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女子梳妝用的「頭油」是什麼如何使用
http://..com/question/26061595.html?si=1
那時的頭油是一種梳頭必備的化妝品,那時沒有摩絲這類的發型定型劑,要讓頭發紋絲不亂,舊時的婦女會在梳頭時把頭油用木梳子抹在頭發上,看起來油光水滑、整潔漂亮。每年桂花盛開時,就把掉在地上的桂花掃起來,晾乾,浸在青油里,等制好了,用它梳頭,頭發又亮又光,還香香的呢。
粘刨花與梳頭油有相同功效,它是榆樹的榆刨花弄成一打,泡在碗里三五天,然後梳頭用。類似今天的著哩水。跟樓主說的頭發出油不是一回事。這個頭油塗在發梢的,不會讓頭發看起來像是很久沒洗。80年代末還有很多賣的,現在很難找見了。現在很多老奶奶還堅持用那個東西梳頭。
主要成分:白油,精油,桂花香精香料~
古代時作用:順滑、增亮秀發~
洗發後,倒少許於手心,均勻揉搓,之後塗抹於頭發上,注意不要抹在頭皮上,防止過油。
『貳』 護發素和護發精油有區別么
有區別。
(1)概念不同。
1、護發素亦稱潤絲,一般與香波成對使用。洗發後將適量護發素均勻塗抹在頭發上,輕揉一分鍾左右,再用清水漂洗干凈,故也有人稱為漂洗護發劑,屬於發用化妝品。
2、護發精油指的添加有「精油」的宣稱具有護發功效的一類發用化妝品。
(2)原料不同。
1、護發素主要原料由表面活性劑、輔助表面活性劑、陽離子調理劑、增脂劑、防腐劑、色素、香精及其他活性成分組成。
2、護發精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種植物基礎油。
(2)一枝花頭油和精油有什麼差別擴展閱讀:
護發素注意事項:
1、護發素塗太多頭皮易油膩
全頭皮塗抹護發素,浪費護發素也易造成頭皮油膩。靠近根部的頭發是新生的健康頭發。只有靠近發梢的部分才是老化、分叉、受損頭發。
所以,在洗干凈頭發後,只需從頭發中段往發梢塗抹抹,並進行約1分鍾的按摩,使護發素均勻分布。油性頭發只需在較為乾燥的發梢處使用護發素。
2、護發素殘留頭皮危害多
護發素殘留,局部潮濕的環境有助於真菌及細菌滋生感染,如馬拉色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容易導致毛囊炎產生。
另外,有的護發素含有芳香烴類致癌物、防腐劑、香料、表面活性劑,吸附於頭皮,輕則刺激頭皮過敏,重則促進皮膚組織癌變,這對於頭皮以及身體健康都是有害。
『叄』 請問發油和護發精油的區別。護發精油可以用來做造型嗎
護發精油不是做造型的。『肆』 哪種洗發水 有去頭油 的效果
第一款:日本 資生堂絲蓓綺洗發水
質地:乳白色液體,偏粘稠
香味:因為配方內含有山茶花精油,所以這款的香味是迷人的山茶花香。而且山茶花精油本身可以提升發絲內部滋潤度,如果有發質乾的女孩可以選擇這款,對頭發是很好的呵護。此外,冬天天氣乾燥,頭皮常會因為乾燥而癢癢的,這款洗發水對頭發非常滋潤,可以緩解頭皮乾燥,減少頭皮屑的產生。
起泡效果:
這款洗發水的泡沫很細膩,可以有效地清潔頭發上的灰塵、污漬等,但美中不足的是,因為質地很粘稠、要想打出很多泡沫來是有些費力的,需要揉搓的時間長一些效果才好。
使用感受:
盡管很多人喜歡它的山茶花香味,但是我覺得這款洗發水的香味有些過於濃郁了,可能會影響你噴的香水的味道,如果你是個愛香水的人,對自己身上的香味很敏感,那這款洗發水就不太適合你。
第二款: sukin洗發水
質地:透明啫喱,質地較稀,流動性很好
香味:裡面加入了蘆薈、蕁麻、牛蒡、玫瑰果油、橙皮油等精華,聞起來是一種混合的植物味道,但主要還是蘆薈味道,比較清新。
起泡效果:
這款洗發水起泡很容易,輕輕揉搓幾下就能打出很泡多沫,但是泡沫比較大,不是很綿密,我覺得使用效果不是特別好,清潔效果不如那種細泡沫的洗發水,用的時候需要較多的量,所以想把泡沫洗掉的時候也比較麻煩。
使用感受:
這款洗發水對頭發可以有深層滋潤的效果,如果頭發比較毛躁,這款洗發水可以滋潤補水,防止脫發,用完以後頭發比較柔順。另外比較適合頭皮敏感的人來用,對頭皮及發根的養護作用還是很棒的。
第三款:日本 黛絲恩植萃滋潤亮澤洗發水
質地:透明啫喱狀,比較稀,流動性很好。
香味:這款的香味是我最喜歡的,有香甜的果香味,有點偏柑橘調,擠出來的味道就像剛剛撥開了一個橙子,非常清新自然。香味濃度也剛好,不像有些洗發水香味濃得刺鼻;但是因為沒有添加人工香精等物質,所以留香時間不算很長。
起泡效果:
起泡效果很棒,擠出少量在手上,輕輕揉搓幾下就能產生大量泡沫,且泡沫質地細膩,去除頭發污漬效果非常有效。沖洗也很容易,不易在頭發上殘留。
使用感受:普通的無硅油洗發水洗完後頭發都會很乾,這款用完以後就比較滋潤,梳起頭發來也很柔順,不會炸毛。而且對去頭油效果也不錯,像我這種頭油較多的用完覺得很清爽,使用一段時間後頭皮屑也變少了。另外,這款洗發水是植物配方,孕婦和小孩子也可以放心使用。
第四款:日本 植物學家洗發水
質地:稍微有些厚重的啫喱狀。
香味:主調是茉莉花味的清香,還帶有蘋果和漿果的味道。這幾種味道都有安神的效果,聞起來讓人感覺很舒適。
起泡效果:
這款洗發水起泡效果還算不錯,泡沫比較大,但是清潔力還是可以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洗發水採用的是弱酸性肥皂成分,可以改善乾燥發質。其中還含有透明質酸等成分,對頭發的根基養護效果極佳,護發潤發防乾燥。
使用感受:不適合出油較多的人用,這款洗發水是比較滋潤的那種,我本身頭發愛出油,洗完之後感覺仍然很油膩,感覺不是很清爽。
『伍』 護發精油和老式頭油的區別
護發精油和老式頭油成分不同。護發精油是用純植物油提取出來的,除了媒介油和精油,沒有添加別的。而護發素呢指的其實就是化學合成的一些對頭發有益的物質。護發精油是可以給頭發養分,對頭發起到修復的作用,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
而護發素通常只能清洗頭發的毛鱗片,並沒有真正給頭發帶來修復效果。護發精油使用之後不需要再洗掉,而護發素是塗抹之後需要再次進行清洗的。
護發精油的使用方法
護發精油抹的太多就會適得其反,不僅不能很好地修護受損頭發,還會造成頭發出油、頭皮屑、脫發等情況。通常我們一次取一元硬幣大小的用量就夠了,油性發質最好選用清爽型的護發精油。
護發精油的使用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同位置塗抹的量也要不一樣。根據頭發每個位置的受損程度,所需要的養分也是不一樣的。
頭發燙染過後受損最嚴重的地方往往是發尾位置,其次是頭發中部,發根的受損程度是最小的。因此在塗抹護發精油的時候可以著重塗抹發根,頭發中部和發根的用量也應該逐步減少。
『陸』 護發精油和護發素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1、護發精油是用純植物油提取出來的,除了媒介油和精油,沒有添加別的。而護發素呢指的其實就是化學合成的一些對頭發有益的物質。
2、護發精油是可以給頭發養分,對頭發起到修復的作用,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而護發素通常只能清洗頭發的毛鱗片,並沒有真正給頭發帶來修復效果。
3、護發精油使用之後不需要再洗掉,而護發素是塗抹之後需要再次進行清洗的。
4、護發精油的用法是將精油滴入掌心摩擦生熱後,均勻抹上全頭,再對頭部穴道進行細致的按摩,使毛囊孔擴張,充分吸收精油給予頭皮的營養成分。
而護發素是在洗好頭,將發尾瀝干,塗上之後抹均勻,過5到10分鍾再沖洗干凈即可。
(6)一枝花頭油和精油有什麼差別擴展閱讀:
一、護發精油
精油是從植物中蒸餾萃取得到的「液體黃金」,精油的功效很多,舒緩安眠鎮痛等,而精油的護發功能也越來越被大家重視,從最初精油搭配洗發水的DIY用法,到如今洗護產品中添加精油成分,修復受損發質。
精油作用於頭皮,通過對皮脂的調節,抑制脫發,促進毛發生長,所以一大部分精油是在洗發之前使用的,均勻塗抹發根,即可有改善發質的作用。也有一部分精油可以混合在發膜內,在洗發之給予滋養。
二、護發素
護發素亦稱潤絲,一般與香波成對使用。洗發後將適量護發素均勻塗抹在頭發上,輕揉一分鍾左右,再用清水漂洗干凈,故也有人稱為漂洗護發劑,屬於發用化妝品。
發素從外觀形態上分為透明型和乳液型兩種,市場上較為常見的是乳液型產品。
洗發香波是以陰離子、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為主要原料提供去污和泡沫作用,而護發素的主要原料是陽離子表面活性劑。
香波洗凈頭發後,再使用護發素,它可以中和殘留在頭發表面帶陰離子的分子,形成單分子膜,而使纏結的頭發順服,易於梳理。
『柒』 發膠、 發蠟、 發油三者有什麼區別
發膠、 發蠟、 發油三者的區別
1、 針對性不同。發膠它可以使發絲更加堅固而又不改變發絲的質地,交易非常的自然,最適合在做完發型後,整理細節的時候使用。發蠟是一種膏狀護發定型產品,它能防止頭發出現因脂肪分泌不足的焦斷現象,可使發絲柔軟、光亮、整齊、美觀。發油使用後可以保持頭發柔軟,易於梳理造型的狀態。主要分為油基發油和水基發油。
2、 適用對象不同。發蠟適用於不順扭結的短發或卷發,令頭發自然造型,發油比較適用於乾燥的頭發,可以反復塑型。發膠則是一種類似於膠狀的物質,適用於比較難以塑型的頭發。
3、使用方法不同。發膠具有較強的定型效果,直接使用就能造出各種時尚、誇張的造型。發蠟的定型效果較發泥弱些,但是發蠟能夠使頭發定型的同時,增加潤澤的效果。發油的潤澤效果要比發蠟更好一些,但是油基發油更加難以清洗。
(7)一枝花頭油和精油有什麼差別擴展閱讀:
發油早源於歐美國家,是很多英國法國的紳士們常用的美發用品之一。發油的原料大多是一些從植物或者礦物中提取的油脂,經過加工後,被用作護發或者美發用品。
發油不僅可以用來做造型,還可以養護因燙染而傷害的頭發,修護的同時避免頭發毛躁起靜電。男士用的發油一般分油基發油和水基發油兩種:油基發油定型持久,更加適合偏硬發質,但是清洗難度較大;水基發油可以多次塑型且較好清洗,但定型強度稍遜於油基。
油基發油的成份大多為礦物油、植物油或是蜜蠟製成,這些成份都較難清洗,因此在洗完頭的隔天,頭發上仍然會有油基發油的殘留。
另外也由於油基發油不易被水分解,也就讓它的定型能力更強,防水抗汗。像沖浪遊泳這種會接觸到水的活動,發油也不會因此而消失,還不會收干變硬,是打造長效有型的發型必備的單品。缺點的話就是不容易清洗干凈,較為油膩,而且沾到額頭,可能會悶痘。
水基發油則是在油基發油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是近代的產物。成份不再像油基發油那樣單一,打造的發型要蓬鬆許多,清洗起來也更加容易,也減少了致痘的風險,是更適合我們日常使用的產品。但水基發油多少都會有變乾的現象,亮度也會有所下降,價格上也會比油基發油稍高一點。
『捌』 頭油的頭油(化妝品)
古代女性在頭發上刷頭油,是通過頭油來固定發絲,相當於今天的定型啫哩。頭油也是護發素,給頭發以營養。早在東漢,劉熙《釋名.飾首飾》即雲:「香澤者,人發恆枯悴,以此濡澤之也。」另外,有些偏方製成的頭油,還具有生發、黑發以及保健的作用,《本草綱目》就強調,茉莉花有催生毛發的功效,用茉莉花制的頭油適合掉發的人來使用,而水仙花制的香澤能「去風氣」。《隨息居飲食譜》的作者王士雄是清代名醫,在他看來,「茶油」的優點多多,「甘涼,潤燥,清熱息風,解毒殺蟲,上利頭目」,而且比起其他種類的植物油,茶油「最為輕清」。
皎皎白紵白且鮮,將作春衫稱少年。裁縫長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復恐蘭膏污纖指,常遣傍人收墮珥。衣裳著時寒食下,還把玉鞭鞭白馬。
唐代詩人張籍的《白紵歌》,寫一位新婚的女性為同樣青春年少的丈夫製作春天的衣衫。剛結婚不久,她與丈夫還不夠「熟」,連丈夫的身量尺寸都含糊,又不好意思直接向丈夫詢問,就拿著刀尺跑到婆婆面前去請教。——詩人對於傳統閨中女性的羞澀與含蓄,真是有很入微的觀察。——雖然是這樣傳統的婚姻,但是並不妨礙女主人公對於新婚夫婿的一腔感情,這種感情不是通過語言,而是通過最細心的體貼流露出來。忙碌中,她的耳環掉落了。她想到,耳環常在鬢邊垂晃,難免會蹭到頭油——「蘭膏」,此時如果自己去撿耳環,手指沾到耳環上的頭油,再摸衣料,就會把雪白的衣料也沾臟了。於是,她就叫旁人來替她拾起耳環。耳環對於女性是多麼重要的首飾啊,但是,此刻,比起丈夫的衣料來,竟不算什麼了。手下忙著,她心裡喜滋滋的:等春衣制好,寒食節就到了,夫婿穿著雪白的一襲新長衫去踏青,手持玉鞭,跨下白馬,輕馳在春風中,多麼神氣啊!
早在一千五百年前,也就是六朝時代,女性的頭油就經歷過一次「拿來主義」。在此之前,頭油原料取自動物脂肪,如豬脂,但在漢代通西域之後,胡麻引種入中國,於是,胡麻——也就是芝麻——所制的香油,就成了頭油的時髦新材料。另外,頭油一向強調以芳香取勝,因此得美名曰「香澤」。戰國秦漢時代,是在豬脂中加入天然的蘭草、蕙草,因此也被稱為「蘭膏」、「蘭澤」。隨著陸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各種熱帶、亞熱帶地區的香料,也被與芝麻香油一道運用到頭油中。《齊民要術》中有「合香澤法」,把北朝時代製造香澤的配方、工序保留了下來。 第一步,把幾種香料裹在新絲綿里,放在清酒當中浸泡;然後,芝麻油、豬脂按二比一的比例放在銅鍋里,再倒入浸過香料的清酒;待煮沸以後,下入泡過的香料,小火慢煎一天。從這里所出的配方,可以最好地看到香澤在該時期所處的變遷過程。原料已並不止於「澤蘭香」,也就是古老的蘭草這一本土香料,油料也不再僅靠動物脂肪。雞舌香、藿香、苜蓿、胡麻(芝麻)都是在漢代通西域和收復南方之後,從各地引入中原的新事物。中國香料史上劃時代的巨變,恰恰在香澤這樣的生活細節中清晰地折射出來。
梁簡文帝《樂府》詩雲:「八月香油好煎澤。」(明人楊慎《丹鉛總錄》卷四「香澤」)本來不太好理解,讀過《齊民要術》中的方子才明白:詩中的香油是指芝麻油,是當時做香澤必須要有的一味原料。實際上,在其後的漫長年代裡,芝麻油始終保持著在香澤製造中的這一重要地位。到了唐代,製造香澤的配方中就徹底不見了豬脂的蹤影,完全由香油替代了它的作用。因此,《白紵歌》中的那位普通唐代女性,她烏發上的「蘭膏」,可是暗暗散發芝麻香油與多種香料的復合香氣呢!
但是,中國不是一個輕易就滿足、就停止進步的民族。到了宋代,南方特產的各種芳香花朵被開發出來,從此,中國女性的一頭青絲便散發著沁人的花香。在宋代,最流行的是「香發木犀油」(香油浸桂花),也就是後世所說的「桂花油」。 關於這一頭油的製作工序,宋人陳敬所撰《香譜》「香發木犀油」一條有詳細的記錄:
凌晨摘木犀花半開者,揀去莖蒂令凈,高量一斗,取清麻油一斤,輕手拌勻,捺瓷器中。厚以油紙密封罐口,坐於釜內,以重湯煮一餉久,取出,安頓穏燥處。十日後傾出,以手沘其清液,收之,最要封閉最密。久而愈香。如此油勻入黃蠟,為面脂,馨香也。
在那個時代,桂花(木犀花)是剛剛流行起來的新鮮事物,因此被用以為頭油發香。清早摘下半開的桂花,揀擇干凈,與香油按一斗花配一斤油的比例放入瓷罐中,再用油紙厚厚密封罐口,然後把瓷罐安頓在蒸鍋里,大火沸水蒸一頓飯的工夫。下火之後,還要讓瓷罐在乾燥的地方靜置十天,讓桂花充分吸收油分。最後,把罐里的內容倒出來,用手用力攥擠桂花,擠出的香油便散發著桂花的芬芳,這就是最後的成品了。據南宋人陳元靚《事林廣記》「宮制薔薇油」方,那時也用柚花、茉莉、素馨製作頭油及面脂,所記錄的工藝則大同小異——是先把一塊降真香料投到香油中,在火上蒸熟,然後,去掉降真香,放入香花(或柚花或茉莉或素馨),密封浸泡。兩種方法相比較,顯然是陳敬《香譜》所介紹的制頭油方法更加經濟便利。
對於頭油的改進,並沒有到此為止。隨著茶業的興起,茶油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所謂茶油,就是用茶樹子所榨制的油。到了明代,茶油制的香澤,已經成了閨中梳妝的必備之物,原因在於只有茶油才能最好地吸收茉莉等花的香精:
韶、連、始興之間,多茶子樹。以茶子為油……燕、吳人購之為澤膏發。謂非是油則玫瑰、桂、蘭諸香不入。(清屈大均《廣東新語》「食語.油」)
清人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則指出:「茶油——甘涼,潤燥,清熱息風,解毒殺蟲,上利頭目。……蒸熟用之,澤發生光。諸油惟此最為輕清……豈他油之濁膩可匹哉?」同書「桂花」條道是:「亦可蒸茶油澤發。」「玫瑰花」條雲:「浸油澤發。」另外,在清代著名食譜《調鼎集》中,「鮮玫瑰花」一條介紹:「陰干露水,礬腌,榨成膏。入茶油,即玫瑰油。……礬腌者,只宜浸油,不可食。」並說:「桂花同。」由此可知明清時代頭油的製法:把採摘下的玫瑰或桂花在背陰處晾乾,再加入明礬,腌制一段時間,壓榨成花泥膏。然後,把花泥膏放到茶油中,密封後上火蒸熟,再浸泡一段時間,就得到了芳香的玫瑰油、桂花油。根據那一時代的記載,茉莉、素馨、水仙、薔薇、蘭、蕙等香花香草,都被用來製作頭油。甚至還有一種特殊的「露花油」,因為香氣馥烈,成了熱門的出口貨,「洋舶爭買以歸」(《廣東新語》「食語.油」)。
《廣東新語》告訴我們,在明清時代,無論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燕、吳人」)都從廣東韶州等地收購茶子油,其目的就是為了製作頭油。由於全國范圍的巨大市場需求,當時茶樹的種植已經專業化,分化出「茶子樹」(今天稱為油茶樹)的種植與榨油這樣一個分支行業。「韶、連、始興」所種的「茶子樹」,顯然已經不是為了收茶葉,而目的只在生產茶油。明清時代的化妝品市場,其規模豈不是很驚人嗎?甚至,還有露花油這種熱銷「國際市場」的拳頭產品!
如果說六朝時以芝麻香油代替豬脂,確實是一次材料上的進步,那麼,今天單單風行歐洲特產的橄欖油,而全然忘記祖宗貢獻給世界的茶油,則未必明智。橄欖油、熏衣草香精油就一定好過茶油、玫瑰花膏么?用天然植物油與天然香花香草製作健康環保的護發油,十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就是中國人的擅長!
『玖』 卷發打理定型可以用精油嗎
可以護發精油具有更強的滲透力,能夠瞬間恢復頭發的乾燥狀態,具有保濕鎖水的能力,補充少量養分以及填充毛鱗片的功效。護發精油的種類比較多,有針對直發的,也有針對卷發的,但大部分都是通用的。護發精油和傳統的頭油不同,精油因為具有滲透型,使用後只增加頭發的亮度和鬆散度,頭發吸收後幾乎看不出來,但發型更清爽也更有亮度,適合干發造型,尤其是熱燙後的發型造型。
『拾』 護發素 護發精油 護發膜區別
目前市場上的護發產品主要分為護發素、發膜、護發精油三種。雖然同為護發產品,但側重點有所不同,使用方法也有差異,錯誤使用反而會引起頭皮屑、掉發、出油等問題。
護發素
護發素是最早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護發產品,它能夠幫助毛鱗片閉合,暫時填補受損頭發的孔隙,讓頭發變得順滑,同時在頭發表面形成保護膜,減輕頭發之間的摩擦,至於修復受損發質等功能基本是沒有的。
護發素的使用方法很簡單,只需要在洗發前塗抹在中下段發尾,等待1分鍾左右再搓洗干凈即可。(一定要洗干凈,否則容易頭油長頭皮屑等)。
護發素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可有可無,而對於經常燙染以及頭發比較毛躁的人來說,洗護時最好要先用護發素來撫平毛躁,這樣洗的時候不易打結,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因為過度用力而導致的掉發。
發膜
如果說護發素是面膜,那麼發膜就是面霜,護發效果更佳。市面上大部分發膜為滲透型,主要針對頭發內部損傷,能夠透過毛鱗片進入發絲,幫助修復纖維組織,從而恢復頭發健康活力。而包裹型發膜主要針對毛鱗片損傷,妹子們在買發膜時要看清楚。
發膜的用法更復雜一點,洗發塗抹之後包上浴帽或者保鮮膜,有條件者可以進行加溫處理(例如電熱帽),促進吸收效果,保持20-30分鍾後,用溫水洗掉即可。
發膜的修復效果好,但需要堅持使用才能改善發質,不過要注意不宜天天用,健康發質一個月1-2次即可,受損發質一周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