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非洲野薑作用
食用價值
野薑花苞,可直接切絲炒食,或與辣椒共泡於酸菜壇中製成泡菜。用其配菜色澤美觀、風味獨特,食味特別,香味濃郁,回味無窮,不少消費者對其情有獨衷。
葯用價值
1、據《本草綱目》記載,野薑不僅可作為蔬菜食用,有活血調經、鎮咳祛痰、消腫解毒、消積健胃等功效,對治療便秘、糖尿病有特效,具有較高的葯用價值。
2、野薑含有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和豐富的纖維素,所含纖維素還是一種不產生熱能的多糖營養物質,經常食用,有利於保持消化道通暢,維持正常的排便功能,可治療便秘,消積健胃,對於糖尿病有特殊功效。因此,野薑是一種食葯兼用的純天然膳食纖維食品。
3、野薑原屬野生,經受惡劣條件的磨煉,生命力極強,基本上沒有病蟲害,一般無須使用農葯,是真正的無公害綠色食品。可用其製成的罐頭、泡菜、飲料等供給市場。
4、含α-蒎烯、β、蒎烯、β-水芹烯。用於外感風邪所致的失音;感冒風寒或肺寒所致的咳嗽、氣喘;婦女血滯經閉,或月經延後;跌打損傷,或腰腹冷痛;瘰癧,口舌生瘡等。
(1)溪水魚老薑精油多少錢一瓶擴展閱讀
繁殖方法
姜不用種子繁殖,而用姜塊進行無性繁殖,所以沒有主根,屬淺根性作物。姜塊種植後,從幼芽的莖部發生數條不定根,其上發生若干條小側根。進入旺盛生長期後還可從薑母和子姜上發生若干條肉質根,這些肉質根也具有一定吸收能力。生薑的莖分地上莖及地下莖兩種。
1、地上莖。生薑的地上莖直立,高60厘米-100厘米。地上莖中有的品種分枝數少,莖稈粗壯,稱疏苗類型,有的品種分枝數多,莖稈較細稱密苗類型。
2、地下莖。生薑的地下莖稱為根莖,既是產品器官,又是繁殖器官。根莖的形成過程是:當種姜發芽出苗後,逐漸長成主莖。隨著主莖的生長,主莖基部逐漸膨大,形成一個小根莖,通常稱為「薑母」。薑母兩側的腋芽可繼續萌發出2-4根姜苗,即一次分枝,其基部逐漸膨大,形成一次姜塊,稱為子姜。
子姜上的側芽繼續萌發,抽生新苗,為第二分枝,其基部膨大形成二次姜塊,稱為孫姜。如此繼續發生第三、第四、第五次姜塊,直到收獲為止,便形成了一個由薑母和多次子姜組成完整的根莖。在一般情況下,生薑的地上部分分枝越多,地下部分姜塊也越多,越大,產量也越高。
生薑的葉披針形,互生,葉片下有革質的葉鞘包著莖部,葉片與葉鞘相連處有一孔,新生葉從此孔抽出。
⑵ 目前我有一瓶甜杏仁油,迷迭香精油,生薑精油,當歸中草葯精油該怎麼使用
這幾個都可以直接使用,你可以用千米葉生薑精油,生薑精油是傳統的保健良方。調和在洗發露中,可去頭風、止頭痛。可用基礎油稀釋按摩來消散瘀血,戰友在用,挺好的,10ml,100多點。
⑶ 生薑都能幹一些什麼
生薑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的新鮮根莖,高40~100cm。別名有姜根、百辣雲、勾裝指、因地辛、炎涼小子、鮮生薑、蜜炙姜。姜的根莖(乾薑)、栓皮(姜皮)、葉(姜葉)均可入葯。生薑在中醫葯學里具有發散、止嘔、止咳等功效。
營養學價值編輯
添加圖冊生薑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為一種芳香性揮發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為姜油萜、水茴香、樟腦萜、姜酚、桉葉油精、澱粉、粘液等。
可食用部分95%。每100g中含能量172kj,水分87g、蛋白質1.3g、脂肪0.6g,膳食纖維2.7g,碳水化合物7.6g、胡蘿卜素170μg、視黃醇當量28μg,硫胺素0.02mg、核黃素0.03mg、尼克酸0.8mg;維生素C
4mg;鉀295mg、鈉14.9mg,鈣27mg,鎂44mg、鐵1.4mg,錳320mg、鋅0.34mg、,鉬0.14mg、磷25mg、硒0.56μg。尚含促進消化液分泌的姜辣素等成分。
6葯用學價值編輯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生薑是治療鹽酸-乙醇性潰瘍的有效葯物,其有效成分為姜烯,具有保護胃黏膜細胞的作用.在芳香健胃生葯中,特別是姜科植物中多含有姜烯等萜類精油成分,是健胃生葯的有效成分之一.生薑煎劑對犬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呈抑制與興奮的雙向作用,
最初數小時內抑制,以後則繼以較長時間的興奮.生薑煎劑(10%)1.2mg/只給大鼠灌胃, 可顯著抑制鹽酸性和應激性胃黏膜損傷,用消炎痛阻斷PG合成後,
生薑的保護作用消失,說明其保護機制可能與促進胃黏膜合成和減少釋放內源性PG有關.
生薑能使胃蛋白酶作用減弱,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增強.生薑可嚴重破壞胰酶中的澱粉酶,使胰酶對澱粉的消化作用顯著下降.還可抑制澱粉酶中的β-澱粉酶,阻礙澱粉糖化.
生薑可作用於交感神經及迷走神經系統, 有抑制胃機能及直接興奮胃平滑肌的作用.利用大鼠小腸還流法對磺胺脒的吸收促進作用進行研究,結果表明:
生薑的水提取物有顯著的吸收促進作用, 增強其生物利用度,充分發揮療效.
生薑浸膏能抑制硫酸銅引起的狗的嘔吐.從生薑中分離出來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亦有止嘔效果, 最小有效量為
3mg,對中樞性催吐葯阿朴嗎啡引起的狗嘔吐及洋地黃引起的鴿嘔吐均無效, 故認為生薑有末梢性鎮吐作用.
家兔經消化道給予姜油酮可使腸管鬆弛,蠕動減退.生薑是驅風劑的一種, 對消化道有輕度刺激作用,可使腸張力、節律及蠕動增加,
有時繼之以降低,可用於因脹氣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腸絞痛.
實驗表明:生薑油對大鼠四氯化碳性肝損傷有治療作用,
能使血清SGPT降低;對小鼠四氯化碳性肝損傷有預防作用,並能降低BSP瀦留量.生薑蜂蜜封存液5ml/kg給大鼠灌胃,
對四氯化碳性肝損傷亦有治療作用,與對照組相比,
血清SGPT和SGOT明顯降低,肝小葉破壞、肝細胞脂肪變性和壞死亦較輕;對60%乙醇所致之大鼠肝損傷同樣有效.
對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作用
生薑醇提取物對麻醉貓血管運動中樞及呼吸中樞有興奮作用, 對心臟也有直接興奮作用.正常人口嚼生薑1g(不咽下),可使收縮壓平均升高1.489
kPa(11.2mmHg), 舒張壓上升1.862kPa(14mmHg).對脈率則無明顯影響.
生薑的水提取物能顯著減少人血小板標記花生四烯酸(AA)生成 TXB2及 PGS 的量,降低 PG 內的過氧化物的形成,
並有強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生薑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製作用.生薑油能明顯抑制小鼠自發活動,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 對抗戊四氮驚厥,鎮痛,
並能降低酵母致熱大鼠體溫.對中樞神經的作用部位是脊髓以上水平,其機制可能與抑制興奮突觸的易化過程有某種聯系.
生薑油0.4ml/kg給大鼠灌胃, 對蛋清性足腫有顯著抑製作用,作用維持5小時,
強度近似阿司匹林300mg/kg;0.25ml/kg給大鼠灌胃,可顯著抑制棉球肉芽腫, 並使胸腺萎縮,腎上腺重量增加,
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與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有關.生薑油0.25~0.4ml/kg灌胃,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腫脹、組胺或醋酸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有顯著抑製作用.小鼠腹腔注射鮮姜注射液
5g/kg 或 10g/kg,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生薑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宋內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均有明顯抑製作用,
其作用與濃度呈依賴關系.尤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製作用最強.生薑根提取物與 HBsAg
作用1~3小時可使HBsAg的P/N值顯著下降,但超過3小時後其下降率不再增加.生薑水浸劑在體外對傷寒桿菌及霍亂弧菌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在試管內對毛癬菌有抑製作用.姜根莖中的姜醇和姜酚具有殺滅軟體動物和殺滅血吸蟲的作用,
可用於治療血吸蟲病.
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 生薑具有抗氧化作用.在肥豬肉中加入5%~10%薑片煮沸1~4小時,可防止豬肉腐敗;用此法煮4小時的肥肉,
其過氧化物值(POV)和硫巴比妥酸值(TBA)與鮮肥豬肉相似;加入20%或50%生薑煮沸4小時的肥豬肉,在30℃的溫度下放置90日,
其POV和TBA幾乎沒有變化.姜的水、乙醇和醚提取物對亞油酸鉀酯的氧化作用也有顯著抑製作用.尚有報告指出,加入活性氧清除劑或姜提取物,
能抑制脂質過氧化引起的DNA損傷;姜提取物亦能抑制活性氧的產生和亞油酸的氧化.
其他作用
生薑泥和生薑浸出液對創傷癒合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生薑汁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細胞生長.在一些抗腫瘤葯物中加入生薑提取物能減輕腫瘤葯物的副作用.生薑在模擬胃液條件下對亞硝化反應有明顯阻斷作用,其抑制亞硝酸合成的有效成分對熱穩定,
在沸水中加熱相當長時間後,仍保持相當強活性.生薑提取物具有抗過敏的葯效, 能防止過敏性休克,預防某些魚類蛋白質引起的蕁麻疹。
選方
生薑瀉心湯《傷寒論》;桂枝湯《傷寒論》;生薑甘草湯《備急千金要方》;當歸生薑羊肉湯《金匱要略》;生薑半夏湯《金匱要略》
用葯禁忌
陰虛內熱及實熱症禁服。
7適用病症編輯膽石症
取大咸梅一個加上少量的薑汁沖熱茶服用,
輕者每日二至三回,重者再取五兩的老薑和2公升的水熬成湯,用來擦拭患部後貼上由(由姜、麵粉、馬鈴薯製成的)姜膏更具效果。
把毛巾放在臉盆內和生薑、醋一齊煮,待醋燒開後取毛巾揉胸部及背部,必要時用紗布將毛巾捆在胸部敷著,但不能綁得太緊。(注意:姜和醋的比例為一比六)。
腫皰
膿瘡時,取磨碎的馬鈴薯和少許薑汁混合成泥狀貼在患部即可消腫,但三歲以下的嬰兒皮膚較敏感不可使用此葯。
腺病質
患者青白色腺病質的兒童只要用熱姜湯擦拭身體即可改善膚色,此法大人也可以使用。
麻疹
取一湯匙量的蘿卜汁、薑汁一、二滴,少許的鹽和砂糖加五倍的溫開水攪拌服用。上述數量是一日份可分三次服用,可以幫助發疹。上述葯方是一歲乳兒的份量,若是五歲份量可以加倍,十歲者可加至四倍,視年齡斟酌之。
慢性腸炎
將老薑片置於袋內煎熬成湯,然後用姜湯坐浴(只限下半身),每次十分鍾,如此可以暖和全身,促進血液循環的暢通,不但可治慢性腸炎對於肚子常出毛病的人也是一大福音,再者,以蘿葡的干葉煎熬而成的汁液加上薑汁來坐浴效果更佳。
風濕症
用薑汁敷上患部後,貼上(由姜、麵粉、馬鈴薯)製成的姜膏,然後用姜油擦拭患部效果更佳。
痛風
病風時,取煎熬蘿卜葉的汁和薑汁混合,然後用來擦拭患部如此可以減輕痛苦。
胃下垂胃弛緩
胃下垂及胃弛緩
胃弛緩即胃壁肌肉鬆弛、
消化系統不良、食慾不振,經常會有打呃(嗝)、嘔心症狀、假使得了此症可取二兩的姜,加三錢的蒼術加以煎熬服用,上述份量是一日份。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大夫開葯方。」「常吃生薑,不怕風霜。」生活中的姜除用作調味劑、小食品外,在美容、保健方面也顯示出它獨特的風味和魅力。
孕婦胃脹氣
孕婦胃脹氣打嗝
原材料:蜂蜜、姜
方法:用涼水把姜洗凈後放在蒜臼里搗碎,將生薑的汁水篦出。然後,取家裡的購買的棗花蜂蜜兩湯匙,將生薑汁和蜂蜜攪拌均勻後,一次性緩緩喝下。大約半個小時後,打嗝症狀就逐漸減輕,一個小時左右,打嗝就停止了。
生薑最好選用新鮮的、汁水多的,使用的蜂蜜是洋槐花蜜,這個方法簡單有效,而且味道還不錯。對於孕婦胃脹氣打嗝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8醫學價值編輯中醫價值
生薑皮性辛涼,治皮膚浮腫,行皮水;生薑汁辛溫,辛散胃寒力量強,多用於嘔吐;乾薑辛溫,溫中煽動寒,回陽通脈,溫脾寒力量大,炮姜味辛苦走里不走表,溫下焦之寒;炮姜炭性溫,偏於溫血分之寒;煨姜苦溫,偏於溫腸胃之寒。生薑辛而散溫,益脾胃,善溫中降逆止嘔,除濕消痞,止咳祛痰,以降逆止嘔為長。
抑制腫瘤
做為必不可少的調味品,生薑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的結構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吃薑還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薑可除「老人斑」。以下是生薑的其他美容功效。
生薑紅茶減肥: 適合於經常手腳冰涼或者處於減肥階段的人士飲用。主要材料有紅茶,生薑和適量的蜂蜜。此茶能增強排泄功能,減肥效果非常明顯的。
生薑紅糖水可祛老年斑: 取適量鮮薑片放入水杯中,用200~300毫升開水浸泡5~10分鍾後,加入少許蜂蜜攪勻當水飲。
生薑紅糖水可抗衰老:
生薑30克,鮮豬肉200克,洗凈切成絲,加調料同炒。需要注意的是,生薑不可一次食入過多,痛腫瘡癤、目赤內熱、便秘或患痔瘡者不宜食用。腐爛生薑中含有黃樟素,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從而誘發肝癌、食管癌等,因而也不宜食用。
開胃健脾
促進食慾
在炎熱的夏天,因為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因而影響食慾,如果飯前吃幾片生薑,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慾。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冬吃蘿卜,夏吃薑」,「飯不香,吃生薑」的道理。
防暑降溫提神
在炎熱的氣溫下吃一些生薑能起到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的作用。對於有一般暑熱表現,如頭昏、心悸、胸悶、惡心等情況的病人,適當喝點姜湯是大有裨益的。中國傳統的防暑中成葯——人丹就含有生薑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腦。
殺菌解毒
消腫止痛
科學研究發現,生薑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對沙門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熱的氣溫下,食品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而且生長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適量吃些生薑可起到防治作用。生薑提取液具有顯著抑制皮膚真菌和殺來頭陰道滴蟲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瘡毒。另外,可用生薑水含漱治療口臭和牙周炎。
防暈車
止惡心嘔吐
吃生薑具有防止惡心、止嘔吐的作用,如果有由於某些運動而引起的「運動適應不良症」,吃點生薑就可以使其驪到緩解。有研究證明,生薑乾粉對因運動引起的頭痛、眩暈、惡心、嘔吐等症狀的有效率達90%,且葯效可持續4小時以上。民間用吃生薑防暈車、暈船,或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效果,因此而有「嘔家聖葯」之譽。
偏頭痛
可用熱姜水浸泡雙手,大約浸泡15分鍾左右,痛感就會減輕,甚至消失。神經衰弱、晚空腹各飲用熱姜水1至2杯,可收到補氣、提神之效。持續下來,對神經衰弱、頭暈、煩躁等症具有良好療效。
消除酒醉
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體內酒精。還可在熱姜水裡加適量蜜糖,讓身體直接吸收,以緩解或消除酒醉。
減輕面部暗瘡
每天早、晚各1次,持續約60天左右,暗瘡就會減輕或消失。此法對雀斑及乾燥性皮膚等亦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防治頭皮屑
用熱姜水清洗頭發,可有效防治頭皮屑掉落。此外,經常用熱姜水洗頭,對禿頭亦有一定治療效果。
緩解腰肩疼痛
將毛巾浸入熱姜水裡然後擰干,敷於患處,反復數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緩解疼痛。
消除腳臭
浸泡時加點鹽和醋,浸泡15分鍾左右,抹乾,加點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具體用法
【製法】生薑:除去雜質,洗凈,用時切厚片。
【備注】
生薑1.生薑用於解表,主要為發散風寒,多用治感冒輕症,煎湯,加紅糖趁熱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預防感冒葯物。生薑發汗作用較弱,常配合麻黃、桂枝等同用,作為發汗解表輔助的葯品,能增強發汗力量。
2.生薑汁:將生薑洗凈後打爛,絞取其汁入葯。性味辛微溫。有化痰、止嘔的功效,主要用於惡心嘔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為三滴至十滴,沖服。
3.生薑皮:即生薑的外皮。性味辛涼。有利尿消腫之功效,適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為五分至一錢五分,煎服。另外,生薑皮有清除或抑制「青春痘」的作用。方法:睡前凈面後,用筷子的棱面刮下洗凈的生薑姜皮,貼在痘痘上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姜皮一定要薄不帶姜肉,貼時姜皮的新面向內。
4.煨姜:將原只鮮生薑洗凈,用草紙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濕,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紙焦黑,姜熟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溫,具有和中止嘔的功用。適用於脾胃不和、惡心嘔吐等症。一般用量為二、三片,煎服。
5.生薑和薑片用於烹飪,可以去腥膻,增加食品的鮮味。
宜忌陰虛內熱者及熱盛之症忌用。
6.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治療方法:鮮生薑50g,洗凈切碎,加水300ml,煎30分鍾。3次/日,2日服完。結果:據數十例的觀察,對改善症狀有較好效果。服葯後能使疼痛減輕或消失,隨之反酸、飢餓感也見好轉,便秘及黑糞轉為正常,食慾增加。但多不能根治,常易復發;對一部分患者遺留較長的胃部堵塞感。(《中葯大辭典》)
7.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鮮生薑1.5兩,紅糖1兩,共搗為糊狀,每日3次分服,7天為1療程。據50例觀察,治癒率為70%,好轉率為30%。用葯後腹痛、里急後重之平均消失時間分別為5.16天和5.14天,大便外觀及次數恢復正常分別為4.8天和5.2天,大便鏡檢及培養平均轉陰日數分別為4.58天和3.6天。治療中未見明顯副作用。(《中葯大辭典》)
8.治療瘧疾。方法:鮮生薑洗凈拭乾,切碎搗爛,攤於紗布塊上,再包疊成小方塊,敷貼於穴位上,用膠布固定或綳帶包紮。選用穴位分3組:第1組為雙側膝眼,生薑用2兩分敷兩穴;第2組為大椎加間使(雙側),生薑用1兩分敷3穴;第3組選大椎1穴,生薑用5錢。一般於發作前4~6小時敷貼。經8~12小時即可取下。敷葯兩次即可。觀察40例,除第1.第3兩組各有2例無效外,其餘均控制發作,血檢瘧原蟲陰性。(《中葯大辭典》)
9食用指南編輯食用方法
生薑可為甜味或鹹味食物比如湯類、肉類、家禽、海鮮、蔬菜、米飯、麵食、豆腐、鹵汁、調味汁、水果、蛋糕和飲品等調味。生薑還可用來製成果醬和糖果。生薑精油是一些啤酒和軟飲料(薑汁汽水)的成分之一。生薑特別適合與蘋果和香蕉搭配食用。新鮮生薑的味道比干生薑和生薑粉要強烈,干生薑和生薑粉只是作為替代品使用。生薑粉在西方國家食用廣泛,常用來為蛋糕、姜餅和蜜餞等提味,有些咖喱裡面也放有生薑粉。
嫩一點的姜可以製成鹹菜,在日本,腌生薑是壽司和生魚片的傳統搭配輔料。稍老一點的姜可以用來制薑汁,薑汁紅茶不僅可以去冷散寒,還有解毒殺菌的作用。姜湯補暖,具有防止感冒的功效,還可以使人們輕松遠離「空調病」。
新鮮生薑可切片、磨碎、剁碎或切成姜絲使用。和大蒜一樣,生薑的味道濃淡取決於其加入菜餚中的時間。在烹制快結束的時候放入生薑其味道最為濃烈,如果喜歡比較溫和的味道,可在剛開始烹制的時候放入。
適宜人群
「冬吃蘿卜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健康」,這是我國民間常流傳的話,生薑的功效很多,是治療惡心、嘔吐的良葯,有「嘔家聖葯」的美譽,特別是夏天,適當吃些生薑,可以抑治腸胃細菌的滋生,生薑還有殺滅口腔致病菌和腸道致病菌的作用。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生薑治百病」的說法,是我國中醫主要的葯用食材。中醫講究冬吃蘿卜夏吃薑,姜在炎熱時節有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等作用,可緩解疲勞、乏力、厭食、失眠、腹脹、腹痛等症狀,生薑還有健胃增進食慾的作用,但姜並不適合所有的人群,比如陰虛體質的人是不能吃薑的。
⑷ 橘子皮和老薑和紅糖熬在一起是管什麼用
是治風寒感冒的,需要是陳皮(曬乾的桔子皮).(1)橘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香精油,將其洗凈曬干與茶葉一樣存放,可同茶葉一起沖飲,也可以單獨沖飲,其味清香,而且提神、通氣;(2)橘子皮具有理氣化痰、健胃除濕、降低血壓等功能,是一種很好的中葯材。可將其洗凈曬干後,浸於白酒中,2~3周後即可飲用,能清肺化痰,浸泡時間越長,酒味越佳;(3)熬粥時,放入幾片橘子皮,吃起來芳香爽口,還可起到開胃作用;(4)燒肉或燒排骨時,加入幾片橘子皮,味道既鮮美又不會感到油膩;(5)橘子皮可以做成糖橘絲、糖橘丁、糖橘皮、橘皮醬、橘皮香等美味可口的食品。另外呢,老年人習慣性便秘也可用橘子皮治療。一種方法是:將橘子皮洗凈,曬干,烘脆(或文火炒一下),研成細末,每次服1克,一日3次。另一種方法是:將橘皮洗凈,切細,加白糖,蜂蜜適量,煮沸,冷卻後每次一湯匙,每日服3次。還有還有:將橘皮烘乾壓成粉末裝進玻璃瓶里備用,在炒菜、做湯、蒸饅頭時,添加少量橘皮粉可調味;將橘皮放進冰箱,它的清香氣息能夠排除異味;將橘皮泡進熱水裡洗頭發,如同用了高質量的護發劑,頭發會光滑柔軟;將橘皮泡在水裡用於澆花,這種花肥的特點是效果持久(1)治療咳嗽痰多: 用料:陳皮9克,核桃1個,生薑3片。 方法:水煎後服用。 (2)治療胃痛: 用料:橘絡3克,生薑6克,紅糖少許。 方法:水煎後加入少量的紅糖服用。 (3)治療慢性胃炎 用料:干橘皮30克,白糖少許。 方法:將橘皮研成細末,加入白糖,空腹用溫開水沖服。 (4)治療嘔吐 用料:橘皮9克,大米50克,薑汁少許。 方法:水煎後加少許薑汁沖服。 (5)治療支管炎 用料:橘餅30克,大蒜15克。 方法:泡水代茶飲用。 (6)治療燙傷 用料:爛橘子 方法:取適量塗於患於。 (7)治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用料:干橘皮3克,大紅棗10個。 方法:用開水浸泡10分鍾,飯前代茶頻飲,可治療食慾不振飲用,可治療消化不良。 (8)治療感冒咳嗽 用料:鮮橘皮30克,水600毫升,白糖少許。 方法:水煎成400毫升,加適量白糖趁熱喝200毫升,半小時後加熱再喝200毫升,笰次。 提示:此法對於感冒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療效。 (9)治療妊娠發熱 用料:橘子2個,黃瓜1個。 方法:將二者洗凈後搗汁飲用,每日2-3次。 (10)治療聲音嘶啞 用料:橘子皮20克,梨2個。 方法:將梨洗凈後榨汁。橘子皮水煎。將梨汁與橘皮湯混合後同飲,笰-3次。 提示:此法對於急性喉炎、聲音嘶啞有一定療效。 巧防暈車 在上車前1小時,用新鮮的橘子皮,向內折成雙層,對准鼻孔,用手指擠提捏橘子皮,皮中就會噴射出無數股細小的橘香油霧並被吸入鼻孔。 在上車後繼續隨時擠壓吸入,可有效地預防暈車。 巧治凍瘡 將橘皮用火烤焦,研成粉末,再用植物油調均勻,抹在患處。 巧治慢性支氣管炎 橘皮5至15克,泡水當茶飲,常用。 巧治咳嗽 用干橘皮5克,加水2杯煎湯後,放少量薑末、紅糖趁熱服用:也可取鮮橘皮適量,切碎後用開水沖泡,加入白糖代茶飲,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巧治便秘 鮮橘皮12克或干橘皮6克,煎湯服用,可治便秘。 巧解酒 用鮮橘皮30克,加鹽少許煎湯飲服,醒酒效果頗佳。 巧治睡覺磨牙 睡覺前10分鍾,口中含一塊橘皮,然後入睡,最好不要將橘皮吐出,若感到不適時,再吐出。 巧防止牙齒「酸倒」 食酸橘對老人或牙齒過敏者均不宜。其實,只要在食酸橘後,即用剩下的新鮮橘皮泡開水喝下,就可以防止牙齒「酸倒」。 巧治乳腺炎 生橘皮30克、甘草6克,煎湯飲服,可治乳腺炎。 巧治口臭 將一小塊橘皮含在口中,或嚼一小塊鮮橘皮,可治口臭。 巧解魚蟹之毒 用適量的橘子皮煎湯飲服,可緩解食魚、食蟹後的中毒。 巧治胃寒嘔吐 將橘皮和生薑片加水同煎,飲其湯,可治療胃寒、嘔吐。 巧理氣消脹 用鮮橘子皮泡開水,加適量白糖,為橘皮茶,飲後可理氣消脹,生津潤喉。 巧治消化不良 將50克橘皮浸泡在酒里。這種酒有溫補脾胃的功效,用於消化不良、反胃嘔吐等症,對多食油膩而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飲食症,尤為有效。 巧清肺化痰 將橘子皮洗凈後置於白酒中,浸泡20餘天即可飲用,其味醇厚爽口,且有清肺化痰的作用。 若浸泡的時間再長一點,至春節或開春後再飲,則味道更佳。 巧治風寒感冒 鮮橘皮、生薑片,加紅糖適量煎水喝,可治療風寒、感冒、嘔吐、咳嗽。 巧提神開胃 將橘皮洗凈切成絲後曬干,與茶葉放在一起存放,飲用時,用開水沖服,其味清香可口,有開胃、通氣、提神的功效。 巧治胰腺炎 用橘子皮30克、甘草10克和水共煎當茶飲。有助於治療急性胰腺炎。 巧降血壓 將橘子皮切成絲晾乾作枕芯用,有順氣、降壓的功效,對高血壓病人很適用。 巧治腳沙蟲 腳趾間被污水雜漬,易發生奇癢,若搔抓,則破皮流水,臭味難聞,此時可用鮮橘子皮猛擦癢處,止癢效果甚佳。
⑸ 野生薑精油一般多少錢一瓶
姜精油的話是以中國山東半島種植的生薑萃取的精油質量為最佳,你可以試試顏怡姜精油,他們就是用山東半島姜為原材的,價格不到兩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