合體,礦物顆粒間的縫隙及顆粒大小不同致使進入玉石的光發生漫反射、散射等光學效應,從而使反射回人眼的光相比入射光更柔和。
柔和的反射光加上和田玉本身的玉質便形成了特殊的光澤:弱於玻璃光澤、強於蠟狀光澤的油脂光澤,即視覺上的「油脂感」。
和田玉上手看的時候,用餐巾紙擦拭玉體,確認無油膩方可細看;一般在自然光下轉動和田玉仔細觀察玉面反射光澤,就可以看出是強油脂光澤還是一般油脂光澤,也可以分辨是否玻璃光澤。
所謂和田玉的「脂粉」指的就是和田玉的凝脂度。和田白玉一般都會不同程度地泛青,羊脂玉則泛黃、泛粉。像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看著就像塊羊油,密度高、色純,羊脂表現的不僅僅是白度,還有脂粉,沒有脂粉的白度,只是羊脂白,不能稱為羊脂玉。而像青海和俄料都比不上和田,子料的脂粉度都比山料或者山流水料高。脂粉有很多表現形式,如(肉)凍狀脂、凝脂、像魚凍、荔枝肉,還有像牛奶、乳酪、奶油等,往往是粉狀脂的表現。
和田玉的特徵之一就是油性。有的看上去乾的,玩久了會出油,有的看上去油的,玩久了會干。決定油性首先是看料子的結構。很多好子料,並不一定用皮和毛孔來證明他的身份。就像一團麵粉,山料是加了一杯水,揉了半小時的麵粉的話,山流水就是加了一杯水揉了2小時的麵粉,那麼子料就是加了一杯水,揉了6小時的麵粉,這樣的料子,看起來溫潤柔和,密度肯定是比流水料和山料上一個檔次的。
若擔心人為浸泡油脂造假,建議去鑒定!
手感上的油性包括兩方面,一是視覺上的油潤光澤,二是手感上油潤的感覺。上面講的是視覺上的油性,好的料還須具備手感上的油性。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有阻力感的油滑的感覺,就象手裡握著一砣油,用手一推,有一種油要化開的感覺,上手後如同在盛夏你身上穿的綢緞滑溜,如同你洗手時摸打肥皂的油滑。
隨著把玩時間的累積,油脂在玉石表面逐漸形成包漿,「出油」的感覺越發的明顯。這也是和田玉油潤的原因。
④ 有哪位玉器專家告訴我這是什麼呀油性挺大的!是個平安扣。
羊脂玉平安扣,料子不錯,油性大說明師傅雕的不錯。好好是收藏。
⑤ 油性好,溫潤度高的和田玉玉料有哪些
非常欣賞你很重視和田玉的油性,油性是和田玉區別其他玉石最重要的特性。
但是,並不是所有和田玉都有油性,絕大部分的青海料、韓料和俄料都沒有油性,60%甚至更多的新疆料也缺乏油性,甚至和田玉籽料中,總量看,50%的也缺乏油性。
⑥ 和田玉里棉絮多,油性大。看著不細膩是什麼玉種
和田玉中的棉絮分布形狀,以及大小都是影響和田玉價格的因素,棉絮越少的價格也就越高。如果是棉絮較多,就算是再油潤的料子,那麼他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的。
在和田玉中無論是籽料,山料都存在棉絮,就算是潤度細膩的料子都會有這種現象。只是有些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有些是玉質裡面隱藏的,棉絮也是分很多種形態的,有些是大小顆粒狀的。也有是霧狀和花狀的,因為的天然的,所以形狀會不同。
⑦ 和田玉,油性是什麼感覺哪種和田玉油性足
和田玉的油性,是指手盤玩玉器,有油潤的手感。
值得指出來的是,和田玉本身,並不具有油性,是與手部皮膚接觸,人的皮脂粘附在玉體上,形成的手感。
相對而言,新疆和田籽料,由於料質緻密,油性比俄料,韓料,青海料要足。
⑧ 怎樣的玉才是好玉啊
好的玉器,密度大,拿在手上的時候感覺到很重。
顏色純,,好的一塊玉上面顏色非常的純凈,不會出現雜色,
好的玉是半透明狀的,像那些全透明的玉,比如岫玉就屬於一種中低檔的玉器
好的玉,質地細膩,用手電筒照著可以看到緊實的機理,沒有瑕疵和裂紋,
好的玉油性大,拿在手上的時候感覺到有一種特別的溫潤感,就好像是一塊豬油一樣,越摩挲越油光可鑒。
好的玉,通常都有精美的做工,正所謂「好馬配好鞍」,更加能夠增添這塊玉料的價值,
好的玉硬度大,現在世界范圍內最好的玉是我國新疆的和田玉,它的硬度達到6.5左右,,而岫玉的硬度通常只在3左右,這就是高下之分,
⑨ 和田玉的油性是什麼意思
和田玉最大特點是溫潤而澤,其表面泛油潤光澤而不是那種很強的玻璃光澤,也就是說其表面對光線的反射不是很強。其實這是光學上的一種「漫反射」現象,平行的光線射到和田玉器的細微又凹凸不平的表面,導致反射光彌漫地射向四面八方。優質和田玉的單個結晶體半徑較大,結晶體與結晶體之間結合部分作用力遠沒有結晶體內部作用力大。通俗一點就是顆粒度大,韌性強。所以切割拋光等過程後,就造成凹凸不平的表面。而恰恰是這種顆粒度,對光的漫反射造成一種高雅而特殊的油脂光澤的感覺。結晶體半徑再小一點,就會泛玻璃光澤,再大一點,則會顯蠟狀光澤。而其他像硬玉翡翠、單結晶體如水晶等,或結晶體小,或韌性差,在加工後,表面對光線會形成鏡面反射,就會泛玻璃光澤。
⑩ 請看看這個玉算是羊脂玉嗎看著油性挺大,大概值多少錢
你的這塊不是羊脂玉,工藝也太粗糙,所以市場價位也不高,估計也就是幾十元或幾百元左右.
羊脂玉顏色為羊脂白,羊脂白不是純白,而是帶有油脂光澤的白,在白色中有的可透出微微的黃色,質地差的也可在白色里透出微微的淺灰色調。另外羊脂玉油性重,羊脂玉在人們手掌中不斷的觸摸過程中,自而然之,在玉石表面產生一種"油性"感,在一些和田細白玉中也有此現象,當羊脂玉墜於水中,提起玉體,可滴水不粘,因此油性重的羊脂玉綿性也特好,所謂綿性,也就是韌性。羊脂白玉一般只存在新疆和田的籽玉、山流水和於田縣戚家坑的山料之中,其他地方所產的玉料中基本都不具備羊脂白玉的條件。這就是「和田玉」珍貴的地方。羊脂白玉自古以來人們極為重視,但存世極罕,是玉中極品,價格非常貴。白玉不但象徵純潔、高尚、溫潤,而且象徵吉祥、安謐。古人所謂:「溫潤,仁也!」在古代,帝後才有資格佩上等白玉。如已被國家定為「國寶」的西漢「皇後之璽」就是利用晶瑩無瑕的羊脂白籽玉料雕琢而成的。市場上,特別是新疆市場上出現的一種怪現象,就是遍地都是羊脂玉,要找羊脂玉隨手可得!其實好多和田玉用的不是那些特別產地的玉料,大多用俄羅斯玉和青海玉替代,而且在市場大量存在,炙手可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