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祛斑沒效果可以投訴嗎
法律分析:產品使用沒有效果可以進行投訴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⑵ 祛斑失敗怎麼投訴消費者權益
法律分析:進行祛斑的治療時造成毀容的,如果是醫療事故的,可以向衛生管理部門投訴,要求賠償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十四條 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一)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二)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
(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⑶ 湖南一名女子花1萬5祛斑,卻險些毀容,女子該如何維權
湖南一名女子花15,000元祛斑,卻險些毀容,該女子可以和這家中醫門診部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向消協投訴,也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也可以選擇報警處理,更可以去法院起訴。
如果消費者和機構之間產生了糾紛,並沒有得到該機構的積極解決,就可以向消協投訴,也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也可以向當地的衛生局進行投訴。這家中醫門診部沒有營業執照,屬於非法經營,和消費者之間發生了糾紛,又拒絕賠償,消費者遇到這樣的事,就可以直接向這家中醫門診部的上級主管部門進行投訴。
如果消費者和商家無法協商解決,就可以選擇報警,也可以選擇上法院起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湖南這名女子花了15,000元去這家中醫門診部祛斑,結果斑沒去掉,反倒造成了毀容,後續治療需要花很多錢,該中醫門診部拒絕賠償,消費者可以選擇報警,也可以向法院進行起訴,要回自己的錢。
消費者也可以選擇求助新聞媒體。無論消費者選擇哪種方法維護權益,都應該及時取證。這家中醫門診部當時收錢的收據,或者是轉賬的記錄等等,拿著證據進行投訴,相信消費者一定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⑷ 律師請問我在美容院做祛斑把臉做壞了,我該如何維權
摘要 美容院做壞臉可以起訴要求賠償醫療費和精神損失費。
⑸ 祛斑失敗賠償的案例
摘要 祛斑美容變毀容,女子後悔莫及
⑹ 清玉傳奇去斑受害者,我們應該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直接向法院申請訴訟保全措施,然後訴訟解決。
⑺ 律師請問我在美容院做祛斑把臉做壞了,我該如何維權
如果合同中說明了可以提前結束合同的話,是可以的,不然就只能看對方是好人還是壞人了,不過難免會虧不少錢的,小編也整理了一些祛斑的方法,一起看一下吧。
多吃水果
水果也是要適量的~雖然新鮮的水果被稱為體內「清潔劑」,有解毒的作用,經常吃水果可以將累積於細胞內的毒素溶解,還能起到平衡體內酸鹼性的作用。好多祛斑的方法都是把水果當成原材料做成面膜,你還可以選擇喝榨的新鮮水果汁,拿個杯子帶著走也是不錯的辦法哦·~比色素勾兌的飲料強很多好么!
吃粗纖維食物
現在很多人,粗纖維吃的很少,應多吃些富含纖維質的食物,比如糙米等就能幫助排便,沒有時間的話可以備一些粗糧小餅干,成分越簡單越好!多吃這種食物有助於消除體內積累的毒性物質,很多粗纖維的食物都具有解毒的功能哦!臉上很多色斑就是由於體內囤積了很多色素,由內而外顯現出來的,所以要抓緊時間內補喔。
其實無非就是虧點錢,不過你還可以去選擇正規的祛斑的方法啊,當然如果合同上寫著去不掉賠錢的話那你就賺了。
⑻ 律師請問我在美容院做祛斑把臉做壞了,我該如何維權
這個可以直接提供證據向法院訴訟,然後通過法院進行鑒定。
⑼ 祛斑失敗賠償的案例
法律分析:隨著年齡的增長,已過不惑之年的吳女士面部出現了幾個明顯的黃褐斑,她為此煩惱不已。 2012年10月,她與一家美容會所簽訂一份祛斑協議。業主金某在協議上承諾「若吳女士出現沒做干凈的,可免費再次操作」「吳女士在遵守顧客須知的前提下,院方承諾10天左右斑痂掉落」「若3年內再有斑長出來,不收任何費用,直到做好為止」,費用共計6800元。當天,吳女士預付2000元。此後,吳女士按金某要求做了E光、補水、激光等祛斑項目,但數月後,效果並不明顯。 2013年1月4日,金某改用葯水為吳女士提取面部黃褐斑。不久,吳女士面部出現灼痛發紅,脫皮結疤後又出現了凹陷。在吳女士交涉之下,金某承諾3-6個月後恢復完好,否則願承擔一切責任。同年7月,吳女士去醫院就診,被診斷為顳、顴、面部疤痕(增生期)。2013年7月19日,吳女士申請傷殘鑒定,鑒定意見認為,吳女士面部疤痕形成系美容會所塗葯物不當,致面部形成大片不規則瘢痕,致殘面積超過30平方厘米,評定為人損八級傷殘。當地衛生部門經檢查發現,為吳女士開展祛斑治療的美容會所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遂對業主金某作出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行政處罰。為賠償問題,吳女士一紙訴狀將金某告上了通州區法院。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十四條 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一)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二)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