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聚丙烯酸鈉在面製品中有哪些作用
改善生面、乾麵、油炸面的口感,使其更加勁道。降低方便麵等油炸食品加工中的吸油率,節約用油。麵粉類製品(麵包、蛋糕、餃子皮、湯圓等):加強原料麵粉中蛋白質的黏著性,使生面團的延展性更好,提高保濕性,減少凍裂,改善口感。粉絲、粉條、粉皮類:作以紅薯、玉米、燕麥、馬鈴薯等為原料的粉絲、粉條、粉皮時,可提高產品的筋度,增耐煮性。肉丸、魚丸、火腿腸:在製作魚肉方便製品時,適量添加,可使產品風味更佳,口感更筋道。魚肉糜狀製品、罐頭食品:肉製品、水產品糜狀製品中可作表面膠凍劑,強化組織,保持新鮮口感味,增強口感。人造肉:用於製作人造肉,可提高蛋白質纖維的黏彈性和伸長度。冷凍行業:作為復配乳化劑和穩定劑的配料組分,可部分代替瓜爾豆膠、CMC等,起到增強效果,降低成本的作用。調味醬、果醬、奶油:在調味醬、番茄醬、果醬、奶油中作為增稠劑及穩定劑,可改善味感及口感,增加其粘度並長時間保持其形態。「冰衣」保鮮:聚丙烯酸鈉溶液有優良的附著力,能封鎖金屬離子,在冷凍前處理可形成隔絕空氣的「冰衣」,大大延長魚、蝦、肉等冷凍食品的保鮮期,保鮮效果顯著。
⑵ 聚丙烯酸鈉在食品中起什麼作用在牛肉,和豬肉中起什麼作用
食品級聚丙烯酸鈉的用途
1、增稠劑。在食品中有如下功效:(1)增強原料麵粉中的蛋白質粘結力。(2)使澱粉粒子相互結合,分散滲透至蛋白質的網狀結構中。(3)形成質地緻密的面團,表面光滑而具有光澤。(4)形成穩定的面團膠體,防止可溶性澱粉滲出。(5)保水性強,使水分均勻保持於面團中,防止乾燥。(6)提高面團的延展性。(7)使原料中的油脂成分穩定地分散至面團中。
2、作為電解質與蛋白質相互作用,改變蛋白質結構,增強食品的粘彈性,改善組織。3、應用舉例:(1)麵包、蛋糕、面條類、通心麵、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改善口感和風味。用量0.05%。(2)水產糜狀製品、罐頭食品、紫菜乾等,強化組織,保持新鮮味,增強味感(3)調味醬、番茄沙司、蛋黃醬、果醬、稀奶油、醬油,增稠劑及穩定劑。(4)果汁、酒類等,分散劑。(5)冰淇淋、卡拉蜜爾糖,改善味感及穩定性。(6)冷凍食品、水產加工品,表面膠凍劑(保鮮)。4、由於在水中溶解較慢,可預先與砂糖、粉末澱粉糖漿、乳化劑等混合,以提高溶解速度。5、作糖液、鹽水、飲料等的澄清劑(高分子凝聚劑)。
食品安全:國外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將聚丙烯酸鈉用於多種食品的增稠、增筋和保鮮等, 是美國FDA、日本厚生省等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2000年中國衛生部也正式批准為食品級增稠劑。
使用限量:按照我國食品添加劑標准規定。
⑶ 聚丙烯酸鈉的作用及用途是什麼
聚丙烯酸鈉的作用:對金屬離子有螯合作用、起鹼性緩沖作用、具有使污垢向水中分散和防止污垢向織物再附著搞沉積作用。聚丙烯酸鈉用途較廣,遍布食品、日用、工業等各個行業中。
聚丙烯酸鈉,化學式為(C3H3NaO2)n,是一種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和重要化工產品,固態產品為白色或淺黃色塊狀或粉末,液態產品為無色或淡黃色粘稠液體。
由丙烯酸及其酯類為原料,經水溶液聚合而得。無味,溶於氫氧化鈉水溶液,在氫氧化鈣、氫氧化鎂等水溶液中沉澱。常被用作水處理劑、鹽水精製及膠乳增稠,也可用作食品增粘、乳化。
1、用作緩蝕防垢劑、水質穩定劑、塗料增稠劑和保水劑、絮凝劑、鑽井泥漿處理劑等。
2、用於銅材質設備的循環冷水處理,其阻垢效果良好。用量100 mg/L時,能與中等硬度水中的成垢離子形成鰲合物隨水流動,並能防止氧化鐵垢的形成。
3、用作低固相鑽井業降濾失劑。
4、良好的分散劑。能與其他水處理劑復配使用,用於油田注水,冷卻用水,鍋爐水的處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聚丙烯酸鈉
⑷ 聚丙烯酸鈉的用途
在合成洗滌劑中通常是使用磷酸鹽(如三聚磷酸鹽)和鋁鹽(如鋁硅酸鈉、4A沸石、高嶺土、膨潤土硫酸鋁)作為助洗劑,使用磷酸鹽作為助洗劑,其洗滌廢水排入湖泊、河流後會產生「富營養化」,使水藻類、水生植物異常繁殖並很快死亡,導致了水質的污濁和缺氧,給其它水生物的生長帶來威脅,也就是說,由於合成洗滌劑中磷酸鹽的存在,在其使用過程中會給環境造成污染。因此,進入七十年代後美國、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國家規定了在合成洗滌劑的生產中限制或禁止使用磷酸鹽,以後其它一些國家也相繼作出了類似的規定。預計九十年代末期,歐洲合成洗滌劑將全部實行無磷化,同時科學研究表明,鋁鹽可導致植物、動物、人類慢性中毒(嚴重時可導致生物死亡),即對生物同樣是有害的。因此,合成洗滌劑僅僅做到無磷化是不夠的,還應做到無鋁化。只有無磷無鋁的合成洗滌劑才可能稱得上為無毒、無污染的洗滌劑。
用聚丙烯酸鈉作為助洗劑是製造無毒、無污染洗滌劑較為理想的方法。聚丙烯酸鈉是一種新型高效的洗滌助劑,可以取代目前洗滌劑中普通使用的三聚磷酸鹽和其它鋁鹽,從而消除了因使用三聚磷酸鈉和鋁鹽所排出的廢水對環境的污染。聚丙烯酸鈉的助洗性能遠遠優於傳統的三聚磷酸鈉,洗滌效果相當於5倍同重量的三聚磷酸鈉,即用量僅為三聚磷酸鈉的1/5,可降低洗滌劑的成本,獲得明顯的經濟效益。
目前,我國洗滌劑年產量約200萬噸,約需三聚磷酸鹽30-40萬噸。若完全用聚丙烯酸鈉代替,則每年需聚丙烯酸鈉6-8萬噸。可見市場容量極大。若生產40%固含量的聚丙烯酸鈉液體產品3000噸,可滿足6萬噸/年洗滌劑的生產裝置配套需要。
聚丙烯酸鈉作為助洗劑的作用機理是聚丙烯酸鈉具有這樣的一些作用:對金屬離子有螯合作用、起鹼性緩沖作用、具有使污垢向水中分散和防止污垢向織物再附著搞沉積作用,因此聚丙烯酸鈉對膠體懸浮液有很好的凝聚(螯合)作用,這來源於它的表面電荷的中和特性,即它與帶正電荷的懸浮粒子構成准離子鍵,這時由於靜電斥力,聚丙烯酸鈉的羧基使柔性聚合物適當地伸展,使懸浮粒子的吸附(凝聚)及粒子之間的交聯容易進行。若聚合物周圍有Na+離子和Ca2+離子存在時,則Ca2+離子更容易吸附(固定)。隨著多分子系吸附表面電荷反轉,帶有親水性增大,顯示保護膠作用,使粒子分散體系穩定,從而顯示出聚丙烯酸鈉是一種高效的洗滌助劑。除此之外,聚丙烯酸鈉還廣泛地應用於化工、造紙、紡織、鑄造、輕工、石油開采、水處理、食品、醫葯、農業等其它領域。
1.增稠劑
(1)用作印花增稠劑 與天然糊和改性天然糊增稠劑相比,聚丙烯酸鈉增稠劑給色量高鮮艷、圖案清晰、和諧、手感好。用聚丙烯酸鈉作增稠劑配製的漿液粘度高、容易攪拌、泵送和塗漿。用少量的聚合物就能得到較高的增稠效果,並減少了排放污染。
(2)染料防遷移劑滌/棉混紡織物用含有聚丙酸鈉的配方染色,熱熔時,可防止染料遷移。將滌/棉紡織物在含2%的聚丙烯酸鈉溶液(聚合度700)20份,7.5%U-nithran棕BGF20份染料浴中浸軋,軋液率70%,乾燥,在200加熱1.5分鍾,這樣加工成的染色纖維沒有染料遷移。
(3)作吸液纖維和保濕敷料將聚丙烯酸鈉加到專門設計的具有吸液能力的無紡纖維素纖維內,可以增加吸收人體排汗的能力。用聚丙烯酸鈉、海藻酸鈉、明膠混合物可配成用於碰傷、扭傷、發炎症狀的保濕敷料,吸水(或保持水分)可達60%。
(4)濃縮天然橡膠膠乳將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鈉加入40%天然橡膠膠乳中,結果分成一清澈液層和一更濃(接近60%)膠乳層。將地毯襯里浸漬上這種增稠的膠乳,可製成有彈性的防滑地毯,若在有一定外形的纖維上浸漬這種增稠的膠乳,可製得諸如手套等的各類膠乳製品。
選用聚丙烯酸鈉作增稠劑,還可調節膠乳塗料到需粘度范圍,以滿足塗刷、噴淋的要求。增稠後的塗料組分穩定、粘度變化小。
2.分散劑
(1)水質穩定劑採用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鈉作水質穩定劑,其防垢效果顯著。循環冷卻水中添加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鈉,能使鈣離子的飽和濃度提高好幾倍。鈣離子濃度很高時,可能有垢析出,然而由於聚丙烯酸鈉被吸附在晶體表面,妨礙了晶粒的聚集,形成的垢層很疏鬆,易被水流沖刷掉。從而達到防垢、消垢的目
的。
(2)鑽井泥漿的降失水劑在鑽井泥漿中加入聚丙烯酸鈉可提高漿的潤滑性和穩定性,降低鑽井泥漿的失水,有效地防止卡鑽和解卡鑽,提高鑽井效率。
(3)油井壓裂液將聚丙烯酸鈉配成0.5-2%的水溶液,壓入井下地層,使地層斷裂。聚丙烯酸鈉水溶液不僅具有增稠攜砂、降低壓裂液流失的作用,而且還有緩阻作用,能使壓力的傳遞損失下降。
(4)水泥減水劑聚丙烯酸鈉能改善水泥在水中的分散,從而減少水泥混合時所需的水量,提高所制混凝土的強度。
(5)顏料分散劑聚丙烯酸鈉是有效的顏料分散劑,特別對無機顏料。將顏料分散在己內醯胺中,用聚丙烯酸鈉作分散劑,加熱此混合物,製得聚醯胺模壓件
⑸ 聚丙烯酸鈉液體有什麼作用
聚丙烯酸鈉簡稱PAANa,結構式為[-CH2-CH(COONa)]n-。是—種水溶性樹脂,分子量數百萬,無色或淡黃色粘稠液體,呈弱鹼性,能電離,有腐蝕性。在PH=4附近時,容易凝膠;在PH=2.5時,近於溶解。易溶於氫氧化鈉水溶液,但在氫氧化鈣、氫氧化鎂等水溶液中會沉澱,無毒。
性質
水溶性直鏈高分子聚合物,白色粉末、無臭無味、遇水膨脹,易溶於苛性鈉水溶液。吸濕性極強。具有親水和疏水基團的高分子化合物。不溶於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久存粘度變化極小,不易腐敗。因系電解質,易受酸及金屬離子的影響,粘度降低。遇二價以上金屬離子(如鋁、鉛、鐵、鈣、鎂、鋅)形成其不溶性鹽,引起分子交聯而凝膠化沉澱。pH4.0以下時聚丙烯酸產生沉澱。隨著分子量增大,自無色稀薄溶液至透明彈性膠體。性質、用途也隨分子量不同而有明顯區別。用作造紙塗布分散劑,塗料濃度在65%~70%時,仍可有良好流變性和熟化穩定性。分子量在106以上的,用作絮凝劑。還可用作高吸水性樹脂,土壤改良劑,以及在食品工業中作增黏劑、乳化分散劑等欣格瑞水處理。
溶解情況
聚丙烯酸鈉遇水膨潤,經過透明的凝膠態而變成粘稠液體。易溶於苛性鈉水溶液,在氫氧化鈣、氫氧化鎂等水溶液中沉澱。
用途
增稠劑
(一)、在食品中有如下功效:
①增強原料麵粉中的蛋白質粘結力。
②使澱粉粒子相互結合,分散滲透至蛋白質的網狀結構中。
③形成質地緻密的面團,表面光滑而具有光澤。
④形成穩定的面團膠體,防止可溶性澱粉滲出。
⑤保水性強,使水分均勻保持於面團中,防止乾燥。
⑥提高面團的延展性。
⑦使原料中的油脂成分穩定地分散至面團中。
(二)、作為電解質與蛋白質相互作用,改變蛋白質結構,增強食品的粘彈性,改善組織。
(三)、應用舉例:
①麵包、蛋糕、面條類、通心麵、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改善口感和風味。用量0.05%。
②水產糜狀製品、罐頭食品、紫菜乾等,強化組織,保持新鮮味,增強味感。
③調味醬、番茄沙司、蛋黃醬、果醬、稀奶油、醬油,增稠劑及穩定劑。
④果汁、酒類等,分散劑。
⑤冰淇淋、卡拉蜜爾糖,改善味感及穩定性。
⑥冷凍食品、水產加工品,表面膠凍劑(保鮮),欣格瑞水處理。
(四)、由於在水中溶解較慢,可預先與砂糖、粉末澱粉糖漿、乳化劑等混合,以提高溶解速度。
(五)、作糖液、鹽水、飲料等的澄清劑(高分子凝聚劑)。水產加工石回收廢水中蛋白質;及凈化廢水。
⑹ 聚丙烯酸鈉的作用是什麼
摘要 聚丙烯酸鈉作為助洗劑的作用機理是聚丙烯酸鈉具有這樣的一些作用:對金屬離子有螯合作用、起鹼性緩沖作用、具有使污垢向水中分散和防止污垢向織物再附著搞沉積作用,因此聚丙烯酸鈉對膠體懸浮液有很好的凝聚(螯合)作用,這來源於它的表面電荷的中和特性,即它與帶正電荷的懸浮粒子構成准離子鍵,這時由於靜電斥力,聚丙烯酸鈉的羧基使柔性聚合物適當地伸展,使懸浮粒子的吸附(凝聚)及粒子之間的交聯容易進行。若聚合物周圍有Na+離子和Ca2+離子存在時,則Ca2+離子更容易吸附(固定)。隨著多分子系吸附表面電荷反轉,帶有親水性增大,顯示保護膠作用,使粒子分散體系穩定,從而顯示出聚丙烯酸鈉是一種高效的洗滌助劑。除此之外,聚丙烯酸鈉還廣泛地應用於化工、造紙、紡織、鑄造、輕工、石油開采、水處理、食品、醫葯、農業等其它領域。
⑺ 聚丙烯酸鈉在食品中起什麼作用
食用聚丙烯酸納在食品中可以吸附空氣中的水分,不影響食品的食用。 聚丙烯酸鈉是一類聚陰離子的高分子電介質,是近代發展起來的一類用途非常廣泛的重要化工產品。在環保、食品、醫葯、紡織、水處理、石油化學、冶金等部門有著廣泛的應用。
⑻ 聚丙烯酸鈉的作用是什麼
在食品中有如下功效:
(1)增強原料麵粉中的蛋白質粘結力。
(2)使澱粉粒子相互結合,分散滲透至蛋白質的網狀結構中。
(3)形成質地緻密的面團,表面光滑而具有光澤。
(4)形成穩定的面團膠體,防止可溶性澱粉滲出。
(5)保水性強,使水分均勻保持於面團中,防止乾燥。
(6)提高面團的延展性。
(7)使原料中的油脂成分穩定地分散至面團中。[
其他
(1)用作緩蝕防垢劑、水質穩定劑、塗料增稠劑和保水劑、絮凝劑、鑽井泥漿處理劑等。
(2)本劑用於銅材質設備的循環冷水處理,其阻垢效果良好。用量100 mg/L時,能與中等硬度水中的成垢離子形成鰲合物隨水流動,並能防止氧化鐵垢的形成。
(3)用作低固相鑽井業降濾失劑。
(4)本品是良好的分散劑。能與其他水處理劑復配使用,用於油田注水,冷卻用水,鍋爐水的處理。
(8)做豆油皮放聚丙烯酸鈉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1、外觀:固態為白色或淺黃色塊狀或粉末,液態為無色或淡黃色粘稠液體。
2、密度:1.32g/mL,25°C。
3. 儲存條件:2-8°C。
4、形態:固態液態。
5、比重:1.23。
6、酸鹼指示劑變色pH值范圍:6-9。
7、穩定性:大多數條件下穩定。
⑼ 聚丙烯酸鈉的作用及用途是什麼
作用:作為電解質與蛋白質相互作用,改變蛋白質結構,增強食品的粘彈性,改善組織。由於在水中溶解較慢,可預先與砂糖、粉末澱粉糖漿、乳化劑等混合,以提高溶解速度。用途:用作緩蝕防垢劑、水質穩定劑、塗料增稠劑和保水劑、絮凝劑、鑽井泥漿處理劑等。
聚丙烯酸鈉無味,溶於氫氧化鈉水溶液,在氫氧化鈣、氫氧化鎂等水溶液中沉澱。常被用作水處理劑、鹽水精製及膠乳增稠,也可用作食品增粘、乳化。
合成法:
聚合法:在裝有攪拌器、迴流冷凝管、溫度計、滴液漏斗的500mL四口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去離子水,再加入鏈轉移劑亞硫酸氫鈉(用量占體系質量的4.5%),攪拌溶解,加熱升溫至65℃,開始滴加單體丙烯酸及引發劑過硫酸銨水溶液。
其中單體丙烯酸的質量分數占體系的30%,過硫酸銨的質量分數占體系的0.06%,滴加時間為3h,滴完後保溫3h,用質量分數為30%氫氧化鈉水溶液中和至pH值為7~7.5,得到無色的黏稠、低分子質量聚丙烯酸鈉溶液。
⑽ 羥乙基纖維素和聚丙烯酸鈉 是做什麼用的呢
這兩種都屬於食品添加劑中增稠劑,有增稠效果,在食品飲料中都可以用到的
聚丙烯酸鈉也是一種增稠劑。
羥乙基纖維素-HEC 具有良好的增稠、懸浮、分散、乳化、粘合、成膜、保護水分和提供保護膠體等特性, 已被廣泛應用在石油開采、塗料、建築、醫葯食品、紡織、造紙以及高分子聚合反應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