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去除小疤痕專家進
還是建議你用中醫,西醫副作用太大,還可能復發,中醫即使治不好,至少不會更嚴重
下面是找的葯方,咨詢一下中醫
1夏氏遵前人觀點主張瘢痕主要為淤血阻滯,治以水蛭活血湯:水蛭9g~15g,桃仁、紅花、制乳香、制沒葯、三棱、莪術、伸筋草、炙山甲、威靈仙,病在上肢加桑枝、桂枝,病在下肢加川牛膝、麻木加全蠍、蜈蚣、並強調加水蛭為方中主葯,缺之難以獲效
2史氏等對瘢痕進行辨證分型,分為實熱型、虛實錯雜型、潰膿型、並自擬「消積排通湯」消積排濁,葯用白芷、甲珠、雷丸、寸冬、元胡、桃仁、紅花、榔片、荊芥等。。
3趙氏以內服消瘢湯(丹參30g~60g,陳皮、半夏、炙山甲、皂角刺、白芥子各10g、川芎、紅花、羌活、獨活各20g,,蔓荊子、蒼耳子各6g)加減,共治療9例,治癒5例,顯效3例,有效1例。
4史氏等對瘢痕的發病機理提出「實證是基本,虛證是其標」的新理論,運用消積排通湯(白芷、甲珠、延胡索、桃仁、紅花、荊芥等)內服,
5劉氏認為本病治療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散結消瘢,方選《醫宗金鑒》涼血四物湯加味:當歸、生地、赤芍、金銀花、川芎、紅花、陳皮、赤苓、黃芩、丹皮、三棱、莪術、大黃、桔梗、甘草。
6 生肌化瘀方:黃芪45 g,太子參30 g,白術15 g,生地黃15 g,丹參30 g,水蛭9 g,桃仁12 g,川芎12 g。(生肌方:黃芪45 g,太子參30 g,白術15 g,生地黃15 g。化瘀方:丹參30 g,水蛭9 g,桃仁1 2 g,川芎12 g),這個實驗裡面的化淤方效果最好,裡面的葯物也比較常見,所以值得推薦.川芎,我自己買了一些,准備做實驗用.丹參是個不錯的葯物,這兩味中葯的提取物,在心血管科室裡面使用率很高,如果硬是要用西醫化的理論解釋,就是抗凝血和抗氧化.水蛭也是很強的抗凝血葯物,桃仁在抗凝和抗纖維化有不錯的效果,共同作用,軟化疤痕,防止纖維交連變硬.西醫方面,外用的葯膏以肝素鈉為代表,就是個典型的抗凝血葯物.還有硅類防止纖維增生.所以治療疤痕,中西醫大部分還是共通的,就是抗凝,抗氧化,防止纖維過度生長.個人認為,喝這個葯的最好時機就是疤痕已經長穩固,而正在慢慢改建成與周圍組織相似的過程中.而不再有變化的舊疤痕,效果不會很明顯,細胞的改建活動已經不太活躍了.
7五靈脂丸:組成:五靈脂1500克。功效:活血破淤,軟堅化滯。主治:瘢痕疙瘩。用法: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3克。每次半丸至一丸半,日2次,溫開水送下。
8茄子消瘢劑: 顏面或身體受傷青腫,可用老黃茄子極大者,切片如一指厚,新瓦焙研為未。欲卧時溫酒調服7.5克。古人稱應用此方,「一夜消盡且無痕跡」。 出處:《勝金方》
9瘢痕疙瘩:香附9克,柴胡9克,川芎9克,熟地12克,當歸12克,赤芍9克,穿山甲9克,夏枯草15克,梨樹根45克。功效:調和營衛,舒暢氣血。主治:瘢痕疙瘩,食道粘連,食道憩室。用法:將穿山甲、梨樹根用清水浸泡30分鍾,再入余葯,煎煮30分鍾,每劑煎2次,將2次煎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食道粘連者可日服3-5次
10防風、荊芥、丹參、白鮮皮;黨參、淮山葯、生地、熟地;桃仁、藏紅花、浙貝母、昆布.
舅舅是皮膚科的老中醫,因為一個同學長疤痕疙瘩,求治多方無效。想到了用中醫方法祛疤,於是我找到舅舅,想了解一下中醫方法怎麼治。舅舅給我們分析得很詳細。他說,中醫強調治病必須審證求因,認為瘢痕疙瘩病變雖在體表,但根在體內,強調通過內服中葯調理機體陰陽以治其本,中醫的內治法主要有三:其一、內服防風、荊芥、丹參、白鮮皮等的「清熱解毒、疏風散表、止癢法」;其二、內服黨參、淮山葯、生地、熟地等的「養陰易氣、養血潤燥法」;其三、內服桃仁、藏紅花、浙貝母、昆布等的「活血化淤、軟堅散結法」。中醫治病不僅強調治本,也重視治標,
1用三七粉加醋治療疤痕疙瘩的偏方後,抱著試度看的心情,先用家中的香醋加三七粉上了幾天,沒有什麼感覺,又買了一並陳醋,將三七粉調成糊狀,上葯二周後,就見疤痕疙瘩上出現許多向針眼似的小孔,從里邊流黃水,但上葯時感到疼痛難忍,這時我想到上網查查,看到這個貼子說要用米醋加三七粉,於是又買了一並九度的白色米醋,續繼上葯,由於洗澡使疤痕疙瘩創面受到感染,化膿了,我又用鹽水將膿洗去,將三七粉直接塗在創面上,數日結茄。末感染的疤痕休明顯扁平,顏色也明顯變淺了。我要告訴大家,要有信心,堅持上葯一定會好的。
2用防風、丹參、丹皮、石膏、三七粉等重要製成水劑、擦劑、町劑、散劑、軟膏等不同劑型外用葯,直接作用於瘢痕疙瘩的表面。以軟化瘢痕疙瘩,緩解、消除瘙癢、疼痛,使瘢痕結締組織崩解,從而一直瘢痕疙瘩的增生、蔓延。
3因瘢痕多見於局部,故外治法更為常用。劉氏採用復方艾葉煎浸洗及丁艾油外塗方法,對減輕瘢痕增生,止癢止痛具有較好療效。(復方艾葉煎由艾葉15g,老松皮30g,威靈仙15g,紅花10g,煎湯3000ml。丁艾油:艾葉30g,丁香50g,紅花20g,冰片6g,前兩味水煎至1000ml後蒸餾提取揮發油300ml;紅花用70%乙醇100ml浸泡、滲濾;冰片溶於醇液;三者按1∶1∶1混合而成)。
4丹參除瘢痕:唐代孫思邀的《千金要方》中,記載有一貼奇秒的「滅瘢方」,僅由丹參、羊脂二味葯物組成。中醫認為瘢痕的產生,主要是氣血不和、氣滯血瘀,風熱毒氣殘留所致。丹參能宣通運行,活血化瘀,所以能夠獲得良好效果。瘢痕疙瘩屬結締組織增生,為燒燙傷、手術及外傷後常見的後遺症,不僅影響患者外表美觀,嚴重的還可影響正常生理功能。近年來經臨床觀察發現,採用丹參注射液外治瘢痕疙瘩,同樣可取得較好效果。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此方法:將脫脂棉球或紗布用復方丹參注射液浸透,而後平敷於皮損處,直到葯液自然干透為止,每日外敷2叫次,1個月為1個療程,可連續治療2~3個療程。此法簡單有效,副作用少,病程越短,效果越好。
5應氏以五倍子100g,強的松0.1g,地卡因10g,氧化鋅200g,羊毛脂40g,凡士林650g製成瘢痕止癢軟化膏,局部外塗後以綳帶或紗布包紮,外用彈力綳帶加壓纏繞治療增生性瘢痕。
6張氏等選用軟堅消瘢散配合器械擴張治療食道、胃吻合口反復瘢痕狹窄,(葯用:烏梅肉15g,白蒺藜10g,白僵蠶10g,共研細末,每次6g,蜂蜜調服4次),其葯物直接作用於創面療效滿意。
7楊氏用五倍子50g、五靈脂(活血散瘀,炒炭止血)10g、紫草30g,乳香,沒葯各5g,蜈蚣20條浸泡於500g麻油中,5天後加溫煎至焦黃,過濾,加入二甲基亞碸(消炎止痛,利尿,鎮靜)250g製成消痕油),用時外塗創面後加壓包紮,總有效率為96.6%。該法以中西葯物配合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又有較強穿透力,從而促進瘢痕消退。
8胥氏用滅瘢膏作超聲耦合劑,以超聲透入法治療瘢痕增生,(葯用臘月羊脂100g,丹參80g,五倍子120g,蜈蚣30條,紫草60g,刺五加60g,先將羊脂熬油去渣,後將葯投入,文火煎至質枯,濾凈,自然凝結備用)。此方法先以熱效應使瘢痕組織的膠原纖維產生較大的延展性,再經超聲的機械振盪使堅硬的結締組織變軟,使葯物充分進入細胞內發揮作用。
9張氏認為本病乃氣血運行失暢所致,以烏梅50g,五倍子30g,蜈蚣5條,苦參30g,生地40g,其中蜈蚣、麝香研粉,余葯加水泡10小時後煎汁500ml,加入食醋500ml,濃縮收膏成糊狀,冷卻後加粉外用。
10毛氏用積雪苷外塗、內服治療瘢痕。
11史氏--甘芫粉(甘遂、芫花、白芷各等份)外敷治療瘢痕,同時將瘢痕辨證分為三型:實熱型、虛實錯雜型、潰膿型、並加減用葯,共治療440例,總有效率92.27%。
12趙氏以消瘢散(丹參、五倍子、苦參、昆布、海藻各30g,威靈仙、硫磺、海桐皮各15g,防風、蟬蛻各10g,三棱--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用於?瘕痞塊,瘀血經閉,食積脹痛。
、莪術各20g)敷貼瘢痕局部,配以熱烘療法,共治療9例,治癒5例,顯效3例,有效1例。
13黎氏等應用燒燙靈(白芷、紫草、冰片、旱蓮草、大小薊、茜草、明礬等組成)對大鼠深Ⅱ度、Ⅲ度燒傷進行了實驗研究,病理結果顯示燒燙靈組動物上皮修復良好,癒合完全。趙氏運用濕潤燒傷膏治療了12例深度燒傷瘡面,癒合後瘡面肉眼所見均為軟質平整光滑的上皮覆蓋或軟中帶硬的平整疤痕。光鏡、電鏡顯示:表皮恢復正常,真皮層有毛細血管及纖維細胞,膠原纖維粗細一致,排列整齊。運用中葯提取成分進行瘢痕防治的研究有見報道.
14丹芎瘢痕塗膜:[成 份] 丹參、當歸、川芎、桃仁、紅花、山慈菇、五倍子、苦參、乳香(制)、沒葯(制)、冰片、甘草。[性 狀] 本品為淺紅棕色至紅棕色粘稠狀液體;氣特異。
15手術後用防風、丹參、丹皮、石膏、三七粉.等重要製成水劑、擦劑、町劑、散劑、軟膏等不同劑型外用葯,直接作用於瘢痕疙瘩的表面。以軟化瘢痕疙瘩,緩解、消除瘙癢、疼痛,使瘢痕結締組織崩解,從而一直瘢痕疙瘩的增生、蔓延。
16. 面上瘢痕。用蒺藜子、山梔子各一合,共研為末。加醋調勻。夜塗臉上,清晨洗去。
17、身上瘢痕。春夏用大麥麩,秋冬用小麥麩,篩粉,調油敷塗。
18、去除瘢痕。用雞蛋五、七枚煮熟。取黃炒黑,一天塗三次,直至瘢痕消滅。
19、消滅瘢痕。用鷹屎二兩、僵蠶一兩半,共研為末,調蜜敷塗。又方:用鷹屎、白附子各一兩,共研為末,調醋敷含。一天三、五次,痕滅為止。
20、身上瘢痕的祛除法。用黃礬(燒令汁盡)、胡粉(炒黃)各八分,研細,加豬油,共搗成泥。先以粗布擦瘢,感到疼痛時,把葯塗上,塗葯五次以後,再用老鷹糞、燕窠草燒祳灰等分,加人乳調勻塗瘢。皮膚能恢復正常。
21、湯火傷。用粟米焦,投不中,澄取汁,濃煎如糖,頻搽傷上,能止痛,滅瘢痕。
22、小兒爛瘡。用牛屎燒成灰封塗。兼滅瘢痕。
23:手術後刀口疤痕,又疼又癢,瘢痕疙瘩是傷口癒合後皮膚凹凸不平,色淡紅或暗紅,質硬,癢痛,或無自覺症狀,形狀長圓不一,大小不等,中醫稱之為肉龜腫,螃蟹腫。
配方1:當歸30克,豬脂(豬油)500克,白芷30克製法:將白芷,當歸研為粗末,豬脂切成小丁,白酒50克剪十餘沸,去渣儲瓶備用。用法:塗於斑痕處,每日5-10次。此方祛風、行血、潤膚、治療瘢痕效果頗佳。
配方2:白蒺藜30克,山梔子30克,醋500克。製法:上葯研為細末,以醋調勻儲瓶備用。用法:每晚臨睡前塗於患處,晨以溫水洗去。此方清熱、解毒、散風行血、治療瘢痕。
配方3:大黃,芒硝各等量,共研細末備用。用法:用時取15-20克,加75%酒精調成糊狀,敷傷口硬疼處,葯敷厚約0.2厘米,每次30分鍾,並輔以紅外線燈照射,日2次,一般需8-15次可痊癒。註:本方清熱解毒,活血祛瘀,軟堅散結,不僅消炎抗菌,抗感染,而且可促使硬結軟化消散。
24.雞蛋滅瘢痕方 :雞子五七枚煮熟,取黃炒黑,拭塗,每日3次,久用瘢痕自滅。
六:瘢痕疙瘩
25 乳香,沒葯各35克,血餘45克--人發,消瘀,止血,利小便。功效:提膿拔毒,消腫軟堅。主治:癤腫、毛囊炎,瘢痕疙瘩、神經性皮炎。用法:用麻油 6000毫升入大鍋內,加入(1)部分各葯,熬枯去渣,再用強火熬至滴水成珠,離火,投入章丹(冬天約25000克,夏天約3000克用鐵棒急調,油漸變成黑色,最後將冷凝時加入(2)葯末,調和成膏。用厚紙攤成大、中、小三號,厚薄不同的膏葯,用時烘烊貼患處。
26六物滅瘢膏
【來源】《外台秘要》
【組成】衣中白魚、雞屎白、鷹糞白、芍葯、白蘞、白蜂各等份。
【功效】滅瘢。
【制備】上葯研如粉,以乳汁調和,貯瓶備用。
【用法】塗於面上患處,每日3次。
【說明】本方專用於治療瘢痕疙瘩。方中衣中白魚為衣魚科昆蟲衣魚的全蟲,《陸川本草》謂之可「破積,解毒,治瘡癤」;《本經別錄》記載其能「塗瘡滅瘢」;《千金方》中則以衣中白魚及鷹屎白二味和蜜治療瘢痕凸出,可見這些葯物在古時是治療瘢痕疙瘩的基本用葯。除此之外,本方還選取了長於滅瘢痕、消症瘕的雞屎白,利水泄熱,祛風解毒以增葯效;並配以芍葯養血活血,潤膚紅顏;白蘞清熱解毒,消腫生肌。諸葯以乳汁調和則有滋潤營養之效。
27小品滅瘢方
【來源】《劉涓子鬼造方》
【組成】雞屎白30克,辛夷1.2克,白附子0.6克,細辛0.4克。
【功效】滅瘢。
【制備】上葯酒浸一夜,以羊脂50毫升,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
【用法】傷瘢以甘草洗後塗之。
【說明】本方以雞屎白為主葯,其味苦咸涼,可利水泄熱,祛風解毒,軟堅去積,是古方中常用的滅瘢除痕葯;配以辛夷辛溫芳香,解肌散表,上竄頭目,善治頭面目鼻之病,《葯性論》中謂其「能治面生黑皰。面脂用,主光華」。現代葯理研究提示辛夷煎劑對多種致病性真菌有抑製作用;白附子、細辛辛散溫通,可引葯上行頭面,暢達經絡。四葯共舉可祛散風熱,消腫散結而滅除瘢痕。甘草甘緩平和,有解毒調和之性,能「長肌肉」、治「金瘡腫」(《神農本草經》),所含的甘草酸銨、甘草次酸鈉能有效地影響皮下肉芽囊腫炎症的滲出期及增生期,起到抗炎作用,因此此方用法中特別強調了敷葯前需以甘草洗傷瘢,以增強葯物療效。羊脂是此煎膏劑的賦型成分,且亦可起到滋養保護皮膚的作用。
28獨角蓮膏:組成:(1)獨角蓮,皂角刺,白芷,防風,連翹,銀花,生南星,刺蝟皮,山甲片,當歸,海桐皮,蘇木,海帶,火麻仁,希薟草各45克,干蟾3個。
㈡ 請問獨角蓮的使用方法、保存方法。謝謝
使用方法:
1、美白淡班
獨角蓮雖然有一定的毒性,但它卻具有出色的美容作用,它能讓人們皮膚表面的色斑淡化,也能減少粉刺和青春痘以及痤瘡等多種不良症狀發生,平時把它研碎以後直接塗抹肌膚,能讓淡班美白,也能讓人們的皮膚變得光滑細嫩。
2、治療毒蛇咬傷
獨角蓮有毒,但能消腫止痛也能解毒,平時人們被毒蛇咬傷時可以直接使用新鮮的獨角蓮來治療,可以把新鮮獨角蓮研碎以後加水調勻,然後直接外敷在受傷的部位上,每天換葯一次,連用三到五天中毒症狀就能全部消失。
3、治療瘰癧
獨角蓮是治療人類瘰癧的常用葯,治療時以外用為主,可以把獨角蓮的新鮮全草搗爛,再加入一個雞蛋的蛋清,調勻以後製成葯膏,直接外敷在長有瘰癧的部位上,每天換葯一次,幾天以後症狀就能明顯好轉。
㈢ 治胸前疤痕疙瘩的民間土方
治胸前疤痕疙瘩的民間土方
治胸前疤痕疙瘩的民間土方,關於變美我們能做出什麼改變嗎,肌膚的護理方式可千萬別錯了,步驟也是逐步拆分出來的,所用的產品不同效果也不一樣,治胸前疤痕疙瘩的民間土方,帶你走上人生巔峰!
1、醋姜木瓜
陳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薑9克。將3味共放入沙鍋中煎煮,待醋煮干時,取出木瓜、生薑食之。每日1劑,早晚2次吃完。連用7日。對脾胃痰溫所致的痤瘡有效。
2、果菜綠豆飲
取小白菜、芹菜、苦瓜、柿椒、檸檬、蘋果、綠豆各適量。先將綠豆煮30 分鍾,濾其汁;將小白菜、芹菜、苦瓜、柿椒、蘋果分別洗凈切段或塊,攪汁,調入綠豆汁,滴入檸檬汁,加蜂蜜調味飲用。每日1~2次。有清熱解毒,防治粉刺功效。
3、綠豆薏苡仁防痤湯
將綠豆、薏苡仁各25克,山楂10克,洗凈,加水500克,泡30分鍾後煮開,滾幾分鍾後即停火,不要揭蓋,燜15分鍾即可,當茶飲。每日3~5次,適用於油性皮膚,有預防長粉刺和青春疙瘩作用。
1、洗面去瘢方
天門冬、百部各150克,茯苓(去皮)、香附子、杏仁各100克,皂角(酒塗炙)1000克,清膠(火炙)200克,土瓜根、甘草各250克,冬瓜子25克,瓜蔞2個,大豆(蒸,去皮)、益智子(燒灰以漿水和圓炸)各500克。以上方葯共焙乾搗羅為末。早晨以葯末和清水洗面。
本方出自《醫方類聚》,有解毒消瘢之功。適用於瘢痕疙瘩。
2、疤痕軟化膏
五倍子、威靈仙、丹皮、澤蘭、薄荷腦、冰片、樟腦、冬青油、二甲基甲碸各適量。先將橡膠切條軋成薄片後,放入汽油內浸泡,使其充分溶脹,在打膠筒內下氧化鋅、羊毛脂、凡士林、汽油等打成勻漿,另加五倍子、威靈仙、丹皮、澤蘭等葯物,以乙醇迴流提取,減壓濃縮成浸膏,與其餘葯物分次加人打膠筒內,共同攪透成膏漿,壓濾後,塗布於漂白布上,揮發去溶劑,內襯薄膜,切成7厘米×10厘米大小的膏片即成。用時按瘢痕范圍剪取膏葯,撕去表面薄膜,黏貼於瘢痕表面,每2天換1次。
本方有軟堅散結之功。適用於瘢痕疙瘩。
3、神水萬應膏
麝香0.9克,血竭、沒葯各6克,冰片1.5克,大黃3克,硃砂0.3克,明雄黃、乳香、陳石灰(愈陳愈佳)各9克。以上九味共研末。先用黃明膠250克,打碎,入缽內,隔水燉化,將葯末和入調勻,用筆攤上礬紙,干後收貯。用時根據傷痕大小,將膏葯剪下,用熱水浸軟貼上。貼後不必更換,愈後膏葯自落。
本方出自《千金珍秘方選》,有解毒去瘀之功。適用於瘢痕疙瘩。
4、蟹足腫葯膏
蜂房(炒)30克,蜈蚣5條,蜘蛛5隻,土鱉蟲15克,輕粉、明雄黃各9克,冰片3克,紫草10克,香油500毫升,蜂蠟200克。先將蜂房、蜈蚣、蜘蛛、土鱉蟲、紫草用香油炸至焦枯,撈出殘渣,離火待涼,將輕粉、冰片、明雄黃兌入攪拌均勻,再將蜂蠟兌入熔化好,油凝固可再置火上化開即可,傾置凈瓶或罐中備用。用時將葯膏攤在油紙上約3毫米厚,貼患處,外用敷料固定,1~2日換葯1次。
本方有活血祛瘀之功。適用於瘢痕疙瘩。
5、加味黑布膏
五倍子、烏梅(煅存性)各500克,金頭蜈蚣15條,陳醋2500毫升,蜂蜜180毫升,冰片3克。陳醋置火上熬開30分鍾,入蜂蜜煎沸,入五倍子粉攪拌,小火熬膏,離火,兌入蜈蚣粉、冰片、烏梅炭粉攪勻,攤在黑色密紋布上2~3毫米厚。貼患處,用時蓋1塊等面積的塑料薄膜封閉,3~5天換1次。
本方有化瘀軟堅之功。適用於瘢痕疙瘩。
6、獨角蓮膏
獨角蓮、皂角刺、白芷、防己、金銀花、連翹、生南星、刺蝟皮、山甲片、當歸、海桐皮、蘇木、海帶、大麻仁、稀薟草各45克,干蟾3個。
以麻油6000毫升置大鍋內,入上方葯熬枯去渣,大火熬至滴水成珠,入樟丹(冬2500克,夏3000克),漸至黑色,將凝時入乳香、沒葯各35克,血餘炭45克為膏。外貼患處。
本方出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有祛瘀散結之功。適用於瘢痕疙瘩。
7、丁艾油
艾葉30克,丁香50克,紅花20克,冰片6克。將艾葉、丁香分別加水1000毫升,蒸餾法提取揮發油300毫升;紅花用70%乙醇100毫升浸泡滲濾,在醇液中入冰片溶化,3液按1∶1∶1混合而成。外擦局部,日數次。
本方有祛瘀散結之功。適用於瘢痕疙瘩。
8、化堅油
透骨草、劉寄奴各3克,伸筋草、木通、紫草根各7.5克,茜草、地榆、昆布各6克,松節4.5克,香油360毫升。上葯以油浸2晝夜,文火將葯炸成焦黃色,去渣。用時微加溫,塗患處。
本方出自《趙炳南臨床經驗集》,有活血軟堅之功。適用於瘢痕疙瘩。
9、滅瘢膏
礬石、安息香、狼毒、烏頭、羊躑躅、附子、野葛、白芷、烏賊骨、赤石脂、皂莢、乾地黃、天雄、芍葯、川芎、大黃、當歸、莽草、石膏、地榆、白術、續斷、鬼臼、蜀椒、巴豆、細辛各50克。上葯共搗為末,以豬脂2000克和葯,煎沸,入鹽15克。以布揩患處,敷用。
本方出自《備急千金要方》,有解毒活血通絡之功。適用於瘢痕疙瘩。
10、芙蓉膏
獨角仙(不用角)1個,紅娘子(不去翹足)1.5克,糯米49粒,石灰(風化者)30克。上葯為末,以木炭灰、桑柴灰、蕎麥秸灰各15克,熱湯淋取400毫升,熬至100毫升,調上葯如麵糊,置瓷盒內,埋於土裡5~7日取出使用。用時將瘢痕刺破,用細竹簽子蘸葯膏點於患處。
本方出自《黃帝素問宣明論方》,有活血化瘀之功。適用於瘢痕疙瘩。
㈣ 濕疹用什麼擦拭比較好
濕疹一般都是有過敏源引起,它不僅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皮膚健康,而且其劇烈的瘙癢症狀往往令患者難以忍受,對日常工作、生活造成諸多不便。
中醫治療
中醫理論認為濕疹主要與外感之濕熱邪毒有關,濕可蘊熱,發為濕熱之症,久之濕則傷脾,熱則傷陰血,而致虛實夾雜之狀。多因風、濕、熱邪客於肌膚而成;同時又加體內臟腑虛弱,內外合邪,因此而致病。
中葯"濕寧膏"完全針對濕疹之發病機理而對症用葯,對於各種濕疹之症均可直接塗抹於患處而強效修復皮損肌膚,用葯方法簡單,安全便捷,快速顯效。中醫濕寧膏,輕松還你健康皮膚!
㈤ 一種植物,請知道的人告訴我。謝謝
應該叫獨角蓮有葯物價值:獨角蓮對各種癌症及帶狀泡疹、腳氣感染、青春痘、酒糟鼻、氣管炎、肺結核、中風痰壅、口眼歪斜、破傷風、產後風、跌打損傷、肝硬化、糖尿病、風濕、淋巴結核、毒蛇咬傷、瘡癤等治療方面有較廣的療效。
具體服用方法:1、用竹片刀或玻璃片將獨角蓮鮮品切碎或刮成末,用水送服。2、可將獨角蓮搗碎用瓦片在爐上烘乾,或用烤箱烘乾後壓成粉末裝入膠囊內每次4丸1日3次;或用此葯末加入適量澱粉製成葯丸分服。3、對甲狀腺癌、皮膚病,用鮮獨角蓮100克去皮,搗成糊狀,敷於患病部位,上蓋玻璃紙,並固定。24小時更換1次,若為干獨角蓮,則研細末,溫水調服。4、獨角蓮治療肝癌、肝硬化腹水取獨角蓮2-4個,洗凈(不去皮),取烏雞一隻去毛去內臟洗凈,將獨角蓮放於烏雞腹內用非鐵容器加水煮熟,以開鍋後再煮3個小時為宜。且記不放鹽、味精等調味料。食用時扔掉獨角蓮,吃雞肉、喝湯。見好,再連服三副可愈。以後每年服此葯一至二副加強鞏固,永不再犯。5、用獨角蓮水煮或泡酒分服。6、外用治皮膚病可用獨角蓮,切碎後用酒精浸泡15天後塗抹患處,或用葯棉浸葯液貼敷患處,上蓋玻璃紙,12小時更換1次。此葯加工過程忌碰鐵器。
㈥ 獨角蓮和狼毒能用在一起嗎
摘要 可以,獨角蓮和狼毒目前治療肝癌最好的葯物,可以嘗試,建議你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吧,如果用,這2種都是以毒攻毒的葯物,最好加些固本的葯物調劑下,如黃芪之類煲湯喝
㈦ 獨角蓮和什麼摻和在一起能乎身上
為什麼要往身上呼呢?如果有病,最好去醫院,看看醫生怎麼說?自己不要胡亂用葯
㈧ 獨角蓮和白芷能一塊用能治療腰疼嗎
可以的,這兩種葯在一起可以治療腰疼,但是腰疼還可以,外敷膏葯或者是用遠紅外治療或者是艾灸。
㈨ 哪些中葯能嫩膚
有很多中葯是可以,嫩膚,當歸,紅花,黃芪,山葯,桂圓,蜂蜜。芡實這些中葯對皮膚非常好,而且沒有任何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