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濕疹究竟是什麼
濕疹是某些致敏物質作用於表皮細胞而引起的一種炎症反應,它的特點是患部皮膚發生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糜爛、痂皮及鱗屑等皮膚損害,並伴有熱、痛、癢等症狀,一般多發於春秋季節。
② 濕疹的中醫觀點
中醫認為濕疹其發病原因乃先天稟賦不耐,後天失調養;飲食不節,過食醒發動風之食物,炙熄厚味,濃茶煙酒,辛辣刺激之品,傷及脾胃;生濕停飲,使脾為濕困,水濕停滯,或因外感淋雨涉水,久卧濕地。使內外濕邪相搏久而化熱,濕熱蘊結,充於肌膚腠理,浸淫肌膚而發病,濕熱化火可發為急性濕疹,常表現熱重於濕,濕熱蘊結肌膚則多為慢性濕疹,常表現為濕重於熱。濕邪郁久亦可化燥傷陰致脾虛血燥。
③ 什麼是濕疹
濕疹是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一定關系。其臨床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多形性和復發性等特點。也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但常在冬季復發或加劇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
濕疹5大症狀特點1.瘙癢性:其特點是持續性瘙癢,依靠分散注意力也無法解決,安靜下來時,瘙癢會加劇,形成陣發性加劇、持續性瘙癢的狀態。
2.多形性:濕疹表現出的皮疹是多形態的,可分為原發疹與繼發疹。原發疹中有丘疹、水泡等,繼發疹中有糜爛、滲出等,病人通常同時發生原發疹與繼發疹。
3.遷延性:濕疹容易反復發作,從一部位遷延到另一部位,而且症狀不易消除。如果濕疹在急性期治療不當,會轉為慢性濕疹,此時若處理不當,又會導致其急性發作。
4.泛發性:濕疹可以發生於全身任一部位。
5.滲出性:濕疹,顧名思義,會有滲出液,否則,不流水不易診斷為濕疹。另外,當濕疹處於慢性期時,皮疹部位可能表現得比較乾燥,但在急性發作的過程中,仍會有滲出液。
在各種濕疹中,女性最常患的是手部濕疹和乳房濕疹。濕疹的皮損症狀呈多形性,按發病緩急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期。中醫理論認為,急性者以濕熱為主;亞急性者多與脾虛不運,濕邪留戀有關;慢性者因病久傷血,血虛生風生燥,肌膚失去濡養而成;發於小腿伴有青筋暴露者,常由於氣血運行失常,濕熱蘊阻所致。根據清熱利濕的原則以中醫調理濕疹常見的蛇膽苦柏爽膚洗液,臨床療效非常顯著。
④ 病情分析: 這情況中醫認為因濕熱內蘊,外受熱毒,郁於肌膚所致;或因素體虛弱,腠理不固,外受熱邪所
病情分析:
考慮是濕疹的症狀,發病多是胃腸濕熱,血虛風燥導致體內濕熱,
指導意見:
濕毒過盛而引起,自身體內功能的失而發病.臨床表現包括瘙癢,紅斑,脫屑及成群的丘皰疹等症狀。建議到正規專科醫院查明發病誘因,採用以清熱利濕為主,佐以祛風為輔的中葯內在的調理性治療。日常少吃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吃一些水果蔬菜.
⑤ 濕疹的病因是什麼
濕疹的發病原因十分復雜,感染、創傷、變應原過敏、機械物理因素、化學因素、食物、葯物、精神因素、代謝、營養障礙、系統性疾病、循環障礙、局部搔抓或用葯不當都有可能引起濕疹發作。
對於某一個具體患者,往往難以確定病因。許多濕疹可能是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有的學者把濕疹分為內源性濕疹及外源性濕疹兩類。外源性濕疹指由外界致病因素引發的濕疹,包括光變應性皮炎、濕疹性多形性日光疹、感染性濕疹及創傷後濕疹等。內源性濕疹指由身體內部改變所引發的濕疹。可能的內源性濕疹包括異位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脫脂性濕疹、盤型濕疹、慢性表淺性脫屑性皮炎、白色糠疹、手部濕疹、瘀積性濕疹、青年足跖皮病、代謝性濕疹或系統性疾病相關性濕疹等。
由於人類生活環境十分復雜,故許多內外因素可能同時在某一型濕疹上起作用,如脫脂性濕疹可能由外部因素,如洗滌過度破壞皮膚脂膜引起或由環境過於乾燥引起,也可能由於內源性因素如機體脫水引起。
機體內部改變如何能夠引發內源性濕疹目前還不清楚,內源性濕疹是否需在內在病變的前提下由外界因素促發或加重也不明確。
因此在目前未知因素太多的情況下,不應局限於「內源性」及「外源性」
的診斷,對於「外源性」者,還應探討其可能內部致病因素,對於「內源性」者,也應積極探討其可能外部致病因素。
濕疹與發病年齡也有一定關系。如白色糠疹多見於兒童,脫脂性濕疹多見於老年人等等。許多濕疹的發病還與季節有關。如汗皰疹多見於夏季,脫脂性濕疹多見於冬季等。濕疹與遺傳的關系尚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