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刮痧刮臉的正確方法
介紹下,刮痧刮臉正確方法。
一、准備
首先准備一塊面部刮痧板(推薦好輕松刮痧板),這個最好是專門用的那種牛角板,因為有一些特別的部位要用的上。另外,要准備面部專用的刮痧乳。
二、步驟
1.每一個部位,要刮試五到十次。先刮試前額。塗刮痧乳,額中開始到太陽穴結束,刮板與皮膚的角度小於十五度;
2.眼周圍:上眼眶,有里往外,玉板先直立,後順式平拉。上眼眶刮到就好了,要慢!輕。下眼眶:由里往外,玉板先直立,後順式平拉。
3.面頰(此處寧重刮也不可以漏刮,手法要有按壓力,這個卻不要過多拉動皮膚,從鼻子側上部至面頰外側,直到太陽穴。從鼻子側到耳;
4.口周圍、上唇中到嘴角二側、下唇到嘴角二側;
5.鼻口:印堂——鼻尖,手法要輕,不要出莎;
6.下頜:用刮板的角,分上下刮試面頰到耳前。
三、基本手法
1.點:用魚形刮痧板的魚吻部或魚尾部在穴位上輕輕用力向下點壓。
2.扭:用魚形刮痧板的魚吻部進行螺旋式點扭穴位,順向或反向扭動。
3.刮:用魚形刮痧板魚腹的頭部棱面,沿經絡輕盈刮拭。
4.點叩:用魚形刮痧板的尾部點叩面部的七條經絡線。
四、注意事項:
(1)面部美容保健的操作時,手法宜輕,以補為主。刮前可先給面部塗些美容液或潤膚劑,刮後可用熱毛巾熱敷面部片刻。
(2)面部美容保健刮痧,可每天進行一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一周,堅持數個療程,定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我們除了這些還是需要注意刮痧其中具有改善微循環,消除隱患,同時疏通經絡和活血化瘀作用的,以及是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促進細胞再生和活化,但是手法要對,一定嚴格要求自己。
B. 臉部怎樣刮痧
刮痧師教您面部刮痧手法 (附經絡刮痧示意圖)
刮痧療法,作為祖國傳統醫學的一支奇葩,由於其簡便易行,見效快無副作用,在歷史上流傳甚為久遠。早在唐代,人們就用薴麻刮治痧病。元明時期,已有較多的療法記載,以瓷勺刮背,驅散邪氣,至清代,有關刮痧症,不僅在《理浴駢文》等著作中有記載,而且還出現《七十二種痧症救治法》等專著,對刮痧療法的理論和操作做了全面系統的描述。面部刮痧對提升面部、頸部皮膚有顯著功效,更是眼袋、黑眼圈,斑點痘痘等常見的皮膚問題良好的解決方案,在各大中醫美容機構成為主要治療美容手段臨床應用。牛角刮痧板,面部刮痧的手法和面部經絡圖和手法。
面部刮痧手法
面部刮痧手法1、點:用魚形刮痧板的魚吻部或魚尾部在穴位上輕輕用力向下點壓。
面部刮痧手法2、扭:用魚形刮痧板的魚吻部進行螺旋式點扭穴位,順向或反向扭動。
面部刮痧手法3、刮:用魚形刮痧板魚腹的頭部棱面,沿經絡輕盈刮拭。
面部刮痧手法4、點叩:用魚形刮痧板的尾部點叩面部的七條經絡線。
面部刮痧手法5、按:用魚形刮痧板頭部的平面在穴位用力緩緩向下按壓。
面部刮痧手法6、揉:用魚形刮痧板頭部平面在穴位或經絡上,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揉動。
面部刮痧手法7、托:用魚形刮痧板的頭部的平面,用力向上提托肌肉。
面部刮痧手法8、放氣:用魚型刮痧板頭部的平面,按揉後拖至同一條經絡線上的下一個穴位上松板放氣。
面部刮痧手法9、摩游:用魚形刮痧板的魚腹棱面在穴位或經絡進行輕、柔、慢的遊走
頭面部經絡穴點陣圖:
步驟:
1、均勻上面部精油。
2、用刮痧板輕按面部穴位,由下往上:承漿、兩地倉、兩迎春、巨髎、顴髎、兩鼻通、睛明、印堂、攢竹、魚腰、絲竹空、瞳子髎、球後、承泣、四白、太陽。
3、用刮痧板點按面部穴位:印堂、發際、攢竹、發際、魚腰、發際、絲竹空、發際、太陽、醫肉、聽會、聽宮、耳門。
4、開始刮痧,刮痧路線起止點及順序如下:
1) 承漿——聽會 2) 地倉——聽會 3) 人中——聽會 4) 迎春——聽會 5) 鼻通——耳門 6) 晴明——耳門 7) 攢竹以下——太陽穴 8) 額頭分三段——太陽穴
5、用刮痧板輕輕按撫全臉。
6、按4所述刮痧路線,再由額頭刮至下頜,即由8線至1線。提拉左邊臉頰,提拉右邊臉頰。
7、用刮痧板輕輕按撫全臉。
8、頸部路線:由神經沿著淋巴走向,從耳後至鎖骨輕刮,向下排頸部淋巴液。
臉部刮痧時需注意:手法一定要輕柔,手持魚形刮痧板沿經絡輕盈刮拭,不可用力過猛。
面部刮痧全解析(附臉部刮痧圖)
刮痧是我國勞動人民世代累積的治療保養手法,在以前經常用於身體肩頸部位,因為刮痧能把淤積的氣血淋巴結打通,讓血液循環淋巴循環恢復順暢。面部刮痧美容的功效同理可證,面部肌膚的氣血一旦活絡了,皮膚的明亮度、緊實度、紅潤度、吸收力自然也會變好,尤其適合血液循環緩慢、工作特別忙碌的冬季。每天下班回家看看鏡子里的自己,是否顯得疲憊、老氣、線條模糊下垂,甚至散發淡淡的青色呢?多愛惜自己吧,自我按摩或者刮痧美容都很適合你,經濟實惠而且美容效果好,不要上癮喔!
面部刮痧美容開始前,若使用棉花刮痧,要先用化妝水浸濕脫脂棉片,若使用硬板刮痧,要先在臉部頸部塗抹按摩霜或美容油,減少美容刮痧板和肌膚間的摩擦力。刮痧前要先喚醒淋巴系統,通知它們開始工作排毒啦~若在以下刮痧手法中感受到皮膚下微微的顆粒感,那是淋巴循環不順暢的表現
1. 從聽宮穴(耳朵與臉頰連接處的中間,張口時呈凹陷處)順著臉頰輪廓向下向前至臉頰中下處,5次
2. 從腮腺節點(臉頰輪廓側面中間凹陷處)順著臉頰輪廓向上向後至聽會穴(耳垂下方),5次
3. 鎖骨處由內向外,5次
4. 換邊,重復如上3個步驟
面部刮痧美容手法總的方向一般都是由上至下、由內向外。喚醒淋巴排毒後,從提拉額頭開始,以畫小螺旋的方式輕輕刮動,畫螺旋不限順時或逆時方向,若有抬頭紋,要用另一支手撐開紋路
1. 從眉頭中點垂直向上至發際中央美人尖處,1~2次
2. 從眉頭開始斜向上45度角至發際,1~2次
3. 從眉頭開始順著眉形至太陽穴,1~2次
4. 換邊,重復如上第2、第3步驟
面部刮痧美容手法作為古老中醫養生的一個分支,離不開穴位,提拉麵部線條、增加氣血循環有四個主要穴位,在針對臉頰刮痧前最好使用美容刮痧板的小頭部分進行點壓,每個穴位點壓5秒,換邊。這四個主要穴位分別是迎香穴、巨髎穴、顴髎穴、下關穴,位置如圖所示分別從鼻翼旁向上至太陽穴旁
1.迎香穴,鼻翼外緣,鼻唇溝中
2.巨髎穴,瞳孔正下方,與鼻翼同高
3.顴髎穴,外眼角正下方,顴骨下緣凹陷處
4.下關穴,耳朵前方,顴弓下緣的凹陷處
美容刮痧板點壓穴位後繼續以畫小螺旋的方式輕輕刮動臉頰,從鼻樑中間外側往上斜刮至太陽穴,2~3次,再從迎香穴往上斜刮至太陽穴,2~3次,換邊重復如上過程
採用平刮滑動的手法,從人中的上1/3處往外平刮至法令紋上沿,2~3次,換邊
美容刮痧板恢復畫小螺旋的方式,從嘴角往上順著顴骨下緣斜刮至聽宮穴(耳朵與臉頰連接處的中間,張口時呈凹陷處),2~3次;再從下巴往上斜刮至聽會穴(耳垂下方),2~3次;換邊重復如上過程
面部刮痧美容手法除了美容,當然也有明目保健的功效,對於普遍存在的鼻炎等鼻腔問題,我們也可以順手保健一番,很簡單,就是用畫小螺旋的方式,沿著鼻樑外側、鼻翼外側至嘴角,1~2次,換邊
面部刮痧美容手法進入最後的整體放鬆階段,可以換用美容按摩板的大頭部分,全部採用平刮滑動的手法
1. 從額頭中心至太陽穴,2~3次
2. 從迎香穴至下關穴,從下嘴唇下緣至聽宮穴,2~3次
3. 從下巴至聽會穴,2~3次
4. 從耳垂下方順著脖子外側至鎖骨,2~3次
5. 換邊,重復如上4個步驟
面部刮痧美容的美容刮痧板如何挑選
刮痧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與疾病斗爭中發明的一種自然物理療法,最早醫書記載刮痧可見於元代醫學家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及清代郭右陶的《痧脹玉衡》。由於操作簡便、效果明顯,刮痧手法流傳很廣。刮痧不僅用於肢體,也可以運用到臉部,這就是日漸盛行的面部刮痧美容。面部刮痧可以使面部皮膚的血管擴張,血流速度加快,使局部組織營養增強,促進皮膚組織細胞的生長,清除面部的有害物質,從而保持面部皮膚血氣代謝旺盛,氣色紅潤細膩。我們今天開始陸續講解面部刮痧美容,首先要說的自然是美容刮痧板的選擇,選對刮痧工具才不會傷害皮膚
美容刮痧板基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較為柔和的棉花刮痧,一類是較為厚實的硬板刮痧。棉花刮痧基本上只適用於嬌嫩的臉部肌膚,硬板刮痧則臉部身體均可,也是更為常見的刮痧工具。先說棉花刮痧,棉花指的是葯店賣的那種醫用脫脂棉,剪裁成3、4厘米的正方形,沾取保濕型化妝水後對折,用折邊輕劃洗干凈的臉部眼部,每天一次最佳,每周至少一次。為什麼特別要求使用醫用脫脂棉?化妝棉或者棉球不行嗎?不行,因為化妝棉上有蠟質,棉球是用碎棉製成的,纖維密度低,都不適合用於刮痧,醫用脫脂棉最合適
美容刮痧中更常見的硬板刮痧,選擇面很廣,牛角板、羊羚角板、竹木板、瓷湯匙等都可以,只是塑料材質的要排除,因為刮痧過程中會產生熱量,塑料材質會受熱量影響。另外,刮痧板的選擇要注意邊角部分是否足夠圓潤平滑,使用前要在干凈的臉部皮膚上塗抹適量的按摩霜或者美容按摩油,眼部刮痧時要塗抹足夠滋養的眼霜,一般搭配抗皺類眼霜,比較滋潤。現在也有一些品牌推出按摩霜的同時特別製作了專門的美容刮痧板,造型和材質都是針對面部刮痧美容特別打造的,如果你找不到合適的面部美容刮痧板,那不妨就購買更專業的美容刮痧板,刮痧的時候更得心應手更放心
[面部刮痧美容的注意事項]
面部刮痧美容雖然日漸盛行,但許多人還是心存懷疑而不敢嘗試,大部分原因是我們潛意識里把刮痧和一些類似「家庭暴力後遺症」聯系在一起,那種以前只在後背肩頸處見過的瘀血劃痕甚至淤青,如果轉移到臉上,那多恐怖!其實,面部刮痧美容包括眼部刮痧,只要選擇了正確的刮痧工具、掌握了正確的刮痧手法、留心刮痧美容的注意事項,面部刮痧美容是比徒手按摩更精準更深層次的舒壓排毒抗衰老美容方法。在介紹了美容刮痧板的挑選後,我們說說面部刮痧美容的注意事項
面部刮痧美容的注意事項,歸納為如下8個方面
1.面部刮痧美容不適合出現痤瘡、炎症和過敏的皮膚
2.面部刮痧美容前,要檢查你的美容刮痧板,用手指確認整個刮痧板邊緣都圓潤平滑,沒有不平坦或者裂紋
3.面部刮痧美容的力道一定要輕柔,刮痧的手法、方向要正確,要使用刮痧板的圓鈍處,刮痧後不應該浮現血絲甚至淤青,只會有輕微的泛紅且沒有不適的感受
4.面部刮痧美容不能乾巴巴的刮,棉花刮痧要配合化妝水使用,硬板刮痧要配合按摩霜或者美容按摩油使用,刮痧過程中善加運用刮痧板的大頭和小頭,大頭可大面積打通淋巴、提拉緊致輪廓、放鬆舒緩,小頭可點壓主要穴位、針對更細致的立體部位刮痧
5.面部刮痧美容過程中若感覺移動不順暢,不要硬來,應適當補充按摩霜、美容油或者化妝水的用量
6.面部刮痧到抬頭紋或法令紋等有紋路困擾時,用另一支手把紋路處撐平,同時進行刮痧,才有淡化紋路的效果
7.面部刮痧美容之後,血液循環加速,皮膚吸收養分的能力大幅度提升,此時敷上眼膜、面膜,保養效果自然加倍,不過眼膜面膜最好能溫熱後再敷,觸感太冰涼的話對皮膚刺激較大
8.硬板刮痧美容每周1~2次即可
C. 面部怎麼刮痧
怎樣刮痧才正確
1.頭部:頭部有頭發覆蓋,須在頭發上面用面利法刮拭。不必塗刮痧潤滑劑。為增強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薄面邊緣或刮板角部刮拭,每個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頭皮有發熱感為、。太陽穴:太陽穴用刮板角部從前向後或從上向下刮拭。
頭部兩側:刮板豎放在頭維穴至下鬢角處,沿耳上發際向後下方刮至後發際處。頭頂部:頭頂部以百會穴為界,向前額發際處或從前額發際處向百會穴處,由左至右依次刮拭。
後頭部:後頭部從百會穴向下刮至後頸部發際處,從左至右依次刮拭。風池穴處可用刮板角部刮拭。頭部也可採取以百會穴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刮拭。全息穴區:額頂帶從前向後或從後向前刮拭。
頂枕帶及枕下旁帶從上向下刮拭。頂頸前斜帶或頂顳後斜帶及頂後斜帶從上向下刮拭。額中帶、額旁帶治療呈上下刮拭,保健上下或左右方向刮拭均可。全息穴區的刮拭採用厲刮法。
2、面部:面部由內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瘀影響美觀,因此手法須輕柔,忌用重力大面積刮拭。眼、口腔、耳、鼻病的治療須經本人同意,才可刮出痧。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數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為准則。
3、背部: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後背正中線的督脈,再刮兩側的膀胱經和夾脊穴。肩部應從頸部分別向兩側肩峰處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時,先對穴區內督脈及兩側膀胱經附近的敏感壓痛點採用局部按揉法,再從上向下刮拭穴區內的經脈。
4、胸部:胸部正中線任脈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兩側以身體前正中線任脈為界,分別向左右(先左後右)用刮板整個邊緣由內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過乳頭部位。中府穴處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
D. 美容排毒手法 自己如何做面部刮痧
首先刮痧時應避風保暖。因為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一旦遇風寒氣,就會通過開泄的毛孔直接人體,不但會影響效果,還會誘發風寒,得不償失。
再者,面部刮痧之後建議喝一杯熱水。刮痧會消耗到人體內很多水分,而喝一杯熱水,可以促進新城代謝,補充刮痧消耗掉的水分,加速排出代謝廢物。
最後,刮痧後不宜立刻洗澡。最好等到皮膚毛孔閉合了才能洗澡,這個時間通常是在3個小時。
(4)做面部刮痧怎麼做擴展閱讀:
專家建議,面部刮痧後最好讓皮膚休息10-20分鍾再洗臉,這個時候洗臉也不能太大力,不要用毛巾搓臉部,最好用雙手接水打濕面部,然後用毛巾按壓掉臉上的水珠即可。
面部刮痧主要用於美容養顏。採用特殊的手法,沿著面部特定的經絡穴位,再結合各種植物精油和滲透性強的精華膏,利用一定的手法刺激肌膚而使面部皮膚血脈通暢,達到行氣活血、疏通毛孔紋理、排出痧氣等功效,長期堅持會對面部經常出現的暗瘡、色斑、皺紋、黑眼圈等皮膚問題有改善。
E. 怎樣刮痧臉部
面部刮痧手法是以輕盈為主,按經絡的循行,對穴位稍稍施力就可以了。
1、基本手法:
點:用魚形刮痧板的魚吻部或魚尾部在穴位上輕輕用力向下點壓。
目的:醒神開竊,活血通絡。
2、扭:用魚形刮痧板的魚吻部進行螺旋式點扭穴位,順向和逆向扭動。
目的:調理氣血、活躍肌肉。
3、刮:用魚形刮痧板魚腹的頭部棱面,沿經絡輕盈刮拭。
目的:散結化瘀,調和氣血。
4、叩:用魚形刮痧板的尾部點叩面部的七條經絡線。
目的:激活惰性細胞,活化血淤。
5、按:用魚形刮痧板頭部的平面在穴位用力緩緩向下按壓。
目的:通氣活絡,補氣行血。
6、揉:用魚形刮痧板頭部平面在穴位或經絡上,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揉動。
目的:疏通瘀滯,條暢經脈。
7、托:用魚形刮痧板的頭部的平面,用力向上提托肌肉。
目的:消除贅肉,增加彈性。
8、排氣:用魚型刮痧板頭部的平面,按揉後拖至同一條經絡線上的下一個穴位上松板放氣。
目的:疏瀉肝膽、通調血脈。
9、安撫:用魚形刮痧板的魚腹棱面在穴位或經絡進行輕、柔、慢的游弋滑動。
目的:理氣和血,安神益智。
1、 承漿—大迎—頰車—下關—太陽(每個穴位連續點按3-4次)
2地倉—顴髎—聽會—太陽(每個穴位連續點按3-4次)
3人中—巨髎—聽宮—太陽(每個穴位連續點按3-4次)
4.迎香—四白—上關—太陽(每個穴位連續點按3-4次)
5.睛明—承泣—球後—瞳子髎—太陽(每個穴位連續點按3-4次)
6.印堂—攢竹—魚腰(或陽白)—絲竹空—瞳子髎—太陽(每個穴位連續點按3-4次)
7.神庭—頭維—曲鬢—鳳池—耳輪廓(每個穴位連續點按3-4次)
F. 刮痧板怎麼刮臉
臉部刮痧手法:
1、用砭石刮痧板較小的一角,由上往下輕刮臉際,范圍約從太陽穴下方刮至耳垂高度,有助舒緩頭痛、及壓力大時常不自覺咬緊的咀嚼肌。左右臉各重復5次。
2、同樣利用砭石刮痧板較小的一角,由下往上輕刮按摩耳下淋巴腺,位置沿著頷骨下方凹陷處,以喉管側邊為起點,往上輕刮至耳垂下方。兩邊各重復5次。
3、沿著鎖骨上方凹陷處,由中心往外輕刮淋巴處,幫助舒緩頸部僵硬。同樣也是左右各重復5次。
G. 臉部刮痧的方法
一、面部刮痧的方法及穴位:
以兩手大拇指按著顴骨下緣,然後以兩手中指 腹按摩眼眶,由眉頭攢竹穴道開始,沿眉毛向外循眼眶骨外緣按摩一圈,回到攢竹穴視為一次,共按摩刮痧三十次,所按摩的經穴計有攢竹、魚腰、絲竹空、瞳子髎、四白等。沿著以下面部的穴位塗抹刮痧介質後由內而外,由上而下按摩刮痧。沿穴位和經絡走向刮痧,刮至發熱不出痧為度。
•絲竹空:眉毛外端凹陷中。
•角孫:耳尖上方的發際處。
•睛明:內眼角向上一分,靠近眼眶骨內緣處。
•瞳子髎:外眼角眼眶外緣凹陷處。
•太陽穴:眉尾至耳垂線和外眼角至耳上線的交點
•上迎香:鼻兩側,鼻唇溝上端盡處。
•迎香: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5分。
•地倉:在口角旁開4分處。
•聽宮:在耳屏前下頜關節髁狀突的後緣。
•頰車:下頜角前上方一橫指處。
•下關: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 的凹陷處。
二、面部刮痧的注意事項:
1 角度小,壓力輕,要有舒適感,不能疼痛。
2 為確保滲透力,三個穴位點成一線。
3 按揉的每個穴位要准確。
4 按揉時是按住皮膚做平面按摩。
5 注意補瀉手法,刮痧時壓力要平穩。
H. 面部刮痧的方法
1、良性的面部「刮痧」刺激,不僅能改善面部血管的微循環,增加血液、淋巴液及體液的流量,使皮膚中的細胞得到充分的營養和氧氣,促進衰老細胞的脫落,還能起到排毒養顏,舒緩皺紋,行氣消斑,保健養顏的功效。
2、每一個部位,要刮試五到十次。先刮試前額,塗刮痧乳,額中開始到太陽穴結束,刮板與皮膚的角度小於十五度。
3、眼周圍的話,從上眼眶開始,有里往外,玉板先直立,後順式平拉,上眼眶刮到就好了。下眼眶的話,由里往外,玉板先直立,後順式平拉。
4、面頰的話,此處寧重刮也不可以漏刮,手法要有按壓力,卻不要過多拉動皮膚,從鼻子側上部至面頰外側,直到太陽穴。
5、口周圍、上唇中到嘴角二側、下唇到嘴角二側。對於鼻尖,手法要輕,不要出痧。下頜的話,用刮板的角,分上下刮試面頰到耳前。
(8)做面部刮痧怎麼做擴展閱讀:
面部刮痧注意事項:
1、面部刮痧時應避風和注意保暖,如果進行刮痧的屋內溫度低應減少暴露的部位,而且夏季刮痧也不能在有風的地方進行。這是因為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一旦遇風寒氣,就會通過開泄的毛孔直接人體。
2、面部刮痧後喝一杯熱水,由於刮痧時會會消耗體內很多水分,所以刮痧後要喝一杯熱水,這樣不但能補充消耗掉的水分,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從而加速代謝產物的排出。
I. 如何做面部刮痧
做面部刮痧的步驟:
1、必須先用洗面奶進行深沉清潔,不可以在沒有潔面的情況下刮痧;
2、將具有潤滑作用的刮痧油塗抹在面部;
3、用小小的牛角刮痧板以鼻樑為中線,沿經絡走向,以輕柔的手法分別向左右兩側刮拭;
4、清潔面部,將面部的刮痧油清潔干凈;
5、搽上保濕的爽膚水以及面霜,進行適當的按摩,力度必須非常非常的輕。
注意:
1、必須專業的經過中醫培訓的醫師。因為面部刮痧的重點在於對經絡穴位,以及補瀉手法的掌握。面部有六條經絡通過,穴位密布,沒有經過中醫培訓的人很難掌握這些。
2、面部刮痧的手法也很重要。手法太重了,面部會出現和背部刮痧一樣的痧點,甚至破損,影響美容;手法太輕了,則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面部刮痧的作用:
面部刮痧不僅能改善面部血管的微循環,增加血液、淋巴液及體液的流量,使皮膚中的細胞得到充分的營養和氧氣,加速細胞的新陳代謝,促進衰老細胞的脫落,維護纖維的彈性狀態,激發人體「潛能」,使大腦信息反饋而重新分配全身能量,起到了排毒養顏,舒緩皺紋,行氣消斑,保健養顏的功效。
歷史記載:
元明時期,已有較多的療法記載,以瓷勺刮背,驅散邪氣,至清代,有關刮痧症,不僅在《理論駢文》等著作中有記載,而且還出現《七十二種痧症救治法》等專著,對刮痧療法的理論和操作做了全面系統的描述。面部刮痧對提升面部、頸部皮膚有顯著功效,更是眼袋、黑眼圈,斑點痘痘等常見的皮膚問題良好的解決方案,在各大中醫美容機構成為主要治療美容手段臨床應用。
J. 面部刮痧的方法步驟
一、均勻上面部精油。
八、頸部路線:由神經沿著淋巴走向,從耳後至鎖骨輕刮,向下排頸部淋巴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