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蛋黃酥皮的做法及配方
用料
豆沙 100克
麻薯 5個
蛋黃 10個
蛋黃酥皮 一包10個
蛋黃(做蛋黃液) 1隻
黑芝麻白芝麻 少許
肉鬆 適量
蛋黃酥(蛋黃酥皮版)的做法
蛋黃噴高度白酒,預熱烤箱180度烤8分鍾,我烤了五分鍾有點想流油,所以提前拿出來了,晾涼備用
⑵ 自製3種酥皮點心,皮脆餡好吃,怎樣做呢
【椒鹽酥】
油皮材料:麵粉150克,豬油35克,砂糖25克,雞蛋30克
油酥材料:麵粉100克,豬油40克
椒鹽餡材料:椒鹽粉10克,熟糕粉75克,玉米油40克
裝飾表面:蛋液適量,熟芝麻適量
小貼士:
1、准確稱量材料。油皮面團要揉出手套膜,才會比較好操作。
2、擀卷的時候用力要輕柔而均勻,不要漏酥。
⑶ 酥皮的做法及配方
主料:高筋麵粉500g、牛奶210g、雞蛋1個、白糖100g、鹽3g、牛奶20g、黃油50g。
輔料:酥皮-低粉170g、黃油110g、鹽2g、全蛋液50g、烘焙奶粉15g、碎花生適量、酵母5g。
酥皮包的做法
1、拿出300克高筋麵粉做中種面團。將中種面團揉至不見乾粉即可,不需要光滑。放入保鮮袋內,擠出袋內空氣,用封口夾封好放入冰箱保存17小時以上。一般17-48小時內使用最佳。
⑷ 酥皮雞蛋餅的做法步驟圖,酥皮雞蛋餅怎麼做
用料
起酥皮 半張
雞蛋 兩只
椰奶 兩匙
早餐之雞蛋酥皮餅 超級簡單的做法
起酥皮拿出後掰成小塊,也可以不掰,因為我的灶台火力有限。
直接放進鍋里加熱,我是不放油的,加熱就能起酥。
一面煎出金色後翻面,打上一個全蛋,再放入一湯匙椰奶。略微凝固後翻面。
再略微凝固後盛出來。
這樣夾在裡面的雞蛋還是溏心的,有椰奶的味道,好吃極了。
⑸ 酥皮雞蛋的做法,酥皮雞蛋怎麼做好吃,酥皮雞蛋
酥皮雞蛋的做法
1.兩個雞蛋打入碗中,加入較稀的水澱粉攪拌均勻。
2.平底鍋中加入少量的油,倒入蛋液,煎成蛋餅
3.將雞蛋餅出鍋切成三角形
4.一個雞蛋加入適量的水澱粉和麵粉調成糊。將雞蛋掛上糊
5.鍋中油燒到180度左右下入炸至膨脹撈出控油備用。
6.裝盤
7.鍋中放入水,糖開始煮,當糖水至大泡轉小泡,小泡變無色,顏色淺黃時關火。倒入炸好的雞蛋,快速翻勻,撒上白芝麻,裝盤即可。
⑹ 蛋撻酥皮的做法
酥皮雞蛋撻的水皮用麵粉、白糖、雞蛋、水製成、油酥、吉士粉、粟粉製作而成。在這些材料上分別調制水皮和油酥面團,放入冰箱凍至軟硬適度,取出用三次四折進行起酥,擀成皮料,用花卡分割成圓形,墊入菊花盞內,加入蛋撻漿,入180℃的烤爐中烘烤至熟,脫盞即成。製作出來的蛋撻色澤金黃,美味可口,成為廣式糕點的又一經典。
配料
撻皮:中筋麵粉220克,全蛋液50ML,水110ML(根據面團軟硬程度酌情添加,可能無需添加),黃油15克,糖15克。撻水:雞蛋1個,牛奶65ML,砂糖40克。
油皮:所有材料混合均勻,揉成光滑的面團,放冰箱冷藏鬆弛半個小時備用。
包裹用油:黃油125克。黃油整形成長方形薄片,放入冰箱冷藏至硬。
製作過程
撻皮製作
1、案上施薄粉,將鬆弛好的油皮放在案上,用擀麵杖擀成長方形,長度是黃油片的兩倍,寬度略大於黃油片。
2、將黃油片放在油皮的一邊,把另一邊的油皮翻過來,蓋住黃油片,周圍捏緊,這樣黃油片就被包裹在油皮面團中。
3、用擀麵杖將包裹好的面團輕輕拍打,使它變長,再擀成長方形(力度必須均勻,拍打的時候要輕,不能讓黃油從裡面跑出來,如果發現有氣泡,可以用牙簽輕輕戳破麵皮,把氣泡釋放出來。擀的時候一定要慢,不能心急)。
4、把擀好的長方形面片,兩邊向中間翻折,再把翻折好的面團由中線對折。這是第一次四折。
5、把折好的面團放在冰箱冷藏鬆弛30分鍾。
6、鬆弛好的面團取出,重復3-4的步驟,再一次擀成長方形,並折起來。這是第二次四折。
7、再一次重復3的步驟。這一次擀成長方形以後,把面團一邊從三分之一處向中間折過來,再把另一邊翻折蓋在這一邊上。這次是三折,折好後的面團有144層。(當然,這一步你也可以像步驟4一樣四折,這樣折好的面團有192層。不過,如果技術不好的話,這樣容易造成面團太薄而分層不明顯,效果反而沒有那麼好。)
8、折好的面團再次冷藏鬆弛,30分鍾。
9、鬆弛好的面團取出,擀成厚約0.3CM的麵皮。
10、用圓形模具在麵皮上壓出12個圓形的麵皮。壓好的麵皮需要鬆弛20分鍾以上。
撻水製作
將砂糖加入牛奶中,在瓦斯爐上加熱,攪拌至糖溶解,離火。冷卻後加入雞蛋,攪拌均勻,過篩即成。
蛋撻製作
把壓好的圓形麵皮輕輕放入蛋撻模中,壓實。和底部一定要沒有空隙。輕捏塔皮,使其要高於模型。把蛋撻水倒入,七分滿即可。烤箱事先預熱到220度,放入中層烤焙20分鍾即可。
⑺ 蛋黃酥怎麼做
蛋黃酥作為一款傳統的中式點心,隨著製作方法的變化,逐漸成為一款非常好吃的美食,甚至一度成為網紅點心。蛋黃酥的做法其實很簡單,主要做法有兩種,一種是用混酥面製作,一種是用開酥面製作。這兩種做法不同製作出的蛋黃酥口感也不相同,混酥面中加入了小蘇打來讓麵皮更加酥脆,吃起來表皮的口感有點像桃酥。開酥面製作的蛋黃酥主要是用水油麵團包裹油酥芯,採用折疊擀制的方法來製作外皮,這樣吃起來的口感非常的酥類似於老婆餅的口感。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個混酥面但是不加小蘇打版本的蛋黃酥,可以說是無添加低油脂更健康。
注意事項:1.打發黃油中加入雞蛋少量多次加入。2.製作蛋糕餅干類的點心時所有麵粉都要過篩。3.面團成型時不能用手揉容易揉出麵筋。4.用牙簽刺洞為了讓蛋黃餡中的水份蒸發時不破壞表皮形狀。5.烤制時間不易過長,水份流失太多會影響口感。
⑻ 簡單的酥皮蛋塔怎樣做
1. 塔液做法:牛奶加熱後放入糖,拌勻,+淡奶油+蛋黃+煉乳拌勻,過篩備用
2. 把飛餅2張重疊在一起,使其略微放軟
3. 桌上撒些麵粉,將飛餅略微擀成方形
4. 從一頭捲起,冷藏10分鍾
5. 冷藏好後切成12份,兩份疊加,按扁,擀成圓形面片
6. 面片放蛋撻模中捏好,底部要薄,邊緣要高出撻模.(我沒有捏好)
7. 將撻液倒8分鍾滿
8. 烤箱預熱200度,放中層烤20~25分鍾.(把多的塔液做了2個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