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精油按摩 > 多少紫蘇葉熬一升精油

多少紫蘇葉熬一升精油

發布時間:2022-05-03 17:06:19

㈠ 活氧紫蘇精油是幽燕之光的嗎

紫蘇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的芳香,紫蘇葉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於風寒表症,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症,常配生薑同用;如表症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行氣寬中紫蘇葉用於脾胃氣滯、胸悶、嘔惡。這是用於內的。
紫蘇精油於外護理皮膚亦可。

㈡ 紫蘇籽的紫蘇小葯方

1、治傷風發熱:蘇葉、防風、川芎各一錢五分,陳皮一錢,甘草六分。加生薑二片煎服。(《不知醫必要》蘇葉湯)
2、治卒得寒冷上氣:干蘇葉三兩,陳橘皮四兩,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為再服。(《補缺肘後方》)
3、治咳逆短氣:紫蘇莖葉(銼)一兩,人參半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再。(《聖濟總錄》紫蘇湯)
4、治傷寒啘不止:赤蘇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飲。(《補缺肘後方》)
5、治胎氣不和,湊上心腹,脹滿疼痛,謂之子懸:大腹皮、川芎、白芍葯、陳皮(去白)、紫蘇葉、當歸(去蘆,酒浸)各一兩,人參、甘草(炙)各半兩。上細切,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蔥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溫服。(《濟生方》紫蘇飲)
6、治乳癰腫痛:紫蘇煎湯頻服,並搗封之。(《海上仙方》)
7、治金瘡出血:嫩紫蘇葉、桑葉,同搗貼之。(《永類鈐方》)
8、治蛇虺傷人:紫蘇葉搗汁飲之。(《千金方》)
9、治食蟹中毒:紫蘇煮汁飲之。(《金匱要略》)
10、治寒瀉紫蘇葉15克,水煎加紅糖6克沖服。
11、解食魚、鱉中毒:紫蘇葉60克,煎濃汁當茶飲,或加薑汁十滴調服。
12、子宮下垂:紫蘇葉60克,煎湯熏洗。
13、治小兒久咳嗽,喉內痰聲如拉鋸,老人咳嗽吼喘:蘇子一錢,八達杏仁一兩(去皮、尖),年老人加白蜜二錢。共為末,大人每服三錢,小兒服一錢,白滾水送下。(《滇南本草》蘇子散)
14、治氣喘咳嗽,食痞兼痰:紫蘇子、白芥子、蘿卜子。上三味,各洗凈,微炒,擊碎,看何證多,則以所主者為君,余次之,每劑不過三錢,用生絹小袋盛之,煮作湯飲,隨甘旨,代茶水吸用,不宜煎熬太過。若大便素實者,臨服加熟蜜少許,若冬寒,加生薑三片。(《韓氏醫通》三子養親湯)
15、順氣、滑大便:紫蘇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爛,水濾取汁,煮粥食之。(《濟生方》紫蘇麻仁粥)
16、治腳氣及風寒濕痹,四肢攣急,腳踵不可踐地:紫蘇子二兩,杵碎,水二升,研取汁,以蘇子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蔥、豉、椒、姜食之。(《聖惠方》)
17、治消渴變水,服此令水從小便出:紫蘇子(炒)三兩,蘿卜子(炒)三兩。為末,每服二錢,桑根白皮煎湯服,日二次。(《聖濟總錄》)
18、治傷寒胸中痞滿,心腹氣滯,不思飲食:紫蘇莖(銼)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二兩,赤茯苓(去黑皮)一兩半,大腹皮(銼)、旋覆花各一兩,半夏(湯洗七遍,焙)半兩。上六味,細切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一分(拍碎),棗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溫服。(《聖濟總錄》蘇橘湯)
19、治陰虛肝旺型子懸紫蘇6克,白芍12克,枸杞子15克,冰糖5克。將紫蘇、白芍、枸杞子用紗布包好,放砂鍋內煮沸後用小火煮20分鍾,入冰糖再煮片刻,去葯渣飲湯,每日l劑,連服3-5劑(子懸俗稱「胎氣上逆」或「胎上逼心」)。
20、治習慣性流產蘇梗10克,陳皮6克,蓮子60克。將蓮子去皮、蕊後放入鍋內,加水500毫升煮至八成熟,然後加入蘇梗、陳皮,再煮3-5分鍾,食蓮、飲湯,每日1-2次。
21、治風熱感冒紫蘇、荊芥各15克,大青葉、四季青、鴨跖草各30克,加清水500毫升,濃煎,每日3--4次。
22、治濕疹紫蘇30克,水煎濃汁泡洗患處;蘇葉15克,冰片3克,共研細末,用香油調勻塗患處。

㈢ 紫蘇湯竅門

紫蘇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群,以及大量的微量元素,這些物質能夠增強抵抗力,取到抵禦疾病的功效,現在來看看做紫蘇湯的竅門:
蒜1個、紫蘇葉一小把。做法:1、鱔魚剖開去骨和內臟後切成4cm長的片。2、嫩絲瓜去皮切片,紅椒、紫蘇切碎,大蒜切片備用。3、熱鍋燒熱油後,放入蒜片、鱔魚片爆炒鱔魚片發白。 4、加入絲瓜片、紅椒碎和適量涼水煮熟。 5、用鹽、醬油、雞精調味後,加入一些紫蘇葉即可出鍋 紫蘇,別名荏、赤蘇、白蘇、香蘇等,學名PerillafrutescensL.,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的芳香,原產中國,如今主要分布於印度、緬甸、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我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台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紫蘇在我國種植應用約有近2000年的歷史,主要用於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葉(蘇葉)、梗(蘇梗)、果(蘇子)均可入葯,嫩葉可生食、作湯,莖葉可淹漬。近些年來,紫蘇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質及營養成分,成為一種倍受世界關注的多用途植物,經濟價值很高。俄羅斯、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對紫蘇屬植物進行了大量的商業性栽種,開發出了食用油、葯品、淹漬品、化妝品等幾十種紫蘇產品。 黃鱔肉嫩味鮮。營養價值甚高。鱔魚中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根據美國試驗研究資料,經常攝取卵磷脂,記憶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鱔魚肉有補腦健身的功效。它所含的特種物質「鱔魚素」,能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對糖尿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極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鱔魚含有的維生素A量高得驚人。維生素A可以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每1百克鱔魚肉中蛋白質含量達17.2-18.8克,脂肪0.9-1.2克,鈣質38毫克,磷150毫克,鐵1.6毫克;此外還含有硫胺素(維生素B1)、核黃素(B2)、尼克酸(維生素PP)、抗壞血酸(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黃鱔不僅被當作名菜用來款待客人,近年來活運出口,暢銷國外,更有冰凍鱔魚遠銷美洲等地。黃鱔一年四季均產,但以小暑前後者最為肥美,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

工藝:煮
口味:咸鮮味
時間:<30分鍾
熱量:較低熱量
鱔魚500克、絲瓜1條 、 紅椒3個、紫蘇1小把 、 蒜1個、植物油適量、食鹽適量、醬油適量、雞精適量、水適量
烹飪步驟:
1.鱔魚剖開去骨和內臟後切成4cm長的片
2.嫩絲瓜去皮切片,紅椒、紫蘇切碎,大蒜切片備用
3.熱鍋燒熱油後,放入蒜片、鱔魚片爆炒鱔魚片發白
4.加入絲瓜片、紅椒碎和適量涼水煮熟
5.用鹽、醬油、雞精調味後,加入一些紫蘇葉即可出鍋。

㈣ 有關紫蘇

查看文章寫新文章

(一)概述

紫蘇,別名荏、赤蘇、白蘇、香蘇等,學名PerillafrutescensL.,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蘇為唇形科植物紫蘇PerillafrutescensL.的嫩葉,又稱白蘇。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葉涼拌或作湯。

具有特異的芳香,原產中國,如今主要分布於印度、緬甸、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我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台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紫蘇在我國種植應用約有近2000年的歷史,主要用於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葉(蘇葉)、梗(蘇梗)、果(蘇子)均可入葯,嫩葉可生食、作湯,莖葉可淹漬。近些年來,紫蘇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質及營養成分,成為一種倍受世界關注的多用途植物,經濟價值很高。俄羅斯、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對紫蘇屬植物進行了大量的商業性栽種,開發出了食用油、葯品、淹漬品、化妝品等幾十種紫蘇產品。

(二)特徵特性

1.植物學特徵:

紫蘇屬植物包括紫蘇一種及其兩個變種,變種皺葉紫蘇(P.frutescens(L.)Britt.var.crispaDeane)又名雞冠紫蘇、回回蘇;另一變種尖葉紫蘇(P.frutescens(L.)Britt.var.acuta(Thunb)Kudo.),又名野生紫蘇。

2.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紫蘇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種子在地溫5攝氏度以上時即可萌發,適宜的發芽溫度18~23攝氏度。苗期可耐1~2攝氏度的低溫。植株在較低的溫度下生長緩慢。夏季生長旺盛。開花期適宜溫度是22~28攝氏度,相對濕度75%~80%。較耐濕,耐澇性較強,不耐乾旱,尤其是在產品器官形成期,

3.成分:

紫蘇嫩葉每百克含水分85.7克,蛋白質3.8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6.4克,磷44毫克,鐵2.3毫克,胡蘿卜素9.09克,維生素B10.02毫克,維生素B20.35毫克,尼克酸1.3毫克,維生素C47毫克,還有揮發油等物質具有特異芳香。

紫蘇葉性味辛溫,具有發表、散寒、理氣、和營的功效。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等。《本草綱目》載「行氣寬中,清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

如空氣過於乾燥,莖葉粗硬、纖維多、品質差。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在較陰的地方也能生長。

注意:溫病及氣弱表虛者忌食。

種子出油率高達45%左右,油中亞麻酸佔62.73%,亞油酸佔15.43%,油酸佔12.01%。種子中蛋白質含量高達25%,還含有谷維素、維生素E、B1、甾醇、磷脂等。

(三)製作菜餚

1.涼拌紫蘇葉

一、原料:

1.主料:紫蘇嫩葉300克。

2.調料:精油、味精、醬油、麻油。

二、製法:

將紫蘇葉洗凈,入沸水鍋內爐透,撈出洗凈,擠干水分。切段放盤內,加入精鹽、味精、醬油、麻油,拌勻即成。按:紫蘇葉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特別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C、B2。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有助於強增人體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抗病防病能力。紫蘇葉具有發表、散寒、理氣的功效。此菜適用於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等病症。健康人食用能強身健體、澤膚、潤膚、明目而健美。氣表虛弱者忌食。

2.紫蘇粥

一、原料:

1.主料:粳米100克,紫蘇葉15克。

2.調料:紅糖。

二、製法:

以粳米煮稀粥,粥成入紫蘇葉稍煮,加入紅糖攪勻即成。按,紫蘇葉具有開宣肺氣、發表散寒、行氣寬中的功效,與健脾胃的粳米相配成粥。適用於感冒風寒、咳嗽、胸悶不舒等病症。紫蘇粥是很好的健胃解暑食品。

3.紫蘇飲

一、原料:

1.主料:紫蘇鮮葉3—5片。

2.調料:白糖。

二、製法:

將紫蘇葉洗凈瀝水,放入杯內用開水沖泡,放入白糖成清涼飲料。

按:此飲具有健胃解暑的功效。健康人在炎熱天氣飲用,可增強食慾,助消化,防暑降溫,還可預防感冒,胸腹脹滿等病症。

㈤ 怎麼食用紫蘇葉

1、紫蘇粥 紫蘇葉6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粳米用清水淘洗干凈。沙鍋內加入適量水,放入紫蘇葉,煮沸一分鍾,去渣取汁備用。鍋內加水,燒開,加入粳米煮粥,待粥熟時,再加入紫蘇葉汁和紅糖,攪勻即成。紫蘇葉辛溫,有散寒解表、行氣寬中的功效。紫蘇葉能擴張毛細血管,刺激汗液分泌而發汗,其浸液對流感病毒有抑製作用。紫蘇葉與粳米同煮,有和胃散寒作用。此粥用於體弱嬰兒,對偶感風寒易患感冒者有效。
2、紫蘇麻仁粥 紫蘇子10-15克,麻子仁10-15克,粳米100克。先將紫蘇子、麻子仁搗爛如泥,然後加水慢研,濾汁去渣,再同粳米煮為稀粥食用。具有潤腸通便。適用於老人、產婦、病後、體質虛弱等大便不通、燥結難解的患者。
3、涼拌紫蘇葉 紫蘇嫩葉300克。精油、味精、醬油、麻油。將紫蘇葉洗凈,入沸水鍋內爐透,撈出洗凈,擠干水分。切段放盤內,加入精鹽、味精、醬油、麻油,拌勻即成。此菜適用於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等病症。健康人食用能強身健體、澤膚、潤膚、明目而健美。氣表虛弱者忌食。
4、紫蘇飲 紫蘇鮮葉3—5片。白糖。將紫蘇葉洗凈瀝水,放入杯內用開水沖泡,放入白糖成清涼飲料。此飲具有健胃解暑的功效。健康人在炎熱天氣飲用,可增強食慾,助消化,防暑降溫,還可預防感冒,胸腹脹滿等病症。
5、紫蘇子湯團主料:紫蘇子300克,糯米粉1000克。調料:白糖、豬油。將紫蘇子淘洗干凈,瀝干水,放入鍋內炒熟,出鍋晾涼研碎,放入豬油、白糖拌勻成餡。將糯米粉用沸水和勻,做成一個個粉團,包入餡即成生湯團,入沸水鍋煮熟,出鍋即成。此湯團由紫蘇子與健脾胃的糯米組成,具有寬中開胃、理氣利肺的功效。適用於咳喘痰多、胸隔滿悶、食慾不佳、消化不良、便秘等病症。脾胃虛弱泄瀉者忌食用。

㈥ 紫蘇葉如何食用

干紫蘇葉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美食,干紫蘇葉其中富含多種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經常食用干紫蘇葉可以有效預防身體疾病,補充身體營養等功效,干紫蘇葉的吃法有很多種,可以用來煲湯或者是涼拌都非常美味。

一.涼拌紫蘇葉。

材料:紫蘇葉300克鹽2克,味精2克,醬油5克,香油5克

做法:1.先把紫蘇葉擇去雜物,用清水洗凈,放入沸水鍋內焯透,撈出,再用清水洗一洗,擠干水分,備用。2.將紫蘇葉用刀切成段,直接放入盤內,加入精鹽、味精、醬油、麻油拌勻,即可食用。
二.炒田螺。
材料:田螺,紫蘇葉、沙茶醬、蒜茸、豆豉等少量。
做法:1、燒紅鑊,放油,把蒜茸、紫蘇葉、沙茶醬、豆豉等倒入鑊中,爆香。2、加入田螺不停地炒,濺入滾水,用精鹽調味,炒至熟透。3、勾芡加包尾油、麻油和勻上碟。
此外,醫學上,紫蘇葉發表,散寒,理氣,和營。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胎動不安。並能解魚蟹毒。用於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
還有,當感到有壓力、身心疲憊時,沖泡一杯紫蘇茶,它特殊的香味能讓人輕松、鎮靜。這種特殊的香味其實來源於紫蘇醛,它與紫蘇油都有補充血液營養、提高血糖含量的作用,可以減輕貧血,讓身體恢復活力。
常見的干紫蘇葉用法
1、紫蘇葉煮魚蟹:可增加香氣和美味。還有健胃、發汗、鎮咳去痰、利尿、凈血、鎮定作用,可治療風寒感冒、頭疼、胸悶等症。但溫病及氣弱表虛者需忌食。
2、紫蘇煎黃瓜:湘菜菜系裡的一道菜名。此菜有著黃瓜之脆軟,紫蘇之香甜,加上湘菜獨有的香辣,作為名菜,名不虛傳。希望各位在家做做這道菜。
3、紫蘇粥:以100克粳米煮稀粥,粥成入15克紫蘇葉稍煮,加入紅糖攪勻即成。紫蘇葉具有開宣肺氣、發表散寒、行氣寬中的功效,與健脾胃的粳米相配成粥。適用於感冒風寒、咳嗽、胸悶不舒等病症。紫蘇粥是很好的健胃解暑食品。
4、紫蘇飲:將3—5片紫蘇葉洗凈瀝水,放入杯內用開水沖泡,放入白糖成清涼飲料。此飲具有健胃解暑的功效。健康人在炎熱天氣飲用,可增強食慾,助消化,防暑降溫,還可預防感冒,胸腹脹滿等病症。

㈦ 感冒發燒

治感冒自助餐

對於感冒雖然我們不能制服它,但我們還是有預防和緩解症狀的辦法,在又一個感冒多發季來臨之時,一些對付感冒的方法,你都可以試試。

熱水泡腳

每晚用較熱的水(溫度以熱到不能忍受為止)泡腳15分鍾,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泡後雙腳要發紅,才可預防感冒。

生吃大蔥

生吃大蔥時,可將油燒熱澆在切細的蔥絲上,再與豆腐等涼拌吃,不僅可口,而且可以預防感冒。

鹽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後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時候更應注意鹽水漱口,此時,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

冷水浴面

每天洗臉時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注意勿吸入過深以免嗆著)再擤出,反復多次。

按摩鼻溝

兩手對搓,掌心熱後按摩迎香穴(位於鼻溝內、橫平鼻外緣中點)十餘次,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後減輕鼻塞症狀。

鼻子插蔥

感冒後鼻子不通氣怎麼辦呢?可以睡覺時在兩個鼻孔內各塞進一鮮蔥條,3小時後取出,通常一次可愈。倘若不行,可於次日再塞一次。值得提醒的是:首先,蔥條要選擇粗一點,細了,一是葯力小;二是容易吸入鼻腔深部,不易取出;其次,若患者的鼻腔接觸鮮蔥過敏,可在蔥條的外麵包上一層薄薄的葯棉。

白酒擦身

用銅錢、硬幣等光滑硬物蘸白酒,輕刮前後胸、曲池及下肢曲窩處,直至皮膚發紅發熱,然後喝一碗熱薑糖水,約15分鍾後便大汗淋漓。汗後周身輕松舒適,此時注意免受風寒,感冒很快痊癒。

可樂煮姜

鮮姜20至30克,去皮切碎,放入一大瓶可口可樂中,用鋁鍋煮開,稍涼後趁熱喝下,防治流感效果良好。

呼吸蒸汽

初發感冒時,在杯中倒入開水,對著熱氣做深呼吸,直到杯中水涼為止,每日數次,可減輕鼻塞症狀。

熱風吹面

感冒初起時,可用電吹風對著太陽穴吹3至5分鍾熱風,每日數次,可減少症狀,加速痊癒。

蒜泥蜂蜜

將等份的蒜泥與蜂蜜混勻後,用白開水送服,每次一湯匙,每天4至6次,對治療流感有佳效。

香油拌蛋

將一兩香油加熱後打入一鮮雞蛋,再沖進沸水攪勻,然後趁熱喝下,早晚各服一次,2至3天便可治好感冒愈後的咳嗽。
凡感冒之人,宜分清風寒感冒或風熱感冒,分別適宜選用以下食物。
生薑
性溫,味辛,具有散寒發汗、解表祛風作用,適宜風寒感冒者食用。民間常以生薑3片,紅糖適量,開水沖泡,俗稱生薑紅糖茶,頻頻飲用,汗出即愈。
蔥白
性溫,味辛,具有調節體溫,使汗腺的排汗工作正常的作用,並可減少和預防傷風感冒的發生。適宜風寒型傷風感冒者食用。在民間,初起感冒時,常用蔥白連同蔥頭與豆豉煎水喝。也可用細蔥2~3莖,與生薑1片煎水代茶飲。身體虛弱或年老體弱之人,受涼感冒後,最適宜用蔥白3~5莖,同大米煮成稀薄粥,頻頻食用。
紫蘇
性溫,味辛,有發汗、散寒、退熱作用,對風寒感冒之人宜食。若氣虛之人風寒感冒時,宜用紫蘇葉同大米煮成稀粥食用。由於紫蘇所含的特有的香氣是紫蘇乙醛,即紫蘇精油,易於揮發,所以,煮紫蘇粥時宜在稀粥臨熟時加入紫蘇葉10克,稍沸即可,不宜久煮。
金銀花
有清熱作用,中醫常用以治療風熱感冒。如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介紹:「金銀花清熱解毒,治外感發熱咳嗽。製成涼茶,可預防中暑感冒。」凡夏季風熱感冒,發熱咽痛者,宜用金銀花泡茶頻飲。
荷葉
適宜夏天風熱感冒者食用,它有清暑作用。《滇南本草》雲:「荷葉上清頭目之風熱。」《本草再新》也說:「清涼解暑,止渴生津,解火熱。」所以炎夏酷暑之季,用荷葉煎水代茶,頻頻飲用,對預防和治療暑熱感冒,最為適宜。
薄荷
性涼,味辛,有疏風、散熱、利咽喉的作用。《本草綱目》中說:「薄荷,辛能發散,涼能清利,專於消風散熱。」適宜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喉腫痛者,泡茶飲用。
白菊花
風熱感冒者,宜用白菊花5克,開水沖泡,代茶飲。尤其適宜夏天炎熱時飲用,它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祛暑的功效。
豆豉
性平,能解散表邪,民間常以豆豉與蔥白同用,或煎湯飲,或煮粥食,無論對風寒感冒或風熱感冒均宜,有發汗、退燒的效果。
芫荽
性溫,味辛,風寒感冒者宜食。民間喜用芫荽、飴糖各30克,加米湯半碗,蒸熟食用。
菊花腦
在江蘇南京地區常作為夏令佳蔬。性涼,味甘,有清熱、涼血、祛暑、降火、清利頭目的作用,最適宜夏季風熱感冒,發熱口乾,咽痛口苦,頭痛目赤者熬湯食用。
橄欖
又名青果。有清肺、利咽喉、化痰的作用,對風熱感冒合並咽喉腫痛者尤為適宜。民間習慣用鮮橄欖3~5個,劈開,鮮蘿卜(紅皮、白皮均可)半個至1個切開,煮水代茶飲。古人譽之為「青龍白虎湯」,對風火喉痛、喉間紅腫,頗有食療效果。
地瓜
能生津止渴,可生啖或煮食。《陸川本草》記載:「生津止渴,治熱病口渴。」適宜風熱感冒、發熱口乾、頭痛煩渴時食用。
荸薺
適宜風熱感冒之人咳嗽痰黃,咽喉腫痛,口乾作渴者食用。它有清熱、化痰、止渴的效果,或生食,或煮食,或榨汁飲用均可。若與海蜇皮一同煎水喝,其化痰止咳作用更好。
梨子
性涼,味甘,能生津、清熱、化痰,適宜風熱感冒、發熱、口乾渴、咳嗽痰黃時,隨意食用。民間習慣對風熱感冒咳嗽者,用生梨1個,洗凈連皮切碎,加冰糖燉水服。
蘿卜
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對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者,尤為適宜。民間有用蘿卜(紅皮辣蘿卜更好)洗凈,不去皮,切成薄片,放於碗中,上面放飴糖2~3匙,擱置一夜,即有溶成的蘿卜糖水,頻頻飲服,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
辣椒
大辛大熱,辛能發散,熱能祛寒,故有散寒發汗之功,這對感冒風寒,惡寒無汗者尤宜。所以,《葯性考》中指出:「溫中散寒,除風發汗。」風寒感冒食之則宜,而風熱感冒切忌服食。
綠豆
有清熱消暑作用,炎夏酷暑的風熱感冒之人,食之最宜。《本草匯言》中認為:「綠豆清暑熱,靜煩熱,潤燥熱,解毒熱。」民間也常用綠豆湯治暑熱天感冒。
西瓜
性寒,味甘,有清熱解暑的功用,夏天風熱感冒者宜食之。《日用本草》指出:西瓜能「清暑熱,解煩渴」。《滇南本草》說它能「治一切熱症」。風熱感冒之人發熱口乾咽痛時,食之頗宜。
甘蔗
性寒,味甘,能清熱,生津。風熱感冒之人發熱、口乾、咳嗽時,宜食之。《隨息居飲食譜》中認為甘蔗還有「利咽喉」的作用,風熱感冒咽喉疼痛不利者,食之還能清火利咽。
胖大海
性涼,味甘淡,能清熱,利咽。清代名醫張壽頤認為:「胖大海善於開宣肺氣,並能通泄皮毛,風邪外閉,不問為寒為熱,並皆主之。」因其性涼,故以風熱感冒者為宜。
羅漢果
性寒,味甘,能解熱、清肺、止咳。因此,風熱感冒,發熱咳嗽者宜食之。《嶺南采葯錄》認為羅漢果能「理痰火咳嗽」。《廣西中葯志》說它「止咳清熱」。故只宜風熱感冒,而不宜風寒感冒者食用。
大蒜
性溫,味辛,有防治感冒作用,無論風寒感冒或風熱感冒者皆宜。《食物中葯與便方》中介紹:「感冒,頭痛鼻塞,惡寒發熱:大蒜、蔥白、生薑適量等份,煎湯溫服,出汗即愈。」《本草衍義補遺》中指出:「大蒜,性熱善散,多用於暑月。」《本草綱目》亦雲:「夏月食之解暑氣」。故凡感冒之人,皆宜食用。
扁豆
性平,味甘,有清暑化濕的作用。夏季暑濕感冒之人,食之最宜。中醫認為,暑多挾濕,尤其是到了長夏梅雨季節,最易引起暑濕感冒,發熱身重,睏倦乏力,嘔吐腹瀉等,宜用扁豆煮食,或用扁豆花亦可。
蘆根
即蘆葦的根莖,性寒,味甘,有清熱,生津,止渴,化痰的作用。夏天風熱感冒者,食之最宜。《葯性論》認為蘆根「能解大熱」。《日華子本草》亦雲:「治寒熱時疾煩悶。」凡屬夏季風熱感冒,高熱口渴,咳吐黃痰時,食之頗多裨益。《食物中葯與便方》中還介紹:「預防流感:蘆根30克,鮮蘿卜120克,蔥白7個,青橄欖7個,煮湯代茶。」
冬瓜
為夏令瓜菜,性涼,味甘淡,能清熱祛暑。《本草再新》中說它「解暑化熱」。《隨息居飲食譜》也認為冬瓜能「消暑濕」。因此,夏季風熱感冒發熱口於者,食之頗宜。
絲瓜
性涼,味甘,能清熱,化痰。凡熱病之人身熱煩渴,痰喘咳嗽者皆宜。《陸川本草》中記載:絲瓜「生津止渴,解暑除煩。治熱病口渴,身熱煩躁。」因此,夏天風熱感冒之人發熱口乾咳痰者食之,尤為適宜。
根據中醫「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治療原則,凡風寒感冒者宜吃溫熱性或平性的食物,諸如醋、胡椒、花椒、肉桂、大米粥、砂仁、金橘、檸檬、佛手柑、洋蔥、南瓜、青菜、赤小豆、黃芽菜、豇豆、杏子、桃子、櫻桃、山楂等;風熱型感冒者還宜食用的寒涼性物品,如蘋果、柿霜、枇杷、柑、橙子、獼猴桃、草莓、無花果、旱芹、水芹、蕹菜、莧菜、菠菜、金針菜、萵苣、枸杞頭、豆腐、麵筋、瓠子、地瓜、黃瓜、馬蘭頭、菜瓜、綠豆芽、柿子、香蕉、苦瓜、番茄等。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㈧ 紫蘇葉怎麼吃

紫蘇在中國常用中葯,而日本人多用於料理,尤其在吃生魚片時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性辛,溫。歸肺、脾經。其葉 (蘇葉)、梗 (蘇梗)、果(蘇子)均可入葯,嫩葉可生食、作湯,莖葉可淹漬。

紫蘇煎黃瓜:湘菜菜系裡的一道菜名。就是紫蘇葉和黃瓜一起炒。

涼拌紫蘇葉
一、原料: 1.主料:紫蘇嫩葉300 克。 2.調料:精油、味精、醬油、麻油。 二、製法: 將紫蘇葉洗凈,入沸水鍋內爐透,撈出洗凈,擠干水分。切段放盤內,加入精鹽、味精、醬油、麻油,拌勻即成。按:紫蘇葉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特別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C、B2。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有助於強增人體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抗病防病能力。紫蘇葉具有發表、散寒、理氣的功效。此菜適用於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等病症。健康人食用能強身健體、澤膚、潤膚、明目而健美。氣表虛弱者忌食。

紫蘇粥
一、原料: 1.主料:粳米100 克,紫蘇葉15 克。 2.調料:紅糖。 二、製法: 以粳米煮稀粥,粥成入紫蘇葉稍煮,加入紅糖攪勻即成。按,紫蘇葉具有開宣肺氣、發表散寒、行氣寬中的功效,與健脾胃的粳米相配成粥。適用於感冒風寒、咳嗽、胸悶不舒等病症。紫蘇粥是很好的健胃解暑食品。

㈨ 植物精油提煉方法

常見的植物精油提煉方法有水蒸氣蒸餾法、冷凍壓縮法(壓榨法)、化學溶劑萃取法、油脂分離法(脂吸法)、二氧化碳萃取法、浸泡法。 蒸餾法是萃取芳香植物精油最常用的方法,95%的芳香植物精油是由蒸餾法萃取而得。

(9)多少紫蘇葉熬一升精油擴展閱讀:

蒸餾法可以說是提煉精油最古老,也是最廣泛被使用的方法,處理的程序包括在蒸餾容器中以水或蒸氣(或是兩者並用)將植物加熱,使水蒸氣排出,因而製造出濃縮液。

用上述程序製造出來的液體混合油和水,通常油會浮在水上,因而是水重於油,如果是油重於水的情況(如丁香油),則油會沉到底下,這時候可以輕易把油和水分開。

蒸餾容器的大小差異很大,小的蒸餾器多見於山區的小型生產者,大的則可以大到用車台來裝載,大型的常見於美國薄荷生產區,甚至有更大型的則出現在法國格拉斯或英國隆梅福地區。

㈩ 紫蘇葉油的性質

性狀:淡黃至綠色揮發性精油,具有特殊氣味,味甜。兼有防腐作用。
折射率:1.4998
旋光度[α]20+93.65°
相對密度(d20)0.9264
酯值28.6
乙醯化後酯值130.82
一般葯用標准為
【 性 狀 】 本品為黃色或淡黃色的澄清液體;具有強烈的琥珀特殊香味。
能與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任意混溶。
【相對密度】 應為0.886 ~ 0.927
【旋 光 度】 應為-10°~ -21°
【折 光 率】 應為1.472 ~ 1.488
【 檢 查 】
乙醇不溶物:取本品1ml,加90%乙醇3ml,應溶解成澄清液體。
【微生物限度】
細 菌 數:每毫升應不超過100個
黴菌和酵母菌數:每毫升應不超過100個
大腸埃希菌:應不得檢出
【功能與主治】 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於風寒感冒、咳嗽嘔惡、妊娠嘔吐、魚蟹中毒。
【用法與用量】 按各處方量
【 貯 藏 】 遮光、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閱讀全文

與多少紫蘇葉熬一升精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14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95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94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327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941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56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929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302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66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705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536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97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50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520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78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93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94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032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631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