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梨花的詩句翻譯和賞析
松影一庭惟見鶴,梨花滿地不聞鶯。----《紅樓夢》
不用說,此「鶴」,正是湘雲,因為「鶴」是湘雲的象徵。而「梨花滿地」,實乃雪花滿地,「梨」實諧「離」,「鶯」乃寶釵之婢,此處正可代指寶釵。「不聞鶯」點出寶釵此時早已不在寶玉身邊,而湘雲已成寶玉之妻。
忽如一夜春風來,青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象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蘇軾《東欄梨花》
如雪偶般又輕又薄的梨花頃刻間已飄飛滿地。這一剎那的景象使我們頓悟了人生,最美的時刻也就是開始領悟到人生凄然的時刻。清明時節,草熏風暖,梨花如雪,已是暮春繁華過眼即空,但是這一刻仍是一年當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幾度清明?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宋)程顥《郊行即事》
梨花開了,微風吹來,清明到了一半的市民出城尋春。
玉容寂寞淚闌干 梨花一枝春帶雨 ———唐·白居易《長恨歌
楊貴妃死後,與唐玄宗生死兩隔,想來應是終日以淚洗面。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是如此迷人;哭的時候,一枝梨花春帶雨,同樣美麗。
「一枝」是她孤苦獨處的寫照。何以不用桃花或杏花比擬?桃花、杏花擬之,則面龐紅潤,青春煥發。那是在華清池消夏的楊貴妃,而不應是長眠地下、獨居仙宮的楊貴妃。以帶雨的雪白梨花擬貴妃孤魂就非常貼切;肌膚如舊少紅潤,以淚洗面愁苦深。同時也象徵著她的超凡脫俗、純潔高雅。一枝帶雨梨花和一個雪白肌膚的淚眼愁美人兒的形象完美地重疊在了一起。
一樹梨花壓海棠 。
滿樹的梨花美艷極了,它的姿色壓過了海棠。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杜牧)
看著地上堆起的向雪一樣的梨花瓣,頓生春愁,明年還會有人靠在這里的欄桿上嗎?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
時節已近晚春,院子里空落落的,十分寂寞,梨花落了滿地,們也沒開著。
天下的花中,要說白,當數梨花。春風盪漾,梨樹花開,千朵萬朵,壓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潔淡雅,靚艷含香,風姿綽約,真有「占斷天下白,壓盡人間花」的氣勢。
「梨花風起正清明, 遊子尋春半出城」,古時候,每逢梨花盛開時節,人們最愛在花陰下歡聚,雅稱「洗妝」。唐朝時,這一風俗十分盛行,據《唐余錄》記載:「洛陽梨花時,人多攜酒其下,曰:『為梨花洗妝』,或至買樹。」 人們最愛用梨花作頭飾,當時,汝陽侯穆清叔賞梨花曾賦詩雲:「共飲梨樹下,梨花插滿頭。清香來玉樹,白議泛金甌。……」
歷代詩人鍾愛梨花,留下了很多描寫梨花神、氣、韻、致的詩篇。
梨花白得清純,白得玉潔,白得無瑕,如雪一般晶瑩;美而不嬌,秀而不媚,倩而不俗,似玉一般純潔,這首先引起了詩人們的遐想。南北朝的王融《詠池上梨花》:「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溫庭筠有詩雲:「 梨花雪壓枝,鶯囀柳如絲。」雷淵贊梨花:「雪作肌膚玉作容,不將妖艷嫁東風。」張建描寫梨花初綻為「嫩苞開破雪搓球」,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以「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 贊美梨花。而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則從另一個角度把飛雪比作梨花:「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雪喻花,以花喻雪,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更妙的是「花開白雪香」,古人曾把雪與梅花作過對比,說「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如將梨花與雪、梅相比,梨花既不遜雪之白,也不輸梅之香了。 清代文學家李漁贊曰:「雪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間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讀古人梨花詩,便覺有清香從紙上飄出,清涼怡人——「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冷艷全欺雪,余香乍入衣」(邱為);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華。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陸游)
「梅花雪,梨花月」,月下梨花,更有一番風韻。「一樹梨花一溪月」——在皎潔的月光之下,在潺潺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樹梨花簡直像縹緲的仙子一樣可愛;梨花入月,月光化水,是流不盡的溫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院子里梨花盛開,月光如水;池塘邊柳絮輕漾,春風和煦,是何等的良辰美景!「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雲滿衣裳月滿身,輕盈歸步過流塵」——夜色朦朧,星月臨空,梨花似月若雲在春風中輕盈舞,偶有花瓣飄落,好似月光在閃爍,月色與梨花完全融合在一起了。這是一種多麼美妙的境界呀!怎不令人心馳神往,陶然怡悅,嘆為觀止!
最妙的要數梨花經雨了。雨中梨花,尤其嫵媚動人。白居易一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寫楊貴妃在仙山上聽說唐玄宗的使者到來時潸然淚下的儀容,形象生動,刻意人微,明麗動人,可謂寫出了人間美色的極致。後人多沿此把雨中梨花比作美人垂淚,如宋·王洙《梨花》詩:「院落沉沉曉,花開白雪香,一枝輕帶雨,淚濕貴妃妝。」文徵明在《梨花》詩中有「粉痕白露春含淚」 梨花帶雨悲而不傷,卻寫出人間美色的極致,一滴滴,一點點的,不需風吹,自然引出心湖裡那一圈圈又是憐,又是愛的痴情。在鋪墊環境和渲染氣氛時,詩人們也常常把梨花襯托出一種凄涼的意境、哀怨的心情。如戴叔倫《春怨》詩「金鴨香消欲斷魂 ,梨花春雨掩重門」宋人李重元有一首《憶王孫》:「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作者用黃昏時雨打梨花的景象,襯託了一位深懷相思之情的女子的孤寂的心態。周邦彥 「弄夜色 ,空餘滿地梨花雪」,用具體的梨花落滿地以象徵「 春去 」。恨春去匆匆,只留下滿地梨花如雪,極寫怨恨之情。汪元量《鶯啼序·重過金陵》:「更落盡梨花,飛盡楊花,春也成憔悴。」 周密有《浣溪沙》詞雲「梨雲如雪冷清明」,寫春殘的用語冷峭動人。杜牧詩:「帶葉梨花獨送春」。梅堯臣《蘇幕遮·草》「落盡梨花春又了」以梨花落盡寫自然界春色的匆匆歸去 ,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 。
吟誦古人詠梨花的詩句,只覺全身都浸透了梨花的聖潔清香,五臟六腑有說不出的妙境,愜意極了。
1.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蘇東坡.)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3.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白居易)
4.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蘇東坡)
5.紅袖織凌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李商隱)
6.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杜牧)
7.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
8.舊山雖在不關身,且向長安過暮春。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無名氏《雜詩》)
9.啟朱唇、金風桂子,喚殘夢、微雨梨花。(《玉蝴蝶》)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翻譯:
北風席捲大地,白草被颳得折斷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飛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風吹來,千樹萬樹潔白的梨花斗艷盛開。
賞析:
這首詩景色凄美。詩的起首四句特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把人帶入風雪彌漫、景物新奇的境地。冬天,百花藏形匿影,百蟲聲銷跡滅,到處是一片荒涼的景色:衰敗的枯草,凜冽的北風,天空中愁雲密布,大地上冰天雪地。面對此景,人的心境應該是惆悵、凄苦的,然而詩人卻能別出心裁,筆鋒一轉,把這令人凄清的雪花化為春日之梨花,給全詩增加一點亮麗的色彩。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翻譯:
春風拂過,又把江南岸的每一個角落吹的翠綠,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呢?
賞析:
前一句為千古名句,點出了時令已經是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用疑問句式表現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思念家園的心情。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翻譯:
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
賞析:
「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是十分有名的詩句,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把春風比作剪刀?本句將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範之作。
1.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蘇東坡.)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3.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白居易)4.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蘇東坡)5.紅袖織凌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李商隱)6.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杜牧)7.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8.舊山雖在專不關身,且向長安過暮春。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無名氏《雜詩》)9.啟朱唇、金風桂子,喚殘夢、微屬雨梨花。
(《玉蝴蝶》)。
東欄梨花(北宋·歐陽修)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譯——
盛開的梨花吐著淡淡的白,柳樹的枝條泛著濃濃的青翠。當柳絮飛揚的時候,也呼應著那潔白的梨花布滿全城。我悵然的心緒一如東欄似雪般梨花,兀自清凈著,卻能將這紛雜的俗世,看得那麼透徹而清明。
這是一首觸景傷情、應景釋懷的詩作。作者因所見梨花的盛放、柳絮的紛飛,而感嘆人生短暫,春光易逝的悵然之緒。同時,更流露出詩人能夠從容地從失意中走出來,淡對人生、胸襟坦盪、自凈出塵的凜然風骨。
原詩: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
人生看得幾清明。
作者: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分為唐二家和宋六家)】。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也有學者認為是蔡京)並稱「宋四家"。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翻譯:
梨花開著淡白色的花朵,柳葉呈現出深青的顏色,
在柳葉飛舞時,梨花也在滿城開花。
東面柵欄邊的一株梨花,使我無比惆悵,
看看一次人生中又有幾個這樣美妙的清明時節呢。
賞析: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這一對比,景色立刻就鮮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動態描寫:滿城飛舞的柳絮,真是「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春意之濃,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來。
柳絮飄飛,梨花亦開遍了一城的雪白這里更加強調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萬紫千紅,花團錦簇,如錦綉般的大地——但是這里單只描寫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襯),更著眼於自己家門口東欄邊的一株梨花——它愈開得熱鬧,愈引人惆悵——到這里,此詩的獲烈特色完全顯現出來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強烈的白色這引起人共鳴的主要關鍵所在,任何人面對如此一幅畫面,也會稍然為之動容:
東坡此詩似傷春而實未傷春,一點也沒有頹廢衰颯的調子,只是純美的欣賞與人生哲理的透視。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感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抒發了詩人淡看人生,從時失意中得到解脫的思想感情)讓人們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文章開頭對梨花的描寫,是實寫。
皎潔的月光,白色的梨花,朦朧的梨樹林,構成了清新宜人的境界。這里以細膩有致的筆墨描寫美麗潔白的梨花,決不是隨意點染的閑筆,也不是孤立地描摹自然風光。
不僅揭示了「梨花」和人家的關系,還象徵了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文章第二次對梨花的描寫是虛寫,「我」在睡夢中見到哈尼族小姑娘在梨花叢中唱歌。
在這里以花寓人,人花合一,不僅為全文形成了濃重的抒情氛圍,而且賦予未出場的主人公以鮮明美好的形象。第三次描寫梨花是在文末,也是實寫,看著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想起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
文章戛然而止,寓情於景,梨花象徵的是雷鋒精神,開遍天涯海角。查看全部7個回答 美度 百年瑞士製表工藝-瑞士美度表Mido中國網站 美度,美度手錶致力於開拓創新與設計美學和功能性相結合。
點擊中國網站查看更多。瑞表企業管理(上海)..廣告 主頁︱廣州維修服務中心_萬菱匯國際中心 美度·北京·上海·廣州維修中心位於廣州天河區天河路萬菱匯國際中心A塔7層703室。
尋找維修中心_用戶手冊_享受我們的專屬服務_保養您的腕錶。上海訊菁通訊設備有..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賞析驛路梨花200字 《驛路梨花》描寫梨花的句子賞析: 1、"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多麼美麗的一片梨樹林啊……藉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樹林里走著……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飄落在我們身上"。
賞析:以自然環境美烘托出不平常的小屋。把讀者帶入優美的意境之中。
2、"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著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 賞析:著意於以自然美襯託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和人物相映生輝。 3「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
賞析:文章結尾的引用語「驛路梨花處處開」,引用古詩詞托物寓意,妙語雙關。這"梨花"是邊疆潔白盛開的花,是哈尼小姑娘梨花,更是雷鋒精神的象徵。
以梨花的自然美,來烘託人物心靈的美。15 瀏覽2222019-06-02 《驛路梨花》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並賞析"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多麼美麗的一片梨樹林啊……藉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樹林里走著……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飄落在我們身上"。
賞析:以自然環境美烘托出不平常的小屋。把讀者帶入優美的意境之中。
50 瀏覽9232018-05-07 驛路梨花中有哪些景物描寫並賞析 《驛路梨花》描寫梨花的句子賞析: 1、"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多麼美麗的一片梨樹林啊……藉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樹林里走著……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飄落在我們身上"。賞析:以自然環境美烘托出不平常的小屋。
把讀者帶入優美的意境之中。 2、"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著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賞析:著意於以自然美襯託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和人物相映生輝。
3「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賞析:文章結尾的引用語「驛路梨花處處開」,引用古詩詞托物寓意,妙語雙關。
這"梨花"是邊疆潔白盛開的花,是哈尼小姑娘梨花,更是雷鋒精神的象徵。以梨花的自然美,來烘託人物心靈的美。
《驛路梨花》標題出自陸游的《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
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
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
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
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創作背景: 紹興三十一爭(1161)九月,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
十一月,虞允文指揮宋軍大敗金兵於採石磯。不久完顏亮為其部下所殺,金兵被迫撤退。
十二月,知均州武鉅派鄉兵總轄杜隱北進,曾一度收復西京洛陽。這時陸游在杭州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聞報興奮不已,揮筆喜賦此詩。
53 瀏覽30092019-03-28 驛路梨花找出梨花描寫的句子並賞析?《驛路梨花》,現已成為初一上學期的語文第九課。「驛路梨花」出自陸游《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
原意為可以預料到來年寒食節,祭掃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將通過梨花盛開的驛道而到達洛陽。《驛路梨花》贊美西南少數民族人民學習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就像潔白的梨花,開遍神州大地。
(1)雪作肌膚玉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驛路梨花」極富詩意,梨花潔白如雪,香氣四溢。想到梨花,我們就會想到純潔和美麗,想到梨花,我們就會感到一股撲面的春的氣息。
梨花在文中出現了三次,每次都有不同的象徵意義。 2、文章開頭對梨花的描寫,是實寫。
皎潔的月光,白色的梨花,朦朧的梨樹林,構成了清新宜人的境界。這里以細膩有致的筆墨描寫美麗潔白的梨花,決不是隨意點染的閑筆,也不是孤立地描摹自然風光。
不僅揭示了「梨花」和人家的關系,還象徵了在困境中看到希望。 3、文章第二次對梨花的描寫是虛寫,「我」在睡夢中見到哈。
2. "雪作肌膚玉作容,不將妖艷嫁東風."的詩名
「雪作肌膚玉作容,不將妖艷嫁東風。」出自金代詩人雷淵作品:
雪作肌膚玉作容,不將妖艷嫁東風。
梅魂何物三春在,桃臉真成一笑空。
雨細無情添寂莫,月明有意助豐融。
相如病渴妨文賦,想像甘寒結小紅。
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平水韻「一東」部的七律。標題是《梨花得紅字》,這是寫梨花的詩,估計是幾個文人一起游覽觀賞梨花時候的作品。幾個朋友一起,一起分韻字,做游戲。雷淵分了個「紅」字,因此才會寫一首「一東」部的七律作文字游戲。
所以這就是一首寫梨花的游戲作品,字詞也算精妙,但是沒有什麼意義。
3. 求雷淵的「雪作肌膚玉作容,不將妖艷嫁東風。」的全詩、詩名及解釋
(詠池上梨花):「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溫庭筠有詩雲:「 梨花雪壓枝,鶯囀柳如絲。」雷淵贊梨花:「雪作肌膚玉作容,不將妖艷嫁東風。」張建描寫梨花初綻為「嫩苞開破雪搓球」,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以「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 贊美梨花。而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則從另一個角度把飛雪比作梨花:「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雪喻花,以花喻雪,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更妙的是「花開白雪香」,古人曾把雪與梅花作過對比,說「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如將梨花與雪、梅相比,梨花既不遜雪之白,也不輸梅之香了。
清代文學家李漁贊曰:「雪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間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讀古人梨花詩,便覺有清香從紙上飄出,清涼怡人——「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冷艷全欺雪,余香乍入衣」(邱為);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華。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陸游)
「梅花雪,梨花月」,月下梨花,更有一番風韻。「一樹梨花一溪月」——在皎潔的月光之下,在潺潺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樹梨花簡直像縹緲的仙子一樣可愛;梨花入月,月光化水,是流不盡的溫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院子里梨花盛開,月光如水;池塘邊柳絮輕漾,春風和煦,是何等的良辰美景!「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雲滿衣裳月滿身,輕盈歸步過流塵」——夜色朦朧,星月臨空,梨花似月若雲在春風中輕盈舞,偶有花瓣飄落,好似月光在閃爍,月色與梨花完全融合在一起了。這是一種多麼美妙的境界呀!怎不令人心馳神往,陶然怡悅,嘆為觀止!
4. 雪作肌膚冰作骨,水中明月鏡中花。誰知道這兩句的意思
前一句形容美人之絕色,後一句寫美人之不可得。意思就是:美人如花隔雲端…沒你的份!
5.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的意思
這是紅樓夢第三十七回 《秋爽齋偶結海棠社 蘅蕪苑夜擬菊花題》的
「於是先看探春的稿上寫道是:
【詠白海棠限門盆魂痕昏】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謂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這兩句話字面是說如果拿美玉來比擬白海棠的精神風韻,卻比不上它那高潔,它潔白無瑕,好像雪堆就了海棠的肌骨一般,讓人不禁為之銷魂。
暗喻則是說黛玉生性高潔,重在靈魂,猶如美玉一般,是心靈的純美;寶釵肌膚勝雪,重在肉體,是世俗的愛戀。
6. 《紅樓夢》中「花為腸肚,雪為肌膚」什麼意思
「花為腸肚,雪為肌膚」的意思:形容女子膚色如雪,美麗,漂亮。
詳析:「花為腸肚,雪為肌膚」出自《紅樓夢》六十九回:那尤二姐原是個花為腸肚雪作肌膚的人,如何經得這般磨折,不過受了一個月的暗氣,便懨懨得了一病,四肢懶動,茶飯不進,漸次黃瘦下去.「花為肚腸,雪為肌膚」說明尤二姐冰肌雪膚,花容月貌,是個大美女。
7. 「雪作肌膚玉做容」——司馬相如的糖尿病,現在誰都知道了
「雪作肌膚玉作容」出自金代詩人雷淵的《梨花得紅字》:
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平水韻「一東」部,首句押鄰韻「二冬」部的孤雁出群格七律。
作者是南宋時期的金國良臣、詩人雷淵,生活在金宣宗時期。我們不要錯誤地認為只有南宋人才懂格律詩詞,其實金人、遼人精通漢文化也蔚然成風,更何況國家征戰、屬地不斷變化,生活在這些戰亂之地的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雖然國別發生變化,文化卻一脈相承,甚至更加昌盛。就好像辛棄疾,按照地域劃分,其實是個金人,但是他不但文治武功,還一心向宋,所以起義南投,到南宋當官。
即使在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就已經有大量的少數民族漢化,接受了中原文化。而且當宮體詩流行,南朝盡是靡靡之音的時候,反倒是北朝的儒學、文風更加開闊大氣,更有正統風范。
所以金人寫出嚴謹格律詩就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了,而且我們通過標題就知道,這還只是文人之間的游戲活動。也就是純粹是玩玩,並不是認真的文藝創作。
《梨花得紅字》,「梨花」,是這次賽詩的主題。「得紅字」,代表著雷淵在這次賽詩中抓鬮抓到了「一東」部的紅字,限定了寫詩只能使用「一東」部,並且必須出現「紅」字。至於是不是一定要出現在句尾,就不知道當時的游戲規則了。
既然是寫梨花,首句起筆自然是描寫梨花形貌,雷淵在這里是使用了擬人的手法,「雪作肌膚玉作容」是形容比喻梨花的美女。
因此這就是美女形象的描寫,形容美女的肌膚像雪一樣白,容貌像溫潤的白玉一般。
這里雖然是用來寫梨花,但實際上是寫美女,然後將梨花擬人成美女,才會有對句「不將妖艷嫁東風」。是女人,才會有嫁娶之說。
所以,這就是寫女人美貌的詩句,詩意除了美好之外,並無他意,現在我們使用這句詩也是用來形容美女。
「雪作肌膚玉作容,不將妖艷嫁東風。」
梨花女神玉容雪肌,艷光四射,不會隨那東風凋零。
「梅魂何物三春在,桃臉真成一笑空。」
頷聯卻跳開不再將筆墨用於梨花,去寫梅花、桃花了,但是寫梅、桃的目的,還是為了贊美梨花的當時盛放。
時入三春,那冷傲的梅花早已不再,桃花笑顏業已成空,只有梨花正當季節,肆意嫵媚。
「雨細無情添寂莫,月明有意助豐融。」
頸聯從外部條件入手,寫梨花為什麼會這么美。
春雨細細,平添一份孤獨的寂寞,月華普照,讓你顯得更加豐潤飽滿。
寫到這里,不知道大家感覺怎麼樣,個人讀起來,頗有些現代詩飽滿情感輸出的味道。這首作品如果說是現代人寫的仿古格律詩,是沒有問題的。或者換個說法,這種表達方式的格律詩,很像我們現代格律詩人的風格。
從方方面面來進行描寫,特別是使用梅、桃對比的修辭方式,都很現代化。
但畢竟是一首古詩,雖然修辭逐漸進步,但是尾聯一下子就把寫法收了回去。很明顯就是尾聯如果不解釋,就比較難懂了。
因為雷淵在這里展開想像地將了幾個典故糅雜在最後一聯中,不僅需要知典,還要知道他為什麼會如此用典,就能會心一笑。而這種婉轉、含蓄,正是古詩詞的獨有特色。
「相如病渴妨文賦,想像甘寒結小紅。」
「相如病渴」是個成語,是說司馬相如有糖尿病,古時候叫消渴病,他多次以這個病為借口推辭出仕而閑居,對仕途官爵不感興趣。但是雷淵用在這里,卻是說司馬相如啊,因為這個消渴症,導致賦都寫不好。
司馬相如是漢朝最頂級的賦作家,他因為飢渴病寫不出好文章,該如何是好?
看著這滿樹梨花,想像著山梨熟了,甘甜冰涼美味,正是望梨解渴。
「結小紅」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指山梨結果,大概是當時紅梨這個品種比較多見,不像咱們今天吃的都是水分、糖分滿滿的大白梨、白梨,這都是擇優培育之後的品種。古時大都是野果,山梨結果就是紅色的,而且並不大,所以才有「結小紅」之說。
其實「結小紅」也是有出處的,並非雷淵為了套韻字「紅」而生造。
尾聯就從滿樹梨花招搖,進入司馬相如的想像,實際上司馬相如的渴望,也是詩人的想像。通過用典,一層套一層的想像,點出梨樹不僅花好看,果實還甘甜入心。
從文字修辭來說,前幾聯都很漂亮,手法新穎(就當時而言),但是要講真正的古詩思路,最後一聯的用典和構思才算是回到了正軌——不過就整體詩意來說,雖然由實入虛,但還是落在梨樹上,並沒有更多的個人情感注入。
所以整首詩給人的感覺就是寫梨花寫得挺好,但也就意盡於此,除了思考一下司馬相如的糖尿病和杜甫的《雨晴》之外,並沒有真正發人深思的意象發散,意境也並沒有更進一步。
不過他還是為我們貢獻了寫美女的名句,「雪作肌膚玉作容」,我們以後要贊揚美女,直接拿來套用就行,多好。
8. 白梨花和藍梨花的花語是什麼
梨花的花語是純真,代表著唯美純凈的愛情,但是也有諧音「離別」的意思。梨樹只有白花,藍花是白色梨花塗染的一種,花語是相同的意思。
梨花的花語:
1、純情
梨花的花瓣是潔白無暇的,就使其有著純情的花語含義,代表了一種純潔的情感。可以將其送給未經世事的女孩,表示女孩就像是潔白的梨花,有著一種純情的感覺,希望其能永遠純情可愛。
2、純真的愛
其實在梨花的花語含義中,還有著純真的的愛的含義。它意味著戀人之間的愛情是純真的,就像是梨花一樣神聖潔白,可以將其送給自己愛的人,表示你是我心中最純真的存在,我會永遠真心的愛你。
3、永不分離
在梨花的花語及象徵意義中,它還有著永不分離的意思,可以將其送給自己不願與之分離的愛人,表示我將會永遠和你在一起,此生此世都不會和你分離,是一種相愛永遠的美好承諾。
(8)雪作肌膚玉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梨花冰身玉膚,凝脂欲滴,嫵媚多姿,應該是柔的化身;梨花,抖落寒峭,撇下綠葉,先開為快,獨占枝頭,她是剛和柔的高度統一。
梨花冰身玉石皮,肥而滴,迷人迷人,應該是柔軟的化身;梨花,擺脫寒冷,蹲在綠葉下,先快開,壟斷樹枝,高度和諧柔和。
然而,雖然梨非常好看,但它們並沒有種植在中國古代家庭中最重要或最顯眼的地方。因為人們過去常常注意吉祥,梨子是白色的,而「梨子」則是「關閉」。離散,所以死者認為不吉利的象徵。
9. 冷艷欺雪香入衣——詠梨花古詩詞賞析(上)
冷艷欺雪香入衣
——詠梨花古詩詞賞析 (上)
王傳學
梨樹原產於我國,遍布於南北各處,至少在周秦時代,就開始人工栽培了。梨為薔薇科落葉喬木,仲春時節開花,同時發葉。花瓣六齣,色純白,高潔素靜,清香淡雅,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更得文人的青睞。
梨花潔白如雪,開時春光明媚,微風和煦,又宜於月下觀賞,一花便占盡了風花雪月四種自然界的美麗景象,可說是雅到了極點,美到了極致。詩人詠梨花時,也多從這些地方下筆,且各具巧思,各展文采。
梨花純白如雪,開花時有綠葉托襯,更顯現其素潔淡雅。南朝•齊詩人王融《詠池上梨花》說:「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唐代詩人李白《雜曲歌辭·宮中行樂詞》中寫道:「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五代詩人溫庭筠也有詩:「梨花雪壓枝,鶯囀柳如絲。」這些詩句都表現了梨花潔白如雪、清香怡人的美感。
唐代詩人的邱為《左掖梨花》,描寫梨花,神形兼備:
冷艷全欺雪,餘香乍入衣。
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
一千三百多年前暮春的一天,唐朝皇宮大明宮麟德殿左側(即左掖)的門下省(古時候的一個高層辦公機構)庭院中的梨花盛開,花片如雪,香氣濃郁。王維、皇甫冉、丘為三位詩人辦完公務,便以《左掖梨花》為題,即興吟詩。王維吟道:「閑灑階邊草,輕隨箔外風。黃鶯弄不足,銜入未央宮。」皇甫冉吟道:「巧解迎人笑,偏能亂蝶飛。春風時入戶,幾片落朝衣。」丘為吟道:「冷艷全欺雪,餘香乍入衣。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讀了丘為的詩作後,皇甫冉情不自禁地稱贊道:「丘老此詩,真得梨花之神,高出我輩之上。」王維也是甘拜下風。要知道,王維可是以五言詩見長,詩名遍天下的著名詩人!
丘為的《左掖梨花》詩之所以勝出,全在描寫的神形兼備。王維和皇甫冉的兩首詩描寫的對象特徵不明確,詩題是詠梨花,但要說成是詠杏花、詠桃花,都未嘗不可。而丘為的詩就不同了,它 抓住了梨花的色、香、姿等特徵,表現了梨花的內在品質和外在美。
此詩起句的重筆落在「冷艷」二字上,「冷」字寫出了梨花的冰肌玉骨,透出了一股逼人的凜然之氣。以「冷」修飾「艷」,寫出了梨花的潔白晶瑩,明麗脫俗,也就自必勝過平凡的白雪了。這句中的「白雪」既是比喻,更是襯托,襯托出了梨花超凡脫俗的美質。雪花的潔白似乎無物可比,連梅花也比不上,可詩人認為梨花的白就超過了雪花。也許這是詩人的偏愛所致,但是梨花的清高與超然,到底是一見陽光就會融化的雪花所不能及的。詩人或許這樣想,因為梨花太純潔,太潔白,所以給人冷漠的印象,但這正是它可貴的地方,如果它讓人覺得孤高了,那麼它散發的幽香應該能彌補吧。承句稍稍變換了角度,從比較靜觀地觀察,到物我更深一層地交融。微風過處,那若有若無的清新花氣,驀地飄進衣巾,彷彿花香亦有情。梨花這樣的芬芳多情,因此詩人要寄語春風,莫讓梨花自開自落、悄無聲息,請把它吹向皇宮的玉階去。
此詩里用梨花的潔白形容詩人自己清廉的品德,用象徵的手法表露了自己希望受到重視的心情。梨花的潔白人們素有所聞,梨花的清香在北方人也不陌生。左掖梨花,皇宮里的梨花,用來形容詩人,非常恰當。
唐代詩人武元衡也寫有一首《左掖梨花》:
巧笑解迎人,晴雪香堪惜。
隨風蝶影翻,誤點朝衣赤。
詩的首句將梨花比作面帶微笑的美人,清晨迎接大臣們上朝。她潔白如雪,香氣飄逸,真值得人憐惜。她像蝴蝶因風飛舞,有的誤落在大臣們的朝衣里。詩人將殿前的梨花寫得輕盈靈巧,美艷動人,富有情趣。
唐代詩人令狐楚的《雜曲歌辭·宮中樂》,贊美梨花的潔白勝過白雪:
柳色煙相似,梨花雪不如。
春風真有意,一一麗皇居。
詩的意思是:柳樹的青翠顏色和煙霧相似,梨花的潔白連白雪也比不上。春風真是有情意,讓柳色梨花裝扮著皇宮,使春天的皇宮顯得更加美麗。
唐代詩人司空圖在《楊柳枝壽杯詞十八首》(其十七)寫道:
大堤時節近清明,
霞襯煙籠繞郡城。
好是梨花相映處,
更勝松雪日初晴。
詩中展現了清明前後的大堤美景:天上的雲霞襯托著樹蔭環繞著郡城;梨花綻放潔白燦爛,更勝過雪天初晴的雪松。寫出了江南春天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勝似傳說中的仙境。詞人用淡雅的筆墨,傳達出人間春色的無限情韻。司空圖詩宗王維山水隱逸之風,清新自然,雅潔可愛。
唐代詩人溫庭筠的《嘲三月十八日雪》,寫雪伴梨花,別有情意:
三月雪連夜,未應傷物華。
只緣春欲盡,留著伴梨花。
暮春三月一連下了幾夜的大雪,應當還沒有損害春天的美景。只因春色即將逝去,就讓白雪留在枝頭妝點梨花的盛開吧!詩人筆下的三月白雪很有情意,不僅未傷春景,反而裝扮梨花,更襯託了梨花的潔白。
溫庭筠另一首《太子西池二首》(其一)中說:「梨花雪壓枝,鶯囀柳如絲。」梨花似雪壓滿枝頭,黃鶯在新抽的柳葉中婉轉啼唱。描繪的西池春光自然和美。
再看宋代詩人黃庭堅《壓沙寺梨花》:
壓沙寺後千株雪,
長樂坊前十里香。
寄語春風莫吹盡,
夜深留與雪爭光。
北宋時的壓沙寺位於河北大名府府衙的西南側,前有壓沙寺,後有長樂坊,中間是梨園,種有上千株梨樹。梨樹間建有許公亭和雪香亭。詩中描繪了壓沙寺後的梨園千株梨樹花開似雪,使得長樂坊前十里長街飄著清香。詩人希望春風不要把梨花都吹落,留在樹上好在夜裡與白雪爭光。詩人對壓沙寺的梨花贊賞有加,非常喜愛。
梨花是白的,月光也是白的。月光下的梨花,晶瑩剔透,意境極為幽美,故詩人常將梨花與月光放在一起描寫。如宋代詩人朱淑真《梨花》詩曰:「冷艷未饒梅共色,靚妝長與月為鄰。」梨花與美花共色,與月光為鄰,寫出了梨花的冷艷潔白之美。宋代詩人周密詩《春夜》中「分咐梨花管月明」,表示孤獨的女主人公全無心緒去欣賞梨花夜月的美景,卻不直說,而是含蓄地寫道:就拜託梨花來照管月光罷,別有情趣。
「梅花雪,梨花月」,月下梨花,自有一番風韻。「一樹梨花一溪月」(唐無名氏《雜詩》)在皎潔的月光之下,在潺潺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樹梨花簡直像縹緲的仙子一樣可愛;梨花入月,月光化水,是流不盡的溫柔。北宋詩人韓琦的詩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柳絮二闋》),寫院子里梨花盛開,月光如水;池塘邊柳絮輕漾,春風和煦,是何等的良辰美景!
唐代詩人殷璠《梨花》詩曰:
雲滿衣裳月滿身,
輕盈歸步過流塵。
五更無限留連意,
常恐風花又一春。
夜色朦朧,星月當空,梨花在輕風中微微起舞,好似月光在閃爍,月色與梨花融為一體。詩人將梨花比作體態輕盈的無邪少女,流連以至五更,擔心風花一過不能再。歌頌了梨花冷艷孤潔的品性。
再看元代真人丘處機的《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上闋:
春遊浩盪,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上片寫梨花開放的時間、風姿、周圍的環境。前兩句點出梨花開於晚春的寒食節前後,「春遊浩盪」表明是芳草萋萋、漫天飛花的暮春季節。「白錦」二句,以白錦和白雪比喻梨花的潔白無瑕與香花爛漫的盛開模樣,形象真實而鮮明。「靜夜」至片末,寫梨花開放的環境,暮靄沉沉天地闊的靜夜裡,梨花悄悄地綻放在月光融融的夜色中。「冷」字,生動地烘托出寧靜、微寒的夜景,人間與天上都溶浸在皓月與花色交織而成的氛圍中,月光皎潔、花似雪明,給人一種高潔、脫俗的感受。
詩人詠梨花,喜用「雪香」或「香雪」等詞句,來突出其既潔白如雪,又清香宜人的品格。如宋代詩人韓琦《梨花》詩:「回頭香雪即成堆」,突出了梨花潔白芳香的特徵。
再看宋代詞人王十朋的《點絳唇·雪香梨》:
春色融融,東風吹散花千樹。雪香飄處,寒食江村暮。 左掖看花,多少詞人賦。花無語。一枝春雨。惟有香山句。
在春光融融的三月,春風吹得無數鮮花零落飄散。寒食前後,梨花雪香飄舞,江村日暮。下片用「左掖梨花」的典故,說明梨花自古以來就受到文人的青睞。接著詩人化用「梨花一枝春帶雨」,用「一枝春雨」來描繪梨花,使人自然地由「雨中梨花」聯想到雪膚花貌的絕代佳人楊玉環,更增添了梨花美的內涵。
再如元人詞人同恕的《鵲橋仙·韋國器約賞梨花》:
鶯鶯燕燕,蜂蜂蝶蝶。酒債幾時還徹。韋郎又約醉梨花,對一樹、玲瓏香雪。 盈盈脈脈,翻翻折折。小雨朝來乍歇。一年最是好光陰,算只有、清明三月。
詞人與好友在梨花下面飲酒,面對這一樹玲瓏剔透、潔白如雪、清香宜人的梨花,不由得陶醉其間,痛飲而醉。
金國詩人雷淵贊梨花:「雪作肌膚玉作容,不將妖艷嫁東風。」(《梨花》) 梨花如冰雪肌膚的容顏盛放於春天,卻沒有春天桃李的妖艷。梨花與桃花開花時間大致相連接,在詩人的眼裡,桃花雖然美麗妖艷,總不及梨花的素潔高雅。
唐代詩人錢起的《梨花》,借桃花作比,贊美梨花的素潔淡雅:
艷靜如籠月,香寒未逐風。
桃花徒照地,終被笑妖紅。
梨花清淡素雅,潔白如「籠月」,別具風采,古有「淡客」之稱;而桃花的艷紅之色頗有艷冶輕佻之嫌,顯得不夠莊重,故常被人譏笑,綽號「妖紅」。不無貶義。詩人將桃花與梨花作對比,贊美梨花的素潔淡雅。梨花素凈淡雅如月光籠罩,清香無意間隨風飄散;而桃花嬌紅映著大地卻是徒勞,妖艷而被人嘲笑為「妖紅」。詩人借桃花對比,表達出對梨花素雅之美的喜愛。
再看唐代詩人韓愈的《聞梨花發贈劉師命》:
桃溪惆悵不能過,
紅艷紛紛落地多。
聞道郭西千樹雪,
欲將君去醉如何?
此詩為永貞元年春在陽山作。劉師命為詩人的好友。
詩人對好友說:我欲同你往桃溪去觀賞桃花,可是那裡的桃花紛紛飄落難於觀賞。聽到城外西邊有大片梨花開得潔白如雪,我同你去醉賞梨花可好?
詩人將紅艷桃花的紛紛落地與梨花的繁花似雪對比,寫出梨花盛開時的潔白、繁盛之貌,形象地展現出春天千樹梨花怒放的美麗景象。
再如宋代詩人黃庭堅的《次韻梨花》:
桃花人面各相紅,
不及天然玉作容。
總向風塵塵莫染,
輕輕籠月倚牆東。
詩中說桃花紅艷和美人的面容一樣美麗,但比不上梨花天然素顏,潔白如玉。雖然處在風塵之中,但不被風塵所染,被月光輕輕籠罩靜立在牆邊。詩人用桃花的紅艷來反襯梨花的清新淡雅,贊美梨花不被風塵所染、嫻靜素雅的高尚純潔。
南宋詩人陸游《梨花》詩曰:
粉淡香清自一家,
未容桃李占年華。
常思南鄭清明路,
醉袖迎風雪一杈。
詩中贊美梨花滿枝粉白淡雅,清香四溢,自成一家,那裡容得桃李來占據春天的芳華。詩人常常想到在抗金前線的南鄭,在清明時節見到的那一樹梨花,潔白似雪,迎風搖擺。詩人獨贊梨花,貶斥桃李,這是因為梨花曾在抗金前線伴隨詩人,使詩人終身難忘。
詩人多用雪喻梨花,以突出梨花的潔白。也有用梨花作喻體,比喻白雪,別有情味。如唐代詩人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梨花喻雪,神奇美妙:
北風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塞外苦寒,北風一吹,大雪紛飛。詩人以「春風」使梨花盛開,比擬「北風」使雪花飛舞,極為新穎貼切。「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夜之間,竟變成了異樣的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這玉樹瓊枝、千姿百態的冰雪世界,卻像是醉人的芬芳燦爛的江南春色。「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意境,頗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見過梨花盛開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團一團,花團錦簇,壓枝欲低,與雪壓冬林的景象極為神似。春風吹來梨花開,竟至「千樹萬樹」,重疊的修辭表現出景象的繁榮壯麗。詩人將春景比冬景,尤其將南方春景比北國冬景,幾使人忘記奇寒而內心感到喜悅與溫暖,著意、造境俱稱奇絕。要品評這詠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個成語——「妙手回春」。
這句雖是用梨花喻寫雪景的,但也道出了那千萬樹梨花盛開時的如雪美景。
再看唐代詩人呂岩《劍畫此詩於襄陽雪中》:
峴山一夜玉龍寒,
鳳林千樹梨花老。
襄陽城裡沒人知,
襄陽城外江山好。
詩人寫峴山一帶夜裡天氣寒冷,大雪像玉龍一樣飛舞。樹林一片潔白,像千萬樹梨花盛開。展現了襄陽城外的美麗雪景。
唐代詩人杜牧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桿?」(《初冬夜飲》)也是以梨花喻雪,寫台階下的積雪象是堆簇著的潔白的梨花,使寒冷的冬天增添一點暖意,更激起詩人的思鄉之情。
杜牧有一首《鷺鷥》,用梨花喻鷺鷥羽毛的雪白:
雪衣雪發青玉觜,
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
一樹梨花落晚風。
鷺鷥全身羽毛雪白,如穿著一件雪白的絨衣,襯托著青玉般的長嘴,漂亮極了。 它們成群結隊的在溪中捕食魚蝦,潔白的身影在清澈的水中盪漾。 一旦驚動了它們就會遠走高飛的離去,在青山映存下,姿態是那麼的優美,正像那滿樹的梨花在晚風中飛盪!
這首詩分別從個體、群體、近景、遠景等不同的角度來刻畫鷺鷥的形象,描繪出鷺鷥的優美姿態。三、四兩句,以遠方碧山為襯,用梨花作喻,境界尤為開闊。
唐代詩人韓偓《青春》詩雲:「櫻桃花謝梨花發,腸斷青春兩處愁。」此詩寫詩人對年輕時遇到的一位佳人的懷念。他想像佳人如櫻花般的容顏隨著歲月的流逝已經老去,頭發也如那開放的梨花點點斑白。青春啊,回想起來讓人愁斷腸。詩中以梨花發喻青春易逝,青絲變白,形象生動。
梨花以白色為正宗,也有別種紅梨花。如宋代詩人歐陽修的《千葉紅梨花》:
紅梨千葉愛者誰,
白發郎官心好奇。
徘徊繞樹不忍折,
一日千匝看無時。
夷陵寂寞千山裡,
地遠氣偏時節異。
愁煙苦霧少芳菲,
野卉蠻花斗紅紫。
可憐此樹生此處,
高枝絕艷無人顧。
春風吹落復吹開,
山鳥飛來自飛去。
根盤樹老幾經春,
真賞今才遇使君。
風輕絳雪樽前舞,
日暖繁香露下聞。
從來奇物產天涯,
安得移根植帝家。
猶勝張騫為漢使,
辛勤西域徙榴花。
夷陵即今宜昌市,唐宋時尚屬偏遠之地,紅梨花雖好,卻無人眷顧,只能自開自落。如能把它移植到帝都,其功德當不在張騫從西域引進石榴之下。詩人此時遭讒被貶夷陵,紅梨花的遭遇,引起了詩人濃郁的身世貶謫之感。
宋代詩人司馬光《和道矩紅梨花》詠的也是此花:
繁枝細葉互低昂,
香敵酴醾艷海棠。
應為窮邊太寥落,
並將春色付穠芳。
紅梨花枝繁葉茂,錯落有致,香過酴醾,艷於海棠,只因為邊地太荒寒寂寥,梨花才用自己的芬芳和艷麗來裝點春色。詩人借紅梨花裝點邊地春色,表現了自己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