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黃褐斑有什麼金方
黃褐斑是發生在面部、對稱性呈蝴蝶狀的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其確切病因尚無定論,可發生於婦女妊娠期,月經期,多發生於卵巢、子宮疾患者,甲狀腺機能亢進者,性腺機能異常者。經常塗搽化妝品及日光照射也與黃褐斑的發病有關。中醫稱之為:妊娠斑、蝴蝶斑、面塵、黧黑等。
本病的臨床表現為:好發於青年女性及中年以後男子。皮損為黃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常對稱分布於顴部、頰部,呈蝴蝶形,或累及前額、鼻、口周和頦部呈不規則形。夏季紫外線照曬後顏色加深,冬季減輕。無自覺症狀。
(一)內治方【方一】祛斑湯【來源】中醫雜志,1983:24(6)
【組成】當歸、川芎、桃仁、紅花、赤芍、澤蘭、香附、柴胡各9克,丹參15克,生薑3片,大棗3枚,蔥白1寸。
【功效】活血化瘀,祛斑通絡。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當歸芍葯散加味【來源】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7:10(5)
【組成】當歸、炒薏苡仁各30克,赤芍、川芎、白術、白附子、白芷、天門冬、砂仁、甘草各9克,茯苓15克,玉竹12克。
【功效】活血養血,清熱利濕。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活血湯【來源】中醫葯信息,1988:(1)
【組成】丹參100克,當歸、坤草各20克,桃仁、紅花、澤蘭、鬱金、三棱各15克,毛冬青50克。
【功效】活血養血祛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五白散【來源】北京中醫,1988:(2)
【組成】白菊花、白僵蠶、白茯苓、白扁豆、白附子各等量。
【功效】平肝祛風,利濕消斑。
【用法】隨症加減,水煎服,日1劑,30劑1療程。
【方五】退斑湯【來源】山東中醫雜志,1988:7(6)
【組成】生地黃、熟地黃、當歸各12克,柴胡、香附、茯苓、川芎、白僵蠶、白術、白芷各9克,白鮮皮15克,白附子、甘草各6克。
【功效】滋陰清熱,健脾祛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12劑為1療程。
【方六】驗方一【來源】《中醫婦科臨床精華》【組成】紫胡9克,當歸10克,赤芍12克,川芎6克,桃仁6克,紅花6克,澤蘭10克,香附10克,丹參15克。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斑。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七】驗方二【來源】《中醫婦科臨床精華》【組成】柴胡6克,白芍15克,川芎6克,丹參15克,雞血藤15克,牡丹皮10克,鬱金10克,香附10克,枳實6克,甘草3克,山梔子9克。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斑。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八】驗方三【來源】《中醫婦科臨床精華》【組成】菟絲子15克,女貞子12克,制何首烏12克,當歸10克,旱蓮草10克,白芍10克,生地黃12克,熟地黃12克,阿膠9克,丹參15克。
【功效】滋陰益腎,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九】驗方四【來源】《中醫婦科臨床精華》【組成】熟地黃15克,知母10克,黃柏6克,龜板20克,女貞子12克,旱蓮草12克,丹參15克,赤芍15克。
【功效】滋陰益腎,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驗方五【來源】《中醫婦科臨床精華》【組成】茯苓20克,桂枝10克,白術12克,甘草3克,陳皮10克,法半夏10克,澤瀉10克,生薑6克。
【功效】溫陽健脾,利濕化痰。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一】驗方六【來源】《中醫婦科臨床精華》【組成】黨參15克,黃芪20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丹參15克,雞血藤15克,阿膠10克(烊化服),白術10克,大棗10克。
【功效】健脾益氣,養血活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二】驗方七【來源】《中醫婦科臨床精華》【組成】熟地黃12克,肉桂6克,附片10(先熬),鹿膠6克(化服),枸杞子10克,巴戟天10克,肉蓯蓉10克,杜仲10克。
【功效】益火之源,化凝散陰。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三】驗方八【來源】《新編驗方秘方大全》【組成】丹參、雞血藤、浮萍各30克,紅花、川芎、芥穗、甘草各10克,生地黃20克,連翹15克。
【功效】活血祛瘀,養陰消斑。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四】驗方九【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黃芪、生地黃各15克,白蒺藜、白術各9克,浮萍、赤芍各6克,蟬蛻3克。
【功效】益氣健脾,涼血養陰。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五】驗方十【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珍珠母30克,白僵蠶、茵陳、夏枯草、六月雪、白菊花、女貞子、白芍各12克,生地黃15克,柴胡10克,炙甘草4.5克。
【功效】滋補肝腎,清熱祛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六】驗方十一【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柴胡、薄荷、黃芩、梔子、當歸、赤芍、紅花、莪術、陳皮、甘草各10克。
【功效】活血化瘀,舒肝涼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七】驗方十二【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白芷6克,陳皮、香附、當歸、生地黃、川芎、赤芍、白芍、牡丹皮、澤蘭、甘草、鬱金各9克,丹參24克。
【功效】養血活血,祛瘀通絡。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八】驗方十三【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荊芥穗、羌活各6克,當歸12克,川芎、柴胡各4.5克,益母草、澤蘭、白芷各9克,蟬蛻3克。
【功效】養血活血,滋陰祛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九】七草湯【來源】陝西中醫,1990:11(2)
【組成】夏枯草6~15克,益母草10~30克,白花蛇舌草15~60克,旱蓮草15~30克,谷精草,豨薟草10~15克,紫草6~12克。
【功效】清熱涼血祛斑。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消斑美容湯【來源】《中醫秘單偏驗方妙用大典》【組成】當歸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生地黃熟地黃各15克,白芷10克,女貞子15克,紫草10克。
【功效】滋陰清熱,活血養血。
【用法】每日1劑,水煎2遍和勻,早晚分服,連服1~2月。
【備注】忌烈日曝曬。避免七情刺激,多吃水果蔬菜。
【方二十一】疏肝活血湯加減【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柴胡、薄荷、黃芩、梔子、當歸尾、赤芍、紅花、莪術、陳皮各9克,甘草、川芎各6克。
【功效】疏肝清熱,理氣活血。
【製法】上葯水煎取汁。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二】逍遙散加減【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制香附、鬱金、白術、茯苓、當歸、白芍各10克,柴胡、月季花、陳皮、炙甘草各6克,墓頭回12克。
【功效】疏肝解郁,調理沖任。
【製法】上葯水煎取汁。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三】桃紅四物湯加減【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丹參、香附、澤蘭、紅花、桃仁、川芎、赤芍、當歸各10克,蔥白3根,生薑3片,大棗7枚。
【功效】溫陽活血和營。
【製法】上葯水煎取汁。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四】苓桂術甘湯加減【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茯苓、陳皮、山葯各12克,桂枝、炒白術、炙甘草、丹參、羌活各10克。
【功效】溫陽健脾化濕。
【製法】上葯水煎取汁。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五】知柏地黃湯加減【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黃柏、知母、地骨皮、茯苓、梔子、澤瀉、山葯、山萸肉各10克,生地黃、熟地黃各15克。
【功效】滋陰降火。
【製法】上葯水煎取汁。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六】桂枝茯苓丸【來源】《疑難雜症驗方》【組成】茯苓12克,牡丹皮,桂枝,白芍,桃仁各9克。
【功效】調理氣血,養血祛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二)外治方【方一】紫草洗方【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紫草50克,茜草25克,白芷25克,赤芍25克,蘇木25克,南紅花25克,厚朴25克,絲瓜絡25克,木通25克。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通絡。
【用法】上葯加水2~2.5升,煮沸15~20分鍾,溻洗濕敷。
【方二】驗方一【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紫草30克,茜草、白芷、赤芍、蘇木、南紅花、次厚朴、絲瓜絡、木通各15克。
【功效】清熱涼血。
【用法】水煎濕敷。
【方三】驗方二【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白附子、白芷、滑石各250克。
【功效】清熱祛風通絡。
【製法】共研細末。
【用法】早晚洗面擦患處。
【方四】驗方三【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胡粉、黃連各等份。
【功效】清熱涼血。
【製法】研細末。
【用法】搽之。
【方五】驗方四【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苦酒、白術各適量。
【功效】健脾利濕。
【製法】苦酒煮白術。
【用法】外搽。
【方六】驗方五【來源】《中醫婦科臨床精華》【組成】白芨6克,白附子6克,白芷6克,白蘞4.5克,白丁香4.5克,密陀僧3克。
【功效】祛風通絡消斑。
【製法】上葯共研極細末,每次用少許攪入雞蛋清或白蜜內調成稀膏備用。
【用法】晚睡前先以溫水洗面,後將此膏塗於患處,晨起洗凈。
【方七】驗方六【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沉香、牛黃、熏陸香、雌黃、鷹屎、丁香、玉屑各12克,水銀10克。
【功效】消斑嫩膚殺蟲。
【用法】上8味研末,蜜和以敷之。
【方八】驗方七【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益母草灰1升。
【功效】活血化瘀。
【製法】益母草灰,以醋和為團,以炭火煅七次後,入乳缽中研細,用蜜和勻,入盒中。
【用法】每至臨卧時,先漿水洗,後塗之。
【方九】驗方八【來源】《中醫婦科臨床精華》【組成】柿樹葉30克,凡士林30克【功效】利水潤膚。
【製法】將柿樹葉曬干細末,和凡士林調勻。
【用法】每晚睡前搽於患處,早晨洗去。
【方十】驗方九【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馬珂60克,珊瑚、白附子、鷹屎白各30克。
【功效】化瘀祛風。
【製法】上四味研成細紛,和勻,用人乳調。
【用法】敷面,夜塗旦以溫漿水洗之。
【方十一】驗方十【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李子仁、雞子白各適量。
【功效】祛斑養顏。
【用法】研末調敷。【方十二】去斑膏【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大楓子仁、杏仁、核桃仁、紅粉、樟腦各30克。
【功效】祛風燥濕,攻毒殺蟲。
【製法】先將3仁共搗極細,再加紅粉、樟腦,一同研細如泥,如太干,可加麻油少許調勻。
【用法】外塗患處(先塗小片,觀察有無過敏反應)。
【方十三】玉蓉膏【來源】《外科正宗》【組成】甘松、山柰、細辛、白芷、白蘞、白芨、防風、荊芥、僵蠶、山梔子、藁本、天麻、羌活、獨活、密陀僧、枯礬、檀香、川椒、菊花各5克,紅棗7枚。
【功效】涼血祛風,清熱消斑。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加肥皂500克,蜂蜜25克,槌膏備用。
【用法】外塗患處。
【方十四】菊芷凈面膏【來源】《家用良方》【組成】甘菊花9克,白芷9克,白果20個,紅棗15枚,朱紅粉15克,豬胰1個。
【功效】健脾舒肝,活血消斑。
【製法】先將朱紅粉研細,余葯搗爛拌勻,外以蜜拌酒釀傾化,入煎葯蒸過。
【用法】每晚擦面,早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