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區分混合型皮膚和敏感性皮膚
1、定義
混合性皮膚兼有油性皮膚與乾性皮膚的共同特性。臨床常見的表現為額部、鼻部、口周、下頜部位油脂分泌旺盛,皮膚油膩、紋理粗、毛孔大,皮膚pH值較健康皮膚偏鹼,容易滋生細菌,導致痤瘡及黑頭的發生。
敏感性皮膚的確切含義尚未達成一致。一般認為敏感性皮膚是一種高度不耐受的皮膚狀態,易受到各種因素的激惹而產生刺痛、燒灼、緊綳、瘙癢等主觀症狀的多因子綜合征,皮膚外觀正常或伴有輕度的脫屑、紅斑和乾燥。
2、原因
混合性肌膚:該膚質大多是由油性皮膚演變而來,多因護理不當及濫用化妝品所致。
敏感性肌膚:可分為內源性因素如種族、年齡、性別、遺傳、內分泌因素、某些疾病等,以及外源性因素如化學物質刺激、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
(1)敏感肌膚和痤瘡肌膚有什麼相同點擴展閱讀:
敏感性肌膚護理方法:
一、清潔:敏感性肌膚應該避免過度的清潔容易刺激皮膚的行為,建議早晚1次使用清水潔面或者溫和的洗面奶。不要用面部去角質產品,待肌膚恢復正常再考慮使用。
二、保濕:合理使用護膚品不僅能夠發揮修復皮膚屏障和緩解炎症等作用,還能減輕皮膚乾燥、灼熱、瘙癢等症狀。醫師建議隨身帶保濕噴霧,降低皮膚溫度,可以起到舒緩作用。
三、防曬:過度的日光暴露不僅可導致皮膚光老化影響容貌,還可誘發或加劇各種光線相關的皮膚病,故針對敏感肌膚,減少日光過度暴露十分必要。平常出門前,我們可以塗防曬霜、帶傘或者帽子來防紫外線。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混合性皮膚
網路-敏感性皮膚
人民網-敏感肌膚如何護理?
㈡ 怎麼區分玫瑰痤瘡和敏感肌膚
敏感性皮膚和玫瑰痤瘡怎麼鑒別。
這兩種疾病在臨床表現上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加之玫瑰痤瘡這個診斷有濫用的情況,許多基層醫生,只要是面中部臉紅,都會診斷玫瑰痤瘡,其實有可能是敏感性皮膚,或者面部皮炎!
二、總結一下兩者主要的區別
1、症狀:敏感性皮膚主要表現為刺痛、緊綳和灼熱感。而玫瑰痤瘡主要表現為灼熱感、瘙癢,刺痛、緊綳感不明顯。
2、體征:敏感性皮膚可以不伴有紅斑,或者是暫時性一過性紅斑,是可以自然消退的。而玫瑰痤瘡是持續性紅斑。這一點有明顯的不同。
3、膚質:敏感性皮膚常常發生於乾性皮膚,而玫瑰痤瘡好發於油性皮膚。
4、年齡:敏感性皮膚在各個年齡段均可發生,而玫瑰痤瘡好發於中年女性。
所以,如果是一名年輕女性,乾性皮膚,不適感覺主要是刺痛,有紅斑,但不是持續性的,那麼有可能是敏感性皮膚,而不是玫瑰痤瘡。
如果是一名中年女性,油性皮膚或混合性皮膚,不適感覺主要為灼熱感和瘙癢,紅斑為持續性不消退的,那麼很可能是玫瑰痤瘡,而不是敏感性皮膚綜合征。
三、當然,以上鑒別要點並不是絕對的。
例如,玫瑰痤瘡雖然多見於中年女性,但青年人甚至兒童也可發生。持續性紅斑也可能是面部皮炎。患者的主觀感覺不適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隨著生活習慣、化妝品的使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㈢ 痘痘肌,敏感肌是一樣的嗎
什麼大多數人紅血絲久治不愈呢?因為都只把眼觀放在皮膚外側,忽略了紅血絲的形成跟身體也有關系,每個人形成的原因都不相同,所以絕對不能一概而論的。總結了幾個形成原因:
1是環境因素,如高原紅,其發生的原因:紫外線過強,空氣稀薄,尤其是空氣稀薄,使人的呼吸,相對於平原,短促,即肺活量相對變小;
2是體質因素,如濕氣重,肝藏血不好,肺氣虛,陽虛的人,每到下午,或者秋、冬季節,就紅,遇冷,熱氣溫變化,紅的狀態持續時間長,由於肺氣虛,肺活量不夠,到了空氣稀薄的環境,溫度高的室內,再加上人多,自己的肺活量沒有別人強,就更容易紅,燙,而且持續時間長,這都是身體不能適應環境氣候變化造成的紅,燙。
3是現在很多年輕人護膚品使用不當的破壞,造成的紅,紅血絲,由於破壞掉了角質層=保護膜後,破壞到了真皮層,造成的紅,燙。
㈣ 敏感肌、激素臉和玫瑰痤瘡的區別是什麼
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誤用了含激素的產品,或因為各種原因讓肌膚屏障嚴重受損了,進而惡化成了「激素臉」或嚴重痘痘肌膚,出現了紅腫發癢、刺痛、乾燥脫皮、爆痘爆粉刺等各種棘手的肌膚問題。
「激素臉」的輕度症狀類似皮膚過敏、敏感性肌膚。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痤瘡樣皮炎,即皮膚乾燥、發紅、爆痘、出現紅血絲等,更嚴重時還會有腫脹的感覺。雖然看起來像是痤瘡症狀,但這其實是「激素臉」的肌膚中激素破壞肌膚結構而產生的諸多症狀。
「激素臉」是因由於長期反復不當的外用激素引起的一種皮炎,或濫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外用制劑所導致的皮膚非化膿性炎症,並使患處皮膚對葯物產生依賴性。因其容易發生於面部,故亦常稱為「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
玫瑰痤瘡又稱為酒渣鼻、草莓鼻,即鼻子周圍、口周有黑色粉刺、膿包性皮炎、紅、脫皮等症狀。一般是因為飲食失調、胃腸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遺傳、冷熱不均以及過食辛辣刺激、茶、酒、咖啡等刺激性食品,使面部血管運動神經功能失調,毛細血管長期擴張而導致的。
玫瑰痤瘡不是痤瘡,也不是激素依賴性皮炎,但都屬於常發生在面部上的皮炎症狀之一。
㈤ 如何區別敏感肌和過敏肌
敏感肌
先天性:通常皮膚角質層薄,臉上的紅血絲很明顯;皮膚很容易泛紅,溫度變化、過冷或過熱都會引起肌膚發紅;飲食改變或壓力變大時,肌膚容易出現發紅、瘙癢、刺痛等現象;肌膚很容易被太陽曬傷。
後天性:錯誤的皮膚護理方法導致,如頻繁刷酸、過度使用去角質水、面膜、清潔儀器、卸妝產品軟化角質層、出門不擦防曬霜、皮膚疾病(痤瘡、皮炎)導致的!
過敏肌
過敏肌就是皮膚出現了過敏性皮炎,主要是指當皮膚受到各種刺激如不良反應。造成過敏肌的原因主要是可能是吃了某種食物或接觸了花粉、灰塵、紫外線後產生肌膚過敏現象;或者是使用新的保養品後肌膚紅腫、灼熱;壓力過大或過度疲勞時,皮膚很容易過敏;換季時肌膚極易脫皮或發癢。皮膚的不適感覺有:紅腫、瘙癢、刺痛、脫屑!
㈥ 痘痘肌敏感肌該怎麼選
敏感肌膚本身角質層薄,皮脂層受損,紅血絲明顯,容易受壞境因素、季節變化及面部保養品刺激。所以護膚品的選擇對敏感肌來說是頗為頭疼的問題,當痘痘問題伴隨著敏感肌的時候,像果酸水楊酸,敏感肌又不耐受,不能像其他肌膚一樣刷酸,是不是就想找周迅,幫你「畫皮」了。今天我們就為敏感肌平時的護膚推薦幾款產品。
CeraVe全天候保濕乳液
用它塗臉+塗四肢,這款乳液含有神經醯胺,對皮膚有修復作用,很適合敏皮。此外,如果要刷酸的話可以用它打底,減輕刺激噢。
㈦ 過敏性肌膚和敏感性肌膚有什麼區別嗎
皮膚過敏時:皮膚充血、發紅、發癢、出現紅疹、面皰,嚴重則脫皮、水腫,而且一般停留的時間比較長。
敏感性肌膚:皮膚較薄、脆弱、毛細血管顯露,冷熱溫差易發紅,呈不均勻潮紅,受季節、保養品刺激因素出現小紅疹(通常是使用激素類化妝品導致),敏感嚴重時會導致過敏現象。
㈧ 如何區別皮膚過敏和敏感性皮膚
皮膚敏感和皮膚過敏不是一樣東西來的,大家不要混淆。可能因為名字的幾分相同和發病的位置一樣,皮膚敏感只不過是皮膚的一種狀態,過敏才是一種疾病。如果有混亂不清的,可以看看以下的一些詳細資料。
敏感是一種狀態,過敏是一種症狀。敏感是指皮膚脆弱,容易受到各種刺激的影響;過敏則是指皮膚受到各種過敏原刺激後產生的一種紅、腫、熱、痛、瘙癢的現象。
(一)原因:
1、敏感:主要有先天性和後天性之分。前者主要跟遺傳及體質有關;後者主要與保養不當、濫用化妝品、太陽暴曬、風沙吹打、換膚等因素有關。
2、過敏:從過敏原來看有食物因素、季節因素、葯物因素、化學品因素、遺傳因素等;從根本原因來看是體內自由基氧化嗜鹼細胞和肥大細胞、破壞免疫系統造成。
(二)特徵及臨床表現:
1、敏感:敏感的肌膚皮膚較薄、脆弱、毛細血管顯露,容易發紅,且呈不均勻潮紅,時有癢感及小紅疹出現。
2、過敏:皮膚過敏時皮膚充血、發紅、發癢、出現紅疹甚至過敏性面皰嚴重者脫皮、水腫。
(三)兩者的關系
1、敏感:敏感肌膚如果呵護不夠,經常出現紅、熱、癢等症狀或試用含激素類的外用葯,則會轉變為易過敏肌膚。
2、過敏:易過敏肌膚有可能是偶爾過敏後引起,但大多數過敏肌膚前期多有敏感肌膚的症狀。
(四)預防及治療措施:
1、對於敏感性皮膚應避免食用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和使用葯物化妝品等;避免接觸熱、鹼、電流刺激;不要過度磨擦;防止紫外線照射。平時可用冷水或溫水洗臉。
2、一旦發生過敏則要注意:
(1)要有良好的心態:首先應明白過敏只是代表這個人不適合這種產品並不表示這個產品不好;任何化妝品都可能產生過敏;任何人在某些情況下都有可能過敏。
(2)弄清過敏的原因:遠離過敏原,同時通過清除自由基,調節免疫力,改善自身過敏體質。
上面就是為大家區分皮膚過敏和皮膚敏感,希望大家看完之後都可以很好的理解。疾病需要的是對症下葯,如果將疾病混亂的話,對治療的過程就會有阻礙,如果用錯了治療的方法,對患者的身體會造成難以想像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