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精油使用濃度有什麼樣的要求
復 方 精 油 的 濃 度 有 嚴 格的標准 ( 1 0m l=200滴 ,1%= 2 滴): 正常面部 護 理 : 調 配濃度 1 % (即 1 0 m 基礎 油加 入 2 滴) ; 眼 周或敏感 肌 膚 : 調 配濃 度0 .5% ; 全 身 使 用復方 油(s pa 按摩 油 或 浴後 滋 潤 油) :調 配 濃度 不 超 過 3% ;全身局 部使用復 方油 ( 關節炎 、肩椎按 摩油) : 調 配 濃 度不超5 %;以 上標 准 是 一個 通 用 標准, 沐浴 中 精油 使 用 量要 根 據不同 的 精油種類 和不 同的 膚 質 而進 行使用 。 這 里 需要 說 明 的 是以上標 准 僅限 於 成 人使用 ,對於 嬰 幼 兒來 說很 多精油不能使用 ,即 使 使 用也 要按 照 最 小 劑 量謹 慎使 用 。
❷ 請問精油可以每天使用嗎給點有關精油的知識,謝謝!
1、精油內的化學物質若是長時間大量被人體所吸收,對於腎臟、肝臟都會是很大的負擔,尤其一些含有毒性的精油,更可能引起中毒的憾事!水能載舟易能覆舟~若是沒有合格芳療師指導,請務必把劑量控制在「最低」,不要以為下猛葯就一定有用!還有使用精油期間,記得多多喝水,幫助身體新陳代謝,加速排出體內的化學物質,才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喔!
2、 未經稀釋不要直接用在皮膚及黏膜上:
精油是高度濃縮的物質,除了少數比如熏衣草、洋甘菊等較溫和的精由(但也只可用於局部,不可大面積使用),其它未經稀釋用在皮膚上可能引起過敏甚至灼傷。稀釋精油需使用酒精或是「油性物質」,如:各種基底油、牛奶(含乳脂肪)等等。注意精油不溶於水,所以不要以水來稀釋。皮膚較脆弱、敏感的人尤其要注意此一原則!
3、為了孕婦跟寶寶健康著想,雖然精油很迷人,還是小心為上!即使是可用精油,也要注意其劑量跟配方!
*孕婦絕對禁用精油:羅勒、樺木、雪松、茴香、肉豆蔻、丁香、野馬郁蘭、羅文莎葉、迷迭香、鼠尾草、百里香、杜松、馬鞭草、馬郁蘭、快樂鼠尾草。
*孕婦可用精油:安息香、依蘭、天竺葵、鳶尾花、茉莉(會促進子宮收縮,懷孕初期避免使用)、熏衣草、橘、橙花、玫瑰、夜來香、沒葯、檀香、乳香。
*癲癇患者禁用精油:雪松、絲柏、茴香、肉豆蔻、迷迭香、鼠尾草、百里香、牛膝草。
4、光敏感性:
以下精油擦在皮膚上會增加皮膚光敏感性,使得皮膚容易曬傷、長斑,這類精油注意避免在白天使用。
歐白芷、柑橘類所有精油、香茅、馬鞭草、聖約翰草、小茴香、山雞椒、檸檬馬鞭草。
5. 注意不論何種精油,使用完畢後應蓋緊瓶蓋,放置在陰涼而且兒童拿不到的地方喔!並且在開瓶後盡速用完,大多數的精油保存期限都很久(除了柑橘類之外),雖然香味還在,但是它們的醫療效能卻會慢慢失去。所以若是放超過了瓶子上的保用期限,可以不不急著丟掉,拿來熏香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只是不要再用在身上了,以免引起刺激或過敏反應。
精油使用注意事項
1. 非專業醫生處方,禁止口服精油。
2. 懷孕初期幾個月內最好避免使用精油來按摩或泡澡,因為某些精油有通經的效果。
3. 患有高血壓、癱病症、癲癇病、神經及腎臟方面疾病之病人請小心使用。某些香精油如絲柏、迷迭香,使用前最好先請教醫師或芳香治療師。
4. 新生兒(2個星期內)不可使用香精油。2個星期後可用熏衣草一滴於浴盆內。12歲以下兒童所有精油必須被稀釋為成人使用量的1/4(大人1,小孩1/4)。12歲以上則為成人用量的1/2。
5. 精油不能取代葯物。因此,使用後如症狀未改善,請一定要看病就醫。絕不可因使用精油而放棄原先已在使用的葯物。
6. 柑橘類精油(佛手柑、檸檬)會導致皮膚對陽光紫外線過敏。因此,使用過後八小時內請勿曝曬肌膚於陽光下,室內使用後盡量勿用計算機或看電視。
7. 請按建議量使用。使用過量會導致反效果,甚至對身體造成過大負擔。尤其是依蘭、鼠尾草過量會引起睡意,在酒後或開車時應避免使用。
8. 精油必須稀釋後才能使用,除非有其它特別的建議。
9. 請避免小孩接觸,以免誤用而發生危險。
10.精油必須儲存於密封完好且為深色的玻璃瓶內,並且放置於陰涼的場所避免陽光直射。以延長香精油壽命及確保香精油的療效。密封條件下,一般精油壽命為1-3年,柑橘類為6-12個月。
11.避免使用精油於塑料、易溶解或油彩表面的容器,當稀釋香精油時,請使用玻璃、不銹鋼或陶瓷器。
12.皮膚或體質敏感者,請在使用前先進行敏感測試。
13.請按指示用量,勿參考其它精油供應廠商的建議使用量。不同廠牌應避免混用,以確保效果及避免反效果。
14.使用精油會有慣性問題,因此配方須要更換或交叉使用。
15.過期的精油不必扔棄,可以用來薰香或做空氣清新劑。
❸ 怎樣用精油 一次用法用量是多少
精油只能在晚上使用,白天不能用。一次只能用2到3滴,不能多用。
❹ 精油如何搭配使用,一般最多不超過幾種
(1)中性皮膚
熏衣草1滴+佛手柑1滴+茉莉2滴+甜杏仁油10ml
洋甘菊2滴+橙花油2滴+玫瑰1滴+甜杏仁油10ml
乳香1滴+德國洋甘菊1滴+熏衣草1滴+天竺葵1滴+玫瑰1滴+ 10ml榛果油
天竺葵3+花梨木3+甜杏仁油5ml
檀香15+甜橙5+玫瑰1+蘆薈乳霜50g
薰衣草5+花梨木5+玫瑰2+荷荷芭油25 ml
天竺葵4+茉莉2+薰衣草8+無香乳液50 ml
檀香20+薰衣草20+天竺葵10+乳化劑10+蘆薈萃取液(蒸餾水)100 ml(中乾性彈性配方,搖勻後用棉棒塗於臉部)
雪松20+絲柏(杜松)20+天竺葵(依蘭)10+乳化劑10+蘆薈萃取液(蒸餾水)100 ml(中油性臉部彈性配方:用法同上)
(2)敏感性皮膚
洋甘菊2滴+熏衣草1滴+橙花1滴+ 10ml荷荷芭油
洋甘菊2滴+熏衣草1滴+檀香木1滴+甜杏仁油10ml
熏衣草2滴+橙花2滴+尤加利1滴+甜杏仁油10ml
玫瑰+薰衣草+洋甘菊
德國洋甘菊2滴+熏衣草2滴+絲柏1滴+橙花1滴+ 10ml荷荷芭油
洋甘菊3+茉莉2+甜杏仁油7 ml+月見草油3 ml
3 %玫瑰精油10+3 %茉莉精油4+天竺葵2+薄荷1+jojoba油40d
洋甘菊5+橙花3+玫瑰2+無香乳液50 ml
(3)缺水性皮膚
羅勒1滴+迷迭香1滴+香橙3滴
羅勒1滴+玫瑰1滴
玫瑰2+橙花1+茉莉2+荷荷芭油10 ml
天竺葵2+甜橙1+絲柏1+廣藿香1+荷荷芭油3 ml+甜杏仁油7ml
(4)油性皮膚
鼠尾草1+熏衣草1+佛手柑1+杜松1+葡萄籽油10ml
檸檬草1+松樹2+檀香木2+葡萄籽油10ml
檸檬香茅2+天竺葵1+薰衣草2+荷荷芭油10ml
薰衣草6+苦橙葉6+依蘭1+蘋果籽油10ml
快樂鼠尾草1滴+熏衣草1滴+佛手柑1滴+杜松1滴+ 10ml葡萄籽油
熏衣草3+迷迭香3+葡萄子油5 ml
佛手柑5+絲柏5+天竺葵3+荷荷芭油25ml
依蘭3滴+天竺葵3滴+檸檬2滴
(5)乾性皮膚
玫瑰1滴+檀香1滴+羅馬洋甘菊1滴+橙花1滴+ 10ml荷荷芭油
玫瑰2滴+橙花2滴+迷迭香1滴+ 10ml荷荷芭油
玫瑰2滴+乳香2滴+熏衣草1滴+ 10ml荷荷芭油
洋甘菊3+天竺葵+荷荷芭油5ml+甜杏仁油5ml
❺ 一瓶精油可以使用多少時間(10ML)
使用時間在一個星期以上。
用標准滴頭1ml單方精油可以滴20滴,10ml也就是200滴。如果用來熏香、泡腳或者泡澡,單方精油不需要稀釋每次用量6滴,大約可以使用33次。用來皮膚按摩時,單方精油需要用基礎油稀釋,比如要調配一個濃度為3%的按摩油,可以在5ml的基礎油中滴入3滴的單方精油,按摩面部每次只需要5-6滴,所以調配5ml至少可以用一個星期。
❻ 關於精油使用
除了薰衣草和茶樹之外,其他的精油必須加基礎油,否則會有危險的,當然我是指100%的單方精油。葡萄柚也是必須加基礎油的,還有葡萄柚精油具感光性,使用後6小時內不能曬太陽。基礎油的話一般選甜杏仁油,它有軟化肌膚的效果,刺激也小,也好清洗。
1:5實在是太多了,一般只10ml的基礎油+4滴精油就好了,像你剛接觸精油,最好是10ml的基礎油+2滴精油就好,可以實驗這來,人與人的肌膚不同,承受能力不同,所以可以慢慢來,但是最多不要超過10ml的基礎油+10滴精油。
❼ 精油對皮膚有無副作用、用什麼稀釋精油
精油不能亂用,特別是單方精油,用不好濃度太高,會燒壞皮膚的。
【基礎油】基礎油又稱媒介油或基底油,純精油不可直接抹在皮膚上,必須透過基礎油稀釋過後才可用於肌膚上,同時植物性基礎油因為是低溫萃取(60度以下),保留了天然植物的營養素,本身即頗有療效,也可以單獨使用,透過適當的按摩可以讓她更容易被吸收,是芳香療法中相當普遍且重要的基本材料!
【基礎油的選擇】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基礎油,搭配相關功能性的單方或復方精油,如果是剛接觸使用的人,一次不要調太多(對一個人的背部來說,半茶匙的量便已足夠),每個人對精油與基礎油的吸收程度都不一樣,從參考書籍或其它管道的建議開始,慢慢地調整,持之以恆,您也可成為自我芳療的快樂高手!
【More】一般的嬰兒油屬於礦物油或合成油,綿羊油則因分子較大,兩者都不適合當基礎油!
【精油vs基礎油】成人使用時每10ml加入約3滴精油,兒童使用時每10ml加入約1-2滴即可,3歲以下的幼童使用時,則最在有專業的芳療師指導下調配比例,通常50ml加一滴即已足夠。
【基礎油vs基礎油】比較具黏稠性的基礎油,如酪梨、玫瑰果、小麥胚芽等,通常以10%的比例與其它的基礎油混合後,再加入單方或復方精油來做芳療按摩。
【精油vs精油】精油與精油也可以相互混合,通常調和的種類為2-4種,每次調和時約滴入總數約20滴即可,混合後需以深色玻璃瓶保存,慢慢地調配出適合自己體質的復方精油。
初次的接觸最好還是嘗試薰衣草(Lavender)、茶樹油(Tea tree)、桉樹油(Eucalyptus),但它們必須是高純度的濃度。迷迭香(Rosemary)同樣是進一步混合使用的最佳選擇。而加入檀香(Sandalwood)、薄荷(Peppermint)和伊蘭(Ylang Ylang)等植物精油則可使任何混合後的香氣更加持久和飄香。許多植物精油混合後的效果會更有效。
另外,家庭中使用完畢的植物精油瓶子,不要馬上丟棄,可以將瓶蓋打開,放置於浴室或廁所或櫃中,其香氣仍可維持幾個星期。
使用新的精油前,最好先做皮膚測試,以免過敏。
簡易的皮膚測試方法:
在10ml的基礎油中加入一滴精油(1%稀釋),抹在手肘彎曲處或是手腕內側,並在皮膚上停留二十四小時勿洗掉,若無紅腫、刺激反應就表示可接受此精油。一次最多隻能測試六種精油,但必須記錄好什幺精油塗在什幺部位,這樣才能確定那一種精油適合你。
精油必須稀釋後,才能使用。精油通常不能直接塗抹在皮膚上(目前只有熏衣草或茶樹被認為可以安全直接使用),要經過基礎油稀釋過才能用於皮膚上。
精油保存因環境與使用頻率而異, 純精油切忌日曬, 最好保存溫差變化不大的陰涼環境下, 如果置於冰箱可能會導致混濁, 且取出使用時因溫度瞬間變化太大, 反而會縮短保存期, 所以精油最好不要放冰箱!
1.基底油-甜杏仁-一般肌膚,敏感肌膚(柔軟肌膚,保濕) 適合身體肌膚的按摩油
2.基底油-葡萄籽-油性肌膚,比甜杏性油清爽適合身體肌膚的按摩油
3.基底油-荷荷芭-一般肌膚,油性肌膚(保濕,護發) 較常其它基底油混合使用
4.基底油-榛果-油性肌膚(凈化肌膚)常用來用臉部按摩油
5.基底油-玫瑰籽油-一般肌膚(美白,防皺,淡疤) 常用來作臉部按摩油
6.基底油-酪梨油-乾性肌膚,敏感肌膚(防曬,保濕),粉少單獨使用,較常其它基底油混合
7.基底產品-無香乳液-可用在臉上及身上
8.基底產品-無香面霜-可用在臉上(加上花水調稀點就粉像乳液)
9.牛奶,可以加入來泡澡
10.酒精,可以用來泡澡,或用來做香水
11.蘆薈膠-用途很廣,它可以鎮靜、消炎、保濕,所以不管你是痘痘肌、敏感肌、乾燥肌、過敏肌都可以用蘆薈膠,另外像日曬後使用,可以鎮靜退紅
可以100%當基底油使用-甜杏仁,葡萄籽,榛果,玫瑰籽油
與其它基底油混合使用-酪梨油,荷荷芭,小麥胚芽油-混合比例10%
❽ 精油一次用多少
8~10滴。 精油的使用方法: 1:塗抹:一周使用兩次,晚上潔膚爽膚後直接塗抹於面部(稀釋後4~5滴),避開眼睛和唇部,無須再使用面霜。 注意:爽膚後一定要輕輕拍打,使化妝水充分吸收,再使用精油。使用精油時先滴在手心上,用雙手將精油搓熱後敷於面部。 2:按摩:一周使用兩次,潔膚——(去角質)——精油按摩(8-10滴)——敷面膜——水洗——爽膚——潤膚 注意:*一定要配合水洗式面膜使用 *以由內至外打圈的方式按摩大約5~10分鍾 *按摩後不需要將精油洗去,可直接將面膜敷於面部 *避開眼部周圍和唇部
❾ 怎麼正確的使用精油
泡澡:成人每周泡澡一次是最合適的。每次泡澡時間掌握在15分鍾左右即可。純精油的量控制在8滴左右。
身體按摩:如果是全身的身體按摩,每周1次就足夠了!按摩前可以先泡個熱水澡或是淋浴,這樣更有利於精油吸收。
面部按摩:可以每天塗抹精油在面部,一天1-2次,或2、3次塗抹調配好的復方油在面部。但是建議每使用2個星期後,暫停1個月,再繼續使用。其實大家也可以每周末使用精油,周末時間也比較充裕,每周拿出2天的時間使用精油。
精油護膚品:添加精油的護膚品,可以每天使用,建議每使用2各月暫停1各月後再繼續使用。注意:添加柑橘類的精油的護膚品,一定要晚上使用。
精油香薰:可以每天用植物精油進行香薰,每次3、5滴就夠了,香薰過程中,不需要再繼續添加精油,因為當氣味持續作用於嗅覺感受器,嗅覺就會自我適應,產生嗅覺疲勞。進而再次添加精油,不會有更好的效果,反而過量導致身體不舒服。
❿ 護發精油幾天用一次,一次用幾滴
建議一周使用2-3次即可。一般來說護發精油一周使用2-3次即可,因為護發精油的成分營養含量較高,可以滿足頭發對營養的需求,其次,護發精油滋潤頭發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修復,使用次數太頻繁反而達不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