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保養壽山石壽山石都適合打蠟油養嗎
壽山石屬葉臘石,質地滋潤,富有光澤,硬度較低。一些品種在開采時,因爆炸震動,結構遭受破壞,多裂紋、裂格,如果不善加養護,日久天長就會枯燥易損,因此,自古以來就有以油養石之風。打蠟、油養是壽山石養護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壽山石都不分情況一概地油養。不同品種的壽山石,它們的保養方法是不盡相同的。田坑石,溫潤可愛,石性穩定,不需要過多地抹油。經常摩挲把玩,不僅能養石,還可以養性。水坑石,質堅通靈,顏色清澈瑩凈的是上品,只要經過認真地打磨揩光,沒有硬物碰擊,不必時常擦油,就能保持晶瑩。 山坑石中的高山石,質細而且通靈,石色豐富多彩,鮮艷明麗,但是石質稍松,如果在炎夏酷暑或秋冬氣燥的環境里,色彩會變得黝暗無光,表面很容易變得枯燥,甚至還會出現裂紋,因此人們給它起了個很貼切的外號,叫做「財主石」。使用這類「財主石」刻製成的雕刻品,保養方法很是講究,通常油養的方法比較好。
總結幾點保養壽山石的要點:
第一,保持潤澤,切忌高溫壽山石最忌乾燥、高溫,養護的關鍵要注意保持潤澤。不論原石還是雕品,都應該避免陽光曝曬和高溫環境。新採的礦石不可長期放在山野或室外,要及時藏在地窖里或陰濕之處,時常灑些冷水以保潤澤。
第二,開料水磨,謹防燥裂以水鋸、濕磨為上,如須在砂輪上打磨,則應預備清水一盆,待石料摩擦發熱時,及時用冷水降溫。
第三,原坯石料,木盒裝放 經過去皮、除污、清雜質,製成原坯後,應分出品種、檔次和塊度,置放在木質盤盒之中。塊度大且石質粗者,只需將木盒放在陰濕處保存即可。如屬高檔石料,塊度小者,最好浸入盛滿植物油的瓷盆里。如果塊度較大,為節省油料,也可將石坯沾油後用透明紙包裹好,放在陰濕處。
第四,雕刻成品,除塵保潔經過雕刻加工的壽山石雕成品,適宜陳列室內。石表被灰塵、污物沾染時,只要用細軟的綢布輕輕擦抹、即可恢復光彩。壽山石硬度低,約在摩氏二至二點五度之間,切忌用金屬片或其它硬物修刮。
雕製成工藝品的壽山石有非常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壽山石的原石,因為它的質地、顏色、光澤和紋路等,也自有它的欣賞和收藏價值。可以使人陶冶情操,美化心靈,益壽延年。所以,學會如何保養壽山石就更加的重要了!
B. 壽山石保養用的是什麼油
保養壽山石最理想的保養用油是陳年白茶油。
切忌用花生油、芝麻油、動物油之類的油脂來養石,
因其色黃,又粘糊,既不上手,又會影響壽山石的色澤,使石色暗黃無光。
用油要適量。
實踐證明,即使是陳年白茶油最好,但也不能用油過多。
油養一定要講究,油過多有損於石質,要薄油養之為宜。
油養要看對象。
對壽山石雕刻成品上油時,可先用少許油滴在軟長毛刷上輕輕刷之,然後用手撫摸石面。
不同品種的壽山石,保養方法是不盡相同的。
田坑石,由於水化、酸化程度徹底,溫潤可愛,石性穩定,無需過多抹油。
水坑石,質堅通靈,以色清為貴,勝在凝靈晶瑩。因其水化程度較高,只要經過認真打磨揩光,不受硬物碰擊,即可保持晶瑩,不必時常擦油。
有些石種不宜採用油養法,如芙蓉石特別滋潤、潔白、細致,尤其是藕尖白、豬油白和月白,
沾油則漸灰暗,失去光彩,故不能上油。
芙蓉石上油後往往易泛黃,甚至出現石中黃白不勻的色彩,失其特色。
C. 我想知道我的壽山石大約值多少錢請專家指點一下,謝謝
這塊壽山石表面油性飽滿。潤度大。價格不錯。但是由於近幾年玉石價格回落導致大部分玉石價格不高。初步估價五位數。
D. 壽山石怎樣保養
壽山石屬葉臘石,質地滋潤,富有光澤,硬度較低。一些品種在開采時因爆炸震動結構遭受破壞,多裂紋、裂格,如果不善加養護,日久天長就會枯燥易損,因此,自古以來就有以油養石之風。保養壽山石最理想的油料是陳年白茶油。茶油經過一年以上時間的沉澱,其上層白色透明部分,清洌不膩,是壽山石保養的理想油料。在中國的香港、台灣等地以及新加坡,一些藏家喜歡用橄欖油養石,效果也很好。
在對壽山石雕刻品上油時,可先把少許油滴在軟毛長刷上輕輕刷之,然後用手撫摸石面。陳列時宜放置在不受陽光直射的地方,玻璃櫥應加以密封,因為抹過油的產品,容易粘灰。
櫥櫃中如裝上日光燈、射燈之類來照明,還需在櫥內放幾杯水,讓水蒸發,增加濕度。石表被灰塵、污物沾染時,只要用細軟的綢布輕輕擦抹、即可恢復光彩。壽山石硬度低,切忌用金屬片或其他硬物修刮。
小件的壽山石雕及印章,人們經常握在手中把玩,怡情養性,其樂無窮。但是壽山石高山系中的大部分與田黃石則不適宜長久握在手中。因為這類石頭質較松,且因開采時受震動,招致許多裂紋隱於石內,由於手有熱度,握久了石溫就更高了,裂痕也就顯現出來了。所以,小件壽山石雕品最好抹些油,在小心玩賞之後,放回柔軟的錦盒內,以免碰撞損傷。
打蠟、油養是壽山石養護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並非所有的壽山石都可以不假思索地油養。不同品種的壽山石,保養方法要有不同的方式:
1、田坑石溫潤可愛,石性穩定,無需過多抹油。時常摩挲把玩,既能養石,又可養性。
壽山石田黃石節節高升擺件 2、水坑石質堅通靈,以色清為貴,只要經過認真打磨揩光,不受硬物碰擊,即可保持晶瑩,不必時常擦油。
壽山石坑頭石獅鈕印章 3、芙蓉石特別滋潤、潔白,尤其是藕尖白、豬油白,「入手使人心盪」,也不能上油。上油後的芙蓉石即泛黃,甚至出現石中黃白不勻的色彩。古人已有這個經驗,他們把上油後的芙蓉石,謂之「油泡芙蓉」。收藏者把玩芙蓉石時,可在臉部和鼻翼兩側輕擦,讓微量的脂肪油保養最為適宜。故用油養石不可一概而論。
壽山石芙蓉石貔貅印章 4、壽山石中的老嶺石、柳坪石等不通透的粗質石,刻製成雕品後,外表最好進行一次上蠟揩光技術處理。經過打蠟後的壽山石,石性穩定,無需再進行油養,但珍貴的壽山石切忌隨意加熱和打蠟,不然有失「石性」。壽山石高山石硃砂博古印章
E. 請問一下這是什麼石頭,原本是用來篆刻的,現在被我磨了,表面變成都是白色的,上了點油又有顏色
硬度大概是多少?多少價錢買的?
僅從照片很難斷定的。
根據照片和你的描敘、
如果比較軟,硬度在2-3左右,
個人認為,應該屬於壽山石的邊角料。(不準確的哦)
價值應該不算很高。
10-50元就能買一個。
希望對你有幫助。
F. 壽山石怎麼保養
1、保持潤澤
切忌高溫壽山石最忌乾燥、高溫,養護的關鍵要注意保持潤澤。不論原石還是雕品,都應該避免陽光曝曬和高溫環境。新採的礦石不可長期放在山野或室外,要及時藏在地窖里或陰濕之處,時常灑些冷水以保潤澤。
2、開料水磨
謹防燥裂以水鋸、濕磨為上,如須在砂輪上打磨,則應預備清水一盆,待石料摩擦發熱時,及時用冷水降溫。
3、原坯石料
木盒裝放 經過去皮、除污、清雜質,製成原坯後,應分出品種、檔次和塊度,置放在木質盤盒之中。塊度大且石質粗者,只需將木盒放在陰濕處保存即可。
如屬高檔石料,塊度小者,最好浸入盛滿植物油的瓷盆里。如果塊度較大,為節省油料,也可將石坯沾油後用透明紙包裹好,放在陰濕處。
4、雕刻成品
除塵保潔經過雕刻加工的壽山石雕成品,適宜陳列室內。石表被灰塵、污物沾染時,只要用細軟的綢布輕輕擦抹、即可恢復光彩。壽山石硬度低,約在摩氏二至二點五度之間,切忌用金屬片或其它硬物修刮。
(6)什麼樣的壽山石有油性擴展閱讀
產地環境
福州壽山石礦區山清水秀,雲霧繚繞,常年溫暖濕潤,露水雨量充沛。
壽山村是壽山石的唯一的原產地。其位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東北部,出福州市區北上,在蜿蜒而平坦的盤山公路上行車三十餘公里就能到達壽山。
壽山村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壽山村由群山所環抱,以壽山村為中心的「百里連亘」、「萬山村立」的群峰里,主要有高山、旗山、旗降山、杜陵、善伯等,有「石帝」之稱的田黃正是出產於壽山溪自身及周邊。
G. 壽山石有什麼特徵
以壽山村為中心的「百里連亘」、「萬山村立」的群峰里,壽山礦藏縱橫交錯,新老礦洞迭出無窮。根據礦山的走勢,可分為三大系:高山系、月洋系、旗山系。根據礦石的品類,又可分為五大類:田石、水坑石、山坑石、月洋石、旗山石。
高山系/田石類
田石,因出於田中,因而得名。又以黃色居多,故習慣上又統稱田黃。田石歷有「石帝」、「石中之王」的尊稱。自清初以來,盛名至今不衰,一兩田黃何止易金數倍!
田石產於壽山鄉里洋、外洋之間的壽山溪,在溪的兩旁水田、砂土中蘊藏著田石。田石原先並不「生於田土裡,而是附近高山、坑頭、杜陵等處游離石塊,由於地理變化移動到砂土水田之中。故其石是自然獨立塊狀,無蹤可覓,無脈可尋。由於長年埋藏地下,受田水、泥沙、地熱等影響,使石質呈微透明,且具溫潤、凝膩的靈性 。田石肌理常隱含細微有致的蘿卜紋。外表常裹 上一層黑色、白色或黃色的石皮,並多有紅格,這些都成為田石的一個重要特徵。俗語說:「無格不成田」,即來源於此。
因產地不同,田石又分為上坂田、中坂田和下坂田。上坂田指壽山溪上游即坑頭一帶所產田石(又稱溪坂田),石質甚佳,多為晶靈剔透的寶石。中坂田指坑頭以下至鐵頭嶺約長150公尺地帶所產之田石,石質亦屬上乘,色澤濃重,田石中之黃金田石、橘皮黃田石等均產於此。下坂田系壽山溪下游所產,色暗質滯,脂潤通靈度均比上、中坂略遜。此外,還有溪管田、碓下田等,也是以產地分類的。如以色澤區分,則可分為黃田(即田黃),紅田、白田、灰田、黑田和花田等.
高山系/水坑石
水坑石也像田石一樣屬於高山系統,因深藏於終年積水之坑洞之中,因而得名。
壽山村東南面有一座山峰名為坑頭占,是壽山溪的發源地,沿溪流有坑頭洞和水晶洞兩個主 要產洞。由於水浸氣潤,故石質晶瑩無比,凝膩 而富有光澤,通透如玻璃、水晶。古詩贊日:「 結作冰片能堅牢」。由於坑頭、水晶兩洞所處位 置,山勢險惡,洞深莫測(其中水晶洞寬約二公 尺,深遠一百四十餘公尺,深入溪中,又名「溪中洞」)。且終年積水,要進行開采,非先抽去積水不可,採石之艱難可想而知。加以礦層稀薄,往往整年開采,所得甚微,因此早已斷產百年以上。1987年壽山村石農在水晶舊洞抽水採掘,歷時六個多月,終因得石甚少,棄洞而去。今雖有少許出石,但質量非人所願。
水坑石石質微堅,有黃、白、灰、藍等色。品種主要有:水晶凍、黃凍、天藍凍、魚腦凍、牛角凍、鱔草凍、環凍及掘性坑頭等。據傳水坑石中尚有紅水晶、桃花凍、瑪瑙凍等,但至今未見發現紅色水坑存石,只好存疑。
高山系/山坑石
高山位於壽山村南約二公里,海拔983公尺, 是壽山主峰。高山在壽山諸峰中礦石儲量最大, 品種最豐富,開采歷史也最悠久。這里礦脈縱橫 交錯,礦洞星羅棋布,有千年以上的宋代老洞, 也有近年開採的新坑。由於高山石石質較佳,資 源不斷,故成為高、中檔壽山石印章和石雕藝術 品的主要原料。田石和水坑石均屬高山系,均為壽山石中最為名貴的品種,因傳統上自成大類,本站系譜圖只集中介紹高山系所屬之山坑石,產地除高山外,還包括鄰近之杜陵、坑頭占、月尾 、虎崗、栲栳諸峰。
高山各洞所產礦石,洞洞有特色,石質有優劣,色彩有變化,所出礦石有以色象命名,有以礦洞命名,也有以採掘者命名。採掘時間歷千年 之久,所以名目繁多,不勝枚舉。
高山系中之杜陵,性堅質靈,堪稱山坑石之萃。與其相鄰之山崗產有美醉寮、尼姑樓、蛇匏等,石 性相近,石農稱為「四姐妹石」,均屬壽山石之名貴品種。杜陵坑臨溪處產有善伯洞,石質細潤微堅, 金砂地閃閃發光,亦系山坑石中之佼佼者。除此之外,鹿目格、碓下黃、月尾石、虎崗石等也屬此系。
月洋系各石
壽山村東南面八公里的月洋山(又名加良山),以其為中心的周圍山峰所產礦石均屬月洋系。加良冊主峰海拔六百多公尺,這里群山環抱,松竹蒼翠。月洋溪環繞加良山麓,黃澄澄的溪蛋石就出自這條長流不息的溪流之中。
月洋產石僅十種左右,由石英——葉臘石、硬水鋁石——葉蠟石和葉蠟石等三種礦石類型組成,以其出產名貴石種芙蓉石而聞名於世。芙蓉石質凝、結、膩譽為「印石三寶」之一。將軍洞所產芙蓉石,更為收藏家視如拱壁。其他如半山石、綠箬通、竹頭窩等也屬印石之佼佼者。
加良山還產有峨嵋石,礦藏量甚豐,惜質地粗劣,一般僅作工業用料,惟1988年挖到一批優質石材。
旗山系各石
在高山的北面,西起旗山,沿東北向走經柳嶺、猴柴覃山、旗降山、黃巢山、柳坪、金獅峰,最後東遠遠離高山的金山頂,這綿延六公里的群峰中所產礦石均歸入旗山系。
旗山系礦藏豐富,品種繁多,僅次於高山系,但頗為分散。石質與石性差距頗大,以堅、脆、硬以及不透明的粗劣品種為多,多數只能作為工業用料或雕刻普通罷件和規格化印章。當然也有佳石出產,如老嶺晶、大山通、豆葉青、柳坪晶等也備受藏家青睞,而旗降石則可以與高山系、月洋系所產名石爭一日之長。旗降石是旗山系最佳石種,石質堅實純潔,色彩艷麗,富有光澤,且多為數色相間,色界分明,近年不少名家傳世作品採用旗降石雕鏤而成,藝術效果特佳。
高山系石:從高山(峰名),再向東、向北,在一個不等邊四邊形的群山中,盛產著高山系各礦石,包括舊時所謂「田坑、水坑、山坑」石都出在這里。
月洋系石:月洋礦區位於壽山村東南八公里處的加良山。加良山是月洋系唯一的壽山石產地。
旗山系石:旗山系是壽山石三大系中分布范圍最廣的礦區。它位於高山北面,東面延伸到六公里外與連江縣交界的金山頂,西面達到離高山三公里的旗山老嶺,北面延展至五公里外的柳坪、九茶岩、旗降、黃巢山帶。
H. 壽山石有哪些種類
黃田石產於壽山溪坂,顏色為黃者,都可稱為黃田石或田黃石。其特點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瓏清澈,且有細密清晰的蘿卜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