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提取精油生產用到的溶劑及化工原料
直火法蒸餾設備
精油蒸餾萃取是指通過水蒸氣從芳香植物中蒸餾萃 水蒸氣蒸餾設備
取出精油,這是萃取精油最常用,最潔凈的方法,95%的芳香植物的精油均可以用蒸餾法萃取獲得。芳香植物適合蒸餾萃取的部位花朵、根莖、葉片、木屑。
水中蒸餾法
是將芳香植物原料先放入蒸鍋內,然後加入清水或上一鍋蒸餾出來的純露,水高度剛滿過物料層。加熱的方法有直接通入水蒸汽加熱、電夾套加熱、鍋底燃燒瓦斯(液化氣、煤氣均可)直火加熱。在電夾套加熱和鍋底直火加熱時需在蒸餾鍋內物料與鍋底之間設置篩板以防原料與熱源直接接觸造成燒焦,影響精油品質。
水中蒸餾原料始終淹沒在水中,水散作用好,蒸餾較均勻,也不會因原料板結而造成蒸汽短路。水中蒸餾適於某些個體較大的鮮花,如:玫瑰花;破碎的果皮和易粘結的原料。但水中蒸餾精油中的酯類成分易水解,所以含酯類高的香料植物不能採用這種方法。
水上蒸餾法
水上蒸餾又稱隔水蒸餾:是把原料置於蒸餾鍋內的篩板上,篩板下盛放一定水量以滿足蒸餾操作所需的產生足夠的飽和蒸汽,水層高度以水沸騰時不濺濕原料底層為原則。水上蒸餾也可採用鍋底直火加熱、間接通入蒸汽加熱、電夾套加熱方式。
蒸餾開始,鍋底水層首先受到加熱,直至沸騰,所產生的低壓飽和蒸汽通過篩板由下而上加熱料層,從飽和蒸汽開始升入料層到鍋頂形成水油混合蒸汽的整個過程,以緩慢進行為宜,一般約需20-30分鍾。水上蒸餾原料只與蒸汽接觸,產生的低壓飽和蒸汽,由於含濕量大,有利於精油蒸出,也有利於縮短蒸餾時間,節省燃料,提高得油率和油的質量。水上蒸餾應用較廣,大面積種植的芳香植物為薄荷、香茅、桉樹葉等都用水上蒸餾提取精油;此法也適用於破碎後的乾燥原料包括如碎木屑和某些陰乾的花草,乾燥物料在蒸餾前需要用水浸泡,讓物料吃透水。
水蒸氣蒸餾法
水蒸氣蒸餾法就是水蒸汽直接蒸餾,是由蒸汽發生器或小型鍋爐產生的蒸汽通入鍋內直接進行蒸餾。通常蒸汽在篩板下直接噴出,通過篩板的篩孔進入原料層加熱原料。由蒸汽發生器產生的蒸汽是具有一定微壓蒸汽,用小型鍋爐通入蒸汽的壓力設定在0.5公斤以內。溫度較高而含濕量又較低的飽和蒸汽,能很快加熱料層。因此,對乾料加熱蒸餾時,乾料必須在裝鍋前預先浸泡濕透。直接蒸汽蒸餾,其蒸餾速度快,溫度高,可縮短蒸餾時間,高沸點的成分可蒸出,出油率高。直接蒸汽蒸餾法適於鮮料或預先濕處理的乾料,如白蘭葉、橙葉和桂葉等體積直徑較小的物料。
Ⅱ 香料有多少種
目前香料有多少種 香料分為天然香料與合成香料這些香料的種類約有1500種。 一般而言香料是指由富含香氣的樹皮、樹脂、木片、根、葉、花果等所製成的香之原料。依原料的不同又可分為旃檀香、沈香、丁香、鬱金香、龍腦香、薰陸香、安息香等豐富的種類甚至也有動物的分泌物所成形的香如龍涎香、麝香等。 香料大多出產於氣候酷熱的地區由於熱帶地區人體容易產生體垢及惡臭所以古來為了消除體臭就將當地盛產的香木製成香料塗抹於身上稱為塗香或是焚香料薰室內及衣服稱為燒香或薰香。 其中塗香所用的香料有香水、香油、香葯等燒香所用的材料有丸香、散香、抹香、練香、線香等。
Ⅲ 桂皮油如何製作
一種由肉桂樹的鮮葉、嫩枝或樹皮經水蒸氣蒸餾製得的含肉桂醛為主的精油。又稱中國肉桂油。
公元前2700年,人類已懂得使用肉桂作香料和葯用。中國有記載始於公元前4世紀。1892年德國席梅爾公司(Schimmel Co.)報道用中國原料蒸油的結果。中國生產桂皮油始於20世紀50年代,主要利用收獲桂皮時剩下的葉和枝椏作原料進行蒸油。
肉桂樹主要分布在中國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中印半島各國、日本、墨西哥、南美各國、蘇門答臘等地也有生長。肉桂樹皮、葉、枝、果均具特有香味。桂葉因採摘時間不同分為剝葉和秋葉兩種。剝葉是在每年3~6月間剝桂皮時收集的葉,蒸出的油稱春油;8~12月間採摘的葉稱秋葉,蒸出的油稱秋油。
性質
桂皮油為黃色或紅棕色液體,具有肉桂醛的香味。油中肉桂醛佔80%以上,尚含有肉桂醛的各種衍生物、酚類、芳香類和脂肪酸類等化合物30多種。春油出油率較低(0.23~0.26%),但油質好,含肉桂醛85~90%;秋油出油率高(0.33~0.37%),產量也多,但含醛量較低(80~86%)。桂皮油在空氣中氧化後,色變暗並呈粘稠狀。
加工
桂葉採收分矮林和喬林作業兩種。前者在樹齡3~5年即可剝皮,在3~6月采剝,同時收集枝葉;後者樹齡10年以後采剝,每年3~6月或8~12月修枝采葉。冬季所採的枝葉經曬干蒸油。桂皮與枝葉蒸油採用常壓蒸汽蒸餾法,出油率約0.3%。近年採用鋼制蒸油罐及蒸餾新工藝,出油率可達0.8~1.0%。桂葉存放6天後蒸餾可以提高含醛量,若將春葉貯存到秋季蒸餾,所得精油含醛量可達90%以上。蒸餾罐最好採用鍍錫或不銹鋼材料,以免精油變色、變質。
質量
中國桂皮油以肉桂醛的含量為分級標准。甲級品含肉桂醛80%以上,乙級品含75~80%,丙級品為70~75%,出口的桂皮油均為甲級品,其他質量指標見下表。
商品桂皮油常有摻假,如摻松香、脂肪油、合成肉桂醛、苯甲醛、鄰苯二甲酸酯和純煤油等,必須採用相應檢測手段加以鑒別。鑒別摻雜合成產物可用閃點法;檢驗摻雜礦物油可用美國EOA№14標准法。若檢驗出商品油中含有氯離子,說明已摻雜合成肉桂醛。
桂皮油宜裝在玻璃、鍍錫或鋁制容器里,注意密封並存放於低溫(不超過15℃)和暗處。
用途
桂皮油可直接用作糖果、罐頭和酒類製品的調味添加劑;化妝品、肥皂等的加香劑;在香料工業中用來合成桂醇、桂酸、澳代蘇合香烯以及酯類等重要香料;醫葯工業上用作麻瘋病葯「苯丙碸」及清涼油等的原料。
Ⅳ 五香·桂葉,檸檬香茅能一起么
只要味道不沖,還能接受,是可以的。(這主要看各人的口味了)
五香為多年生高大草本。主根粗壯,圓柱形,外表褐色;支根稀疏。具有利尿、促進纖維蛋白溶解、促進消化液分泌、鬆弛氣管平滑肌及抑制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及多種真菌的作用。此外,五香還是烹調食物所用茴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等五種主要香料。
月桂葉 原料介紹 常綠喬木,樹皮黑褐色。葉互生,革質,葉片長橢圓形或闊披針形,先端銳尖,全緣,深綠色,碎後有清香氣味,葉柄淺紫色。傘形花序腋生,雌雄異株,花小,黃色。漿果橢圓形,暗紫色。花期4 月。原產於地中海沿岸,我國浙江、江蘇等。
檸檬香茅全株具有檸檬的香味,泡茶飲用具有強力的殺菌劑效果,有預防各種傳染病及可治胃痛、腹瀉、頭痛、發燒、流行性感冒。莖及葉含豐富揮發油。從莖、葉蒸餾萃取精油,可以利用於食品或製造化妝品、香水和肥皂香料。
Ⅳ 桂葉是什麼
桂葉的作用:
1、桂葉又叫香葉,擁有濃郁的香氣,是除去肉臊味的常用香料,烹煮牛肉、牛雜能發揮極佳的效果。不過由於它的味道重,入鍋時也不宜放得太多,否則會蓋住主要食材的原味 。
2、桂葉聞起來有點像肉桂的味道,香氣濃,可開胃、消除脹氣、去除肉臭並有防腐的效果。葯用的話可以緩和疼痛、治療皮膚病,是一種在西方料理中相當普遍使用的香料。
(5)100斤桂葉蒸多少精油擴展閱讀:
月桂的其他價值:
1、醫葯
用能平衡神經、止痛、殺菌、治療關節炎、神經痛、風濕、肌肉疼痛及皮膚方面之疾病。漿果精油因含脂肪酸,多用於肥皂及蠟燭製造。
2、園林
月桂樹姿優美,四季常青,為園林綠化觀賞樹種。孤植、群植、列植均可。月桂樹形緊湊,樹姿優美,葉片細致,具光澤,並有濃郁香氣,四季常青,春季滿樹的淡黃色小花清香怡人,在庭院種植尤為美觀,住宅前院用作綠牆分隔空間,隱蔽遮擋效果較好。
Ⅵ 芳香油的使用原料
各種方式的特點及使用原料簡述如下:
水中蒸餾 一般是將原料先放入蒸鍋內,然後加入請水或上一鍋的餾出水,水高度剛滿過料層。也有在鍋底設置篩板以防原料與熱源直接接觸造成燒焦,影響精油品質。水中蒸餾原料始終淹沒在水中,水散作用好,蒸餾較均勻,也不會因原料板結而造成蒸汽短路。水中蒸餾可採用直接火加熱、直接蒸汽加熱或間接蒸汽加熱。 水中蒸餾適於某些鮮花、破碎果皮和易粘結的原料。但水中蒸餾精油中的酯類成分易水解,所以含酯類高的香料植物不能採用這種方法。 水上蒸餾 又稱隔水蒸餾,是把原料置於蒸餾鍋內的篩板上,篩板下盛放一定水量以滿足蒸餾操作所需的足夠的飽和蒸汽,水層高度以水沸騰時不濺濕原料底層為原則。水上蒸餾也可採用直接火加熱、直接或間接蒸汽加熱等三種加熱方式。 蒸餾開始,鍋底水層首先受到加熱,直至沸騰,所產生的低壓飽和蒸汽通過篩板由下而上加熱料層,從飽和蒸汽開始升入料層到鍋頂形成水油混合蒸汽的整個過程,以緩慢進行為宜,一般約需20-30分鍾。水上蒸餾原料只與蒸汽接觸,產生的低壓飽和蒸汽,由於含濕量大,有利於精油蒸出,也有利於縮短蒸餾時間,節省燃料,提高得油率和油的質量。 水上蒸餾應用較廣,大面積種植的芳香植物為薄荷、香茅、桉樹葉等都用水上蒸餾提取精油;此法也適用於粉碎後的乾燥原料包括某些乾花。 直接蒸汽蒸餾 是由外來的鍋爐蒸汽直接進行蒸餾。通常在篩板下鍋底部位裝有一條開小孔的環形管,鍋爐來的蒸汽通過小孔直接噴出。通過篩板的篩孔進入原料層加熱原料。由鍋爐來的蒸汽是具有一定蒸汽壓力,溫度較高而含濕量又較低的飽和蒸汽,能很快加熱料層,因此,對乾料加熱蒸餾時,乾料必須在裝鍋前預先濕透。直接蒸汽蒸餾,其蒸餾速度快,溫度高,可縮短蒸餾時間,高沸點的成分可蒸出,出油率高。 直接蒸汽蒸餾法適於鮮料或預先濕處理的乾料,如白蘭葉、橙葉和桂葉等。
間歇式水蒸汽蒸餾提取芳香油需要哪些設備?其基本要求怎樣? 間歇式水蒸汽蒸餾提取芳香油,不管規模大小,均應包含下列設備:蒸餾鍋、冷凝器和油水分離器。對於直接火加熱的蒸餾設備還需要爐灶,對於直接蒸汽加熱的蒸餾設備還需另設鍋爐以產生水蒸汽。 現就設備的基本要求分述如下:
1、蒸餾鍋 蒸餾鍋是芳香植物蒸餾的主要設備,可分為鍋身、鍋蓋與曲頸三個部分。鍋身多為圓桶形,高:直徑=1.2-1.5:1。在鍋身上部配置有蒸餾時能緊閉不漏氣的鍋蓋。鍋蓋的形狀多為圓錐形。蓋與鍋身連接方式,要便於操作、省力。直接火加熱設備多採用水封式,用水進行密封。直接蒸汽蒸餾鍋多為法蘭式,墊以石棉墊圈進行密封。在圓錐形的鍋蓋中央有一蒸汽出口,形像鵝頸彎曲,稱為鵝頸式曲頸。曲頸不能過高導管不宜過長。導管與鍋蓋連接埠大,與冷凝器連接埠小,而且有一個向下的坡度,使途中冷凝的冷凝液不迴流入鍋中。 鍋身近底部設有帶孔的隔板稱為篩板,原料放於篩板上。直接蒸汽加熱的蒸鍋在鍋底部連接蒸汽盤管,直接火加熱設有回水管。
2、冷凝器 從芳香植物蒸餾而得的帶有精油的蒸汽進入冷凝器,通過冷凝和冷卻成為接近室溫的餾出液。冷凝器是提油的關鍵設備,常用的有蛇管冷凝器、列管冷凝器和螺旋板式冷凝器。冷凝器的構造與一般化工用的冷凝器相同,為此不詳加介紹。在設計或選用冷凝器時,冷凝器的冷凝面積應與蒸餾鍋大小互相配套,否則勢必影響蒸餾速度和處理量 ,影響蒸油得率和質量。一般每立方米的蒸餾鍋需配3平方米冷凝面的冷凝器。每平方米冷凝面每小時可冷凝25-30公升的餾出液。
3、油水分離器油水分離器既是餾出液的受器,又是精油與水分離的容器。根據精油相對密度的不同,可選用輕油即油浮在水面的油水分離器,或選用重油即油沉於水中的油水分離器。有些精油既含輕油亦含重油,則應選用輕重兩用油水分離器。油水分離器應與蒸餾鍋的大小和蒸餾速度的快慢配套,對於一般比較容易分離的精油,要求餾出液能在油水分離器中停留1小時左右為宜。 什麼叫蒸餾速率?一般控制在什麼水平較合適? 蒸餾速率是表示蒸餾鍋在單位時間單位截面積所通過的蒸汽量。一般以每小時每平方米通過多少公斤蒸汽來表示。蒸餾速率是說明蒸餾速度的快慢,有時也用蒸餾速度或餾出速度表示。蒸餾速度表示蒸餾鍋在單位時間內蒸出的餾出液數量,常以每小時蒸出多少公斤餾出液表示,即公斤/小時。在一定范圍內,餾出速度大,蒸餾時間短,餾出速度小,蒸餾時間長。 對於蒸餾速率或蒸餾速度的調節,必須考慮蒸餾鍋的大小、原料質地情況以及原料破碎程度等等。對於直接火加熱水上蒸餾法以蒸餾葉、草類為原料,其蒸餾速率一般控制通過蒸汽量為每小時每平方米50公斤至80公斤。即50-80公斤/米2·時。用蒸汽法蒸餾,一般蒸餾速度控制在每小時餾出液的數量應保持在蒸餾鍋容積的5%-10%左右。從原料質地和破碎程度考慮,質地比較鬆散或已充分破碎的原料,餾出速度可取小些,反之可適當取大。對於含醛成分較多的精油,如山蒼子、香茅、肉桂等應加快餾出速度。一般蒸餾葉、草及花穗等原料,餾出速度也可快些。不管什麼蒸餾方式,在蒸餾開始階段的10分鍾內,餾出速度應慢,以便把蒸鍋內的空氣排出,以後逐漸增大到工藝要求的餾出速度,蒸餾終點前10分鍾,增大餾出速度,以便把殘留在蒸餾鍋內油水混合蒸汽盡快帶出鍋外。 在蒸餾過程中,測定蒸餾速率或餾出速度的方法也很簡單,用量筒觀察一分鍾餾出液的數量,經幾次測定求出平均值,然後換算成每小時的餾出液量,即為餾出速度,再除以蒸餾鍋截面積,即得蒸餾速率。 什麼叫裝載密度?不同原料的合理裝載密度怎樣? 所謂裝載密度是指蒸餾鍋單位容積中所裝載的芳香植物原料的數量,即每升裝多少公斤原料。例如2立方米蒸餾鍋,即容積為2000升的蒸餾鍋,若裝入某種芳香植物原料為600公斤時,其蒸餾效果比較好,則這時的裝載密度為0.3。 不同種類的芳香植物原料進行水蒸汽蒸餾應有其最適宜的裝載密度。一般芳香植物的裝載密度介於0.2-0.4之間。合理和適宜的裝載密度,會有利於蒸汽的均勻穿透和上升,而不會造成蒸汽沿鍋壁通過而走短路,在適宜的蒸餾速度時,原料不會穿洞;或產生蒸汽無法通過原料層的不正常現象。 正確的裝載密度,應通過試驗或由大量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 一般花及草類的合理裝載密度為0.2左右,茲將幾個主要品種的芳香植物的合理裝載密度列下: 藿香 0.18 山蒼子 0.3 黃衣草 0.20-0.25 白蘭葉 0.16-0.18 香茅(未切碎) 0.23香茅(切碎) 0.3 桉葉 0.2-0.25 桂葉(干葉) 0.12 有了合理的裝載密度,還必須有正確的裝料方法相配合,才能達到較好的蒸餾效果。 如何確定蒸餾的終點? 在芳香植物進行水蒸汽蒸餾時,芳香油的出油速度開始非常緩慢,表現在餾出液中油的含量比較少,隨著水滲作用的進行,餾出液油水的比例逐漸變化,油的含量逐步增加,隨著蒸餾時間的延長,最後餾出液中油的含量愈來愈少,而水的含量愈來愈大。這時雖然原料中仍然有少量的芳香油,它們大都隱藏在芳香植物組織的內部,或者未蒸出的芳香油多屬於高沸點的成分,所以,這時即使加大蒸汽量,餾出液中芳香油所佔的比例仍然很小。因此通常在蒸餾即將結束之前,應開大蒸汽將粘附在設備內的芳香油蒸出來,隨即應考慮停止蒸餾。 理論上的蒸餾終點,是指總芳香油量不再隨蒸餾時間增加而增加時。但實際生產上往往按理論得率蒸出90-95%時,就作為蒸餾終點。若再蒸餾下去,經濟上則不合算。一般鮮花、鮮葉類的蒸餾時間通常較短,質地比較鬆散或經過充分粉碎的原料,蒸餾時間短些,質地堅硬或未粉碎的原料,蒸餾時間長些。 在生產上判斷蒸餾終點,通常是觀察餾出液中含油的變化情況,當蒸餾過程中,隨著蒸餾時間的增加,餾出液上的油珠從大變小,呈現「油花」時,應認為已經到了蒸餾終點。
Ⅶ 桂皮油怎樣蒸產量高
是壓榨,就是用物理方法把油擠壓出來,再一個就是溶劑浸出,就是讓油溶於某種溶劑,然後再將溶劑蒸發,這種方法出品率高一些,現在一般企業規模化生產都是用這種方法。
一種由肉桂樹的鮮葉、嫩枝或樹皮經水蒸氣蒸餾製得的含肉桂醛為主的精油。又稱中國肉桂油。
公元前2700年,人類已懂得使用肉桂作香料和葯用。中國有記載始於公元前4世紀。1892年德國席梅爾公司(Schimmel Co.)報道用中國原料蒸油的結果。中國生產桂皮油始於20世紀50年代,主要利用收獲桂皮時剩下的葉和枝椏作原料進行蒸油。
肉桂樹主要分布在中國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中印半島各國、日本、墨西哥、南美各國、蘇門答臘等地也有生長。肉桂樹皮、葉、枝、果均具特有香味。桂葉因採摘時間不同分為剝葉和秋葉兩種。剝葉是在每年3~6月間剝桂皮時收集的葉,蒸出的油稱春油;8~12月間採摘的葉稱秋葉,蒸出的油稱秋油。
性質
桂皮油為黃色或紅棕色液體,具有肉桂醛的香味。油中肉桂醛佔80%以上,尚含有肉桂醛的各種衍生物、酚類、芳香類和脂肪酸類等化合物30多種。春油出油率較低(0.23~0.26%),但油質好,含肉桂醛85~90%;秋油出油率高(0.33~0.37%),產量也多,但含醛量較低(80~86%)。桂皮油在空氣中氧化後,色變暗並呈粘稠狀。
加工
桂葉採收分矮林和喬林作業兩種。前者在樹齡3~5年即可剝皮,在3~6月采剝,同時收集枝葉;後者樹齡10年以後采剝,每年3~6月或8~12月修枝采葉。冬季所採的枝葉經曬干蒸油。桂皮與枝葉蒸油採用常壓蒸汽蒸餾法,出油率約0.3%。近年採用鋼制蒸油罐及蒸餾新工藝,出油率可達0.8~1.0%。桂葉存放6天後蒸餾可以提高含醛量,若將春葉貯存到秋季蒸餾,所得精油含醛量可達90%以上。蒸餾罐最好採用鍍錫或不銹鋼材料,以免精油變色、變質。
質量
中國桂皮油以肉桂醛的含量為分級標准。甲級品含肉桂醛80%以上,乙級品含75~80%,丙級品為70~75%,出口的桂皮油均為甲級品,其他質量指標見下表。
商品桂皮油常有摻假,如摻松香、脂肪油、合成肉桂醛、苯甲醛、鄰苯二甲酸酯和純煤油等,必須採用相應檢測手段加以鑒別。鑒別摻雜合成產物可用閃點法;檢驗摻雜礦物油可用美國EOA№14標准法。若檢驗出商品油中含有氯離子,說明已摻雜合成肉桂醛。
桂皮油宜裝在玻璃、鍍錫或鋁制容器里,注意密封並存放於低溫(不超過15℃)和暗處。
用途
桂皮油可直接用作糖果、罐頭和酒類製品的調味添加劑;化妝品、肥皂等的加香劑;在香料工業中用來合成桂醇、桂酸、澳代蘇合香烯以及酯類等重要香料;醫葯工業上用作麻瘋病葯「苯丙碸」及清涼油等的原料。
Ⅷ 香桂葉樹葉可以當調料用嗎
你說的香桂葉樹葉,如指香桂葉,不可以當調料用。但可以用來提取食用香精。
香桂葉油可作香料及醫葯上的殺菌劑,提取的丁香酚,可以配製食品及煙用香精。香桂皮油可作化妝用及牙膏用的香精原料。香桂葉是罐頭食品的重要配料,能增加和保持食品香味。
香桂,是樟科樟屬植物。
香桂,是喬木,高達20米,胸徑50厘米;樹皮灰色,平滑。小枝纖細,密被黃色平伏絹狀短柔毛。葉在幼枝上近對生,在老枝上互生,橢圓形、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4至13.5厘米,寬2至6厘米,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楔形至圓形,上面深綠色,光亮,幼時被黃色平伏絹狀短柔毛,老時毛被漸脫落至無毛,下面黃綠色,晦暗,密被黃色平伏絹狀短柔毛,老時毛被漸脫落但仍明顯可見,革質,三出脈或近離基三出脈,中脈及側脈在上面凹陷,下面顯著凸起,側脈自葉基0至4毫米處生出,斜上升,直貫葉端,側脈脈腋有時下面呈不明顯囊狀而上面略為泡狀隆起,橫脈及細脈兩面不明顯;葉柄長5至15毫米,密被黃色平伏絹狀短柔毛。
花淡黃色,長3至4毫米;花梗長2至3毫米,密被黃色平伏絹狀短柔毛。花被內外兩面密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錐形,短小,長約1毫米,花被裂片6,外輪較狹,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毫米,寬1.5毫米,內輪卵圓狀長圓形,長3毫米,寬1.7毫米。能育雄蕊9,花絲全長及花葯背面被柔毛,第一、二輪雄蕊長2.4毫米,花葯與花絲近等長,4室,室內向,第三輪雄蕊長2.7毫米,花絲近基部有一對具短柄的圓狀腎形腺體,花葯4室,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長1.2毫米,具柄,被柔毛。子房球形,直徑約1毫米,無毛,花柱長2.5毫米,略彎曲,柱頭增大,盤狀。果橢圓形,長約7毫米,寬5毫米,熟時藍黑色;果托杯狀,頂端全緣,寬達5毫米。花期6至7月,果期8至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