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辨別尼泊爾紫檀和印度小葉紫檀
1、性質不同:印度小葉紫檀為紫檀樹的一種,又名檀香紫檀。氏紅心漆,俗稱小紅木。
2、產地不同:印度小葉紫檀原產地印度。尼泊爾紫檀和產於泰國及緬甸。
3、屬性不同:印度小葉紫檀屬落葉大喬木,高20~25米,樹皮黑褐色,樹干通直而下滑。尼泊爾紫檀心材鮮紅色至深紅赫色,氣干密度為0.64到0.96。
4、材質不同:尼檀棕眼粗大,油性一般,木材觀感相對粗糙一些,而印度小葉紫檀相對來說油性好,棕眼小一些,材質細膩。
(1)什麼樣的印度小葉紫檀油性好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小葉紫檀對溫度的要求:小葉紫檀是熱帶植物,喜歡陽光,20-30度是最適合它生長的溫度。小葉紫檀不耐低溫,冬天的溫度不要低於3度。
2、小葉紫檀養在室內最好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如果經常放在卧室和書房,不利於小葉紫檀 的生長,最好是放在陽台上,但是在夏季也要注意不要暴曬。
3、小葉紫檀不耐寒,而且對水分的要求很高。因此在養殖小葉紫檀的時候一定要勤澆水,2-3天澆水一次,如果是在冬天可以減少次數。澆水的是澆透,不要只是灑濕土壤表面。
4、小葉紫檀如果放在室內,則要放在通風的位置,這樣放置有助於小葉紫檀的呼吸。
⑵ 印尼小葉紫檀和印度小葉紫檀有什麼區別啊
能叫小葉紫檀的只產於印度,是國際認可的紅木樹種,有專有的拉丁文名字,能叫紫檀的會有好多,但除了印度產的其餘的都不屬於認可的紅木樹種,而且所屬的科、目都不對。
就目前認可的紅木樹種中,印度小葉紫檀是密度最高的樹種。
⑶ 印度小葉紫檀和小葉紫檀的區別
印度小葉紫檀,指印度紫檀,蝶形花亞科, 紫檀屬 花梨木類,別 名: 櫚木、花櫚木、薔薇木、羽葉檀、青龍木、黃柏木、赤血樹,與真正小葉紫檀,學名檀香紫檀,蝶形花亞科,紫檀屬,紫檀類紫檀是同屬不同類兩種木材、檀香紫檀為紫檀中精品,密度大棕眼小是其顯著的特點,且木性非常穩定,不易變形開裂。檀香紫檀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以印度邁索爾邦地區、緬甸地區所出產的紫檀最優。紫檀質地堅硬,色澤從深黑到紅棕,變幻多樣,紋理細密。紫檀有許多種類,紫檀生長速度緩慢,5年才一年輪,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為木材之首,系稱「帝王之木」,非一般木材所能比。氣密度一般在1.05~1.34之間,沉水,
而印度紫檀氣干密度大於0.76克立方厘米,木材的心材材色紅褐至紫紅,常帶深色條紋。紫檀屬中幾乎所有樹種的中文學名後兩個字均為「紫檀」,如檀香紫檀、大果紫檀、非洲紫檀、越柬紫檀等,但不能說凡有「紫檀」二字的即為紫檀木類木材。有些商家在加個小葉就好賣了、
檀香紫檀
兩種木材密度、重量都不相同、檀香紫檀是有香味的、
⑷ 印度紫檀和小葉紫檀的區別
1、心邊材不同:印尼小葉紫檀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白色至淺紅褐色;心材黑色及不規則黑色心材;印度小葉紫檀邊材多黃白色或者黃褐色,心材多橘紅色,隨著時間的推移顏色會逐漸變深,直至紫黑色。
2、密度不同:印尼小葉紫檀木材有光澤,氣干密度1.01g/cm3,緻密度較高,屬於木材中難得的存在;印度小葉紫檀木材光澤度較好,氣干密度1.05~1.26g/cm3,緻密度在木材中屬於較高的存在。
3、氣味不同:印尼小葉紫檀無特殊氣味;印度小葉紫檀有特殊的檀香味,這點可以當做鑒別真假的依據。雖然市面上叫紫檀的木材很多,但是國際上只認准印度小葉紫檀為真正的小葉紫檀。
印度紫檀屬於花梨木樹種,而印度小葉紫檀屬於紫檀木類別。紫檀木和花梨木的木材特性本身就是不一樣的,而且密度差異較大。通常情況下,木材氣干密度並沒有達到0.76克每立方米的,不能被稱為花梨木,僅能被稱為亞花梨木。根據這樣嚴格的界定方式,據說,紫檀科樹種中只有印度小葉紫檀達到了紫檀木的標准,其他的樹種都被劃到了花梨或者是亞花梨類中。
⑸ 印度小葉紫檀等級有哪些
印度小葉紫檀劃分為五個等級,分別以A、AA、AAA、AAAA、AAAAA這五組來進行劃分,也可簡單標注為:1A、2A、3A、4A、5A,以此代表為:1:紫檀新料(速生林,平地林);2:紫檀老料(天然林,山坡林);3:「金星」紫檀;4:紫檀癭子;5:紫檀金星癭子(綜合兩種特徵的)。
⑹ 印度小葉紫檀怎麼辨別
印度小葉紫檀辨別方法如下:
1、手感
印度小葉紫檀的油性大,所以在手上盤完的時候可以明顯感覺到手感比較油潤。可以將小葉紫檀在陰涼處放置一整晚,看小葉紫檀是否具有油潤的光澤感。一般來說,天然的小葉紫檀放置一段時間會比較干澀,經過盤完之後會變得更加油潤,而人工上油的小葉紫檀則會保持油潤感。
2、掉色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發現印度小葉紫檀油性大,比較容易掉色,所以經常將小葉紫檀磨成粉,製作成染料。所以小葉紫檀的染色能力較強,可以使用粗棉布擦拭印度小葉紫檀的表面,看是否掉色。一般來說,掉色的小葉紫檀就是真的。
3、牛毛紋
使用放大鏡觀察印度小葉紫檀,可以明顯看見印度小葉紫檀的表面會有一層類似牛毛一樣的紋理,這是木材所沒有的特徵。此外,在這些牛毛紋的附近,還會帶有極其細小的棕眼,有些還會出現金星。
⑺ 如何鑒別小葉紫檀好壞
18種鑒別小葉紫檀方法
1、曲線美的牛毛紋;
造物主是熱愛曲線的。曲線很美,簡稱曲美。小葉紫檀特有的牛毛紋,必須是以彎曲為美,彎曲是特徵。
2、小棕眼;
生長周期極其長,動輒五六百年,才長成那麼一小根,所以就細密,所以導管就小,所以導管的橫切面即棕眼,就小。大?大就不對了。沒有,也不對。小棕眼,小,是特徵。
3、密度、克重和油性的關系;
同樣體積,質量越重,則表示密度越大。克重,是來體現小葉紫檀密度的尺度。一般都要用台秤來稱一下。
而同樣體積,密度差在哪呢?
差在油性、差在細密度。新料和老料細密度不同。油性不同。(但注意:很多電子稱不準。必須是文玩用台秤。一般,假小葉紫檀密度不夠,克重不夠,為了偽裝高密度,就把珠子做大,加大克重。但是,如果是真小葉紫檀,往往重視大器,所以好料也會做大一點直徑,所以直徑,克重都不能完全判斷真假。要結合油性。只有尺寸、克重、油性的手感都對了,才是真小葉紫檀。要三種要素合一。)
4、沉水;
小葉紫檀必須沉水。但是沉水的不一定是小葉紫檀。
密度大。質量大。必須沉水。但沉水不能做為小葉紫檀的鑒定標准。沉水的木材很多。即便有些木料達不到小葉紫檀的密度,也會沉水。
5、油性;
油性好的小葉紫檀,就容易盤出好包漿。談油性,其實是談包漿。就是珠子經過盤玩形成的氧化層。
油性會順著木質的導管,從棕眼滲出來。油性好的新珠子,放上一晚,或幾天,再拿出來,一上手,就會有阻滯感。油性,是通過手感體現的。也能通過色澤體現出來。(油性、密度、克重、尺寸必須合一)
6、掉色;
古代,沒有染料。尤其是紅色的染料更稀缺。怎麼辦?小葉紫檀磨粉,做成染料。
染色能力極好。所以用小葉紫檀,在白紙上一劃,就能留下顏色。跟畫筆一樣,只不過是昂貴的畫筆。
7、熒光;
木質好,油性好的小葉紫檀,在打磨加工後,表面形成的一種通透感的熒光。且不會因為盤玩而消失。
這種木料,放入清水12小時後,比如晚上放入早上去看,如圖,水中有一種泛著藍色的熒光。(熒光,在珠子表面就有,水浸後水裡也有。這是一種破壞性的鑒別方式,浸泡完的珠子,損傷很大。)
8、聲音;
小葉紫檀是高密度的。所以撞擊的時候,有清脆的響聲,不會發悶發沉。棉花和棉花撞擊,玻璃和玻璃撞擊,聲音是不是不同?原因在哪?密度不同,所以撞擊後震動的頻率也不同。所以,音頻也不同。
9、光澤;
表面自然,光澤柔和,絕無賊光。通俗說,就是絕對不會有奇異的光。 絕對不會突然特別反光,特別亮。因為他是自然的東西,是木質,什麼木質會突然特別亮?他不是金屬,不是珍珠,更不是翡翠,不是鑽石,如果特別亮,那麼,非奸即盜。
10、金星;
金星的本質,就是樹木的「血管」在幾百年的生長中,吸收上來的地下的礦物質的沉澱物。以前並不是衡量小葉紫檀價值的標准,只是近年來的熱捧。千萬不要迷戀金星,金星是可遇不可求。利益驅動,所以有十星九假直說。一旦有星,都不用說多星,更不用說滿星,爆滿金星,只要是有金星,市場價都會在1000以上。1000以下,除非關系非常好,可以拿到進貨價。否則都是假的。且造假手段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奼紫嫣紅。真貨不一定都有星,有星的也不一定都是真貨。金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11、價格;
以真通貨舉例,一般實體店都會報價1200-1400,還會多多少少有瑕疵。否則合不上綜合店面,房租,公司成本。那麼,最低成交底價也會在900-1000左右。
太低的,很難說。不一定就是假的,但是很難說。除非渠道很硬或者是廠家直接銷售。可以壓低價格。比如不進店,而走貨量極其巨大的一些渠道資源,價格可能就會下來一些。如果你能在600-700左右買到真小葉紫檀而且還看的過去的,那也是絕對賺了。做人不可貪,貪則必然有騙。有一貪,就有一騙。
12、味道;
小葉紫檀,不是香料。所以,小葉紫檀幾乎沒有味道。不會有香氣,更不會有酸氣。如果有酸氣,要麼是別的木質,要麼就是染料染色後留下來的化學氣味。
13、上手手感;
無數的描述,都是文字性的,或者圖片性的,這是最誤導人的。一切的文玩類,都是需要上手看的。也就是說,實物上手一次,勝過看文字一萬次。真物件上手後,根據它的特徵,一一對照,會全部對應,無一錯漏。
14、眼緣;
有時候,最誤導人的就是知識,憑借知識去判斷,那麼如果學到和體會到的知識本身就是錯誤的,或者不準確的呢?也許知識是對的,但是你學的不精呢?課本都是好的,為什麼有人滿分,有人80分,有人不及格?還有零蛋的呢?真東西,一看,是自然的,不做作的,不刻意的。
15、正圓;
好料必有好工。當然,現在造假的工藝也都和真貨的工藝趨於平行了。
但是,造假也有三六九等。有的珠子是不圓的,橢圓的,那麼,這樣的,很有可能是假的,即便是真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好比菜是好菜,結果廚子不同,味道自然不同。同是川菜,成都小吃的醋溜白菜就是8塊錢,眉州東坡就是28塊。同是冷麵,路邊小店是12塊一碗,這輩子都不想再吃一次,漢拿山25塊一碗,吃了還想吃。這就是工藝的區別。工藝上,一看正圓,二看拋光。拋的太細,棕眼全堵住了,可疑。拋的太粗,棕眼跟麻子似的,也可疑。
16、小孔;
印度來的半成品料,是只打了一半的孔。是大孔。到中國來,再加工後,另一面打通,是小孔。所以這種半成品料加工出來的珠子,就是珠子兩面的孔不一樣。
目前幾乎這種品質的珠子,大廠家都不做了,絕跡了。但是市面上還是會經常看到。就好比大城市早都淘汰的東西,在城鄉結合部還是屢見不鮮。
17、生長輪;
其實就是年輪。松樹、榆樹、柳樹這些都是一年長很多長很快,所以年輪清晰可見。
但是小葉紫檀,生長極其緩慢,木質極其細密。5年才長一輪。一輪又非常細密。就像千層餅一樣。層數特別多,特別細,像紙一樣,比紙還薄。300年才長碗口那麼粗。600年也就是一個二大碗那麼粗,就是大料了。他的生長輪,非常細密不明顯。明顯的肯定不對。
18、橫切面30倍放大;
這是個人識別的最後一步,在木材的三個切面上,橫切面提供了最為豐富的信息,要仔細觀察橫切面的特徵,與國家標准《紅木》中的描述和圖片相比較,若是小葉紫檀則相符(若沒條件此步可略去不做)。若能通過以上標準的檢驗就可確定這種木材是小葉紫檀,若有其中任何一步明顯不符合則可判定不是小葉紫檀,若仍有疑問,可取樣(麻將大小)送有關部門(比如中國林科院)做木材樹種鑒定。
真正的小葉紫檀,就是必須具備以上所有的特徵,一個都不能少。
⑻ 如何辨別和挑選印度小葉紫檀手串
一 看料子的密度
20mm的小葉紫檀手串重量大概在59-79克之間,但是並不是越沉的就是好料,在做珠子的時候圈大點,孔小一些珠子的重量就上來了,那麼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判斷珠子的密度呢?
1. 觀察棕眼的疏密、粗細、形狀、形態.
a、棕眼越細密,甚至沒有棕眼光滑如鏡的料子密度好 ;棕眼越疏鬆、越粗大密度越差。沒有棕眼的珠子,帶熒光的虎皮紋,油性好 密度好。疏鬆粗大棕眼握在手裡感覺和木柴一樣的珠子密度差。
b.含有閉合狀棕眼的料子以及棕眼呈小S狀的料子密度比較好,棕眼呈黑線似的閉合狀態,是因為料子放性時間較長,棕眼乾透收縮,或是樹木晚年所居山地貧瘠,造成樹木營養不良棕眼萎縮所造成的。
c.通過牛毛紋來判斷珠子的密度,紫檀料子表面牛毛紋越密集呈小S型,料子密度越好;棕眼越筆直舒展,密度越差.
2、觀察珠子表皮的紋路,一般有細小雞翅紋的珠子密度較好(這就是商家在賣手串的時候都強調雞翅紋的原因).
雞翅紋既是小葉紫檀密度高的體現同時又是科檀和巴西紫檀的明顯特徵,所以新手很難區分這幾種木料.
二.看油性
紫檀的拋光後的油性主要是從珠子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光澤度區分的,在無膠,無蠟的情況下,好的油性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
a.似和田玉般的油脂光澤,其主要特點是細膩.
b.似翡翠般的玻璃光澤,其特點是陽光或者燈光下起熒光。比較差的料一般密度都不是很好,表現為發干,發柴.
三.看工藝
主要是指珠子的圓度,兩通以及三通的打眼。好的工藝絕對是順紋,三通不歪,順紋是指珠子打眼與棕眼走向一致。
一串好的佛珠手串是用原木大料製成,打眼方向是垂直於樹木橫切面,但是有的商家為了節約成本,用下腳料做珠子,或是因為留疤料子等料型不規則,一般都是先把木料做成方塊,再隨意打眼,其打眼方向無法保證與棕眼方向一致因此就不是順紋。
四 觀察金星
金星的小葉紫檀手串現在也是淘寶的熱門貨,有帶金星的和滿金星之分那麼評定的標准也就出來了 疏密、粗細,一般金星越細密越好.
⑼ 印度 小葉紫檀 鑒別
1看顏色
老料的顏色較深較紅潤,油性好,適合剛開的料,有時候油性差的料子經過氧化,顏色也容易變深。所以這點需要點經驗。而油性差的珠子則顏色較黃,發白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有什麼不懂的請繼續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