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羅浮山百草油聞起來與風油精味道差不多,實質與風油精有區別嗎
羅浮山百草油雖然聞起來與風油精味道相似,因為兩者都含薄荷油、樟腦油、桉油。而且這三味葯的揮發味最濃,因此兩者表現出的氣味相似。但兩者的區別非常大,風油精只含這三味葯,而羅浮山百草油由更多味葯組成,功能涵蓋了風油精的所有功能,且症狀適用使用面遠遠大於風油精,還可以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消腫。使用效果比風油精好多了。
『貳』 牙齦腫痛用香油好用嗎
1、徐長卿12克,水煎2次,混合後分2次服,每日1劑。
2、馬鞭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3、五倍子15克,煎濃汁含漱。
4、赫石、生石膏、生地黃各30克、麥冬12克、川牛膝20克、知母9克,水煎,每日3次,每日1劑。
此外,較為簡單可以喝下 逸貝齒茶,可以殺口腔內病菌,幫助鞏固牙齒,緩解牙疼。
『叄』 牙齦發炎有什麼偏方緩解疼痛嗎
生薑止牙痛 生薑具有消炎、止痛作用。牙痛時取鮮生薑一片,咬合於痛牙處,必要時可重復用之。 味精止牙痛 取味精少許,直接塗敷牙痛處;或將適量味精加入開水中熔化,待冷卻後反復含漱,止痛效果良好。 穴位按壓止牙痛 上牙痛取下關穴,下牙痛取頰車穴,無倫上下牙痛均加用同側合谷穴,以拇指用力按壓穴位並略揉動,反復進行至牙痛消失。 治牙痛的小驗方 第一個驗方是:取大蒜搗亂,溫熱後敷在疼點上可以治療牙髓炎、牙周炎和牙痛等症狀。 第二個驗方是:把味精按1:50的濃度用溫開水化開後,口含味精溶液一會兒就吐掉。這樣連續幾次,堅持兩天後牙痛就會好的。 第三個驗方是:牙疼的時候可以切生薑一小片咬在痛處,必要的時候可以重復使用,睡覺的時候含在口裡也無妨。這是很安全可靠的一個驗方。 第四個驗方是:取普通白酒100克放入茶缸里加上食鹽10克;攪拌,等鹽溶化之後放在爐子上燒開。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立刻止住了。 牙痛食療方 牙痛一般可分為齲齒牙痛、風熱牙痛、虛火牙痛三種。現介紹九則治療牙痛的食療方,您不妨一試。 方一:鹹蛋蚝豉粥 咸鴨蛋2個,蚝豉(干牡蠣肉)100克,大米適量煲粥,連吃2-3天。適宜虛火上炎牙痛者食用。 方二:皮蛋腐竹咸瘦肉粥 皮蛋2個,水發腐竹60克,咸瘦豬肉100克,大米(或小米)適量煲粥,連吃2-3天。適宜虛火齲齒疼痛者食用。 方三:蚝豉皮蛋鹽漬瘦豬肉粥 蚝豉100克,皮蛋2個,鹽漬瘦豬肉100克,大米適量煲粥吃。適宜陰虛牙齒腫痛、咽喉聲嘶者食用。 方四:牛膝生地黑豆粥 牛膝12克,生地黃、熟地黃各15克,黑豆60克,粳米100克。將各物分別用水洗凈,地黃切碎,加適量清水煮成粥,去牛膝、地黃的葯渣,用少許鹽調味隨意食用。適宜體虛正氣弱的老年患者食用。 方五:貽貝蓯蓉黑豆湯 貽貝(淡菜,為海產品)、肉蓯蓉各30克,黑豆150克。洗去貽貝砂泥,黑豆洗凈,肉蓯蓉切片,共放鍋里加清水適量熬煮1小時以上,然後去取汁,1次服完。每日1劑,連服數天,牙痛痊癒為止。貽貝入腎經,滋陰降火;黑豆補腎,除胸中熱痹,散五臟積熱。適宜齲齒牙痛及虛火上炎的牙齦腫痛者食用。 方六:狗肝菜豆腐湯 狗肝菜(草葯)250克,豆腐250克,二味用水洗凈,加適量水煮熟,去狗肝菜,加調味料,飲湯吃豆腐。適宜肝火風熱齲齒紅腫熱痛者食用。(虛火者忌用) 方七:柳根煲瘦肉 柳樹根50克,豬瘦肉100克。二味洗凈加適量水同煲,調味後飲湯吃肉。適宜牙齦腫脹、腮部紅腫的風火牙痛者食用。 方八:綠豆雞蛋糖水 綠豆100克,雞蛋1個,冰糖適量。將綠豆搗碎,用水洗凈,放鍋里加水適量,煮至綠豆爛熟,把雞蛋打入綠豆湯里,攪勻,稍涼後一次服完,連服2-3天。適宜風熱牙痛、口腔紅腫熱痛的風熱牙痛者食用。 方九:虎墜火湯 生石膏30克,懷牛膝9克,丹皮6克,綠豆100克,大米適量。先將石膏、綠豆搗碎,然後將各葯放入紗布袋裡,縫口,放進砂鍋里,加適量清水和大米煮粥,粥成去葯袋,喝粥。石膏大寒為消炎墜火之品;牛膝引熱下行以散郁熱;丹皮行血散瘀;綠豆清熱解毒消炎。適宜實熱火盛的壯實的患者食用。體弱胃氣虛者忌服。 牙痛(神經性、過敏性、蛀牙痛均可):花椒10粒,白酒一兩,將花椒浸在酒內,十分鍾後用酒口含,幾分鍾即見效,一日2次每次10分鍾,3-4天痊癒。 牙周炎、牙齦炎:用一隻雞蛋清加等量白酒攪勻喝一口,含口中,5分鍾後吐掉,一日二次(一日一隻蛋),2-3天消炎止痛。 牙出血(經常出血或刷牙引起):花椒10粒,醋三兩,浸2天後口含,一次3分鍾,一日2次,連用5天有特效。 病因症狀 牙痛是一種常見疾病。其表現為:牙齦紅腫、遇冷熱刺激痛、面頰部腫脹等。牙痛大多由牙齦炎和牙周炎、齲齒(蛀牙)或折裂牙而導致牙髓(牙神經)感染所引起的。中醫認為牙痛是由於外感風邪、胃火熾盛、腎虛火旺、蟲蝕牙齒等原因所致。牙齦炎是常見的牙周組織疾病。是由於不注意口腔衛生,牙齒受到牙齒周圍食物殘渣、細菌等物結成的軟質的牙垢和硬質的牙石所致的長期刺激,及不正確的刷牙習慣,維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 牙齦鮮紅或紫紅、腫脹、松軟,有時齦緣有糜爛或內芽組織增生外翻,刷牙或吃東西時牙齦易出血,但一般無自發性出血,病人無明顯的自覺症狀,有時可有發癢或發脹感,口臭明顯。 牙周炎是口腔常見病,其病因復雜。如牙垢、牙石、嵌塞的食物、不良修復體等局部因素的刺激,牙齦受到損害,加上細菌的作用,使牙周膜破環;維生素C的吸收、利用障礙;維生素D缺乏及各種因素導致的機體抵抗力下降,皆可引發牙周炎。 牙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狀。早期,牙齦發癢、不適、口臭,繼之牙齦紅腫、松軟,容易出血,疼痛,反復發作。日久牙齦與牙根部的牙周膜被破壞,形成一個袋子,叫牙周袋,袋內常有膿液溢出,炎症繼續擴大,可成為牙周膿腫,病情加重,局部疼痛、腫脹,初為硬性,後變為軟性,有波動感,可自行穿破,流出膿液,出膿後,疼痛可減輕,或反復發作,非常痛苦。 自療注意事項 (1)注意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良好習慣。 (2)發現蛀牙,及時治療。 (3)睡前不宜吃糖、餅乾等澱粉之類的食物。 (4)宜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如南瓜、西瓜、荸薺、芹菜、蘿卡等。 (5)忌酒及熱性動火食品。 (6)脾氣急躁,容易動怒會誘發牙痛,故宜心胸豁達,情緒寧靜。 (7)保持大便通暢,勿使糞毒上攻。 (8)勿吃過硬食物,少吃過酸、過冷、過熱食物。 自療法 1.成葯自療法 (1)壽堂牙痛安膠囊,每次2片,每日3次。 (2)滅滴靈片,每次0.2克,每日3次。 (3)牛黃解毒丸,每次3片,每日3次。本方有通便瀉火作用。 (4)補腎固齒丸,每次4克,每日2次。用於年老牙松、隱隱疼痛者,宜久服。 2.驗方自療法 (1)徐長卿12克,水煎2次,混合後分2次服,每日1劑。 (2)馬鞭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3)五倍子15克,煎濃汁含漱。 (4)赫石、生石膏、生地黃各30克、麥冬12克、川牛膝20克、知母9克,水煎,每日3次,每日1劑。 (5)蔥白1根、白礬15克,將上葯共搗爛,置於牙痛處,每隔5小時換1次。 本方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牙痛,包括實火牙痛、虛火牙痛、齲齒牙痛等,牙痛是多種牙齒疾病和牙周炎等疾病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症狀。 (6)老蒜2瓣、輕粉5克。二者搗爛貼經渠穴,用小蚌殼蓋住,或以他物蓋上亦可,捆好,少時覺微辣揭下,內起一泡,用針挑破,流凈黃水即愈。經渠穴在兩手 大拇指根上,脈下小窩處。 (7)生薑6克、大蒜6克、茶葉12克、威靈仙12克,將葯物搗爛,調拌麻油、蛋清,外敷貼合谷穴、湧泉穴。本方主治虛火上炎、腎陰虛之牙痛。 (8)獨頭蒜2-3隻,將蒜去皮,放火爐上煨熟,趁熱切開熨湯痛處,蒜涼再換,連續多次。本方用治牙齒疼痛,具有滅菌、解毒之功效。 3.飲食自療法 (1)綠豆100克、甘草15克,水煮熟,去渣,食豆飲湯,每日2次,每日1劑。 (2)豬腰子1隻、食鹽少許、骨碎補15克,水煮食肉飲湯,每日1劑。用於腎虧牙浮、牙隱痛,勞累後易發者。 (3)紅糖適量,蕎麥根一把,水煎,分數次服。用於治小兒牙痛。 (4)豬肉適量、水芹鮮根30克,水煎,分數次服。 (5)鮮姜100克、絲瓜500克,將鮮絲瓜洗凈,切段,鮮姜洗凈,切片。二葉加水共煎煮3小時。每日飲湯2次。本方用治牙齦腫痛,口乾鼻涸,鼻膜出血(流鼻血),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 4.外治自療法 (1)雲南白葯粉加熱水調成稀糊狀,直接塗在齲洞和牙齦上即可。 (2)取六神丸數粒,置於齲洞中,咬緊即可止痛。 (3)切一片生薑咬在痛處,必要時重復使用,即可止痛。 (4)樟腦、冰片適量,共研成細末,放於牙痛處,並令病人吸氣即可止痛。 (5)荔枝10隻,在其肉內填入少許食鹽,用火煨乾後研末,擦痛處即可。 (6)取陳醋120克、花椒30克、熬10分鍾,待濕後後含在口中3-5分鍾吐出(切勿吞下),可止牙痛。 5.其它自療法 叩齒法:每天清晨起床後,閉口,上下齒叩擊300下,同時將唾液分3次咽下。 每次小便前叩擊36下,然後小便。練習3個月,能使牙痛不再復發。.
『肆』 牙齦腫痛上火怎麼辦
人體「上火」俗指眼睛紅腫濕痛、喉嚨腫痛、牙齦腫痛、口腔潰瘍及舌尖糜爛等臨床病症的表現 , 即: 口舌生瘡、口唇爆裂、齒齦腫痛、目赤多眵、舌紅心煩、尿黃等症。中醫「上火」指的是頭、腸等處來勢較急的上熱症狀。可分為虛、實兩大類, 包括心火、肝火、胃火及肺火 。現代醫學與中醫經典著作均未對「上火」的定義加以界定, 但作者認為「上火」是情緒異常、代謝物排泄障礙、細菌病毒侵犯、致「火」食物攝入、久熱環境缺水等致病因素, 導致機體代謝功能異常, 而引發的口舌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舌苔異常、大便干結, 甚至便秘及眼睛紅腫等一種或多種臨床表現的病症。 中醫理論認為, 金銀花、菊花、胖大海、生甘草、崗梅、白茅根、生地、知母、梔子等有助 於「清火」, 是良好的清火物質。同時中醫理論認為「內火」可採用「瀉」的方法將體內之熱,即「火」以大便為載體排出體外, 達到清火的目的。而現代醫學表明, B 族維生素如: 維生素B1 、維生素B2 、維生素B6 、煙酸及維生素C、維生素E 等參與人體各種代謝, 對提高各種酶的活性, 增強免疫球蛋白的形成, 提高機體抵抗能力,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維生素A 還是視覺功能的必需物質; 因此臨床上維生素A、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 等, 是人體「上火」後的常用葯物 滿意請採納
『伍』 淺語精油可以治牙齦腫痛嗎
可用陳醋120克、花椒30克、熬10分鍾,待濕後後含在口中3-5分鍾吐出(切勿吞下),可止牙痛。要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良好習慣。要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
較為簡單直接的就是喝些 (隨草記益貝齒茶),這個對於牙齦腫痛的改善還不錯啊,每日兩次,消腫止痛,清熱解毒,提高免疫力。
『陸』 崖柏精油的功效有幾個說的出來,崖柏精油是什麼味道誰知道。
崖柏精油的功效:
第一大功效:安神助眠
1、焦慮、失眠、壓力取1~2滴崖柏精油在手掌搓一搓後,塗於鼻下或耳後,能夠舒緩神經,減輕身心壓力,讓心神安定,有效促進睡眠。有朋友說每晚聞著崖柏精油,手環計算的數據,深度睡眠時間增加了30分鍾。
2、暈車、暈船取1~2滴崖柏精油,用棉簽輕輕塗抹於鼻孔口處,精油的香味順著呼吸進入人體大腦神經系統,促使神經舒緩放鬆,緩解暈車症狀。
第二大功效:抗菌消炎
崖柏精油主要成分中的羅漢柏烯、花側柏烯、β-雪松烯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對對緩解局部炎症作用非常顯著。
1、鼻炎
取1~2滴崖柏精油,用棉簽輕輕塗抹於鼻孔口處,十分鍾後鼻塞症狀會得到顯著的緩解。長期使用可以改善鼻炎。
2、口腔潰瘍、牙齦腫痛使用前,刷牙漱口,隨後取1滴崖柏精油直接塗抹患處(有微苦澀感覺),酌情隔4-8個小時使用一次,一般用2~3次即痊癒。
3、咳嗽,咽喉炎取2~3滴崖柏精油滴於30ml開水中,慢慢服飲,可以減輕咳嗽緩解炎症。
4、刀傷、燙傷、扭傷傷口清理干凈後,用棉簽將精油均勻塗抹於傷口處,能夠起到抗菌消炎,促進傷口癒合。一天塗抹2-3次,輕微的傷口第二即會結痂。
5、腰疼、肩周炎、頸椎疼
取適量精油塗於疼痛處,並進行適當的按摩,可促進精油的滲透吸收,即可緩解疼痛。注意,大面積皮膚使用需要基礎油稀釋。
6、腳氣每日晚上泡腳後,用棉簽將精油塗抹於腳趾縫間,止癢效果堅持使用一周,可以使腳氣痊癒。
第三大功效:凈化空氣
1、取2-3滴崖柏精油於超聲噴霧器中,可以凈化空氣,減低致敏因子,特別適合空氣污濁場合,或家有易過敏成員。
2、長期使用崖柏精油熏香,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崖柏精油的味道:淡淡的崖柏木香味
『柒』 牙齦上火,應該吃些什麼可以降火呢
秋天這種乾燥的季節,一旦牙齦上火了,那是十分痛苦的一件事,對於我們日常的飲食會有極大的影響。稍微一不注意就特別容易上火,心情也變得暴躁。下面為大家介紹幾款降火的食品哦。
1.蜂蜜苦瓜汁
材料:苦瓜汁,礦泉水,冰塊,蜂蜜
避忌:
1、苦味食品不宜過量。過量易引起惡心、 嘔吐等。
2、苦瓜性涼,多食易傷脾胃,所以脾胃虛弱的人更要少吃苦瓜。
3、苦瓜含奎寧,會刺激子宮收縮,引起流產, 孕婦也要慎食苦瓜。
4、未滿一歲的嬰兒不宜吃蜂蜜:蜂蜜在釀造、運輸與儲存過程中,易受到肉毒桿菌的污染。
方法:
1、將切好的苦瓜放到攪拌機里,加入500ml的礦泉水和2大勺蜂蜜,再加幾塊冰塊,插上電源攪拌2-3分鍾即可;
2、將攪拌好的蔬果汁過濾一下;
3、過濾後的苦瓜汁放入冰箱冷藏2小時後味道更佳。
作用:苦瓜汁具有清熱消暑、養血益氣、補腎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對治療痢疾、瘡腫、中暑發熱、痱子過多、結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苦瓜汁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具有預防壞血病、保護細胞膜、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提高機體應激能力、保護心臟等作用。苦瓜中汁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正常細胞的癌變和促進突變細胞的復原,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2.枸杞粥
枸杞粥製作起來時很簡單的,我們在製作之前需要准備的食材有枸杞子、糯米。
方法:糯米、枸杞子分別洗凈,加水放置30分鍾,以文火煮製成粥即可。每天服用1碗。
功效:具有滋陰潤喉的功效,適用於慢性喉炎咽喉乾燥者。
3.西瓜汁
材料:西瓜半個。
方法:挖出瓜瓤擠汁液。瓜汁含於口中,約2-3分鍾後咽下,再含新瓜汁,反復多次。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促進口腔潰瘍癒合的功效。
4.胡蘿卜鮮藕汁
材料:生胡蘿卜數個,鮮藕1斤。
方法:我們把生胡蘿卜和鮮藕都洗干凈之後切碎再把它們弄成汁。
功效:含在嘴裡面多次,用3天左右,就可以治療由於心火旺盛而導致的口腔黏膜潰瘍。
5.胖大海
做法:葯性甘淡平和,取1-2顆放在杯子里,用沸水一泡,片刻之間,胖大海就會在水中泡開,似開花狀,即可服用。
用法:其味微苦不澀,帶有清涼之感,可當茶喝。
注意:但要注意:胖大海屬涼性中葯,有虛寒症狀者不宜久服。
『捌』 薄荷葉的用途
薄荷,又叫番薄荷、蘇薄荷,為唇形科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喜好溫暖濕潤環境。
《本草綱目》認為:薄荷味辛、性涼,無毒。長期做菜生吃或熟食,能祛邪毒,除勞氣,解睏乏,使人口氣香潔。還可治痰多及各種傷風。此外,煎湯洗可治膝瘡,榨汁服可去風熱及口齒諸病,搗成汁含服去舌苔苦澀;用葉塞鼻,止出血;還可治蜂蟄蛇傷。
薄荷莖葉有特殊香味,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之功效。現代醫學常將其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咽喉痛、口舌生瘡、風疹、麻疹、胸腹脹悶和抗早孕等。另外,薄荷還具有消炎止痛作用。從2003年醫學界提出採用「飢餓療法」醫治癌症以來,科學家對大量葯物進行了研究,發現薄荷葉能夠阻止癌症病變處的血管生長,使癌腫得不到血液供應,最終「飢餓」而死。
食療方法
薄荷具有醫用和食用雙重功能,主要食用部位為莖和葉,也可榨汁服。在食用上,薄荷既可作為調味劑,又可作香料,還可配酒、沖茶等。
薄荷粥鮮薄荷30克或干品15克,清水1升,用中火煎成約0.5升,冷卻後撈出薄荷留汁。用150克梗米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薄荷湯及少許冰糖,煮沸即可。
功效:清新怡神,疏風散熱,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薄荷豆腐豆腐2塊,鮮薄荷50克,鮮蔥3條,加2碗水煎,煎至水減半,即趁熱食用。
功效:可治療傷風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症。
薄荷雞絲雞胸脯肉150克,切成細絲,加蛋清、澱粉、精鹽拌勻待用。薄荷梗150克洗凈,切成同樣的段。鍋中油燒至5成熱,將拌好的雞絲倒入過一下油。另起鍋,加底油,下蔥薑末,加料酒、薄荷梗、雞絲、鹽、味精略炒,淋上花椒油即可。
功效:消火解暑。
薄荷糕取糯米、綠豆各500克,薄荷15克,白糖25克,桂花少許。先將綠豆煮至爛熟,再加入白糖、桂花和切碎的薄荷葉做成餡備用。把糯米燜熟,放入盒內晾涼,然後用糯米飯包豆沙餡,用木槌壓扁即成。
功效:清涼,疏風散熱,清咽利喉。
鮮薄荷鯽魚湯活鯽魚1條,剖洗干凈,用水煮熟,加蔥白1根,生薑1片,鮮薄荷20克,水沸即可放調味品和油鹽,湯肉一起吃。每天吃1次,連吃3~5日。
功效:可治小兒久咳。
薄荷湯將薄荷葉清洗干凈,切碎,用開水燙一下,放少許鹽,香油。
功效:解毒敗火。
其他食用方法
薄荷涼茶新鮮薄荷葉少許,清洗干凈,沸水沖泡,放入適量白砂糖,自然冷卻。日飲3~5杯,飲用後通體舒坦,精力倍增。
薄荷冰用鍋將4碗清水煮開,加入薄荷煮5分鍾,放涼。將薄荷水放入冰箱凍成冰粒,咽喉痛或口乾時取冰粒放於口中咀嚼,可收清涼利咽之效。薄荷酒取薄荷油10克,米酒、黃酒各50毫升,將薄荷油與米酒、黃酒兌在一起,早晚空腹飲用。
薄荷茶用薄荷葉泡茶喝,泡法同普通茶葉一樣,飲用有清涼感,是清熱利尿的良葯。
此外,薄荷莖葉有特殊香味,可用於製作口香糖、牙膏等,起到清涼提神、瀉火的功效
薄荷葉是植物薄荷的葉子,味道清涼,薄荷葉具有醫用和食用雙重功能,主要食用部位為莖和葉,也可榨汁服。在食用上,既可作為調味劑,又可作香料,還可配酒、沖茶等。薄荷學名Menthaspp,利用薄荷葉5~10克,以熱開水沖泡,待香味溢出即可以飲用,這是最為方便快捷的飲用方式,如果夏季以帶蓋器皿沖泡,可以避免薄荷油揮發,待涼後飲用,「滿腹清涼之感」會讓人心曠神怡。
目錄
薄荷營養分析
健康功效
食療作用
飲用宜忌
生活應用薄荷葉枕頭
薄荷涼茶
薄荷粥
薄荷冰
薄荷茶
薄荷酒
金銀薄荷茶
做法指導
保存儲存
薄荷葉-其他資料薄荷營養分析
健康功效
食療作用
飲用宜忌
生活應用 薄荷葉枕頭
薄荷涼茶
薄荷粥
薄荷冰
薄荷茶
薄荷酒
金銀薄荷茶
做法指導
保存儲存
薄荷葉-其他資料
展開 編輯本段薄荷營養分析
薄荷葉含薄荷油(主要成分薄荷醇、薄荷酮)、薄荷霜、樟腦萜、檸檬萜、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薄荷以葉多、色綠、氣味濃香為佳。嫩莖葉可作清涼飲料、糕點。主要成分:全株含有揮發油,其主要成分為薄荷醇(Menthol)、薄荷酮(Menthone)、葡萄糖甙及多種游離氨基酸。有疏散風熱、清利咽喉、透疹止癢、消炎鎮痛的作用。
編輯本段健康功效
薄荷主要含薄荷油、薄荷醇以及薄荷酮、異薄荷酮、迷迭香酸等成份。<新
修本草>記載薄荷「主賊風傷寒,發汗,治惡氣心腹脹痛。」;中醫也認為薄荷「性涼味辛,有宣散風熱、淸頭目、透疹之功」,知其具有興奮大腦、促進血液循環、發汗,與消炎鎮痛、止癢解毒和疏散風熱的作用。薄荷入茶飲,可以健胃祛風、祛痰、利膽、抗痙攣,改善感冐發燒、咽喉、腫痛,並消除頭痛、牙痛、惡心感,及皮膚瘙癢、腹部脹氣、腹瀉、消化不良、便秘丟等症狀,且可緩和頭痛,促進新陳代謝,對於呼吸道的發炎症狀有治療作用;還可降低血壓、滋補心臟。其淸涼香氣,還可平緩緊張憤怒的情緒,能提振精神、使身心歡愉、幫助入眠。
編輯本段食療作用
薄荷味辛,性涼;歸肺、肝經;清香升散; 具有疏風散熱,清頭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的功效; 主治風熱表症,頭痛眩暈,目赤腫痛,咽痛聲啞,鼻淵,牙痛,麻疹不透,隱疹瘙癢,肝鬱脅痛脘脹,瘰癧結核。
編輯本段飲用宜忌
1、適宜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口瘡口臭、牙齦腫痛、風熱瘙癢者。 2、孕婦不宜過量食用,以盡量避免使用為好。又因薄荷有抑制乳汁分泌的作用,所以哺乳中的婦女也不宜多用;且因薄荷芳香辛散之故,所以肺虛咳嗽、陰虛發熱多汗的患者也應慎用。此外,薄荷的成分容易因受熱而揮發失效,所以宜在水滾後再放入。而其具醒腦、興奮的效果,故晩上不宜飲用過多,以免造成睡眠困擾。陰虛發熱、血虛眩暈者慎服;表虛自汗者禁服。
編輯本段生活應用
新鮮薄荷常用於製作料理或甜點,以去除魚及羊肉腥味,或搭配水果及甜點,用以提味;也可做成消炎消腫的潤膚水。另外,可將生葉揉碎把汁液塗在蟲咬、太陽穴、或及肌肉酸痛的部分,以達嚲到止癢、止痛消腫,減輕酸痛的效果。亁薄荷則可用於泡澡,以緩和肩膀酸痛、神經痛;也能製成收斂水凈化肌膚,或各式手工藝品。也因其有提神醒腦、舒緩肌肉及止痛的作用,所以也是製作各種葯油、葯膏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且薄荷也常被製成如香皂、牙膏及除臭劑等商品販賣。
薄荷葉枕頭
夏天用曬乾的薄荷葉做枕頭,清新解暑,便於入睡。適合小孩和失眠的人在夏天使用。在超市、葯店和和淘寶可買到。 薄荷湯 將薄荷葉清洗干凈,切碎,用開水焯一下,放少許鹽、香油,有神清氣爽、解毒敗火之功效。
薄荷涼茶
新鮮薄荷清洗干凈,沸水沖泡,放入適量白砂糖,自然冷卻後,日服3-5杯。自然清涼解暑,通體舒坦,精力倍增。
薄荷粥
薄荷15克煎湯,放入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冰糖適量,再煮沸即可,可供早晚餐溫熱服食。
薄荷冰
清水4碗煮至沸騰,加入薄荷煮開5分鍾,將薄荷水放入冰格,做成冰粒,咽喉痛或口乾時取冰粒放於口中咀嚼。夏天氣溫高,人們經常出入冷氣的地方,很容易患上感冒。要防治感冒,又想利咽生津,最好食用薄荷冰。
薄荷茶
用薄荷泡茶喝,泡法同普通茶葉一樣,可以利用薄荷中薄荷醇、薄荷酮的疏風清熱作用,而且泡茶喝之有清涼感,是清熱利尿的良葯。
薄荷酒
准備薄荷油10克,米酒50毫升,黃酒0.05升,將薄荷油與米酒、黃酒兌在一起,早晚空腹飲用即可,有清熱、解毒、健胃、清咽的功效。
金銀薄荷茶
將薄荷,金銀花用沸水沖泡,加蓋悶5分鍾,加入蜂蜜即可。 適用:痱子 提醒:薄荷味屬涼,不可久服。 抗疲勞飲料:黃瓜-黃豆的新鮮組合 所需時間:5分鍾 黃瓜薄荷豆漿 配料(供四人食用):一根黃瓜,1/2升豆漿,3根薄荷 准備方法: 1、把黃瓜去皮。放入切碎機碾碎。 2、加入豆漿,擇好的薄荷葉。攪拌。 3、即使食用。
做法指導
1、薄荷煎湯代茶飲用,切忌久煮。 2、外感風熱,邪在衛分,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少汗,頭痛者,可與金銀花、連翹、荊芥或桑葉、菊花、桔梗等配伍,共奏辛涼解表之效。 3、風熱頭痛眩暈,心胸煩悶者,可與菊花、白芷、石膏、川芎等配伍,以散風熱而清頭目。 4、風熱郁閉,表裡俱熱,麻疹透發不暢者,可與石膏、蟬蛻、連翹等配伍,以疏風清熱透疹。 5、凡肝氣郁結,兩脅脹痛,胃脘不舒,或乳房脹痛,月經不調者,可與柴胡、當歸、白芍等配伍。 6、薄荷有透發作用,能助麻疹透發,可配合荊芥、牛蒡子、蟬衣等同用。 烹調用途:為烹飪原料及調料。傳統上用以調制羊肉,亦可用作增香調料,如薄荷湯、薄荷粥等。又留香薄荷則作糖果、糕點、飲料的調味品。
『玖』 上火牙齦腫痛,口生瘡服用什麼好, 怎麼辦
您好,建議用牛黃解毒片用於肺胃蘊熱引起:頭目眩暈,口鼻生瘡,風火牙痛,暴發火眼,咽喉疼痛等。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平時忌煙,忌酒,及生冷食物,宜清淡。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