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酥皮月餅的水油皮時為什麼要用熱水
不是必須要用熱水。
熱水使面團的延展性好,韌性降低,可以馬上製作,涼水面團需要餳一會兒。
還是涼水好,水油皮不容易開裂,包裹的油麵不會露出開。
100麵粉,30豬油,50左右的水,10糖
2. 蛋黃酥皮不酥怎麼回事
1、如果烤出來的蛋黃酥是硬的,沒有層層酥皮,蛋黃酥不酥,可能是沒有加入油酥導致的。蛋黃酥酥的原因是進行製作時加入了油酥,刷上油酥後再進行反復折疊,蛋黃酥的層次就會變得分明,蛋黃酥就會變得很酥。油酥的作用的間隔,層與層之間沒有阻隔,麵皮會粘連在一起,烤好的蛋黃酥就不會形成層次分明的酥皮,口感就不會感覺到酥了。
2、可能是蛋黃酥進行烤制時溫度或者時間不夠,造成製作出來的蛋黃酥的酥皮不明顯,口感不酥。蛋黃酥烘烤的溫度或者時間不夠,會導致蛋黃酥內部還沒有熟,酥皮中的水分沒有經過加熱而蒸發,導致酥皮依然粘連、沒有分開,口感就會不好。
3、可能是蛋黃酥的麵皮筋性不是很好,水油皮揉得時間不夠,沒有揉至擴展階段。水油皮一定要多揉,這樣即使水油皮經過反復折疊,油酥也會跑出,水油皮的筋性好,蛋黃酥的口感才會更好。不過需要知道的是麵皮在擀的時候不要太用力,以免水油皮破皮,影響蛋黃酥的外表和口感。
3. 面團沒有延展性會怎麼樣
面團的延展性,決定了餅干在烤焙過程中的伸展程度。延展性越好的餅乾麵團,在烤焙的時候越容易舒展膨脹開來,延展性越差的餅乾麵團,在烤焙的時候越容易保持其原來的形狀。
知道這個道理以後,我們要做的就很簡單了:降低曲奇面團的延展性,就能保證曲奇的花紋烤焙的時候不消失。
好的,一起來看看影響餅干延展性的因素有哪些吧:
第一,黃油的打發。黃油打發程度越高,面團的延展性越好(你沒有看錯。所以,徹底的打發黃油,只能讓曲奇面團往花紋消失更快的方向發展——有同學提問了,我拚命的打發黃油後花紋確實沒那麼容易消失了呀?這個問題接下來我會說明)。
第二,麵粉的筋度。麵粉筋度越高,面團的延展性越差。所以,用高筋麵粉做出來的曲奇更容易保持花紋的清晰。(但用高粉並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的曲奇是用低粉做的,是不是花紋一樣很清晰?想知道答案么?繼續往下看:))
第三,面團的含水量。含水量越高,延展性越好。所以,審視你的曲奇面團,是很乾還是很濕?太濕的面團花紋會消失,太乾的面團擠出花紋會很費勁,兩者都是不可取的。
第四,烘焙的溫度。溫度越高,延展性越差。所以,曲奇一般在190度-200度烤焙最佳,溫度不可太低。
看到這1、2、3、4,你一定已經糊塗了——除了黃油的打發,其它幾點,在我拿到一個配方的時候,其實是已經確定了的。同樣的配方,麵粉種類、含水量、烘焙 溫度都是一樣的,但是,為什麼同樣的方子,有的人就能烤出漂亮的曲奇,而我的曲奇,花紋卻永遠不清晰?!
那麼,接下來就是最關鍵也最容易忽視的一個問題——你的糖粉合格嗎?????
永遠不要忽視糖在曲奇中的作用!
糖在曲奇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的屬性很特殊,顆粒越粗的糖,越能增加面團的延展性,但與之相反,顆粒越細的糖,越能降低面團的延展性。當其它的所有條件都已經確定了的時候,糖的使用,直接決定了面團的延展性是好還是差。
你一定已經注意到了。在曲奇的配方中,細砂糖和糖粉是同時存在的,這是為了平衡曲奇的延展性。只用糖粉的曲奇,延展性過低,餅干會不夠酥鬆;但不用糖粉的曲奇,延展性過高,花紋不易定型。
這個時候,如果你沒有重視這一點小小的糖粉,而使用了細砂糖來代替,或者使用質量不過關顆粒不夠細的糖粉(我知道有很多同學利用家庭的研磨機自己把砂糖打成糖粉),那麼,完全沒有必要懷疑了——你的曲奇花紋消失,正是你這一點點的不小心造成的。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長時間打發黃油以後
4. 為什麼自己做的蛋黃酥皮不酥
蛋黃酥皮不酥有可能油酥的油脂比例不對或者是烘烤時間不夠長裡面的水分未完全烤乾。
蛋黃酥的油皮使用中筋麵粉、無水奶油、砂糖、水等而揉合而成面團,製作油皮時添加的水分,能使麵粉中的蛋白質因為水分與揉制過程結合而產生筋性、延展性;而油酥則為中筋麵粉與無水奶油製作而成,油酥中不含水分,因此無法產生筋性,在餅皮中以提供酥度為主。
油皮、油酥的比例會影響層次感,必須按比例增減。油皮、油酥比例一般油皮為100%時,油酥比例經常用66%、60%。豬油則可以用無水奶油代替。而油皮平會收縮或裂開,鬆弛不足,筋性太強,水分太少。製作油酥的粉油的比例一般建議為粉2:油 1。
5. 蛋黃酥的製作方法
材料:主料中筋麵粉200克,豬油70克,砂糖20克,水86克,低筋麵粉140克,豬油(油酥)70克,輔料油豆沙適量,鴨蛋黃16粒,蛋黃液(刷表面)適量,黑芝麻適量。
1、把油皮材料放入東菱T09G麵包機里選擇揉面功能揉10分鍾。
6. 水油皮用開水和涼水的區別
區別如下:
熱水使面團的延展性好,韌性降低,可以馬上製作,涼水面團需要餳一會兒。
水油皮的做法如下:
1.把水油皮的材料混合在一起揉幾分鍾,成較光滑的面團。(我的做法是把白糖磨成了糖粉,和麵粉拌勻,然後加入食用油用筷子輕輕拌勻,再加入酵母拌勻,最後緩緩加入清水,邊加邊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然後揉成團)
2.蓋上保鮮膜放溫暖處發酵至2倍大。發酵好的面團排氣揉成原面團的大小,蓋上保鮮膜鬆弛15分鍾。
3.這個時間來做油酥,把油酥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先用筷子拌勻,再用手揉成團。(這里剛開始的時候會很乾,慢慢揉,並把手握成拳頭輕輕按壓,慢慢的會變得越來越軟,就很容易成團了) 鬆弛好的水油皮按扁,包入油酥。收口朝下,稍微按扁,再...
4.案板上撒少許乾粉防粘,把面團擀成長方形的面片。兩頭分別往中間對折。
7. 我做了兩次白皮酥,剛出烤箱還可以。放置一夜就變硬了。聽別人講油皮和面時要加溫水。求解
油皮不需要加溫水,放置一夜變硬了是因為和面和的太硬,也就是水或者牛奶這樣的液體材料少了,另外在擀制的時候要反復捲起和擀開,這樣才會更蓬鬆。下面介紹做法:
准備材料:油皮:高筋麵粉170克、豬油50克、糖35克、水或牛奶88克、油酥:低粉145克、豬油75克、餡料400克
製作步驟:
1、製作水油皮,把高筋麵粉170克、豬油50克、糖35克、水或牛奶88克放入麵包機揉至出膜,出薄膜即可,面團不要太硬。
8. 油性皮膚怎樣保養
皮膚總是油,說明您是油性皮膚。如果不在根本上控油,恐怕用任何方式都很難讓你的臉看起來清爽。
雖由於遺傳和性激素的原因,一些人的皮膚皮脂分泌較多,毛孔粗大,易生痤瘡及粉刺,這種皮膚就是油性皮膚。油性皮膚的保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是油性皮膚也有優點:不敏感,並且能夠長期保持"年輕"。隨著年齡的增長,油脂的分泌也會逐漸減少,有些人甚至會轉變成為中性皮膚。
每天早晚徹底地清潔皮膚是油性皮膚護理的重點內容。雖然化妝品無法改變造成油脂分泌過多的雄激素分泌,但是選用化妝品能夠減少油脂的,縮小毛孔,從而減少粉刺發生的機會。
每天早上先用40度左右的溫水濕潤面部,然後使用易溶於水的潔膚品,如:洗面奶、香皂等徹底的清除皮膚表面的油脂和污垢,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臉刷,接著用冷水再洗一遍使面部血管收縮,減少皮脂的分泌。洗臉後,用收斂性化妝水整膚,使在清潔過程中擴張了的毛囊口收縮,最後塗上適合中性皮膚使用的日霜。
為了更為徹底地清除皮膚表面的油脂、死細胞和毛孔當中的污垢,每周還要使用中性的磨面膏對皮膚進行1~2次深層清潔,磨面要在早上進行,磨面之後一定記得塗上有濕潤作用的日霜,如果陽光很強,還要使用防曬霜。
晚上按照和早上相同的步驟清潔面部,也可以換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洗面液,這樣會使皮膚有清新的感覺,最後塗上適合油性皮膚的晚霜,晚霜不要塗得太多,盡可能少用,如果你還沒到25歲,就不要使用有滲透作用的護膚品,只在眼睛周圍和頸部用潤膚品就足夠了。
油性皮膚一般需要每天洗臉3次,所以除了早晚之外,中午也應當對面部進行清潔,方法可以參照早上的護理方法,只是不要進行磨面。每周還可選用適用於油性皮膚的面膜進行敷面,每周1~2次。油性皮膚在使用化妝品方面,宜少不宜多,特別是油性化妝品,以使皮膚更加油膩的和毛孔的堵塞,最好選用含水分較多、有濕潤作用的化妝品。
在飲食方面要避免吃油膩及辛辣食物,盡量戒除煙酒,多吃水果、蔬菜。
9. 為什麼我做的水晶餃子皮沒有延展性呢,是不是在和面的
水晶餃子皮的正確做法:
原料:澄面100克(低筋麵粉),玉米澱粉30克,豬油10克,80度以上的熱水適量。
第一步:把澄面先放入面盆中,加10克澱粉混合均勻。然後一邊攪拌粉,一邊沖入熱水,快速攪拌至無乾粉後蓋上保鮮膜燜5分鍾,有蓋的話也可以蓋上蓋子,但保鮮膜的保濕效果更好。
第二步:5分鍾後,把剩下的澱粉分次加入,並攪拌均勻。然後,加入豬油,和成面團,揉勻。
第三步:把和好的面團蓋上濕布或保鮮膜,靜置10分鍾以上。
第四步:將面團搓成長條,切成15至20克重的粒,用手壓扁,旁邊放一疊能吸油的紙蘸點油,右手拿刀柄,將薄片刀的刀面用油紙擦抹,將壓扁的粉粒用刀面壓住,左手捺住刀面,輕輕將刀柄一轉,便將粉粒壓成園薄片,順手用刀鏟起薄粉片,邊壓邊包,不能象包餃子時把全部皮壓好再包,否則皮被風吹硬後,包餡時容易破裂。
要是不會以上的做法,可以用家常包餃子的方法做劑子,但壓好的劑子用保鮮膜蓋上,現包現拿,否則皮很容易變硬。
第五步:包好後放在抹油的盤子上,等蒸鍋上汽後,放入餃子,大中火五分鍾,悶蓋三分鍾即可取出食用。
PS:制餃子皮時所用的面撲要用澱粉,最好是與和面所用的澱粉一致都用玉米澱粉,這樣面團不易粘案板,做好的餃子色澤一致。
蒸餃子的時候,要做到水開才能放入餃子,以保證蒸出來的餃子皮晶瑩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