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豬油顏色發黃是什麼原因
剛榨的豬油微黃是因為母豬因為飼養的時間比較長,色素沉著,然後脂肪就會輕微發黃,多半會發生這種情況,它這種屬於黃脂。而隨著豬油放置時間過長,豬油中的游離不飽和脂肪會被氧化生成醛類、酮類、氧化物和過氧化物等化學物質,漸漸顏色變黃。
2. 母豬背上有紅點是怎麼回事
母豬背上出現紅點的原因很多,附紅細胞體病、豬丹毒、濕疹、圓環病毒、鏈球菌病、急性型豬瘟、皮炎腎病綜合征、豬肺疫等均會導致母豬身上出現紅點,應該對症下葯治療。其中附紅細胞體病的高發期為夏秋季,起初臀部和背部出現紅色斑點,最後整個豬身都為紅色,發病嚴重時可使豬死亡。濕疹引起的紅點呈扁平狀,夏季常發,與潮濕有關。
1.附紅細胞體病易引起紅點,這種疾病高發期是夏季和秋季,因為這兩個時節蚊蠅及吸血動物多。起初少數豬食慾不佳,溫度39℃左右,3天左右,就會高熱42℃左右。鼻腔中流出漿液性分泌物,眼結膜蒼白貧血。有的豬呼吸加快,每分鍾達40~60次。糞便成球狀干硬帶有粘液和血液,尿少而黃,嚴重呈紅色、褐色,飲水量下降。第五天以後,耳朵由紅變紫,有些豬出現病後肢麻痹。然後臀部和背部出現紅色斑點。最後整個豬身都為紅色。此時體溫有所下降,在40℃左右,當下降到39℃以下時,豬逐漸死亡。另外弓形體和附紅細胞體,它倆都是血液原蟲病,多以隱性發病,發生於母豬及育肥豬,出血點比較大,且多集中在兩中間到背部。
2.豬丹毒會導致豬高溫,沒有食慾,精神萎靡、糞便由干到下痢。在背、胸側、頸部、四肢外面等處皮膚上有深紅色、大小不等的疹塊,逐漸變為暗紫色。用手按壓退色,不壓時又恢復原狀。
3.豬肺疫也會引起豬高熱,達到41°左右。會有停止採食、黏膜青紫、咽喉部發熱紅腫、張口喘氣。坐姿似犬、咳嗽、呼吸困難、皮膚有紅斑、紅點、鼻流膿樣黏液等症狀。
4. 圓環(2)型:皮炎腎病綜合征會有紅點現象,豬身上有紅色或者紫紅色的圓形或不規則的斑點,之後會變黑慢慢蔓延成整個丘疹。一般開始出現在豬的背部、臀部和身體兩側,其次是下腹部、前肢,最後是全身。這時豬會發熱、沒有食慾、消瘦、結膜炎、糞便呈黃色水樣、呼吸急促。
5.急性型豬瘟會引起紅點,急性型豬瘟的現象是豬突然發病,體溫達到41℃左右。這時豬的皮膚,會呈現大量的針尖密集出血點。用手指按壓依然不會退色。
6.蚊蟲叮咬過敏引起的紅點,多發病高峰在每年5月份至7月份,蚊蟲活動猖獗的季節,特別是傍晚,有癢感,其他無異常,被蚊子叮咬後會出現一些過敏現象,表現皮膚出現點狀紅腫。另外還有一些葯物、疫苗過敏也會引起皮膚出現紅點。
7.濕疹引起的:呈紅色扁平狀,突出於表面,大小不一,小的可能有綠豆大小,大的可能有一元硬幣大小,常常連成片,多發生於腹部與檔部,夏季常發,與潮濕有關。
3. 仔豬油皮病的防治
仔豬油皮病多見於5~6日齡哺乳仔豬、育成豬和母豬乳房上。
仔豬油皮病即仔豬滲出性皮炎,病原是葡萄球菌。
本病可通過各種途徑傳染,損傷的皮膚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門戶。嚴重病例死亡率可達60%以上。本病在一些豬群的仔豬中可呈低發病率的散發性發生,也可引起一些豬群仔豬流行性發作。
症狀:小豬通常在感染後4~6天發病。開始時,皮膚排出物多,呈紅色或銅色。首先在腋部和肋部出現薄的、灰棕色片狀滲出物,富含脂質,3~5天擴展到全身。患豬背毛粗亂,可出現口腔潰瘍,蹄球部角質脫落。食慾不振和脫水是本病主要特徵。發病嚴重的豬體重迅速減輕,並在24小時內死亡,通常在3~10天內死亡。病豬不出現瘙癢,發熱也不常見。同窩仔豬發病表現和嚴重程度不同。耐過豬生長明顯變慢。
預防:修齊初生仔豬的牙齒,保證圍欄表面光滑,採用乾燥、柔軟的豬床等能降低發病率。母豬進入產房前先清洗、消毒,然後放進清潔、消過毒的圈舍。對母豬和仔豬的局部損傷及時進行治療,有助於預防本病發生。
豬病治療:及早治療效果較好,嚴重感染則可能不見效。葡萄球菌對新型的青黴素類葯物耐葯性低,應作為首選葯物,其它如慶大黴素也可考慮聯用或單用,同時可配合使用維生素B1及維生素C,效果更佳。對仔豬用葡萄糖鹽水輸液進行全身性治療,可降低皮膚病變的程度,使之僅發生淺層病變,並促進癒合過程。用發病豬場分離的菌株製成自體菌苗來免疫產前母豬,對仔豬可能有保護作用。
4. 豬身上輕微發黃是怎麼回事
一、常見的是溶血性疾病,如某些血液原蟲(附紅體是我們常見的)表現為滴到地上血液凝固需要很長時間。血紅蛋白症、中毒性物質(比如飼料中金屬含量超標,或者含有禁止的物質)等使血細胞遭到破壞,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黃疸即我們看到的發黃。
附紅體的主要症狀:黃疸性貧血、發熱40度左右、呼吸困難、虛弱、流產、拉干或者拉稀。(拉干或者拉稀有的豬表現不一樣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治療方案:1、磺胺配合強力黴素預防治療本病。
2、治療為主可以使用針劑三氮脒。注意不要超量,超量過後就是上圖的情況,而且死亡率高,一定要重視起來。
二、破壞肝臟的疾病,比如鉤端螺旋體即鉤蟲病、腐敗變質飼料,有毒物質(四氯化碳、六氯乙烷、砷、汞、鋁等飼料中水中含量超標)等,這些破壞肝臟的疾病也會引起發黃。
鉤端螺旋體的主要症狀:發熱,黃疸(即上述所述發黃)皮膚有出血點,尿液也是從黃到濃茶色,母豬流產,出現水腫(個別地方至全身),個別有壞死灶,當出現三種症狀的時候需要考慮本病。
治療方案:治療青鏈黴素混合,另一側配合退燒,發現時一般已經比較嚴重,注意補充營養,強心利尿。
三、還有一類是膽囊進入肝臟的通道堵塞,造成膽汁直接進入血液,這類病有膽管裡面常見的寄生蟲;當然肝臟方面損壞發生堵塞也屬於這類,如寄生蟲寄生於肝臟,以及肝病等。
治療方案:注意平時驅蟲
5. 公豬配種後背上出油是怎麼回事
公豬配種後,背上出油,這個是因為太熱了呀,這個並不是油脂的,而是汗液呀,這個一定要加以區分的
6. 豬漂油是什麼
老師,您是說豬膘油吧!
冬季將豬宰殺後,用麥桿捆成把,點火將毛燒去。剖腹後,將內臟取出,將瘦肉和骨剔開,把豬背上寬約一尺的膘割下,不撒鹽,吊屋樑上熏干或掛於牆壁風干,稱之為「豬膘」。
豬膘存放時間越久,顏色越黃,則認為越好吃和富有的標志。逢年過節或待客時,割下一塊豬膘,用火燒刮干凈,切成塊食用。平時,割下一小快熬成油用於炒菜、煮麵塊等。
7. 豬背上有油泥這是什麼病
豬背上有油泥懷凝是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滲出性皮炎。具體情況要見豬診斷。
8. 發現家裡的母豬身上起皮了,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健康母豬的標準是眼睛明亮有神,並且眼睛周圍比較干凈,皮膚圓潤光滑,富有彈性,皮毛發亮,看起來精氣神十足,同時發情正常,產仔多又壯,奶水質量好又多,養豬人整天高興得樂哈哈。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縱觀國內各大中小型母豬場,上面的母豬也只有在夢中才有,有時或許有那個三兩頭,但也是少之又少,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又該如何破解被蒙在鼓裡的狀態。
此時,就是排毒解毒,強肝護腎,解決母豬表徵等問題的關鍵時期,刻不容緩。我們可以選用一些優質的霉制劑,脫霉解毒排毒的同時,還能保肝護腎,從而才能將疾病消滅於未發生之前,這樣也才能真正養出好母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