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油耳朵會不會容易引起中耳炎啊
你好
中耳炎,俗稱「爛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 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症,其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 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聽力減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內會流出膿液,疼痛會減輕, 並常與慢性乳突炎同時存在。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會轉變為慢性中耳炎,隨體質、 氣候變化、耳內會經常性流膿液,時多時少,遷延多年。中醫將本病稱為「耳膿」、 「耳疳」,認為是因肝膽濕熱(火)邪氣盛行引起。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臨床上以嬰幼兒多見,主要是因為小兒從耳通到咽喉的通路-- 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兒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後易引起 耳咽管炎症,細菌進入中耳而發病。另外小兒飲食時,發生嗆咳、嘔吐時,食物應 易從耳咽管進入中耳,產生炎症。 耳疼、頭痛、頭暈、發熱、輕者低熱,重者發熱、體溫可高達40℃,可伴有嘔吐 、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狀。不會說話的嬰兒哭鬧不安,常抓耳朵。1-2天後耳內 鼓膜穿孔,膿液流出後,耳痛等症狀減輕,如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很容易轉成慢 性中耳炎。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俗稱「臭耳底子」,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未能及時治癒,拖延六周 以上者即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膿、耳鳴、耳痛、頭痛、頭暈等。可分為 三種類型。①單純型:炎症未破壞骨質,耳內流膿為粘膿性或粘淮性,無臭味。② 壞死形:炎症已侵潤到骨質,耳內流出物如乾酪樣(豆渣樣),量少,有血絲。③膽 脂瘤型:由於炎症的長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躍,耳內流出物夾雜有上皮脫屑,及黃 白色有惡臭的油片狀物。後兩種類型如不及時治癒,會造成不良後果。
② 怎麼才能區分油性耳朵還是中耳炎呢
油耳一般耳屎是濕的,中耳炎一般耳朵里有膿,是不一樣的。正常的耳屎都是黃白色的。
中耳炎一般耳朵有堵塞感,常常伴有耳鳴耳聾,還會有膿液流出,一般感冒後很容易引起中耳炎,尤其是急性中耳炎是常見的,還有發燒、全身乏力、頭暈的表現。油耳也叫濕耳朵,濕型耵聹,也就是耳朵里的耳屎是濕的。
中耳炎患者最好不要自己掏耳屎,如果耳朵難受一定要去醫院檢查治療,平時多喝水。
③ 中耳炎和油耳有什麼區別
中耳炎和油耳是可以通過肉眼觀察區分的,患中耳炎時,耳內會流出有異味的膿液,而油耳則會分泌比較稀散的耳屎,可以通過觀察耳道分泌物進行初步判斷。若為了保險起見,也可以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來明確區分。
中耳炎患者除了耳朵會分泌膿液外,同時也會伴有發熱,哭吵不安,常抓耳朵等症狀,可以加強觀察來輔助確診疾病。
④ 耳朵里耳屎油性和乾的有何區別,表現什麼不同的生理現象
我知道一些,耳屎的學名叫「耵聹」,是外耳道,就是耳朵眼裡的分泌物,英文叫耳蠟。耳屎分成「乾的」和「濕的」兩種,耳屎是濕的人更容易出汗,身體也往往有味道,特別是腋下,這也是歐洲人香水業發達的主要原因,這是耳屎基因決定的。東亞人可能是凍的,身體自我保護,出汗少了,連耳屎都吹乾了,最後基因也發生了變化。有的人耵聆腺和皮脂腺分泌特多,排出的呈棕黃色、油性粘稠物質,在尚未乾燥後就已積滿在外道眼裡,有的甚至流出耳外,有的凝聚成團,這些統稱為軟耳屎,俗稱「油耳」,醫學上叫油性耵聆。還有一些人耵聆腺分泌特別旺盛;耳屎又排不出來,逐漸風干並聚集成深褐色硬塊,有時象石頭樣堅硬,緊緊堵塞在外耳道里俗稱硬耳屎,醫學上叫耵聆栓塞。
⑤ 耳朵耳屎是油性的是不是有中耳炎,中耳炎早期有
耳垢油性不代表是中耳炎,中耳炎會疼痛或是流膿流水,並會伴隨聽力下降的
⑥ 我以前是乾性耳朵現在變成油性耳朵了怎麼回事有時發癢,粘稠很不舒服怎麼辦阿
一是耳朵感染,如中耳炎,或耳道感染.一般如果會有紅腫,疼痛就要看看了二是油耳朵,有人本來耳屎是乾的,可是慢慢變成了軟黃的東西,就象皮膚由干變成油,建議你注意清潔耳朵就可以了. 如果還有其他症狀就要去醫院就診了.
⑦ 一挖耳朵就疼耳屎是油性的每次體檢醫生把說有中耳炎怎麼樣
正常人的外耳道上皮有自凈的功能,即到一定時候,外耳道的耵聹(耳屎)會隨著顳頜關節的運動而自行脫落。所以正常人最好盡量少去自行掏耳道,以免造成外耳道甚至鼓膜
的損傷。但是,也不是絕對的,如果外耳道耵聹腺分泌旺盛、油性耳屎、外耳道黴菌病等情況,可能會影響聽力並且會有癢的症狀,這種情況就應該定期到醫院專科去清理了。
關於「是不是只有耳屎太多了才會發生耳朵進水,產生聽力暫時變朦朧的現象」?不是這樣的,如果沒有耵聹的情況下,即使外耳道進了一點水,也不會造成後果,而如果耳道有耵聹的時候,進水後容易引起耵聹腫脹,堵塞外耳道,影響聽力,並且還會反過來又對外耳道皮膚造成損傷。
⑧ 我耳朵裡面總是濕濕的是怎麼回事
耳朵裡面有水流出,考慮是中耳炎引起的情況,可以去醫院的耳科進行檢查,口服一些消炎葯,去火葯進行治療,滴一些滴耳液進行緩解,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中耳炎症狀主要有:耳痛:急性者可有隱隱耳痛,常為患者的第一症狀,可為持續性,亦可為抽痛。慢性中耳炎者耳痛不明顯。本病常伴有耳內閉塞或悶脹感,按壓耳屏後可暫時減輕。
聽力減退:聽力下降、自聽增強。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因積液離開蝸傳,聽力可暫時改善。
積液黏稠時,聽力可不因頭位變動而改變。小兒常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耳鳴:多為低調間歇性,如「劈啪」聲,嗡嗡聲及流水聲等。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擤鼻時,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有時會間斷一下再次出現。
⑨ 耳朵里老是感覺油油的是怎麼回事
1、中耳炎
這是耳朵感覺油油的常見原因,中耳是耳膜後面的耳朵部分,包含聽小骨(幫助傳導聲音的小骨頭),在聽力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當細菌或病毒進入中耳時,它們會引起感染,從而導致液體積聚在鼓膜後面,過多的液體會刺破耳膜,然後流出。
而滲出液的中耳炎在 1 至 3 歲的兒童中很常見,其特徵是液體積聚在未穿孔的鼓膜後面。如果不及時發現和治療,滲出性中耳炎有發展成慢性不可逆聽力損失的風險。
此外,當兒童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情況下去看醫生時,經常會發現有滲出液的中耳炎。
在兒童中,聽力損失通常發生在雙耳,而在成人中,通常是單側的。不同患者的聽力損失程度差異很大。如果雙耳聽力損失達到30dB以上,就會極大地影響語言發展和學習能力。
2、耳朵受到傷害
這也是耳朵異常的一個原因,當我們不小心將棉簽插入太深時,可能會導致耳朵受傷。
飛行或潛水時耳朵壓力增加也是一個原因。此時,耳膜也可能受損。
3、外耳道炎症
俗稱游泳耳病,當外耳道接觸大量水時,細菌或真菌就有機會生長並引起感染。此外,過於潮濕的耳朵皮膚更容易受到傷害,為病原體滲透創造條件。
這種疾病不僅發生在游泳者身上,外耳道皮膚有損傷時也會發生。可能是濕疹,一種刺激耳朵的異物。該病常伴有其他症狀,如外耳道疼痛、腫脹和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