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已解決—寶寶太粘媽媽怎麼辦
這是幼兒心理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正常現象,表明幼兒在漸漸長大,在實現「依戀分離」。寶寶在嬰兒時期開始形成對媽媽最初的依戀,媽媽通過對寶寶的愛撫、哺育、擁抱來滿足寶寶的安全需要。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逐漸有了獨立意識,他們想掙脫大人的呵護,獨立面對這個世界。到五歲左右,一方面要實現「依戀分離」,但另一方面,寶寶能力有限,還達不到「獨立」的要求,於是出現了「害怕」、「擔憂」,在這種矛盾斗爭的過程中,寶寶會失去安全感,他們會將尋求援助的手伸向最親近的人,這就是幼兒為什麼會特別「粘媽媽」的原因。大多數幼兒會順利地度過這一階段,但有些孩子由於最初的安全感沒有得到滿足或受到溺愛等,粘人現象就比較明顯。 一、為孩子創設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 現在絕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是家裡的「重點保護對象」,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其實,溺愛剝奪了孩子成長、發展的權力,家長過多的干預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展。所以,家長應該將幼兒視作獨立的個體,平等地對待他們。 二、為孩子創設鍛煉機會,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發展目標,並引導孩子通過努力獨立完成,從而獲得成就感。當孩子困難時,家長應多鼓勵、多支持;當孩子獲得成功時,家長應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快樂。 三、根據實際情況,創設分離的機會。 如果寶寶特別粘媽媽,媽媽要適當創設短期分離的機會,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適應分離。比如讓幼兒多和爸爸或其他家人共處,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媽媽的離開並不代表媽媽不愛寶寶了,而是因為工作等原因必須要離開一會兒,媽媽會很想念寶寶的。同時,媽媽要說出對寶寶的「期望」,如:「我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一定會表現得更加勇敢,媽媽相信你。」當媽媽回來的時候,家人一定要當面把寶寶好的表現一一敘述給媽媽聽,媽媽用自己的喜悅來鼓勵、褒獎孩子。 此外,家長做有關孩子的決定時,一定要和孩子協商,決定之後不可因為寶寶的哭鬧等隨意改變。尤其當孩子因為依戀媽媽而不願意去幼兒園時,要堅持送孩子入園,只要和老師多溝通、多交流,相信會很快克服困難的。
Ⅱ 孩子三歲多粘人粘的很厲害 該怎麼正確引導
「孩子只有得到了情感的滿足,才會自然走向獨立」,孩子粘人,千萬不要強行推開,以為那樣就可以培養獨立性,這種想法只能說是你的一廂情願。只有從媽媽那裡得到足夠的情感滿足,孩子才會建立起安全感,才有勇氣和膽量去探索外部的世界。情感的交流 讓孩子快樂,讓孩子產生安全的依戀而不是時時「粘人」,並不只是母親使幼兒的需要得到滿足,而是在幼兒與母親相互的感情交流中逐漸形成的。 母親要想與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首先在觀念上要正確,要認識到和幼兒的情感交流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只是在孩子生日的時候送他一個禮物;在孩子哭鬧的時候送個玩具哄他,孩子就會覺得你是一個源源不斷的「物質供給站」而總是粘著你。如果你給予孩子的是情感上的交流,孩子就會從心底里感到一種安全,這時候,你和你的孩子就建立了一種情感上的依戀,孩子出了什麼問題,會跑來向媽媽訴苦;孩子有了什麼開心事,會跑來和媽媽報喜,這樣,親子間就建立了安全的依戀。 1. 家長要對孩子發出的信號具有敏感性,如對他們的各種表達方式應該做正確的理解並給予適當的滿足 2. 經常微笑地與孩子交流 3. 常和孩子說說話,給孩子唱唱歌。這些都可以促進孩子與母親之間形成比較安慰的信任。 4. 可以適當的抱抱孩子,親親孩子,藉由這些,孩子會感覺到,你是多麼的愛他。良好的習慣 要想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家長自己應該養成良好的習慣,與幼兒建立適中的依戀關系,既能讓孩子與家長相處融洽,同時也能讓孩子對周圍的環境與新鮮事物感興趣,這樣孩子才不至於總是粘著固定的一個人。 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母親的言行在孩子看來是很有威信的,因此母親如果對孩子做出了承諾就要努力實現並形成習慣。這樣才會讓你的孩子感覺到,媽媽是可以信賴的,不管媽媽離我有多遠,媽媽還是愛我的。這樣孩子就不會總是哭鬧著要粘人了,而是在心裡建立了一種和媽媽的聯系。 1. 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為了消除孩子在父母離開後的不安全感,暫時離別前,父母一定要再三告訴孩子你會回來,並向他說明你會說到做到。 這樣經過幾次的體驗,孩子知道父母是不會拋棄自己的,父母只是把自己放在這里和其他小朋友、老師一起游戲、玩,這樣孩子自然就不會把注意力放在找媽媽上面了,而是開心快樂地投入到幼兒園的生活中去了。 2. 如果你要暫時離開你的孩子,盡量在你離開前讓孩子處於愉快的狀態。最好在他正玩得高興時,和他再見,並告訴你的孩子「媽媽一會下班回來就和你一起玩」。形成這種習慣後,孩子就會知道:媽媽離開我只是暫時的,她到了一定時間就會回來陪我的,不會拋下我一個人。 3. 當你外出回到家時,要對孩子說:「你看,媽媽回來了,媽媽答應過陪你一起玩游戲的,現在我們一起玩會吧!」形成習慣後,孩子就知道,媽媽是遵守諾言的。 4. 你離開孩子外出辦事時,請千萬記得要告訴孩子,不要偷偷地走,這樣孩子就會失去安全感,只有無時無刻地粘著你才會讓孩子找到缺失的安全感。和諧的家庭氛圍 只有生活在團結、和睦、親密的家庭中,幼兒才能有安全的感覺,這里的安全不僅是身體上的安全,也包括心理上的安全。這樣能使幼兒接觸更多的人,有利於幼兒的人際關系發展,使孩子不再「粘人」。 雖然說親子依戀問題主要是母親與幼兒的關系,但是往往幼兒生活的家庭結構也是影響幼兒建立安全的親子依戀關系的重要條件。特別是現在的家庭結構中,年輕的家長一般都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孩子,都是隔代教育的比較多,父母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很少。這樣常常會讓孩子感覺到親情的缺失,感到一種不安全感。所以,他們會特別渴望親情,會想要和父母粘在一起。
Ⅲ 寶寶臉上長了一粘紅的硬肉在皮膚內怎麼會事
問題分析: 保持皮膚清潔乾爽 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宜用溫水和不含鹼性的沐浴劑來清潔寶寶的身體。患有間擦疹的寶寶,要特別注意清洗皮膚的皺褶間。洗澡時,沐浴劑必須沖凈。洗完後,抹乾寶寶身上的水分,再塗上非油性的潤膚膏,以免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寶寶的頭發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經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細清洗頭部便可除...去瘡痂。如果瘡痂已變硬粘住頭部,則可先在患處塗上橄欖油,過一會再洗。 意見建議: 避免受外界刺激 家長要經常留意寶寶周圍的冷熱溫度及濕度的變化。患接觸性皮炎的寶寶,尤其要避免皮膚暴露在冷風或強烈日曬下。夏天,寶寶運動流汗後,應仔細為他抹乾汗水;天冷乾燥時,應替寶寶搽上防過敏的非油性潤膚霜。除了注意天氣變化外,家長不要讓寶寶穿易刺激皮膚的衣服,如羊毛、絲、尼龍等。
Ⅳ 我家寶寶身上不光滑,而且摸著皮膚感覺皮好厚,怎麼回事
問題分析: 這種情況要注意皮膚過敏等原因造成的可能,以及患處的濕疹等原因造成的可能, 意見建議: 注意對患處的保護,口服西替利嗪片等葯物來進行治療,可以使用利康液塗抹患處,必要時到正規醫院的皮膚科進行診治,並且根據檢查結果制定合理治療措施
Ⅳ 四個月嬰兒腳脖子處皮膚像粘在一起揭開一樣,范圍在擴大不痛不癢,這是怎麼回事呢
指導意見: 你好,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存在皮癬等引起的,建議到醫院看看進行治療。
Ⅵ 一個月寶寶口中有粘稠分泌物怎麼辦
您好,根據您敘述的情況,主要寶寶下體有分泌物,透明,無味的。一般沒什麼問題的,主要是考慮寶寶暫時性的從母體獲得激素導致的 保持乾爽,觀察下,問題不大。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祝您寶寶健康,快樂。
Ⅶ 嬰兒全身乾燥脫皮怎麼辦
夏天的腳步已經漸漸走遠了,秋天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但是秋天帶來的不僅僅是涼爽,還有乾燥的氣候,很多寶寶在這時身上都會爆皮,有的甚至塗上嬰兒霜也不管用,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寶寶身上乾燥脫皮是怎麼回事呢?
寶寶身上乾燥脫皮是怎麼回事
1、肌膚嬌嫩:寶寶肌膚厚度只有成人皮膚厚度的三分之一,皮下脂質少,皮下脂質可以幫助保持皮膚內的水分平衡,因此寶寶的皮膚不能很好的鎖住水分,容易乾燥起皮。
2、水分需求大:寶寶皮膚面積比成人的多很多,而寶寶汗孔密度又高,平時寶寶穿的衣服厚溫度高,使寶寶體內的水分蒸發量大,對水的需求就更大,如果補水不及時,就會造成寶寶皮膚乾燥甚至起皮。
3、氣候環境變化:秋冬季節氣候乾燥,寶寶的皮膚調節能力和抵抗能力都比較弱,不能適應天氣的變化,因此皮膚就會變得乾燥,如果沒有及時補水,任他發展下去就會乾燥起皮。
4、濕疹:若濕疹沒有及時治療,或者治療不當遷延成慢性濕疹,就會在皮疹滲出結痂後起皮,皮膚變得乾燥。
怎樣改善寶寶皮膚乾燥脫皮
1、秋季,天氣乾燥,要讓寶寶每日攝入充足的水分,除了給寶寶喝水外,還可以給寶寶喂水果汁或蔬菜汁喝,這樣既能保證足夠的水分攝入,又能為寶寶提供維生素。改善寶寶皮膚乾燥的問題。
2、給寶寶洗澡,水溫不能太高,水溫大概在38度左右合適。水溫太高,會導致寶寶的皮膚更加乾燥,脫皮更嚴重。還有給寶寶洗澡,應選用溫和的寶寶沐浴乳,滋潤寶寶的肌膚。
3、寶寶洗完澡後,給寶寶身上塗抹一些潤膚霜,幫助寶寶皮膚保濕,保持寶寶皮膚的濕潤。寶寶的皮膚很嬌嫩,很容易受到刺激,媽媽們要正確給寶寶選擇護膚品。
4、家中大人如果有腳氣等感染的症狀,應避免跟寶寶的的親密接觸,以免引起感染。
Ⅷ 最近寶寶的肌膚變得比較乾燥,有什麼辦法解決嗎
建議你給寶寶用Childs Farm的潤膚乳試試,這款潤膚乳的質地很滋潤,一點不油膩,而且很好吸收,非常好用。
Ⅸ 我小孩一直特別特別粘我怎麼回事該怎麼辦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有一段時期會特別黏人。不過這段時期一般都很短暫,孩子很快就會「擺脫」這一階段。盡管孩子這種黏人的舉動實在有些讓人受不了,但是你最好不要將孩子推開,或是對孩子說:「不要再像個小寶寶一樣,自己玩去!」因為這樣往往會起到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