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白祛斑 > 茄子祛斑病選用什麼葯防治

茄子祛斑病選用什麼葯防治

發布時間:2022-08-28 23:25:13

㈠ 茄子什麼病用什麼葯

茄子黃萎病,也稱「半邊瘋」(半邊枯萎),感病初期,先從半邊下部葉片近葉柄的葉緣部及葉脈間發黃,漸發展為半邊葉片或整葉變黃。 用甲霜惡霉靈,咯菌腈,絡氨銅,咪鮮胺,枯草芽孢桿菌等噴霧或者灌根防治。
農管家知識小課堂——茄子黃萎病
危害症狀:
主要在定植以後開始表現症狀,坐果後症狀更明顯。病株較矮,多自下而上或從一邊向全株發展,以後發展成半邊變黃,因此該病俗稱為「半邊瘋」。發病葉片先是葉脈間、葉尖或葉緣褪綠、變黃,逐漸發展至整片葉變黃或黃化斑駁;發病嚴重時,早期病株晴天高溫時病葉萎蔫,早晚或天氣陰涼時恢復,後期病株徹底萎蔫,葉片黃萎、捲曲、脫落,嚴重時只剩下莖桿或心葉,植株死亡。但是一般不出現整株枯死的現象,僅從一側的幾片葉開始出現病症,待病害發展到晚期,植株方才枯死。該病為全株性病害,典型症狀有枯死型、黃斑型、黃色斑駁型3種類型。剖檢病根、莖、分枝及葉柄可見維管束變褐色。一、黃色斑駁型。植株不矮化,僅少數葉片出現黃色的斑駁,一般葉片不枯死。二、黃斑型。植株稍矮化,葉片由下向上形成掌狀黃斑,僅下部葉片枯死,一般植株不死亡。三、枯死型。植株嚴重矮化,葉片皺縮、凋萎、枯死、脫落,病情擴展很快,常導致整株死亡。
發病規律:
一、氣候因素。病原屬於中低溫病害。一般氣溫低,定植時根部傷口癒合慢,適合病原的發育,有利於病原從傷口侵入;如果從定植到開花期,日均溫低於15℃,持續時間長,則發病早而重;如此期間氣溫較高,雨水調和,病害明顯減輕。
二、栽培因素。地勢低窪、施用未腐熟有機肥、澆水不當及連作地發病重;特別是有的地方直接使用冰涼的井水灌溉,也可導致病情加重。
三、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以休眠菌絲、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隨病株殘體在土中越冬,土壤中病原可存活6~8年,因此土壤帶菌是該病的主要初侵染來源。病原也能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種子內、外越冬。病原通過根部傷口或幼根表皮及根毛直接侵入,首先在根部維管束內繁殖,再蔓延到莖、葉和果實中。
四、傳播特點。常隨種子調運而作遠距離傳播。帶菌肥料和帶菌土壤藉助風、流水、人、畜及農具等途徑,將病原傳到無病田。因此在未種過茄子的田塊也可能發病,只是發病較輕。
農業防治:
一、選用抗病品種 如長茹1號、黑又亮、長野郎、岡山早茄、吉茄1號、遼茄3號、長茹3號、魯茄1號等。
二、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塊種植茄子,並深翻平整。發現過黃萎病的地塊,要與非茄科作物輪作4年以上,其中以與蔥蒜類輪作效果較好。
三、多施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植株抗性。適時定植,要求10厘米地溫穩定在15℃以上時開始定植,定植時和定植後避免澆冷水,並注意提高地溫。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收獲後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燒毀。也可用嫁接育苗的方法防病,即用野生水茄、紅茄作砧木,栽培茄作接穗,防治效果明顯。

㈡ 茄子白粉病,什麼葯最好

茄子種植經常遭受白粉病的侵擾。那麼,茄子白粉病怎麼治?下面來看看做法步驟:

農業防治

①茄子種播種前要太陽暴曬一天,用石灰水浸泡一天後,用清水浸泡半天,撈起播種。或用專用伴種葯劑伴種播種。

②清除上年留下的受病害的茄子禾桿,和菜地周邊的枯草樹葉。清除病源體。

③清除菜地周邊的小麥秸稈和麥兜,避免小麥粉銹病傳播。

④茄子地播種移栽前要深翻,把深層*壤翻到上面,減少病菌。

⑤清除病葉,減少再傳染。

茄子白粉病
葯物防治

葯物治療要十分謹慎,盡量使用毒害作用小的農葯。

①用粉銹寧加百菌清兌水稀釋2500倍溶液葉面噴霧。

②用三唑酮加百菌清,稀釋到3000倍溶液噴霧。

③用甲基托布津加百菌清,兌水稀釋3000倍溶液葉面噴霧。

④用多硫加多菌靈,兌水稀釋3000倍溶液葉面噴霧。

葯物防治要選擇晴天午飯後到十六時內進行,葉面吸收葯劑快,效果好。若十小時內遇雨,即時補噴,防止病情加重。

㈢ 茄子青枯病用什麼葯

茄子青枯病的防治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第一,選擇抗病品種。

第二,種子處理。

從無病植株上采種,必要時進行種子消毒,可採用52℃溫水,或鏈黴素300毫克/升浸種30分鍾,洗凈後催芽播種。

第三,農業措施。

實行與禾本科或十字花科作物進行4年以上的輪作。有條件的可與水稻田進行水旱輪作,效果更佳。夏季高溫季節可利用太陽能熱力對土壤進行消毒,每667米2施消石灰100~150千克和碎稻草或麥秸1000~2000千克混勻後,撒施土壤表面,然後翻耕並澆足水再覆蓋地膜,密閉溫室或大棚20天左右,使土壤溫度持續在50℃左右,便可殺死土壤中的病菌。

第四,葯劑防治。

定植時用青枯病拮抗菌MA-7、NOE-104浸根,發病初期應用77%氫氧化銅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農用鏈黴素180毫克/升溶液、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葯液0.25升,隔7天灌1次,連灌2~3次。

㈣ 你好,茄子葉斑病怎麼預防

茄子細菌性葉斑病的防治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第一,種子處理。

採用熱水燙種的方法處理種子,然後用10%的磷酸三鈉葯液浸種20分鍾進行殺菌。

第二,農業措施。

與非茄科蔬菜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實行全方位地膜覆蓋,防止澆水量過大,應及時通風排濕。收獲後每標准棚用硫黃粉2千克,或80%敵敵畏300克,點燃、增溫、悶棚7~10天。

第三,葯劑防治。

發病初期可用47%春雷黴素·王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

㈤ 茄子葉斑病治療方法

茄子喜溫作物,較耐高溫,結果的適宜溫度為25~30℃。對光周期長短的反應不敏感,只要溫度適宜,從春到秋都能開花、結實。以露地栽培為主,長江流域多於冬季至早春在苗床播種育苗,北方各省於早春利用溫床或陽畦播種育苗。由於茄子的結果期長,除要有充足的基肥外,還要求多次追肥(氮肥為主,適當增施磷肥、鉀肥)。主要的蟲害有地老虎、28星瓢蟲和紅蜘蛛,主要的病害有猝倒病等。
1、品種:選擇耐低溫、弱光、早熟的品種。如:黑玉、沈茄一號、齊雜茄二號、綠圓茄、黑圓茄二號、永豐黑雜茄等。
2、床土的准備:用無污染的大田土壤6份、腐熟優質雞糞或豬糞2份、腐熟的馬糞或稻糠2份,混勻後過篩備用。
3、浸種、催芽:用1%高錳酸鉀浸種30分鍾,經反復沖洗後,放入55℃水中浸種15分鍾,而後在20℃水中浸泡24小時。催芽前用細砂搓掉種皮上的粘液,然後包在濕布里,放在25-30℃處催芽,一般需5-6天出芽。
4、播種:在溫室內用育苗盤或木箱鋪好10厘米床土,拍平澆透水。然後將種子均勻播到床面上。每平方米播種量35-40克。
5、分苗:以8-10厘米的株行距移栽幼苗,分苗後澆透水。前期提高晝溫至25-30℃,夜溫15-18℃。緩苗後降低溫度,白天25℃,夜間15℃,最低不能低於10℃。茄子苗齡多在80天以上,由於苗齡長,後期易脫肥,可採用0.3%磷酸二銨根外追肥。
6、定植
(1)定植前的准備
悶棚消毒:每立方米溫室或棚室,用硫磺粉4克,加80%敵敵畏0.1克和鋸沫8克,混勻後點燃,密封溫室或大棚24小時,然後開口放大風。
整地施肥: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千克,糞土混勻耙平,並按55厘米行距開10-15厘米深的定植溝。畝施磷酸二銨20千克,硫酸鉀30千克,施肥後覆土5厘米(要躲開滴水線)。
(2)定植:以25-30厘米株距擺苗(注意避免苗坨破碎引起的緩苗慢),隨後在溝內澆足定植水,滲後培土成壟。第二天覆膜,用1.0-1.2米寬地膜,一次扣兩壟,拉成與壟同長,然後用刀片在每個植株位置劃成縱口,將苗從口中引出,最後拉緊地膜,用土壓嚴,封好定植口。
(3) 定植後管理
水肥:定植後3-4天澆一次緩苗水,緩苗後開始蹲苗,到門茄瞪眼時(13天左右)開始暗溝灌水,地溫達到18℃後,明暗溝均可灌水,但要注意放風排濕。門茄瞪眼時,畝追施尿素10-15千克或磷酸二銨10千克,每隔20天追一次。也可用大民"綠興"或"雲大120"根外追肥。
整枝打葉:採用雙干整枝。門茄形成後,剪去兩個向外的側枝,只留兩個向上的雙干。一般到第7個果摘心,以促進果實早熟。門茄瞪眼時打掉基部3片葉,以後隨著植株生長,逐漸打掉底層葉,利於群體通風透光。
7.採收:以萼片與果實連接處無白色環帶時採收,早熟品種開花20-25天後就可採收。
[編輯本段]病害及防治
1.茄子黃萎病
發病特徵:
茄子黃萎病,定植後不久即會發病,遇低溫定植,發病早且重,但以坐果後發病面積最大,病情最重。發病初期植株半邊下部葉片近葉柄的葉緣及葉脈間發黃,後漸漸發展為半邊葉或整葉,葉緣稍向上捲曲,有時病斑僅限於半邊葉,引起葉片歪曲。早期發病茄株呈萎蔫狀,早晚或雨後可恢復,後葉片變為褐色,全株萎蔫,葉片脫光,整株死亡。嚴重時,往往全葉黃萎,變褐枯死。該病多數為全株發病,少數仍有部分無病健枝。發病時:多由植株下部向上逐漸發展,嚴重時全株葉片脫落。發病株矮小,株形不舒展、果小,長形果有時彎曲。縱切根莖部可見到木質部維管束變色,呈黃褐色或棕褐色。
發病規律:
茄子的黃萎病是真菌浸染引起。病菌以休眠菌絲、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隨病殘體在土壤越冬,成為翌年的初浸染源。病菌通過混有病殘體的肥料、帶菌土壤和茄科雜草,借風、雨,人、畜及農具傳到無病田。第二年病菌從根部的傷口或直接從幼根表皮、根毛侵入,後在維管束繁殖,並擴展到枝葉,該病在當年不進行重復浸染。發病最適溫度為19℃~24℃,菌絲、菌核在6℃時10分鍾後致死。一般氣溫低,定植時根部傷口癒合慢,利於病菌侵入;地勢低窪,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灌水不本當及連作地發病重。
防治方法:
(1) 與非茄科或瓜類作物輪作3~4年;
(2) 選用無病種子和抗病品種;施足腐熟有機肥;
(3) 及時拔除病株深埋或燒毀,並在根際土壤中灌注葯液消毒殺菌。
(4)種子消毒處理,種子先用冷水預浸3~4小時,再用55℃溫水浸種15分鍾,陰干備用。
(5)葯劑防治方法,定植時施葯:茄苗定植時用1菌根消1000倍液浸苗根部,定植後並用此葯液灌根,每株灌葯液250毫升。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株500毫升每10~15天一次,連灌2~3次。
2.茄子細菌性葉斑病
發病特徵:
該病主要危害葉片,病斑多從葉緣開始,從葉緣向內沿葉脈擴展,病斑形狀不規則,有的外觀似閃電狀或近似河流的分支,淡褐色至褐色。患部病徵不明顯,露水干前,手摸斑面有質粘感。
發病規律:
該病病菌以菌絲體隨病殘體遺落在土中存活越冬,依靠雨水濺射而傳播,從水孔或傷口侵入致病,溫暖多濕的天氣及通風不暢有利於感病。
防治方法:
(1)與茄科蔬菜實行3年以上輪作。並對種子採用78——85 ℃的熱水處理。
(2)精選 無菌良種,並進行消毒。
(3)對大棚和土壤進行殺菌消毒。
(4)實行全方位地膜覆蓋,防止澆水過大,並及時通風排濕。
(5)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可噴施葉葉青可濕性粉劑50%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

㈥ 茄子得了什麼病,用什麼葯

茄子炭疽病、溫暖高濕環境下易發病。初時在果實表面產生近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形黑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病部皮下的果實微呈褐色干腐狀,嚴重時可導致整個果實腐爛,。用咪鮮胺,福美雙,多抗黴素,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等葯防治。

㈦ 茄子的這種病,要用什麼葯能夠治好

茄子茶黃瞞危害。茄子受害後,葉片變厚變小變硬,葉反麵茶銹色,油漬狀,葉緣向背面捲曲,嫩莖呈銹色,梢頸端枯死,花蕾畸形,不能開花。果實受害後,果面黃褐色粗糙,果皮龜裂,種子外落,嚴重時呈饅頭開花狀。辣椒受害後,葉片同茄子,果皮粗糙變色。 用阿維噠蟎靈或者阿維螺蟎酯或者阿維炔蟎特或者四蟎螓或者乙蟎唑等葯防治

㈧ 茄子都需要打什麼葯

茄子的病害多、打葯的種類也多。現在茄子主要防綿疫病、病毒病、蟎蟲、薊馬、白粉虱等病蟲害、綿疫病,用烯醯嗎啉、甲霜靈、普力克等葯防治。病毒病,用氨基酸寡糖素、鹽酸嗎啉胍、超敏蛋白等葯防治。用聯苯菊酯,乙基多殺黴素。阿維,噠蟎靈。阿維菌素等葯防治蟲害。

㈨ 茄子黑斑病的症狀特徵是什麼如何防治

(1)症狀茄子黑斑病主要危害茄子葉片,有時果實也會受害。在茄子中下部老葉上形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病斑多在兩葉脈間,上布滿黑色霉層。發病重時,葉片早枯。(2)病原菌及發病規律茄子黑斑病的病原為茄鏈格孢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主要以菌絲體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高溫高濕的環境條件下有利於病害發生。(3)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
選擇抗病品種,播前用55℃的溫水浸種15分鍾,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整枝、打老葉,摘除病葉、老葉,加強通風。收獲後徹底清除病殘體,並燒毀或深埋。②葯劑防治。
發病初期用3%農抗120水劑150~200倍液噴霧,隔5~7天再噴一次,連續噴3~4次,可兼治茄子早疫病。

閱讀全文

與茄子祛斑病選用什麼葯防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98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926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351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83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96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13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85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257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28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66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93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55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07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81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35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52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55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89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92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