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溫煦臍灸多久用一次
具體做法:
做7天休息3天,循環調理。。
『貳』 臍灸需要使用什麼精油
在進行艾灸的時候,會使用一些精油,將幾滴艾葉正氣油滴在相關穴位上,按摩2分鍾,這樣可以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更容易滲透到皮膚,從而發揮作用。據研究表明,在艾灸過程中配合精油使用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強化骨骼,預防鈣質流失、增強身體免疫力、抵抗力、慢性病治療有輔助作用。
『叄』 艾灸肚臍眼,艾珍好臍灸有什麼功效
艾灸肚臍眼的功效
1、健脾和胃,生清降濁
臍療可增強脾胃機能,使升陽得升,濁陰下降,以健脾止瀉,和胃降逆。用於胃痛、反胃、痞滿、嘔吐、泄瀉等。
2、通調三焦,利水消腫
臍療能激發三焦的氣化功能,使氣機暢通、經絡隧道疏通,能促進代謝,縮減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腫、肥胖等。
3、調理沖任,溫補下元
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督帶與生殖及婦人的經帶、胎、產息息相關,故葯物溫臍可以調理沖任,理氣養血,固經安胎。臨床用於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帶下、崩漏、不孕及黃褐斑、面色萎暗等證。
4、.通經活絡,行氣止痛
臍通百脈,溫熱葯貼臍後,能夠通經活絡,理氣和血,達到"通則不痛"。適用於腸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諸酸痛證。
5、斂汗固表,澀精補虛
臍療能收斂人體的精、氣、神、津,調節臟腑陰陽平衡,調整體質,使氣血調暢,營衛通利,幫助入睡。臨床常用於治療自汗、盜汗、帶下、久泄、夢遺、滑精、驚悸、失眠等。
6、防病駐顏,養生延年
臍為先天之命蒂,後天之氣舍,是強壯保健的要穴。臍療可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有活化細胞、潤膚駐顏、緊致肌膚的作用。具有補脾腎,益精氣,抗老駐顏之功。用於虛勞諸疾,神經衰弱和預防保健,回春延年。
明·都穆的《都公談纂》記載有這樣一件趣聞:永樂年間,嘉興人金晟任刑部主事。一次討賊中,官府捕到強盜多人。令金感到驚奇的是:強盜的頭目竟是一位「年百八二十五歲「的壽星,此人看上去卻毫無老態,而「面如童子」。金初不信,於是擬文派人到犯人原籍調查取證,結果無誤。金於是親審該盜首,「問其以致壽之故」。犯人說:少時居荊山今屬湖南時,聽一異人告之:常以草灸其臍,令人多壽。於是自己長期操行此術,「遂知至此耳。」
類似的記載也見於其它古代醫書中。如宋代《針灸資生經》載:「有人年老,面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一壯故也。」《清太醫院選方》中載有一名為「毓麟固本膏」的貼臍方,傳說慈禧太後曾以此膏攤貼來治療腸胃功能失調症。
「臍」是什麼
臍,俗稱肚臍眼。以現代醫學的觀點看,「臍」只是初生兒臍帶脫落後遺留下的一個瘢痕組織;但中醫認為,臍中是一個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闕」。此穴被認為是經絡之總樞,經氣之匯海,能司管人體諸經百脈。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通過刺激或施葯於神闕穴,便有調整陰陽平衡、氣血和暢的功能,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
「灸臍」的作用
有趣的是,有科學家用「黃金律」來測量人體,結果驚奇地發現:從肚臍到腳的長度,與肚臍到頭頂長度的比值,恰好等於0.618,就是說,肚臍正位於人體的「黃金分割點」上。而現代科學研究表明,0.168在養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黃金分割點」應是調整人體功能的最佳作用點。實驗研究也證明:通過葯熨、艾灸等刺激,有助於調節人體神經系統及內分泌活動,尤其是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從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壽延年之作用。
一般來說,灸臍注意事項有三:第一,臍部有損傷、炎症者及孕婦禁用;第二,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第三,艾灸不可離臍部太近,否則易燙傷。
『肆』 臍灸的灸臍為什麼能健康長壽
明·都穆的《都公談纂》記載有這樣一件趣聞:永樂年間,嘉興人金晟任刑部主事。一次討賊中,官府捕到強盜多人。令金感到驚奇的是:強盜的頭目竟是一位「年百八二十五歲「的壽星,此人看上去卻毫無老態,而「面如童子」。金初不信,於是擬文派人到犯人原籍調查取證,結果無誤。金於是親審該盜首,「問其以致壽之故」。犯人說:少時居荊山今屬湖南時,聽一異人告之:常以草灸其臍,令人多壽。於是自己長期操行此術,「遂知至此耳。」
類似的記載也見於其它古代醫書中。如宋代《針灸資生經》載:「有人年老,面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一壯故也。」《清太醫院選方》中載有一名為「毓麟固本膏」的貼臍方,傳說慈禧太後曾以此膏攤貼來治療腸胃功能失調症。 有趣的是,有科學家用「黃金律」來測量人體,結果驚奇地發現:從肚臍到腳的長度,與肚臍到頭頂長度的比值,恰好等於0.618,就是說,肚臍正位於人體的「黃金分割點」上。而現代科學研究表明,0.168在養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黃金分割點」應是調整人體功能的最佳作用點。實驗研究也證明:通過葯熨、艾灸等刺激,有助於調節人體神經系統及內分泌活動,尤其是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從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壽延年之作用。
一般來說,灸臍注意事項有三:第一,臍部有損傷、炎症者及孕婦禁用;第二,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第三,艾灸不可離臍部太近,否則易燙傷。 第一法
艾炷直接灸。將燃燒的艾炷直接懸在臍中上方 1厘米左右施灸,以覺得有溫熱感為度。每次灸15~30分鍾,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體質素虛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
第二法
神闕隔姜灸。把薑片上穿刺數孔,覆蓋於臍上,點燃艾炷在薑片中啄灸,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度。每次灸15~20分鍾,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此法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症有預防作用。
其他中醫熱點推薦:從道法術器看如何學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