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油開背後,身上紅斑好癢,怎麼辦
有很多種情形會造成這種現象,例如濃度過高、劣質精油、配方錯誤、皮膚敏感等等,甚至高品質精油在為體內排毒時,都會把毒素推出皮膚表面,也會引發紅斑或癢的現象。所以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要立即停止再使用這樣的精油產品,最好拿這個精油請專業的朋友進行鑒定。如果能要到對方的配方,可以拿出來大家探討。如果症狀非常明顯,可以用適量甜杏仁油塗抹身體,用於緩解這種症狀。如果不是引發了機制性損傷,那麼在2到3天後,可以明顯好轉。如果還有嚴重的症狀,那必須去醫院檢查,尋求葯物治療。
不過話說回來,很多醫生也未必了解精油,以及如何處理這樣的症狀,最終其實還是依靠你自身的免疫系統來解決問題的。
2. 薰衣草精油過敏怎麼辦
薰衣草精油嚴重過敏要立即停用一切化妝品。
精油過敏的四種情況
一、光刺激過敏,遇到光會產生皮膚紅腫發癢的情況;
二、顯性過敏皮膚炎,是對精油成分產生的過敏,出現皮膚紅疹及角化;
三、隱性過敏皮膚炎,是對精油某些成分產生延遲性過敏,不是立刻發病,而是在24小時內紅腫、發癢。
四、接觸過敏性皮炎,刺激性精油高濃度地與皮膚直接接觸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皮膚過敏怎麼辦
1、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及時洗臉。每天使用溫水洗臉,不要使用去角質和潔面產品。
2、平時外出時最好做好防曬護理,切勿暴曬。紫外線對於敏感肌膚來說也是要命的。不僅是在室外,包括在室內也必須注意,自己的住家不要用太多日光燈,因為日光燈也是含有紫外線的。
3、飲食忌辛辣刺激,不要吃辛辣、海鮮、燒烤、牛羊肉、豆製品、魚蝦類食物,更不能抽煙喝酒,要多吃新鮮的綠色無添加蔬菜和水果。
4、平時早睡早起養成良好作息 習慣,保持健康的心態,從身體機能上加強抵禦能力。
3. 精油開背時,為何有的人背部出現大塊大塊的疙瘩呢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特別喜歡使用精油。有時候按摩之前都會使用精油開背。精油是非常好的護膚品,不過很多人會出現過敏的現象。那精油開背有什麼好處?精油過敏怎麼處理方法?下面wed114結婚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內容。
精油過敏分類
顯性香精過敏皮膚炎
顯性香精過敏皮膚炎是對精油本身含有的成分過敏,比如丁香中的丁香酚等,這種精油過敏現象是使用精油之後會立即出現皮膚發紅發癢甚至起疹子。此種精油過敏可以立即停用此種精油,或者是盡量避開使用含有自己過敏成分的精油即可。
隱性香精過敏皮膚炎
隱性香精過敏皮膚炎是指對精油中的某些成分過敏,隱性香精過敏皮膚炎的過敏反應不會立即出現,一般會在使用精油後的24小時內出現。此種精油過敏的話,建議第一步停用精油,然後弄清楚過敏精油中含有的成分,知道自己具體是對那種成分過敏,然後避開這些成分。
接觸性過敏性皮炎
接觸性過敏性皮炎是指某些濃度較高的精油,刺激性比較大,與肌膚接觸之後出現的過敏反應。此種精油過敏通過加大稀釋力度,可以緩解。
精油過敏緩解方法
猝滅法是一種可以減輕精油敏感的方法,即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精油混合使用,濃度上面調配的合理的話,可以大大降低精油過敏現象。也就是說在使用精油之前,一定要進行稀釋或者是直接使用復方精油,因為多種精油混合的話可以有效降低每種精油過敏成分的有效
4. 2019-06-19
息肩頸技術總論
一 、伏息 肩頸康護 四象療法概念
1、什麼是伏息四象療法?
伏息獨創「伏息四象康護技術」,從肌肉、筋膜、穴位、寒濕入手,通過熱療、筋療、穴療、灸療四維復合療法,快速改善肌肉群、筋膜及韌帶的勞損痙攣狀態,舒緩軟組織對脊椎骨骼的拉扯,消除組織炎症,從而達到快速解決酸疼,從根本上調理肩頸問題。
2、伏息四象療法與傳統療法
相比傳統針灸、牽引、正骨、推拿,伏息四象技術更著眼於軟組織的整體健康調節,具有對症明確、起效快速、效果持久等顯著優勢。
二 、伏息四象療法的特點與優勢
1、整體調節,康復持續時間長
2、顯效快速,疼痛當場緩解50%以上
3、體感舒適,不正骨,不針灸,無安全隱患
伏息肩頸康復技術操作流程
一 、 伏息肩頸康復技術分述
1、熱療(鈦赫茲)
針對患處(痛點位置)吹3-5分鍾,風筒與身體的距離保持最接受的最高溫度即可。
2、筋療(擀筋棒)
⑴、依次按照順序,疏通四塊肌肉群與深層筋膜
⑵、先用手從大椎沿頸椎二旁往上推到風池、風府,再在終點處點按二個穴位3-5下;如此循環5-8次,放鬆頸部肌肉;
⑶、用擀筋棒從風池風府往下刮至大椎穴,10次左右;
⑷、從大椎穴沿膀胱經往腰部深推,8次,推松膀胱經;
⑸、用擀筋棒先輕後重刮頸部二側斜角肌,一邊15次左右;
⑹、沿頸部肩胛提肌至崗上肌,推刮10次左右,出痧即可;
⑺、沿肩胛環線刮推10次左右;
⑻、沿小圓肌、大圓肌經腋下至手臂內側,環刮10次左右,力度慢而沉;
⑼、以天宗穴為中心,從左至右刮推10次。斜角肌刮15次。
3、穴療(筋膜槍)
⑴、從大椎二側內側,用短一字槍頭斜對准脊椎二旁凹陷位(內膀胱經)從上至下,左右各打2-3遍;
⑵、左右崗上肌打5-8次;
⑶、沿肩胛骨線左右各二3次;
⑷、打天宗位、秉風穴、肩貞穴、肩髎穴、肩髃穴用2檔頻率每穴位各打3秒鍾
4、灸療(敷精油)
將鎮痛膏或鎮痛精油、化淤精油敷於操作部位,量要足,敷上保鮮膜即可;一般用於第二次來操作或快速處理疼痛。
二 、肩頸康護療程設定及每次護理重點
1、第1次護理重點
熱療+筋療+穴療,大套操作,根據客戶重點不適部位加強操作;如果客戶怕疼,一定要預先告知理療完後,個別人會出現肌肉疼或穴位痛,是原於其對操作力度還未適應的機體抵禦現象。如果客人很忌諱,則改為多用手法來推或減輕操作力度,效果會因此打折。
2、第2-3次護理重點
熱療+穴療或走罐(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手法舒緩+灸療,針對客戶重點疼痛部位進行處理,在上面動作操作完後,根據患者嚴重程度,可優先處理痛點位置,用鎮痛膏鎮痛消炎,在店停留20分鍾左右,詢問緩解狀態,然後擦乾凈鎮痛膏,換上鎮痛精油塗上,敷上保鮮膜即可走了。如果是酸脹,一般在肩井穴位置,則貼上艾灸精油貼即可。
3、第4次護理重點
熱療+走罐+手法舒緩+灸療。針對僵硬療位肌肉重復走罐,走松為止,主要為崗上肌、肩胛提肌、上斜方肌部位。
4、第5-7次護理重點
熱療+擀筋+穴療+灸療。按照第一次的流程再走一遍。
三、療程時間設計
1、體驗療程: 6次。 來店時間:前3次每天來一次,後3次2天來一次。
2、康復療程 :10次。 來店時間:前3次每天來一次,中3次2天來一次。後3次3天來一次。
3、鞏固療程 :20次。 來店時間:前3次每天來一次,中3次2天來一次。後3次3天來一次。剩餘次數,每5天一次。
常見問題的處理
一 、常見症狀 快速簡易 處理 技法
1、頸椎酸痛
用鈦赫茲吹頸椎3-5分鍾,塗上消痛膏,用手從大椎中間然後二側往上推至風池風府點按結事,循環10次左右,敷上保鮮膜。
2、大椎酸痛
用鈦赫茲吹大椎穴3分鍾,然後用筋膜槍扁圓頭打2分鍾,貼上艾灸精油貼即可。
3、富貴包
用鈦赫茲吹大椎穴3分鍾,然後用筋膜槍扁圓頭打2分鍾,再用擀筋棒刮2分鍾,貼上艾灸精油貼即可。
4、崗上肌(肩井穴處)酸痛
用鈦赫茲吹大椎穴3分鍾,然後用筋膜槍短一字頭對崗上肌打2分鍾,貼上艾灸精油貼即可。
5、落枕
用鈦赫茲吹斜角肌2-3分鍾,再用筋膜槍打肩井穴、秉風、天宗、肩貞。及崗上肌後塗上化淤精油,用手從頸根往耳後(落枕肌肉位置)往上推10次左右,讓患者試著轉頭,觀察改善程度。
6、手酸麻脹、活動受阻
用鈦赫茲吹熱肩峰處(肩與臂接縫處),再用筋膜槍打肩髎穴、肩髃穴、肩貞、天宗、秉風五個穴位,最後用擀筋棒推二條線路,第一條,小圓肌到臂內側的小腸經;第二條,肩峰到手臂外側(路經臂髃穴、手五里穴)手太陽大腸經10次左右。再讓患者抬手觀察改善程度。
7、肩臂關節疼痛
用鈦赫茲吹熱肩峰處(肩與臂接縫處),再用筋膜槍打肩髎穴、肩髃穴,敷鎮痛膏即可。
8、肩胛縫部位肌肉痛
用鈦赫茲吹肩胛縫,用手推肩胛縫5分鍾左右,把結結推開為止,敷鎮痛膏即可。
9、風濕關節炎
鈦赫茲吹5分鍾委中穴,塗化淤精油,敷上保鮮膜即可。
10、痛風性關節炎
睡前塗抹鎮痛精油,敷上保鮮膜,次日早中晚重復使用三次,觀察症狀緩解,如果改善明顯繼續使用至腫痛消失。
11、腰肌酸痛
用擀筋棒推腰椎二側肌肉,把結結推散,敷鎮痛膏即可,20分鍾左右觀察改善程度。
12、坐骨神經痛
鈦赫茲吹5分鍾腰椎到尾椎,用手點按腰椎督脈,放鬆八髎,再用擀筋棒推松腰部肌肉,塗上化淤精油敷上保鮮膜即可。
13、腱鞘炎
鈦赫茲吹5分鍾痛處,塗鎮痛膏,敷上保鮮膜即可。
14、網球肘
鈦赫茲吹5分鍾痛處,塗鎮痛膏,敷上保鮮膜即可。
15、腕、指關節痛
鈦赫茲吹5分鍾痛處,塗化淤精油,敷上保鮮膜即可。
16、足底筋膜炎
鈦赫茲吹5分鍾痛處,塗化淤精油,敷上保鮮膜即可。
17、乳痛
鈦赫茲吹5分鍾痛處,塗化淤精油,敷上保鮮膜即可。
10、痛經
鈦赫茲吹5分鍾痛處,塗化淤精油,敷上保鮮膜即可。
二 、顧客常見問題答疑
1、肩頸問題能治好嗎?會不會復發?
答:肩頸問題大部分始於肩頸肌肉勞損,與長期不良習慣累積形成,是長期毒素得不到疏通代謝沉積患處導至的無菌性炎症,只要讓肌肉得到完全放鬆軟化、消除無菌性炎症,是很快可以改善症狀。但如果後期不能夠改變習慣,堅持保養,復發性是很高的,復發的時間長短取決於患者在療程操作時的配合程度與後期生活習慣的改變。
2、為什麼做了護理之後肌肉會很痛?
答:大概有10%左右的人群對疼痛敏感,這是機體對外力的本能抵禦反應,這種疼痛與症狀疼痛不同,是好轉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只要能堅持療程,讓機體適應這種外力,才能夠達到預期的調理效果。
3、為什麼敷完精油會癢?
答:排除有個別人對精油過敏,精油過敏皮膚外觀會有改變,停用即可。還有一種就是敷完精油半個小時以後會癢,是因為經絡疏通後,人的氣血正在趕過來滋養、修復,就像傷口癒合的時侯會癢一樣,我們只需取得保鮮膜即可,10分鍾左右癢的症狀即可緩解消失。
4、為什麼產品針對個別體質會過敏?
答:體質過敏不代表產品有致敏性,這是機體因素造成的,就像花粉過敏一樣。
5、為什麼敷完產品疼痛緩解很快,但之後還會疼?
答:疼痛的恢復需要一定時間,產品只是起到外力輔助,快速控制炎症因子的釋放從而達到鎮痛,但機體的致病源還未得到完全清理,因此還會出現疼痛,必須按照療程,讓機體得到完全清理、修復,疼痛就會完全消除。
6、為什麼一定要按療程設計的時間來護理?
答:肩頸護理主要針對僵硬的肌肉、韌帶、筋膜進行放鬆軟化,恢復到正常柔軟狀態,所謂筋柔才能骨正。如果做一次,放鬆一下,過一星期再來,筋膜又會重新縮回去,就像拉筋得天天拉,才有效,停用來就會又縮回去,是一樣的道理。
7、為什麼個別人做完護理會頭暈?
答:對於氣血二虛的人,做完擀筋後,尤其出痧嚴重者,氣血太虛,趕不過來則會出現頭暈無力現象,建議做完後,喝杯薑茶,休息30分鍾左右即可恢復。
>��F�[\
5. 背部精油按摩,走罐後全身疼痛,皮膚不能觸碰
可能是手法原因導致或者是按摩比較少的人突然去按摩也可以出現這情況。不過也沒什麼太大問題,只是你的皮膚在按摩或者走罐過程中受到的刺激過大,一般往往是在第二天早上起床出現這種情況。過兩天自會緩解消失,無需其他特殊處理...還有種可能就是皮膚過敏,過敏的話塗點無極膏之類的就可以了,如果那塊皮膚有起疹子或者水泡嚴重的話就去打針!
6. 抹祛痘的精油過敏了 現在臉部紅 發熱 有些癢 可以摸到皮下小包 怎麼處理吃葯還是打針那種葯見效
病情分析:
你好,這個要是過敏的話,那麼還是注意一下,這個很癢不適,建議可以用些葯物,給使用上
指導意見:
避免辛辣刺激海鮮等食物,這個用些葯物,建議可以用些西替利嗪,外抹尤卓爾試試
7. 精油開背後長了小紅疙瘩怎麼回事
外用精油是芳香療法最常採用的方式之一。精油在溶於作為皮膚潤滑劑的按摩油或乳液中,通過按摩的方式進入人體。很多因素會影響皮膚對精油的吸收,包括年齡、膚質、皮膚潔凈狀況、體表與環境溫度、濕度等等。芳療師必須在某些情況下,對精油品種的選擇和劑量進行調整。例如,顧客剛剛接受桑拿或在泥敷之前,就應該降低精油的濃度,因為桑拿的熱量和泥敷的包裹會大大強化精油的吸收。如果外用精油的劑量特別大,有可能造成中毒。一個外用精油的極端案例是一位6歲的女童,她的父母用含有醋、橄欖油、甲基化酒精和尤加利精油的復方精油為她治療蕁麻疹的瘙癢。開始時按每2~4小時就使用25毫升這樣的精油,然後包裹起來,後來還沒有見效,就加倍使用。最後導致了女童的昏迷。幸運的是,該女童在醫院去掉包裹物6小時後快速恢復過來,並接受住院治療。這個案例一方面說明不應該在如此大劑量的情況下使用精油,另一方面可能也說明了外用精油在總體上還是具有相當安全性的。外用芳香類提取物存在的風險,最常見的是皮膚受到刺激或出現過敏。重要的要分清二者的區別,後者比前者要嚴重的多。皮膚刺激是一目瞭然的問題,是由某種強烈的化學物質引起,表現為發紅、出疹,偶爾出現皮膚損傷。這種反應幾乎是立即出現的,一旦出去刺激物,會很快消退。皮膚過敏就比較復雜了,這是一種變應性應答反應。初次使用致敏物質可能並不發生致敏反應,但以後接觸會引起發炎(這是一種免疫應答),此時即使微量的致敏物也能導致顯著的反應。如果懷疑某位顧客對某種精油具有過敏反應,就不應該使用這種精油了。植物學上同屬的精油,以及具有相似化學成分的精油也要慎用,因為研究顯示,在這種情況下極有可能發生交叉致敏反應。任何揮發性油都會對人體產生刺激,這取決於使用的方法。比如精油是絕對不要靠近眼部使用或滴入眼內。芳療師在粘膜或嬌嫩的皮膚上使用精油要特別小心。樓主所說的情況,原因可能是精油濃度過高,或者品質不高,建議停止做這樣的精油按摩,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面膜紙浸泡了德國甘菊花水敷在過敏位置,可以幫助舒緩過敏現象。更多關於精油、芳香療法的專業資料,可以參考鄰家花園的網路空間中的相關文章。
8. 混合性皮膚用精油過敏了怎麼處理
暫時停用產生過敏的精油。
皮膚過敏是指皮膚某一時段內的變態反應現象。
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
1.飲食方面:暫時不要吃羊肉、鰻魚、咸魚等發物,以及辣椒、生蔥、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飲料
2.面部方面:不要用熱水來洗臉,一定要用溫水;注意保持皮膚清潔衛生,在過敏期間不要用護膚品和彩妝,暫時就用清水洗臉即可。
3.日常方面:保持精神愉快,生活要有規律,不要過度勞累
9. 昨天做了一次走罐。精油那種的。晚上腿部火辣辣的發熱。熱了一晚上。很難受。還想吐。怎麼回事啊。
估計是你走罐的時間太長了吧!貌似不能超過五分鍾,時間稍長就會灼傷皮膚!另外就是所謂的精油現在也是五花八門,買的時候還是小心點吧!
10. 精油過敏擦什麼葯管事
處理:(1)口服:西替利嗪片,1片,每天1次;(2)局部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尤卓爾)軟膏,每天3次;(3)治療期間避免辛辣刺激性飲食和高蛋白飲食(如牛奶、魚、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