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臉部神經麻痹怎麼辦
80%以上的患者,即使沒有接受治療,也會在幾周後完全恢復。接受適當的復健治療者,只有極小的比例會留下永遠的後遺症。
在葯物方面,醫師會在發病的初期使用類固醇,降低神經受傷的程度。此外,也會建議服用一些抗病毒的葯物或是維他命B群。
中醫療法:
牽正散——白附子,白僵蠶,全蠍(各等分,共為細末,每次服3克,日服2~3次,溫酒送服)
也可以本方加鱔魚500克(剪去尾部,放入砂鍋中,加清水500毫升,讓其游動20分鍾後加入牽正散),水煎服,每日一劑,並配合
用鱔魚血於臨睡前塗於患側面頰,額頭等處。
一般治療4~5天即愈。
② 激光脫唇毛需要注意什麼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我們一般認為激光脫唇毛手術前需要注意好好休息,手術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術後要注意好好休息,祝健康美麗。
③ 能詳細的說說面部神經麻痹產生的原理以及治療方法嗎
面神經麻痹的病因
(1)感染性病變(約42.5%):感染性病變多是由潛伏在面神經感覺神經節內休眠狀態的帶狀皰疹(VZV)被激活引起。 (2)耳源性疾病 (3)特發性(常稱Bell麻痹 (4)腫瘤(約5.5%):、 (5)神經源性:約13.5%, (6)創傷性 : (7)中毒:如酒精中毒。長期接觸有毒物; (8)代謝障礙:如糖尿病、維生素缺乏; (9)血管機能不全; (10) 先天性面神經核發育不全。
治療
體針
(一)取穴 主穴:地倉、水溝、顴髎、四白、太陽、絲竹空、翳風、睛明。 配穴:合谷、內庭。 (二)治法 每次選主穴4~5穴,配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據透刺之兩穴間距離選針。並以針尖到達止穴後再刺入0.3寸左右為宜。進針時,宜迅速點刺破皮,然後慢慢送針,不可提插捻轉,針身與皮膚成10~15度交角,針尖指向止穴。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貼附在皮膚上,感覺針尖和針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淺。最佳者應將針身置於肌纖維之間,但不可過深。配穴宜直刺,用小幅度振顫法,使得氣明顯後留針。均留針20~30分鍾。在留針期間行針1~2次,施捻轉法,平補平瀉。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天。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准:痊癒:患部完全恢復正常;顯效:患部基本正常,僅笑時口角稍向健側歪斜,或皺眉時額紋比健側淺;有效:患部明顯恢復,患眼尚閉合不嚴,口角輕度歪斜;無效:治療後無好轉或略有改善。 共觀察938例,結果痊癒767(81.7%),顯效107例(11.4%),有效52例(5.5%),無效12例(1.4%),總有效率為98.6%[5~8]。
電針
(一)取穴 主穴:牽正、地倉、水溝、陽白、魚腰、翳風、下關。 配穴:合谷、行間、外關、後溪。 牽正穴位置:耳垂前方0.5寸處。 (二)治法 每次選2~3個主穴,配穴一般取1~2穴,如為後遺症,則宜取3~4穴。針刺前,先用左手指腹或手掌在患側面部由輕到重向耳根方向推拿數次。針刺方法如下:額紋消失或變淺,眼裂增大,宜針陽白向下透魚腰,迎香向上刺至眶下;鼻唇溝變淺,口角低垂歪斜,針地倉透頰車;太陽穴深刺。癥候明顯部位,接負極;正極可接於太陽穴,如為面肌麻痹後遺症可接雙下關穴。採用慢波,電流強度以面部輕度抽動為宜。電針治療,據觀察在發病後15天應用效果較好。如早期用電針,通電時間須控制在5~10分鍾左右,病程超過半月者,通電時間可延長至15分鍾。亦可在得病後先針刺5~7次,再加用電針,以利恢復。電針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948例,痊癒率為75.5~93.3%,總有效率為95.7~97.2%。其中,面神經麻痹後遺症18例,治癒1例,顯效2例,有效5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44.4%[9~15]。
穴位敷貼
(一)取穴 主穴:分3組。1、陽白、四白、牽正、地倉;2、下關、翳風;3、阿是穴。 配穴:頰車、太陽、大椎、大迎、瞳子髎。 阿是穴位置:共九個刺激點。第1點在患側內頰膜部咬合線上,相當於第二臼齒相對區,在此點前後0.5厘米處各為1刺激點,然後在咬合線上下約0.5厘米的平行線上各選和前3點相對應的刺激點6個。 (二)治法 貼敷葯物:分2組。1、麝香2克,全蠍1.5克,白鬍椒1.5克,白花蛇1克,蜈蚣1條。共研細末。2、川芎、當歸各500克,黃連600克,植物油500克,同置煎枯去渣,煉至滴水成珠,加黃丹360克,攪勻,收膏,取膏用文火熔化後,加入天牛粉286克,攪勻,分攤於紙上配,每帖膏重2克。 治療時,第1組葯物用於第1組穴位,每次取4穴,主穴為主,酌加配穴。皮膚常規消毒後,醫者捏起穴區皮膚,右手持經嚴密消毒之手術刀片,在穴位上輕割皮膚,成「X」型,並擠出少量血,然後將撒有葯粉之小塊傷濕止痛膏(或膠布)貼在穴位上。注意不可割劃太深,每周1次,穴位輪換。 第2組穴採用第2組葯物貼敷,每次取主穴1個,酌加配穴1個。貼時將膏葯加溫融化,5天一換,穴位輪用。 第3組穴為點刺加芥末貼敷。先將芥末粉10克(小兒及少女用5~7克),用溫水調成糊狀,攤在紗布上,面積約2~3厘米,厚0.5厘米。先令患者以1.3%食鹽水漱口,然後用消毒三棱針以雀啄式在阿是穴每個刺激點,迅速點刺10~20下,然後將芥末敷於面頰外側相應部位,約相當於下關、頰車、地倉3穴。病情重者,可加敷太陽等穴。敷後12~24小時取下。局部紅腫,起水泡,宜按燙傷治療。敷葯後如出現熱痛或流淚等,系正常現象,多在4小時左右停止。 上述方法,可單用一種,亦可輪用。一、二兩組穴位,可以互相交替應用。 (三)療效評價 穴位貼敷法治療本病患者869例,痊癒668例(76.9%),顯效111例(12.8%),有效67例(7.7%),無效23例(2.6%),總有效率為97.4%[15~18]。
針罐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阿是穴;2、地倉、頰車、太陽。 配穴:睛明、承漿、聽會、大迎、絲竹空。 阿是穴位置:顴髎穴下後方1寸許。 (二)治法 主穴每次用1組,交替輪用。配穴為透針所到之止穴,據主穴需要而定。第一組阿是穴,以28或30號毫針進3針,分別自皮下透向睛明、地倉、頰車,施捻轉手法,平補平瀉,運針1~2分鍾後,出針,然後在針處拔火罐10~15分鍾。第二組,在患側地倉進2針,沿皮透刺至承漿;再從頰車進針2支沿皮透刺到聽會和大迎穴;太陽進針2支,沿皮透刺至絲竹空和四白穴,留針20分鍾。上述2組均為隔日1次,15次為一療程。平時囑患者自行按摩患部。 (三)療效評價 以多針透刺配合拔火罐,共治800例,結果痊癒783例(97.9%),顯效12例(1.5%)有效5例(0.6%),有效率達到100%[19]。
溫針
(一)取穴 主穴:下關。 配穴:頰車、地倉、顴髎、太陽、四白、迎香、陽白、水溝、承漿、牽正。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酌加配穴3~4穴,交替輪用。下關穴取患側,以28號毫針深剌得氣後,針柄上置一1寸長之艾條段,距皮膚約1寸左右,點燃灸灼,以病人感溫熱為度,待艾段燃盡出針。備用穴採用針剌或透剌之法。下關穴溫針,也可用95%酒精中浸過之棉球,燃著後燒針,熱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第一療程每日一次,共針10次,停針3~5天,繼續下一療程,改為隔日1次。 (三)療效觀察 共觀察237例,結果痊癒196例(82.7%),顯效21例(8.9%),有效18例(7.6%),無效2例(0.8%),總有效率99.2%[20~22]。
電針加穴位紅外線照射
(一)取穴 主穴:陽白、下關、地倉、禾髎、魚腰。 配穴:翳風、合谷。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3~4穴,酌加配穴。先以毫針刺,提插結合捻轉手法持續1分鍾後,即接通電針儀,用疏密波,強度以面部肌肉出現輕微抽動為宜,刺激15~20分鍾。取針後,用紅外線燈照射,燈與皮膚距離為31~40厘米左右,照射時間約15~20分鍾。為防止紅外線損傷眼睛,照射前,宜以3×3厘米紗布數層將患者雙眼蓋住。在照射過程中,要調整燈距,以免灼傷皮膚。亦可電針後,留針照射。照射完畢出針,再按摩10~15分鍾。隔日1次,5~7次為一療程,停針3~5天再作下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觀察221例,有效率在98~100%之間[23~25]。
綜合法
(一)取穴 主穴:分3組。1、夾脊頸1~7,地倉、四白、陽白、下關;2、臼間、糾正;3、上2(腕踝針穴)。 配穴:攢竹、迎香、翳風、合谷、足三里。 臼間穴位置:口腔內後壁,上下臼齒咬合線上。 糾正穴位置:手小指尺側指掌關節橫紋頭赤白肉際處。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可取1組,亦可2組或3組綜合取用。療效不滿意時,可酌加或改用配穴。第1組穴操作法:先取體穴2~3個,行透刺法,法同前述。在留針期間,以皮膚針叩刺夾脊頸1~7,包括督脈及椎旁,反復以中等度手法叩刺3~5遍,然後用艾條溫灸至穴區潮紅。第2組穴,針尖朝向屏間切跡底水平線進針,針深約2寸,提插2~3次,得氣後即予出針;糾正穴可用28號毫針深刺,透合谷穴,略作捻轉,使針感強烈後出針。患側頰內粘膜如有瘀血,可用消毒三棱針點刺出血。第3組上2區,相當於內關穴而稍低些。用32號毫針2寸長,成30度角速刺入皮內,進後,放平針體,使針尖向肘部並與前臂平行,在皮下緩緩送入1.5寸左後,患者應無疼痛或酸麻脹等感覺,留針30分鍾。第一、二組穴宜隔日1次,第3組穴可每日1次。1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682例,痊癒339例(49.7%),顯效188例(27.6%),有效98例(14.4%),無效47例(6.9%),總有效率93.1%[26~28]。
刺血
(一)取穴 主穴:為口腔內粘膜刺區,共三個。後區:患側大臼齒對側;中區:串側小臼齒對側;前區:患側上下犬齒對側。 (二)治法 每次可選定一個刺區。上部病變較重者取後區,中部病變較重者取中區,下部病變較重者取前區。如病程短者,可探尋得口腔粘膜的麻痹區或硬結處。治療時,先令患者用溫鹽水漱口,清潔口腔,再以消毒之鈹針(如無鈹針可用手術刀代替)在選好之刺區,對口腔粘膜劃割,作斜切口,長1.0~1.5厘米,深0.1~0.3厘米(小兒酌減)。然後用拇指與食、中指按摩擠壓,並以壓舌板向下刮血,體壯多出,體弱少出,直至血色鮮紅為止。術後以5%鹽水棉塊蘸少許白糖敷貼刺血處。上法每日或隔日施行1次。注意:操作時應嚴格消毒,有出血傾向者及孕婦禁用本法。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1248例,結果痊癒828例,顯效247例,有效163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99.2%[29]。
葦管器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患側耳道口。 (二)治法 先應製作葦管器這一灸具。施灸時,令病人取卧位,將純艾製成半個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放在葦管器半個鴨嘴形處,用線香點燃後,將膠布封閉葦管器內端插入耳道內。施灸時,以耳部感到溫熱為宜,一般皮膚溫度約升高2~3℃,每次灸3~9壯。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天。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51例,結果治癒33例,顯效8例,有效9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04%[20]。
體針
(一)取穴 主穴:陽白透魚腰、陽白透攢竹、陽白透絲竹空、顴髎透迎香、顴髎透地倉、顴髎透夾承漿、頰車透顴髎、下關透顴髎。 (二)治法 一般每次取三對穴,交替應用。 按所透兩穴之間的距離選 取相應長度的毫針,以15度夾角的方向行沿皮透剌至預定穴區。透剌完畢,以食、拇指將針柄向一個方向捻轉,直到針下出現阻滯而不能作單方向旋捻時,再行牽拉:緊握針柄,向透剌相反方向進行快速、輕柔、有彈性的牽拉,每組穴牽拉3分鍾左右,每隔10分鍾行上述方法一次。共3~4次。在最後一次時,將癱瘓肌群牽拉至與患側基本對稱的位置,並以膠布固定針柄 ,留針1小時後,反捻針柄取針。第一個月隔日針1次,第二個月隔2日針1 次,第三個月隔3日針1 次,一般須治三個月。 (三)療效評價 本法主要用於難治性重症面肌癱瘓患者。共治42 例,病程均在3個月以上。結果痊癒26例,顯效11例,好轉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達97·6%[31]。
④ 脫唇毛後有點麻
這得看你使用什麼辦法來去唇毛
一般正規的方法是不會有什麼不適感的。
另外如果你這段時間熬夜了也是會導致汗毛變多的,看上去自然就變的深了,而如果你這段時間休息好了,也會稀少一點的。不過這些都是微小的變化。
平時多吃蔬菜和水果
加強體育鍛煉
可以學習學一下《婕淑苦戰唇毛封筆錄不要盜版》里的妙招,一般一個月就可以解決徹底。
不要熬夜
不要抑鬱,平時放寬心即可。
祝你成功
⑤ 面部神經麻痹怎麼辦
面神經麻痹一般是面部神經受到強烈刺激而發生的。
例如:騎摩托騎的太快而沒有給於面部有效的防風措施。治療上沒有特效的方法。職能吃或者注射點營養神經的葯物例如維生素B族的。最主要的是對面部的保養作些理療什麼的作用不太大。再說一句它有可能伏法的最少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還有更長的
時間。基本來說大多數的患者都能恢復。要多作些面部肌肉的運動啊。急性期就不用了。
面部神經麻痹又叫面癱,該病起病急驟,其表現為口眼歪斜、言語不清、口角流涎等,中醫稱之為中風。現代醫學認為該病是由於腦血管
阻塞、面部血液循環不暢、患部神經傳導失調所致。
面部神經麻痹發病後,往往口眼歪斜,偏向一側,即一邊面痙攣較甚,症狀較重,對側面部卻較輕。治療重點應在症狀重的一邊,針灸手法採用深刺、重捻。
取穴:合谷、太沖、頰車、地倉、迎香、風池、承漿、陽白、攢竹、印堂、四白。
其中合谷、太沖為循經遠取法,兩穴對頭面的疾患最為有效,《百症賦》說得好:「太沖瀉唇歪以速愈。」
風池、翳風同屬少陽,有疏解風邪之效,並能祛風止痛;陽白、攢竹、四白、地倉、印堂、迎香、承漿,均有疏經調氣的作用。
採用透穴法,還可以加強經氣的通調,如攢竹穿魚腰、地倉透頰車。《玉龍歌》說得清楚:「口眼歪斜最可嗟,地倉妙穴透頰車。」
視情況需要,有時選擇一些阿是穴配合治療療效更佳。對側面部的症狀較輕,其處理方法是:選取幾個必要的對應穴位,進針較淺,並採用輕針輕捻。總的來說,一般留針半小時為宜,拔出針後必須用艾條點燃溫灸,再進行局部按摩,使局部肌肉鬆弛,達到理順經絡的目的。每天針灸一次,10天為一療程。
一般來說,按上述步驟進行針灸處理,一個療程左右可逐步治癒。
⑥ 面神經麻痹的治療
面神經麻痹,看你描述的症狀,晚上發現的,第二天早上症狀就非常的明顯,屬於急性期的面神經麻痹,面神經麻痹急性期,給予激素治療應用一周,逐漸停用。另外,還要給予營養神經的葯物,如甲鈷胺、維生素B1、地巴唑等,同時給予改善循環以及減輕面神經水腫的葯物治療。如果眼瞼不能完全閉合,要給予滴眼液或眼葯膏塗抹,保護眼角膜以免受損傷。在病情的恢復期可以給予針灸、理療治療促進面部肌肉的恢復。同時可以行表情肌功能鍛煉,進行面部的按摩以及抬眉、鼓氣、示齒、嘬嘴等訓練促進表情肌的恢復,改善流涎、患側留食等症狀。
⑦ 激光脫唇毛之後皮膚敏感了怎麼辦
如果你是做的激光脫毛,有可能是兩種原因:1、激光功率調到高了,皮膚燒傷。2、做完激光後清潔不當,毛孔感染。做完脫毛後一定注意後期保養。
⑧ 面部神經麻痹剛恢復後,還需注意什麼
多食用新鮮蔬菜、粗糧、黃豆製品、瘦肉,平時面癱患者需要減少光源刺激,如電腦、電視等,忌辛辣刺激食物,如白酒、大蒜、海鮮、濃茶、麻辣火鍋等,用毛巾熱敷臉,不要用冷水洗臉,遇到寒冷天氣時,注意頭部的保暖。
⑨ 面神經麻痹怎麼辦
面癱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常見病,一般症狀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它不受年齡限制。患者面部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人的面神經左右各一,它自腦干發出,到面部後分成五個大分支,分布於兩側整個面部,支配面部肌肉的運動,正常狀態時,面神經是受人的大腦支配,所以面部的運動是隨意的,可控制的,故不會出現任何症狀。