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油性麻椒精與水溶麻椒精有什麼區別
當然用水溶性的了。做鴨脖用泡的又不是用油炸的。油性的是用於做火鍋或者炒菜的。
Ⅱ 常用香料的分類和功用
1�甘菘 在麻辣火鍋湯料或鹵菜中常用的一種毛絨絨、黑褐色的根狀香料,成都人稱之為香草,重慶人稱其為香菘,其實應該叫甘菘,又名甘菘香。甘菘氣味辛香,近似強烈的松節油氣味,具有理氣止痛、開郁醒脾的作用,是被用作治療胸腹脹痛、胃痛嘔吐、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的一味中葯。在麻辣火鍋湯料或鹵水中加入此香料,其香味濃郁。不過要注意量的把握,一次用量不宜超過5克,否則香氣「膩人」。
2�丁香 又叫公丁香、子丁香,為丁香的花蕾,烹調中常用的是干品,香味濃,嘗之有刺舌、麻舌感,其性味辛溫,有暖胃、止嗝逆、驅風、鎮痛的作用。在烹調中的用量應在1~2克以內,千萬不可多用。
3�八角 應叫八角茴香,又叫大茴香、大料、八月珠,這是人們較為熟悉的一味香料。其特點是聞之芳香,嘗之微甜。其性味辛、溫,有溫中開胃,祛寒療疝的作用。在烹調中無論是火鍋、紅燒、鹵水均可使用。由於其香味是有人喜歡有人煩,故在使用中比較靈活,以5~10克為宜。
4�小茴香 又叫茴香、香絲菜、懷香、野茴香。全國多數地區都有栽培,且為人們所熟悉,其鮮品莖葉在烹調中常見用於製作茴香胡豆、茴香餡餃子等。其成熟果實猶如小稻穀粒或孜然,有特異芳香氣。作為香料使用,廣泛用於紅燒、鹵水、麻辣火鍋中。在火鍋中可適當加大用量,比如10~20克或更多一些。在葯用方面,其性味辛溫,有行氣止痛、健胃、散寒的作用。
5�草果 一種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嘗之味怪,不好受。其葯性溫、味辛,有燥濕健脾、祛痰溫中、逐寒抗瘧疾的作用。烹調中可拍破或整粒使用,作為香料與牛肉同燒或同鹵,其風味尤佳。草果在麻辣火鍋和鹵水中也不得多用,放3~5個較為合適。
6�砂仁 又叫春砂仁、陽春砂仁,系植物陽春砂的成熟果實,嘗之澀口,聞之有香味,葯性溫,味辛。有行氣寬中,健胃消食之功,葯用於胃腹脹痛、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腸炎、痢疾、胎動不安等症。用於火鍋和鹵菜中則不可過多,以3克以內為宜。
7�三奈 有的地方也叫沙姜、山辣,為根狀莖。雜貨店、中葯店出售的為其干制切片,其味芳香。葯性溫、味辛,能溫中化濕、行氣止痛,主治急性腸胃炎,消化不良,腹痛泄瀉,胃寒疼痛,牙痛,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等。在烹調中多用於燒、鹵、麻辣火鍋,用量多在5~10克之間。廣東人把沙姜用於製作鹽�雞。近年來,四川江湖菜中有「三奈菜」的製作,即是說主料加上大量的三奈和干紅辣椒、乾花椒烹制而成。這道菜因其味芬香奇特,故受人稱道,不過還未見有報道。
8�靈草 為近幾年廣泛用於火鍋的一味香料。因為市場所售皆為干品,故不好辨認。經過筆者多方請教,將干品拿給我校徐江普副教授驗證:應叫靈香草,又名零陵香,為報春花科珍珠菜屬植物。屬多年生草本,有濃烈香氣,性味甘平。在麻辣火鍋中運用,一般用量不超過5克。市場上還有另外一種靈草,名羅勒,可代替上面一種,但屬唇形科植物,也叫零陵香,又叫九層塔、香草、香佩蘭、鴨頭、雀頭草等,其性味辛溫。在葯用方面,其性味辛溫,有治風寒、感冒頭痛等作用。
9�排草 與靈草一樣,也是近年來在麻辣火鍋中運用普遍的一味香料。前幾天,我請熊四智教授幫助查找相關資料,很快得到結果:排草又叫排香,香排草,香羊,毛柄珍珠菜,也屬報春花科植物,其性味甘平。具有治感冒、咳嗽、風濕病、月經不調等作用。在麻辣火鍋中用量也不宜多,3~5克即可,也可在鹵水中使用。有人說,在麻辣火鍋和鹵水中,「靈草增香,排草防腐」,其實很多辛香味調料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抑菌防腐作用。
10�白豆蔻 又叫圓豆蔻,市場上或葯店有寫為百叩、叩仁的。口嘗之有澀味,因其葯性味辛溫,故有行氣理氣,暖胃消食,化濕止吐,解酒毒的作用。在麻辣火鍋中加入3~5克即可。因其香味佳,故用量少。
11�肉豆蔻 別名玉果。近年來在火鍋中運用十分普遍,不過嘗之味亦不好受,其葯性味辛溫,具有暖脾胃、澀腸、下氣的作用。此物不可多用,2-3個即可。
12�桂皮 又稱肉桂。性味辛甘、熱,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心腹冷痛、久瀉等。油性大,香味濃烈。嘗之味辛辣、回味略甜。在麻辣火鍋和鹵菜中運用很普遍,用量5~10克為宜。 其實,香料在四川火鍋中的運用很廣,如香葉,為天竺桂樹的葉,無論是麻辣火鍋還是白湯火鍋,均可用1~3片葉子用於增香;又如蓽茇,為胡椒科植物,除了增香外,有經驗的火鍋師還借鑒葯膳經驗,加入蓽茇用於提升麻辣火鍋的香辣味。其它如川芎、當歸、白芷、陳皮、藿香……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植物香辛料在烹調中用得好,菜餚就受人歡迎,用得不好則大敗胃口,還可能導致負面作用。筆者自己總結多年來對香料運用的經驗,大概有以下一些體會:
1�勤於觀察,經常到市場上了解新出現的香料,對於餐飲市場上創新菜餚所用辛香料,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2�對香料要學會通過看、聞、嘗等方法去進行辨別,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香料。還要明確的是,既同一種香料質量差別亦大,故在使用時一定要選擇優質品。
3�如前所述,香料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是葯三分毒」這句話似有一定道理。這里我們回到8年前的那句話:香料不能多放,因為它是葯。在香料使用中一定要靈活增減。假如你在烹調菜餚加入香料後讓食者感到又香又好吃,但又說不出菜里邊到底放有什麼香料,那麼我認為這就是把香料運用到了最佳境界。
4�在實踐中,我們的廚師和葯膳師還創制了不少單一香料的菜餚,只不過其香料用量偏大,如丁香鴨、三奈兔、砂仁肘子等。這類菜餚所使用的香料遠遠大於火鍋所施香料用量,但沒有怪味、葯味,這可能是使用中單一用料與多種用料所產生的變化不同吧。
5�烹飪是一個跨學科的行業,對於21世紀的烹調師,需要多涉獵相關學科的知識,如本篇文章中涉及到的香料,大多數原本是性味辛溫的中葯。從中醫觀點來看,辛溫葯一般對於陽虛、畏寒、脾胃虛弱、濕重者適用。四川麻辣火鍋為何喜用包括辣椒、花椒在內的香料,這與四川盆地夏天悶熱潮濕、冬天陰冷潮濕不無關系。但麻辣火鍋對於陰虛熱重、陽盛火旺之人就不大適宜。又如對於氣虛之人,若所用行氣理氣的香料�葯多了,則會耗氣,其體更虛。故加入桂皮、生薑等壯陽、補氣的辛香料�葯更為合理。
自古以來,中國的養生保健群體就有「醫食同源」、「葯食同源」的觀點,只不過在現代對此觀點重視的程度有別罷了。所以,我們餐飲界人士應當多學習一些中醫、中葯的知識。
香料的功用
----在研究對人有益的香味,並研製生產有益香味的香料。
防腐殺菌性能。幾千年前,古人就知道用香料塗抹的屍體可以保存很長時間,檀香、乳香、安息香等首先在慶典和宗教儀式上作為焚香使用,古埃及人用乳香製造的香屍(木乃伊),至今還保存在金字塔里,我國出土的古屍千年不腐,其中也有龍腦、安息香等香料的功勞。歐洲人很早就懂得用丁香、豆蔻等香料腌肉,不但可口而且經久不變質。牙膏里添加薄荷腦、丁香油、茴香油等香料,使人刷牙後口腔舒爽,還能殺菌消毒。
香料很好的葯用功能。我國古代的葯物著作中對龍腦、沉香、胡椒、砂仁、丁香和肉桂等芳香物質分別作了醫療性能的介紹,將它們用來做通竅醒腦、調氣、止痛、活血舒筋和散淤消腫的葯物。芳香物質中,麝香通經絡治中風,蘇合香開郁豁痰,丁香善治牙痛。印度氣候炎熱,人們很早就懂得食用咖喱這種有丁香、肉桂、芫荽、豆蔻等多種香料配成的調料,來防治由食物霉變引起的熱帶肝病。200多年前,法國人把熏衣草當作家庭良葯,用來治療神經性心跳、氣脹疝痛和周期性偏頭痛等。東歐人用香紫蘇水洗澡,治療關節炎,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目前有一種花香療法:讓病人坐著,一面嗅著陣陣花香,一面聽著悅耳音樂。醫葯學家用香葉天竺葵來治療神經衰弱,用迷迭香和熏衣草來治療氣喘病等,取得很好療效。
驅蚊作用。我國生產的驅蚊油,含有鄰苯二甲酸二甲酯等香料;國際上出售一種驅蚊燭,完全不用殺蟲劑,只用香料,點著後蚊子5米內聞味而逃。花露水含酒精70%~75%,既香飄四溢,又可消毒殺菌,還有防止蚊蟲叮咬,並可止癢和消腫,這也與其含有多種香料有關。
人們的生活關系越來越密切。如人們食用的糖果、餅於、汽水、麵包、冰淇淋等食品里,有些含有的果香,就是來自於加入的菠蘿精、草莓精、香蘭素等人造香料。食品的香味可以增進食慾。又如,在製造皮革、橡膠、塗料、油墨時,也要添加一些香料,用來覆蓋掉原來的難聞氣味,使產品更受歡迎。生活中給人們帶來美妙感覺的香水、空氣清新劑等更是與香料密不可分。
Ⅲ 幾種香料都有什麼作用啊
火鍋香料的作用及其用量
1、甘菘 在麻辣火鍋湯料或鹵菜中常用的一種毛絨絨、黑褐色的根狀香料,成都人稱為香草,重慶人稱其為香菘,其實應該叫甘菘,又名甘菘香。甘菘氣味辛香,近似強烈的松節油氣味,具有理氣止痛、開郁醒脾的作用,是被用作治療胸腹脹痛、胃痛嘔吐、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的一味中葯。在麻辣火鍋湯料或鹵水中加入此香料,其香味濃郁。不過要注意量的把握,一次用量不宜超過5克,否則香氣「膩人」。
2、丁香 又叫公丁香、子丁香,為丁香的花蕾,烹調中常用的是干品,香味濃,嘗之有刺舌、麻舌感,其性味辛溫,有暖胃、止嗝逆、驅風、鎮痛的作用。在烹調中的用量應在1~2克以內,千萬不可多用。
3、八角 應叫八角茴香,又叫大茴香、大料、八月珠,這是人們較為熟悉的一味香料。其特點是聞之芳香,嘗之微甜。其性味辛、溫,有溫中開胃,祛寒療疝的作用。在烹調中無論是火鍋、紅燒、鹵水均可使用。由於其香味是有人喜歡有人煩,故在使用中比較靈活,以5~10克為宜。
4、小茴香 又叫茴香、香絲菜、懷香、野茴香。全國多數地區都有栽培,且為人們所熟悉,其鮮品莖葉在烹調中常見用於製作茴香胡豆、茴香餡餃子等。其成熟果實猶如小稻穀粒或孜然,有特異芳香氣。作為香料使用,廣泛用於紅燒、鹵水、麻辣火鍋中。在火鍋中可適當加大用量,比如10~20克或更多一些。在葯用方面,其性味辛溫,有行氣止痛、健胃、散寒的作用。
5、草果 一種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嘗之味怪,不好受。其葯性溫、味辛,有燥濕健脾、祛痰溫中、逐寒抗瘧疾的作用。烹調中可拍破或整粒使用,作為香料與牛肉同燒或同鹵,其風味尤佳。草果在麻辣火鍋和鹵水中也不得多用,放3~5個較為合適。
6、砂仁 又叫春砂仁、陽春砂仁,系植物陽春砂的成熟果實,嘗之澀口,聞之有香味,葯性溫,味辛。有行氣寬中,健胃消食之功,葯用於胃腹脹痛、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腸炎、痢疾、胎動不安等症。用於火鍋和鹵菜中則不可過多,以3克以內為宜。
7、三奈 有的地方也叫沙姜、山辣,為根狀莖。雜貨店、中葯店出售的為其干制切片,其味芳香。葯性溫、味辛,能溫中化濕、行氣止痛,主治急性腸胃炎,消化不良,腹痛泄瀉,胃寒疼痛,牙痛,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等。在烹調中多用於燒、鹵、麻辣火鍋,用量多在5~10克之間。廣東人把沙姜用於製作鹽�雞。近年來,四川江湖菜中有「三奈菜」的製作,即是說主料加上大量的三奈和干紅辣椒、乾花椒烹制而成。這道菜因其味芬香奇特,故受人稱道,不過還未見有報道。
8、靈草 為近幾年廣泛用於火鍋的一味香料。因為市場所售皆為干品,故不好辨認。經過多方請教,將干品拿給我校徐江普副教授驗證:應叫靈香草,又名零陵香,為報春花科珍珠菜屬植物。屬多年生草本,有濃烈香氣,性味甘平。在麻辣火鍋中運用,一般用量不超過5克。市場上還有另外一種靈草,名羅勒,可代替上面一種,但屬唇形科植物,也叫零陵香,又叫九層塔、香草、香佩蘭、鴨頭、雀頭草等,其性味辛溫。在葯用方面,其性味辛溫,有治風寒、感冒頭痛等作用。
9、排草 與靈草一樣,也是近年來在麻辣火鍋中運用普遍的一味香料。前幾天,我請熊四智教授幫助查找相關資料,很快得到結果:排草又叫排香,香排草,香羊,毛柄珍珠菜,也屬報春花科植物,其性味甘平。具有治感冒、咳嗽、風濕病、月經不調等作用。在麻辣火鍋中用量也不宜多,3~5克即可,也可在鹵水中使用。
有人說,在麻辣火鍋和鹵水中,「靈草增香,排草防腐」,其實很多辛香味調料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抑菌防腐作用。
10、白豆蔻 又叫圓豆蔻,市場上或葯店有寫為百叩、叩仁的。口嘗之有澀味,因其葯性味辛溫,故有行氣理氣,暖胃消食,化濕止吐,解酒毒的作用。在麻辣火鍋中加入3~5克即可。因其香味佳,故用量少。
11、肉豆蔻 別名玉果。近年來在火鍋中運用十分普遍,不過嘗之味亦不好受,其葯性味辛溫,具有暖脾胃、澀腸、下氣的作用。此物不可多用,2-3個即可。
12、桂皮 又稱肉桂。性味辛甘、熱,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心腹冷痛、久瀉等。油性大,香味濃烈。嘗之味辛辣、回味略甜。在麻辣火鍋和鹵菜中運用很普遍,用量5~10克為宜。
13、孜然 別名,阿拉伯小回香,安息茴香,屬傘形科植物,孜然芹的種子,主要產於我國邊域一帶,果形呈橢圓形.兩端細長約5毫米,寬3毫米,淡綠灰色,形同小茴香,使用時注意保存,盡量密封,以免跑味達不到效果.
14、香葉 即桂樹之葉呈灰綠狀,以體無霉癍,香氣濃郁味上品.作用,增香去異味,促進食
Ⅳ 飯店裡用的增香料有哪些——香料
你可以去超市問問香料~~~~~~~~
以下給你參考~~~~
食用香料的特性與分類
為了提高食品的風味而添加的香味物質,稱為食用香味料,簡稱食用香料。除了直接用於食品的香料外,其它某些香料如牙膏香料、煙草香料、口腔清潔劑、內服葯香料等,在廣義上也可看作為食用香料一類。
(一)食用香料的特殊性
食用香料與日用或其它香料不同。食用香料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食用香料以再現食品的香氣或風味為根本目的。因為人類對未品嘗過的食品的香氣及風味有本能的警惕性,而日用香料則可以具有獨特的幻想型香氣,並為人們接受。(2)食用香料必須考慮食品味感上的調和,很苦或很酸澀的香料不能用於食品。而其它香料一般不用考慮味感的影響。(3)人類對食用香料的感覺比日用香料敏感的多。這是因為食用香料可以通過鼻腔、口腔等不同途徑產生嗅感或味感。(4)食用香料與產品色澤等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系。如在使用水果型香料時,若不具備接近天然水果的顏色,人們會產生其香氣是其它物質的錯覺,使其效果大為降低。
(二)食用香料的分類
食用香料用途廣泛,種類繁多,依據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1、按香料組成分類
按香料組成可以分成兩大類。第一類為單體香料,是指具有單一化學成分的香料。人們有時也會將精油等天然香料叫做單體香料。單體香料只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才直接做香料使用,通常主要用途是作為調和香料的原料。第二類為調和香料,這是由於單一化合物的香氣很難滿足實際要求,因而人們常將各種原料經巧妙配合後,配置出符合一定要求的香料。
2、按香料形態分類
根據食用香料的形態大至可以分成四類:
(1)水溶性香料,也叫水質香料。是將各種天然或合成香料調配而成的香基,溶解於40%--60%的乙醇(或丙二醇等其它水溶性溶劑)中。其特徵主要是在一般用量范圍內透明溶解或均勻分散,具有輕快的頭香。(2)但對熱敏感油溶性香料,也叫油質香精,是普通的食用香料,通常用植物油等作溶即將香基稀釋而成。(3)乳化香料是將油性香料加入適當的乳化劑、穩定劑使其在水中分散成微粒狀。其特徵是香氣溫和,有保香效果,而且由於它在水中的分散性產生混濁作用,可以加入著色劑。(4)粉末香料有兩種制備方法。一種是以乳糖一類物質作為擔體,將香基混合後附在單體而上製成。另一種是先將香基製成乳化香料後,現時 經噴霧乾燥而製成。兩種產品均方便於使用,但易吸濕結塊,要防止腐敗變質。經噴霧乾燥製成的產品,由於香料被賦形劑包圍覆蓋,故其香料的穩定性、分散性較好。
3、按香料香型分類
按香料香型分類通常可分為柑桔型香料、果香型香料、薄荷型香料、豆香型香料、辛香型香料、奶香型香料、肉類型香料、堅果型香料、以及酒類型、蔬菜型香料等。
4、按香料構成分類
按香料構成分類是為了與食品衛生法取得一致的一種分類方法,分為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兩大類。天然香料包括精油、含油樹脂、香料提取物、回收香料、加熱香料、發酵香料以及由天然物調配而成的調和香料。合成香料是指與天然成分化學結構相同的合成物質,以及天然等同特以外的有香氣的物質
Ⅳ 如何分辨香料的好壞
選調料四要素:眼看、手摸、鼻聞、口嘗,
注意事項:如果聞著有酸味或者刺激嗆鼻的異味,要警惕是硫磺熏過的,還有就是硫磺熏過的比沒有熏過的要重一些,謹慎購買。
1、桂皮
圖1:皮細肉厚,表皮灰褐色,斷面平整,:裡面呈棕紅色,油性大,香味濃,初嘗帶麻味,之後回甜,嚼之少渣,涼味重。
圖2:雖算不上是劣質桂皮,不過質地較鬆散,香味不濃烈,以我們平時購買經驗,建議購買帶表皮的桂皮使用。
劣質桂皮:表面呈黑褐色,質地很酥鬆,折斷無響聲,香氣淡或者無,如遇到斷面呈鋸齒狀,很可能是其他樹皮冒充。
2、八角
這同樣都是八角,在一般菜市場賣的大多都是圖2的那一種。
圖1八角:質硬而脆,瓣角完整,平直尖角,飽滿大個,顏色為棕紅色,果皮厚實,背面粗糙有皺縮紋。通常為8個角,也有7個或9個角的。莢邊較大的裂縫內有圓鼓鼓的籽粒。好的八角會發出醇厚的香味,且香味較濃烈,味微甜。 八角屬於萬能調料。。
圖2 八角:角型細長或者短小,不飽滿,朵小,無籽或籽少,顏色呈暗棕色或黑色,有些表面還會有蟲斑。劣質的八角氣味較差甚至無香味,嘗著有點苦味。聞起來有刺鼻的氣味。
3、香果
圖1和圖2,只是在選購時,應以果實圓潤,飽滿,香氣純正為好,
4、山奈
圖1:山奈色白,氣味芳香、微辣味,以乾燥、大片為好。聞之香味濃烈,嘗之有微辣味,鹵豬肉類的好選擇。
圖2:有蟲眼,這種山奈一般來說是放得很久了的,香味已經揮發了。
5、陳皮
圖1:皮瓤薄,拿在手裡很輕,同時還伴有清香味。外表面橙黃色或紅棕色,有細皺紋及凹下的均勻小點窩,內表面粗糙呈海綿狀,有黃白色或黃棕色網路形狀。聞其味,清香中帶有橘香味。因為橘子含糖分,所以陳皮不會幹得發脆,用手捏,韌中帶脆。兔肉,牛肉適合增量。
圖2:顏色發黑,內面呈灰白色,這種陳皮多半是火烤乾的,基本沒有陳皮香味了,甚至有些是變質了的。聞起來有股焦糊味。手捏很容易脆斷。
6、白芷
圖1:白芷應選擇斷面或者切面色白,片大,香味醇厚,無異味,粉性足,皮部密布棕色油點的為好。白芷去腥效果較好,鴨肉製品適合增量使用。
圖2:顏色灰暗,有蟲眼,手摸切面無粉,購買時謹慎選擇。
7、砂仁
圖1:好的砂仁呈橢圓形或圓形,外表棕黃色,有不明顯的三棱,果皮薄而軟。正品砂仁有一股濃烈的芳香氣味,用口嘗之味微涼,微苦。
圖2:外觀顏色灰暗,氣味微香,味微苦辛而切有點澀口的感覺。
8、香葉
據我觀察,市場大多賣的都是圖2的香葉,乾枯,發黃或者發白。
圖1:香葉較新鮮,而且香葉的香味本身比較容易揮發切香味較淡,如果時間久了,香味自然就沒有了,
圖2:香葉應該是存放時間比較長了。
9、白扣
圖1:淡白色或者白色略帶褐色、圓形、果實飽滿、表面有光澤,香氣濃為好,多用於烹調鹵菜,去異味、增香,禽畜野味等菜品。
圖2:顏色發黑,應是久放陳貨。聞之無香味。
10、排草
圖1:排草表麵灰褐色,帶根須的為好。質柔韌,不易折斷,斷面淡黃棕色。聞之氣味清香,有股淡淡的芹菜香味。
圖2:排草發黑,這個多是干度不夠,窩壞了。有股霉臭味。
11、小茴香
圖1:小茴香,顏色偏黃綠色,形狀很像稻穀,顆粒大並且較長,質地飽滿。聞之香味濃郁。
圖2:小茴香粒比較小,外形干癟。顏色暗黃,聞之香味很淡。
12、草果
圖1:成個飽滿,顆粒均勻,無破裂,外皮灰棕色,也有棕紅色的。嘗之微辣,香氣濃.無白色嫩果。這種是燙後曬乾的草果。
圖2:顏色發黑,疑似烘焦所致,聞之有刺鼻味道。
以上是我們自己平時購買香料的經驗。基本就是常見香料的辨別,後續再分享其他香料的辨別方法。有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13、蓽撥
圖1:品呈圓柱形,表面有明顯球形小顆粒,黑褐色,有斜向排列整齊的小突起,硬而脆,易折斷,有特異香氣,味道微辣。
圖2:顏色灰白,無香味。購買時謹防商家好壞混雜。
Ⅵ 香料是什麼
一)食用香料的特殊性
食用香料與日用或其它香料不同。食用香料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食用香料以再現食品的香氣或風味為根本目的。因為人類對未品嘗過的食品的香氣及風味有本能的警惕性,而日用香料則可以具有獨特的幻想型香氣,並為人們接受。(2)食用香料必須考慮食品味感上的調和,很苦或很酸澀的香料不能用於食品。而其它香料一般不用考慮味感的影響。
(3)人類對食用香料的感覺比日用香料敏感的多。這是因為食用香料可以通過鼻腔、口腔等不同途徑產生嗅感或味感。(4)食用香料與產品色澤等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系。如在使用水果型香料時,若不具備接近天然水果的顏色,人們會產生其香氣是其它物質的錯覺,使其效果大為降低。
(二)食用香料的分類
食用香料用途廣泛,種類繁多,依據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1、按香料組成分類
按香料組成可以分成兩大類。第一類為單體香料,是指具有單一化學成分的香料。人們有時也會將精油等天然香料叫做單體香料。單體香料只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才直接做香料使用,通常主要用途是作為調和香料的原料。第二類為調和香料,這是由於單一化合物的香氣很難滿足實際要求,因而人們常將各種原料經巧妙配合後,配置出符合一定要求的香料。
2、按香料形態分類
根據食用香料的形態大至可以分成四類:
(1)水溶性香料,也叫水質香料。是將各種天然或合成香料調配而成的香基,溶解於40%--60%的乙醇(或丙二醇等其它水溶性溶劑)中。其特徵主要是在一般用量范圍內透明溶解或均勻分散,具有輕快的頭香。
(2)但對熱敏感油溶性香料,也叫油質香精,是普通的食用香料,通常用植物油等作溶即將香基稀釋而成。
(3)乳化香料是將油性香料加入適當的乳化劑、穩定劑使其在水中分散成微粒狀。其特徵是香氣溫和,有保香效果,而且由於它在水中的分散性產生混濁作用,可以加入著色劑。
(4)粉末香料有兩種制備方法。一種是以乳糖一類物質作為擔體,將香基混合後附在單體而上製成。另一種是先將香基製成乳化香料後,現時經噴霧乾燥而製成。兩種產品均方便於使用,但易吸濕結塊,要防止腐敗變質。經噴霧乾燥製成的產品,由於香料被賦形劑包圍覆蓋,故其香料的穩定性、分散性較好。
3、按香料香型分類
按香料香型分類通常可分為柑桔型香料、果香型香料、薄荷型香料、豆香型香料、辛香型香料、奶香型香料、肉類型香料、堅果型香料、以及酒類型、蔬菜型香料等。
4、按香料構成分類
按香料構成分類是為了與食品衛生法取得一致的一種分類方法,分為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兩大類。天然香料包括精油、含油樹脂、香料提取物、回收香料、加熱香料、發酵香料以及由天然物調配而成的調和香料。合成香料是指與天然成分化學結構相同的合成物質,以及天然等同特以外的有香氣的物質。
Ⅶ 3、請概述食品香料如何分類
在現行GB2760中,分為食品用天然香料(402種),食品用合成香料(超過1477種)兩大類。在廢止的GB14156中食品用香料(香味物質)包括天然香味物質(347種)、天然等同香味物質(2987種)和人造香味物質(3214種)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