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臉部受傷並留疤,算幾級工傷
這個要取決於疤痕面積大小了,關於面部受損的工傷等級劃分,標准如下:
一級
(5)面部重度毀容,同時伴有表B. 2中二級傷殘之一者;
二級
(7)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體表面積≥80%,伴有四肢大關節中3個以上活動功能受限;
(8)全面部瘢痕痕或植皮伴有重度毀容;
三級
(9)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體表面積≥70%,伴有四肢大關節中2個以上活動功能受限;
(10)面部瘢痕或植皮≥2/3並有中度毀容;
四級
(7)面部中度毀容;
(8)全身瘢痕面積≥60%,四肢大關節中1個關節活動功能受限;
(9)面部瘢痕或植皮≥1/2並有輕度毀容;
五級
(10)全身瘢痕占體表面積≥50%,並有關節活動功能受限;
(11)面部瘢痕或植皮≥1/3並有毀容標准之一項;
六級
(10)面部重度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 ;
(11)面部瘢痕或植皮≥1/3;
(12)全身瘢痕面積≥40%;
(13)撕脫傷後頭皮缺失1/5以上;
七級
(8)符合重度毀容標准之二項者;
(9)燒傷後顱骨全層缺損≥30 cm2 ,或在硬腦膜上植皮面積≥10 cm2 ;
(10)頸部瘢痕攣縮,影響頸部活動;
(11)全身瘢痕面積≥30%;
(12)面部瘢痕、異物或植皮伴色素改變占面部的10%以上;
八級
(8)符合重度毀容標准之一項者;
(9)面部燒傷植皮≥1/5;
(10)面部輕度異物沉著或色素脫失;
(11)雙側耳廓部分或一側耳廓大部分缺損;
(12)全身瘢痕面積≥20%;
九級
(7)符合中度毀容標准之二項或輕度毀容者;
(8)發際邊緣瘢痕性禿發或其他部位禿發,需戴假發者;
(9)頸部瘢痕畸形,不影響活動;
(10)全身瘢痕占體表面積≥5%;
(11)面部有≥8 cm2或三處以上≥1 cm2的瘢痕;
十級
(2)面部有瘢痕,植皮,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2 cm2;
(3)全身瘢痕面積<5%,但≥1%;
(1)面部劃傷工傷怎麼算擴展閱讀
工傷賠償標准
一、一級至四級傷殘待遇標准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一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7個月
2、二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5個月
3、三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3個月
4、四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1個月
按月享受傷殘津貼(按月支付)
1、一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90%
2、二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5%
3、三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0%
4、四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5%
(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二、五級、六級傷殘待遇標准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五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8個月
2、六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6個月
傷殘津貼
1、五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0%
2、六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60%
(註:難以安排工作的工傷職工由用人單位按照月發給傷殘津貼,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三、七級至十級傷殘待遇標准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七級傷殘=本人工資×13個月
2、八級傷殘=本人工資×11個月
3、九級傷殘=本人工資×9個月
4、十級傷殘=本人工資×7個月
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Ⅱ 上班時臉上受傷,兩厘米的傷口算毀容性工傷嗎應該怎麼賠償
不算毀容性工傷,只算工傷。
關於賠償,應以鑒定為依據,看傷殘程度,有幾級傷殘。
臉上的傷口,要看治癒後有沒有疤痕。致於能不能評上,評幾級?這還看留下的傷殘程度,你臉上的疤痕有多長,面積多大。達不到規定長度,面積是評不上的。
另你傷口傷及到面部神經沒有,引沒引發面部癱瘓,如果有,看程度標准能不能定級?
不過,你是因工受傷,應屬於工傷,醫療費,車船費,住院費,伙食費,誤工費等等,即使評不上傷殘,用工單位應負責。
希望能幫到你。
Ⅲ 面部傷疤幾厘米算工傷傷殘
面部傷疤面積達到2平方厘米的算工傷傷殘,構成十級傷殘。有≥8平方厘米或三處以上≥1平方厘米的瘢痕的,構成九級傷殘。
工傷傷殘等級是指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分級,是對職工工傷後勞動能力的鑒定,即對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勞動者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進行受傷等級鑒定的標准。
因工傷殘職工在醫療終結後應攜帶如下資料到當地社保機構申請傷殘等級評定:
1、《工傷認定書》(或單位開具的工傷證明);
2、身份證原件;
3、相關的工傷診斷資料,包括:醫院診斷證明書、出院小結、X光、CT等檢驗資料到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社保經辦機構審核相關資料後,開具勞動能力鑒定《介紹信》交申請人。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Ⅳ 臉部傷殘鑒定標准怎麼算的
工傷臉部傷殘鑒定標準是分為輕微傷、輕傷、重傷。最低標準是面部軟組織創傷,面部損傷留有瘢痕或者色素改變,面部皮膚擦傷,面積2.0cm_以上;面部軟組織挫傷;面部劃傷4.0cm以上。
【法律依據】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重傷一級a)容貌毀損(重度);輕傷一級a)面部單個創口或者瘢痕長度6.0cm以上;多個創口或者瘢痕長度累計10.0cm以上。b)面部塊狀瘢痕,單塊面積4.0cm_以上;多塊面積累計7.0cm_以上。c)面部片狀細小瘢痕或者明顯色素異常,面積累計30.0cm2以上。輕微傷a)面部軟組織創。b)面部損傷留有瘢痕或者色素改變。c)面部皮膚擦傷,面積2.0cm_以上;面部軟組織挫傷;面部劃傷4.0cm以上。
Ⅳ 工傷臉部疤痕賠償標准
法律分析:職工工傷致面部受傷,經治療遺留瘢痕,瘢痕面積不足2cm2的,不構成傷殘等級,只是享有工傷醫療和英格蘭心情待遇,即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並由工傷保險基金按所在省市規定支付住院伙食補助費;停止工作治療工傷期間,包括住院治療和出院後休養期間,由所在地區按遭受事故傷害前正常上班期間工資標准,按月支付工資福利待遇。
面部遺留瘢痕面積達到2cm2的,符合國家標准《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5.10十級」「2)面部有瘢痕,植皮,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2cm2」之規定,可評定為十級傷殘;達到8cm2或者有3處以上1cm2瘢痕的,符合「5.9九級」「10)面部有8cm2或三處以上lcm2的瘢痕」之規定,可評定為九級傷殘。
職工工傷鑒定為九級(十級)傷殘的,除享有工傷醫療和停工留薪期待遇之外,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9個月(十級為7個月)本人工資。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Ⅵ 工傷面部玻璃劃傷屬於幾級
面頰部有8平方厘米或三處以上1平方厘米的增生性瘢痕就可構成工傷八級,鼻或面部有明顯畸形或3平方厘米的增生性瘢痕構成九級工傷;鼻或面部有1平方厘米的增生性瘢痕構成十級工傷,不知你的疤痕面積有多長,要做鑒定才知,
傷殘等能出來後,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Ⅶ 面部傷疤傷殘鑒定標准
關於面部的傷殘鑒定標准如下:
一、5.2面部、耳廓
5.2.1 重傷一級
a)容貌毀損(重度)。
5.2.2 重傷二級
a)面部條狀瘢痕(50%以上位於中心區),單條長度10.0cm以上,或者兩條以上長度累計15.0cm以上。
b)面部塊狀瘢痕(50%以上位於中心區),單塊面積6.0cm2以上,或者兩塊以上面積累計10.0cm2以上。
c)面部片狀細小瘢痕或者顯著色素異常,面積累計達面部30%。
5.2.3 輕傷一級
a)面部單個創口或者瘢痕長度6.0cm以上;多個創口或者瘢痕長度累計10.0cm以上。
b)面部塊狀瘢痕,單塊面積4.0cm2以上;多塊面積累計7.0cm2以上。
c)面部片狀細小瘢痕或者明顯色素異常,面積累計30.0cm2以上。
5.2.4 輕傷二級
a)面部單個創口或者瘢痕長度4.5cm以上;多個創口或者瘢痕長度累計6.0cm以上
b)面頰穿透創,皮膚創口或者瘢痕長度1.0cm以上。
d)面部塊狀瘢痕,單塊面積3.0cm2以上或多塊面積累計5.0cm2以上。
e)面部片狀細小瘢痕或者色素異常,面積累計8.0cm2以上。
5.2.5 輕微傷
a)面部軟組織創。
b)面部損傷留有瘢痕或者色素改變。
c)面部皮膚擦傷,面積2.0cm2以上;面部軟組織挫傷;面部劃傷4.0cm以上。
B.2 頭面部損傷
B.2.1 眼瞼外翻
重度外翻:瞼結膜嚴重外翻,穹隆部消失。
二、5.3.2三級條款系列
凡符合5.3.1或下列條款之一者均為工傷三級。
9.面部瘢痕或植皮≥2/3並有中度毀容;
9.面部瘢痕或植皮≥1/2並有輕度毀容;
5.4.2四級條款系列
凡符合5.4.1或下列條款之一者均為工傷四級。
9.面部瘢痕或植皮≥1/2並有輕度毀容;
法律依據:《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全文
《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
Ⅷ 工作中臉上劃傷算工傷嗎
法律分析:屬於工傷,建議員工自己在受傷一年內先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社保局申請工傷認定,待醫療終結後申請傷殘鑒定,根據鑒定結果委託律師通過法律途徑要求工傷待遇。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Ⅸ 我的臉部受傷 能算幾級工傷
待傷情穩定後,再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是否能評上等級,勞動能力鑒定中心會出具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