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燙金掉色解決方法
主要原因和解決方法:燙印不牢的原因較多,處理方法也各有差異。總結起來,主要與燙印溫度及壓力、油墨配方、印件表面特性、電化鋁的性質等因素有關。
①由於燙印溫度低或壓力輕而導致燙印不牢時,可重新調整燙印溫度和壓力。由於設備、被燙印材質的不同,燙壓時間、燙印溫度都不盡相同。例如,高速圓壓圓機速快,壓印線接觸,燙印溫度就要高於圓壓平或平壓平。一般情況下,圓壓圓燙印溫度約190℃~220℃,圓壓平約130℃~150℃,平壓平約100℃:~120℃。此外,燙壓時間、燙印溫度與生產效率很大程度上還受到電化鋁轉移性能的制約。
②在印刷過程中,因油墨中加入的燥油過量,使墨層表面乾燥過快產生晶化,從而使燙印箔燙印不上。解決方法是,首先印刷時盡量預防晶化的出現,其次,如晶化產生後,可取下燙印箔,在加熱情況下把印品空壓一遍,先破壞其晶化層後,再進行燙印。
③在油墨中加入了適量的含有蠟質的撤黏劑、防黏劑或不幹性的油性物質也會產生燙印不牢。解決辦法是先在印版上粘上一層吸收性強的紙空壓一遍,將底色墨層上的蠟質、不幹性油質吸附掉後,再進行燙印操作。
④印件表面噴粉太多或表面含有撤黏劑、亮光漿之類的添加劑,妨礙了電化鋁與紙張的吸附。解決辦法是表面去粉處理或在印刷工藝中解決。
⑤電化鋁選用不當直接影響燙金牢度。應根據燙金面積的大小,被燙印材料的特性綜合考慮選用什麼型號的電化鋁。根據一些廠家的實踐經驗,選用電化鋁時普通產品的燙金(一般墨色)可選用88-1型、KURZ的PM型;煙包、化妝品等濃墨色的印刷品(包括印金、印銀)的燙金選88-2型;煙標、化妝品包裝等細筆跡燙印的電化鋁有88-3、88-4型、PM288等;適用於OPP或PET覆合的紙張以及有UV油墨的紙板、上光紙等產品燙印電化鋁有88-4型、K系列、LK系列、以及SP系列。
B. 燙金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燙金紙的基本原理就是採用加熱、加壓的方式使金箔從一個載體熱轉印到另外一個載體上。一般來說需要一台燙金機來完成此操作,然後通過一塊模板進行熱轉印。將模板通過高溫膠等其他方式裝載到燙金機上,調節到合適的溫度和合適的壓力,將燙金紙覆蓋在被燙物上,然後就可以完成燙金任務。總體來說燙金過程還是很簡單的。
但是,燙金過程雖然簡單,燙印效果卻受很多因素影響。
首先,受燙物材料不同,需用的燙金紙類型也不同,不同材料對同種燙金紙的附著效果是不同的,因此選購燙金紙的時候一定要對方提供合適的燙金紙。燙紙張、牛皮紙、PU、布料、絨布、真皮、PP、ABS等不同材料的燙金紙是不一樣的。
其次、溫度對燙印也有很大的影響。溫度低了燙印強度不夠或者燙不上,溫度高了容易有毛邊甚至燙壞材料,合適的溫度和燙金紙的理化性質和受燙物的理化性質都有密切的關系。
再次、不同的燙印需求壓力也不同。一般來說燙印大面積所需壓力就大,小面積壓力就小。
最後、燙金紙品牌對燙金效果的穩定性也有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大品牌燙金紙,如德國KURZ,日本尾池、KOMA、美國皇冠、英國API、美國CFC這些知名品牌要比一些國內低價燙金紙效果和持久性要好。
最後,祝您一切順利。
C. 油性燙金漆的用法
可採用刷塗、噴塗方法施工。
塗裝前應先將漆攪拌均勻,若粘度偏高,可加入適量稀釋劑,添加量不宜超過10%,應邊添加邊
攪拌,保證漆液均勻。塗裝前將被塗物表面的灰砂、油污、浮銹及舊漆皮清除干凈。施工時保
持通風,不能在環境溫度低於5℃或濕度大於70%的情況下施工。
D. 油性燙金漆不使用稀釋劑會怎樣
油性燙金漆不使用稀釋劑的話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不使用稀釋劑的話,油性燙金漆的牢固性就不能保證。
另外如果不是用稀釋劑,油性燙金漆的粘度就比較大,所以它刷上去的話,表面平整度不是那麼好。
因此最好把油性燙金漆跟稀釋劑按比例混合,調配好之後再使用。
E. 油性燙金漆用什麼稀釋
油性燙金用中高沸點的環己酮或者pma稀釋,油漆成坨說明用了不良快乾溶劑稀釋。
F. 油性金泊漆太粘了要用什麼稀釋劑
晚上好,油性金箔漆一般都是單組分的溶劑型丙烯酸樹脂,直接用天那水稀釋即可,也可以用乙酸丁酯,二甲苯或者二氯乙烷稀釋,但是通常不能用無水甲乙醇和異丙醇以及松香水代替。如果聞起來是一股很明顯的油漆味道就用乙酸丁酯比較好。
G. 油性燙金漆可以用汽油稀釋嗎
可以的,汽油是良好有機容積可以溶解於油漆,所以可以起到稀釋作用,但一定要控制好量
H. 印章的印泥幹了有什麼辦法能加什麼水嗎
印泥能否加水,需要看印泥的成分。如果是書畫用的印泥,可能是硃砂加上膠和水研磨調制的,可以少量加水研調。如果是那種油性的印泥,可以用蓖麻油等油類進行調制。
印章的印泥幹了建議以下方法處理:
1.在使用印泥前,建議在太陽底下曬10分鍾左右。
2.當沒有太陽時,可以用熱風槍或家用的電吹風在印泥四周時行加熱,溫度上升,印泥自然會變得柔軟一些,使用起來效果會更理想一些。
(8)油性燙金凝固怎麼辦擴展閱讀:
歷史製作
西泠印社創始人為丁甫之、王福奄、葉銘於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共同研製的西泠印泥,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民國時期西泠印社社員韓登安等人對印泥研製進行了不斷的改進。近二十年來,在西泠印社曹勤等人的繼承發展下,有朱磦印泥,丹頂硃砂印泥等多種品牌。
如今曹勤又研製出:仿清朝宮廷印泥(用現代技術防偽手段,簡稱防偽印泥)具有色澤古雅、質地細膩、豐富沉著的特色,夏不滲油,冬不凝固,經久不褪,鈐出的印文清晰傳神。同時,還生產出色澤各異的多品牌印泥,經著名書畫家、篆刻家、收藏家、鑒賞家使用極為稱贊,譽為藝林珍品。
西泠印泥的主要原材料為三種:1、蓖麻油2、硫化汞3、艾葉(產地 福建連城)
一、 蓖麻油經過3-5年的天然氧化
二、 硫化汞(銀朱也稱硃砂)經過傳統的水漂法提練成朱磦、硃砂。
三、 葉艾生長在海洋性氣候中,既要陽光充足又要地面潮濕,才能出好的艾葉,經水、干艾葉提練而成艾絨。西泠印泥主要由以上這三種原材料配方合成。經過上萬次的手工調和,即為成品。
印泥的外包裝有四種:
1.特製燙金合、有王福庵題簽的西泠印泥
2.特製綿合有吳昌碩題簽的西泠印社
3.特製紅木印泥合,刻有吳昌碩題簽的印泥
4.簡裝
印泥缸通常燒有西泠印社底款的古龍印合及青龍、花鳥、山水等。以上四種的包裝內均有西泠印泥的說明書。
巧除印油
1.如被印泥污染,可先用洗滌劑洗。對紅色顏料,可在加苛性鉀的酒精溫液里洗除。但對粘膠纖維織物,只能使用酒精而禁用苛性鉀。
2.當毛料或布料沾上印油時,應先用熱水或開水沖洗,然後用肥皂水搓洗,再用清水漂凈,即可干凈。千萬不要用涼水洗,因為這會使顏色浸入纖維,很難再洗凈。
注意事項
所謂正確的翻調,即指翻調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翻調工具:光滑的牛角片,光滑的竹片或者光滑的塑條。
2.翻調手勢:順著一個方向上下翻動,不宜切割、打轉式的翻調。
3.冬天翻調印泥可將印泥(連缸)放在蒸氣上或者直接用熱風加熱後再進行。
翻調的作用:視不同比重的顏料,油脂和纖維充分混合,且交織成一體。
蘸印泥手勢
用印面蘸印泥,宜輕勿重,不允許擠壓,敲打。因為纖維吸足漿後呈交織狀態分布在印泥色漿中,把三者融為一體。如果擠壓,敲列印泥就會在粘上大量色漿的同時將纖維從交織狀態中提拉出來,纖維容易被折斷,受損,起毛,甚至打爛。所以,蘸印泥不宜用擠壓,敲打的手勢。
我們有時候會遇上一種難以理解的現象,即新購得的印泥,調成團初用時也會有起毛的現象,待使用一段時間後,其毛現象逐漸消失,隨後使用規范得當效果極佳。這是因為印泥表面會與外界物質或者容器接觸過度,纖維受損,致使出現起毛現象。
後期因為其一直保持規范使用,表面受損的纖維被蘸而離去,內層呈交織狀的纖維不再受損,使用效果也就進入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