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取艾草精油
提取艾草精油,要購買專門的設備,成本比較高。
艾草,是菊科蒿屬植物。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厘米,側根多;常有橫卧地下根狀莖及營養枝。莖單生或少數,高80至250厘米,有明顯縱棱,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草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枝長3至5厘米;莖、枝均被灰色蛛絲狀柔毛。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並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密絨毛;基生葉具長柄,花期萎謝;莖下部葉近圓形或寬卵形,羽狀深裂,每側具裂片2至3枚,裂片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每裂片有2至3枚小裂齒,干後背面主、側脈多為深褐色或銹色,葉柄長0.5至0.8厘米;中部葉卵形、三角狀卵形或近菱形,長5至8厘米,寬4至7厘米,一(至二)回羽狀深裂至半裂,每側裂片2至3枚,裂片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5至5厘米,寬1.5至2厘米,不再分裂或每側有1至2枚缺齒,葉基部寬楔形漸狹成短柄,葉脈明顯,在背面凸起,干時銹色,葉柄長0.2至0.5厘米,基部通常無假託葉或極小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淺裂或3深裂或3淺裂,或不分裂,而為橢圓形、長橢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
頭狀花序橢圓形,直徑2.5至3.5毫米,無梗或近無梗,每數枚至10餘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狀花序或復穗狀花序,並在莖上通常再組成狹窄、尖塔形的圓錐花序,花後頭狀花序下傾;總苞片3至4層,覆瓦狀排列,外層總苞片小,草質,卵形或狹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綿毛,邊緣膜質,中層總苞片較外層長,長卵形,背面被蛛絲狀綿毛,內層總苞片質薄,背面近無毛;花序托小;雌花6至10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紫色,花柱細長,伸出花冠外甚長,先端2叉;兩性花8至12朵,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檐部紫色,花葯狹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有不明顯的小尖頭,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於花冠,先端2叉,花後向外彎曲,叉端截形,並有睫毛。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7至10月。
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也見於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區,局部地區為植物群落的優勢種。艾極易繁衍生長,對氣候和土壤的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以潮濕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人工栽培在丘陵、低中山地區,生長繁盛期24至30℃,氣溫高於30℃時,莖桿易老化、抽枝、病蟲害加重;冬季低溫小於零下3℃時,當年生宿根生長不好。
艾草有去濕、散寒的功效。
㈡ 1噸薰衣草能提取多少公斤精油
10公斤
㈢ 如何人工製作艾草精油
這個得要專門的提純設備和儀器,你要是想自己在家生產的這種人工製作會很難
㈣ 哪裡的艾草精油含量高
據我所知,單論艾草要數湖北的蘄艾最好,而艾草精油是艾草裡面提取出來的,也就是說你可以選擇蘄艾的艾草來加工
㈤ 野艾蒿的精油提制
隨著化學農葯大量使用引發的環境污染、對非靶標生物的殺傷、害蟲抗葯性及其再增猖獗等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開發生物合理農葯或環境和諧農葯、發展害蟲綜合治理策略(IPM)成為現代植保工作的重要內容。
植物精油氣味芬芳,對害蟲生物活性很高,作用方式多種多樣;對人及哺乳動物低毒,且殘留低,不污染糧食和環境,是開發新型綠色殺蟲劑及保護劑的重要材料,植物精油作為一種新型的植物源農葯有其潛在的價值和廣闊的市場,隨著精油類農葯商品化的成功,可以預見植物精油用於病蟲害的防治將是今後的一大趨勢。
野艾蒿(Artemisia lavanlaefolia DC.)為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香氣。野艾蒿在我國分布甚廣,多生於路旁、林緣、山坡、灌叢及河湖濱草地。該植物可入葯有散寒、祛濕、溫經、止血等作用。野艾蒿在臨床上應用於膽囊炎、肝硬化、口腔炎、發熱、支氣管炎等疾病。
本文主要利用水蒸氣蒸餾和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野艾蒿精油,對野艾蒿的提取率、生物活性、化學成分以及水蒸餾提取的野艾蒿精油對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成蟲體內各酶系的影響、野艾蒿精油對非靶標生物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通過研究,獲得了如下結果:
⒈水蒸氣蒸餾法提取野艾蒿精油,提取率為0.45%。利用超臨界CO2萃取法提取野艾蒿精油,提取率為1.23%,超臨界C02萃取法的提取率是水蒸氣蒸餾法的2.73倍。
⒉水蒸餾提取的野艾蒿精油對玉米象成蟲熏蒸活性高於超臨界CO2萃取的精油,且差異顯著。72h後其LC50分別為25.25μ1/1和33.58gl/l。超臨界CO2萃取的野艾蒿精油比水蒸餾提取的精油觸殺活性稍高,但差異不顯著。24h後其LC50分別為0.0718μl/頭和0.0561μl/頭。用水蒸餾提取的野艾蒿精油比利用超臨界CO2萃取的野艾蒿精油對玉米象成蟲表現出更高的忌避效果。
⒊水蒸汽蒸餾法提取野艾蒿精油,鑒定出相似度80%以上的化合物31個,其主要化學成分為1,8-桉葉油素(含量10.74%)、α-松油醇(含量5.26%)、蒈烯-4(含量4.00%)、4-甲基-1-(1-甲乙基)-雙環己烷-3-酮(含量3.63%)、氧化石竹烯(含量2.60%)、石竹烯(含量2.16%)等。超臨界CO2萃取法提取野艾蒿精油,鑒定出相似度80%以上的化合物22個,其主要化學成分為環癸烯(含量13.77%)、十六碳酸(含量10.41%)、Z,Z,Z-9,12,15-十八烷三亞乙基四胺-1-醇(含量5.22%)、菠菜烯(含量2.47%)、石竹烯(含量2.24%)等。兩種提取方法獲得的野艾蒿精油都含有的化學成分為1,8-桉葉油素、α-松油醇、石竹烯、[3aS-(3aα,3bβ,4β,7α,7aS)]-八氫-7-甲基-3-亞甲基-4-(1-甲基乙基)1H-環戊[1,3]環丙[1,2]苯、橙花叔醇、反式斯巴醇。
⒋不同濃度的野艾蒿精油處理後,玉米象成蟲乙醯膽鹼酯酶、α-乙酸萘酯酶、磷酸酯酶、過氧化物酶活力受到明顯抑制,變化趨勢大致相同,均為先降低後升高,然後趨於平穩。不同濃度處理後,玉米象成蟲谷胱甘肽-S-轉移酶活力2h之內酶活力升高,與對照組差異顯著。處理2h後酶活力迅速下降,在4h時酶活力最低,且低於對照組。
⒌野艾蒿精油對非靶標生物的安全性。小鼠急性經口毒性試驗,野艾蒿精油LD50為2478.25mg/kg。急性經口毒性屬於低毒。小鼠急性吸入和急性經皮毒性試驗以及家兔的急性吸入試驗均無中毒反應和死亡,均屬於低毒范圍。在家兔皮膚刺激性試驗中,剛開始出現輕微刺激性,但14d後的觀察結果為無刺激性。在家兔眼刺激性試驗中,對家兔的眼睛無損傷。 在亞急性經口毒性試驗中,以野艾蒿精油喂飼28d後,雄性大白鼠和雌性大白鼠的體重增加比對照組小,但無顯著差異。大白鼠血紅蛋白、紅細胞數、白細胞數、血小板數、淋巴細胞均在正常范圍內變動。各處理組雄性大白鼠血液中的穀草轉氨酶、尿素氮、總蛋白均在正常范圍內變動,高劑量組的谷丙轉氨酶、膽固醇偏高,且差異顯著。各處理組雌性大白鼠血液中的谷丙轉氨酶、膽固醇、總蛋白均在正常范圍內變動,各處理組的穀草轉氨酶都偏高,且差異顯著;高劑量組的尿素氮也偏高,且差異顯著。
以上試驗結果表明,長時間經口服用野艾蒿精油後可能導致肝功能或者腎功能損傷。對肝臟和腎臟是否存在毒副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的試驗研究。 野艾蒿精油對鵪鶉的急性毒性試驗,LD50為3134.15mg/kg、對蜜蜂的接觸毒性試驗,LD50為3134.15μg/蜂,對蜜蜂的攝入毒性試驗,LC50為488.72mg/L、48h對魚的毒性試驗,LC50為31.38ppm。均屬於低毒。以上試驗結果表明,野艾蒿精油對直接呼吸和皮膚的接觸不會帶來明顯的過敏性和刺激性,其毒性低,對環境及非靶標生物安全,屬於環境友好型材料,所以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是相對安全的。
㈥ 如何提取艾草精油
艾草精油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蒸餾法、溶劑萃取法、超臨界流體萃取、直接水蒸氣蒸餾、微波輔助萃取工藝,這些工藝已運用到艾葉精油的提取研究中。
水蒸氣蒸餾法是分離純化有機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將水蒸氣通入含有不溶或微溶於水但有一定揮發性的有機物的混合物中,並使之加熱沸騰,使待提純的有機物在低於100℃的情況下隨水蒸氣一起被蒸餾出來,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
萃取法由有機相和水相相互混合,水相中要分離出的物質進入有機相後,再靠兩相質量密度不同將兩相分開。有機相一般由三種物質組成,即萃取劑、稀釋劑、溶劑。有時還要在萃取劑中加入一些調節劑,以使萃取劑的性能更好。
艾草精油是從艾草的葉子、莖稈中提取的一種揮發性芳香物質,一般為淺黃或綠黃色,具有溫經通絡、益氣活血、祛寒止痛、改善局部循環、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常用於塗抹穴位或患處,反復揉搓至吸收。
天然艾葉萃取精煉而成,外觀為淺黃或綠黃色。溫經通絡,益氣活血,祛寒止痛,改善局部循環,增加免疫力。塗在穴位上或患處,反復揉搓至吸收。
㈦ 艾草精油的做法
做法一:水蒸汽蒸餾法
做法:取自然乾燥的艾葉100g,研細,置於1000 ml圓底燒瓶中,加入700 ml蒸餾水,冷浸2 h後按水蒸汽蒸餾法加熱提取。經過4小時的迴流後, 分離出來艾葉精油,加入乾燥劑無水硫酸鈉少許,從而得到精油產品。
做法二:超臨界CO2萃取法
做法:取自然乾燥的艾葉2 kg,用粉碎機粉碎,裝入超臨界萃取裝置;打開水浴,使萃取裝置達到設定的溫度(35 ℃);通入CO2,將系統中的空氣置換干凈;打開壓縮機,調節萃取器內壓力達到要求的壓力(16MPa);調節萃取器出口閥,使 CO2流量達到要求的穩定值(20 kg/h);維持體系在此狀態80 min,打開分離器,取出萃取物,稱重;待萃取完畢,關閉壓縮機、鋼瓶,放空CO2,取出精油粗產品。將萃取的艾葉精油加入2倍量的無水乙醇中,攪拌後放置過夜,真空抽濾,除去沉澱的蠟質成分,濾液於30 ℃減壓回收乙醇,得到脫蠟質艾葉精油。
㈧ 艾草精油如何提取
此問題涉及專業知認較多.首先精油的提取方法有多種,如水蒸氣蒸餾、壓榨、萃取等.這里建議用水蒸氣蒸餾法.首先蒸餾艾草與清水混合物,混比為一比四,然後在蒸餾後所得的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鈉,然後用分液漏斗分離油層和水層,最後加入無水硫酸鈉,制畢。
㈨ 艾草精油分不分等級呀
艾草質量有好有次,質地以陳年者為佳。 灸用艾葉,一般以越陳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說法。 可現在市場上的艾條有哪個是三年之陳。以質柔軟、香氣濃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