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茶樹精油
茶樹精油原產於澳洲,為茶樹的提取物。具有殺菌消炎、收斂毛孔、治療傷風感冒、咳嗽、鼻炎、哮喘,改善痛經、月經不調及生殖器感染等功效。適用於油性及粉刺皮膚,治療化膿傷口及灼傷、曬傷、香港腳及頭屑。使頭腦清醒,恢復活力,抗沮喪。
心理療效
使頭腦清新、恢復活力,尤其適用於受驚嚇的狀況。
香薰:清雅茶樹能提升心志活力,有益身心,令頭腦清新、恢復活力。
身體療效
茶樹最重要的用途,是幫助免疫系統抵抗傳染性的疾病,策動白血球形成防護線,以迎戰入侵的生物體,並可縮短罹病的時間,為強效的抗菌精油。
皮膚療效
凈化效果絕佳,改善傷口感染的化膿現象,以及癤。清除水痘和帶狀皰疹所引起痘痘和不潔部位。可應用於灼傷、瘡、曬傷、癬、疣、圓癬、皰疹和香港腳。也可治療頭皮過干與頭皮屑。
茶樹單方精油
新鮮、略微刺鼻的木質類香調,有很濃的葯味,揮發快,氣味強。色澤透明,黏度極低,滴於物體表面可在24小時內揮發,且不留任何痕跡。對一般皮膚均無刺激,土著很早就用茶樹葉子治療傷口。
直接使用
方法1:嚴重青春痘,用棉簽沾取純茶樹精油輕點於痘痘上,有抗菌消炎收斂痘痘的作用。
調和使用
方法1:將茶樹精油1-2滴加於面膜中敷臉15分鍾。適用於油性肌膚、毛孔粗大的調理。
方法2:將茶樹精油3滴+迷迭香精油2滴 +5毫升葡萄籽油,做臉部排毒按摩,然後用清面露清潔干凈,再噴灑茶樹花水。
方法3:將1滴純茶樹精油滴入10克面霜/乳液/爽膚水混合均勻後,調理痘痘肌膚,平衡油脂分泌。
㈡ 澳洲茶樹精油多少錢一噸
茶樹精油原產於澳洲,為茶樹的提取物。 第一瓶精油就是法國顏怡茶樹精油,這個澳洲原產,很好用的,直接點塗在豆豆處即可,每天堅持2~3次,現在天貓活動很火爆,只要100不到的
㈢ 茶樹精油的茶樹精油檔案
茶樹的英文古字為Ti Tree,後因音近與混淆,也有「Tea Tree」的俗稱。澳洲原住民在生病或身體保健時會煮茶樹的樹葉來喝,
此事經探險家庫克船長發現,也試試這種「澳洲茶」的效果,並將心得帶回英國研究,這是茶樹的第一次科學發現。但是千萬不要誤會,
茶樹不是休閑飲料,而是作為葯用,某些芳療師或大眾不明究理,就把Tea Tree當作飲料了。
茶樹是桃金娘科植物,在植物分類上屬於「白千層」的一種,學名為「亘葉白千層」,原產地為澳洲。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茶樹都是重要的消毒殺菌來源,後因抗生素的發明,人們喜歡像抗生素這種立即有效的消炎殺菌配方,因此茶樹也冷落了一陣。
人們發現病菌的反撲,會因人類使用抗生素而產生抗葯性,因此進化為更強更難消滅的超級病菌,而抗生素與化學葯物也對人體會有許多副作用,
這時茶樹與各種大自然的配方才又重新被重視。
茶樹的氣味為新鮮的氣味,清中帶辣,明顯的消毒氣味,因分子極輕故前味強勁,其中的主成分「胺樹酚」能溶解黏液,幫助茶樹的消毒滲透力,
對呼吸道的感染更具效力,但也是刺鼻氣味的原因之一。
茶樹精油是從茶樹葉中提取出來的一種濃縮性液體,有抗菌消炎作用。茶樹精油最早使用在二戰美軍的戰地救護中,
由於抗生素的副作用逐漸被人們發現,所以,茶樹以及茶樹精油的配方又重新被重視起來,被熟悉它的人們稱為「貼身小衛士」。
1770年英國庫克船長在一次登陸澳洲探險時,發現澳洲原住民在生病或身體保健時會煮茶樹的樹葉來喝,
於是將茶樹帶回英國研究,這是茶樹的第一次科學發現,此後二百多年,在世界各國不斷有相關的學術論文及臨床應用報告的發表。1933年英國醫學雜志報導茶樹精油為強效殺菌劑,並說明「茶樹精油除驚人的殺菌力外,對組織不會產生任何的損害,這一點是前所未見的,
因為一般的殺菌劑在殺死細菌的同時,也會摧毀正常組織」
抗甲氧苯青黴素性金黃色葡萄球菌,也能消滅!這種被稱為「貼身小衛士」的精油,用處極多,而且被生產成各種包裝形式的產品,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居住民時期 澳洲土著很早就用茶樹葉子治療傷口、毒蛇咬傷、也可做為解毒劑使用。
世界大戰時期
世界大戰也曾使用為消炎劑。澳洲的原住居民在很久以前就認識茶樹精油的好處,當世人都還當它是野草時。他們就懂得用茶樹的葉子治療感染的傷口。
㈣ 澳洲茶樹有多少含油量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3
㈤ 一滴茶樹精油要用多少茶樹葉
你好,茶樹精油是從中葯白千層中提取分離得到的,1滴大約需要5~10g白千層葉。
㈥ 茶樹精油是什麼
茶樹精油原產於澳洲,為茶樹的提取物。具有殺菌消炎,收斂毛孔,治療傷風感冒、咳嗽、鼻炎、哮喘,改善痛經、月經不調及生殖器感染。適用於油性及粉刺皮膚,治療化膿傷口及灼傷、曬傷、香港腳及頭屑。使頭腦清醒,恢復活力,抗沮喪。
基本性質它的氣味有些辛辣和刺鼻,顏色很淡,水質般粘性。
化學成分最主要的化學成分為乙烯(terpinene)、松油精(pinene)、檸檬油精(limonene)、桉油酚(cineole)、香油腦(terpineol)、茴香素(cumene)。
來源介紹它是一種小型樹,起源於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與絲柏相似,葉片針狀,頭狀花序沒有花柄、黃色或略帶紫色,可以長到7m高,在濕地生長旺盛,現在已有大面積栽培。這種精油只有澳大利亞生產,當地的土著居民用它治病已有很長時間了。在二戰期間,精油加工者和原材料供應者可以免服兵役,直到貯備有足夠的茶樹精油。每個士兵和水手都配給一些精油,隨身帶著,用於治療熱帶感染和發炎的傷口。
茶樹精油可以用做肥皂、面霜、潤膚乳、除臭劑、消毒劑和空氣清新劑。
功能作用心理療效使頭腦清新、恢復活力,尤其適用於受驚嚇的狀況。
香薰:清雅茶樹能提升心志活力,有益身心,令頭腦清新、恢復活力。
身體療效茶樹最重要的用途,是幫助免疫系統抵抗傳染性的疾病,策動白血球形成防護線,以迎戰入侵的生物體,並可縮短罹病的時間,為強效的抗菌精油。用排汗的方式將毒素逐出體外,流行性感冒、唇部皰疹、黏膜發炎時建議使用此油。也能用以治療腺體發熱和牙齦發炎。雖然不能治癒AIDS病患,但可強化他們的免疫系統,當然,這必須由合格的醫療人員來執行。在開刀前用茶樹按摩 ,有助於強化身體,開刀後使用,則可安撫驚恐的情緒。它強勁的抗病毒與殺菌特性,可治療持續性感染,幫助病毒感染後的虛弱狀態,讓身體在復原的階段增添活力。它抗黴菌的特性,可清除陰道的念珠菌感染,一般而言,對生殖器感染很有幫助。也可凈化尿道,改善膀胱炎。解除生殖器與肛門的瘙癢,也能舒緩一般性的瘙癢,痘和昆蟲叮咬的紅疹
據說能保護接受X光治療的乳癌患者,能顯著減少疤痕。在治療前抹上茶樹精油,可在皮膚上形成一層保護膜,這層保護膜能阻擋X光穿透過深。減輕耳炎,亦即中耳的感染,這種感染常伴隨著扁桃腺的疼痛。減輕腸的發炎現象,並可驅逐腸內的寄生蟲。
皮膚療效凈化效果絕佳,改善傷口感染的化膿現象,以及癤。清除水痘和帶狀皰疹所引起痘痘和不潔部位。可應用於灼傷、瘡、曬傷、癬、疣、圓癬、皰疹和香港腳。也可治療頭皮過干與頭皮屑。
其他功效茶樹精油原產於澳洲,為茶樹的提取物。茶樹精油功效具有殺菌消炎,收斂毛孔,治療傷風感冒、咳嗽、鼻炎、哮喘,改善痛經、月經不調及生殖器感染。適用於油性及粉刺皮膚,治療化膿傷口及灼傷、曬傷、香港腳及頭屑。使頭腦清醒,恢復活力,抗沮喪。
㈦ 澳洲茶樹的茶樹介紹
澳洲茶樹 (Tea tree) ,又叫互葉白千層(Melaleuca ahemifolia) 它是桃金娘科(Myrtaceae)、白千層屬(Melaleuea1)。原產於澳洲,當英國殖民者第一次登陸澳洲大陸的時候,發現當地土著人跟使用中國茶葉一樣喜歡用它來泡水喝,於是也想當然的叫他茶樹,當然他和中國的茶樹是完全不同的樹種,後來英國殖民者又發現,當地人還喜歡用他來治療各種傷口和皮膚病,逐步了解茶樹油具有強力的消炎殺菌功效。於是茶樹的功效慢慢被世人所知,二戰期間甚至還是澳大利亞軍隊的軍用治療品。到了20世紀七八年代,澳大利亞人根據茶樹油的葯用價值和工業價值,將茶樹油的種植產品開發逐步產業化,在醫葯、化妝品、日用化工、衛生清潔用品等領域研發出一系列新產品。
澳洲茶樹不等於茶樹,它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的山茶樹(茶油樹和茶籽樹),更不同於中國產茶葉的茶樹,山茶樹屬山茶科山茶屬,為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果實能提煉出茶油(即為食用茶油);而茶油樹(互葉百千層),它是原生於澳洲,且只適合在以南、北回歸線(23.5度)為中軸,南北各50公里亞熱帶氣候環境的帶狀區域種植,茶樹精油(Tea tree oil)則是從其新鮮枝葉中提取,屬天然油脂,廣泛應用於日用衛生製品、皮膚保健品、化妝品、食品香料、葯品、有機生物農葯等諸多領域。
㈧ 有沒有人聽說過澳洲茶樹
澳洲茶樹
1.桃金娘科常綠大喬木原產地為澳洲濕地
2.樹形優美,芳香宜人,是受歡迎的庭園樹,在澳洲則是一項重要的經濟作物,大量提供工業化提煉精油
茶樹油已經成了世界上最流行的天然精油之一,其應用之廣,甚至有甚於熏衣草油。在中國,廣大青年朋友喜歡用它作為祛豆的無上妙品。
芳療特徵:
皮膚方面:除疤、凈化效果絕佳,改善油性肌膚、面皰、膿腫、黑雀斑、疣、纖維組織炎、傷口感染的化膿現象;調理粉刺,清除水痘和帶狀皰疹所引起的小痘痘和不潔部位;治療香港腳、富貴手、鵝口瘡、或其它搔癢症。
身體方面:幫助免疫系統抵抗傳染性的疾病;治療腺體發熱和牙齦發炎;幫助病後康復;能有效對抗念珠菌、串珠菌、殺黴菌、極佳的抗病毒功能,清除陰道的念珠菌感染,凈化尿道,改善膀胱炎;驅逐腸內的寄生蟲;減輕耳炎。刺激免疫系統功能的加強、舒緩呼吸系統、強化生殖系統問題。
澳洲茶樹的英文雖然叫茶樹,但它和我們的茶樹毫無關系,而是白千層的近親,同屬於千層屬,學名白千層直接翻譯就是互生葉白千層,之所以會被稱作茶樹。
㈨ 「 精油時代來了,你真的了解精油嗎」
芳香療法|澳洲茶樹精油之王的「秘密」,你可能不知道的10種健康功效
澳洲茶樹是一種小型樹,學名是互葉白千層,屬桃金娘科。
枝條長長,花為白色,它的生命力旺盛,即使被砍斷,也能維持生命一段時間,起源於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與絲柏相似,葉片針狀,頭狀花序沒有花柄、黃色或略帶紫色,可以長到7m高,在濕地生長旺盛。
1770年,英國的詹姆斯庫克船長遠航澳大利亞,看到當地土著從一種樹上摘下葉子泡水飲用,方式很像泡飲茶葉,於是庫克船長便稱這種澳洲植物為「Ti-tree」,與中國的「茶」同音,但拼寫不同,後來信息被誤傳,人們更多時候稱呼這種植物為「Tea-tree」,直到今天。
茶樹可以說是澳洲的寶貝,因其所含的茶樹精油有出乎意料的殺菌抗炎的效果,因此二戰期間,法軍軍醫讓·瓦涅,將茶樹精油用於佔地醫療,處理創傷和感染,也用於醫療器械的消毒。
1930年澳大利亞醫學雜志《Australian Medical Journal》報道茶樹出色的功效,包括控油、處理傷口及復原疤痕。
1933年英國醫學雜志報導此種精油為強效的殺菌劑,並說明「此種精油除驚人的殺菌力外,對組織不會產生任何的損害,這一點是前所未見的,因為一般的殺菌劑除了可殺死細菌,也會摧毀正常組織。
1955年美國處方手冊《United States Dispensatory》報道了茶樹出色的殺菌能力,是石碳酸的10-15倍。
1980年,澳洲以4:1000的稀釋比率調和茶樹精油與水,檢驗其殺菌能力,在一定的時間後,它能完全消除白色念珠菌,葡萄球菌等高傳染病菌。
1983年,澳洲聯合食品實驗室利用茶樹精油進行皮膚消毒實驗,以未清洗前的手上平均50平方厘米有3000個以上的細菌,用蒸餾水清洗過之細菌數目是2000個左右,用茶樹精油清洗後,剩下不到3個。
德國萊比錫大學實驗發現,茶樹能有效對抗26種皮癬菌、32種白色念珠菌、及22種小芽孢菌。研究顯示,只需茶樹精油0.25%的濃度就能抑制90%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也只需要0.5%,最引人注意的是,連對各種抗生素已經產生抗葯性的超級細菌:抗甲氧苯青黴素性金黃色葡萄球菌,也能消滅。
茶樹最重要的用途,是除了殺菌以外還幫助免疫系統抵抗傳染性的疾病,策動白血球形成防護線,以迎戰入侵的生物體,並可縮短患病的時間,為強效的抗菌精油。用排汗的方式將毒素逐出體外,流行性感冒、唇部皰疹、黏膜發炎時建議使用此油,也能用以治療腺體發熱和牙齦發炎。
荷檸精油牙膏中所含濃縮茶樹精油來自於澳洲茶樹,通過芳香療法提煉,1/10000的比例稀釋也能對口腔進行殺菌消炎,去除口臭、改善牙齦出血,起到口腔清潔的效果。
㈩ 茶樹油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茶樹油"是一個商業名稱,按植物學上的正確定義,它應該被稱為互葉白千層油,因為它主要來自桃金娘科(Myrtaceae)白千層屬(MelaleucaL.)的數種植物,其最主要的一種稱為互葉白千層(Melaleuca alternifolia),次要的植物有包鱗白千層(Melaleuca bracteata)、石南葉白千層(Melaleuca ericifolia)、白油樹(Melaleuca quinquenervia)、綠花白千層(Melaleuca Viridiflora)等。互葉白千層的新鮮枝葉經水蒸汽蒸餾可得無色至淡黃色的精油。
互葉白千層原生於澳大利亞,主產於澳大利亞東南沿海(沿新南威爾士州的北部沿海),因此該精油又稱澳洲茶樹油。澳洲茶樹油並不是一個新產品,人們知道該精油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但是該精油的大力發展卻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特別是當人們知道了它的強力殺菌保健作用之後,在回歸自然、崇尚自然的潮流推動下,該精油的開發才得以突飛猛進。
互葉白千層油是一種淡黃綠色或幾乎水白色流動液體,具有溫暖的辛香,帶芳香萜類氣息,讓人們回憶起肉豆寇、小豆寇和甘牛至的香氣,但它的香氣中萜烯和松油醇的香氣更突出。該精油的風味是溫暖芳香,帶某些焦香、辛香,但有新鮮感和淡淡的樟腦味,稍苦。由於互葉白千層油具有上述香和味,在日用調香業中,它可用於男用辛香古龍水、須後水等。它與雜薰衣裳草油、薰衣草油、乙酸異龍腦酯、丁香油、迷迭香油、橡苔製品、卡南加油、水楊酸戊酯、香豆素、香葉醇和橙花醇等混和良好,因而在調香上使用較為方便,也被用於肉豆寇油和甘牛至油的摻假。
目前澳大利亞年產大約500噸茶樹油,幾乎全都來自人工栽培的互葉白千層。
盡管在工業生產上常採用水蒸汽蒸餾法,但其他提取方法也有其使用價值。一般來說不管採用水蒸汽蒸餾、水蒸餾法還是溶劑萃取法、微波輔助的溶劑萃取法,對於新鮮或乾燥的互葉白千層枝葉原料,精油的得率無明顯的差異。溶劑萃取法(以乙醇為溶劑)的得油率往往高於水汽蒸餾法(高10-20%)。單萜化合物的得率可提高4-6%,倍半萜化合物的得率提高更為明顯。由於溶劑萃取法不使精油組分發生較大變化,更符合枝葉中精油的組成狀況,因而溶劑萃取法常用於植物品種的比較和篩選(如用於品種選育)。
茶樹油的主要成分是對孟-1-醇-4-1,8-桉葉油素等。為了促進油質量的提高和防止摻假,ISO/TC54在1996年制訂了茶樹油的國際標准。
標準的名稱為"Oil of Melaleuca terpinen-4-ol type"
標准號:ISO4730-1996;
氣味:一種無色至淡黃色的液體,具有特徵香氣;
折光指數:n20D1.4750-1.4820;
相對密度:d20200.885-0.906;
旋光:(20C)為+5°~ +15°;
閃點:約56°C。
1體積精油全溶於≤2體積85%(V/V)的的乙醇中,得澄清溶液。標准規定1,8-桉葉油素的含量不大於15%(毛細管氣相色譜法)而對孟烯-1-醇的含量必須≥30%(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標准還規定了該精油幾種代表性的特徵性成分的(氣相色譜分析)上下限。稱為"GC profile"。這些成分是:
異松油烯(1.5%,5%,前者是最低含量,後者是最高含量,下同)
1.8-桉葉素(一,15%)
α-松油烯(5%,13%)
γ-松油烯(10%,28%)
對異丙基甲苯(0.5%,12%)
對孟烯-1-醇-4(30%,-)
α-松油醇(1.5%,8%)
薴烯(0.5%,4%)
檜烯(痕量,3.5%)
香橙烯(Aromadedrene)(痕量,70%)
δ-蓽澄茄烯(δ-cadinene)(痕量,8%)
藍桉烯(Globulol)(痕量,3%)
綠花白千層醇(Viridiforol)(痕量,1.5%)
α-蒎烯(1%,6%)
氣相色譜分析時常採用OV-101作為固定相,石英毛細管柱長50m,內徑 0.2mm,柱溫從70°C上升至220°C,升溫速率為2°C/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