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精油按摩 > 什麼是肌膚水合能力

什麼是肌膚水合能力

發布時間:2022-08-05 07:39:27

1. 為什麼我的皮膚這么干

皮膚非常乾的原因多是皮膚自身的水合能力下降,也就是鎖水的能力不好,丟失水分快了.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多是皮膚用慣了一些強效的補水產品,導致皮膚產生了一個輕微的依賴,不用這些就會更干一些.其次就是皮膚受到過大的刺激.我給你幾個建議
1.你可以逐漸的脫離,慢慢的使用一些比較溫和的補水產品,讓皮膚自身的水合能力修復.當然這配合好內調會更好一些,每天堅持吃1-2個水果,非常有幫助.多吃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
2.如果皮膚有大面積的敏感問題,可以嘗試狠心下來裸臉一段時間.

2. skin hydration是什麼意思

skin hydration

皮膚的水合能力

例句

1.A moisturizing and cleansing treat for dry skin. This nourishing facial specially selected proct to restore skin hydration.
對乾燥皮膚進行濕潤和清潔。這種滋養護理可恢復皮膚的水合作用。

2.plus 181% immediate increase in skin hydration
皮膚水分含量立即提升181%立即提升

3.Certain quantity of estrogens can cause an increase in skin thickness, hydration, elasticity and a rection in skin wrinkling.
一定量的雌激素能通過增加皮膚的厚度、水分和彈性,減少皮膚皺紋,防止皮膚老化。

4.Perfecting Lotion is right. No oily skin, hydration that last, and it rubs in, in no time at all. Can this be anymore perfect?
皮膚不再出油啦,保濕度持久。很好吸收,塗上立刻就吸收了。非常完美。

5.Aqua-supplement & tender: Benefit hydration of skin, release active element for skin, and create smooth skin.
補水嫩膚;協助肌膚水合凝聚力,釋放有效成份供給肌膚,塑造平滑膚質。

3. 什麼是水合能力

水與另一物質分子化合成為一個分子的能力。

水分子以其氫基和羥基與物質分子的不飽和鍵加成生成新的化合物,此合成方法在有機化工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水以水分子的形式與物質的分子結合形成復合物(如鹽類的含水晶體,烴類的水合物等)的過程,也可廣義地稱為水合。水合屬於化學變化。

工業上用硫酸汞為催化劑,反應在硫酸溶液中進行。這一方法在工業上應用歷史較久,但由於汞的污染等問題,現已改用其他方法。水合過程是有機合成方法之一,但作為重要的生產方法,還只限於少數類型產品,如乙醇及二元醇。

(3)什麼是肌膚水合能力擴展閱讀

形成過程:

水分子作為配體通過配位鍵與其它質點相結合,而且配位水分子的數目也是由配位鍵所決定的。對於水合陽離子的形成過程即是:

由於水分子是極性分子,存在正負偶極,則溶解後的陽離子和水分子間通過靜電引力相互吸引,陽離子吸引水分子的負端,使水分子以配位鍵配位在陽離子周圍形成水合陽離子,一般為簡化起見,書寫水合離子時,通常可省略配位水分子。

4. 什麼是水合(講簡單點)

水與另一物質分子化合成為一個分子的反應過程。水分子以其氫和羥基與物質分子的不飽和鍵加成生成新的化合物,此種合成方法在有機化工生產中得到應用。水以水分子的形式與物質的分子結合形成復合物(如鹽類的含水晶體,烴類的水合物等)的過程,也可廣義地稱為水合。水合屬於化學變化

5. 葯物有那些新技術

有點太專業,不知道看得懂嗎?
透皮給葯系統
一 透皮給葯系統的概念、特點、發展
1 概念
透皮給葯系統或經皮吸收制劑(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ransdermal thrapeutic systems,簡稱TDDS,TTS):
指經皮膚貼敷方式用葯,葯物由皮膚吸收進入全身血液循環並達到有效血葯濃度、實現疾病治療或預防的一類制劑。
2 特點
(1)透皮給葯系統可避免肝臟的首過效應和葯物在胃腸道的滅活,葯物的吸收不受胃腸道因素的影響.減少用葯的個體差異。
(2)維持恆定有效血葯濃度或生理效應,避免口服給葯引起的血葯濃度峰谷現象,降低毒副反應。
(3)減少給葯次數,提高治療效能,延長作用時間,避免多劑量給葯,使大多數病人易於接受。
(4)使用方便,患者可以自主用葯,也可以隨時撤銷用葯。
3 發展
自1981年美國上市第一個用於治療運動病的TTS—東莨菪鹼貼劑以來,現已有多種透皮吸收制劑,如:硝酸甘油、雌二醇、芬太尼、可樂定、睾酮、尼群地平、噻嗎洛爾等TTS應用於臨床受到普遍歡迎。
我國醫葯學家對經皮給葯早有認識,在我國的醫學典籍中收集了大量的用於局部和治療內科疾病的膏葯處方。近幾年來各種形式的中葯外用治療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胃腸道等內科疾病取得了一定成績。目前國內正以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進行研究使之提高,將使祖國的醫葯學得以發揚光大。同時對TTS的研究也作了大量的工作。硝酸甘油、東莨菪鹼、可樂定等葯物的TTS制劑已獲准生產,並對多種葯物如:激素類(睾酮、18一左炔諾酮)、止痛葯(度冷丁、酮洛酸)、戒煙(毒)葯(尼古丁)、呼吸系統(茶鹼)、心血管系統(硝苯地平、噻嗎洛爾)等葯物的TTS進行了研究。
為了使更多的葯物能經皮給葯,目前國內外學者對TTS研究的重要內容是:
(l)對TTS的基礎材料的研究;
(2)葯物透皮吸收機理的研究;
(3)尋找改進葯物透過皮膚屏障的有效方法。
二 透皮給葯系統的分類及組成
1 復合膜型
復合膜型透皮給葯系統由背襯層、葯物貯庫、控釋膜、膠粘層和保護膜組成。這類給葯系統的組成材料是:背襯層常為鋁塑膜;葯物貯庫膜是葯物分散在聚丁烯等壓敏膠中.加入液狀石蠟作為增粘劑;控釋膜常為聚丙烯微孔膜或均質膜,膜的厚度、微孔大小、孔率等及填充微孔的介質可以控制葯物的釋放速率;膠粘層亦可用聚異丁烯壓敏膠,加入葯物作為符合劑量,使葯物能較快達到治療的血葯水平;保護膜常用復合膜,如硅化聚氯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酯等,如可樂定透皮貼劑。
2 充填封閉型
充填封閉型透皮給葯系統由背襯層、葯物貯庫、控釋膜、膠粘層和保護膜組成,但葯物儲庫是液體或半固體的軟膏和凝膠,填充封閉於背襯層和控釋膜之間,控釋膜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均質膜。
該類系統中葯物從貯庫中分配進入控釋膜,改變膜的組成可控制系統的釋葯速率,如雌二醇透皮貼劑。
3 聚合物骨架型
聚合物骨架型透皮給葯系統用水性聚合物材料作骨架,如天然的多糖與合成的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酯和聚丙烯酸胺等,骨架型中還含有一些潤濕劑如水、丙二醇、聚乙二醇等。含葯的骨架粘貼在背襯材料上,在骨架周圍塗上壓敏膠,加保護膜即成。
該類系統是通過親水性聚合物骨架與皮膚緊密貼合潤濕皮膚促進葯物吸收。這類系統的葯物釋放速率受聚合物骨架組成與葯物濃度的影響,如硝酸甘油Nitro-Dur透皮貼劑。
4 膠粘劑分散型
是將葯物分散在膠粘劑中、鋪於背襯膜上,加保護膜而成。 這類系統的特點是劑型薄、生產方便,與皮膚接觸的表面都可輸出葯物。常用的膠粘劑有聚丙烯酸酯類、聚硅氧烷類和聚異丁烯類壓敏膠,如硝酸甘油Nitro-DurⅡ透皮貼劑。可以採用成分不同的多層膠粘劑膜,與皮膚接觸的最外層含葯,底、內層含葯量高,使葯物釋放速率接近於恆定。
三 經皮吸收制劑的設計
(一)皮膚的基本構造及葯物透皮吸收途徑
1 皮膚的基本生理構造
皮膚是人體的最外層組織,直接與外界接觸,對人體有重要的保護作用,能阻擋異物和各種有害因素的侵入,也阻留機體內體液和生理必須成分的損失,同時又具有汗液和皮脂的排泄作用。皮膚是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組織組成。
(1)表皮由外向內表皮可分為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棘層、基底層細胞等五層。角質層為表皮的表層,是由角質層細胞和細胞間脂質組成,前者似磚牆結構中的磚塊,後者則似填充於磚塊間並粘著磚塊的水泥灰漿,這是有關角質層結構的最新概念。角質層細胞扁平,呈六角形.彼此交錯排列,堆疊成垂直柱狀。而細胞間脂質實際上是形成高度有序排列的脂質雙分子層,類脂分子的親水部分由脂肪酸、膽固醇、神經酸胺以及神經酸胺糖苷元等的親水性基團組成。這些親水性基團自身整齊排列成親水性的極性頭區,同時結合水分子形成水性區,而類脂分子的碳氫鏈形成雙分子層的疏水區。所以,角質層這種特殊的磚牆結構決定了角質層是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且其中的脂質起著主要的作用。
(2)活性表皮 表皮的其它四層(透明層、顆粒層、棘層、基底層細胞)統稱為活性表皮。它持續更新形成角質層,活性表皮是活性細胞組織,細胞膜為類脂雙分子層結構,胞內為親水性蛋白質溶液,葯物易於透過,活性表皮中含有酶,能降解通過皮膚的葯物。基底膜是多孔的,真皮中體液和細胞成分均容易通過進入表皮,維持表皮營養。
(3)真皮和皮下組織 真皮位於表皮和皮下脂肪組織之間,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在電鏡下呈纖維網狀結構,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互相交織,縱橫交錯,纖維間充以無定形基質,並有皮膚附屬器及神經、血管和淋巴管。真皮層一般分兩部分即上部的乳頭層和下部的網狀層。乳頭層組織疏鬆,膠原纖維較細,向各個方向及乳頭分布,並有淺層血管網和淋巴管網及神經末梢,網狀層組織緊密,膠原纖維較粗而密,繞以彈力纖維,排列與皮面平行。由於毛細血管網存在於真上部,所以葯物滲透到達真皮後就很快被吸收。
(4)皮膚附屬器 包括毛囊、汗腺、皮脂腺,約占皮膚面積的0.1%,皮下組織是一種脂肪組織,其厚度隨部位和性別有所差異。皮下脂肪組織,具有皮膚血液循環系統、毛囊、汗腺及皮脂腺。真皮與皮下組織對葯物穿透的阻力小,葯物進入真皮及皮下組織易為血管及淋巴管所吸收。毛孔、汗腺和皮脂腺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成為主要吸收途徑,但大分子葯物以及離子型葯物可能經由這些途徑轉運。皮下脂肪組織可以作為脂溶性葯物的貯庫。葯物從表皮轉運至真皮後可以迅速向全身轉移而不形成屏障.但是一些脂溶性較強的葯物,亦可能在該層組織的脂質中積累。
2 葯物透皮吸收的途徑
葯物透入皮膚的途徑,目前認為可能有以下幾條途徑:
(l)透過完整表皮
這是主要的透入途徑,通過角質層細胞和細胞間隙穿透角質層,再經透明層、顆粒層等而到達真皮。完整表皮有一層類脂膜,對角質層的屏障功能起主要作用的是類脂。允許脂溶性不解離葯物透入皮膚,一般水溶性和解離型葯物較難透入。對水溶性葯物需要與細胞膜蛋白質水合以後才能通過。葯物在角質層的吸收主要是被動擴散過程。
(2)毛囊、汗腺、皮脂腺
一般皮膚附屬器吸收面積,只佔整個皮膚的0.l%-l%,所以並不是經皮吸收的主要途徑,但毛囊、皮脂腺是葯物透皮吸收的重要途徑,葯物如進入毛囊後,就可能通過毛干與毛囊壁間空隙或皮脂腺到達角質層以下的部位,再透過囊壁上皮細胞而進入真皮或皮下組織。皮脂腺分泌物是油性的,也有利於脂溶性物質的穿透。若制劑中加入表面活性劑有助於葯物與毛囊緊密接觸,對吸收有利。
通過汗腺,汗腺是否為葯物吸收通道尚無定論,如手掌皮膚里汗腺很多,但對物質的滲透性除水以外都是比較小的。
總的來說,完整皮膚對葯物的透入具有較大的阻力,例如14C標記的氫化可的松的動物實驗結果,對正常皮膚只吸收用量的1~2%,而對角質層被剝離的皮膚,由於皮膚的屏障作用受到損壞,可吸收80~90%。
(二)影響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1 影響葯物透皮吸收的生理因素
(1)皮膚的水合作用(皮膚外層角蛋白或其降解產物具有與水結合的能力,稱為水合作用。)水合使角質細胞發生膨脹和減低結構的緻密程度,水合使葯物的滲透變得更容易。角質層的含水量達50%葯物的滲透可增加5-10倍,水合對水溶性葯物的促進吸收作用較脂溶性葯物顯著。
(2)角質層的厚度及毛囊的疏密
人體不同部位角質層的厚度及毛囊的疏密不同。一般角質層厚、毛囊稀少的部位葯物不易透入,反之則較易透入。角質層厚度的差異與年齡、性別等多種因素有關,兒童皮膚較成人易於吸收,粘膜吸收比皮膚要快得多。某些皮膚病如硬皮病、牛皮癬、老年角化病等使皮膚角質層緻密,減少葯物的滲透性。
(3)皮膚的完整性
完整皮膚與破損皮膚的吸收不同,破損皮膚的屏障作用受到破壞,如皮膚受到損傷、燒傷、皸裂或患濕疹、潰瘍等症時,可使物質自由地進入真皮,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大大增加,往往引起疼痛、過敏及中毒等副作用,如一般潰瘍皮膚對許多物質的滲透性為正常皮膚的3-5倍。皮損面積的大小也有很大影響,如大面積燒傷塗用10%鹽酸甲滅膿冷霜後有發生酸中毒的危險。
(4)皮膚溫度 溫度升高,葯物的滲透速度也升高。
2 影響葯物透皮吸收的葯物及劑型因素
(1)葯物劑量 劑量要小、葯理作用強,日劑量最好<5mg,一般日劑量 10~15mg。
(2)葯物分子量的大小 分子量越大,分子體積越大,擴散系數越小,分子量>600的物質已較難通過角質層。一般要求分子量<500~1000.
(3) 溶解度與分配系數 葯物的油/水分配系數是影響葯物經皮吸收的主要的因素之一。脂溶性大的葯物易通過角質層,葯物穿過角質層後.進入活性表皮繼而被吸收,因活性表皮是水性組織,脂溶性太大的葯物難以分配進入活性表皮,所以葯物穿過皮膚的透皮系數與油/水分配系數往往呈拋物線關系,即透皮系數開始隨油/水分配系數的增大而增大,但油/水分配系數大到一定程度透皮系數反而下降。
(4)葯物的解離狀態 表皮內pH值4.2~5.6,真皮內pH值7.4左右,根據葯物的pKa調節TTS介質的pH,使其離子型和非離子型的比例有利於提高葯物滲透性。
(5) 葯物的熔點 低熔點葯物易於滲透通過皮膚,一般要求熔點<150~200C0。
(6)生物半衰期短 ,對皮膚無刺激,不發生過敏反應的葯物。
(7)制劑組成和劑型的影響 給葯系統的劑型能影響葯物的釋放性能,進而影響葯物的透皮速率,葯物釋放越快,越有利於葯物的透皮。一般凝膠劑、乳濁膏型儲庫中葯物釋放較快,骨架型經皮貼片中葯物釋放較慢。制劑的組成亦影響葯物的釋放性能。溶解和分散葯物的介質能影響葯物在貯庫中熱力學活性,即影響葯物的溶解、釋放和葯物在給葯系統與皮膚之間的分配;有的介質會影響皮膚的可透性,介質在穿透皮膚的過程中與皮膚相互作用.從而改變皮膚的屏障性能。制劑處方中的成分如表面活性劑、系統的PH、葯物的濃度與系統的面積等都會影響葯物的透皮吸收。
(四)輔料的選擇
l 常用的控釋材料 膜聚合物和骨架聚合物(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等。)
2 壓敏膠(聚異丁烯類壓敏膠、丙烯酸類壓敏膠、硅橡膠類壓敏膠。)
3 背村材料(復合鋁箔、聚丙烯或聚乙烯等膜材復合而成的復合膜。)
4 防粘材料(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碳酸酯等高聚物。)
5葯庫材料(可以是單一材料,也可以是多種材料配製的軟膏、水凝膠、溶液,如卡波沫、HPMC、PVA等均為較常用的葯庫材料。)
(五)皮吸收促進劑
l表面活性劑類
2氮酮類
3醇類化合物
4二甲基亞風及其類似物
5其它滲透促進劑
(六)促進葯物透皮吸收的物理方法
皮膚的角質層是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為了增加葯物的經皮滲透以達到治療要求,人們已經採取了許多物理和化學辦法改善皮膚的滲透性,增加葯物的透皮吸收。選擇各種滲透促進劑改善皮膚的滲透性外,還可以採用離子導入法、電致孔法和超聲波法。它們特別適用於那些採用滲透促進劑難以奏效的葯物,如多肽蛋白質等大分子葯物及離子型葯物等。
現主要介紹離子導入法,隨著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已有一些蛋白質多肽類葯物應用於臨床,但由於這類葯物口服時易受胃腸道酶降解和肝臟首過作用的影響,且穩定性差,生物半衰期短,如何有效地將此類葯物傳遞到體內,是葯物治療上面臨的新的課題,透皮給葯途徑是一種安全有效方便的給葯方法,可以克服上述缺點,有利於保持葯物的穩定,但是,由於皮膚角質層的屏障作用和該類葯物的大分子量,高水溶性,生理pH下荷電等特點的限制,用傳統的被動擴散動力和滲透促進劑增加該類葯物經皮滲透很難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離子導人法,為離子型葯物及大分子多肽類葯物的透皮吸收開辟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離子導人法(Iontophoresis):
是通過在皮膚上應用適當的直流電而增加葯物分子透過皮膚進入機體的過程。
離子導入法的特點
(1)離子導入法與傳統的被動擴散動力的透皮轉運比較,特別適用於離子型和大分子多肽類葯物的透皮給葯。
(2)可以通過調節電流大小控制葯物經皮離子導入的速度,在經皮離子導入過程中,葯物透過量受電流強度的影響,因此可以通過隨時調節電流的大小控制釋葯速度,可以維持葯效又不因葯物濃度過度波動引起全身系統的副作用,使用方便安全有效。
(3)可以避免頻繁注射給葯的危險性和不方便性,以及口服給葯的胃腸道滅活和肝臟首過作用。
(4)葯物裝置體積小,可以製成攜帶型裝置。當離子導入儀與生物感測器配合使用時,根據「生物反饋控制」釋葯原理設計釋葯裝置,即可以發展成為以病人自體信號調節給葯速度的最新型控制給葯系統。
離子導入的機制
(1)電場力的作用 皮膚的角質層是由不良導體角蛋白,不導電的脂質及導電性的附屬器(汗腺、毛囊、皮脂腺等)組成,但後者占整個皮膚面積的比例比較小,而角質層下的細胞外液和血液含有電解質.具有高度的導電性,所以相對來說,角質層是非導電性的屏障,當皮膚上加有電壓後,皮膚電壓主要是在角質層兩側產生電壓差,這個電壓差即為葯物通過皮膚轉運的主要動力。這樣,在電場作用下,離子型葯物通過導電性通道轉運進入皮下微循環系統。陽離子葯物被陽極排斥透過皮膚。陰離子葯物被陰極排斥透過皮膚,中性分子在電滲流作用下也能夠透過皮膚。
(2)電滲作用 當在皮膚上施加電流時,皮膚兩側液體將產生定向移動,這種現象叫做電滲作用,又稱之為電滲流。電滲流有利於離子或中性分子及大分子物質的孔道途徑轉運。這里的「孔道」是個廣義的概念,包括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皮膚附屬器,皮膚中結構缺損的部位等。對大分子物質來說,擴散系數小,電滲流對大分子物質的影響顯著。
(3)電流誘導 在離子導入過程中,應用於皮膚的整體電流密度可能很低,但是孔道處的電流密度可以相當大,能引起皮膚結構的改變,導致皮膚滲透性的增加。電流誘導引起皮膚結構的改變,主要是通過形成可逆性的孔道。
離子導人法的應用
隨著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大分子葯物應用於臨床,經皮離子導入法為這類葯物的透皮給葯提供了可能和希望,已報道的有:胰島素,加壓素,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TRH),促黃體酮釋放激素(LHRH)等。
四 透皮給葯系統的制備
1 膜材的家工(塗膜法、擠出法、壓延法);
2 膜材的改性(溶蝕法、拉伸法、核輻射法);
3 膜材的復合和成型(塗布和乾燥、復合),各類性TTS制劑的制備工藝。
五 經皮吸收制劑的質量評價
(一)粘合性試驗
1 粘附力的測定 粘附力:膠粘劑與被粘物之間的結合力,又可稱剝離力(撕下來的力)。測定:1800剝離試驗,標准鋼板50*125mm,壓輥2000g,拉力 300mm/min。拉力測定儀。
2 快粘力的測定 快粘力:較小壓力下(手指的壓力),粘附在被粘物的能力。測定:拇指試驗、滾球試驗、剝離快粘力試驗(900剝離試驗)、探子快粘力試驗(探子拉離膠面的力)。
3 內聚力(剪切力)的測定 內聚力:內聚力是指壓敏膠本身的剪砌強度。足夠內聚力,不會滑動,撕去後不留任何殘留物。 測定:平板牽引試驗、T型試驗。
(二)體外試驗
1 體外經皮滲透試驗
(1) 滲透試驗裝置
擴散池類型很多,重點介紹兩室擴散池,薄膜夾在兩半池中間,膜的一側加入被測葯物(供給室),定時從另一池(接受池)的取樣口,取樣並補充同體積新鮮介質,底部放攪拌子,溫度由水浴夾層控制。
選擇一種合適的方法測定葯物的經皮吸收.需要考慮很多因素。體外實驗直接測定葯物透過皮膚薄膜的吸收速度,避免了尿排泄速度推演算法可能帶來的錯誤;對於劇毒性化合物,滲透性實驗是獲得透皮吸收數據的唯一方法;可以通過控制實驗條件,改變葯物滲透的影響因素,也可以模擬體內條件,預測葯物分子,經過皮膚進入體內的動力學過程。因此,在處方篩選以及確定影響葯物經皮吸收的物理化學參數過程中很有價值。
(2) 皮膚模型
合成纖維素薄膜 穩定性好,批間均勻度高,使用方便,具有高度的應用價值。醋酸纖維素薄膜、硅橡膠薄膜已廣泛應用。
天然(生物)材料
如膠原、蛋殼膜。這類材料主要含角蛋白,與角質層類似,很有開發前途。將雞蛋浸入 0•5M HCI中,外殼溶解,棄去雞蛋內容物,請洗即得。實驗測定水楊酸在不同PH值的滲透性時,此種薄膜的性質與醋酸纖維素相似。這種生物膜雖然不適於體外擴散池系統,但來源方便。可以考慮應用。
動物皮膚
哺乳動物的皮膚 家兔、大鼠和豚鼠的皮膚。實驗室嚙齒類動物的皮膚。
(3)皮膚的分離技術
從理論上講,角質層是滲透的屏障,認為只需要完整的角質層,實際上,皮膚從表面脫屑的角質層到活的真皮細胞是一個嚴密組織、相互關聯的結構整體,分層描述皮膚是出於組織學的方便而進行人為規定,並不是皮膚本身的固有性質。皮膚含有大量的皮下脂肪,整體厚度較大。實驗中考慮到皮膚下層對滲透影響甚微,人們常常在不破壞屏障性質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小皮膚的厚度。
(4)皮膚薄膜完整性的驗證
由皮膚制備分離方法可知,生物膜常常會遭受物理、化學的傷害,比較隱蔽,難以察覺。可通過顯微鏡 ;生物膜的損傷比較輕微,必須採用更靈敏已知滲透速度的化合物對生物膜進行滲透性實驗,測定結果比「正常值」高,表了薄膜受到損傷。
(4) 皮膚的保存
通常是低溫或冷凍,大量的實驗結果表明:冷凍一解凍過程對多數葯物的滲透動力學幾乎沒有影響。
3 數據處理
(滲透速率、滲透系數、皮膚累積滲透量)
(三)體內試驗(生物利用度的測定)
1 對受試者的生物樣品(如血樣或尿樣)進行分析。
如果分析方法具有足夠的靈敏度,可以用適宜的方法(如HPLC)直接測定血漿或尿中的原型葯物的量,求出AUC,計算生物利用度。但作用強烈的葯物劑量透皮給葯後血葯濃度很低,給葯物原形的測定帶來了許多困難。示蹤法是解決上述困難的方法之一,所用標記原子通常為C14或氚。給葯後測定尿和糞便、或尿排出的放射性總量。留在體內的放射性量及呼吸或汗液排泄的放射性法測定,可由靜脈注射給葯後排泄的放射性總量來進行校正,計算生物利用度以。
2 測定葯物經皮吸收進入體內後減少的葯量
把透皮吸收裝置的劑型整個地從皮膚上轉移, 測定其中葯物的殘留葯量,就可以計算出被吸收的葯物量。
3 測定生物或葯理反應
應用生物分析法計算吸收率。設計生物利用度方案應與國內經濟和相關學科發展水平相結合,以我國葯政法規為准。
4 毒性刺激性試驗
按我國《新葯(西葯)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匯編》中試驗方法進行試驗。

6. 一個關於皮膚吸收滲透與排出的問題,求大神解答,我問了很久了,有真正的大神么

皮膚是人體的天然屏障和凈化器,一方面,皮膚對機體具有各個方面的保護作用;但皮膚不是絕對嚴密而無通透性的屏障,皮膚還具有一定的滲透能力和吸收作用。
有些物質可以通過表皮滲透入真皮,被真皮吸收,影響全身。
一般來說,水分和水溶性成分不能從皮膚吸收;而油及油溶性成分,可經皮膚吸收。供皮膚報名處利用的,如收斂,殺菌,漂白等,以採用水溶性葯劑為適宜;而一些營養成分和在體內起作用的葯物,以油溶性葯劑為好。

外界物質對皮膚的滲透是皮膚吸收小分子物質的主要渠道,物質可能進入皮膚的途徑通常有以下幾種:
1
軟化角質層,經角質層細胞膜滲透進入角質層細胞,繼而可能再透過表皮進入真皮層;
2
少量大分子和不易透過的水溶性物質,可以通過皮膚毛囊,經皮脂腺和毛囊管壁進入皮膚深層真皮內,再由真皮向四處擴散;
3
某些超細的分子物質經過角質層細胞間隙滲透進入真皮。
進入皮膚的物質有三種可能的結果:
1
完全被吸收,進入皮膚的微循環。
2 與角質層或皮下脂肪結合,形成所謂存儲器,以後慢慢地釋放,進入微血管。
3 被皮膚內各種酶進行新陳代謝。

角質層是影響皮膚滲透吸收最重要的部位,軟化的皮膚可以增加滲透吸收。
皮膚表皮角質層可以吸收較多的水分,特別在皮膚被水浸潤後,或採用包敷的方法,可以使皮膚水分增加,提高皮膚的吸收作用;

動物脂肪,酸類化合物,激素等,比較容易被皮膚吸收;
植物油較動物油難被吸收;
礦物油,水和固體物質不易被吸收;
粉體,水溶液和懸浮體系的吸收一般較差;
軟膏可以浸軟皮膚,阻止水分揮發,因而能夠增大吸收;
有機溶劑由於對皮膚滲透性強,也可以增加吸收;
氣體則可以進入皮膚內部;
有些物質濃度高時反而吸收減少,如酸類物質濃度大時,會和皮膚蛋白結合形成薄膜,阻止皮膚吸收。

影響皮膚吸收的生物學因素:角質的完整性,皮膚的水合作用,皮膚血液流動的影響,皮膚生物化學因素的影響。
皮膚的水合作用:
角蛋白中的含氮物質具有與水結合的能力稱為水合作用。
水合作用是影響護膚品穿透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合作用能引起角質層細胞的膨脹而減低其緊密結構的密度。
一般角質層含水量不低於10%時,可使皮膚保持柔軟而不顯乾燥。角質層含水量可增加50%以上,滲透性可增加至5~10倍。
(皮膚的過水合狀態:角質層內游離水存積時,克造成過水合狀態,導致表皮結構破壞,脆弱,外觀上呈浸軟狀態。)

7. 皮膚具有水合能力怎麼理解

就是吸收能力,吸水能力強唄,這個是化學概念,水合嘛,就是跟水結合

8. 多喝水就能讓皮膚更好嗎

雖然過了立秋,但降溫還是太遙遠。氣溫高、出汗多,機體容易脫水;即便如此,你是不是也沒發現皮膚有多干?實際上,冬季不容易脫水的時候,皮膚反而容易干。

那麼,“多喝水皮膚好”是真的嗎?

喝水不保濕

正常范圍內,多喝水是有利健康的。機體整體健康狀態好,皮膚表現也會比較健康,這是喝水的主要護膚效果。

當水分丟失體重的1%時,人會感到口渴;丟失2%時,運動表現力會下降和食慾下降;丟失4%-8%時,才會出現皮膚乾燥、聲音嘶啞、全身無力;丟失超過10%以上,會有生命危險。如果脫水導致皮膚乾燥,那已經到了很嚴重的時候了。

皮膚天然保濕因子里有尿素。那皮膚的尿素怎麼來的?就是靠汗液排出了。排出的汗液具有極強的增加皮膚表面水分的能力,並含有保濕因子,這一事實一直被忽視。

如果乾燥表現的皮炎(如特應性皮炎、乾性濕疹)導致的皮膚水分流失增加,理論上可以通過顯著增加出汗來補償。而且,在各種炎症性皮膚病中,汗液的正常功能會受到干擾。

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排汗障礙也是導致皮膚乾燥的原因之一。以皮膚瘙癢為特徵的特應性皮炎患者,在夏季通常會出現自發緩解,盡管這種緩解可能部分是由環境因素造成的,例如環境本身就具有高濕度。

皮膚的出汗倒模。左圖溫度低,汗滴泡泡少;右圖溫度高,汗滴的泡泡也較多。

左圖來自急性特應性皮炎的患者,溫度升高,出現代償性多汗;右圖是慢性特應性皮炎患者的皮膚,可以看見溫度升高汗液也不增加,排汗障礙跟皮膚乾燥有關系。

出汗障礙怎麼辦?研究發現,在高劑量或封閉的情況下,外用保濕劑1周,會顯著增加汗珠的數量。開始使用潤膚霜治療後1-2周,檢測到汗珠數量顯著增加,特別是在封閉性敷料下使用保濕劑治療。

趁著氣溫高出汗多的時候,增加皮膚的保濕水平,也算是夏天帶來的好處吧。

而且,運動也能增加出汗,所以,愛美麗的人們,讓我們多多運動吧!

9. 什麼叫做皮膚的「水合作用」水合作用的功能是什麼它是發生在角質層,還是真皮層

皮膚的水和作用科室角質層腫脹、疏鬆,有利於葯物的擴散。

通過能夠與水結合的物質將水分直接或間接地帶入到某組織的作用。保濕化妝品同時採取直接和間接兩條途徑。能使角質層保持相當長時間的保濕狀態(>8小時)。結果通過這種作用可使皮膚恢復舒適狀態(皮膚不再拉緊)並改善皮膚彈性。水很可能是活體組織(包括皮膚)中最好的增塑劑。

(9)什麼是肌膚水合能力擴展閱讀:

溶質的分子或離子與溶劑的分子相結合的作用稱為溶劑化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水合離子),這一過程放出熱量。對於水溶液來說,這種作用稱為水合作用,大部分屬於化學變化,但是水合作用下如果過程中只有離子鍵的斷裂,而沒有新的鍵形成,那麼這部分水合作用不屬於化學變化。如食鹽溶於水時只是產生了氯離子和鈉離子。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肌膚水合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9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7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52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4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7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15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86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8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9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7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94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6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8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82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6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53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6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90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93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